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德施塔姆夫人回忆录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9
ISBN:9787549538560
作者:(俄罗斯)娜杰日达·曼德施塔姆
页数:453页

作者简介

或许,娜杰日达•曼德施塔姆的回忆录(就我所读过的部分而言)因此才让我感到最为准确(瓦西里萨•格奥尔基耶夫娜说:“全都是事实”),最为愤怒,因为它不仅是关于时代的,而且也源自时代,源自时代的血液,同等份地源自你所遭受的痛苦和你所造成的痛苦,源自你所敌视的特征和众人皆有的特征……
——俄文版序者 尼•潘琴科
她的几部回忆录不仅仅、不单单是回忆录,因为,对隐秘的诗歌创作的洞悉,对诸多历史事件的沉思,各种评判(尽管并非总是公正的)所具的“力量和愤怒”(她自己的用语),以及明快的语言和生动的同步对比手法,这一切足以使娜杰日达•雅科夫列夫娜的书位列近二十年内最优秀的俄国文学作品。
——巴黎YCMA-PRESS1982年俄文版编者
丰富独特的叙事内容与音乐的结构和政论的风格相互交织,使曼德施塔姆夫人的这部书成了一部“不止于”回忆录的文学作品,一部富有史诗韵味的特殊时代的编年史。……深刻的心理描写与书中不时穿插进来的哲理思考和抒情文字相互呼应,共同交织成一种起伏跌宕、浑然天成的有机文体。
——中文版序者 刘文飞
这两本回忆录当然是阅读曼德施塔姆诗歌的指南,但是其意义不仅于此。任何一个诗人,无论他写作了多少作品,从实际的或统计学的角度看,他在他的诗中所表现出的至多是他生活真实的十分之一。……奥西普•曼德施塔姆遗孀的回忆录正好涵盖了其余的十分之九。这些回忆录驱走了黑暗,填补了空白,矫正了误解。其总体效果接近于一次复活逝者的行为,那害死诗人、比诗人存在得更久并仍继续存在、更为普遍的一切,也在这些书页中得到再现。由于这些材料的致命力量,诗人的遗孀在处理这些成分时如拆卸炸弹一般小心。由于这样的精心,由于这部伟大的散文是用曼德施塔姆的诗歌、用他的死亡过程和他的生命质量写成的,因此,一位哪怕没有读过曼德施塔姆任何一句诗的人也能立即明白,这些文字再现的确实是一个伟大的诗人,仅凭那朝向他的恶所具有的数量和能量。
——198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布罗茨基

书籍目录

目 录
中译本序/刘文飞
俄文版序/尼•潘琴科
文明的儿子/约•布罗茨基
娜杰日达•曼德施塔姆/约•布罗茨基
五月之夜
抄 家
晨 思
第二轮
菜篮子
门 路
社会舆论
探监
理论与实践
聚会和送别
另一边
非理性
同名人
巧克力
跳 楼
切尔登
错 觉
职业和疾病
“里面”
赫里斯托夫雷奇
谁之罪
“副官”
奇迹之实质
前往目的地
别杀人
俄国革命之女性
传送带
金翅雀的故乡
医生和疾病
委屈的房东

奇迹之源
两个截然相反的人
两种声音
毁灭之路
投 降
价值重估
劳 作
嚅动和絮语
书和笔记本
组 诗
双重枝桠
沃罗涅日的最后一冬
颂 诗
金科玉律
我的“希望”
“附加的一天”
比萨拉比亚马车
幻 想
只读一本书的读者
科里亚•吉洪诺夫
书 架
我们的文献
意大利
社会结构
不需要
大地和尘世因素
档案和声音
旧与新
警察维纳斯
偶然性
电 工
别墅客
狼饱肚子靠腿勤
晚会和奶牛
老 友
非党的塔尼娅
诗歌爱好者
暗 淡
日常生活一幕
自杀者
新生活的使者
最后的牧歌
纺织工人
什克洛夫斯基一家
马里纳小树林
同 谋
妈妈送小姐来萨马基哈疗养
五一节
古戈夫娜
陷 阱
索菲伊卡的小窗口
死亡日期
还有一个故事

内容概要

娜杰日达•曼德施塔姆(1899—1980)俄罗斯著名诗人曼德施塔姆的妻子,作家,翻译家。1899年10月30日生于萨拉托夫,娘家姓哈津娜。1919年5月1日与曼德施塔姆相识于基辅一家咖啡馆,三年后二人结婚。经历了二十年代中后期的短暂平静之后,娜杰日达不得不面对丈夫的两次 被捕。这位被丈夫称为“黑暗岁月的同志”的妻子,仅与丈夫共同生活了十六年,其中的最后四年还是在流放地度过的。六十年代初,娜杰日达开始撰写关于丈夫、关于那个恐怖时代的回忆录,即七十年代相继成书的“回忆录三部曲”《回忆录》、《第二本书》和《第三本书》。1980年12月29日,娜杰日达卒于莫斯科。“娜杰日达”在俄语中意为“希望”。
