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1911-1945)

出版日期:2015-11
ISBN:978750864817X
作者:[美]巴巴拉·W·塔奇曼
页数:656页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20世纪前叶,中国和美国正处于一个交叉点上,这是一个古老但衰弱的古国和另一个年轻但强大的新兴国家的一次相遇。在本书中,跟随史迪威——一个古怪但却真实的英雄、美国最伟大的战区指挥官之一,我们见证了那次历史性的相遇,它代表了美国试图使中国跟自己更相似的努力。在 这种堂吉诃德式屡败屡试的努力之外,现代中国露出了它的脊梁。
本书为1972年普利策新闻奖(非虚构类)获奖作品。
--------------------------------------------
【编辑推荐】
1、是什么决定了中国和美国“二战”胜利后的方向?了解中美关系史必读书目,详细剖析70年前中美关系转折点前因后果。
2、巴巴拉•W•塔奇曼,两度获得普利策奖(非虚构类)作家,其历史作品为万千大众读者喜爱至今。
3、文字充满戏剧性和画面感,在充分发掘史料的前提下伴随着意味深长的议论和反思,一部能让读者体会到历史精彩之处的作品。
--------------------------------------------
【名人&媒体推荐】
巴巴拉•W•塔奇曼的《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1911—1945》是一部杰作,这是出于许多很不相同的理由,每一条理由都足以让它流传下去。
——费正清
关于中美关系最具可读性且信息量极大的一本书……才华横溢、思路清晰、观点独到。
——《国家杂志》
塔奇曼最了不起的一本书……视角宽广,史料丰富,思路清晰,文风沉稳,必须承认这本书不仅仅提供了关于历史的知识,更让我们在知识以外受到了启迪。
——《纽约客》
娓娓道来一个精彩绝伦、跌宕起伏的故事。
——《纽约时报书评》

书籍目录

序 001
前 言 009
致 谢 012
开 篇 危机 001
第一章 一个军官的成长 006
第二章 革命的访问者 027
中国,1911 年
第三章 世界大战 048
圣米耶尔与山东
第四章 派驻北京 072
军阀年代,1920—1923 年
第五章 “能干”团和蒋介石的崛起 109
1926—1929 年
第六章 “酸醋乔” 148
1929—1935 年
第七章 出任武官:中国最后的机会 174
1935—1937 年
第八章 出任武官:中日战争 198
1937—1939 年
第九章 仓促上阵 244
1939—1941 年
第十章 “让我去哪我就去哪” 276
1941 年12 月—1942 年2 月
第十一章 “一顿狠揍” 307
1942 年3 月—5 月
第十二章 受助者 364
1942 年6 月—10 月
第十三章 “花生米跟我上了一条船” 395
1942 年8 月—1943 年1 月
第十四章 总统的政策 425
1943 年1 月—5 月
第十五章 史迪威必须走 455
1943 年6 月—10 月
第十六章 中国在开罗的一刻 482
1943 年11 月—12 月
第十七章 回程 504
1943 年12 月—1944 年7 月
第十八章 “整个亚洲的命运岌岌可危” 551
1944 年6 月—9 月
第十九章 “能干”的限度 584
1944 年9 月—11 月
第二十章 “我们必须撤出—就现在” 614
1945—1946 年
附录 643
参考文献 648

内容概要

巴巴拉•W•塔奇曼(Barbara W. Tuchman),美国著名历史学家、作家,1963和1972年凭《八月炮火》与《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1911—1945》两度获得普利策奖。她偏爱以文学的方式书写历史,她的文字充满戏剧性和画面感,在充分发掘史料的前提下伴随着 意味深长的议论和反思。其作品深受大众读者和费正清等历史学家的推崇。
奥利弗·B·波拉克曾这样写道:“作为历史学家,塔奇曼不是在为其他历史学家们而写作;在她的著作里,字里行间,千百万大众读者通过她的文字感受到了历史的精彩之处。”


 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1911-1945)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0条)

