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道风物003·舌尖上的新年

出版日期:2016-1
ISBN:9787508657497
作者:陈晓卿等
页数:320页

作者简介

【编辑推荐】
◎《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陈晓卿,人气演员黄磊,美食写作时代的开创者、《舌尖上的中国》总顾问沈宏非,著名文化学者、地道“北京吃货赵珩,“微杂志”主编温瑶,资深美食记者小宽等名家学者跨界亲笔撰文,老树画画手绘封面
◎历时2年,30多个省份,230张美图,126 处不为人知的美食发生地,精心炮制352道 让你食欲大开的香味 与乡味
◎《舌尖上的中国》原班人马,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团队原创,【地道风物】Mook系列新年特辑
◎你不知道的过年味道,立刻揭晓;用一场盛宴,作别记忆中的年
◎同名大电影《舌尖上的新年》与你相约2016
◎与“黄小厨”联合出品
【内容简介】
中国国家地理的强科学逻辑、地道风物的温情关怀、《舌尖上的中国》陈晓卿团队的亲历精神,在《舌尖上的新年》机缘之下,再次碰撞出火花。
《舌尖上的新年》是【地道风物】系列Mook继《地道风物·广西》、《地道风物·湘西》之后的第3辑。主创团队历时两年,辗转几十座城市、乡村,只为解答,每一位中国人心中的味蕾密码与时空情结,为读者奉上一册最值得中国人感念的新年美食读本。《舌尖上的新年》同名大电影同期上映,导演亲自撰文,精美图文,独家奉送。
身为中国人,每到深冬,我们总是一而再,再而三地进入过年模式,可是我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中国人对食材与味道的极致追求——美食,会与农耕文化的循环结点——过年吻合在一起?我们为什么要一年一度、必得在此时尽情欢宴?《舌尖上的新年》分久等、远来、甜蜜、有心、饕餮六章,试图揭晓答案。
《舌尖上的新年》由陈晓卿亲自执笔,赵珩、黄磊、沈宏非、温瑶、小宽、萧春雷、郭亦城、殷罗毕等知名美食家、作家和文化工作者,从各个角度,深情撰文。这里有舌尖上的美味,更有过年的真理;有最高端与最简朴的烹饪秘籍,也有让人掩卷沉思的乡愁故事;有他乡,有故园,有连接起迁徙与轮回的千丝万缕……
《舌尖上的新年》,在这里,发现乡土中国之美。
《舌尖上的新年》,你所不知道的过年味道,立刻揭晓!

书籍目录

卷首语:因为冬闲,所以有舌尖
总论:所有人奔赴的晚餐——中国年夜饭的美食地理
————————————————————————
第一章 · 久等
------------------------------------------------------------------------
年夜饭一百年
五味杂陈,一等再等
淮安的新鲜,得等
旧时南京最“恩正”的菜
镜头里的时光
凤梨酱,年菜里的万能灵丹
鱼鲞,久制河鲀好下酒
腊八豆腐,为路途抹杀一切柔软
腌咸蠘,风行千年的生鲜至味
卤老鹅头,春秋六度好菁华
酢海椒,滋味集结,随时待命
鲢鱼冻,只因新正不开火,一年到头吃不完
————————————————————————
第二章 · 远来
------------------------------------------------------------------------
我的新年,别人的年夜饭
寻找年味
裹蒸,肇庆的热闹
团团乐山年,我没有回去好多年
盐都自贡,幸福的大白味
以记忆导航,回到湘西
江汉深处小吃多
姑苏鱼,东山年
淮扬菜的深意
海城,地震也挡不住过年
我在长白山采蘑菇
舌尖上的藏历新年
民族新年美味多
镜头里的远方
榛子,噼啪,为你,千千万万遍
豆面,风沙里怒放的力量
羊肉腊八粥,一定是因为,我相信你能听到
布里亚特包子,草原与冰雪的味道
乌日木,蒙古族“白食”之魁首
红蟳米糕,艳光四射在台南
酿菜,在远方,思念远方
————————————————————————
第三章·甜蜜
------------------------------------------------------------------------
甜味宇宙的涟漪
老北京点心是个什么味儿
恭喜发财,年饼拿来
白馓弥香,无论荣华何方
酥角,手作满盆金元宝
亲手带来广式的甜
来自天山南北的果香
镜头里的香甜
糖瓜,灶火不熄熬成香、脆、甜
贡糖,无语炸裂
千层糕,最大号的夹心饼干
糕角儿,软糜子烫了心
阳桃干,闲暇含笑
金枣,替换苦涩藏起酸
茶泡,冰心美玉
————————————————————————
第四章·有心
------------------------------------------------------------------------
和家人一起才叫过年
饺子和汤圆是怎么成为年夜饭巨星的
母亲的手艺与哲学
祭祀与摆供
祭灶果的进化
台湾春节心意满
镜头里的美意
生腌血蚶,二翻合赚,成倍收获
大糍,请你充盈、丰沛,一如既往
红龟粿,毫无争议的偶像
七件子,金银满钵,浓墨重彩的大手笔
发糕,发起喽!发起喽!
炒米,你不留意的守岁时光里,所有的满意与疼爱
枣兔兔与枣山山,加油!少年郎
————————————————————————
五章·饕餮
------------------------------------------------------------------------
饕餮盛宴,要在反对日常
何以解忧,唯有吃喝

