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战旅英七年

出版社:安徽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
ISBN:9787212060961
页数:223页

后记

我生平没喂过鸽子,可从小就对鸽子——特别是信鸽——发生了浓厚的兴趣。    我并没有什么可叫它们传递的,使我感兴趣的也不在它们那套神奇的本事;吸引我的,使我无限神往的,是它们对“家”的依恋——执拗的、什么山川都无从阻挡的依恋之情。    所谓“家”,左不过是稻草铺成的小小的窝吧。窝里没有什么豪华的陈设,只有几只咕咕咕叫着的雏鸽。然而那个窝以及窝里的小生命却占据了它们的全部心灵。    鸽子不会像传递鸡毛信的红小鬼那样意识到绑在它们腿上的纸条对军事或民用的重要性。它们脑子里只有一根弦:不论路有多么遥远,多么崎岖和险阻,反正它们得回家。家就是它们的指南针。    养信鸽的人,利用的也正是它们那股恋家的执拗劲儿。    想想看,从上海到洛阳,或者从武汉到北京,得飞越多少江河湖泊、崇山峻岭和广漠无际的平原啊!一路上,晴天得挨烈日曝晒,遇上暴风雨还得经受疾雷霍闪的折磨。必然会有个别信鸽归途不幸给雷击中,栽到林间山谷里丧生的,然而那改变不了它们的本能——它们那种“我要回家”的强烈意志。    不像苍鹰,鸽子并不以貌惊人。尺把长的身躯,圆圆的小眼睛,那咕——咕——咕得儿咕的啾声单调而且平淡。然而在那小身子儿里装着怎样的坚毅和果敢啊!它们的生活目标无比单纯:就是要回家。它们为之全力以赴。    若干年前,一次春耕劳动中,我一锹下去刨出个老鼠窝。不论是四害还是五害,老鼠当然都跑不掉,它们偷吃谷物,十恶不赦。对于自然界的敌人,我向来没手软过。唯独刨出那个鼠窝之后,我并没举起锹把,立刻将它拍个粉碎。我被窝里井井有条的布置吸引住了。    土壤同旁处一样,也是黄中带黑,可没想到离地不到一米还有这么个“家”!细心的老鼠把窝分成几格,就像儿童玩“过家家”的那种雏形小房间。偷来的谷物并不乱堆,玉米呀,豆子呀,都分开放,而且好像还有间“婴儿室”(这时,大老鼠要么闻声吓跑了,要么外出找食去了)。称它“婴儿室”,是因为里边蜷卧着七八只初生的幼鼠:浑身光润,呈淡粉色,每只长仅寸许。我撂开锹把,蹲下来,忘情地端洋着。心下不禁赞叹起老鼠的治家之道了。    家,像是生命的定心砣。也不知“安居乐业”最早见于什么典籍,这四个字一针见血地点明了生活中的一个因果关系。世上也许有流亡者写出过了不起的作品,可我漂流在外的那七年,没写出什么像样的东西。不论徜徉在苏格兰的雷梦湖畔,还是眺望罩着积雪的阿尔卑斯山,我的心情都轻松不起来。俗话说相思使人消瘦,乡愁的滋味也苦不堪言哩。外在的景物越美,心里越是沉重,仿佛陷下个空洞,或有一只刺猬在里边滚爬。人家一过节,不管是圣诞还是复活,晶莹的彩色灯泡在枞树枝上闪亮着,个个穿起盛装跳舞,我却只能游离在那片欢乐气氛之外。对于游子,那不啻是火上浇油,越发勾起乡愁。    