  •     《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历史悬案的本质在于答案的选择长达六十万字的《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1991——1945》一册,拿在手里,它的沉重与压力是可想而知的,但是阅读起来,却让人爽心悦目。对于四十年代的中美关系,我曾经有过专门的关注。手里正在写一本1946——1949年为时代背景的谍战小说《外滩血墙》,令我困惑的是,始终无法界定小说里的一名美国记者的自身定位,出于这样的考虑,我搜集了许多关于中美关系的书,包括斯诺传记、密特朗传记、史沫特莱传记、白瑞德的文字以及《美国对华政策的缘起和发展》、陶文钊的《中美关系史》等。当然史迪威也曾是我的关注对象,但却没有对这本书进行深读。现在手里的这本书是中信出版社于2015年11月出版的新译本。略微查了一下资料,这本书初版于1971年,在中国影响深远,且早就有中文译本。大致有如下:《史迪威与美国在华经验(1911——1945》,陆增平、王祖通译,商务印书馆出版,1985年版。《蒋介石的外国高级参谋长》,姚凡立等译,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奇怪的是,这本书没有署名原作者,只是标明了原书的出版单位:麦克米伦出版公司。《逆风沙:史迪威与美国在华经验》,汪溪译,重庆出版社,2001年版。《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万里新译,新星出版社,2007年版。目前的中信版的译者,实际上就是新星出版社的译者,可见是新星出版社的旧版新印。在读秀查了一下这本书的反映,可以看到一个颇有意思的状况,就是台湾对这本书是恨之入骨,并且动用它的舆论力量,对这本书进行竭力的诋毁与攻击。比如,大陆商务印书馆在1973年翻印了梁敬錞《史迪威事件》中,即与这本书站在史迪威的立场上的论调唱了一个完全的对台戏。随即在读秀上又找到了台湾于1974年出版的著者为彭歌、文章主要发表在《中央日报》上的《自信与自知》一书,里面有专门一章对这本书进行了耸人听闻、上纲上线的斥责:“自由中国委员会的李艾华先生,告诉我们一段话;至少在我个人听来,不无意外之感。他说,在过去两三年间的美国社会中,对于自由中国伤害最大的,既非毛共的自我宣传,也不是左派同路人透过大众传播的摇旗呐喊,而是一个女人写的一本书。谈的虽是陈年旧事,但却发生了相当的现实影响。”这个女人写的书,就是这本书。可见台湾国民党方面对这本书的仇视程度。这本书对大陆的同类书也有相当大的影响,很多的中国作者所撰写的抗日史中,很多都抄自这本书。如解力夫的《罗斯福》里的史迪威章回,基本是这本书里的内容的节略版。现在学界基本在史迪威与蒋介石的是非恩怨之间形成泾渭分明的两种观点。本书自然是站在史迪威一边,贬损蒋介石的。但是,随着捧蒋热的一厢情愿思潮的暗流涌动,对史迪威的辱骂也甚嚣尘上。有意思的是,大陆从五十年代起,对史迪威的评价都比较正面。如1950年出版的《美国侵华史》中,对史迪威多有称颂。1951年出版的《学习辞典》里在史迪威的条目中,称赞他为美国进步派军人。1961年的《辞海试行本》里的史的条目里,却显得中性,没有任何的溢美之辞。最近读到的对史迪威大加指责的书,是《历史深处的民国3》一书,书中毫不隐讳地直指史迪威有性格缺陷。显然,在这里,我们再次看到“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这一陈词滥调高高地站在了胜利的峰巅,宣告自己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历史书,实际上就是一种观点的胶着的产物。什么是历史真相?我想,一本好的历史书,它的好在于,你能够在书里读到相生相克的两种对立的观点,它把所有的矛盾冲突都尽情地展示出来,让你感到双方的立场与理由,那么,下一步,历史的“烛光斧影”背后的答案,就看你如何去选择了。我觉得《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1991——1945》的好处就在于,它把矛盾对立的双方的各种看法与观点,公布与交代出来,而最终你愿意选择那一种观点,就看你自己的判断了。作为一名中国人,我觉得《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1991——1945》中最令人信服的地方,是对中国社会状况的剖析。