内容概要

【主编】
张婷: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工作者,《舌尖上的新年》Mook主编。
【作者】
陈晓卿:《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舌尖上的新年》艺术总监,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现任中央电视台高级编辑,中央电视台社教中心文化专题部《见证·影像志》栏目的制片人。长期从事纪录片编导工作 。
黄磊:美食家,演员,“黄小厨”出品人。
赵珩: 著名文化学者、地道“北京吃货”,著有《老饕漫笔》、《彀外谭屑》等。
沈宏非:美食写作时代的开创者、《舌尖上的中国》总顾问。
温瑶:微信公众号及微博“微杂志”主编,著有《你的脚步走在你的心上》。
邓洁:《舌尖上的新年》导演,《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导演。
小宽:作家,原《新京报》资深美食记者。
殷罗毕:同济大学哲学系博士,作家,“壹读”高级内容分析师。
萧春雷:作家,《中国国家地理》签约作者。
贾珺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美食家。
次仁央宗:藏族作家,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学者,著有《西藏贵族世家》等。
郭亦城:中国国家地理旗下《博物》杂志制作总监,美食科普达人。
徐龙:人民大会堂西餐厨师长、全国最佳厨师、“国宴掌勺人”。
陈洛平:中国淮扬菜烹饪大师、十大名厨。
姚萍:原《苏州日报》资深编辑。
芶霈雯:美食家,原《天下美食》杂志社主编。
冯翊明:美食家,自由撰稿人。
戴莹:《世界遗产地理》编辑部主任。


 地道风物003·舌尖上的新年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2条)