一九四九年年初,我曾站在生命的一个大十字路口上,需要做出决定自己以及一家人命运的选择。当时,我的母校剑桥大学要成立中文系,系主任何伦(Gustav Haloun)教授邀我去讲现代中国文学课。他不但函约,三月间还亲自来到香港。他从大公报馆打听到我的住址后,就气喘吁吁地来到九龙花墟道我家,苦口婆心地劝我接受大学的聘请。他说此行一则为新创办的中文系购置一批书籍,再就是促我去剑桥。这回和一九三九年那次大不相同。大学不但负担全家旅费,还答应给我终身职位。    何伦原是捷克人,三十年代中期他看到希特勒气势汹汹,估计凶多吉少,就入了英籍。他是位连鲁迅的名字也没听到过的《诗经》专家,夫人曾是柏林歌剧院的名演员。两天后,这位怕爬楼梯的老教授又来了。这回先声明不是代表大学,而是作为一位老朋友来规劝我。他提到战后捷克的玛萨里克死得不明不白,提到匈牙利出了红衣主教案之后,多少无辜的人受牵连。他伸出食指,颤巍巍地说:“知识分子同共产党的蜜月长不了,长不了。”    临告辞,他说第二天早晨再来听回话,还逗了逗坐在婴儿车里吮着奶瓶的铁柱儿说:“为了他,你也不能不好好考虑一下。”    风闻我要去北平,几位东方的“何伦”也上门来劝阻。有的说,“你别看共产党眼下对你这么笑眯眯,那张脸说变就变。共产党只容得下应声虫。像你这样好发议论,去了非栽跟头不可。在那里栽跟头可不是儿戏,会闹得家破人亡,六亲都不认你,更不用说旧时的朋友了。'’有的为我出起主意:“上策嘛,还是接下剑桥这份聘书。中策?要求暂时留在香港工作,那样既可以保持现在的生活方式,受到一定的礼遇,又可以静观一下,反正这么进去太冒失了。进去容易出来难哪!别看这里的大党员眼下同你老兄长老兄短,进去之后人家当了大官儿,你当个普通干部的时候再瞧吧。有老朋友了解你?到时候越是老朋友越得多来上几句。冲你这个燕京毕业,在国外待了七年,不把你打成间谍特务,也得骂你一通洋奴。委屈吗?不会让你像季米特洛夫那样当庭慷慨激昂地讲一番的,碰上了德雷菲斯那样案子,也不会出来个左拉替你大声疾呼的。……”    另外,我也有我个人的顾虑。为了那篇“称公称老”的社评,我开罪了大权威。我已经预感到他在文艺界泰斗的地位。进去之后,平时日子不会好过,万一出点差池,他那些讨伐我的文章必然成为置我于死地的利剑。    睡眠有时是位很爱拿架子的客人,心事有如门闩,有它横在门槛上,想合眼入睡是妄想。即便合上眼,也仍像坐在电影院的池座中心:黑白的,朦胧带点彩色的,一幕幕闪个不停。我似乎看到自己像小时见到的白俄乞丐那样,成了无家可归的白华,一个无国籍的人。    天亮了,窗外青山抹上一层赭色。摇篮里的娃娃仿佛也在做着噩梦,他无缘无故地在那里抽噎着。    我坐了起来,头脑清醒了些后,就去马宝道了。临走,给何伦教授留了封短札:    十分抱歉,报馆有急事,不能如约等候。更抱歉的是,白白害你跑了三趟。正是为了这个娃娃,我不能改变主意。    八月底的一天,一家人就登上“华安轮”,经青岛来到开国前夕的北平。现在回顾起来,当时促使我做出决定的就是“回家’'这个念头。家,像块磁石,牢牢吸住我。我像只恋家的鸽子那样,奔回自己的出生地。    