《神们自己》书评

出版日期:2014-12-1
ISBN:978753997852X
作者:[美] 艾萨克·阿西莫夫
页数:328页

人/神性

不论是人还是神,都存在天性上的弱点,自私,自大,娇纵,狂妄,偏听,强势。“面对愚蠢,神们自己也无能为力。”最终两全的解决方法却被一个曾经狂妄后来谦卑的人找到了,而他最终也没为享受名利回到地球。我想知道长老的世界后来怎么样了。

脑洞挺大,推荐一读

将一个故事拆成三个角度去写,新颖的手法值得称赞。读了一遍,不太了解为什么把第六章的部分内容放在第一章之前阅读,没有深读,大概无法体会作者的用意。相对于另一部作品《永恒的终结》来说感觉人物情感没有那么细腻,对于平行时空的想法或许不如穿越未来时空更加的吸引人,毕竟未来是每个人都希望了解的,而平行时空的观念对于每个人来说或许稍远了些,但是总体上来说这是一本值得一看的书。

用神的视角写科幻

阿西莫夫,好像不提这个名字就不能说自己看过硬科幻了。这是看的第一本阿西莫夫的书。因为打算开始看《基地》了,所以选了一本薄点的先热热身。作为硬科幻小说界无可争议的大神,正如书名一样,阿西莫夫就像神一般的存在。估计写书的时候,那时候还没有脑洞大开这个词。不过看来也不需要开脑洞了,作者的脑子感觉都快没有边际了,或者就想一个黑洞,真是啥都能想的出来。把“平行宇宙”这个概念玩的团团转。有几个梗实在是拍案叫绝,看后不得不笑着竖起大拇指,在此就不便剧透了。既然是小说,就放空自己,最好连自己的常识一起放空,走进作者勾勒出的科幻世界去遨游一番。书名《神们自己》起的非常好,当然书里压根就没提过神,但其实作者就是神。他创造了这个平行宇宙,乃至于把现世一些自己摒弃的或者梦想的情景也一起放进去。写小说就是这点自由,天马行空任你遨游。而让读者很爽的是,感觉这一切都是真实的,都是触手可及的,实实在在的玄妙。花几个小时去穿越到那样的世界,然后依依不舍的离开,也许这就是硬科幻小说的魅力。看完这本后,对于接下来的基地更是充满期待。虽然只看了一本小说,但已经感觉到阿西莫夫已经不是简简单单的一个小说家了。就想在书里的描绘那个预言家一样,虽然不是搞科学研究的,但对于科学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相信就像创造出“机器人三定律”一样,阿西莫夫很多科技设想都有很高的利用价值以至于变成现实。用个词也许更能描绘阿西莫夫,“科学预言家”。2016-5-8

关于电子通道建成后电子数增减存疑

原文:“这样钚和钨就能够在两个宇宙之间永不停止地循环转化,并不断释放能量,而这个过程的副作用仅仅是每转化一个原子核,我们的宇宙就会向平行宇宙传送20个电子。存疑:我对此科学根据持保留意见。(为了方便理解,我假设整个过程只有一个钨186原子被置换为钚186原子)在钚和钨互换时如果只是单纯的置换,不发生能量或物质上的的其他变化,那这个事情就太神奇了。一个过程的产生会有其原动力,不会平白无故的发生,我打个比方,你正待在某处,却突然和另一个人互换了位置,且不说这个能否实现,若真能如此,发生这种情况的被后一定有某股推力,促成此事的完成,此股推力往往伴随着能量(物质)的消耗,不知道你是否能理解。好了,我可以不纠结于此,就当置换时什么都没发生,除了两种物质互换了。 学过化学的人应该知道,这一过程伴随着的还有电子数量的变化,我们知道钨186是由质子74中子112电子74组成.文中的钚186是由质子94中子92电子94组成。既然是这样那发生互换时,我们的宇宙(假设为A宇宙,钚186原先所在的宇宙为B宇宙)就应该伴随这一互换的同时增长了20个电子。文中提到被置换到A宇宙的钚186发生衰减释放正电子直至变成钨186,共释放了正电子20个与A宇宙的20电子湮灭反应释放能量,A宇宙的电子会减少20个。我认为A宇宙的电子并没有减少,我的意思是从置换过程到衰变过程电子数最终没增没减,前面我提到置换过程,A宇宙增加了20个电子,而衰变过程电子数减少了20个电子,所以电子总数是不变的。

阿西莫夫是来自平行宇宙吧

看过的第二本阿西莫夫的小说,第一本是《永恒的终结》。相比之下,我更喜欢第一本。无关文笔或逻辑,单纯的更喜欢《永恒的终结》里面的故事,爱情故事。但是若论科幻,《神们自己》可以甩《永恒的终结》几条街。比如,关于电子通道的设定,关于平行宇宙的叙述,关于月球生活的描写。这些科幻十足的场景,分分种让我怀疑自己的想像力是不是荒芜成大沙漠了。其中,印象最深刻的,当是关于平行宇宙的描写。在平行宇宙中,存在另外一个与我们完全不同却又无比相似的世界。他们与我们一样,有家庭的概念,同样有七情六欲,同样需要进食,同样需要通过性交来繁衍下一代,同样存在自&慰的行为。然后他们与我们也存在巨大的差异:他们的形态与地球上的人类完全不同,他们仿佛云雾,体形可以变化,而不是大部分科幻电影里面那种丑到人神共愤的样子;他们吃的食物不是黄焖鸡米饭也不是牛排,而是阳光;他们的家庭中,需要理者、情者、抚育者三者合体才能完整,才能孕育下一代;自然,他们的性交也需要三者才能达到生命的大和谐。不过,他们不会死去,等他们的孩子长大后,他们三者会合体成为长老,而长老不死。艺术创作,总归来源于生活。而科幻,算是跳脱幅度最大的艺术创作。想起前阵子在看的《三体》,看到第二部觉得有些看不下去了。可能是大脑处理器不太够用,太多的专业术语,太多的人物,太多的场景和太宏大的叙事,每次读起来都觉得有些头脑发热。阿西莫夫的科幻方式不一样,他叙事干净平直,对话也很容易代入,所以共鸣来得多一些。阿西莫夫,你是来自平行宇宙吗?

简评写不下,关键剧透

-----------------防泄漏----------------------------------防泄漏----------------------------------防泄漏----------------------------------防泄漏----------------------------------防泄漏----------------------------------防泄漏----------------------------------防泄漏----------------------------------防泄漏----------------------------------防泄漏----------------------------------防泄漏----------------------------------防泄漏-----------------两个亮点:1、存在无数种基本作用力的集合O,不同的平行宇宙的存在是由于它们各自的基本作用力的集合只是O的一个子集。可能性待考;2、宇宙蛋——强作用力弱到极致的只有一颗极大恒星的宇宙。大爆炸始于平行宇宙(如人类)对宇宙蛋的能量摄取。上帝之手实际上是平行人类之手……平行宇宙那个故事:三种准成年状态仿佛对应了灵魂的三种成分,它们各自经历幼年发展至成熟,又需三位一体才能使一个人真正成熟。性交场面简直艺术,这种通神体验也正如一个人通往成熟路上的不时顿悟。一事不明:三个体的合一,分子结构能变得前所未有地致密么?毕竟我们是碳基生物,再生长也没有改变基本的分子结构。而那个平行宇宙里的生物,或许是硅基呢,而相比之下,准成年状态的三个体却要轻盈得多。化学不好,脑子里一团浆糊啊T T

其实这一切早已发生

这本书讲述了不同平等宇宙的智慧生命为了获得能量,不断地“祸害”其他平等宇宙的故事。说起来,挺像发达国家为了自己的生活品质,不断将高污染产业迁到落后国家一样。剧透:第一天地球人甲:“神们帮我们建了工厂,我们有钱赚了,哦吔~”第二天地球人乙:“不好,这些工厂会破坏我们的环境,我们必须关闭它们!”地球人丙:“那样大家的生活水平都会降低,人们不会同意的!”第三天地球人丁:“我找到一个方法,可以把污染排到另一个世界去!”地球人众:“万岁,问题解决了!”

我想我不适合读科幻小说

自从《三体》获得了雨果奖,科幻小说便风靡了起来。机缘巧合,我先遇到了《神们自己》。初见《神们自己》我是被他的书名给吸引了,我以为是带宗教色彩的书呢,谁知道是科幻的,正好没读过这种类型的小说,那就拿来看看吧。书的整体脉络还算清晰。一二三章分别讲了三段故事。读第一章的时候,需要读者具有完备的物理和化学知识,否则根本搞不清作者说的“强作用力”、“钚-186”是什么东西。就算他一步步的详细解释他的这些理论,对他来说,我就是牛,我听不懂他在弹什么琴。但我还是坚持读到了第二章。高潮来了,一妻二夫的宇宙生物,可以随意变化自己的体形,靠晒太阳获得能量。作者说他们也有自己的文化,社会结构。但是光凭读者自己想象,实在搞不清这群生物到底是如何生活的。没有环境描写,不知道他们的星球上有没有山水,有没有蓝天白云。只提到了各种岩石,各种洞穴。也不知道他们的住处是怎么样的,床是怎么样的,用木头做的吗?还是石头打磨的。市政建设啥的也只提到了有学校,来表示他们的科研知识很前沿。总之第二章我很没有代入感。相对来说比较喜欢第三章。人类移民去了月球,在失重的月球上生活得怡然自得。独特的走路方式,独特的月球风味食品,独特的月球专属竞技运动。这个设定还不错,说不定以后真的可以实现呢。不过第三章依然充斥着大量的理论知识,我又成了一头牛。纵观整篇小说,既然他得了雨果奖,就说明他也有厉害的部分,更何况这本小说是写于1972年!也许科幻小说本就不该拿正常的头脑去读吧。

短评写不下

平行人类三位一体的设定很惊艳,但后面没有继续这一边的故事,有点虎头蛇尾。最终是个“哈皮安得”,问题的解决有些过于轻松了,但对有人想把月球弄走的描写挺有意思,从历史上看,人类永远学不会理解彼此。
虽然是部不错的科幻小说,由基本的科学事实展开想象,故事逻辑自恰。但跟绝大多数类型文学一样,整个情节的推动由“少数派”即特别类型的人推动,没能走到更高的层次。

第一部老阿的书就读这个真倒霉

虎头蛇尾虎头蛇尾 虎头蛇尾虎头蛇尾 虎头蛇尾 虎头蛇尾 并不是“关于平行宇宙的一切”,只写了一点儿,提出了对于宇宙起源的一个猜想 ,描述了另一个宇宙的生命形式。 我第一次看阿西莫夫的书,就是这样吗?感觉既不是软科幻,也谈不上有多硬,视角比较宏观,但这本书到后面确确实实是收得太快了。

只要你想到的都存在

这本书最喜欢的是第二章,关于平行世界“理者、情者、抚育者”的设定。科幻来源于生活嘛。平行世界里一个家庭由这三种人组成,而现实世界里我们每个人可能都是由这三种性格组成,或多或少吧。至于平行宇宙里他们的样子……还是神秘一点吧,我一点也不想去想象。如果非要想,那么,是一种气体?或者像不同颜色的云朵一样的状态?第三章也很有趣(除了感情那部分),尤其是作为直觉师的那个月球女孩子。“让你们的重力把你们的奶子拽到膝盖底下去吧”这句话逗死我了。直觉师和狄克森讨论平行宇宙的时候说,“我们一直生活在自己的宇宙中,我们理所当然的认为,这就是而且也只能是唯一的宇宙。但是,某天我们找到了证据,还有另外一个宇宙存在,我们把它称为平行宇宙。这时候我们就会以为有两个,而且也只有两个宇宙。这种想法其实毫无道理。如果存在第二个宇宙,那么第三个、第四个……第无穷个宇宙也可能会存在。"这一部分很开脑洞,或许宇宙的数量超出我们能够理解的范畴,不是任何一个数字。那么就会出现这种情况,宇宙比我们的想象力还要丰富。只要我们能想到的,宇宙里都会有。接下来的事情,就是证明它并且找到它。不要被局限嘛,没有不可能。p.s.科幻作家写感情都是那么差劲的吗?

情者,理者,抚育者最后升华为长老?

这是真实的过程,还是长老忽悠奥登和杜阿?感觉进化论说得过去,但毕竟有写到杜阿进食的是电池,所以他们还是被创造出来的?第二部分写完,平行宇宙的故事就戛然而止,好可惜啊。。。。。。140140140140140140140140140140140140140140140140140140140140140140140140

平行世界的选择

总体来说,这部小说讲了平行世界和物质能量交换的过程,中间掺杂了人的自大,精英政治的理解和抗争:第一部讲了一个自大的化学教授意外的发现了一个平行宇宙和我们宇宙交换的通道,从此获得了无限能量和他误伤的地位。而有别的教授对于这种意外的收获的安全性怀疑,通过想象和少量的间接证据来证明这种安全不可靠甚至要拆除通道,来源于部分的愤怒,部分的独立精神,并没有很高的目标和动力,而结局却被趋炎附势,自大,不劳而获被打败。 第二部讲的是平行宇宙的生物的生活和对能量交换的不同看法,亮点在于作者花了很多笔墨来描述外生物的生活方式,从出生,成长,交合,逝去,写得荒诞又不失新奇。当然,还有宇宙社会学真理,种族生存战胜了文明和大爱。第三部讲了人类最终通过努力,找到了更多平行宇宙,把僵局变成了多赢。这里,一个思维很明显,当你在反对一个事情时,有没有思考过更好的解决方案很重要,而不是为了反对而反对。相比写外生物的生活而言,描述地球移民到月球后的生活,少了些想象和无趣。anyway,这样的作品值得一读。

面对愚昧...