  •     中国人好吃、爱钻研美食,只是因为性压抑。所谓食色性也,宋明理学大行其道之下,色不得施展,国人自然将兴趣和闲情转到食上,费尽劲功夫。可是陈晓卿不这么认为:“你看极尽雕琢的淮扬菜,创制它的人谁不是衣食无忧小康有余、几近暴富,他们有可能性压抑吗?”中国人在的舌尖上的讲究,与中国时间有莫大关系。冬天对于有着深厚农耕文明传统的中国人来说,也许是最好的季节。这个农业民族,进入了休闲舒展的冬闲时光。耕地罢工、万物凋敝,这个农业民族,进入了休闲舒展的冬闲时光。但此时恰好易于保存食物,无论水缸浸糍粑,还是窗外挂风鸡、后厨熏腊肉,都只有在冬季才能得以实现。闲下来的时间里,人们钻研起了如何过年、如何吃好。可为之佐证的是,人都说欧洲人吃食粗糙,但法国例外。法国大餐有历史,有文化,有讲究,因为历史上法兰西民族也是一个农业民族,和中国人依赖天时循环一样,拥有漫长的冬闲。我有些安心,似乎找到了中国人与舌尖的关系。正如小孩子需要知道谁是好人、谁是坏人,因为这样的二分法会让他觉得世界是可靠的。食欲与性欲、农民与贵族、冬闲与夏忙,甚至舌尖与时间,是不是这样来解释中国,就足够圆满?可是殷罗毕博士说:“辩证法(dialectics)不是这么用的,其原义是‘对话’,你来我往,不要自缚手脚。”放纵感情、尽情感性,也许可以更接近真理。上海,一间只有三个桌位的咖啡厅里,导演邓洁对我细细讲述她这两年跑过的全国35处不为人知的舌尖滋味。松皮扣,广西平乐美食:五花肉稍煮,扎孔,搽姜、酒,投入油锅,炸至金黄,捞出投入冷水,再用腐乳酱等调料腌制,切片,槟榔芋片油炸,与之相间装碗,再上蒸笼蒸40分钟……她神采奕奕地讲着,她和制造美食的人们都没有意识到,这种繁复,超越了果腹太多。值得吗?口感不是转瞬即逝的烟花?璀璨若何,又能留存几何?在漫长的冬闲里,短暂如烟花的,起码也曾璀璨如烟花。历史上的中国从来不是一个计较单位劳动力、讲求科学的国家。因为冬闲,造就了中国人和食物的关系,其中的流程与方法,也造就了我们的民族性格,易言之,这是一个吃出来的民族。(得票最多的第二版卷首)
  •     记忆中的年,是有味道的。或是孩童手中的一块糖糕,或是母亲手中灌制的香肠,或是傍晚一桌饕餮之餐,或是夜半桌上的一盘饺子……那是温馨,是甜蜜,是喜悦和牵挂。《舌尖上的新年》,带我们重新忆起了这年的味道。岁末将至,行南走北的人们,在这一天以年的名义回归,而家中翘首以盼的父母则总能算准日子,精心制作特有的吃食,并在它味道最好的时刻与归来的游子一起享用,这一餐年夜饭,承载了家的味道,也绵延了思念的味道。我国地域辽阔,不同气候、人文激发了人们对于吃食不同的创意,说起全国各地新年的特色吃食,真可谓包罗万象。肇庆的裹蒸粽、自贡的大白味、四川的回锅肉、南京的炒什锦、淮安的风鸡、西藏的卡赛……年的味道虽有不同,但年的奔赴都是那样急切。在某种意义上而言,年,似乎就是一场所有人一起奔赴的晚餐。儿时的记忆里,年始终是忙碌的。一家人早早开始储备,既储备材料也储备财力,在年节将至的时候大肆采买,仿佛要用这一餐的极尽奢侈裹满整整一年的等待。爸爸杀猪宰鸡,妈妈在厨房欸乃的蒸汽里忙碌,孩童则眼巴巴盼着美食出炉吃那奶奶偷偷塞过来的第一口,男人们眼角荡漾的笑容、女人们家长里短的唠叨和孩子们窜进窜出闯的祸则是年味最好的调料。时过境迁,如今的年夜饭比之从前丰富却又简单了许多,城市里可以在饭店预订饭菜,乡镇也变成游子带回的各地特产。不再需要费时费工熏蒸腊肉了,不再需要蒸制足够正月吃的馒头了,取而代之的只是鼠标轻轻一点的送货上门,或是亲朋好友形式上的轮流坐庄推杯换盏。曾经一家人边包饺子边聊天边看春晚的其乐融融,也变成了齐齐埋头微信抢红包。年的味道变了。我有个朋友说:”越来越不喜欢过年了。“深有同感,变了味道的年,变成一个形式,也失去了浓浓的吸引。无论是对于各种年货的介绍,还是对于年的解读,书中的好文好句都不胜枚举,这样发乎内心的思念与温暖,如何能够不打动人心呢!尤其喜欢黄小厨的那一篇《和家人一起才叫过年》,他说:”我所有的年三十都没离开父母。“感动于钦佩,这是一个子女应有的态度。文中展示了一张他手写的菜单,那些字里行间的涂了写、写了涂,也透露了构思年夜饭时浓稠的情意,一定是因为期望每个人吃得满足、吃得幸福才会如此思前想后吧!想起我小时候印象最深的一次过年,那年我挨了打。家中当时经济比较拮据,偏巧我又是个嘴巴很挑剔的主。因为价钱差别比较大,那年家里准备了白菜肥肉的饺子馅儿,因为冬天吃了太多物美价廉的大白菜,又几乎从不吃肥肉,我一直不停的吵闹,说我想要吃最爱的韭菜鸡蛋馅儿饺子,终于妈妈怒了,劈手过来打了我一下,也只是一下而已,然后是懊恼和悲伤,因为过年却给不了孩子一顿爱吃的韭菜鸡蛋饺子。那个年的味道就这样被我搅乱了。很多年之后的今天,我还是爱吃韭菜鸡蛋馅儿的饺子,因为它好吃,也因为它让我记得要努力奋斗改变生活、要孝敬父母懂得父辈的艰辛,更因为它总是让我想起家在哪里。新年又要到了,突然觉得,我也该构思一下年夜饭的菜单了。