刘文飞,中国社科院外文所研究员、俄罗斯文学研究室主任,文学博士,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俄罗斯文学研究会会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翻译家协会理事,中国社科院长城学者,享受政府特贴专家,《世界文学》《外国文学》《译林》《俄罗斯文艺》等杂志编委,北京大学、黑龙江大学等十余所高校特聘或客座教授,美国耶鲁大学富布赖特学者,俄罗斯利哈乔夫奖获得者。主要著作有《二十世纪俄语诗史》《诗歌漂流瓶》《墙里墙外》《阅读普希金》《布罗茨基传》《伊阿诺斯,或双头鹰》《别样的风景》等十余部,主要译著有《普希金诗选》《俄罗斯文化史》《俄罗斯侨民文学史》《抒情诗的呼吸》《俄国文学史》等三十余部,另编有《普希金全集》《诗与思文丛》《陀思妥耶夫斯基全集》《苏联文学反思》等丛书或文集,发表论文百余篇。


 曼德施塔姆夫人回忆录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4条)

  •     回忆往事,曼德尔斯塔姆夫人并未陷入情感的两极分化之中,如同我们在大多数回忆录中所看到的——或是脱离现实的美化或是义正言辞的控诉。曼德尔斯塔姆夫人的这本《回忆录》远离了读者对一本回忆录的期待,同时这种期待在阅读过程中不断被超越。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①情感向度。正如前面提及,曼德尔斯塔姆在回忆之时,为自己设定下的任务之一便是遵循客观理性的态度,放抗自我情感的介入。这是非常特别的,尤其是当我们预先知道了这位作者在写作这本回忆录的时候已是年过六旬的女性。年龄标示出了历经沧桑之后的沉静,倒是性别让我们稍感意外,因为比起男性,女性往往更容易与情感等内在特质联系在一起。曼德尔斯塔姆夫人剔除了任何可能引起情感共鸣的书写方式,比如时代大背景、恶劣环境的描写,敌人的凶神恶煞、诗人的渺小脆弱……而是将叙述重心放置在分析上,她所要完成的是借回忆之机再去缕清发生的事件全貌,重新看待围绕事件周围的人物心理,将这些事件背后统摄的运作模式给揭示出来。②结构。曼德尔斯塔姆夫人既不从自己的童年生活写起,也未在夫妻两人相遇之时落笔,而是直接从曼德尔斯塔姆因为扇了阿•托尔斯泰一个耳光而被捕入狱切入,一直写到诗人的死亡。对于一本回忆录来说,这是不完整的(事实上,曼德尔斯塔姆夫人回忆录还包括第二、三卷,本书为第一卷,但后两卷是扩充性质的,并未在最初的写作计划之内)。也许,这位遗孀事先就已经为自己标定下了任务:回忆是为了讲述丈夫被迫害致死的全过程,是为了恢复这位诗人的真实形象,为了还原当时苏联真实的社会环境。当然,这些讲诉并没有只围绕着曼德尔斯塔姆本人在转,不然就成了曼德尔斯塔姆个人的传记了,而是插进了很多看似与写作主题无关、实则是非常有用的“闲笔”。这些闲笔构成了全书的有机组成。③人物肖像。在回忆录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耳熟能详的人物的“肖像画”:帕斯基尔纳克、别雷、爱伦堡、阿赫玛托娃……当然还有其他我们不太熟悉、却在当时的苏联文坛举足轻重的大人物。虽然按惯常而言,因为过分的熟悉往往导致形象认知上的固化,但曼德尔斯塔姆夫人丝毫不用惧怕这种习惯势力——在她笔下,人物显得可信的原因在于她是将人物重新放置回当时的环境中,让人物行动,通过这些行动来反应人物的心理动机。寥寥几笔,便能将这些人物的个性、相互间的区别跃然纸上。这无疑反映出曼德尔斯塔姆夫人高超的观察与写作能力,尤其是当我们知道这些往事是在一个价值观遭到扭曲的时代背景下发生,就更是如此。在此,需要说一句题外话。虽然阿赫玛托娃与曼德尔斯塔姆夫妇的关系较其他人来得远为亲密,但在她身上所落笔的墨水却要少许多。曼德尔斯塔姆夫人并未像观察其它人一样在观察她,这也许一方面是基于双方都是女性所建立起的亲密瓦解了这种带有距离感的观察,同时也有可能是因为下面这种情况:曼德尔斯塔姆夫人为自己定下的目标中,也许有通过人物还原当时社会背景中的其人其事,故而那些早早去世、因而疑点过多的人物便更加需要被澄清,而阿赫玛托娃活到了60年代;同时,阿赫玛托娃本人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写作向时代与社会发声。