其实,我可以说是从小就没有过家。母亲早逝后,就搬进了学校宿舍,十四岁上又摆脱了寄人篱下的环境。北京城就是我的家。在大轰炸中的伦敦,即便躺在地铁站台上过夜,我的心也驰向那座被护城河和垂杨柳围着的古城。一九八五年年底,我还在几篇《杂忆》里宣泄了自己对它的依恋。正如我在《梦之谷》中所描写的,一九二八年我在汕头买到几只“北京”彩蛋(松花),就曾把上面沾满稻壳的泥巴抠下来,供在书桌上,以慰乡思。那阵子我常在梦中亲吻北平的城墙。在汕头,我改名“一燕”、“若萍”,总是忘不了自己的游子身份。当时倘若真和那位潮州姑娘去了南洋,我估计也待不长。我的心好像早巳深深地埋在北平的城角下了。所以不管我有多少顾虑,怎么犹豫,最后的抉择是注定了的。我要回到北平去,在那里,我要第一次筑起自己的家,一个稳定可靠的家,并力所能及地做点有益的工作。    我就是在这种本能的——是本能,而不是认识或觉悟——驱使下,谢绝了剑桥大学的邀请,做出终老于北平的决定。    一踏上东车站的站台,我就长叹了一声:可回来啦。    现今,东车站早已作废,改为铁路工人俱乐部了。这座位于前门箭楼东侧的车站曾在中国近代史上充当过重要的舞台。当年冠盖往来,车水马龙。它也是我个人经历上的一座里程碑。一九二八年十二月,我从这里去的潮汕,一九三五年七月,我又从这里搭车去的天津《大公报》。如今,又是从这里,我走上革命的岗位。    我的动机(为了安居)也许很不纯。对每个人来说,“解放”的意义都不尽相同。人到了三十九岁就不怎么喜欢漂泊下去了。我想,该打倒的,打倒了。今后,就跟在革命大旗后面,同大家一道,重整家园吧。    现在才认识到一九四九年的我,有多么无知,把“安家”想得多么轻而易举!折腾来折腾去,经过种种难以意料的风浪波折,三十四年后——也就是一九八三年,我才混上个可以安心放胆住下去的家,一个估计不至于再迁移的家。    搬进这个地方后,由于它刚好同马路对面的两座“高知楼”遥遥相望,竟然还有朋友替我不知足起来,嫌我这儿没澡盆,没地板,没坐桶。其实,最初曾给我三处来挑。另外两处我连看也没去看。我说,中了,而且这回永远也不再搬了。因为我知道,还有多少三代人住一间斗室的,多少家还在睡着双层床,很多中国人还在排队上着公厕,我还有心思去挑挑拣拣!    搬家那天,我慨叹说:人生几何,哪能把那么多时间精力全花在搬家——特别是为搬家而合脸舍命去奔走上!    倘若我还没有这么个窝,或者有了而仍不满足,还想更上一层楼,那我就不会写此文了。那样岂不别有图谋了吗?为了避嫌,我也得躲着这个题目。    当前,正是由于已打定主意老于斯死于斯了,我才来写此文。我个人搬来搬去本是微不足道的,不值得去费笔墨。然而个人经历中往往反映着社会的演变。正因为如此,野史才是正史的补充。说不定我的搬家史也能从侧面反映一下近三十几年来我们这个国家和社会的变迁。    信鸽在归途中,也不免遇到风雨甚至闪电;然而一旦飞回故巢,就安顿下来了。我这只归鸽在飞回来之后,却又搬动了十几回,不少次搬动都和个人的政治命运分不开,而个人的命运又同时代是息息相通的。