  •     人·情·味——《舌尖上的新年》关于冬天的回忆说来也是很快的过去了,一年一年,走过春夏秋冬,2015转成了2016,本命的羊年红内裤就不用再穿,猴年就各种上蹿下跳地来了。下过了2016年的第一场雪,来过了一阵史无前例的大寒潮,冬天爆破掉的水管们,似乎在向我们宣告,年的脚步的靠近。城市当中上班的人们在这两年才能够享受到除夕夜的假期,而看天吃饭的农民以及进城务工又返乡的人潮告诉我们,年对于很多人的意义,是大过其他节日的。团圆,在中国人的节日的概念当中,圆圆的餐桌是最有代表意义的,饭碗是圆的,盘子是圆的,冬季温润的香气,飘散向四面八方,是广阔的圆的形象。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是固定而紧密的,说不上好与坏,也永远都留有白边,一如空心的圆形,变通而随时可以进步。我们对与团圆的意义也在随着时代变迁。天南海北,五湖四海,汇聚到一起的人组成了家的意义,有时是相聚,更多的是别离。家的味道,乡愁的滋味,是游子心头难忘的朱砂痣,是迁客骚人未尽的杯中酒。《舌尖上的新年》用一本书和一部电影,在“舌尖”团队一如既往“深夜报社”的风格指导下,把各省各地充满了代表意义的新年佳肴摆到了我们的面前,虽然也和之前的一样,道不尽人们记忆当中的家乡的美味,但是通过这一篇篇讲述一章章故事一段段回忆,可以牵动起我们记忆当中的乡情,人离开了家是数不尽的琐事,回到家了却总是将那些不顺心的都忘记到脑后,只将那些暖心的记忆变成维系亲情的纽带,而与家人在一起的那片刻的温存,都能够成为远行时候支撑我们越过坎坷的最强的动力。有时候我们会忘记这些记忆,我们口中的味道会提醒我们,胃中的馋虫告诉我们自己,想家、归家的必须。有时候,是一瓶妈妈特制的辣酱,是一包风干了很久的鱼干,是一袋超市里的家乡特产,是早起时候一碗不那么正宗的热干面;有时候,是做菜时候不由自主倒进的绍兴黄酒,是一勺怎么也不会忘记的白糖,是一把切得细细的撒到面上的香菜;有时候,是上正餐前不会忘的煨的暖暖的汤,是必须先“走一个”的举杯的仪式,是等待前边嗑瓜子边东家长西家短的寒暄……围绕餐桌,南方人、北方人、西部的、东南沿海的、岛上的、本地的、外地的,都各有各的规矩,但核心却不会差太多——无怪乎是三个字,人情味。人情味,是你能够从这本书的字里行间体会到的最摸不到却最真实的东西,它寄托在那些关于食物的故事当中,或是“甜蜜”,或是“盛宴”,或是远道而来的“手信”,或是不能省却的“正宗”,它们因为人的出现,而充满了温润的情感,所能尝出的味道,也自然是千滋百味,却也最是一统江湖,那就是家常味。年的记忆是冬天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新年在岁岁交接的时节,珍藏我们对于生命的最为美好的回忆,播种下希望的种子,在来年等待它长成更为丰硕的果实。下一年,我们还要在这张餐桌前,围炉一杯绿蚁酒,且话天涯共此时。By 林怿2016-1-26 21:06:06写于御庭园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民以食为天,春节则是吃货们重中之重的节日。其实每次过年回家不为别的,就为能与家人亲戚朋友们一起边吃喝玩乐,边感怀一下过去的一年。
  •     感觉有些繁琐
  •     有朋友说吃货的回忆里最多的都是吃。确实。不过所有人关于年的记忆也都是吃吧。
  •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难忘的新年。
  •     适合过年期间阅读
  •     不是一个人写的,装帧还不错,但对于我这种小白来说,内容过于庞杂。
  •     是很多篇文章的集合,有点散,说实话有一些失望,但有几篇文章还不错,图片也挺棒,三星半吧
  •     早就读完,未曾更新,吃货必读书之一
  •     写美食的果然看的快,本来以为这一大本图片也不多的会看得慢,结果哗哗就看完了。
  •     过年是中国人特有的寻根