④除却人物肖像,回忆录中很大一部分被曼德尔斯塔姆的诗歌分析所占据,这也使得这本书成为理解曼德尔斯塔姆其人其诗的最佳指南。比起任何一位批评家,由曼德尔斯塔姆夫人来做这份工作显得更有资格,事实上她也做得更好。对于一位从未写过任何文学作品(诗歌、小说等)的人来说,曼德尔斯塔姆夫人对曼德尔斯塔姆诗歌所做的诗学分析显得专业又深刻,难怪乎作为诗人的布罗茨基也在散文中赞颂这位遗孀所做工作的价值。因而,《曼德尔斯塔姆夫人回忆录》在众多回忆文字中确立了自身价值与地位。同时,它所承载的思维量度也不是一般回忆录所能比拟——那种客观、深刻,深入时代格局的精确分析,已经远远超越了一本回忆录所应当完成的任务。尤其是对于苏联政权的运作方式,文坛中通行的秘密暗语,乃至社会主义环境背景下人民独特的行为方式(比如告密、“奇迹”等),都让人印象深刻。在某种程度上,这本回忆录在切进集权社会所完成的价值丝毫不逊于米沃什的《被禁锢的头脑》。虽然这两本书写作方式相异,但其所暴露出的极权社会的运作模式却是极为相似的。这让我们不禁怀疑这种书写是否同样可以看成是在我们这片广袤国土上曾经发生过的灾难的一种回声。我想,这是可行的。以我个人来说,正是通过对这本《回忆录》的阅读,我理解了纳博科夫和布罗茨基这两位流亡者为何每次提及他们曾经待过的极权政体会如此地深恶痛绝,也多少能明白他们将其彻底否定的原因。我们是否需要将这份触角多少延展一下,将其放置在我们这片广袤国土上?如果这种联系不会太过牵强,从而失真的话,那么在某种程度上,曼德尔斯塔姆笔下的苏联社会便可以被当做一个镜面用来观察我们国家曾经陷入的灾难。也许,这是这本回忆录对中国读者的部分价值所在。作为一位伟大诗人的妻子,她比任何批评家都更懂他的诗;作为一位在极权社会下生活的普通妇女,她比社会学家更加真实地观察到社会的运作形式;作为一位业余作家,她的回忆录已经远远超越了处女作的评析标准。她的写作是不朽的,值得每一个人的认真阅读。公共号:阿玛柯德
  •     《读药》第112期:白银悲歌——走进《曼德施塔姆夫人回忆录》 专题地址http://book.ifeng.com/shupingzhoukan/special/duyao112/ 白银悲歌——评《曼德施塔姆夫人回忆录》文/黎戈(作家)凤凰网读书频道《读药》周刊独家专稿,如无授权,请勿转载。对这本回忆录期待已久,但说实话,第一遍翻阅时,感觉是有点滞意的。可是,奇怪的事接着发生了,就是复读时,突然觉得走出了泥泞——俄罗斯的东西读第二遍时,感觉会很好(旧俄小说也是)。盖因其信息的立体化。第一遍一边看,一边记,要摸熟人物和事件,看时会觉得有点粘稠。第二遍一段段拆开看,省下这层全局注意力的消耗,专注于阐释,论辩,抒情,一个个细节的手感,细细摸过去,轻松又美妙。私以为:俄罗斯真是个盛产回忆录的国度啊。我最近看《俄罗斯的安娜》,这本传记里一路都可以看出很多资料源:《阿赫玛托娃札记》、《曼德施塔姆夫人回忆录》、《茨维塔耶娃回忆录》、《布罗茨基对话录》、格尔什泰因、莱茵和奈曼的回忆录……可以想象,一个历史沉重,百姓饱受兴亡之苦,长期被禁语的国家才会这样吧。再说回曼德施塔姆,他是白银时代的代表人物,我年轻时就是因读他的《时代的喧嚣》,才对俄罗斯的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有了很视觉化的印象……马车,煤油灯向电灯的转变,德雷弗斯事件……一个渐渐被电气化点亮的世纪。我后来又读纳博科夫回忆录,里面也有重叠的记忆,因为他们,我对一百多年前的俄罗斯有了感性的认知。中国人(也许还有东欧读者,总之是在社会主义阵营中待过和待着的兄弟们)看这本回忆录,真的是一点都不会有隔膜。社会主义国家特有的劳改营,政治运动,对知识分子残酷的大清洗,看着分外眼熟。我们反正也有文化大革命,伤痕文学嘛。简直有那种精神上的亲缘感。时时悬于头顶的一把强权之剑,作家就像搬家的大杂院里的找地方下蛋的母鸡一样,慌乱又恐惧,思想和观点都无处安放,也不敢发表。记得读阿赫玛托娃传记时,提供回忆的人说她和“俄罗斯诗歌的月亮”正在聊天,突然听到楼上一阵打转的巨响,屋顶的粉尘散落,大家都知道,这是特务机关在装供窃听使用的扩音器,并且视之为常态,那个接受的心态接近于“世间多少无奈事,只能一笑付呵呵”。