作者简介

《欧战旅英七年》记载了从1939年到1946年这7年间,萧乾在英国执教、留学、当随军记者一系列的经历。以及作者亲身经历二次世界大战,和对中国在国际上地位的微妙转变的深刻描绘。书中配了大量的照片和插图,生动的再现了作者当时的生活。《欧战旅英七年》图文并茂,生动的再现了二战期间作者置身海外时的所见所闻。《欧战旅英七年》共十六章,前三章讲述作者应邀去剑桥执教的海上经历;第四章到第八章讲述作者初到英国目睹的战时英国和执教求学经历;第十章到第十四章讲述作者作为战地记者随军采访各地战争情况;最后两章讲述作者的思乡之情和回国后的生活。

书籍目录

序言一个中国记者的二次大战自述 1 第一章伦敦大学的聘函与启航 1 一封来自伦敦的公函 2 大公报社长捉刀拍板 3 第一次见到法郎英镑却失之梁上 4 用整版的《自白》向我的读者告别 5 在轮船的叹息声中告别故土 6 第二章朝着纳粹点燃的欧战火山航进 9 一个月的远洋生活与我的船客 9 “波尔多”麻醉不了的一船忧心与愁容 10 轮船中途被法国国防部征用停泊西贡 11 茶房大喊:“中国人到头等吸烟室集合” 12 “华人’身份乘船却被游街示众 13 蹲了七天“集中营”,大使馆营救西行新加坡 14 印度洋上的“遇难演习”与爱打仗的“无国籍”青年 15 国际联盟的马后炮与老王科伦坡上当 17 船泊吉布提,上岸观非洲风光 18 给比利时人当临时“衣帽间” 19 战时灯火管制与抽烟以奸细论处 20 理发间的遭遇 21 巴黎:他要去妓馆,我要去圣母院的结果 22 “在法国,只准讲法国话” 24 过关时遇到一位雅典女哲学家 25 不列颠:战时入境的波折 26 第三章由“敌性外侨”到“伟大盟友” 29 伦敦:巴赫马的姑娘如是说 29 去剑桥:我翻开了生活史上的另一页 31 英国内务部的战时“敌性”规定 34 “敌性外侨”怎样成了“伟大盟友” 34 为英国广播公司做专题广播的日子 36 英国人怎样对“日本人”与中国人 38 战争令英国国会门前都种上了马铃薯 39 我和“公谊会”与“良心反战者” 39 弗莱女士告诉我的“另一个英国” 13 第四章我的英伦公寓生活经历 45 我被逼进了一个政治观点截然不同的意大利家庭 46 大学的特种“法学博士” 旁东的女儿们 47 痴情美女鲁丝与不地道的迈可 48 我遇到了俄罗斯房客群 50 歌曲是 种不用教的“世界语” 51 满怀“斯拉夫热情”的小伙子与英国姑娘们 52 邻居的抗议与我的冒失跑风 53 第五章 “战时中国”演讲与尴尬的情感遭际 55 英国进步人士的援华运动和友人 55 关于“战时中国”的几十次演讲 56 竟然住进了“洋枪队长”戈登的家里 59 仪态万方的房东少妇玛丽 60 喝了酒的异国“战友”之妻变了样 61 她和我谈起了中国皇妃和《金瓶梅》 62 我躲进客房,插上房门 63 半夜,她来了 第六章 目睹敦刻尔克大撤退 67 英法对“二战”大局的错觉 67 纳粹大戏开场,英伦成立“战时内阁” 68 一种具备了历史勇气的“大溃败” 69 吊死鬼怎样被当成了“飞人”伞兵 70 爱尔兰海让我爱上了西洋音乐 71 煎鱼风波:巴茂茨遭遇 72 第七章伦敦大轰炸 75 希特勒的飞机火箭导弹与英伦的汽球防空 75 地铁救伦敦 76  我和未来的新加坡第一副总理一道钻桌子 77  大轰炸中的赛美、演出与音乐午餐 78 床上一层炸弹片,我却迷上了桥牌,遭遇了燃烧弹 79 第八章剑桥的黑袍方帽生涯 81 剑桥 我进了英国的皇家学院 81 黑袍、“斗犬”、“高桌”、酒窖 83 高才生们本事高强的恶作剧 85 我的导师瑞兰兹 87 让我至今怀念的课外活动 