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老规矩

出版日期:2015-6-1
ISBN:9787101109594
作者:刘一达,李滨声
页数:321页

作者简介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老北京人的礼儿多是出了名的,尤其是满族在旗人家,特别有讲究。只要是这北京城圈子里的人就一定得讲规矩,这规矩就是北京人常说的一句话,“您瞅这人嘿,怎么连个礼儿面儿都不懂啊”。
刘一达所著《北京老规矩(精)》为读者详细解读老北京流传至今的那些规矩。

书籍目录

序言
起居篇
门风
家教
请安
接安
问起儿
逆耳敬听
倒“夜壶”
早起一杯茶
有大有小
长者发话才能坐
上桌
吃饭不能吧唧嘴
吃饭别舔盘子碗儿
饭桌上忌说“晦气”话
不倚门儿
不能踩门槛儿
……
会客篇
出行篇
交际篇
称呼篇


 北京老规矩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本书2页说:古人说事儿论理,喜欢打比方。荀子说:“规矩诚设矣,则不可以欺方圆。”咱们的这位老祖宗是拿这两样工具,打了个比方,意在说明规矩和礼法的重要性。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敢情“规矩”这个词儿,是从荀子这儿来的。查《汉语大词典》【規矩】亦作“ 規榘 ”。1.规和矩。校正圆形和方形的两种工具。《礼记·经解》:“規矩誠設,不可欺以方圜。” 孔颖达 疏:“規所以正圓,矩所以正方。”《楚辞·九辩》:“何時俗之工巧兮?滅規榘而改鑿!”《汉语大词典》的引例,《礼记·经解》和荀子的话差不多。《楚辞·九辩》作“規榘”是异写。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句俗语也是有所本的,是孟子说的。《孟子·离娄上》:孟子曰:“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员: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圣人既竭目力焉,继之以规矩准绳,以为方员平直,不可胜用也。·······孟子曰:“规矩,方员之至也;圣人,人伦之至也。《孟子·尽心下》:孟子曰:“梓匠轮舆,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孟子·告子上》:孟子曰:“羿之教人射,必志於彀;学者亦必志於彀。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学者亦必以规矩。”——《孟子》规矩二字连用的,凡六见。我们知道,孟子要比荀子早。事实上,我们搜了一下,先秦文献里讲规矩的比比皆是,可见是那时候的高频词、习语。《管子•乘马第五》: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管子•七法第六》:尺寸也、绳墨也、规矩也、衡石也、斗斛也、角量也、谓之法。《管子•宙合第十一》:世用器械:规矩绳准,称量数度,品有所成,故曰人不一事。此各事之仪,其详不可尽也。《管子•法法第十六》:规矩者,方圜之正也,虽有巧目利手,不如拙规矩之正方圜也;故巧者能生规矩,不能废规矩而正方圜。虽圣人能生法,不能废法而治国;故虽有明智高行,倍法而治,是废规矩而正方圜也。《管子•七主七臣第五十二》:法律政令者,吏民规矩绳墨也。夫矩不正,不可以求方。绳不信,不可以求直。《管子•形势解第六十四》:奚仲之为车器也,方圜曲直,皆中规矩钩绳,故机旋相得,用之牢利,成器坚固。《管子•形势解第六十四》:以规矩为方圜则成,以尺寸量长短则得,以法数治民则安;故事不广於理者,其成若神;故曰:“无广者疑神。”《墨子卷七•天志上第二十六》:子墨子言曰:“我有天志,譬若轮人之有规,匠人之有矩,轮匠执其规矩,以度天下之方圜,曰:‘中者是也,不中者非也。’《荀子•礼论篇第十九》:故绳墨诚陈矣,则不可欺以曲直;衡诚县矣,则不可欺以轻重;规矩诚设矣,则不可欺以方圆;君子审於礼,则不可欺以诈伪。故绳者,直之至;衡者,平之至;规矩者,方圆之至。《荀子•儒效篇第八》:相高下,视墝肥,序五种,君子不如农人;通货财,相美恶,辩贵贱,君子不如贾人;设规矩,陈绳墨,便备用,君子不如工人。《荀子•王霸篇第十一》:犹衡之於轻重也,犹绳墨之於曲直也,犹规矩之於方圆也。《吕氏春秋•处方》:为方圜则若规矩。《吕氏春秋•分职》:巧匠为宫室,为圆必以规,为方必以矩,为平直必以准绳。功已就,不知规矩绳墨,而赏匠巧匠之。《吕氏春秋•自知》: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人主欲自知,则必直士。《韩非子•有度第六》:巧匠目意中绳,然必先以规矩为度。《韩非子•扬权第八》:规矩既设,三隅乃列。《韩非子•奸劫弑臣第十四》:若无规矩而欲为方圆也,必不几矣。《韩非子•奸劫弑臣第十四》:无捶策之威,衔橛之备,虽造父不能以服马。无规矩之法,绳墨之端,虽王尔不能以成方圆。无威严之势,赏罚之法,虽尧、舜不能以为治。《韩非子•解老第二十》:故欲成方圆而随其规矩,则万事之功形矣。而万物莫不有规矩。议言之士,计会规矩也。圣人尽随於万物之规矩,故曰:“不敢为天下先。”《韩非子•解老第二十》:慈於子者不敢绝衣食,慈於身者不敢离法度,慈於方圆者不敢舍规矩。《韩非子•用人第二十七》:去规矩而妄意度,奚仲不能成一轮。废尺寸而差短长,王尔不能半中。使中主守法术,拙匠守规矩尺寸,则万不失矣。《韩非子•大体第二十九》:使匠石以千岁之寿操钩,视规矩,举绳墨,而正太山。《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观权衡规矩,而知病所主。《礼记•经解》礼之於正国也。犹衡之於轻重也。绳墨之於曲直也。规矩之於方圜也。故衡诚县。不可欺以轻重。绳墨诚陈。不可欺以曲直。规矩诚设。不可欺以方圜。《礼记•深衣》:古者深衣。盖有制度。以应规矩绳权衡。《礼记•深衣》:故规矩取其无私。绳取其直。权衡取其平。
  •     第四页有段话:古代的礼字与履字是相通的。什么意思呢?守礼就是守规矩,只有守规矩,才能干成事儿。如同穿好鞋,才能走好路。孔子说:“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可见当时的人,对礼和规矩是多么当回事儿。《荀子·修身篇第二》:故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诗曰:“礼仪卒度,笑语卒获。”此之谓也。《荀子·大略篇第二十七》:礼者,人之所履也,失所履,必颠蹶陷溺。所失微而其为乱大者,礼也。礼之於正国家也,如权衡之於轻重也,如绳墨之於曲直也。故人无礼不生,事无礼不成,国家无礼不宁。君臣不得不尊,父子不得不亲,兄弟不得不顺,夫妇不得不欢,少者以长,老者以养。故天地生之,圣人成之。《管子•禁藏》:法者,天下之仪也,所以决疑而明是非也,百姓所县命也。《礼记•曲礼上》: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