总以为西方人隔着一层看中国,但往往是外国人更能洞切中国人的病症所在。早在乾隆时期,英国特使马戛尔尼访华时,随行人员所记下的笔记中,给我们描写了一个穷困而落后的中国,还有对中国人的点滴看法,都让我们相信,这就是真正的中国,根本不是当前电视剧里光彩照人的古装戏里的变形的既往中国。晚清时的洋人的所见所观,对照《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1991——1945》一书中通过史迪威四次来到中国所看到的中国社会现状,都打造的是一个同样的落后的中国形象,突出的印象,就是肮脏,疾病肆虐,乞丐成群,死尸遍地,现在有一些人在造梦式地编造一个三十年代“黄金时代”的光环,可是对照史迪威的眼光所见,根本是一种莫须有的意淫而已。书中对中国人的劣根性的分析,能够让我们感同深受,比如书中提到中国人在任何的情况下都很快活,这种感受,在乾隆时代的外国使节也印象深刻,当时的洋人觉得中国人生活在艰难困苦之中,但在洋人面前,都有一种看笑话的快乐精神,书中还提到中国人有一种强烈的自以为能够影响洋人的自信心态,这种心态,在今天的中国是不是还能经常看到?书中对中国社会的剖析,让这本书牵连着带给读者的是对它的叙述内容的信服。书中描摹出的一盘散沙的中国,让作者甚至违悖她所在的国度的自由精神,而不得不相信,对于这样的一个贫弱的国家,极权也许是最好的选择。书中写道:“中国的乱政与其说是由于专制,倒不如说是由于无效的统治。如果说权力会造成腐败,那么权力式微就会造成更多的腐败,因为这需要不断的政治交易、贿赂以及不妥协。”(P557)这一段论述,出自于一个美国女作者之口,我们能感到这里面没有包含着深刻的对历史的识力吗?没有蕴含着一种对当今世界热点问题背后实质的先见之明吗?看看伊拉克、叙利亚、利比亚甚至包括也门最近的动荡不安,当下这些国家的乱政,根本不是“权力的专制”,而是因为“权力的失控”,一个失控的社会才是最为恐怖的。而史迪威面对的蒋介石治下的中国社会,他最强烈的愤懑之点,就是这是“乱政”。而乱政的原因,是因为“蒋的无效统治”。这才是更为可怕的。所以,《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1991——1945》的好处就好在于,它提出了种种冲突矛盾,它能把矛盾淋漓尽致地倾倒而出,是这本书最为可贵与深刻的地方。下面略述书中涉及的矛盾:首先,从上面的延伸而来的,史迪威与蒋介石的权力之争。实际上,蒋介石更像是一个纸糊的领袖,整天干的就是捣浆糊,这本质的原因,是蒋介石从未对中国实行过有效的统治,甚至能够操纵的军队也只是那一直舍不得拿出来的中央军。正如书中所说,他靠的权术,而权术能够施展,关键靠的是在所有的平衡对冲的力量中,自己是那一支占比最大的那一份。就像股份公司一样,他的股份甚至没有占到一半以上,他能做的,就是压制那些小股份,并且尽力地扼制它们,所以,史迪威感到不可思议的是,为什么蒋介石如此不思进取,为什么会得过且过。一个美国人想努力去理解蒋介石的心理秘密,他得出的结论是,蒋介石听不到真话,他看到蒋的手下将领在他面前是噤若寒蝉,不敢发表任何真实的看法,下属在蒋的面前甚至吓得浑身是汗,都让史迪威相信,蒋一直受下属的蒙蔽。但实际上,蒋介石不至于如此受蒙蔽,有时候,蒋往往是需要蒙着头过日子,不愿正视现实,因为蒋能维持现实,恰恰是他对中国社会太过了解,太过清晰。乱政,是因为他没有办法。本身蒋所谓的统一中国,不过是一种糊弄,他可能希望自己在日后统治的时间里,能够一步步地收拾那些糊弄在一起的异已,但他没有那个时间,日本人便进来了。在这一过程中,日本人并不是他的最大的敌人,那些身边的异已才是他最大的敌人。因为蒋清醒地明白,日本人总有一天要被赶走,而身边的异已才是真正想取他首级的。书中美国人提及蒋的两大症结即乱政与失败,正是因为蒋的统治不能到位。既然蒋缺乏有效统治的力量,那么,当外来的日本人进攻的时候,他最大的考虑,不是如何抵挡日本人,而是使自己在这一对抗中,继续保持自己所占份额最大化。他宁愿让异已的力量,受损于日本人的攻击,只要自己的一份完好无损即可。史迪威一心一意地想训练中国军队,但蒋介石对任何超过他、能够控制他的军队都持警戒的态度。这正是他对史迪威训练中国军队的不以为然的原因。蒋宁愿保持自己的积贫积弱的现状,他能做的就是挺过去。“熬”是蒋介石的最大的战略。这是与史迪威的根本分歧点。史迪威是一个有血性的人,从书中我们可以看到,早年他在北伐战争期间,就曾经穿过战场火线,从军阀控制地盘经过无主之地跑到革命军那里,显现出他的胆略非凡。后来在缅甸前线,他也是跑到第一线,督促中国军队向前进攻,就像今日中国足球所呈现出来的一样,外聘教练唯一能做的,就是告诉那些无法前推的球员,把球尽量靠近对方球门。