阿西莫夫的又一作品,关于平行宇宙的故事,虽然从今天的角度看,平行宇宙的概念已经不是那么炫酷了,但的两个世界交替描写的手法仍然是让人赞叹,特别是第二部分另一个世界的社会、繁殖等设定和三位一体的创意实在是惊艳。但总体来说,觉得不如《永恒的终结》好看。书中有几句话让人特别难忘,大致摘录一下吧1、“面对愚昧,神们自己也束手无策”,讲述的是人们的群体低智行为,一旦人们汇集成为群体,就变成了“乌合之众”。2、“人们从来不是真心的关注环境保护,他们要的只是不影响自己的生活,成熟的政治家会以这个前提作为出发点,而不是天真的以为人们会为了一个未来的目标而放弃自己的生活”,若是能引起世界的大幅倒退,即使已经明确知道新技术的危害,人们也选择拒绝相信,并且只接受改良,而不接受最简单的停止使用。

面对愚昧,神们自己也缄口不言

关于阿西莫夫————————————阿西莫夫被全世界的读者称为“神一样的人”,被美国政府誉为“国家的资源和大自然的奇迹”,但是,就我自己而言,在读到最近出版的阿西莫夫作品之前,我不知道这些赞誉原因何在。阿西莫夫的作品曾经在80年代在国内掀起过一股热潮,但是和我同龄的读者往往只知道他的银河帝国三部曲系列作品,也就是《基地》系列7本,《机器人》系列5本,《帝国》系列3本,这些书都是伟大的作品,尤其是基地系列,作品中时间跨度达数百年之久,一个个人物你方唱罢我登场,节奏紧迫悬念动人,波澜壮阔扣人心弦,我现在还记得在08年读《基地》系列书籍时,每每合上书忍着,舍不得就此读完的那种感受。但是掩卷遐思,除了“心灵史学”这个非常了不起的创意之外,《基地》系列作品更像是披着科幻外衣的历史小说和侦探悬疑小说的结合体,并没有太多“硬科幻”的成分。阿西莫夫自己也说过,这一系列书籍是受到《罗马帝国的衰亡》启发而作。至于《帝国》系列,是作者早期作品,我读了《苍穹微石》之后,剩下两本《星空暗流》和《繁星若尘》一直放着没有看。至于机器人系列,虽然都买了,但也暂时不想读。科幻领域的经典小说,地位往往尴尬,比如儒勒凡尔纳,他的作品在现在读来已经失去了科幻小说的意义,只能作为普通小说来读,意趣大减。《机器人》系列对我来说,和《海底两万里》的感觉应该也差不太多。后来,我看的科幻小说越来越多,至少有两个人在我心目中的地位已经要追上阿西莫夫,这两个作家分别是阿瑟.克拉克和刘慈欣。但是,随着最新阿西莫夫一系列书籍的出版,我重新认识了阿西莫夫,我终于知道,阿西莫夫在科幻小说,甚至在科学界和科学史的地位,无人可以撼动。 说一个很小的佐证,最近出版的一个科幻小说合集《微宇宙的上帝》中收录了一篇阿西莫夫的短篇小说《黄昏》,这篇小说被美国科幻作家协会选作“有史以来”最佳的短篇科幻小说,读完《黄昏》之后,我觉得正是这篇小文章激发了《三体》写作的灵感。正如卡尔.萨根所说,我们永远也无法知晓,究竟有多少第一线的科学家由于读了阿西莫夫的某一本书,某一篇文章,或某一个小故事而触发了灵感。我觉得,阿西莫夫在激发整个人类的想象力这件事情上的贡献无人能力。神们自己————————————最近新买的一个系列书籍是阿西莫夫所写的科普书籍,《新疆域》《新疆域续》《宇宙秘密》《终极抉择》,以及阿西莫夫自传《人生舞台》。另外一系列书籍是新出版的两本小说《永恒的终结》《神们自己》。《永恒的终结》《神们自己》都是硬科幻,对读者自身的科学素养要求颇高,或者说,科学素养越高的人,从阅读过程中体会到了乐趣也就越多。《永恒的终结》一书讲的时间,而《神们自己》讲的是空间,而且是基于平行宇宙展开。我知道小说的乐趣在于自己阅读,我坚决不进行任何形式的剧透。只说一点感想。《神们自己》一书封底的情节介绍如下,22世纪,地球可以和平行宇宙进行物质交换,从此拥有了源源不绝的能源。但是,只有几个人才知道危险的真相:地球上的一个无人信任的科学家、能源渐渐枯竭的星球上的一个外星人。只有他们知道,人类即将为看似源源不绝的免费能源付出巨大的代价,太阳即将毁灭,可是无人倾听。真相,永远掌握在极少数人的手里。面对愚昧,神们自己也缄口不言……阿西莫夫借书中人物之口写道,有人认为,公众希望环境得以保护,人类的存续得以实现,还认为那些为了这类崇高目标而奋斗的理想主义者会得到公众的爱戴,这种想法都是错的。实际上,公众所期望的只有一件事,他们自己过上安逸舒适的生活。科技?信息科技?————————————前几天知乎上面的一个帖子引起了我的注意:http://www.zhihu.com/question/21238238引用文章中的一段话:「当IT进步的风头太劲,结果就变成今天人们在提到“科技”二字时,首先想到的便是一些与计算机相关的大公司,这无形中却给我们造成一种错觉,好像整个人类的科技进步都在加速,但它背后掩盖的事实却是从1970年代至今,人类在能源、交通、太空、材料、农业和医药等许多行业,其实都处于相对停滞的状态。」对新浪的这篇文章感到很迷惑,求解释&辟谣!我做出了我自己的回答,当然我没有那么高的认识,我主要摘录了彼得泰尔的《zero to one》:=====很多人都在吐槽楼主的无知,但是从实际的角度讲,我觉得“人类除了信息技术以外其他领域技术停滞不前”这个命题为真。有的时候我常常在想,假如人类科技的发展能够用即时战略游戏的比喻,那么我们人类是不是攀错了科技树?下面整段摘录彼得泰尔的《zero to one》:我们思考未来的时候,我们希望的是一个发展的未来。这个发展将会采取如下两种方式之一:横向发展或者纵向发展。横向发展(广度发展),是指“复制”工作,即从1到n。我们很容易去预测横向的发展,因为我们知道它是怎样的。纵向发展(深度发展),意味着做新东西,即从0到1。纵向发展很难去想象,因为它需要人去做那些从未被人做过的事情。如果你有一台打字机去造一百台,你就是在做横向发展。如果你有一台打字机,去造一台文字处理器,那就是在做纵向发展。在宏观层面上,如果用一个词来表示横向发展,那就是全球化:把一些在某处发展的很好的东西带到世界各地。中国就是全球化的典型模式;它的二十年发展计划就是想要成为当今的美国。中国人很早就开始了他们的“复制”工作:19世纪的铁路,20世纪的空调,甚至是整个城市。他们可能跳过了发展中得一些步骤:例如跳过有线通信,直奔无线通信领域(译注:这里是想说,有线通信领域中国曾经没有巨头,但无线领域有华为)。但是,他们还是一如既往地在抄袭。技术,是代表从0到1过程的一个词。最近几十年在信息领域的快速发展,使得硅谷成为了技术的中心。但是要注意,不要把技术这个词限制在描述计算机领域。我们应该把“技术”,理解成一种更好的更新的做事的方式。因为全球化和技术是不同的发展模式,是有可能在同一时间,同时具备两项,或者单项,或者同时不具备。例如,从1815年到1914年就是技术和全球化一起快速发展的时期。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1971年基辛格去往中国的破冰之旅期间,是技术的快速发展时期,并没有太多的全球化。自从1971年,我们开始经历快速的全球化和有限的技术革新,并且这些技术更新大部分局限在信息科学领域。这个全球化的世纪让我们更容易地去设想未来的几十年会带来更多的整合和相似性。甚至我们日常的语言都暗示我们其实更信任一种技术上的终结:这个世界被划分成了发展中国家(developing)和发达国家(developed),那些发达国家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发展中国家只需要去追上就好。但我不认为这是对的。还记得我开篇的那个问题吗?(“What important truth do very fewpeople agree with you on?”) 我的答案是:大部分的人认为未来的趋势是全球化,而我认为其实是技术的作用更大。没有技术的发展,假如中国在未来的二十年里加倍它的能源生产,那么它也将会加倍它的空气污染。如果印度的上亿人口想过上现在美国人的生活的话,仅仅依靠当前的技术水平,那将会给环境带来灾难性的破坏。依靠旧的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创造财富将会带来毁坏而不是富裕。在一个资源缺乏的世界里,只有全球化没有新技术的模式是不可持续的。从历史上来看,新技术,从来都不是自动产生的。我们的祖先生活在一个稳固的,零和的世界里,这里的“成功”是指从别处的掠夺。他们创造的新资源非常有限,并且在历史的很长一段时间,他们很难制造足够多的资源来帮助人们度过艰难的一生。之后经过一万年的发展,我们有了原始农业,之后中世纪风车,再到16世纪的星盘。从1760年代的蒸汽机开始,现代社会经历了不间断的技术发展直到1970年代。结果就是,我们现如今生活在一个我们所有先人都难以想象的富足的社会里。我们的父辈祖辈们,在上世纪的六十年代,幻想着:每周四天工作日,能源廉价到不需要计费,甚至可以去月球度假。但这并没有发生。智能手机让我们与我们的周围环境发生了偏离,也让我们与一个事实发生了偏离,那就是我们的环境特别的陈旧:自从中世纪以来,只有电脑和通信技术得到的剧烈的发展。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父辈祖辈们错误的幻想了一个更好的世界,他们只是错在期待某些事情会自动发生。今天,我们的挑战是同时去幻想和创造新技术,来使21世纪比20世纪更加和平与繁荣。=====更多的可能?————————————信息科学技术,有可能在所有科学技术领域中,在提升人类“安逸舒适”程度上最为有效的科学技术,想一想,从前获取信息需要去图书馆翻阅大部头书籍,现在只需要动动手指;从前购物需要去商场百货店,现在只需要动动手指;从前沟通有可能“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现在只需要动动手指;几乎所有的事情,现在举手之劳,软件和应用程序可以帮助人类完成一切,甚至在不远的将来,脑波技术和VR技术成熟之后,手指也不需要动了;深度学习和动态语言技术成熟之后,软件都不需要人类自己写了,那个时候真是“安逸舒适”的终极状态(这个从技术上来讲还未必真的很难,至少APM技术已经可以做到一部分了,有兴趣的可以关注OneAPM.com的后续发展)。这一切的一切,能够被改变吗?没有任何可能。我们人类大多数的精英,大多数的金钱和资源都在这里,而且新的还在源源不断的涌入,这一切已经不会改变。我觉得,历史不是只有一种可能,人类可能有完全不同的科技树。有可能另外一个历史中,地球上的人没有这么发达的计算机科学,但是他们已经能够定居月球,定居火星,飞出太阳系,他们可能已经更多的洞悉了我们这个宇宙的奥秘。最终他们可能会建立属于人类的银河帝国。但是我们,还能够拥有飞跃太空的能力吗? 我们知道,一个国家的文明进程不一定永远是前进,也有可能会后退,比如现在的阿根廷、俄罗斯、南非,人类的文明也不一定永远是前进,比如欧洲长达一千年的中世界和中国宋代的灭亡。我们永远无法确保我们做出的选择是正确的,有些时候,面对愚昧,神们自己也缄口不言。我强烈建议,《永恒的终结》《神们自己》这两本书都要看,看完你会懂。

来自外星球的女权

想象一下,假如穿越到一百年以后,你觉得这个世界会是什么样子?或者你希望这个世界是什么样子?会不会玛莎拉蒂和劳斯莱斯早已淘汰,我们的日常交通工具已经变成飞机。或者根本不需要任何工具,直接驾一块云就可以上天入地周游宇宙?会不会有一种神奇的没有任何副作用的药丸,吃了这个药丸之后,无论我们怎么大吃大喝都可以保持苗条的身材。(饕餮之徒,醒醒吧!)……除了可能会发生这些美好的事情,会不会有很多必须要面临的痛苦事?比如,我们饮用水的价格已经超越房价,每个月大部分工资都用来买水。比如,我们没办法开车,不是因为有更高级的交通工具,而是因为石油已经枯竭,而我们还没找出更好的燃料。……面对这些严重问题,你能想象出的解决途径和方法都有什么?阿西莫夫在《神们自己》中做了充分想象。《神们自己》是一部长篇科幻小说,讲的是一百年以后——也就是22世纪,地球可以和平行宇宙进行物质交换,从此拥有源源不断的能源。但是真的有这么好的事情吗?当然不可能,其实源源不断的能源下面,隐藏的是太阳随时会爆炸的危险。而意识到这种危险的只有三个人:地球上的一个无人信任的科学家、能源渐渐枯竭的星球上的一个外星人、月球上出生的一个拥有预言能力的人类。所以本书分为三章。第一章讲的是地球,第二章讲的是外星球,第三章讲的是月球。我最喜欢的是第二章外星球,也就是平行宇宙那一章。外星球的人和地球人有些相像,又很不一样。外星球人没有固定形状,密度也能变化,他们的食物是太阳光线,他们的交配是三个人——“两男一女”,家庭成员包括理者(男)、情者(女)、抚育者(男)、孩子。每个家庭有三个孩子,孩子的组成也是理者、情者、抚育者。他们的分工也有明显区别,理者负责学习思考发展逻辑,抚育者负责照顾家庭抚养孩子,情者是负责将两个男性结合起来的媒介。本章的三个主人公:情者杜阿、理者奥登、抚育者崔特,和他们的同类相比都是很有特点的人,而情者杜阿尤其特别。她被大家称她为“左理者”的异类。在平行宇宙称一个情者为“左理者”,应该就相当于在地球上,我们称一个男的是“伪娘”,有点骂人是变态的意味。事实上她也的确十分与众不同。她骨子里更多的是反叛常规,挑战社会规则的叛逆。她不像别的情者一样整天吃不够。她故意少吃甚至是不吃,把自己变得形削骨瘦,然后变稀变薄,融入岩石。在平行宇宙一个情者融入岩石是一件很难以启齿的事情,相当于触碰了道德禁忌,估计比地球上的同性恋或者双性恋还要严重很多。所以尽管每个情者在小时候都尝试过这种行为,但是所有人都不敢承认,只有杜阿勇于承认,做了就是做了,她不想隐瞒。别的情者都把配合理智和抚育者性爱,让他们生孩子为使命。但是杜阿却不同,她不把这个当做活着的唯一使命,她不想配合就不配合,哪怕崔特整天抱怨她给她压力,她也一样坚持自己的想法。除此之外,她也不像别的情者一样整天扎堆聊八卦。她有自己的思想,她更喜欢思考。在平行宇宙,一个正常的情者是不应该有这种行为的,所以其它情者都疏远她,崔特也对她的行为很不满。可即使这样,她还是坚持做自己,向理者奥登学习,一起讨论宇宙的问题。她的聪明使得也比奥登更早察觉太阳爆炸这一危险情况。她的勇敢,使得在别人缄口不言,不愿承认太阳会爆炸时,她勇敢的坚持自己的观点。杜阿是平行宇宙的反叛者,是外星球的女权代表者。也因此,她没有埋没在芸芸众生中,她拥有一个与众不同的人生。所以不管在哪个时代,不论在哪个星球,总有人不顾别人嘲笑,坚持做自己,为了自己的梦想或者心愿付出毕生努力,她们也许不会永垂史册,但成为不平凡的自己已经足够了。PS:本书当中还涉及到了一些物理方面的知识,本人作为一个物理白痴,上学时记到脑子里的那一丁点物理知识,毕业后完全连本带利一块还给老师了。没办法,我这个人就是不喜欢欠别人,特别不喜欢欠辛苦培育祖国花朵的园丁。再PS:上面的PS是在开玩笑。我内心其实很羞愧。看来想要成为一个优秀的人还真的是方方面面都得懂点,否则幻想未来,也都是一些飞机和减肥药丸这些苍白没内容的东西。

一般水准的作品

全篇分三个章节,第一章讲述一个资质平庸的化学家因偶然发现神秘粒子,进而打通和平行宇宙的物质交换通道,然而另一位科学家一直对这一人们越发依赖的通道存有怀疑态度,并发现了可能存在危险性的蛛丝马迹,然而人们沉浸在物质利益的满足中,没有人支持他的假想。第二章视角转向宇宙另一边的一个星球中,另一个和地球人截然不同的物种,他们的性爱和繁衍需要三个不同职责的人共同完成,一个卓尔不凡的“情者”在交合中逐渐发现了一个可怖的真相。第三章来到月球,讲述地球科学家到月球实行通道关闭计划的过程。

亮点全在科学梗,故事情节一般般

这本书探讨了于平行宇宙能量交换的可行性与发展,但最有意思的是第三章关于平行宇宙蛋能量的应用,暗示着我们的宇宙的形成过去与未来,作为一个逻辑闭环非常有趣,是最大的亮点,但故事剧情不太吸引人,第二章平行人类视点相对较好,第一章和第三章连贯性较差。全书亮点全在科学梗。简述一下剧情,仅说我觉得有趣的地方吧。第一章中,放射化学家哈兰姆无意中发现钨变成了钚-186,一种本应在地球上不存在的物质,从而发现了平行宇宙的存在。在另一个宇宙中,相互作用力更弱,物质的组成更为松散,在平行宇宙中,对于我们很平常的钨-186则是不存在的,平行宇宙的人类和地球利用物质交换产生能量,建立了【电子通道】,而电子通道的建立,对我们的宇宙而言则意味着不属于我们的物质超出了宇宙本身物质的总和,这种溢出会导致我们的宇宙平衡被破坏,最终导致恒星——也就是我们的太阳的毁灭。愤青博士拉蒙特(第三章为什么不用他转而用了个路人甲?这样不连贯啊,果然是因为性格太差了吗)发现了这一点,一直设法推翻电子通道。第二章,对于对方的平行宇宙而言我们世界的毁灭似乎并没有太大影响,虽然在电子通道的物质置换中,他们宇宙的物质会减少导致物质间的作用力更弱,但只要有电子通道无限的能量,即使我们世界毁灭,他们得到的能量也不会减少。也有平行人类发现了这一点,而设法阻止电子通道的运行。在第三章中,人类——更确切的说是哈兰姆的对头狄尼森(这家伙在第一章没啥存在感啊),利用月亮的真空环境及介子仪成功的打开了其他的平行宇宙,而这个平行宇宙则是空间宇宙的雏形——宇宙蛋。狄尼森通过介子仪将宇宙蛋的能量进行置换,从而平衡了电子通道的影响,而对于平行宇宙蛋而言,物质的搅动经过百万年则会到达临界点,最终导致大爆炸——空间宇宙的诞生,这似乎也解释了我们宇宙的由来。以上大概是我认为的故事的精髓,虽然地球月球政治和利用宇宙蛋的物质置换作为动力制作星际飞船或者开着月球说再见也是不错的梗,但故事本身却并不吸引人。另外不得不说的一点——关于平行宇宙的3P家族梗还是不错的……在没有情者杜阿前的理者奥登和抚育者崔特的那啥啥还是挺嘿嘿嘿的……我还真是三俗啊。