88 罗素、李约瑟邀我吃茶;与轰炸机驾驶员的茶会 91 剑河边上的狂欢节与牧歌音乐会 92 一位男同学却对我说“我就是女的” 95 苏珊发誓教会我跳舞却死了心 98 牧羊犬与威尔士的丘陵风光治好了我的头痛病 99 我的“世界舞台”的演讲 101 瑞兰兹指引我文学研究的三个对象 103 我与福斯特的“猫缘” 106 福斯特的中国情结 108 我与福斯特的友谊与悲剧结局 113 十字路口:是当学者还是当记者 118 第九章西线战地采访 121 在导弹下开设的《大公报》办事处 121 舰队街感受到的西方现代女秘书阶层 122 领到了英国新闻部的驻英记者证及标明的战俘待遇 124 我随美七军开往前方时写下了遗嘱 127 乘营救艇过海峡登陆法国 128 沦陷的巴黎像一个刚被歹徒糟蹋的大家闺秀 130 记者群中遇见了埃德加·斯诺 131 一路搭车终于追上了美七军 132 德国人的身上无论死活全料白布条 134 伦敦记者怎样造新闻 136 第十章采访联合国成立大会 1 39 三十六小时办完赴美护照 139 新希腊号:记者团和加拿大士兵娶的八百名英国妻子与五百个娃娃 140 轮船上一场刚开始的生日会在“罗斯福去世”的声音中结束了 141 从加拿大到旧金山联大会议驻地 143 英国外相的“桃色新闻照”与编造访问记 144 全世界集体安全的又一次尝试的开幕 145 纳粹投降,希特勒自焚,丘吉尔大会宣布大战结束 147 我们抢到了独家新闻 149 第十一章采访英国 151 告别旧金山,夜宿洛杉矶 151 南行赴华盛顿过纽约 152 乘水上飞机回英国看两党火并 154 对丘吉尔落选的苦思导致我十年后的厄运 155 论丘吉尔与戴高乐不同的大选电讯 156 一个农民和士兵可以和丘吉尔竞选,丘吉尔借草坪演讲竞被拒绝 156 我亲睹的一个小镇的民选仪式 157 大选后英国四党致电信向抗战八年的“中国人民致敬” 158 第十二章采访波茨坦会议 159 希特勒的老巢飘满了四国国旗 159 好惨啊!柏林 161 向我给妻子要支烟的男人和换烟的小女孩 162 战胜了法国的凯旋门挂上了三色旗 163 去波茨担一 从废墟到废墟 163 我来报道留学生吧 164 第十三章采访纽伦堡战犯审判的旅程 167 战后世界的现实是 168 莱茵河畔的难民营 170 威巴斯登对注射毒剂害人的纳粹审判 171 女战犯关于毒剂杀人的供述 174 纽伦堡:关押二十三名纳粹大战犯的古城 176 参观关押战犯的监狱 178 去慕尼黑路上一个德国女裁缝的自述 179 遭到七十多次轰炸的慕尼黑 182 人间地狱:希特勒的杀人工厂达豪集中营 184 沿着阿尔卑斯山去巴黎 185 站在欧洲制高点上的下山奇遇 188 用更粗暴的“美利坚”对付粗暴的“法兰西”哨兵 190 贝当元帅受审,法国人说河水决堤不应责备没堵住的人 192 战俘:义务服 倚在西欧的两百万美军给法国当劳力 193 月色下一望无际的阵亡美军墓地 194 第十四章采访瑞士与回国的选择 197 受命访问中立国瑞士 198 三个民族四种语言两种宗教的瑞士为什么如此安定而发达 198 一个美国大兵问吹嘘瑞士民主的人:你见过你们的总统吗?那个人拼“我就是” 200 第十五章回国:大十字路口的命运选择 201 海上走了一百天才到上海 201 我当上了复旦大学兼职教授 202 《大公报》的“不偏不倚”两面不讨好 203 写文艺社评的四个字害了我三十年 204 国未破而家先碎,当时的夫人回了英国 205 各种力量的合力把我挤到了十字路上 206 跋章回家:一九四九年的命运选择 209 附录萧乾和史迪威将军之女 217