从本质上,他笃信武力与进攻,而他一直做的,恰恰是是触犯了蒋介石的大忌。蒋要保持自己实力的平衡,这是最安全的,而史迪威承接着美国的全球战略,他必须在全局上有所作为,第一次入缅作战时,史迪威临危受任,他当时所想的,仍是以进攻为防御,这自然与国军的指导方针大相径庭,第二次入缅作战时,史迪威仍然是秉承他的进攻战略,冒险轻进,几乎是孤注一掷。史迪威竭力推进的缅甸战役,反映了一个美国人的典型的思路与心态,有仇必报,哪里跌倒哪里站起。而相形之下,蒋介石难怪被史迪威赋予了过多的贬义词,即使共产党这一边,对蒋的比喻如用“赶驴上山”,都显现出对蒋的软弱无力的讥讽。与史迪威在缅甸的险胜相比,蒋介石在四个月内却丢城失地,重庆岌岌可危,这也是蒋介石越来越在国际上受到轻视的原因。不作为便没有位置,蒋介石受到了权力的恶性循环的影响,越是不作为,越是地位受限,回顾蒋的一生,他的忍辱负重的能力确实非一般人所能想象,在他的势力范围被压缩到内陆四省之后,竟然还能够毫无作为,连帮助他的人给予他的建议都可以置若罔闻,一意孤行,难怪蒋介石最后要导致民怨沸腾,落得落荒而逃的命运。其次,美中关系冲突。战争初期,美国颇希望中国拖住日本人,这也给了蒋介石一股恃宠而骄的资本,蒋介石深知“会哭的孩子有奶吃”的道理,在书中,我们看到的一个简单的思维就是,你要叫我抗日,就必须喂奶,这个奶,就是“援助物资”。这也成了全书中蒋介石最令人恶心的搞笑之处。明明是你自己在保卫自己的国家,但却像小孩子耍脾气一样,你不给棒棒糖,我就不好好干。蒋介石甚至故意向日本投降相要挟,达到美国施以援助的目的。总之,蒋介石一心囤积居奇,这也是让史迪威百思不得其解的地方,蒋获得援助,却不给非嫡系的抗日力量,而自己囤积的物资,却不用在战场上,留待日后内斗时补充实力。所以书中写到,1943年11月底,“一支美国战略情报部队发现有些军火藏在了距离桂林以东200英里的贵州境内的土山里。……这些东西都是几年来中央政府为了了应付华东危机而储存的。此时,桂林和柳州已经沦陷,日本已经在贵州四处搜索,而重庆已经在颤抖——可是这些军火还藏在那里准备应付紧急情况呢!”(P591)蒋介石犯这种低级错误已经不是一回了。日军进犯上海时,国军撤退之际,发现花巨资建造起来的坚固工事竟然无法找到钥匙。后来共产党军队,称蒋介石是最大的军火供应商,看似调侃,实际上蒋介石就是这么做的。蒋介石实际上与美国政府形成了一种争夺物资的博弈。史迪威手里有分配租借物资的权利,这是唯一可以施压逼迫蒋介石让出一点部队指挥权的砝码。史迪威后来也炉火纯青地看破了蒋介石眼中最看中什么,需要蒋介石就范的时候,便用租借物资吊一下胃口,而蒋介石对付美国人对他应该得到的利益之“奶”剥夺的时候,也是像小孩撒泼一样,以甩手不干相威胁。于是很奇怪的,租借物资成了蒋介石朝思暮想的东西,而战争的胜利不是他所关心的,反正有美国人在那边清除障碍。而追究蒋介石这种心态,恰恰是美国绥靖政策所遗下的恶果。——下面是我的引申的看法,在珍珠港事件爆发之前,美国一直向日本提供物资,美国人也明白,投放在中国的炸弹,正是美国提供给日本的废钢铁。但当时的中国有苦难言,蒋介石一直隐忍不发,直到美国人挨揍了,比蒋介石更痛恨日本人了,蒋介石却放缓节奏,让你们美国人来尝尝当初坐山观虎斗的滋味。于是,这时候蒋介石施行的恰恰是美国当初大言不惭推行的绥靖政策,这也算是蒋介石投桃报李,对美国人的小小的报复。但史迪威自然无法理解,更无法承受。而蒋介石在这一过程中的“不作为”,最终是损害了蒋家的自身利益,最终更伤害的是中国的利益。书中写到:“罗斯福在雅尔塔的让步是出于考虑美国人的生命。……如果中国人在军事方面能够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那么让苏联人参战的必要性就会小一些。假如史迪威创建90个有战斗力的师的计划得以完成,那么也就不会有雅尔塔会议了。”(P623)显然,蒋的不思进取,无所作为,只有让美国人看轻中国,不得不让利给苏联,蒋只能算是自食苦果。而美国在二战后继续支持蒋介石,在书中,我们看到这反映了美国政策的一种盲从与愚蠢。而这正是这本书在1971年发表时当时美国弥漫的一种社会思潮,所以台湾国民党方面敏感地意识到这本书对蒋介石的负面影响已经超过了共产党的宣传。而这本书出于揭示出蒋介石在二战整个棋局中的不作为,也导致了中国战场的力量效应得不到世界舆论的正视,使得我们今天在述说我们中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所付出的代价,仍然在西方主流舆论面前显得是如此的孱弱。