思想的翅膀

我喜欢科幻小说。言情小说只会关注男人女人之间的纠缠羁绊,勾心斗角;武侠小说中最顶尖的高手也只能够做到天下无敌,而所谓的“天下”只是一个有着无数高手与凡人的山水世界;穿越小说自以为自己得到了时间的礼赞,但终究不过淹没在情爱轮回的枷锁里;侦探小说能够刻画出惊心动魄让人根本无法猜透的情节,却仍然还是局限于普通人思想能够绵延的最远处……而科幻小说是一首世界与人的歌曲——以浩瀚的星空为背景,刻画一个个凡人,甚至是人类的终极命运。时间和空间不再是束缚思想的锁链,而是命运的助燃器,推动着思想的火焰燃烧在宇宙最边缘的边缘。《神们自己》就是科幻小说中杰出思维的代表。可以说,就凭它的思想,而不是整本书的文字,就值得起整本书的价钱——正如所有杰出科幻作品一样,思想才是它们的灵魂。故事从一个刚愎自用的放射化学家哈兰姆开始。哈兰姆发现一瓶钨在不可能存在放射性衰变的环境中变成了钚-186。于是,在他的对手狄尼森的嘲笑下,没有天赋的哈兰姆凭借执着从平行宇宙人的手里接手了电子通道——一种和平行宇宙交换物质与能量的方式。哈兰姆成为了“电子通道之父”,但是谁都没有意识到,电子通道交换的不仅仅是物质与能量,更重要的是两个世界的法则——这种法则的融合会导致太阳的爆炸,从而毁灭整个太阳系。拉蒙特发现了这一切,而且竭尽全力想要关闭电子通道,但是却遭到了来自哈兰姆等人的万般阻挠,最终还是失败了。可是人们真的是“没有意识到”,而不是“意识到了但不愿意去阻止”吗?很明显,不是——电子通道所带来的不劳而获的诱惑实在是太大了,大到除了拉蒙特,没有人愿意主动去停止这一切。这是一种明明深知毁灭的后果也要不顾一切地紧握手中利益的愚昧。面对愚昧,神们自己也缄口不言。小说的第二部分叙述的是和地球开启电子通道的平行宇宙。这些“外星人”分为三个类别:理者思考,情者繁衍,抚育者抚养孩子。对了,还有长老,长老则是三位一体的产物。在这个平行宇宙,能源在逐渐枯竭,于是长老伊斯特伍德(三位主角的合体)建立了电子通道。长老们都深知电子通道将会给地球这个宇宙带来的灾难,但是他们都闭口不言。唯有情者杜阿,我们的主角之一,生理意义上的女性,在发现了电子通道所带来的灾难后,不愿意另一个多彩的世界就这样被摧毁,于是竭尽所能给地球提示,想让地球方面关闭电子通道。可惜她的努力在地球的愚昧下化为泡影。而在最后,伊斯特伍德诞生时,所有的希望就像是风中的烛火,刹那间,就熄灭了。我不能说这是一种愚昧。因为伊斯特伍德做的没错——为了他们世界的生存,牺牲另外一个世界是必要的手段。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的世界。生存的命运强迫他走上了选择毁灭的道路。这是一种没有办法挽救的无奈。小说的第三部分则讲述了狄尼森和月球上出生的一个具有预言能力的人类赛琳娜之间的故事。狄尼森想要证明电子通道的危害,于是来到月球,遇见了赛琳娜。在和赛琳娜一同前进的过程中,狄尼森证明了电子通道的毁灭性,同时也找到了挽救的方法——通过在月球上建立宇宙蛋通道来抵消电子通道所带来的巨大影响。最后,狄尼森也和赛琳娜走到了一起。相比前两部分,第三部分就显得平淡多了。虽然最后我并没有猜到建立宇宙蛋通道来抵消电子通道影响的结局,但是我更愿意看见狄尼森以一己之力力挽狂澜,最终还是坠入失败漩涡的结局——我觉得只有这样,关于“愚昧”的揭露与讽刺才能够更加表现得淋漓尽致。《神们自己》不需要一个完美的结局,而更需要一个能够真正引发人们思考的结局。这是整本小说唯一的瑕疵。整本书三个部分,最能够体现阿西莫夫无边的思想力的就是第二部分了。在第二部分中,阿西莫夫详细描写了外星人的外形,生活方式,分工,社会的意识形态,甚至是交媾等等。如果让我们去构思着一切,我们所思所想肯定不会脱离人类的范畴太多。但是阿西莫夫却凭借其天马星空般的想象力“创造”了另外一种和人类截然不同的智慧生物——它们就像是变形虫一样(当然比变形虫高贵得多),有触手,能够渗透进岩石里……尤其是三位一体的设定——理者、情者、抚育者三者最终会合三为一,成为长老。这种特征已经完全脱离了地球生物的范畴,而属于阿西莫夫独一无二的思想。正因为阿西莫夫无限的想象力,我才会说:就凭《神们自己》所展现出的思想,就可以值回其售价。不过我并不是说神们自己的剧情不够吸引人——阿西莫夫是很擅长讲故事的,这可以从他的《银河帝国》系列中看出来——只是和阿西莫夫的另一本小说《永恒的终结》比起来,《神们自己》少了一种流畅,少了一种跌宕,少了一种升华。两者最明显的不同就是结尾:《神们自己》在平淡的完美中让思绪逐渐陷入沉闷,而《永恒的终结》则展现出了一个在希望的曙光中缓缓道来的崭新时代,让思维可以在无边的时空中继续驰骋,永远也没有尽头。看完《永恒的终结》后,我激动得差点失眠,但是说实话,《神们自己》却并没有给我这种意犹未尽的感觉。但是无论是《永恒的终结》还是《神们自己》,都是阿西莫夫思想的精华——《永恒的终结》被公认为是阿西莫夫的最高杰作,《神们自己》则获得了星云奖和雨果奖等世界最高的科幻荣誉奖项——都值得一读。不喜欢科幻小说的人,也许会在看过这两本杰作之后改变自己的想法。我家里现在还有着阿西莫夫的《银河帝国》系列,一共十五本,我看完了两本。但我现在并不想继续看下去,而是想留着。现在我需要一本史诗来让自己沉沦。所以我的下一本目标是丹·西蒙斯的《海伯利安》,一本同样获得了世界科幻最高奖项之一的雨果奖的杰作。有科幻陪我,未来的路不会孤单。

看左上角,我笑尿了?

阿西莫夫的味道

阿西莫夫的长篇科幻小说读起来都有一股熟悉的味道,我想这股味道应该是:悬疑+硬科学猜想+模范爱情故事的模式构成。阿西莫夫在构造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上面无出其右者,具体到这本小说上,先从人类自身的视角展开,然后再从平行宇宙的外星人视角补充故事线索,最后回到人类自身完成救赎。这样一种有限视角展开故事的方式,先天就会给人带来一种解密的快感,在大刘的三体第一本书中也使用了同样的方法,只是大刘的情节更加紧凑,来回对切的视角更加频繁,环环相扣地推动故事的发展。故事发生的背景,未来世界的科学,是阿西莫夫最具有想象力的地方,宏大、自洽,营造出一个新的科学范式的社会。在这方面他也展示出一个顶级科普作家的功力,在小说的字里行间绘制出一个自洽一致的新理论,通俗易懂又不失魅力。在小说最后,在大家都期待来一个完美的双重救赎(抑郁不得志的科学家们得以扬眉吐气和岌岌可危的人类社会成功化解了危机)的时候,被一个无头无脑的俗气爱情故事给搅局了。不得不说,阿西莫夫在描写爱情的时候苍白无力,活脱脱的一个知音故事。女主角一出现就知道是来和男主凑对的,毫无缘由的一见钟情,一看就是来营造完美结局的,或者说赛琳娜这位女主就是为了爱情的甜蜜结局强行塞入故事中来的。但不管怎么说,就凭前两部分就足够给这本书4星了。

除了书名有点奇怪之外..

看的第二本艾萨克的书。这本以一个虚构的能源『电子通道』为线索,分成地球、外星和月球三个场景。地球场景描述了电子通道的来历。对未来人类的『高科技生活』只字不提,基本全都在描写主人公拉蒙特的心理活动。哈兰姆是愚蠢的,拉蒙特也不见得多明智,相同点是他们都很容易生气.....外星场景中对外星人的想象太有创意了,将人类的理性、感性和本性分离出来作为外星人的理者、情者和抚育者三中性别。对外星人各种性爱的描写很有意思,最终外星大BOSS的构造也足够出人意外。月球场景的描写充满了奇思妙想,最终任性化的解决方案让外星和地球都是赢家很完美,男女主轻松浪漫的爱情更完美。

读后感

看了第一部分,体会到愚昧的可怕,以及真相的孤立无援和人类坚持真相的原因和目的也许并不单纯。第二部分是我认为最出彩的部分,当我发现3p实质的时候真是惊呆了。。伊斯特伍德的出现是第二部分最好的结尾。第三部分的爱情还是挺让人着迷,关于宇宙的诞生的想法也很出彩。有一条豆瓣评论说,结局的调情是大师才具备的情怀,很赞同。

沉默螺旋的可怕(剧透,慎)

多线叙事的描述方式很吸引人,故事基本上都是通过对话来展开的,但是语言过渡很是自然,不至于让人产生厌烦的感觉。第一部主要讲的是某个科学家发现权威学者所构造的造福于所有人类的巨大工程其本质潜藏着可怕的漏洞,甚至会葬送人类的未来,但由于人们沉醉在无尽能量的迷梦中不愿意醒来,使得他的理论无人问津,郁郁不得志;第二部讲的是在与人类进行能量的置换的平行宇宙空间所存活的智慧文明的二三事;第三部讲的是权威学者的被嫌弃的小伙伴站在郁郁不得志的科学家的理论肩膀上,借助于月球上某美女预言家,最终解决了巨大工程的可怕漏洞。三部给我印象深刻的除了充满想象力的平行宇宙的描写(虽然隐约折射着人类社会构架的投影,不过这是不可避免的)、气势恢宏的月球基地的建立以及地月人类的意识对立而有统一的水到渠成,最让我感触的是:人类往往只选择符合自己利益的理论来相信,对不符合自己利益的理论往往视而不见。在这部书中,郁郁不得志的科学家最终证明他所持的理论是正确的,但是我们所有人类社会的精英,不管是优秀而有才干的政治家,还是控制舆论导向的宣传家,他们都拒绝发表科学家的看法,不是因为他们不懂科学家的理论,是因为他们有自己的立场,或多或少需要民众的支持,而民众们则是站在自己的利益制高点上,如同沉默的螺旋一般,拒绝任何的反对意见。而最终世界能够被拯救,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另一个科学家找到了不触及民众利益的另一种方式,才是大众为之接受电子通信工程所存在毁灭性缺陷。反观我们现在的社会,很多时候,我们所持的观点和意见基本上都是屁股决定脑袋;是不是也应该反思一下我们口诛笔伐的一些观点,是不是它其实代表着一定程度的真相,而仅仅是不符合了我们的利益,我们就根本不想去理解它,直接判了它死刑呢?我觉得一个真正理性的人,不应该是经济学上赋予我们的经济人假设,更应该是一个社会人,努力跳出自己的利益定式、思想定式,站在不同的角度,屁股坐在那个地儿,脑袋也是可以伸过来看一看的。

想象力与科幻的巅峰

“面对愚昧,神们自己也缄口不言”故事的核心是一种新能源的发现:来自于平行宇宙物质的辐射能。不同宇宙中的物质通过“电子通道”进行交换,由于彼此宇宙物理法则的不同,电子通道变成了“两边都是下行”的通道,交换的物质于是都能通过衰变放出辐射能。这样一来,两边的平行人类似乎都得到了源源不绝的能量。但鬼才阿西莫夫的想象力不会止步于此。类比热力学第二定律,他作出了物理法则平衡的设定—两者自发向中间的状态靠拢。这样,对面宇宙的作用力会趋向减弱,而人类宇宙的强作用力则会趋于增强—这最终的结果将导致我们的太阳爆炸,而平行人类则安然无恙。当然,故事的最后人类解决了这一危机:通过另一种“宇宙蛋通道”,令人类宇宙的强作用力弱化,从而抵消电子通道的影响。这里将成为宇宙法则的中转站,而不是终点。“真实的政治——以及一个世界的灭亡”想想看,曾经人类的宇宙也只是一个宇宙蛋。我们通过时间滤镜倒溯得以获知此时宇宙的状态,并称之为奇点。在这个奇点中,一切已知物理法则失效——或许并非实效,而只是法则不同呢?如果令强作用力足够弱,那么一颗“恒星”就足以包含全部物质——这就是奇点。另一个平行宇宙中的平行人类启动了宇宙蛋通道,物理法则向平均靠拢,强作用力达到了临界值,奇点崩塌,所谓的“大爆炸”便开始了…这就是阿西莫夫通过故事引出的宇宙起源的解释。用一句尼尔斯波尔的话来评价——你的理论真是疯狂,但还没疯狂到成为现实的程度。只能说,这是个美好的令人不忍心拒绝的理论,因为它如此简洁而美丽——物理法则作为信使穿行于平行宇宙之间,所经之处恒星冷却、新星诞生,万亿个沉寂的宇宙收缩崩塌,新世界也从中诞生。“愿与愚昧的战争终将有胜利的一天”而这仅仅是这本书中种种奇思妙想的冰山一角。在这个有电子通道存在的怪诞世界中,平行人类进行着三位一体的交媾、有的又如雾气一般漂浮,靠吸食辐射维生。这些平行生物是真真正正的异类,却也是情感与理智的二元存在...相比科幻,阿西莫夫的作品更像是一场推理表演,从一个简单的假设:what if? 进而让全宇宙卷入他的演出舞台。坦率而言,这本书是有瑕疵的,但瑕不掩瑜,如今的科幻界尤其需要这种黄金时代想象力至上的科幻模式。就在不久前,刘慈欣的《三体》获得了雨果奖。尽管存在“小狗们”论、译者论等等对获奖的解释,但三体的获奖至少可以证明:心灵深处,我们仍对这种古典而动人的科幻模式存有寄托。