编辑推荐

《欧战旅英七年》编辑推荐:现代中国最著名的战地记者,诺曼底第二战场开辟后第一、也是唯一的中国记者,讲述战争、人性的冷暖。大量作者本人以及二战期间的历史照片,图文并茂,生动的再现了二战期间作者置身海外时的所见所闻。中国最早的欧战记者讲述战争中的人与事。

前言

一九七九年,萧乾对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生做过一次讲话:《我爱新闻工作》。他说:“我是个老记者,我确实很喜爱新闻工作。解放后,每次填表的时候,……我向来都填‘记者’。……新闻工作不但能使我们接触广阔的天地,它本身也是个广阔的天地。只要一个人有一点点擅长之处,都可以在这里得到充分发挥。……”    萧乾于一九九九年逝世后,我把陆铿从美国寄来的《不带地图的旅人,安息》一文收在《微笑着离去:忆萧乾》里。其中有两段披露了当时中国记者在西欧战场活动的情况:    “第二次世界大战,盟军在诺曼底开辟第二战场!萧乾当时是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中国记者。任玲逊和徐兆墉因为要驻守中央社办事处,所以在前线活动的只有萧乾、余捷元、乐恕人、毛树清、丁垂远和我。    “纽伦堡大审纳粹战犯时,萧乾和我几乎是同时到达,故人异国相逢,兴奋可以想见。本来在随艾森豪威尔进军柏林时,我们就应碰头的。只是我被分在南路,由美军机护送,萧乾分在北路,由英军机护送,因而未能相逢。”    改革开放后,陆铿赴美定居。至于陆的文章中所提到的余、乐、毛、丁这四位在西欧战场活动过的中国记者,早在四十年代末就离开了大陆。所以,萧乾就成了采访过西欧战场的中国记者中唯一在神州大地落叶归根的。    一九九三年十月八日,台北的资深翻译家黄文范先生光临舍下,将他所译的《恩尼派尔全集》(共五卷)赠送给萧乾。恩尼派尔生于一九○○年,比萧乾大十岁,曾作为战地记者在欧洲战场上采访。但他没等到德国投降,就到太平洋战场去,日本投降两个月前,一九四五年六月十八日在琉球的伊江岛英勇捐躯。黄文范在《访萧乾》(见《微笑着离去:忆萧乾》)一文中写道:    “在我们抗战那一代的心目中,在《大公报》上连续发表萧先生随着美军柏奇将军的第七军团,在欧陆战场上飙举霆击,长驱直入,作出一系列欧洲战场的写实报道,也像恩尼派尔一般,永远铭记在国人的心里。”    黄文范还寄来了《恩尼派尔与萧乾》一文。我把它也收在《微笑着离去:忆萧乾》里了。黄文范写道:    “我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驰名的记者,美国的恩尼派尔与中国的萧乾,有许许多多相同之处,一时瑜亮,可以相提并论。……他们是同一个时代的人,……他们所受教育的时代,使他们具有相近似的世界观与采访着眼点。……他们都在欧洲战区,随了盟国登陆欧洲,尽管他们随军攻击的轴线成九十度,互不交集。恩尼派尔在美军巴顿将军的第三军团,从诺曼底登陆向东挺进;而萧乾则随了柏奇将军的第七军团,自法国南部登陆向北进。他们两人互不相识,但他们发出的战地报道脍炙人口,在东方与西方备受欢迎。……    “普通人都以为,新闻报道只有一天的风光,翌日便会抛进历史的故纸堆里。但历史上,却有许多许多精彩的新闻报道,由于观察敏锐,文笔生动,具有文学杰作的生命力,而流传下来。以神来之笔持之以恒,作长期多篇的持续报道,并不因为时过境迁,而能在半世纪以后,还为人所津津乐道,从而续集出书,久销不衰的记者,放眼世界,就只有恩尼派尔与萧乾两人了。”    一九九O年,萧乾八十岁时,在由十三篇组成的《我的旅行生涯》的最后一篇《历史的规律中写道》:    “对待战争,我很赞成‘一反对,二不怕’这句名言:态度既鲜明干脆,又饱含着历史的智慧。战争意味着破坏和死亡。……然而古今中外,隔一阵子总会出现个把或一批狂人或野心家(二者其实是一码事),妄想骑在旁人头上作威作福。……为了防止悲剧重演,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出现了个国际联盟。它成立于一九二○年。实际上,一九三一年它就寿终正寝了。那一年,日本关东军一举粉碎了人类那个美好的和平理想。一九三七年,他们索性大干了起来。一九四五年在旧金山联合国成立大会的记者席上,我一直在默默地思忖着:这回能成吗?    “……历史的进程最终并不听大国的支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最大的变化就是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风起云涌,第三世界的崛起。这绝对不是军事家如丘吉尔当年所能预料的。……八年侵略与反侵略战争,打出一个更加富强的中国。纳粹烧起的六年战火,烧出一个新欧洲。……无论国际上还是国内,芸芸众生都总像是在听任摆布。然而冥冥之中历史自有它的意志,它的规律。大国不能永远支配小国,大人也不能永远控制小人。这就是我的乐观主义的依据。”    一九四七年二月,萧乾在上海江湾编《人生采访》时,在“前记”中写道:“这些文字涉及的地方虽然不同,……但我有的只是一个企图,那就是褒善贬恶,为受蹂躏者呼喊,向黑暗进攻。这企图可笔直地与我另外一个野心相冲突,那就是怎样把新闻文章写得稍有点永久性,待事过境迁后,还值得一读。……然后自己看看,这里的文字,事实有之,‘正义感’有之,缺少的却是点时间防腐剂。……”自从萧乾写了此文,一晃儿就是六十五年,足以告慰萧乾的是,他所写的小说、特写、散文,至今产生着影响。

