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年旧事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5-1
ISBN:9787508638713
作者:叶兆言
页数:214页

作者简介

遥想当年名士,因缘际会,成时代的风流人物。其人其事,令人不由得心向往之。名之曰“陈年旧事”,慨叹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陈年旧事》以简洁、朴实的笔法,勾勒了40余位中国近现代著名的人物形象。作者如数家珍般讲述了诸如胡适、林语堂、蔡元培、徐志摩、马寅初、吴梅、竺可桢等大师的老掌故老段子,将陈年旧事娓娓道来,道出一代名士不为人知的真情怀,读来别有一番味道。作者视野开阔,既问历史魂归何处,又涉现实关怀,其笔下人物令人神往,文字背后尽阅大师风范与时代沧桑。
自序
多少年来,习惯了被人称为小说家。什么是小说家呢,就是一个喜欢编故事的家伙,成天胡思乱想,同时用文字把思想固定下来,接二连三地杂志上发表,出版社出书,然后凭着这些成绩,便在小说家的椅子上坐实了。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我断断续续一直在写小说,不温也不火,好歹都是坚持,转眼三十多年,蓦然回首,著作未曾等身,也已经有了几百万字。
于是开始写些非虚构的文字,说是散文也好,说是随笔也行,不紧不慢又出过几本书。我是个喜欢动笔的人,写什么都觉得津津有味,都能自得其乐。在非虚构的作品中,有一本《陈旧人物》似乎还受大家欢迎,常常有读者提到。本书的体例与《陈旧人物》大致相同,当作续集也未尝不可,无非说说过去的人,谈谈过去的事。以人叙事,以事论人,不同的只是每篇篇幅略短,但范围更广,内容不再局限于文化人,政治和军事都有所涉及。
本书起因非常简单,既然有人愿意看这样的文字,读者喜欢,能写为什么不写,何乐而不为。我得到很多鼓励和督促,写文章的都盼望有人阅读,当然更因为喜欢写,技痒难熬自以为是,结果就一而再,再而三,欲罢不能。
怀旧是人生难免的一种情绪,陈年旧事说过去就过去,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最后还要唠叨一句,本书内容为第一次结集,有些被删节的文字,尽可能地恢复了。
二○一三年三月
马寅初:其实他和鲁迅一样,都是学地矿的
有朋友看了我的专栏,很感慨,说没想到国民党的两位中统特务头子,会是学地质矿物出身,而且都当过教育部长。我一开始也觉得奇怪,天下事这么奇巧,书看多了,就觉得很正常。在过去年代,地质和矿物犹如后来的电机、计算机,还有生物,能够时髦与饭碗有关,大家都相信学了这个,日后找工作容易。
真正老资格学过矿物的,是鲁迅,还有后来的北京大学老校长马寅初。我所知道的著名人士,除了李四光学这玩意儿修成正果,其他人都是当作敲门砖,都半路改行。朱家骅和陈立夫从政当官,鲁迅成了文学家,马寅初成了经济学家。因此结论也简单,人生一世,学什么专业不重要,干什么才重要,干成了什么更重要。
李敖先生到北京大学演讲,狠狠地恭维了马寅初,说老先生坚持真理,竟敢和老人家的意思拧着干。马寅初以经济学家成名,生在乱世,没多少用武之地,一辈子也谈不上多大特殊贡献,能让人记住的,也就是提醒大家管好自己的玩意儿,注意控制人口。中国人太多了,多得让人一想到就心烦,就抱怨。
人口问题后果很严重,也很简单。用不着多少学问便想明白,掰掰手指就算清楚,以马寅初自家为例,他老先生生于一八八二年,比鲁迅小一岁,是家中的老五,也就是说,这一代兄弟五人。到子侄一代,有男十一人,女二十二人。到了孙辈,已变成四十七人,男二十人,女二十七人。
用传统眼光看,人丁兴旺是好事,在经济学家眼里,前景并不太妙,基本上是灾难。马寅初的本科虽然是矿冶,却是耶鲁大学经济学硕士,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博士。学经济的人皆会算账,他不得不对当权者说老实话和大白话。广大的农村没电,天一黑就睡觉,这是人口增加之重要原因,不计划生育不行。
尽管一再强调他的人口学观点与马尔萨斯无关,说自己是不折不扣的马克思信徒,毛主席还是一眼就看穿了这个资产阶级把戏。要知道,讲人口学的马尔萨斯,好人坏人都不待见,马克思不喜欢,斯大林不喜欢,希特勒和墨索里尼也不喜欢,蒋介石恨,毛泽东也恨。
贩卖一个大家都讨厌的观点,很危险。马寅初逆水行舟,仗着岁数大,资格老,以为说几句不中听的肺腑之言,也算是感共产党的恩,帮同志们一把。所幸他并没有因此被打成“右派”,也没有遭过分残酷迫害,相对于另外一些敢说真话的著名人士,已经很幸运,有些委屈,还算不上太亏待。
马寅初是大清政府保送出去的留学生,毕业于北洋大学的矿冶专业。祖辈酿酒和卖酒,到了他这里,忽然想明白洋学问的好处。他爹原来只希望他长大当个小老板,自家酒店管管账,没想到儿子非要读洋学堂,而且以死相逼,不让我到城里去读书,就死给你老爹看。据说是真的投过河,他爹吓得不轻,只好送儿子到上海去读中学。
马寅初是浙江嵊县人,一个乡下人,能去城里读书,去大城市上海,后来又去天津上大学,说明家里有点经济实力。他最终在美国获得了博士头衔,等到学成归国,大清朝已不复存在,袁大总统刚一命呜呼。一百年前的出洋留学,绝对真金白银,马寅初先在北洋政府的财政部混了一年,然后便是北京大学的经济系教授和系主任。
当时别的教授上班都是黄包车,只有他神气十足,天天很威风地坐着大马车。出过国门的人就是不一样,难怪朱自清在日记中会不断提醒自己,没有留洋资历的人即使当了系主任,也一定要低调,要兢兢业业,否则弄不好就会被别人挤兑了。
平心而论,二十世纪一百年中,真正有机会搞经济的好日子并不多。乱世英雄起四方,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不太平的日子居多,很长一段岁月,不是战争,就是政治运动。生活在这样的时代,好死不如赖活,话听起来有点糙,不过意思倒是不错。考察马寅初的一生,让人羡慕之事不少,说一千道一万,首先还是一个活得长。
马寅初活了整一百岁,经历得多,这政府那政府,都见过。遭遇了各式各样的运动,我们如今津津乐道的一代文化名人,大都是五四青年,可他却是不折不扣年近不惑的五四中年。他这一生,大多数时候吃香喝辣,新和旧的便宜都占。当北大教授不久,便公然娶妾,找了个刚满十三岁的幼齿。在以后的漫长岁月,始终一妻一妾,直到老死,害得胡适十分嫉妒,说他身体好性欲强。
马寅初在新中国政府中享受的是行政三级,相当于副总理和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这级别相当高,高过省长省委书记。难怪有些抛头颅洒热血的老革命不服气,天下是老子打下来,你一个臭老九何德何能,竟然待在这么高的位置上。因为人口论争,他开始遭到冷遇,被迫辞了北大校长,行政待遇却一直享受。
一般老百姓也搞不太明白这行政待遇,打个不恰当的比喻,基本上是英国贵族的享受,有公家指定的很大的四合院,有专职司机,有秘书,还有服务员。