阿西莫夫为我们建立了传递想象力的电子通道

第二部分无疑是最精彩的,最具想象力,也最具悬念,具备了优秀小说的种种特质。无论是基地系列,还是机器人系列,外星球的住民都是人类,不同的人类。这回我们终于见到了“外星人”。从形体结构,到家庭结构,再到社会结构,阿西莫夫展现的想象力真是叹为观止,交合的场景更是瑰奇。结局“情理之中,预料之外”的反转更令人拍案叫绝。回到小说主题,它辩证地探讨了平行宇宙和电子通道,这种物质/能量的传递方式究竟给人类带来繁荣还是毁灭,该如何扬弃呢?阿西莫夫在第三部分凭借超人的科学素养为我们提供了满意的解答。但从小说的角度,它并不能令我们满意。我们都知道,小说有矛盾冲突才好看,无论是情节的冲突还是情感的冲突。前两个部分,情节一波三折,感情上亦有波澜,比如拉蒙特受权威的欺压,欲张正义而不得,欲救苍生而无力的悲怆;杜阿欲扬个性而疏离,同情外族生命却不得不屈从本族生存的无奈,无不引起我们情感上的强烈共鸣。反观第三部分,关乎人类生死存亡的问题在男女主角的谈情说爱中很顺利地解决了,文章把一大部分篇幅放在了月球的生活习性上,并未给我们提供一个符合期待的有力结局,不能不说是个遗憾。实际上,小说除了平行宇宙外,还蕴藏了丰富的内涵,比如对权威的控诉,对自由的向往,对个性和精神的渴求,对愚昧的抗争和对理性的呼唤等等。阿西莫夫为我们打开了一个电子通道,以想象力为媒介,传递了关于社会,关于人性的哲学思考。从我们这个角度看过去,他就像个“宇宙蛋”,源源不断地喷薄着思想的能量。

【小花-悦读】100books-067《神们自己》

艾萨克•阿西莫夫 Isaac Asimov (1920 ~1992)俄裔美籍作家,全知全能,被全世界读者誉为“神一样的人”。美国政府授予他“国家的资源和大自然的奇迹”这个独一无二的称号,以表彰他在“拓展人类想象力”上做出的杰出贡献。阿西莫夫一生之中著作近500 本,涉及杜威图书分类法的每一个范畴,涵盖人类生活的每一个层面,上天下海、古往今来、从恐龙到亚原子到全宇宙无所不包,从通俗小说到罗马帝国史,从科普读物到远东千年历史,从圣经指南,到科学指南,到两性生活指南,每一部著作都朴实、严谨而又充满幽默风趣的格调。1972年,阿西莫夫的长篇小说《神们自己》首次登上《银河科幻》杂志,并相继斩获代表了全球科幻界最高荣誉的星云奖、雨果奖和轨迹奖等多项大奖。多年来,这部作品被全球科幻迷奉为必读的阿西莫夫集大成之作,同时,也是阿西莫夫本人最偏爱的作品。下载了很久的作品,前天一口气看完了,只能说“太tmd精彩"物理数学是我的硬伤,(从来没及格过,数学高考150只考了60),虽然对大师用物理知识架构的宇宙世界,看的云里雾里,晕头转向,恨不得回去重修一次物理数学化学。。。但是仍然阻挡不了我深深的崇拜和热爱啊。。。大师,我只能称呼你为大师啦~~大师构建了一个“平行宇宙”,在人类世界和另一个世界间的物质能量的交换和扩散为主线。第一部分是人类发现了这个平行宇宙的存在,开始构建“电子通道”来传输、获取能量。人类因为无限的能量而欣喜若狂,全然不顾可能出现的宇宙爆炸的巨大危险。年轻科学家不顾世俗的阻力,执着的反抗权威,试图推翻“发明者"的论调,但一位高管感概:”有人认为,公众希望环境得以保护,人类的存续得以实现,还认为那些为了这类崇高目标而奋斗的理想主义者会受到人类的爱戴。实际上,公众所期待的只有一件事:他们自己过上安逸舒适的生活。“多么讽刺,有多么现实啊。第二部分堪称经典:大师牛逼之处,就是给你真正构建了一个真实的”平行世界“,非常体统的描述了那个世界的全貌和人物的样貌。一个家庭是三位一体的。由擅长照顾家庭的”抚育者“,头脑敏捷勤于思考的”理者“,和美丽肤浅、擅于交配的”情者“组成,而这个家庭中就出了三个与众不同的成员,最特殊的杜阿,美丽,不合群,有着不同寻常的思考力和对知识的热爱。对于他们体态的描写,真是无敌了。他们没有实体,全部是气态的,可以消弭、组合、聚集。以光能为食物,能融入岩石。第二部分的结尾也出人意料,原来家庭三人的”逝去“并不是死亡,而是真正的融为一体,成为一个新的个体,就是神秘的”长老“。第三部分:月球和地球的博弈。我能说这部分一点也不好看吗。。。。尤其在第二部分那么精彩以后,太虎头蛇尾了吧。大师你一口气拔不上来,放弃这文了吗?总体,还是精彩极了。。。可以打9分。和这本科幻可以相提并论的,只有我们大刘的《三体》了。大刘,加油,超越他!

对平行宇宙的描写太有想像力

阿西莫夫的科幻有一个特点,过程跌宕曲折,反反复复,看似的徒劳无功最终却能导向一个柳暗花明的结局。机器人系列是这样,基地系列是这样,这本《God themselves》也是这样。本书最精彩的第二部分,描写平行宇宙的另一个高等文明,其想像力实在惊人。由左伴理者,中伴情者,右伴抚育者共同组建的家庭就像是对三体另一个充满趣味性的解释。较弱的强相互作用力导致的能够随意改变形态的有触角的身体,所谓的“凡人”们独特的进食和交媾方式,以及杜阿那永远如雾一般轻盈舒展的身体,都充满了不可思议的美感和让人信服的魔力。仿佛如果真的有平行宇宙,就真的应该是这样,合情合理。同时又有足够的留白,让人回味无穷。而最终关于长老和凡人的真相更是充满震撼力。最不平凡的家庭的结合、一心想要拯救人类世界的杜阿,反而构成了一切的起源。阿西莫夫的确是玩因果论的高手。这个看似无解的难题在人类的努力下最终还是得到了化解。方法即是“平衡”。这呼应了开篇的第一段话。想要逆转已经在进行中的改变是不现实的,唯一有效的方法就是寻找能将其作用抵消的逆方向解法。最终扩展到宇宙的大爆炸起源也算是额外的惊喜。

牛逼科幻!!!

何其好看。三个故事大体都是,刚开始看有点晕,越看越起劲,根本停不下来,结局是点睛之笔(第三个故事这点弱)。可能是我看得科幻比较少,对平行宇宙及月球上的生活描述得非常好。根据核力的差别,推断出另外的宇宙,这点真牛!第二个故事还带了点悬疑色彩。个人觉得在描述物理问题上,相当出彩。"面对愚昧","神们自己"大概理解,"也缄口不言"表示没懂。补充一点。关于拉蒙特,不得不说,我挺喜欢这个角色,但是他的解决方案(彻底停止电子通道)不被人所接受并不能说完全是因为人的愚昧(虽然这个故事叫面对愚昧),而是停止电子通道意味着人类的退步。(就像在现代生活惯的人,突然要回到过去,肯定受不了)。如果只考虑飞机可能发生事故坠毁,就放弃制造飞机,那人类永远也不可能上天。面对问题,我们不能逃避,心里想着放弃,而是应该解决问题。人们在乎的并不是哈兰姆,而是更好的生活,这就是狄尼森成功的原因,他面对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最后,关于人工智能是否应该继续,其实先人已经给出了看法。

神即自己

大概是由于坐井观天的缘故吧,自从读了科幻小说三体以后,我就认为,世界上还有比《三体》更精彩的科幻小说吗?但是读了阿西莫夫先生写的若干个小说之后,我惊叹道——还真有啊!!艾萨克·阿西莫夫是美国著名科幻小说家、科普作家、文学评论家,美国科幻小说黄金时代的代表人物之一。一生著述近500本,其代表作《基地》、《银河帝国》及《机器人》系列作品在科幻小说界几乎鲜有人能够相提并论,被誉为“科幻圣经”之美称。除了在科幻小说之外,阿西莫夫作品题材丰富多变,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文学艺术多个领域,当然他最知名的,还是科幻小说。我最欣赏他的科幻小说作品,还真不是那大名鼎鼎的科幻三部曲,而是两部相对不那么长的作品——《永恒的总结》和这本今天刚刚看完的《神们自己》,前者是关于时间穿越的最佳作品,而后者,是我看过的关于平行宇宙的最佳作品。故事梗概22世纪,地球可以和平行宇宙进行物质交换,从此拥有了源源不绝的能源。但是,只有几个人才知道危险的真相:地球上的一个无人信任的科学家、能源渐渐枯竭的星球上的一个外星人、月球上出生的一个拥有预言能力的人类。只有他们知道,人类即将为看似源源不绝的免费能源付出巨大的代价……这个故事梗概是不是非常容易引起大家的好奇心呢!所以读到这个故事的缸盖就引起了我的强烈的好奇心:小说中的平行宇宙是什么?为什么物质交换可以获得源源不断的能源?什么是危险的真相?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真正阅读完这本有三个似乎截然不同的故事拼接成的长篇小说,不仅阅读故事梗概是产生的问题和疑惑全部解答了,而且瑰奇的故事、鲜明的人物、精彩的描写让自己不得不大呼过瘾。有趣的设定每一篇科幻小说的故事都会有一些超越现实生活的奇特的设定,这些充满科幻色彩的设定既是科幻小说的特征,也是用于发展故事情节的关键因素,它可能是作者设想的一种超越当代科技水平的技术,某个科学上的假说具体化实证化、也可能是某个设想出的组织或行为模式,比如《三体》里面的智子,比如《魔鬼积木》中的基因重组技术,比如《死神永生》中的降维打击技术,比如《永恒的总结》中的永恒时空组织。。。这本《神们自己》上的设定非常棒,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具体体现在平行宇宙的设定上:作者设定了无数个不同的平行宇宙,这一点在科幻小说中似乎并不出彩。事实上,平行宇宙的概念在作者写这本书的时代或许是很新奇的设定,但在现代几乎已经用滥了,甚至一些粗制滥造的网络小说,写历史架空小说什么回到过去,超越未来的时候都会拿“平行宇宙”说事。他们拿“平行宇宙”当做了一个筐子,凡是这个世界没法发生的事情,总是设想一个平行宇宙去实现,比如抗日,比如鸦片战争,我们历史上所有的悲剧,都在那些网络写手笔下的“平行宇宙”中得到逆转。。。。。。看来他们笔下的平行宇宙,其实叫“后悔药”更为贴切呢!而作者设定的平行宇宙,却是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小说中除了未来的人类宇宙以外,谈及了另外两个平行宇宙,一个行将灭亡,一个刚刚出生。其中前者单独成篇作为故事的主要情节之一进行了详细的描写,而后者只是在人类宇宙中的科学家研究时,借科学家口中去进行的着墨不多的简要介绍。但作者的精妙之处在于,他用自己的生花妙笔和奇特幻想,设定了一个因为强作用力比我们宇宙更强的平行宇宙,并因此这个宇宙中的恒星、行星、生命形态、社会关系甚至做爱方式都全然不同。。。可以说,在平行宇宙的章节中,阿西莫夫用一己之力生生的架空出来一个完全不同的宇宙!这才叫架空!!而平行宇宙和我们宇宙之间的相互作用上,作者的设想也让人惊叹,他没有用我所见过的其他幻想小说中经常用到的晶壁、多维空间、甚至能量湮灭等等,而是物理规律的渗透与融合,最后导致两个平行宇宙物理学规律的趋同。大刘在三体系列的最后一部《死神永生》中描写的“安全声明”,也是设想了在某个星球通过曲率技术把这个星系的物理学规律进行改变,让光速在这个世界中变成每秒钟16.7千米(第三宇宙速度),从而进入一个低速物理学的世界,虽然同样精彩,但考虑到作者成书的时代和小说的篇幅,阿西莫夫的设定就愈发的伟大。活灵活现的人物刻画作为小说,最重要的当然是扣人心弦的故事和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在人物塑造上,阿西莫夫绝对无愧于大师的美誉,从第一部分塑造的那个郁郁不得志,一心想要把大牛拉下神坛的拉蒙特(Lamont),把他因被压制而日益偏执易怒的性格塑造的活灵活现。而小说的第二部分,介绍平行宇宙外星人的形象更是精彩绝伦。在阿西莫夫笔下,外星人的家庭结合不是一夫一妻制度,而是三位一体,奥登(Odeen),杜阿(Dua)和崔特(Tritt)三个人分别代表了理者、情者和抚育者,他们三个结合在一起才能孕育下一代,而(外星)人的人生使命就仅仅是孕育下一代吗?在外星人杜阿心里可不这样认为,情者属性的她被别的外星人称之为“左情者”,视作异类,其实阿西莫夫是在影射他写作年代的女权主义者,看似反抗,又在迷茫,更在思考人生的真正意义。而作者更加精彩的描写莫过于描写外星人的性爱场面,作者笔下的外星人其实是一群以光波为生存能源的松散聚合物质,他们没有具体的形体可言,但描写他们三个“人”水乳交融的场面却充满了激情的精神刺激,这种比兴的描写手法让我想起来多年前在刘墉先生作品中看他描述《诗经》里有所谓“兴”的写作技巧:先谈别的事,引起你的兴趣,再转入主题。它写男女约会,先说“东门之外的白杨树”;它写男女偷情,先说“野地里有只死樟,用白茅草包起来”。让你正不知怎么回事,突然话题一转,跳出一对生动的男女。它也用“蝉”的头来形容宽宽的额角,用飞蛾的“触须”形容弯弯的眉毛,用幼嫩的小草形容纤纤十指,甚至以蛀木头的小虫形容女孩白皙的脖子。《神们自己》里面这部分的描写也有异曲同工之妙。令人惊奇的结局《神们自己(TheGodsThemselves)》,这个标题出自席勒描写圣女贞德的剧作中的一句话:面对愚昧,神们自己也缄口不言。在故事结束时,我也难以区分,到底作者笔下的“神”是谁?是平行宇宙中那些为了获取能量不惜毁灭我们这个宇宙的外星长老?是为了自己学术地位巩固而不在意整个世界会被毁灭的权威专家?是为了选民选票支持而毫不在意百年以后出现毁灭危机的政治人物?还是只求舒适,丫根不在意未来迫在眉睫灭绝可能的芸芸众生?也许,这些都有之吧!