这本书伤害了蒋介石的形象,这是台湾国民党方面当年清醒地看到的,但是蒋介石当时还代表着中国,而最终变相地也伤害了中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所作出的贡献占比。从这个意义上讲,这正是这本书在今天受到某些中国人反感的原因。但正如我在标题上所说的,作者提供了她的素材与申论,我们从什么立场上观看,决定着我们最终选择什么样的结论。不管怎么说,作者提供了鲜活的正反两方面都通透的材料,足以使我们具备可以选择的各方面能够站得住脚的理由,这就是这本书的可贵之处吧。除此之外,书中还涉及到许多众多的两难矛盾。下面约略述之:三是美国与英国的矛盾。史迪威主要关注缅甸战事,这里面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原因,是他想报复当初在第一次入缅时的失利之仇,报仇行动,已经超过了一切。这也正是蒋介石对他不满的地方,但在史迪威的接下来的安排中,他希望把缅甸得胜之军,移到中国境内,展开他习惯性的进攻战略,可见,他必须有一个缅甸胜利,然后,他后续的胜利才能是他的锦上添花的目标。但实际上缅甸一战的危机重重,导致他训练的中国远征军已经深深地陷入到缅甸的热带丛林中。在缅甸之战中,中国实际上面临着世界棋局下美国与英国各怀鬼胎的复杂因素,缅甸原是英国人的殖民地,英国人不希望中国人插足缅甸事务,而美国人却从世界新秩序的角度,实际上从新帝国主义的全盘角度考虑,希望挤走英国,扶正中国,重塑美国在亚洲的利益范围。美国与英国的矛盾,正是老牌帝国主义与未来的新帝国之间的矛盾,中国夹在其中,身上还残留着半殖民地的阴影,身份可谓尴尬之至。严格地来说,蒋介石之所以对缅甸之战不感兴趣,正是中国所在立场对两个新旧帝国之间的微妙博弈的一种超然。四是陈纳德与史迪威的矛盾。陈与史这两个人呈现出明显的对比,陈纳德信奉空战决胜,而史则坚定陆战决胜,两个派系,最终都纠结在援助物资上来。陈纳德吹嘘只要有物资,他就能够抵挡住日军的攻势,这一简便易行、武器至上的理论,对蒋介石有着相当的吸引力,因为这不会伤筋到骨到蒋的政治体系与军事机构,但是,陈纳德在获得了由蒋背后支持的援助物资倾斜后,却发现牛皮吹炸,在日本的攻势面前,节节败退,而欧战的经验也证明空战不足以阻挡敌人的进攻,即使当今的伊拉克战争中,美国也必须配合飞机轰炸而派出地面部队。陈纳德与史迪威的矛盾,也由此日益尖锐化,并且形成了一个循环论证的怪圈,陈纳德指责他的失利是因为没有得到更多的物资援助,认为史迪威打通滇缅公路毫无用处,但实际上正是史迪威的努力,保障了物资的大量输入,正是在这种一叶障目的观察角度下,陈纳德与史迪威也展开了在中国的另一场空与地的火力拼搏。五是中国文化传统与现代化中国的矛盾。在书中我们看到,进入抗日战争时的中国,尚是一个落后的半开化的中国。史迪威作为经过受过西方文化教育与熏陶的美国人,在这里感到的奇怪是必然的。传统文化有什么特征?为什么西方人感受到中国的腐败是那样的普遍?我想,有如下的中国人的传统特质:1、 中国人的贪利。贪小利,是中国人的传统,即使在今天,我们仍然可以看到这种贪小利在中国人群体中的普遍性。在国难当头、自身难保的时候,不影响贪字依然横行。驼峰运输的物品,大部分流入了黑市,这直接导致了用生命维持这个空中通道的美国飞行员的不满,“飞行员相信‘中国人’根本不是在打仗,而且黑市正在等待运给地面部队的货物……他们不愿意为了填满那些私人仓库而送命。(P454)对于在中国的普通美国人来说,“他们无法适应中国生活的极端困苦,也无法理解长期物资匮乏造成的贪污盛行。……他们开始觉得所有的中国人都贪心、效率低下、靠不住、该死、爱偷东西、不可救药,都是一些磨磨蹭蹭的家伙。”(P457)这背后的原因,作者也作了分析,这显然是从文化的角度进行了深度挖掘:“史迪威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经历表明,国民党之所以统治得那么糟糕,是因为在中国还没有形成有别于家庭责任的公民职责观念,而曾经行使民政职责的满清官僚体系已被摧毁。”(P460)中国人只有单个的群体,而没有任何机构对他们进行国家与公民职责教育。这导致中国人四分五裂,而史迪威看到了中国普通人身上的活力,“但是中国人也有优点,他们并不缺乏良好士兵的素质,如勇气、耐力、主动性以及为国家着想(P512)”,正是这一点,史迪威为什么一直积极地进行着对中国士兵训练的使命,他显然看到了只要为中国的士兵身上灌输进一种力量,这些士兵显然是能够发挥出强大的动能。而实际上,正是这些普通中国人身上的韧性,后来在解放战争、朝鲜战争中鲜明地体现出来。“将熊熊一窝”,正是这种状况的通俗表达。