阿赫玛托娃本人,和曼德施塔姆夫人一样,也是位遗孀,“成为一位伟人的遗孀在这个国家几乎成了一种职业,这个国家三四十年代制造出如此之多的作家遗孀,几乎可以组成一个行业工会”(布罗茨基)。这本回忆录里,最让人难过,又反复出现的一个词就是“喘息期”。两次大清洗的间隔,山雨将来未来时,夫妻俩赶紧做点事,写诗,旅行,这种命运如刀俎,我如鱼肉的感觉,真让人难过。特别有趣的是,曼德施塔姆夫人说她丈夫最欢乐的诗歌,都是在喘息期里写出来的。这个感觉我是近年来才明白,最近这五年里,我经历了一生中最可怕狰狞的厄运,但我最甜美的文章都是在这个阶段所写。特别理解这种心态,头顶的铡刀短时移开,人的心里突生出对明亮未来的寄望,那个反弹非常大,会有一种别样的轻松。那种心理盲目感,并不完全是逃避,而是整整一代俄罗斯人的求生途径。有些记忆的碎片,看似平淡无波,反复读来,却令人生痛——“一九三六年夏天,我们有机会去了一处别墅。过了快乐的六个星期。可是很快,从广播中我们听到大清洗即将开始的消息。我们默默地走出院门,走向通往修道院的路,没什么可说的了,一切都很清楚。就在那天,曼德尔斯塔姆用拐杖戳了戳地面,要我注意那些马蹄印,马蹄印里积满了水,因为昨晚落过一场雨。曼德尔斯塔姆说‘这就像记忆’”。这本书里为什么有硬度,恰是因为曼德施塔姆夫人长于思辨,比如这段对丈夫在革命中的心态,分析得太出彩了——“很难想象任何东西会比曼德尔斯塔姆带给革命的更糟,显而易见,他命中注定不会找到自己在新世界的位置……他选择的道路不是离开人们,而是走向人们。许多接受革命的同时代人,都经历了心理冲突。他们终身在等待革命,看到革命的真相后,却害怕地转过脸去,另外一些人被吓坏了。曼德尔斯塔姆也是后者中的一员。如果他简单地选择不相信革命,背对事实,事情倒好办了。但他不能,他得像大多数人一样穿过同样的生活走向逻辑的终点。”书里大胆地记录了很多同时代人,不惜有开罪之词,听说为此书和作者绝交的人都有。曼德施塔姆夫人把这些人随手拈来,如道家常:比如安德烈别雷是个高分辨率的参照物,吉皮乌斯回忆录里拿他对比波洛克,一下衬出后者的赤子气,娜杰日达拿他对比帕斯捷尔纳克和曼德尔斯塔姆……哦,别雷是个闪闪发光熠熠生辉的智力明星,闪电和雷鸣的化身,极其聪明流丽……他需要的是被他征服和迷惑的听众,曼德尔斯塔姆需要势均力敌的辩论者,而帕斯杰尔纳克需要的是成熟的听众。这种写法亲切又有趣。娜杰日达个子不高,身材羸弱。在年年的恐惧清洗和战乱的耗损下,日益干瘦。“她几乎试图让自己变成一种没有重量的东西,以便可以逃跑的时候,随时抄起来,塞进衣服口袋。”(布罗茨基),她没有固定住所,没有任何财产,朋友借给她的书籍看完之后得马上归还。而曼德尔斯塔姆呢,随时带着个小布袋子,里面放着但丁的诗集,因为他随时可能被抓捕,在任何地方——散步,逛街或居家时,他害怕不能看到自己最喜欢的书。阿赫玛托娃和曼德尔斯塔姆,后来还有曼夫人,他们之间的关系很有趣。曼德尔斯塔姆曾经写过阿赫玛托娃有个姿态体系,云云,是很妙的比喻。这里是阿赫玛托娃写曼德尔斯塔姆——“曼当然也是类似,他不善于回忆,更准确地说,回忆在他是一种创作,《时代的喧嚣》是以五岁孩子的明亮眼睛看出的世界。他是最出色的交谈者之一,他不聆听自己,也不回答自己,从不重复……他眷恋妻子到令人难以置信……有次他和妻子到火车站接我,他起早了,直打寒战,情绪很坏,我从车厢出来后,他说‘您是以安娜·卡列尼娜的速度来的?’”曼德尔斯塔姆夫人回忆录里说,这两人喜欢斗嘴和打趣。这本回忆录里,还详细地写了曼德尔斯塔姆对古希腊怀有的乡愁——俄罗斯地跨欧陆,对欧洲母体是有点文化自卑感的。在一首名为《从瓶中倒出的金黄蜂蜜》的诗里,他怀恋着陶里斯,这是克里米亚的古称。黑海北岸,“俄国诗歌在传统上把克里米亚和黑海认作唯一可取的与希腊世界相近的地方”(布罗茨基语)。“俄国的语言是一种希腊化的语言。受一系列历史前提的制约,希腊文化活的力量将西方让给了拉丁影响,又在无嗣的拜占庭作了时间不长的客串,然后便投进了俄国的口头语言的怀抱,并将希腊世界观独特的秘密、将自由表现的秘密带给了这种语言……”(曼德尔斯塔姆《论词的天性》,刘文飞译)。从某个角度来说,曼夫人比她丈夫更冷静警醒有洞察力,什么都逃不过她犀利的眼神和健笔——“曼德尔斯塔姆无论如何都不相信,那些职业人道主义者只对作为整体的人类感兴趣,而不关心个体的命运。”职业人道主义者,这个词真好,每次有大的社会事件发生,都会看到这类人正义的脸孔。而他对有血有肉的个体却是残酷冷漠无感的。曼德尔斯塔姆一直幻想有人会救他,但最后的结果是:“12月底,我们被押到澡堂进行卫生处理,但那儿根本就没有水。我们脱光衣服,衣服被送进烤房烘干,我们在大棚的另一端等待。这时,两个人倒下了,失去了知觉。看守跑过来,在他们身上敲了敲,然后从衣袋里掏出两块小木牌儿,用细绳系在他们的脚趾上,其中一块木板上写到:‘奥·曼德尔斯塔姆,反苏宣传罪,劳改十年。’”黎戈,女,70后,原名许天乐,南京人。作品刊于《鲤》、《读品》等刊物,著有《一切因你而值得》、《私语书》、《因自由而美丽》。