精彩短评 (总计26条)

  •     德云社没节目的时候听听
  •     喜欢给奶奶读,她老人家会很认真的听,还能给我讲讲她的相关经历。老北京的规矩大部分是好的,需要传承。
  •     拍老腔儿。不怕葱不怕姜,就怕您吶拍老腔儿。早起一壶茶,饭后一袋烟。吧唧嘴。咬耳朵,小嘀咕。看人下菜碟儿。含着舌头说话。屁股沉。
  •     这书很好。现在好多人不懂礼不懂规矩。看看这书,有益于待人接物、说话做事。
  •     挺一般的,也是形式大于内容。只看目录就好了
  •     很好,这就是奶奶说的常识。
  •     这规矩确实有它的理,可问题现在城里还有多少讲这些?多少人守规矩?随着老一辈的黯然退场,只怕是愈来愈少,愈来愈「现代化」,愈来愈「精緻利己」了,想到这些就槽心:( 此书序言亦有黑点。
  •     很多规矩不只帝都才有!这书没必要规规矩矩的读,随便翻哪读哪就好了。什么年纪读都不晚,这里有做人的本份,让孩子读更好…
  •     老老少少都可以读一读。
  •     这本书写的不好,文笔很一般,有很多片汤话,有少部分珍贵的老规矩可看,有大部分不过是最基本的文明礼貌,文章也没说出这些礼貌背后有什么更多的文化内涵、背景,净是些小学生都明白的浅显道理
  •     北京话口语化表述,轻松幽默,有理有据,图文俱佳
  •     規矩不是一天形成的,是在每天的潛移默化中漸漸演化的~規矩不止是帝都才有,每個小小的規矩都要我們好好的學習和揣摩~
  •     逛三联儿时候买的。温故知新一下~挺有意思的。大部分内容北京人都应该知道,对我来说,有几个地方还真是全新的内容。倒不是讲规矩,看完整本书,其实感觉是在讲北京那股子劲儿~插画画的也特别好~~
  •     #7 用筷原来十二忌
  •     读过能多“懂事儿”一些。
  •     装桢别致
  •     推荐给很多人阅读,很多接人待物、说话做事的礼貌其实是通用的。也希望提醒自己,有些不恰当的事儿以后少做。
  •     特别好!
  •     #2015135#
  •     什么时候读多大岁数读都不晚,觉得是常识落纸面上感觉很系统哈
  •     呃...下午评价了半天没反应 这会已经不想写什么了...大概就是这本书对于文化研究的人可能比较有意义 对于现代生活来说实在有些古董气了
  •     历史有智慧。作者以平和的语气分享生活里渐渐被淡忘的老规矩,涨知识的同时,也倍感亲切。本书无论从语言表达还是知识内容,个人极力推荐。
  •     书本身还行,但是序言写得也太居高临下说教腔了
  •     太原街头走路路过一家叫古籍书店的店铺一时起意买的。没什么特别,半天时间翻过了。 讲的都对,但大多数规矩应该是全国各地都在做的约定俗成的东西吧,不一定硬要套成老北京的。
  •     这书太不政治正确了,估计落在你瓣某些人手里,就该发起众筹买下全部copy聚而焚之
  •     值得推荐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