另一种交媾

艾萨克.阿西莫夫在他的科幻大作《神们自己》中描述了平行宇宙,其中最让人称奇的便是那边的家庭。与地球文明不同,平行宇宙中的家庭是由三个人组成,分别被称作“理者”、“抚育者”和“情者”。“理者”是家庭中充满智慧、最明事理的那个角色,社会统治阶层“长老”只与理者对话;而“抚育者”则对外事毫无兴趣、不闻不问,一心只想把家庭中的孩子——小“理者”、小“抚育者”以及小“情者”带好、养大;至于“情者”则是书中唯一用女性称呼“她”来描述的角色,她们热情、开放、八卦,喜欢在外面聚集起来叽叽喳喳,享受阳光、补充能量,但她们同抚育者一样不太“有头脑”,也不关心世界的本源。由于平行世界的太阳日益衰亡,他们人类能够获取的能量也日渐贫乏,人口急剧减少,所以“家庭”这个社会小单元所承载的主要职责就是繁衍。这三类角色在传宗接代上的分工是这样的:理者负责提供“种子”,抚育者孕育生命,而情者则提供“能量”来促成生殖的发生,类似催化剂或者媒介。书中对于平行世界中的人类一次正常的交媾是这样描述的:“杜阿已经飘了出来,奥登的眼中只剩下她那炫目的美丽。她就在他俩之间,崔特就在那头光芒闪烁,隔着杜阿看去,他的身体呈现出不可思议的色彩。从来没有如此奇妙。从来没有。奥登拼命抑制自己的冲动,让自己慢慢进入杜阿的身体,与崔特一点一点的融合;他竭力扭曲着自己的身体,抗拒着杜阿身上惊人的引力,抗拒这种令人目眩神迷的魅力。他不想失去意识,哪怕多抵抗一秒钟也好。终于,这最后一次欢乐中,他感到一阵爆炸般的波动在身体内回荡,久久不绝。”可见在平行宇宙中,夫妻生活都是3p,理者和抚育者通过情者紧密融合在一起,合三为一。书中还有一些有趣的描述,比如情者在小的时候会把自己的身体融入进石头里面,感受充实,并享受罪恶的快感,这种行为被称为“石慰”。总而言之,我们可以从阿西莫夫的小说中感受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在看到与人类完全不同的另一类交媾中,享受脑洞大开的乐趣。这种乐趣的好处,除了目瞪口呆之外,是促进思考——你所习以为常的一切,就真的理所应当吗?有没有另外一种可能,事情的本源、过程的解读、结果的呈现,完全不是你想象的那样呢?有没有一种可能,你自以为了然于胸的一切,本来都是别人事先设计好的呢?你所谓独立思考的结果,也本来都是洗脑后的顺理成章呢?最可怕的一种愚昧就是不自知,而知道了还为之就变成了恶,人类似乎自古以来就不断的与蠢和恶进行着搏斗。尼采在《善恶的彼岸》中说,“与魔鬼战斗的人,应当小心自己不要成为魔鬼,当你远远凝视深渊时,深渊也在凝视着你。”这说明战斗不是那么简单,人们一不小心就会与蠢和恶融为一体,洁身自好有时候真的一厢情愿。当意识到有同流合污的危险时,就不妨想想,有没有另外一种交媾的可能呢?三个世纪前的德国剧作家席勒在《圣女贞德》中写道,“面对愚昧,神们自己也缄口不言。”而阿西莫夫正是用此提炼出小说的名字,并在扉页写道:“献给人类——愿与愚昧的战争终将有胜利的一天。”

最精彩莫过于对平行世界的描写

科幻界巨头阿西莫夫最满意的作品,获得科幻小说最高荣誉。地球与平行世界进行物质交换,以为会拥有无限能源,知道危险的人反而不被信任。全书分为三章,分别从地球、平行世界、月球三个角度进行讲述。最精彩莫过于对平行世界的描写,由情者(感性),理者(智慧),抚育者(功能性/目的性)组成的家庭,完成传宗接代的任务后合体成为“长老”,维持世界的运转。没想过可以把“人”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这样分割,我大概会希望自己成为理者,可惜很有可能只是抚育者。不过最后一章写得不够好,感觉草草收尾了。拯救世界的行动变成一个爱情故事,虽然太阳没有毁灭,但是最后竟乱入了“月球受不了地球的压榨而要逃离”这种平庸的主题,有点可惜。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2/19/2015 3:46 PM 好久不看科幻小说,笨兵兵读完同作者的另一本小说(《永恒的终结》)之后狂呼作者脑洞太大,刚好看到Amazon上这本《神们自己》在特价,心一痒就买下来读了。故事其实挺简单,地球人在无意间发现了可以通过与平行宇宙交换两个宇宙中原本不存在的物质而获得能量,于是加以利用,认为有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免费”能源,直到有人意识到在这背后地球人将要付出的巨大代价。故事在第二个章节又平行地在另一个宇宙中展开。因为很多作者生造的概念需要循序渐进地被引入,故事进行的节奏变慢很多。一直到章节的结束,我都不明白除去交待了这个新鲜的宇宙日常和一个三口之家,解释了地球人收到的来自这个宇宙的只言片语的信息,这个章节对于情节的推动究竟有什么实际作用。第三章节更恶俗了,最后居然写出一个言情小说的结尾,不能接受!印象比较深刻一点的是作者根据物理知识而对于月球生活的推演,可以感到作者费心设计出很多细节设置,又三言两语解释给读者为什么这样,那种有点小得意小狡黠的心理。一口气把这本书读完之后心情颇有点失落,有点像一口气追了好几集完全不精彩、生搬硬凑笑点的Two and Half Men之后的失落感,觉得自己花费时间和热情在这些文娱项目上,但是回报并没有自己想象得那么高。对于科幻小说的热情在一段时间内是要收敛起来了~==================================================好奇心非常有益,而恐惧一无是处。你内心的渴求非常棒,奥登,记住,只有靠自己内心的渴求,你才能找到真正重要的东西。“在地球上,我们总是顾虑重重,总是渴望回到过去,回到那个并不存在的田园牧歌时代;就算它真的存在,我们也永远不可能回去了。从某些方面来说,地球的生态系统在大战中受到严重的破坏,我们不得不细心地呵护残存的部分,所以我们总小心翼翼,顾虑重重……而在月球上,根本就没有什么过去,我们无从怀念,无从幻想,只有一路前行。”一般来说,当科学家们研究一个事物时,由于条件所限而迟迟没有结果的时候,他们往往会焦躁不安,你懂的。我以前认识一个心理学家,他把这个称为‘天知道’现象。如果你竭尽全力,想方设法也得不到你想要的结果,最后你就会放弃,说一句‘天知道是怎么回事’,然后你就此放弃科学推理,想象一个结论出来。”面对难题,最容易的对策就是拒绝相信它的存在。

平行宇宙与人类世界的交叉

全书第一部分说独特设想,第二部分的平行宇宙的设定也十分吸引人,包括“石慰”等都是设计的很独到,第三部分收尾真的能够末日审判就更好看了。当然我还是从设想出发来看。通过二十世纪的环境危机,我们早就看明白了。当人们知道吸烟会导致患癌症几率上升而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禁烟时,他们却希望能够发明一种不致癌的香烟。当人们知道内燃机会对大气造成污染而最好的办法就是不再使用这类引擎时,他们却希望能够发明不污染空气的引擎。”个人认为最重要的一段话,也是文章创作的逻辑依据。如果有一件事能够让人都爽到,能够起到很大作用,人们就会忽视它的坏处,然后想办法减少或杜绝它的危害,而不会去禁止它。虽然逻辑比较简单,但的确是因为某个东西会带来很大好处,为人提供了很大便利,进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随后又激发了其他产业的辅助发展,然后形成了更加复杂的产业链。越发展越难简简单单说禁止就禁止,禁止要考虑更多的。某次辩论赛上上也说过一个逻辑。人类世界发展的特点就是先发展,然后出现问题,然后解决,然后发展,然后再解决,陷入的是发展解决的怪圈。原来的发展的问题,都通过发展其他的而解决并不会禁止已经发展出来的东西。一旦发展出一个无法挽回的错误,人们也不会禁止产生的根源,而是会幻想科学家找到其他的解决方法。虽然会随着危机的临近而加快解决的速度,但谁都无法保证每次都可以解决。

每周读书 #127 阿西莫夫《神们自己》

微信公众号:枫言枫语(MapleJustin)石油毋庸置疑是当今世上最重要的能源,人们无法想象当石油枯竭时,这个世界将退化到怎样可怕境地。所以人类从未放弃过对新能源的寻找,假使此刻有一种近乎完美的洁净能源,不仅无污染而且无消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利用高效无所不能,人类是否会为之欣喜若狂?假使利用这种能源的代价是世界末日呢?1972 年阿西莫夫出版的《神们自己》(The Gods Themeselves)讲的就是这样一个末日启示的故事。001 面对愚昧…整天窝在实验室埋头钻研的科学家哈兰姆(Hallam)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发现自己桌上一瓶放置了二十年的钨(W)产生了奇怪的变化,他问同事狄尼森(Denison)是否有人碰过,结果狄尼森傲慢地反问道:“你怎么知道它变了?”哈兰姆是一个自尊心很强的人,于是他很较真地对这一小瓶东西做了研究,发现这些钨竟然变成了钚(Pu)的同位素 Pu-186,这种元素有 94 个质子和 92 个中子,是一种极不稳定的状态,是不可能存在的东西!而经过多次检测,这东西竟然开始对外辐射电子释放能量,而且越来越强……后来科学家们经过研究发现有另一个“平行宇宙”的智慧文明的存在,只要在某些地方放置钨,就会被他们置换成不稳定的钚-186。哈兰姆以此提出《两个宇宙的下坡路》理论:两个宇宙中的强相互作用力是不同的,另一个宇宙中的强相互作用力比我们这里的要强很多倍,这就意味着质子更容易克服电磁斥力结合在一起,而原子核保持稳定所需的中子也就更少,所以钚-186 在他们那里是稳定的,但是到了我们这里则质子太多了,就会对外辐射正电子释放能量。同样,我们的钨被传送到平行宇宙之后也成了不稳定的东西,也会对外释放能量。这样我们就建立了一个“电子通道”,可以给两个宇宙提供源源不断的能量!哈兰姆因为这一“发现”已经成为人类世界的“神”,他是“电子通道之父”,人类在短短数十年时间里,依赖于电子通道的能源已经做了很多事情,哈兰姆也顺理成章地成为一个权力熏天的人。但是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这个通道传递的东西,是否真的如哈兰姆所说的,只有纯粹的能量呢?在两个平行宇宙互传能量的事情听起来是不是很像传说中的永动机?而“热力学第二定律”有云:不可能把热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而不产生其他影响前面我们提到平行宇宙的强作用力比我们宇宙的要强很多,在电子通道传递能量,我们的宇宙增加电子的同时,两个宇宙的强作用力也会向中间点趋于平衡!这就意味着我们的宇宙的强作用力会越来越强,核聚变会越来越容易,而太阳这个无比巨大的核聚变反应堆,总有一天会爆炸!而且爆炸带来的影响会传播出去,越来越强,到时不仅太阳系,银河系,很可能我们整个宇宙都会走向末日。“太阳爆炸”这件事情,科学家拉蒙特(Lamont)穷尽一生都在努力宣传这个思想,试图停止电子通道的运作。但所谓的世人,却总是更愿意相信那些对自己有利的事情。什么时候会爆炸呢?一万亿年?一万年?即使跟《三体》一样只剩下两百年了,那又如何呢?只要我死之前还没有爆炸就好了。002 …神们自己…《神们自己》这个书名,我一直以为写的是神的故事,但其实作者是引用自 1801 年德国戏剧家弗里德里希·席勒(Friedrich Schiller)写的以圣女贞德为故事内容的悲剧——《奥尔良的姑娘》(The Maid of Orleans)里的一句诗:[德] Mit der Dummheit kämpfen Götter selbst vergebens[英] Against stupidity, the gods themselves contend in vain.[中] 面对愚昧,神们自己,也缄口不言。这个书名乍看有些莫名其妙,读罢全作才知道是讽刺这些所谓的“世人”,即使世界末日也好,电子通道是绝对不能停下来的。003 …也缄口不言第一节里所介绍的平行世界与电子通道,但对这个故事来说只是个开头。这部小说延续了阿西莫夫一向硬科幻的作风,平行宇宙与不同的物理法则都是想象出来的东西,想象出全新的世界不难,难的是如何把这些想象写得逻辑自洽,自圆其说。阿西莫夫在小说中使用了大量的篇幅来解释这些科学原理,讲质子中子如何不稳定如何释放能量的时候,如果不翻阅高中物理基础的话是不好理解的,这就是硬科幻的特点。这种写法也筛选了读者,不是所有读者都会一读到硬科幻就兴致勃勃的,大篇幅的解释以及构建一个全新的世界,如果操控不当反而会造成文笔啰嗦,篇幅冗长。这部小说在出版当时分为三个部分,在两本科幻杂志上连载,三个部分主线连续,却又相互独立,合成单行本之后,各个部分之间完全不同的场景与人物会让读者有些吃力。第一部分读者跟得好好的主角怎么到了第二部分就消失了?主角变成外星人了?而且跟我描述外星人的世界做什么?跟主线有关系吗?如果独立地看,第二部分“神们自己”描写的外星人的生活环境也好,三性社会也好,是很有趣的设定,但是这部分有大量的描写是为了构建这个异星社会而作的,跟主线可以说几乎没有关系。这个问题在第三部分也存在,第三部分把场景拉到了月球社会,为了构建一个真实的月球世界作者也费了不少心思去描写月球社会的生活,单独地看可能很有意思,但对主线毫无推动。所以这样的写法是一定会让读者感到困惑与郁闷的,除非你是一个科幻迷,一读到没有听说的体验就很兴奋,否则可能会像我一样觉得无语。抛开这些问题,仅主线来看,这是一个拯救宇宙与世界末日的故事,写得很有张力,价值观方面涉及不同宇宙不同智慧文明的道德挑战,到底是利他还是利己,在灾难的抉择前,两个智慧文明都经历过痛苦的挣扎。空间尺度上,平行宇宙且不论,单是物理法则的侵透已十分可观,分分钟把一个银河系囊括在内,时间尺度倒是不大,大概数十年光景,足以写出一个近未来的世界。有时候不得不佩服作者大胆的想象,连宇宙大爆炸 Big Bang 都能牵扯到小说中来,真是匪夷所思。但是科幻小说不就是应该这样的吗?既要有大胆的想象,又要能自圆其说,也正因为这样,阿西莫夫才一直是一位受人尊敬的科幻小说家。这部《神们自己》虽然不算作家的代表作,却也拿下了 1972 年的星云奖和 1973 年的雨果奖。时隔多年,这部小说仍然不失为值得一读之作。16.7.25/夜于 T.i.T原文链接:每周读书 #127 阿西莫夫《神们自己》

看起来像是三个不同的故事,这就是所谓的平行?阿信你看过这本书吗

终于看完这本书,老实说,我并不是那种对科幻世界特别着迷的人,只是觉得读一读,大概也能充实自己的想象力。不知道这本书任何背景的情况下,是因为看到书的封面觉得很喜欢,才一下子买了一套三本,现在只看完这一本。小说的三部分,真的就是分开的,我是这样想着,真的就是平行,我天,导致看到最后,我还在想,究竟,主角是哪一位就对了。不过这也许不重要。第一部分,我以为主角就是这个因一时话多而人生陷入绝境的物理学家Peter,但是后来到了第二部,另一个平行世界,讲的又是另外一个不一样的故事,老实说,每次描述到所谓的3p的时候,不禁觉得作者大胆的想象力,真的,看到后来说,他们3p其实就是一个成长的仪式,最后变成长老的一瞬间,就是成长的最终模式,故事到这里截止,接下来平行世界发生的事情,大概作者想说,你们可能猜得到也可能猜不到,留白吧,大家发挥自己想象的空间,不过确实也是没有必要再写下去,毕竟平行世界描述所应该发生的事件,也穿插在第二部分的预言中,隐约地告诉我们作者的真相。然后到了第三部分,一开始我以为那个地球佬应该是Peter,但是遗憾地错了,也对,故事要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发展,也就不会有人看了吧。这次的主角居然是在第一部分草草带过的化学家(直到现在我还是记不住他的名字),然而女主就是个月球人,老实说,最后一部分讲到平行世界之间的联系以及发展,实验什么的,虽然半懂不懂,但是感觉好像很有道理.....所以,happyending啦最后。说回标题,为什么叫做 神们自己 ?把平行世界那边的存在称为神,其实真正的神,大概是处于现行世界的我们,人类自己吧,毕竟到最后,也是证明了人类自己通过自己的智慧,让自己的世界生存可以得到延续,突然就想到了五月天的 晚安地球人 ,最后一句歌词好像就是字典里找不到的,千万不要是爱,又在书里看到了结局两人的happyending,霎时间有种阿信你写词的时候有看过这本书吗的感觉........话说回来,这个故事,大概真正在讲述的除了神的存在,应该就是人类最基本的感情 爱了吧,你看,据说,月球人也是人类啊,只是,他们生活在地下。