内容概要

萧乾,世界闻名的记者,卓有成就的翻译家、作家,也是著名的中外文化交流使者。晚年多次出访欧美及东南亚国家进行文化交流活动,写出了三百多万字的回忆录、散文、特写、随笔及译作。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伦敦记者怎样造新闻 村里有个纳粹小头目。此人素喜吹牛,曾向村人夸说杀过三千多名犹太人。如今,村人为了讨好盟军,并洗清本村罪名,就把他告发下来。他遂以战犯罪名被逮捕。可他贿通看守他的德国人…… 第九章西线战地采访 137. 乘混乱之际,溜之大吉。一位《伦敦画报》的记者听说此人刚刚同那德国看守一道又被抓进拘留所了,就想利用这家伙来个噱头,逗他扬起右臂喊声“希特勒万岁”,好拍张新闻照片。由于我不搞摄影,业务上同他没有竞争,就悄悄邀我做他的助手。 于是,我们先走进一间堆满稻草的“战犯拘留所”,开始布置这幕谐剧。他一面摆桌椅,一面说:“一个杀过三千多名犹太人的战犯!这张照片到了伦敦保管轰动!”我问他:“要是那家伙只是瞎吹,连一个犹太人也没杀过呢?”他说:“管他呢!我拍的是新闻照片,又不是写战犯的判决书。” 都布置停当后,就请两个会德语的少校并排坐下,那位摄影记者准备好相机,试了试镁光灯泡。他一再嘱咐扮演审判官的少校要“逗他发凶,逗到他扬臂喊那么一声,就完事大吉了。” 犯人被带了进来。那是深夜,气氛紧张而恐怖。矮胖的纳粹小爬虫从一进门就浑身瑟瑟发抖。问他什么,他都先鞠一躬,然后矢口否认。摄影记者几次提醒“审判官”,得“激怒他”,可那家伙天生不是个英雄。他本来就是个草包,别说三千多个犹太人,也许三个也没杀过。他连声喊着:“饶命呀。” 审了将近一个小时,始终也没抓到一个可怕的“凶相”镜头。后来,索性问他:“纳粹见了纳粹,怎么敬礼法儿。”其实,他只消伸伸右臂,就可以勉强交卷。可那家伙不晓得这意图,只一个劲儿低头哈腰说:“当时整个德国,人人都那么敬礼呀!我诅咒希特勒,誓死再也不行那样的敬礼了,再也不敢啦。” 我们要他扮演的是个纳粹死硬分子,可他只肯扮演一个彻底悔过者。这么阴错阳差,这张新闻照片终于还是落了空。摄影记欧战旅英七年:一个中国记者的二次大战自述 138. 者一边收拾他那些照相器械,一边咒骂着:“真没骨头,希特勒白栽培他了。连敬个礼也不肯,他妈的!” 我们这一伙正要动身,跨过莱茵河去东岸采访时,司令部派人送来一封电报,要我火速赶回伦敦。