  •     假期阅读7:舌尖上的中国新年。风物,民俗,美食,看多少都不嫌多。
  •     包装的形式确很不错,内容都大多浮皮潦草了
  •     每年都在抱怨新年的年味越来越少,却在看书的时候体会到了中国人对年的向往,是大家团聚一起有一搭没说着话,是旧岁已除,新年未到,在仿佛投过来的时光里,任性挥霍,心无挂碍。你最想吃的东西,永远是家里的那口饭,小时候吃的那道菜。
  •     作为一个预售时起就盼望着边看电影边看书的彻头彻尾的国家地理迷,妥妥的满赞
  •     对各地的新年美食垂涎三尺
  •     买一把上好的二头尖,做一锅最美味的土鸡煲
  •     在医院排队看的,霎时思绪天南地北。
  •     在中国做一枚吃货是很幸福的,每一处都有美食
  •     介绍了各地的春节美食,挺详细的,包含了一种情怀吧。现在年味已经太淡了,从书里能读出小时候的年味。
  •     章节分得有些奇怪,文章也是参差不齐。
  •     何以解忧,唯有吃喝
  •     希望有一天把新年过成远方的样子
  •     没看过“舌尖上”的任何系列,但是透过纸背就能感受到一股浓浓的乡土年味。可能主要是因为图片分辨率问题相对于前两本 地道风物 这本换了开本,但是有些图还是印出来的很像素化。这是这本书遗憾的地方。
  •     图片很棒,文字水平不一,总体上吃货会喜欢的。
  •     在新旧年交替之际,家人团聚,共享美食,一同聆听岁月的脚步,感叹人生之匆迫。还有比这更有意义的时刻吗?
  •     我们像奔赴理想一样奔赴那张热气腾腾的饭桌
  •     很好看啊
  •     读这本书的时候刚好是16年春节期间,从腊月到正月,舌尖上的香气和文字里的味道陪伴了整整两个月。跟着编者和作者走遍了中国从南至北由东到西的土地,每到一处,推开一扇门,看到一桌不一样的年夜饭,感受相似又不同的春节。父亲是淮扬人,母亲是山东人,而我又在北京长大,看到这几处的描写,尤其亲切。学到很多有趣的菜式,待到得空时,一一做来饕餮嘴巴和胃~
  •     年夜饭是故乡的味道,是妈妈的外婆的味道,是家族的传承方式,纯放松
  •     半夜看觉得很饿很想家,吃饱后再看就没啥感觉了……
  •     想家,就回去看看吧,但别待太久,免得相看两厌。
  •     大半年过去了,我终于买回来了,《舌尖上的新年》电影观后的执念。哦,对了,还有对地道风物的执念。
  •     看完这本书,都不忍心还回去了。除了介绍很多想吃的食物,广州手信,新疆玛仁糖,苏式糕点,千层糕,红龟稞等外,文字也让人想过年了。尊重传统,享受年夜饭。最好吃的,还是年啊。
  •     杂文合集,也就那样。编的不用心。
  •     吃货看这本书不容易。
  •     在飞机上就读完了
  •     与电影版相容又不尽相同,除了影片中精华的文字再现,还添了不少文人、艺人的饮食文章。关乎新年,又不囿于新年,不啻为饮食文化的雅集。
  •     大夏天在空调房里读出了浓浓的年味。
  •     觉得初读两篇还可以,再后面用词,语句风格太过雷同。一股舌尖体
  •     看过
  •     文字有参差。最后结尾的图竟然是打树花。电影算是是错过了。期待陈晓卿和黄小厨来美食台做菜。
  •     ****首映礼送的,以为没啥用,还打算二手处理掉,但翻开一看就舍不得卖。。
  •     民以食为天
  •     小美食大饕餮,勾起儿时满满的年味,有机会会与孩子共读。
  •     读完终于知晓过年吃饺子、年糕的原因,分析的有理。
  •     因为看到纪录片《舌尖上的新年》才刻意的买的书,很不错,补全了纪录片缺少的部分。同时,文字对纪录片的内容是全新的演绎,对各地食物的介绍深入骨髓,可惜的是,作为八大菜系之一的湘菜介绍的太少,不知是不是因为编者不是湖南人的原因。
  •     《舌尖上的新年》,这个时候读最是应景了。昨晚读到主编序言部分就已经让我感动得热泪盈眶,迫不及待的想和作者们一起体验天南地北的中国年。感恩祖祖辈辈留给我们博大精深的美食文化,让千家万户的年夜饭都成为人间美味,因为有这无法复制的年味,牵动着多少漂泊的心。
  •     其实说起来,关于新年的回忆,除了鞭炮就是美食了。
  •     过年必备
  •     看的像流口水啊,还看到了我大东山啊!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