关于平行世界的一切

“艾萨克·阿西莫夫因为《神们自己》获得了1972年星云奖及1973年雨果奖。”看到这句话,才知道自己原来看的是一本至少43年前的作品。地球上。首先出场的拉蒙特。一个把人性的缺点暴露无疑的科学家。因为对哈兰姆的讨厌,以“挑刺儿”为出发点,试图通过抨击“电子通道”来让哈兰姆走下神坛。一开始就是打着“科学”的幌子,去打击报复别人。个人觉得是误打误撞发现了事实真相。从本质上说,拉蒙特和哈兰姆没啥区别。智商高,情商低,善妒。哈兰姆呢,就是一个被幸运女神眷顾的伪君子。所谓的“电子通道”之父,也只不过是拿来主义。面对质疑,所有人为了各自眼前的利益缄口不言。平行世界里。情者杜阿,理者奥登,抚育者崔特,三位一体组成的一个家庭。他们都很特别,尤其是杜阿,并不像一般情者那样肤浅,喜欢社交,而是像理者那样喜欢学习,对一切都充满好奇,又喜欢思考。作者把平行世界的一切都描述的甚为详细,甚至我在脑海中都构建出了一个平行世界的样子。杜阿胸怀大爱,敢于和世俗的限制做斗争。为了拯救一个她所不知道的世界努力着。这都和拉蒙特收到的来自平行世界的讯息相互呼应。一切真相慢慢抽丝剥茧。最后,三者融合,原来他们就是一切的源头“伊斯特伍德”。然后,这个世界的故事就结束了。戛然而止。本以为在第三卷后面会再交代一下。但是,真的就到此为止了。真是感觉激动得憋了一口气,本以为会长舒一口,结果就这么憋回去了。月球上。狄尼森,生活在哈兰姆阴影下的直接受害者,要做一个月球移民。离开失意之地,在月球重新进行物理研究。和一个月球的预言师(这个设定实在太扯了)发展了一段感情,在相互帮助之下,解决了太阳过热的问题,拯救了全人类。然后,the end。不得不说,作者对于平行世界的描写,对于月球失重情况下的生活,写的相当细致,好像身临其境。有时候真是觉得太细致,还有最后狄尼森和月球姑娘的爱情,完全不知道对故事来说有何意义。最后草草收尾。本来以为最后一卷应该有冲突暴发,是最为激烈紧张的,没想到,最终平淡无奇。

硬科幻中的软人文关怀

科幻小说从来都少不了对未来科术的遐想和对人类未来的思考,特别随着物理学的不断进步,人类对宇宙和量子的探索不断增加,科幻在哲学上又回到了从前那些无法答复的原始问题上来——生活的目的是什么,宇宙的终极意义是什么。这些背后,就必然涉及到人性的方方面面——自私是个经常讨论的话题。如何拯救?科幻小说家们往往不得不给出自己的答案,而这也是他们非常乐意的事情。小说的理论背景不用介绍,而事实上,这个介绍也没有太多意义。平行宇宙现在大家都经常谈论。但是,和以往的科的小说不同,小说不仅关注了我们这个世界中的人性,还关注到另外个平行世界中的生命——在生命形式上我们或许不同,但是都有各种各样的需求,最大的生存的需要,也有自私和无私。小说不仅关注到这一点,在第三部分,还讨论了未来人类移民外星球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冲突。当然,作者最后采取的是大团洁的方式,这也是大家都乐于接乐的。小说非常棒,绝对值得一读。

大神就是大神

说来,这算是我第一本真正意义的科幻小说,简直眼前一亮!不就是膝盖么,给你还不成……看第一部分的“职场经历”,我都以为这书分错区了,难道因为讲的是科学家所以算是“科幻书”?纵然有很详细的边幅说明“电子通道”,我也只是理解一个模糊概念,不过完全不影响阅读。而且就算是“职场”的打压,看起来还是挺吸引人的,对外星人传来的信息的好奇足够让人继续阅读下去。然后第二部分一打开,我就停不下来了,一口气看完,然后双手送上膝盖。这段简直神来之笔,没有实体的外星人却栩栩如生,边看边脑补了好莱坞明星来演绎(我知道他们更接近气体,但我就是脑补了两个帅哥和一位美女,连长老都脑补了演技派的帅老头,虽然他们只是面瘫)。脑洞这种东西啊,大师级别就是不一样,就算40年前都比我辈好太多太多……那个等级分明但高度发达的社会,那个“三位一体”的家庭,那些对性的对思想的对追求的描写……嗯,待我膝盖长好再送一次!第三部分纵然被诟病,不过我看得津津有味,对于月球的描写实在太有趣了,看过那么多关于月球的电影,还有人类历史上各种登月的记录片,其实现代人对月球并不陌生,但就是没见过比这小说中描写的,定居月球的景象更有意思的,而且月球人对于地球那种鄙视又无法无视的态度,不知道为什么充满了中二气息,偏偏这种中二感满满但又直爽奔放(裸体的赛事人家也好想看),生气满满的态度又很让我喜欢。虽然故事最后没有汇聚成一条线,浪费了前面阿杜拼死的信息传递和拉蒙特破解信息的艰辛,外星世界的嗝然而止也让人揪心,而且“月球独立”这个阴谋居然铺垫了整个第三部分,却仅仅在最后的交谈中提出来一下然后就被彻底否决,感觉这个反派也当得委屈……最后解决办法也已经不是“图样图森破”的程度了,你都不能不吐槽一句“要不要如此完美来解决一切啊大神,大家要不要都这么幸福啊大神”……但这仍然是一部非常非常值得看的小说,单纯在设定上就秒杀了一大票的后辈。《神们自己》这个题目不知道作者有没有什么特别含义,我自己觉得说不定是抱着戏谑的态度吧。因为“电子通道”,世人认为“通道之父”哈兰姆就是“神”,但他不过是为了挣一口气于是一条筋研究,说白了他根本没有自己研究出什么,靠的是另一个宇宙的外星人;那外星人应该是“神”?但其实他们也不过是在生存边缘挣扎的“普通人”,最后一丝的怜悯也因为“重生”而消失了;最后因为“宇宙蛋通道”,地球人说不定又成为了某个宇宙开天辟地的“神”。所以,所谓的“神”,终究不过如此,只是为了自我生存而行动,顺手“影响”了其他人的“普通人”。ps,感觉没机会看到电影版,除非以后有五感电影吧,不然谁会看得懂一堆光和气体在做爱……但那段真让人心驰神往呢

阿神自己

和排名第一的评论观点类似——从故事性的角度说,这部小说比不上《永恒的终结》,具体观点那篇已经说的很透彻。那么问题来了,为何这部小说能够拿到星云雨果轨迹三奖?高中时候,带着我看科幻的学霸小伙伴对我说过一番话。:“所有的想象文学里,想象力延伸的最远的就是科幻。你看看武侠,最多就是飞檐走壁、力拔千钧;魔幻玄幻,厉害点儿,不过最多也就是放大招炸一座山什么的;科幻就不一样,时间上,从宇宙之初到久远未来,空间上,从太阳系到世界边境,那才过瘾。”从这个角度来说,《神们自己》甚至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角度,关注的是“平行宇宙”这个概念。这个概念,其他科幻小说绝少触及,因为太远离生活,难写,难表达。时间和空间,虽然人类接触的只是茫茫宇宙中的微小片段,但毕竟可以由此及彼,由小推大,从生活中的感受来推想这两个维度被放大无数倍后的世界。但是平行宇宙,人们无从可想,只能一切脑补。从这一点来说,阿神脑补的相当成功(可惜不够深入)。另外,记得在某篇访谈里,大刘说过,最强的科幻是根据一个物理常量来推出一个新世界,“比如,万有引力常量比现在大一点儿,这个世界会怎样?我也在想,但是想不出,这是神干的事儿。”(引用未必准确,因为全凭回忆)从大刘这番话里,阿神果然又成了神。他推想了一个强作用力更强的世界,并仔细地设计了那个世界中的恒星、行星、智慧生物的形态。哦,不仅是形态,更是包括智慧生物的社会结构、成长轨迹甚至是做爱方式,用韩松老师的话说:“叹服,太伟大!”《神们自己》探讨了平行宇宙之间的相互作用。作用的方式不是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而是物理规律的渗透与融合,最后导致双方世界的巨变。然而,阿神在这篇小说中体现了自己技术主义者的本色,最终通过技术来解决了这一问题,而非传统的技术导致末日的观念。最后,除了科幻,这部小说明显还夹带了一些私货。篇章一中拉蒙特得罪学术权威后受到的打压;人民大众在面对危机时的短视和政治家对人民心理的利用;以及篇章三中地球旅客对月球环境的指手画脚,无不惟妙惟肖,非常容易让人联想到身边的某些人某些事,反正,我是拍了好几回大腿,骂道:“妈的,这不就是那傻逼嘛!”

没有题目

阿西莫夫的书,在很多书单上都有过推荐,作为一名声名远播的科幻小说作家,他的很多作品在世界各地被读者们津津乐道,这本《神们自己》应当说是深受读者们的喜爱。我个人阅读的品位,不是特别钟爱科幻小说,但幸运的是,阅读过的科幻小说部部都堪称是经典,有几部甚至有些烧脑。对于我喜欢的科幻小说类型,就是能用读者看明白的语言,讲一个读者根本没有想过的故事,这其中还有相当的科学性,严谨、严密的情节让读者不会觉得作者是在胡编乱造,特别优秀的作品里,会有一个让你不得不服的、由科学常识进而推理出宏达世界的架构安排,在这一点上,我倒是觉得《三体》想象力卓越,但情节性很差,至少有些内容对于读者是有筛选性的。但这样的问题,《神们自己》却没有,这也证明这本书是一本很棒的科幻作品,非常值得一读。故事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一个科学家阴差阳错地发现了与平行宇宙交换物质可以获得无穷的能量,继而成为世界上公认的最伟大的科学家,这位科学家架设了“电子通道”与平行世界交换物质,因而被成为“电子通道之父”。但是一个初出茅庐的科学家却无意挑战了这位“电子通道之父”,所以断送了自己的科学生涯。但在断送的过程中,他发现了电子通道具备毁灭世界的可能,因此极力阻止使用电子通道。用脚趾头就能想到,整个社会拒绝了他的建议。第二部分是讲平行世界里故事。这是一个有两种人存在的世界,一种是长老,不能交媾,是这个世界的统治者。一种是凡人,凡人分三类,一类是理者,负责理性地思考;一类是抚育者,负责照顾幼年的孩子;一类是情者,负责在理者和抚育者交媾的过程中,取出理者的种子放置到抚育者体内,继而达到传宗接代的目的。想组建家庭、实现繁殖,三者缺一不可。一个有了理性思考能力的情者认为电子通道交换物质会毁了自己所在的世界,更为重要的是,她认为自己受到了欺骗,觉得自己是长老们豢养的玩偶,怀着复杂的情感想毁灭电子通道,但最终却发现长老是由理者、抚育者和情者三者合一形成的,而且在他们所处的世界,能量的诱惑更大的包含在生存的需要里,所以电子通道最终仍没有关闭。第三个故事发生在第一个故事几十年之后,月球不但被人类殖民,还有了在月球土生土长的月球人,人类把月球当成是旅游地点、很多电子产品的供应地点,但月球人却对地球人充满厌恶。一个同样是被“电子通道之父”迫害而断送科学生涯的科学家来到月球并定居,在月球人有目的的帮助下,成功地实现了从宇宙蛋里单方面获得物质,不仅可以中和掉电子通道对这个世界的毁灭性影响,还收获了一份与月球美女的爱情。故事看起来并不复杂,里面穿插着的科学原理却丝丝紧扣,让人信服。甚至在第三个故事里大胆猜测宇宙大爆炸的真实原因,还让人感到很有道理——非常难得。但阅读后,仍然让人感到有所思考,第一个故事不单单是刻画了人们为了获得能量而失去理智的过程和结果,更多地是映射了当今世界人们为了实现自己的欲望,最终选择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甚至沉默。这相比较毁灭世界而言,我觉得被自己蒙住双眼走钢丝更可怕。更深一点地说,人终其一生,在寻找的东西,就是自我认可,而为了获得这种非理性的认可,往往会做一些促进这个世界加速灭亡的事情。但,相比较世界的无垠和时间的无限,或者相比较大地的广袤和日月的交替,人的渺小,更加深了追求自我认可的欲望,在实现欲望的过程中,我们忘记了恐惧,忘记了朴素的道理,直到毁灭自己、毁灭自己的世界。第二个故事让我很感动,虽然通篇是交媾、繁殖、传宗接代的话,但三个主要人物都不认为交媾是最重要的,理者交媾是为了获取思考的敏锐,抚育者交媾是为了获取下一代,情者交媾是为了帮助理者和抚育者,三者在交媾过程中都获得了快感,但认识却各不相同。从对长老的怀疑到最终三者融合变成一位长老,在文章结局时作者用近乎绝望的笔触描写情者亦或理者融合成长老时的悲哀,更让人不得不对故事情节的合理性拍案叫绝。这里面充斥着各种各样的矛盾,一个拥有理者思考能力的情者与其他单纯什么都不想的情者格格不入,一个愿意和情者分享知识的理者与其他不愿意理会情者问题的理者之间的矛盾,一个胆大包天的抚育者与其他智商更低的抚育者之间的矛盾,生存与生活的矛盾,活着到底为了什么与为了什么才能活着之间的矛盾,一步一步读者被带进作者的环形陷阱中,但落入陷阱的那一刻,读者是愉悦的、是心甘情愿的。这个世界就是这样,无可奈何却只能这样做,没有选择的选择,是很多问题唯一的选择。第三个故事讲的是背叛。但结果是阳光的,也是我喜欢的。我个人不喜欢阴皴皴的结局,或是故意埋下伏笔——现在的读者已经被很多故作深沉而埋下伏笔的电影残害的够苦了。我喜欢简简单单的结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式的结局。回到故事上,月球导游,就是那个美女一开始是被人指使去接近地球科学家,她的目的或是月球人组织的目的,是通过从宇宙蛋单方面获得物质从而获得无限能量,这样就可以通过产生角偏移慢慢使月球脱离地球轨道,成为宇宙的旅行者。但美女导游在与地球科学家的接触过程中,慢慢地喜欢上了这个坦荡的男人,最终选择站在地球人这边。背叛意味着失望,可能是对自己失望,也可能是对对方失望。但这种失望最大的杀伤力,却是慢慢滋养出一个人最阴暗的心理,最终反戈一击,损人还不一定利己。这又是一个讲信任的故事,正是地球科学家的坦白,把少数月球人的阴暗衬托的淋漓尽致,才赢得了月球美女的情感偏移。所以,整体上看,这不是一篇硬科幻小说,倒像是披着科幻外皮的言情小说——这却是《神们自己》的魅力所在,面对愚昧,神们也无可奈何。凡人面对感情,不也是无可奈何吗?历史上多少大事在最后关头发生转折,不都是因为情感偏移而断送了历史的绝对吗?我不是想讨论神是否存在,我只想说:神的伟大,在于包容人类的愚昧,相信无限可能,并愿意接受无限可能带来的各种后果。而不是用绝对二字蒙住双眼、堵住双耳,面对奇迹、颓败、背叛手足无措。