  •     诗歌与……“黑暗岁月的同志” 李公明“深夜花园里四处静悄悄……”有些自以为熟悉的歌词,当我们在吟唱的时候还真的不知道我们吟唱的其实是什么。比如,关于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在读这部《曼德施塔姆夫人回忆录》(刘文飞译,广西师大出版社,2013年9月)以前,我真的没想过它对于我们来说还可以有着完全不同的含义。  在莫斯科郊外的塔鲁萨这个小镇上,娜杰日达· 曼德施塔姆开始撰写她的《回忆录》。当时对于刑满获释的政治犯及其他可疑分子有一项特别规定:不得定居在莫斯科等大城市周边一百公里范围以内,于是莫斯科周边的郊外小镇便成了异见知识分子的集聚地,曼德施塔姆夫人的那间小屋成了莫斯科的地下文化中心之一……爱好曼德施塔姆诗歌以及白银时代俄语诗歌的人将这里当成一块“朝觐之地”(参见中文版序)。尼·潘琴科在列举了很多人名之后说,“这些流放犯、前流放犯和知识分子在此地组成一个个继承‘帝国边城’优秀传统的‘团体’。塔鲁萨看上去正是这样一座城市,它的氛围能使人感觉自由。”(俄文版序)因此,“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可以成为二十世纪那些在风中流亡的诗与思想史的重要时空地标之一,“但愿从今后 / 你我永不忘 /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在《曼德施塔姆夫人回忆录》的正文之前,中译本序言(刘文飞)、俄文版序(尼·潘琴科)和约·布罗茨基的《文明的儿子》及《娜杰日达·曼德施塔姆》的许多精审而深刻的论述值得介绍。刘文飞的“中译本序”全面地阐释了这部《回忆录》的内容、思想价值及其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另外,对于“遗孀文学”、“知识分子”、“普遍投降”等问题也作了具体阐释。作者指出:“总括地看《曼德施塔姆夫人回忆录》,发现它主要由两个部分的内容构成,其一是关于诗人曼德施塔姆及其诗歌的回忆,其二是对作者所处时代及其本质的反思。”前者使曼德施塔姆诗歌在流亡中复活,并且使诗歌在反抗极权帝国的斗争中复活;后者“通过诗人曼德施塔姆的个人遭遇来折射俄国知识分子在二十世纪的悲惨命运,来反衬当时社会的反人道、反文化本质,曼德施塔姆夫人于是成了一个大恐怖时代的文学见证人”。他接着引述了美籍作家辛格对此书的评论:“这是一部最为严肃、最引人入胜的书。它道出了假借进步等美好字眼而展开大规模屠杀的痛苦真相。这是社会学和人类行为学方面的深刻一课。”(第13页)  尼·潘琴科的“俄文版序”也是一篇长文,充满了对曼德施塔姆夫妇生活的那些岁月的深入而细微的分析,其中对知识分子左派、右派阵营的那些人和事等具体语境的论述或许对我们来说有点陌生,但是我们不难理解他的意思。他认为在这部《回忆录》中,曼德施塔姆夫人对“知识分子”的罪孽做了清理和忏悔:他们放弃道德标准和全人类价值,不再是真正的知识分子,“这是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弃绝,它将罪恶的‘为所欲为’准则引入日常生活,是在为社会的重构提供意识形态依据”。而曼德施塔姆夫人则“将罪孽称为罪孽,而且把自己也归为罪人”。“‘我们大家,’她写道,全都在‘胜利者的统一意识形态’前缴械投降。”(第28页)说起来有点令人不安的是,“缴械投降”这样的语汇正在还魂。  对这个时代的文字,他认为“人们书写告密信、控告信和各种报告,以供内部使用。供外部使用的,则是我们那种获得许可的文学。这两种文字均属谎言,一勺焦油便足以毁掉无数张纸”(第33页)。还有一句话尤其值得我们深思:“我们以为我们已经埋葬了那个时代,可它还不愿死去。