史迪威看到了蒋介石根本没有能力给中国人灌输一种理念,因此,他最后不得不期待能进行一场“手术刀”般的革命,而这正是同时期美国驻华人员的一种共同表达,只有切除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糟粕部分,中国人内在的亮色才能凸显出来。书中写道:“一个美国上尉在重庆待了半年以后这样说:“我真想休假一年,离开部队,在这个国家发动一场真正的革命。”(P553)美国的领事郎顿在报告中也写道:“只有蒋介石的死亡或者成功的革命才能扭转当前的局势。”(P564)2、 中国人造假。书中提到,每一次战争失利,中国的报道上都宣扬成一次伟大的胜利,开初美国人也很配合这种宣传,但后来,随着宋美龄美国之行,逐渐有记者揭开了中国战争的真实状况以及前期渲染的骗局性质。之后,美国人通过越来越多的报道,看到了中国战场无所作为的实质,宋美龄日后的美国之行,再也不见了耀眼的光环。3、中国人无人性。书中提到罗斯福承认说,中国“仍然处于18世纪”。(P287)。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草菅人命。书中写到史迪威感受最深的是,是中国的军官对士兵的死亡熟视无睹,认为中国人多,死掉几个兵算不了什么事。士兵甚至不是死于战场,很多是死于饥饿与营养不良。(P318)。史迪威训练士兵的一个最基本的改善之处,是把士兵当成人,“他认为不能让那些还没有遭遇日本人就死去的士兵的父母‘骂我是敌人’。他“召来医疗队,慢慢地将他团里的死亡与生病率降低了60%—75%(P319)”书中提到,国民党政府将新兵送到史迪威的训练营里,为了节省衣服,让新兵赤裸登机,机上气温骤降,甚至士兵被冻死。这都反映出中国人传统观念里,对生命的漠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负面因子,的确是一个外国人非常容易看到的。但是一个外国人长期对中国人的深度了解,会看到中国人的内在精神与力量,书中写到:“中国人民有忍受乱政的‘巨大凝聚力’,而且文化的统一性要远比美国的久远和强大(P438)”。而事实上,史迪威在第二次缅甸战争时,他看到了经过训练过的中国人表现出的勇敢精神,相形之下,同时参加战斗的美国兵却表现出胆怯,中美素质比较在这里发生了某种意味深长的逆转,为此,史迪威感叹道:““美国兵害怕。真不敢相信。(P547)。实际上,中国的抗日战争,必须全程穿过18世纪到20世纪这漫长的岁月差距里中国所背负的重重负担,而直接接轨进20世纪,这是一个多么大的跳跃。而在这种跳跃中,中国实现了跨两个世纪的精神与质量的提升。这就是中国的启蒙与救亡交织着的双重旋律,在相互拍打、相互纠结、相互推进的过程中,中国跟上了时代的节拍,站到了二十世纪的门槛前。而这本书,正让我们看到了这一进步的过程。六是美国总统与军方的矛盾。史迪威是缘自于陆军总参谋长的马歇尔的幕后支持,才能维持在中国与蒋介石之间的较量,“军方在主导外交政策”,才给了史迪威一次次威逼蒋介石的支撑。而罗斯福总统并不满意于史迪威与蒋介石之间的矛盾,经过多次的角逐与较量,史迪威被迫回国。七是共产党的矛盾。史迪威的一句玩笑话,成为日后他通共的证明,这句话是“这让我恨不得放下铁铲,到中国去跟着朱德扛枪去。”“跟其他人一样,史迪威的这种冲动代表了亲共产党倾向,而这只是他憎恶国民党的逆反心理罢了。”(P638)这使我们想到毛泽东的一件轶事。毛曾经在接见日本人时说过一句话,大意是说,我们应该感谢日本人侵华,才使我们壮大起来。其实这话是一个胜利者的明显的调侃意味,但却在网络上纷争不息。同样,史迪威这话中同样有一种调侃的意味,但却使“极端左翼和右翼势力都紧紧抓住他在私信中的这句闲来之笔,并以此为基础营造了他的意识形态结构,试图证明他对延安的忠诚。”(P638)上面提到的梁敬錞《史迪威事件》一书,就直指史迪威有通共事实。作者在书中最令人富有咀嚼意味的地方,是作者的议论,这种议论里,站在高顶端的是超越派系、国度、党派之争的超然的人性化的议论,这是站在全人类的角度透视着人类之间的纷争与角逐,比如书中在描写第二次入缅作战时,一路尸骨累累,作者感叹道:“在阴影笼罩下的缅甸高地上,战争之潮忽涨忽落,仿佛对人事毫无知觉。(P550)”,这仿佛使我们想到了中国人的诗句:“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