大神之手可以创造宇宙

面对愚昧,神们自己也缄默不语。首先来看世界观。《神们自己》这部作品最伟大之处,就是提出了平行宇宙的世界观,对于平行宇宙的生态,对于反平行宇宙的推测,电子通道和宇宙蛋通道,这些基本设定从理论上来说是如此严谨,以至于我这个物理白痴在阅读过程中,会时时忘掉这是一本科幻小说,而把它当做科普书来读。比起某些情节还算丰满,但只要一涉及到基本理论的设定就让人忍不住出戏的作品来,我分分钟想要跪谢阿神给予的这种流畅阅读的氛围拯救了这种尴尬。然后是人物。本书中出场人物不多,难得的是所有人物直到最后一刻都忠于自己的性格,尽职尽责地完成了各自的使命。没有脸谱化的人物,没有插科打诨的人物,没有创造出来挽救作者写作瓶颈的人物……发现这一点时我顿时觉得自己再次被拯救了。阅读一部作品最温暖的时刻,应该就是读到那些闪耀着人道主义光辉的部分吧,不管背景设定得多么宏大,各种理论再怎么精巧,主人公的人性光辉才是最为作品增色的部分。平行宇宙的生命拼命想要阻止人类宇宙毁灭的情节,被放逐的科学家默默坚持想要拯救地球的情节,月球人类公投的情节……在一部科幻作品里,人物是用更有人情味的方式来思考的,这太难得。前面提到的这些,书评区里已经不乏赞誉之词,但奇怪的是在称赞的声音中,大部分人对于本书第三部分却颇有微词,嫌它过于平淡。而这一部分却恰好是我本人最喜欢的,在我看来,从整书的结构来说,第三部分的平淡其实是有其必然理由的。故事一开始,一位个性急躁的科学家就将电子通道的危害描述得十分紧迫,猝不及防地摆放在读者面前,整个第一部分就像是一曲快节奏的狂想曲,疾风骤雨般袭来,让人的神经一下子绷得紧紧的,连大气都不敢喘。然而作家在这里却笔锋一转,开始讲述平行宇宙的故事。异域风情的平行宇宙生态令人惊异感叹,不知不觉中在第一部分积累起来的那种紧张得到了松弛,转而沉醉于作者笔下奇异的平行宇宙风光中。而故事继续进展,谜团、阴谋一桩桩被揭露,狂想曲再次奏响,却又在这时出人意料的戛然而止,留下读者自己去猜测,去恐慌,去期待。那么在这样起伏跌宕的刺激之后,第三部分田园歌般的节奏就如同中场休息一般重要,作者开始描绘月球生态,从被放逐的科学家眼中看去,月球的一切,并不像一般“地球佬”认为的那么荒凉,反而还颇具魅力。因为主人公看淡世事的淡定和温柔,仿佛连读者也变得胸有成竹了。这一部分故事的展开方式,正如同狄尼森淡然坚定的个性一样,不疾不徐,不温不火,被读者广为诟病的“平淡”,其实就是源于此吧,毕竟连宇宙蛋通道的建立,也是用一种那么平静的口吻表达出来,没有丝毫令人激动的渲染,一切顺理成章得仿佛就应该这么发生才对。但是!但是!如果再回头读一遍第一部分,就是从第六节开始的那部分故事,读者就会发现,相较于被动接受平行宇宙生物的赠予而建立的电子通道来说,这个完全由人类发现、施工并最终运作的宇宙蛋通道是多么难得!在这样两相比较之下,还会有人心安理得地表示,这种解决方法简直像白开水一样平淡吗?请记住,平淡,是这一部分故事所需要的叙述方式,而在这之下,真正汹涌的暗流是没有被描述出来的。以上,是我读完这部著作后的一点感想,大神之手可以创造宇宙,这句话献给我本年度读过的最令人震撼和感动的作品。

看到《第二性》的影子

其实应该算读后感。高中是理科生,不过之后就越走越远。看这本书的时候还需要百度一些高中学过的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对于作者自己构建的理论部分,我只能给出“逻辑还挺严密”这样泛泛的读后感,吸引我的是第二章。第二能章名为“神们自己”,对应的应该是另一个星球那些在文明程度和科技水平上高于我们的人,更何况,其中“三位一体”的概念似乎正呼应了基督教中圣子、圣父、圣灵三位一体。当然,其实往后看这两种概念的内涵缺乏实质的可比之处。书中的三位一体中每个个体的特点,倒是让我很自然地想到《第二性》,哈哈,甚至再多想一想会觉得杜阿和奥登,像是波伏娃和萨特的关系?? 不知道是不是仅仅因为杜阿身上的女权特质让我产生这样的联想呢?写于70年代的小说,情者所代表的该是被传统观念所定义的女性吧,与普通情者格格不入,也不屑与之为伍的杜阿身上满是女性的觉醒,身为“第二性”又不甘忽视“左情者”的天赋,哪怕被划为异类,也不肯怀疑自己与生俱来的直觉,不肯压抑天性,求知上进,勇敢将自己从生育重担中解救出来。所以杜阿=具有女权意识的现代女性而奥登是当时在某个领域杰出的先进知识分子的形象吧(这个表达好别扭,想不出来其它表达),智商极高,意识超前,最有可能对应的是站在前沿的科学家,哲学家,文学家之类的吧…… 总之我想到的就是萨特…… 择偶眼光也是倾向于杜阿这类存在感和自我意识都非常强烈的情者(仍然想到的是波伏娃)。崔特与杜阿是两种完全对立的形象。后者是负责人类文明在其慢慢征程中实现关键一跃的先锋,提供革命所需的内在动力;而前者是稳定的大后方,前赴后继永不停息担负起人类生息繁衍的伟大使命,保证在发生质变的时候被历史车轮碾压一大片之后,还能重振旗鼓…… 好血腥,让我想到1Q84里面的关于基因和人之间关系的比喻,原句记不住,大意是个体的人存在的意义是低于基因的,基因之于我们就如骑马人之于马,马被累死之后骑马人不过换一匹马继续赶路,所以人类一代代衰亡又不断繁衍,不过是为基因提供足量的坐骑。这三种形象的人,在我们的社会当中多少都能找到对应,不用说,大部分人应该都是崔特。而在同一个人身上,这几种特质往往此消彼长,兼而有之吧。论及三人之间的两两关系,我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直观感受还蛮有意思的。杜阿和奥登是波伏娃和萨特;奥登和崔特无疑是同性恋,但是崔特哺育者的特质简直要压倒一切,连ML都是冲着造人去的。就这一点我觉得其实奥登的形象更接近于某些女性,因为种种原因,在性方面仍然被禁锢,哺育后代的使命于压倒对性快感的追求。性,仍然与耻辱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忠贞与纯洁是衡量一个女人道德重要标准。而在这条标准的拥趸中除了大量男性,更有数不清的女性自己…… 所以尽管认为奥登和崔特是同性恋,却依然觉得怪怪的,但是这种奇怪还是能在小说中找到根据。而崔特和杜阿是最难让我接受的,一来二者在精神上完全无法对话,吸引杜阿的是奥登,smart is the new sexy嘛。至于身体,貌似杜阿也从来没有对崔特有过感觉;而崔特对于杜阿似乎是有生理冲动的,但是并没强烈到他可以原谅她不愿意生育,试想如果他们用套套,戳套套这种事崔特肯定也是干得出来的…… 生孩子之后,崔特就更是一心扑在孩子身上,对杜阿的态度近乎冷漠。在这一点上,这两个人跟现实生活当中大部分案例似乎是反过来的?毕竟更常见的情况还是,妈妈在还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多少会忽略丈夫。不过在小说中,孕育和分娩的工作本身也是由哺育着完成的,所以其实崔特和杜阿之间似乎是互换了男女的一些工作。直至最终合体,我对三个人的理解都是从两两关系出发。而合体让我觉得跟“神们自己”这个名字终于搭上了。三种鲜明的特质不再彼此区分,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差异最终融合成整体,而特征则成为个体的多个面。情和理是人性,而哺育是动物本能,作者认为唯有这样的结合才能达到神的高度。可是,如果我理解正确,作者笔下那个神的世界应该还会先于人的世界灭亡吗?最后回到题目,让我认为作者一定看过第《第二性》的除了杜阿所代表的女权意识,以及反而分给崔特这个角色的女性的特征,更因为《第二性》中除了把最强的一撮男性列为第一性,男性中相对的弱势群体和女性都是第二性。

直面问题的少数与自我麻醉的多数

欲望膨胀一直以来都是人类进步的一种动力,虽然人类的进步不只依赖欲望,还有好奇心,但不能否认欲望经常带来科技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但同时这欲望又是一把双刃剑,一面是进步,一面是毁灭,合理而有节制的欲望时动力,而无穷无尽的不依据客观事实的自私欲望却是毁灭的炸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但是当看似免费的午餐放在面前,又有多少人能拒绝呢?我想能够理性的想想的总是少数,一方面在自私的欲望面前,能把持得住的很少,另一方面其中付出的代价又总是被仔细的包裹在免费的外衣之下,让人防不胜防。甚至当毁灭的代价摆在人们面前时,深陷其中的人们却成瘾了,变成了欲望的奴仆,不再直面问题,转而选择自我麻痹,自我催眠,选择性的忘记。这就是大多数人的态度,也许有少数人发现了问题,但没有勇气站在所有人的对立面,选择了沉默,加入了自我催眠的大军,只有极少数充满责任感、使命感和好奇心的人才会直面问题本质,选择壮士断腕或者选择解决,这些人我想才是人类的精英和希望。有时候我自己都搞不清自身是大多数还是少数呢,这不仅需要勇气,还需要理性、知识和智慧。也许,坚持一句话更适用于我们这些普通人,“放在悬崖边上的金子,你需要做的不是靠近他来考验自己的意志,而是远离它,绕过它。”,所以,对于诱惑,我们还是尽可能的不去抗拒,而是远离,因为你不了解自己的意志能否抗拒。而全书则全方位展示了人类的愚昧,正如开篇扉页所写,愿人类与愚昧的战争最后取得胜利。我想这也是所有人的愿望,全书恐惧的描写了人类对面自己欲望和私欲的阴暗,同时也看到了总有些人类的精英能够冒天下之大不韪来直面问题,我想也只有他们才承载的人类的希望,不管人类多么愚昧和从众,也还有人类的英雄深爱着这个迫害到他们千疮百孔的族群。所以,为了自己,我希望人要永远保持提出问题或者说质疑的能力,并且永远保持一颗好奇心,我想才是人类进步不竭的动力和让这种进步永远保持在正确轨道上的能力。除此之外,我还要说,读这本书前我是抱着疑虑的,因为我不相信翻译,不相信翻译能够完整的表达出科幻小说的原味,但这次读了后真的不后悔,翻译的很流畅,丝毫没有阅读翻译文字的障碍。同时,我爱上了阿西莫夫,对他的没有思维限制的想象力非常的震惊和深深的佩服,尤其是他对平行宇宙中智慧生命理者、情者、抚育者的设定和细致入微的描写感到敬佩,毫无违和感。至于科技上是否有不合常理的地方,我就无法判断了,毕竟不是这方面的专业人士,但我想1972年就能写出这样想象力非凡和宏大的小说,让人敬佩。这也正是我喜欢科幻的原因,这种毫无限制的想象力满足了我对于未来,对于突破自身限制,对于自由和对于宏大世界想要了解的好奇心的渴望!

随想

平行宇宙这么宏大的题材,仅仅随便想想,都会有细思极恐、不知所措的感觉,可阿西莫夫这个老妖怪还是信手拈来。跨宇宙的物质能量的交换,第一感是怎么可能,距离啊定位啊传输的损耗啊可怎么办?仔细想想,这想法倒也不是那么匪夷所思,毕竟这宇宙实际还指不定多少维呢,用三维的固定思路想肯定是不对的。阿神的神奇之处,就在于他的小说,不像是对未来的幻想,而像是未来的人写的回忆录。感觉小说里描绘的那个平行宇宙生物3P的模式,很可能就存在于不远的某处的星球上;至于平行宇宙本身,不管是大爆炸的宇宙起源模式,还是时间旅行的悖论,或是一花一世界的佛理,都为其存在提供了各种佐证。“我们的宇宙是唯一的”,感觉跟说“地球是唯一存在智慧生物的星球”本质是一样的,可能性太小。回到这部小说,虽然四十年前就登顶了星云奖和雨果奖,但配图里的“探究平行宇宙的终极”还是太过了,这部小说最多也仅仅是掀开一角而已,哪里会有什么终极的蛛丝马迹。别说宇宙了,即使在目所能及的星空面前,人类都仍无比渺小。

总结

第一章:地球上一位物理学家发现了电子通道,人类借助电子通道的发现得到了很多方便。发现人也被人捧为权威。然后另一位小物理学家发现了使用电子通道的代价,就是会导致太阳系的灭亡。所以他想让地球人关闭电子通道,然而人类正享受着电子通道带来的好处以及小物理学家没有足够的证据,关闭很难。而另一方面,他和电子通道的另一端的取得了联系。另一端也觉察出了这点,所以有人发来了警告(feer)第二章:电子通道的另一端连接着另一个宇宙,神系宇宙。神系宇宙的凡人家庭有三个角色组成,理者,情者和哺育者。理者相当于男人,情者和哺育者相当于女人。它们世界的太阳正在渐渐衰弱,凡人的高层们长老发现了电子通道,通过电子通道它们享受这来自另一端的能量。凡人的一个家庭,杜阿(情者)发现了电子通道会摧毁另一个世界的真相,于是想要阻止通道。第三章:全在扯淡,讲了来自地球的所谓的物理学家如何泡月球女的。。

人生无着落时,我观望宇宙

小说分三章。与科幻有关的部分并不太多:第一章抛出了“电子通道”的设定,地球宇宙和平行宇宙之间建立了能量交换的通道,人类彻底安逸了。读第一章的时候刚好在学《万物简史》,与科学家们的词汇无缝对接。如果同样是文科的你要读下去,跳过不明白的部分就行了,毕竟,在我看来,这本小说的主题是人和人文。第三章发展了这个设定,用多个宇宙通过“宇宙蛋”进行能量交换的形式,平衡电子通道带来的灾难,顺手解决了宇宙大爆炸的起因....对人的观照贯穿了全书的结构,愚昧是人的共性。第一部分中学界政界的愚昧和第三部分中革命者的愚昧都足够让人生气。若是你“不幸”在愚昧的人中保持清醒,像倔强的拉蒙德一样求助于神也没用,只能学聪慧过人的狄尼森,被迫退出学界,转行去公司做小渣渣,一步步做到副总裁了再退休,移民月球,然后在和地球人作对的月球人的帮助下,重振旗鼓。抱歉,自救的前提条件就是这么多,要靠自己,靠敌人,靠天才。毕竟,面对愚昧,神们自己也缄口不言。小说的第二章几近“魔幻”,述说了平行宇宙里神们缄口不言的故事。神们在做什么?神们在现身说法地告诉我们,家庭生活和个人生活很难协调,平行宇宙的三个性别都过不明白,人类用两个性别就别想过明白了。一个理者,一个情者,一个抚育者,组成一个家庭,生下一个小理者,一个小情者,一个小抚育者,然后共同逝去。三角关系中,理者负责思考,提供生孩子的“种子”,情者负责感知,提供生孩子的能量,抚育者负责催婚催生和养娃。看上去,三角关系各司其职,比阴阳两性要稳固多了。但理者,情者,抚育者,只是神的玩具,唯一的作用是延续种族,繁衍生息。理者向老师学会思考,而思考的东西没有任何意义;情者和同性聊八卦晒太阳补充能量,连我这凡人想到都觉得无聊,何况是文中那枚特别的情者杜阿。理者的老师——长老才是神,是一个理者,一个情者,一个抚育者“合体”形成的全知全能的神,是把抚育者身份看得最为重要的神。对内,神居高临下安排全宇宙的家庭组合,维持神的繁衍;对外,神探索宇宙间的此消彼长和连锁反应,不惜用电子通道毁灭人类世界,以换来生生不息的能量。只有情者杜阿不愿意毁灭人类世界。还有在最后一刻想通了的理者奥登。但他们必须在最伟大的神出现时逝去,他们为人类所做的努力终究被埋没。神缄默着等待人类灭亡,因为神们自己需要人的愚昧。据说阿西莫夫本人最喜欢这本小说的第二章。阿西莫夫晚年最后发表的作品之一,获得1992年雨果奖最佳短中篇的《Gold》,就是对本书第二章的重新演绎。没有搜到书源的我是真好奇要如何重新演绎。是演绎等待人类灭亡的三位一体的神,还是演绎试图救人性命的一分为三的人性。我希望能从《Gold》的平行宇宙中望见挣扎在社会生活中的渺小的凡人。情、理、抚育三个性别遇见的麻烦比男女二性少得多,不需要烦恼和谁结婚,谁来赚钱,谁来养娃,各自有各自的生活,除了“交媾”,简直不会有矛盾和争吵。除了交媾,情者、抚育者和长者根本没有交集,彻底地隔离在社会的两端。家庭和社会的稳定,似乎只能通过这种程序式的终极设定来维系——赋予每个人一个对应的角色,占坑就座。只要每个角色安分守己(愚昧无知),如权威们所愿,踌躇于家庭和个人之间。总会有不听话的理者和带有理者特质的人,思考得超出了权威者的安全线。不过没关系,连神都信奉生存至上,活到最后的一定是乖乖繁衍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讲,“适者生存”听起来还大义凛然吗?“公众需要的从来只是自己过上安逸舒适的生活。”造一个神,或者发动一场革命,都是为了唾手可得的更好的生活。这就是真正的政治。阿西莫夫把这部小说献给人类——愿与愚昧的战争终将有胜利的一天。可是在这个宇宙里,除非有一个又一个神人,清醒看出现实的破绽,提出一个完整的更好的现实2.0,让政治家们去运作推行,然后在现实2.0行将爆裂时再替换到3.0……否则,即便是灭亡,愚昧的人们也会愿意沉浸在被糖衣包裹的现实里,义无反顾。而且,更好的替代方案们,仅仅是让灭亡的时间线往后推了又推,把希望寄托于未来的一个个神人。我真希望我是一口气读完这本小说的。缓慢的阅读和回味,消磨了宇宙生存战争的跌宕起伏和激昂慷慨,终归只剩下渺小的感觉。