它也同样改头换面地步入了公开化的时代,它放弃一些阵地,在另一些阵地安营扎寨,围着一些突然冒出来的首领。”(第43页)虽然它有其具体语境,但是却异常精准地击中了现实。文章最后描述曼德施塔姆夫人出殡的情景,令人动容:雪花飞舞,人们轻轻地唱着一首歌,男人们摘下帽子;她的朋友们坚持用灵柩抬着她走进教堂,年轻人和老人手挽手组成人墙不让警察进去。  约·布罗茨基的《文明的儿子》是为一部英文版曼德施塔姆诗集撰写的序言,其中高度赞扬了曼德施塔姆夫人的回忆录“驱走了黑暗,填补了空白,矫正了误解。其总体效果近乎一次复活逝者的举动”;而在那篇《娜杰日达·曼德施塔姆(1899-1980》(一篇悼词)中,他深刻地阐释了苏俄的“遗孀现象”:“在知识分子圈子里,尤其是在文学知识分子圈子里,成为一位伟人的遗孀在俄国几乎已是一种职业……”(第63页)他认为曼德施塔姆夫人是“文化的遗孀”,因为“她在生命的最终比刚结婚时更爱自己的丈夫。或许正因为如此,她的书才会如此深入地渗透进读者的意识”(第70页)。进而,“她的回忆录其实并不仅仅是关于她那个时代的一份证据,这是在文化良心的烛照下向历史投去的一瞥”(第69页)。  关于“遗孀”,曼德施塔姆夫人自己在回忆录中有更真切的表述。就在丈夫被捕后的那个夜晚,她为自己确立了一个终生的任务:“但在那个五月之夜,我还明确了这样一个任务,我过去和现在都是为这一任务而活的:我无力改变奥·曼的命运,但我保全了他的部分手稿,背诵了他的很多东西,只有我能挽救这一切,值得为此保持体力。”(《晨思》,第14页)曼德施塔姆夫人在《遗嘱》中对这种“遗孀”有更崇高的称呼:“我有表达意愿的权利,因为我一生都在捍卫一位逝去诗人的那份诗作和散文。这并非一位遗孀和女继承人的庸俗权利,而是一位黑暗岁月的同志所拥有的权利。”(见中译本序,第16页)诗歌与“黑暗岁月的同志”,这就是“遗孀”的伟大内涵。  “黑暗岁月”经常是从五月开始。“在春季,通常是五月,以及在秋季,都会进行规模相当大的、主要针对知识分子的逮捕行动。”(《晨思》,第11页)“在这次被捕之前,听到奥·曼在与一些不相干的人大胆交谈,我便提醒道:‘马上就到五月了,你还是小心点吧!’”(第12页)在“黑暗岁月”中,诗人和他的妻子与很多人一样担心被告密、被窃听,珍惜每一次聚会与送别,整天思考的是这样一些古怪的问题:那些日夜在门口监视他们的人是要告诉他们“你们无处可藏”;一些人怀疑每个人都是告密者,另一些人害怕被当成告密者;告密者最关心的是江山的稳固以及写有他们名字的档案永远不被公之于众;被捕者的家庭常常要辨别哪些消息是特意为了恐吓他们而散布出来的;“历史学家们将来该如何恢复真相呢,如果到处都有大量的弥天大谎遮蔽着那一点点真相?”(《门路》,第24页)还有就是,“当遭到殴打、被靴子踩踏的时候,是否应该发出哀嚎?”答案是:“我认定,还是应该发出哀嚎。……这哀嚎声中就凝聚着人类尊严和生活信念的最后残存。”(《另一边》,第46页)类似这些极其锋利而又极其沉痛的问题和回答在这部回忆录中还有许多。  那么,诗歌与“黑暗岁月”最核心的联系究竟是什么?从“我们活着,感觉不到自己的国家”到“不,我从来就不是谁的同时代人”,曼德施塔姆的诗歌表明他与那个黑黄色的“铁的年代”格格不入,但是他仍然倔强地坚持着自己:“再也没什么可说的嘴唇, / 保持着说出最后一个字眼的形状。”(《找到铁掌的人》,转见弗·阿格诺索夫主编《白银时代俄国文学》,第262页,译林出版社,2001年11月)“嘴唇”就是永恒的诗歌的象征,“铁的时代”就是黑暗岁月的象征,嘴唇虽然不能发出声音,但是“你得到了什么?一切都落了空:你夺不走翕动的嘴唇”(《沃罗涅什诗抄》,转引同上,第254页)。  是的,“你夺不走翕动的嘴唇”。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最难能可贵的是俄国知识分子渊源流传下来的这种”智性“(加着良心的理性)的反思传统。读得很慢,读得很苦
  •     面对血腥的刽子手,要哀嚎,不要沉默,因为这哀嚎里有着作为一个人的尊严与根基。
  •     奥斯维辛之后是否诗歌就是野蛮了?不,恰恰是诗歌以及诗歌背后的人的光辉,是抵制野蛮和极权的最崇高方式。
  •     传送 http://vdisk.微博.com/s/uhycuSBFYxXr
  •     即使在Kindle上阅读也太过沉重