  •     美国人永远不会真正了解中国——读《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1911-1945)》滁人也中国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为什么美国会支持国民党?美国当时派人到中国来指挥战斗,为何史迪威没有成功从蒋介石手中夺得指挥权?美国后来又为何不再支持国民党?这一个个问题,光看教科书显然无法获得满意的答案。《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1911-1945)》一书,也许可以解开人们心中的不少疑惑。该书的作者巴巴拉•W•塔奇曼,是美国著名历史学家、作家,1936和1972年凭《八月炮火》与该书两度获得普利策奖。她“偏爱以文学的方式书写历史,她的文字充满戏剧性和画面感,在充分发掘史料的前提下伴随着意味深长的议论和反思。”其作品深受大众读者和费正清等历史学家的推崇。写作该书,巴巴拉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巴巴拉本身是美国知识界精英,读大学时专攻历史与文学,曾是太平洋关系研究生的研究人员,又在《国家》杂志任过职,还在1935年亲自到过中国;她的祖父和外祖父都是纽约从事实务的人中的自由派领袖;她的舅舅还是罗斯福的财政部长;她还获得了史迪威先生在1942-1944年间的战时日记和信件,这可是了解史迪威的第一手资料。史迪威被派到中国,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但这些都不重要。作为中国人,最希望了解的,是美国人,当然也包括史迪威是怎样看中国的。或者说,当我们了解到美国与史迪威眼中的中国印象,就能更好地从美国和史迪威身上获得某种宝贵的东西——在外国人眼中的优势,中国的各种弊端。如此,我们就能更好地反思,从而进行借鉴,获得更多前进的动力。实际上,史迪威与中国有着几十年的交情。他是个十足的中国通,他也许真能代表一大批美国人的观点。从该书所记叙的内容来看,史迪威眼中的中国并没有国人认为的那么糟糕。1911年,史迪威以游客身份来到中国上海,他眼中的黄包车,还有黄浦江上的舢板和小帆船,都是真正的东方文化;在征兵站看到的革命者的旗帜,他感觉那是“红底上有十二个锯齿的黑太阳”;中国的宗教,则主要目的似乎就是为了驱除那些要加害于他们的鬼怪;中国人认为自己的周围都是野蛮人,所有自称国家为“中国”,外人如果要进来,就必须带上贡品,并且要叩头表示臣服……如此等等,都非常真实。而后来,他作为战争指挥官来到中国,则是另一番景象。他希望通过自己改变中国的命运,但是,他永远不会懂蒋介石的心思。或者说,中国人永远不需要外国人来主持国务,而史迪威先生,却不懂得这一点,因此,他和蒋介石的无数明争暗斗,就此拉开了序幕。中国,永远无法让史迪威真正明白;而我们,却可以从该书中非常详实的叙述中,从史迪威以及当时的美国政府、美国民众身上,明白我们国家的处境,窥见自己无数的劣根,当然,还有美国和史迪威永远弄不懂的民族精神。该书是当之无愧的一流历史著作,中国的战争背景、美国的历史背景,以及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美国、中国的实际情形,都有着非常典型的叙述,史迪威先生戎马一生,都在这种恢宏壮阔的背景下展开,读者能身临其境般走进那段烽火连天的历史里,横跨太平洋,站在美国和中国两个超级大国的视野下思索那段历史,思考中国的过去、现在,甚至未来。还有一点值得一提:书中插入了不少当年的图片资料,这是历史的印记,这是珍贵无比的时间碎片。也许,透过史迪威、蒋介石、宋美龄等人的真实照片,聪明的读者又会有额外的收获呢。
  •     读完这本厚达650多页的厚重的《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1911—1945》,我长吁了一口气。从那段历史里出来,感慨千万。那段历史对中国来说,是比较屈辱的,大部分中国人在外国列强的阴影下生活,看别人的脸色行事。连所谓的国民党的总裁蒋介石也是在夹缝中生存。一会儿要看日本人的脸孔,一会儿要看美国人的脸孔,一会儿要看苏联人的脸孔,而且政治对手共产党也不好对付。现在中国的国际境况已经大大改善。经济总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二。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在国际上也是居于前列。可以这么来理解,现在中国的经济发展是世界经济的重要的推动力之一。中国现在的发展受到世人的关注。中国军队的军容军貌也是为世人侧目,去年的九三大阅兵也是颇为国内外人士的关注。这本书的主题是美中关系,广义上讲是美国和亚洲的关系。