 欧战旅英七年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这是一本简单的书却肩负起作者不平凡的经历。推荐给对新闻对记者行业感兴趣的读者。书中的所见所闻所感使你对这个行业充满更深的向往,如果那是你的一个心愿,则将会成为你的心结,它引诱你放弃手中的一切却追寻所谓的梦想。书中满满的骄傲与自豪,几乎是一个名记者所能拥有的一切,而那些不快被一笔带过。你未必需要知道的更多,但你却不会止步于此,这大概就是本书的目的。
  •     萧乾欧战亲历记《欧战旅英七年——一个中国记者的二次大战自述》,是现代著名作家、记者、翻译家萧乾先生关于二战期间旅欧见闻的纪实作品。作者1939年受英国伦敦大学邀请赴伦大东方学院任教,同时兼《大公报》驻英记者,1942年入剑桥大学英国文学系当研究生,进行心理派小说研究。不久第二次世界大战战火燃遍英伦,1944年他放弃剑桥学位,毅然担任起《大公报》驻英特派员兼战地随军记者,成为当时西欧战场上唯一的中国记者,在战火纷飞的欧洲战场采访,经历血雨腥风的洗礼。1945年赴美国采访联合国成立大会,后又亲历波茨坦会议、纽伦堡纳粹战犯审判和英国大选等重大历史现场。写下了《银风筝下的伦敦》、《矛盾交响曲》、《血红的九月》、《伦敦一周间》、《南德的暮秋》及《美国之行》等描写欧洲及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大量优秀通讯和特写。1946年回国继续在《大公报》工作,写国际时评、编文艺副刊,并兼任复旦大学英文系和新闻系教授。随后进入人生逆境近30年,直至新时期以后才迎来晚晴,著译颇丰,并担任中央文史馆馆长和全国政协常委等职。本书稿正是这一时段国际重大历史事件的真实速写和重点扫描,也是他个人面对种种考验的严峻选择和心路历程的生动回眸。从这些视角独特、丰富真切、详略得体的自述中,可见作者其时满腔热忱,身影活跃,交游广稠,观察细致,笔触如绘,留下了极为珍贵的现场记录和回味反思文字。特别是二战一线、联大成立、审判纳粹、英国局势,以及在伦敦、剑桥大学的教学生涯,与罗素、福斯特、斯诺等众多学者、作家、名记、艺术家的频繁交游,欧洲风情与社会百态,抗战及解放前后中国知识界风云变幻的揭示等,都是颇具史料价值和文学色彩的重要内容,既是作者一生刻骨铭心的重大亮点,也是中国记者在世界战争与和平的关键时刻挺然现身、并肩作战、同甘共苦的特殊荣耀。全书内容简明有致,文笔洗炼,富于表现力,史料性与文学性俱强。

精彩短评 (总计4条)

  •     最后一章说的那个大权威是舔菊者·郭沫若
  •     文章可读性强,一点不像战争新闻稿,更像作者的日记。里面记录的一桩桩小事,活灵活现的,很好玩。
  •     因刘禾《六个字母》而读此书。亚马逊另有一本《未带地图的旅人》,中有一节即题为“欧战旅英七年”,不知内容是不是一样的。这类书,总让人没有信任感。作者选?编者选?出版社选?总之担心不是原貌,涉及版本问题。
  •     一本书字印的又大又疏,间距,行距大的不行。。。哎。。。真是划不来!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