  •     十星推荐。熬了一天一夜看完。 死亡的跳跃 哀嚎护送, 什么也没有 除了一句承诺。
  •     好,没的说。
  •     斯大林政治大清洗年代知识分子际遇、选择和心路历程的真实写照。
  •     堪称不朽的写作,值得每一个人阅读。
  •     你干吗认为你一定要幸福呢?
  •     凛冽的文字
  •     读这本书的头尾之间,都觉得我将要抑郁了。一座人性恶的陈列馆。40.
  •     以不明确的死亡作结,她在听了各种传闻和故事之后希望自己的丈夫是最早死掉的那个——“没有什么能比缓慢的死亡更为可怕”。各种人物的名字都出现了,罗曼罗兰只是职业的“人道主义者”,他们关心整个人类,但关注个人命运了么?
  •     沉重。好书。推荐。
  •     多看送的书,拖了这么久总算看完了。看的时候背脊发凉,心惊胆战。人类真的经历过这样的一个时代吗?他们是怎么活下来的,怎么还保有自己的思想?
  •     刘文飞三个字,便是译本的保证书。
  •     斯大林主义造成的不仅仅是整个社会的停滞,而是潜入每个人内心深处的斯大林主义。
  •     沉重的回忆录,不只是事件回忆,更多的是对那个荒谬疯狂世界的反思。残酷的时代裹挟了每个人的命运,“恶经过发展,必将走向荒谬和自戕”、“淳朴的真理却总是那些自己不愿作恶的人才能听见”。句句掷地有声,充满哲学的冷静和智慧。
  •     曼,为了你,我能对抗世间的一切苦难
  •     从除夕到年十三,终于读完了曼德施塔姆夫人回忆录。这是对苏俄二三十年代最恐怖、最黑暗的岁月的历史证词,也是对俄国诗人、真正的知识分子曼德施塔姆、阿赫玛托娃等人的文学记忆。看这本书,就好像看我们自己。
  •     翻译太精妙。说理也自然、透辟、入木三分。
  •     见证诗人之死的帝国遗孀们
  •     拿到书的第一印象是确实像一座纪念碑 书的厚重不仅仅是量上的更是那个时代遗存者的精神 那一个国家那一代的人回忆也是这个国家的回忆 想要抹去是没有用的 总会有人不知好歹的忆起 即便只是一小撮人 恶是不会代替好的 这个时代的人应该保存一种乐观精神
  •     那个苦难的二十世纪俄罗斯大地
  •     纵身一跳,我又置身理性。 命运并非一种神秘的外在力量,而是人的内在储备和时代的基本倾向这两者精确演绎出的结果。 诗人无法无动于衷地面对善和恶,他们从来都不会说:存在即合理。 什么是知识分子?他将一个人对于诗歌的态度作为一个关键特征提了出来。诗歌唤醒人们,塑造他们的意识。知识分子阶层的生成,如今就伴随着对诗歌的空前爱好。 我在漂泊中遇到过各种各样的人,与任何人交往都比与那些所谓苏联知识分子精英们的交往更为轻松,再说,这些精英也不愿与我来往。
  •     #201707#《曼德施塔姆夫人回忆录》(广西师大2013.9)。新年假期里读,很不合时宜。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禁书”真的不一定好。布罗茨基将这部书吹捧得太过了。相类的题材,同样的女性手笔,郑念的《上海生死劫》强之千百倍。
  •     纳博科夫不愿评价受过苦难的作家写出的作品,曼德尔施塔姆这样苦的我更不敢评价了。对俄罗斯白银时代了解不深,无数个人名鲜有几个认识的,读到OM去世那里就读不下去了。
  •     年轻的国家,史无前例的实验,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每一次杀戮都会得到辩护,理由便是,人们正在建设一个将不再有暴力的世界,为了那前所未有的“新世界”所有的牺牲都是值得的。没有人注意到,目的如何被用来证明手段。
  •     在他死后,她又带着他们的琐碎回忆,活了很久很久。
  •     只有这对夫妻这样的人,才配称为战斗民族
  •     曼德施塔姆夫人的回忆录不避讳自己为了改善丈夫和自己流放境遇而与莫斯科所做的某些"妥协"——当然不是出卖良心的那种.曼德施塔姆甚至后来还在流放中给史达林写了一首颂诗.我们当然不能责备夫妻俩.因为"有罪的人已经够多,而且那些人手里还沾了血".共产圈的作家无非与当局合作当狗,或者被流放外省,每日为钱奔波.曼德施塔姆夫妻选择后者,颠沛流离,两次流放,最终丈夫被处决.妻子依然苟活于这个悲惨而荒诞的国度."娜杰日达"可是"希望"的意思呀——在这无望之地.