关于 神们自己背后的星星点点

《神们自己》是阿西莫夫写于1972年的科幻小说,也是他首部包揽世界级科幻最高荣耀星云奖、雨果奖、轨迹奖三奖的传奇之作。这本书书名的灵感,阿西莫夫是从Friedrich Schiller的剧本获得的--Mit der Dummheit k?mpfen G?tter selbst vergebens——面对愚昧,神们自己也缄口不言。本书被分成了三部分,作为三个连续的故事,最早刊登在《银河》杂志上《如果的世界》, 第一个故事的第一节是从第六节开始的,而第六节其实是第一节的介绍,开头是这样写的:30年前发生了一件事。在这之后,是第1-5节的内容,并以第6节的剩余部分结尾,随后走到了最后的第七节。推动《神们自己》发展的其实是一个假设:如果有一个相对人类社会的平行宇宙存在,而且平行宇宙中的物理法则和我们有所不同,那么会发生什么呢?全书的第二部分"神们自己"一直是科幻迷们大呼过瘾的神来之笔,阿西莫夫构思了一群和人类完全不同的外星生物,还描写了他们的爱情生活,其中的主要人物的名字其实来自于他的母语:俄语,奥登,杜阿,崔特分别代表了数字1(odin);2(dva);3(tri)。《神们自己》的创作灵感源于阿西莫夫和科幻作家罗伯特·西尔弗伯格的一次对话。当罗伯特·西尔弗伯格不得不提到一种同位素,只是一个任意的同位素,作为一个例子的时候,西尔佛伯格提到了--钚186。 阿西莫夫说:它是没有同位素的。西尔佛伯格:那又怎样?之后,阿西莫夫就在思考,到底在什么情况下,钚186才有可能存在,及其存在背后的原因和结果可能又暗示了什么呢。阿西莫夫给出的解释是,如果存在这种情况,那么必将属于有着不同于我们的物理规则的另一个宇宙,尤其是,在不同的原子核力之下,允许钚186的原子聚集生成。于是,他就把这些点子记了下来,逐步完成了这部小说。

THE GODS THEMSELVES

神们自己 [美]艾萨克•阿西莫夫 崔正男译THE GODS THEMSELVES面对愚昧•••神们自己•••也缄口不言这句贯穿全文的话出自席勒的悲剧《奥尔良的姑娘》(圣女贞德的故事)。原文为Against stupidity the gods themselves contend in vain. 我没有读过原文,不知道愿意是什么。私以为指的是:公众的愚昧,便是神也无可奈何。尤其是看了知乎上的问题“有哪些事让你觉得公众是愚昧的”更觉如此。书中,公众被哈兰姆欺骗,哈兰姆被不可触碰的自尊遮住双眼,巴特议员只关心自己的前途,还有自以为是的“救世主”陈。这些反面人物是愚昧的,所以我读得很欢快。想必正面人物在面对他们时也有一种高高在上的快感。但他们自身又何尝不愚昧呢?拉蒙特先是对哈兰姆崇拜得五体投地(这种崇拜我十分理解,尤其是后面为此羞愧而极力想把这段记忆抹去时),后来则因为被轻视而憋着一口气一定要证明对方是错的。这种“奋而直起”与哈兰姆的“愤而直起”并无不同。狄尼森年轻有为,蔑视对面那个笨小子。他也为自己的自傲自大付出了代价。这些佼佼者都是如此愚昧,更别提大众了。无论是战后不思进取的地球人,新生的月球人还是平行宇宙的高级智慧生物,都有其愚昧之处。那么面对愚昧,假如你是神,你又能做什么呢?面对难题,最容易的对策就是拒绝相信它的存在我一向以为秉着科学的精神,合理的质疑,总是更明智一些。只是,为何电子通道在原理还未弄清楚的情况下,就在20年内全球推广,听起来跟大炼钢铁一样。难道就没有人质疑这馅饼是怎么来的吗?由此,哈兰姆的“电子通道之父”的名头就更可笑了。没人看到问题,他自己也看不到么?如果说对狄尼森还只是私怨所致的话,当拉蒙特指出他的问题时,这样决绝的否认问题的存在是为啥呀????直到巴伦也拒绝了狄尼森的实验结果,对眼前的事实视而不见,只因那不是他的事实。狄尼森才道出了真相“面对难题,最容易的对策就是拒绝相信它的存在”。我一直以为所谓的神是平行宇宙的人,后来发现他们只是普通人而已。再一想,第一个故事里面也有神啊,哈兰姆不就是神么?而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在把这尊神拉下神坛后,人们又立了一尊新神---拉蒙特。这个过程中,似乎没有人关心问题是什么。连政府都在淡化电子通道可能导致宇宙爆炸这一问题----只是为了维护科学界的名誉。你应当给他引导,通过他自己的兴趣来引导面对同样的危机,拉蒙特选择关闭同道,而狄尼森则想着再开一个通道。这样圆融的处理办法,颇合老庄之道啊,顺势而为。我还以为这是个非黑即白的故事呢。最后结局是两个宇宙一块儿玩完。但是回想起来,扉页就剧透了啊。“公众所期望的只有一件事----他们自己过上安逸舒适的生活。”“你现在最好想一想,怎样才能让电子通道不会导致太阳的爆炸。”这样明显的提示我竟然视而不见,真是!!!!回到第三部标题“•••content in vain?”这个问号颇为有趣?难道面对愚昧只有无能为力明哲保身或是同归于尽也要抗争吗?你也可以换条路走嘛。“当人们知道吸烟能够导致癌症时,最有效的解决办法显然是禁烟,但是人们却希望能够发明一种不致癌的香烟;当人们知道内燃机会对大气造成污染时,最好的办法就是不再使用这种引擎,但事实上,人们却希望能够发明不污染空气的引擎。”明明是讽刺意味的话,为什么我还是觉得这没什么不好呢?

几点

有时 关键性事件和重大选择是机缘巧合或性格 和其他动机 行为促成的科学需要想象和猜测重大发现和成就的动力竟是明争暗斗、追逐荣誉、心胸狭窄、自私自利,这是人类的伟大的讽刺普通人只关心舒适生活,学者关心学术成就和名利,政客关心政绩和仕途 富豪关心永生。。。关心人类和宇宙的未来?开什么玩笑,谁情愿放弃好日子不过好东西不拿,大家都这么忙!人类会向更好更高的方面发展 欲望更加复杂多样无穷 而人类能开发 控制 发掘的环境是有限的 最终 会被 环境 自身 技术 反噬人类只选择相信对自己有利的“事实”对神们的描述充满想象,但还是漏洞百出。考虑到成书的年代、作者观念的先进和知识的广博、基于物理推测讲述的故事,已经非常难得了!

《神们自己》阅读笔记

神们自己 The gods themselves(美)艾萨克·阿西莫夫 著ISBN:978-7-5399-7852-9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14年12月第一版献给人类——愿与愚昧的战争终将有胜利的一天2015年10月23日第一次阅读内容简述:《神们自己》一书共有三个章节第一章 面对愚昧 平庸的放射化学家哈兰姆因与狄尼森赌气而意外发现了“平行宇宙”传递来的钚-186,并开启了电子通道的地球端,成为了“电子通道之父”。哈兰姆心胸狭隘,将全部功劳揽于自身,并排挤有不同声音的其他研究者。青年科学家拉蒙特因欲揭开哈兰姆的真实面目而研究电子通道,并发现其存在的巨大隐患:太阳即将毁灭,可是无人倾听。人们普遍认为电子通道每次的传递仅使现宇宙损失几个电子,而宇宙的浩瀚又将允许这一过程的可持续时间大于宇宙寿命,在看似源源不断的免费资源面前,人类集体贪婪,不肯相信极少数人的危机劝告。第二章 神们自己 在平行宇宙中有这样一种生物:有着三位一体的性别(理者、情者、抚育者),种群生活并靠阳光补给能量,存在神秘的长老。他们的世界太阳正渐渐冷却,能量变得稀缺,种群数量在降低。杜阿是一个“左情者”,她有着极强的求知欲,喜欢了解世界的真相,并且不喜欢与同类情者共处。杜阿的左伴奥登是理者中的佼佼者,深受长老们的喜爱;而右伴崔特热衷于交媾,十分渴望组建完美家庭。神秘的长老伊斯特伍德开启了电子通道交换物质,杜阿对此抱有极大疑虑,深入其中去探究原因,阻止电子通道的运行,并在最后一刻得知长老伊斯特伍德的真实身份。第三章 也缄口不言 在地球经历战争人口锐减后,移民月球的人类渐渐独立。郁郁不得志的狄尼森意欲移民月球,并与生于月球的“预言者”赛琳娜结识。赛琳娜又暗中为意欲使月球独立的月球物理学奖内维尔提供信息。通过与赛琳娜的共同实验研究,狄尼森证实了太阳系危机,并提出解决方案。阅读感想:《神们自己》一书创作于1972年,描述100年后与平行宇宙开启电子通道的光景。这是阅读的第一本阿西莫夫的长篇小说,在看完刘慈欣《三体》三部曲后来慕名阅读阿西莫夫的作品。在近40余年后的今天阅读,也许是抱着极大的期望,可看完后却并未感觉新奇与过瘾。作者对于电子通道的构想略显黯淡,但对于平行宇宙中三位一体的生物却充满新奇,看似机器的个体彰显着个性的魅力。在读第二章时,一直认为左情者杜阿将因具备独立思考而发展成为一名长老,又或者真如她的判断是“长老们创造的机器”,而作者的构思却超乎想象。而第三章,没到最后一页一直认为人类总将为自己的贪婪付出代价时,却是喜剧收尾。也许这样更符合大众的期望吧。生命体为着物质生存与个人得失,毫不吝惜于牺牲其他生命体的利益。“公众所期望的只有一件事——他们自己过上安逸舒适的生活”。会有极少数人站在这样或那样的立场上表达着不同,发出不同的声音。可面对着物质与利益,连神们自己,也缄口不言。精彩书摘:“他是一个只有一种才能的侏儒,而这种才能就是让别人相信他是一个巨人。”“这个平庸之才会不顾一切地维护自己的尊严,他的这种倔强比狄尼森过人的智商可怕得多。”“有人认为,公众希望环境得以保护,人类的存续得以实现,还认为那些为了这些崇高目标而奋斗的理想主义者会得到公众的爱戴,实际上,公众所期望的只有一件事——他们自己过上安逸舒适的生活。””席勒。三个世纪前的一位德国剧作家。他在《圣女贞德》中写道,‘面对愚昧,神们自己也缄口不言’。“”他们只要拒绝相信就行。面对难题,最容易的对策就是拒绝相信它的存。“”凡是对自己有一点利益就会选择相信。有时候即使毫无可能、人们也会冥顽不化。“

矛盾后的矛盾,谁知道呢?

用了3天的时间,看完了这部集“星云奖”、“雨果奖”、“轨迹奖”于一身的“神作”。 尽管是神作,但是我发现读前我对这部小说的全部好奇心和憧憬却未得到真正满足。比如说,两个世界进一步的交互,比如说进一步的冲突。但小说中三位一体的外星设定,让人感慨于阿翁惊人的想象力。当然,从哲学的角度讲,故事已经完整了,就如同我们现实生活中一样:遇到矛盾——审视矛盾——解决矛盾——最终却发现,新的矛盾又出现了,这时该怎么办呢?再解决新的矛盾,至于又会出现什么副作用(如小说中人类世界可以均衡了,但却以Dua的世界、新世界的不均衡为代价的,他们该怎么办)。对于这些,谁知道呢,谁又理会呢?这可能就是标题的由来。

对本书装帧的一些看法

不同于豆瓣里其他人的看法,我认为本书很完整,故事也合我的心意,可能鉴于本人资历尚浅,不会考虑更进一步、将思想上升到另一个高度的哲思。《神们自己》有大段硬科幻式的理论解释,就可能造成了本书没有《永恒的终结》更通俗,不过,本书的可读性还是很高的。接下来就进入正题,我对本书装帧的一些看法。整体来看,本书结束有些局促、不大方,在最后再衬一张纸很贵吗?再者,校对有问题,可以明显看出两处漏字现象,一处对数字的排版有问题。虽说进行了修订,可还是有一处很别扭的口语化句子。而在第二部中的专有名词“理者”、“情者”的翻译我感觉不够合理,应该再考虑一番。以上,即本人粗浅的看法。而对我观点的佐证则待我时间充裕后再添加。

平行宇宙的能量传递和其他有趣的设定

《神们自己》讲述了一个关于平行宇宙能量传递的故事。处于能量逐渐消散的平行宇宙中的“人类”发现了平行宇宙物质传递的方法,并引导我们的世界建立电子通道进行物质传递为两个世界提供无限的能量。但是这种传递会导致两个世界的自然规律相互平衡,即平行世界中的强相互作用力变弱,恒星的核聚变活动变弱,使他们的世界变得更冷;我们世界中的强相互作用力变强,恒星的核聚变活动增强,这样会打破聚变活动和恒星重力的平衡,导致恒星爆炸。后来人类通过“蛋宇宙”的物质溢出平衡了这种影响。“蛋宇宙”是强相互作用力微弱,整个宇宙的物质都聚在一起的平行世界,即宇宙爆炸之前的宇宙。“蛋宇宙”物质溢出通道可以抵消电子通道对我们宇宙强相互作用力的影响;同时“蛋宇宙”中强相互作用力增强,导致宇宙爆炸,开启一个新的宇宙。本书还提出了一个有趣的设定:平行宇宙中的“人类”分为两种,普通人和长者。普通人有三个性别:理者、情者和抚育者。理者需要向长者学习知识,情者负责提供交配时的介质和能量,抚育者负责抚育和照顾后代。在生出三个孩子(理者、抚育者和情者)后,三者会融合为一体,变为长者。

有意思的一本书

说书荒的背后其实是钱荒。这是趁Kindle限免而我又凑巧看到下载来看的书。虽然号称喜欢读科幻小说,但大名鼎鼎的阿西莫夫的小说的阅读经历还停留在小时候,还是故事简写。================================这本书颇有大开脑洞的有意思的想法。当我喜悦于平行世界的时候看到新世界里三位一体的家庭组成:理者、情者、抚育者,而最后他们将“逝去”而重生为一体的长老。当我为神们的噤口叹息时,又出现了月亮人。你以为重生后的那位长老会改变些什么,结果发现他们正是“邪恶”的源。你以为最后是拉蒙特改变了世界,结果是早已被毁了科学前途的狄尼森做出了扭转毁灭的贡献。狗血的是狄尼森还收获了新的爱情,在故事的结尾翻身成了男主角。不过我更想看看拉蒙特声名鹊起后的样子。故事中还有两个点十分现实:一个是抚育者的设定。一心认为只要有了孩子就够了,没有孩子就不正常,非常努力,“费劲心机只为了这个家”的抚育者,多么像你内心瞧不起的杂嘴亲戚,也许还有让你烦恼的母上。蛮不讲理,不光是野蛮粗俗,更可能是蒙昧,你说的他听不懂更不想弄明白。人们只愿意接受自己关心的事情,看见自己愿意看见的事情,于是不是你没讲清楚而是对方拒绝收听。第二是如果一样东西是危险的,那么对方为什么不停止。如果对方不停止,就不足以表明这样东西的危险性。这种依赖对方行动来引导自己行动的逻辑何其可怕。也许对方也在期待你有所行动呢。


 神们自己下载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