而在这本书中,大量的篇幅关注了当时中国军队素质,因此这本书中出现了较多的负面描写。关于这一点,作者是有比较清醒的认识的,而且在前言中作了明确的表述,并肯定了中国人具有的一些优良品质:和蔼可亲、艺术想像力和哲学思考力、性格坚毅、聪明智慧、性格和善和吃苦耐劳等。这本书是一部很值得阅读的书籍,理由很多。首先,它是一部很不错的传记,描写非常生动、具体。关注到了很多历史细节。虽然史迪威没有像艾森豪威尔、麦克阿瑟、巴顿出名,但是在二战期间,他也算得上是一个伟大的战区指挥官之一。在我看来,关键的问题是美国在中国的战时努力基本上是白费了。美国支持的蒋介石政权最终败给了中国共产党。由于种种历史的风云际会,共产党建立的新政权一边倒地站在苏联的这一边。让人印象深刻的是1940年美国陆军在路易斯安那举行军事演习中,史迪威以出色的表现赢得了大家的认可。他不墨守成规,富有想象力,被认为是闪电战的高手。在陆军的九个军级指挥官中,他得到了最高评价。这也是一本出色的历史著作。当然这本历史著作不是以构建历史理论见长,而是生动的历史叙述取胜。为了写好这本书,作者足足花了四年时间。而书中引用了大量的历史资料,也足见作者的勤奋。作者特别擅长于历史细节的发掘,精于生动历史细节的叙述。这跟作者的历史观念有很大关系。作者把历史看作是具有可读性的故事。对她来说,关键的是人们的感受和言行;而投资比率、社会流动性、合法性和工作观念之类的问题是次要的。她强调的是事件、人物以及地方的独特性。而这些历史叙述天然具有文学性,能得普利策奖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精彩短评 (总计28条)

  •     塔奇曼神奇,历史写得这么好看
  •     好多东西一定要从不同视角去看,去了解,才能得到很多惊喜!这本书是属于众多二战著述的一本,也许是关于中国的吧,读起来比较容易理解。同时Tuchman给我们展现了一部精彩的历史剧,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出现在面前,读起来回味无穷,堪称经典!
  •     三辉做的很多书,我虽然不懂,但大约都还不错。不知道为什么再版这本陈旧落后,吹捧史迪威的书。。。
  •     知史明鉴,尤其在这样一个敏感的时刻!
  •     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作者看待同样一段历史,史观往往不同。这本书的特色在于,以国美人的视角看待哪一时期的中美关系,史迪威是之纽带也是本书的主角。
  •     奇怪得很,越看越疑惑。但考虑到这本书最初是给美国人看的,很多疑惑也就释然了。
  •     不迎合历史学,态度分明的传记记录
  •     匪谍给匪谍写的垃圾书
  •     无耻白左的烂书又重版了
  •     不能说客观,但值得了解
  •     一流的作品,二流的翻译。
  •     史迪威在中国的抗日经验,作为了解史迪威是个好素材。
  •     这本书一直是想读的,不同视角下的历史
  •     关于中美关系最具可读性的一本书,很赞。
  •     美国人看中国革命史的书,历史资料详实,作者用了四年时间才完成的传奇之作。
  •     作者曾经是一名记者,所以她偏爱以文学的方式书写历史,她的文字充满戏剧性和画面感,在充分发掘史料的前提下,有着吸引人读下去的“快感”而没有任何的枯燥,因此其作品深受大众读者的喜欢
  •     从不同侧面读历史的不二好书
  •     看历史
  •     20161121凌晨00:19读完。
  •     白左SB黑国军!必读梁敬錞、方德万、齐锡生三大解毒书。
  •     把历史写的通俗生动,又不乏深刻独到的见解。
  •     历史。
  •     以史迪威的视角来看当代中国
  •     对于史迪威将军,注定在中国和美国的历史画卷上不褪色。喜欢巴巴拉•W•塔奇曼用这样的方式介绍他。
  •     非常推荐这本书,读起来很酣畅,原先自己断断续在课本和对于某个历史事件专著的书里读到的二战历史完全接不上,塔奇曼告诉读者事情怎么发生为什么发生,虽然是自己根据史料的判断,但是煽情的更让我相信他说的
  •     公平点说,政治类书总是与现实价值观类似,不要太求全责备,从小事写历史,也是好玩。
  •     无脑黑都去死一死好吗,这本超好看的
  •     挺不错的一本书嘛,史迪威打仗是不行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