  •     看这本书的时候,已经隐约觉得,我的下场不会比曼德尔施塔姆更好。
  •     “奥·曼做得对,他及时地死去了。”
  •     斯大林大清洗时代的见证。有冷峻的控诉,更有作为知识分子的自省。愤怒没有遮蔽反倒强化了思辨的力量。曼夫人没有愧对苦难。翻译很好。
  •     最可贵的是,他们从不避讳自我的退缩。或许是人性的真实。
  •     见证了历史,并且记录了下来,更重要的是还冷眼省查发生的事件、人类的情感。写到诗人作诗的过程,思想形成的过程(不大懂)。第一次被捕和第二次被捕的写法不一样,或者是情感不一样。第一次满是思考,第二次似乎充满绝望的平静。
  •     乱世不能造就天才,反而将其扼杀。
  •     此类书籍无非是讲述在专制政权下遭受迫害的故事,看多了,也觉得乏味。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书,操盘不错,还常常缺货,读了之后,还是觉得翻译的东西,毕竟字句上味同嚼蜡。
  •     “苏联遗孀”竟致成为一个壮观的群体。恐惧与饥饿被无数细节具象化,几乎形成密不透风的压抑。不请自来讨诗的陌生人,与诗人夫妇相似的漂泊避难、零落尘世的手稿,诗人不停息嚅动的双唇,最后,携带死亡讯息的包裹,真相追索中留下的只影单形。阿克梅派的诗人,是苏联政权天然的敌人吧,哪里有什么历史必然性,哪里有革命的人间天堂,一切都比不过脚下的土地和具体而微的人的命运。利己主义的成功学啊,诗人学得太晚了。
  •     刚开始并不是我预期的阅读体验。后来就。。。1、同样精彩的布罗茨基悼文,提出什么样的爱情不会沦为“普普通通的摩擦”。2、回忆录中思考她的国家的亚述本质等等,就是阿伦特《平凡的邪恶》,一切遭遇似乎都在互为论证。3、冷峻的哀伤是最大的哀伤。。。会再写更长的读书笔记。
  •     已经精读了两遍,依然不愿放手。这是一部描写苦难的书,但又绝不是血泪之书。它不是那种以煽情为主旨的控诉之书,它也不是那种以贩卖悲惨经历为卖点的自恋之作。这位老妇人以一种少见的冷峻和骄矜的笔触回忆了自己深爱的丈夫,以至于那些诗一般的想像力无处不在。
  •     绝望的土地,诗人遗孀冷静的回忆,不遮掩不卑屈不哭嚎。比什么章诒和不知道高到哪里去
  •     引人入胜的一本回忆录,完全当做前苏小说看
  •     很厚重的回忆录。令人惊讶的是,对于亡夫和自己曾经遭受的苦难和迫害,曼德施塔姆夫人一点都不煽情,而是非常冷静去地叙述和议论。还令人震撼的是,这本回忆录几乎每张纸上都有已经死去或将要死去的人名——那是多么恐怖的年代......
  •     几年来读过最好的书,认识的最伟大的女性!
  •     所谓遗孀文学,无非就是流水账文学罢了,窝还是去看穆齐尔的把妹日记算了
  •     曼德施塔姆夫人无疑是很厉害的,可是如果把这本书当做是以诗人遗孀的身份写的关于诗人的回忆录,并不能说好。书里过多着墨作者本人对大清洗时代的回忆,关于诗人的描写不多,很难让人在读完后能对诗人有更深的了解,不过这也跟我没有读过诗人的作品有关。
  •     娜杰日达•曼德施塔姆和奥西普•曼德施塔姆
  •     这本书竟能让自己反观成长和周围的生活。
  •     远超我的预期,是一部不可错过的回忆录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