书籍目录

自序
陈三立虎子无犬父
李瑞清一代非著名书法大师
蔡元培其生也荣,其死也哀
蔡威廉艺术家活得长很重要
林文铮高开低走的悲剧人生
林风眠画者的浪漫与凄凉
曾昭燏曾国藩家族里的考古学姑娘
曾昭抡学成数理化,也只走好了半片天下
俞大絪你想象不到的显赫家世
俞大维天才横溢,触手成春
傅斯年学术界的曹操
罗家伦当官第三,学问第二,最好的大学校长材料
朱家骅国民党里的“又红又专”
陈立夫官场沉浮,不如去新泽西当陶渊明
陈果夫分到了蒋家王朝的原始股
陈布雷生为蒋之人,死为蒋之鬼
马寅初其实他和鲁迅一样,都是学地矿的
胡适别看学位,看学问
赵元任两颗假牙成就语言天才
竺可桢为何宋人不知梅
陈西滢鲁迅最痛恨的人
朱东润天下尽欺老实人
徐志摩毕生行径均是诗
杨宪益最令人称道的富二代
吴梅喧嚣乱世继清音
黄侃书生意气是狂狷
汪东革命、当官、学问、书画都不误
胡小石“不务正业”的国学大师
汪辟疆给别人排名,自己却被忘了
陈中凡文人的“三书”和“三不”
沈祖棻斜阳里的春愁
程千帆“捡到”的镇系之宝
王伯沆活在民国的六朝人物
柳诒徵旧式文人标本
张元济拒签孙中山,劝降蒋介石
陆费逵用教材押注革命
章锡琛堂堂开明人,俯仰两无愧
王云五从商务印书馆管到国家财政部
林语堂原来写书可以这么赚钱
周越然最有钱的淫书收藏家
林汉达从教材抄袭者到“青年贩子”
桂永清黄埔一期也平庸
杜聿明败军之将,不敢言勇
王叔铭是甲级战犯也是王光美的干爹
胡宗南老一点怎么了
附1 黄埔的底色
附2 黄埔学生的年龄问题
孙立人在缅甸活埋日本战俘?
林虎走对了前99步
陈绍宽在1928年提出航母计划的人

编辑推荐

《陈年旧事》编辑推荐:著名作家、《一号命令》作者叶兆言,趣谈数十位近现代名士的陈年旧事鲜为人知的老掌故、随手拈来,勾勒出一幅绝不苟且、坚守情怀的精英群像新集文字最大程度恢复曾被删减文字,此间背后究竟有怎样的难言隐语?

前言

自序多少年来,习惯了被人称为小说家。什么是小说家呢,就是一个喜欢编故事的家伙,成天胡思乱想,同时用文字把思想固定下来,接二连三地杂志上发表,出版社出书,然后凭着这些成绩,便在小说家的椅子上坐实了。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我断断续续一直在写小说,不温也不火,好歹都是坚持,转眼三十多年,蓦然回首,著作未曾等身,也已经有了几百万字。于是开始写些非虚构的文字,说是散文也好,说是随笔也行,不紧不慢又出过几本书。我是个喜欢动笔的人,写什么都觉得津津有味,都能自得其乐。在非虚构的作品中,有一本《陈旧人物》似乎还受大家欢迎,常常有读者提到。本书的体例与《陈旧人物》大致相同,当作续集也未尝不可,无非说说过去的人,谈谈过去的事。以人叙事,以事论人,不同的只是每篇篇幅略短,但范围更广,内容不再局限于文化人,政治和军事都有所涉及。本书起因非常简单,既然有人愿意看这样的文字,读者喜欢,能写为什么不写,何乐而不为。我得到很多鼓励和督促,写文章的都盼望有人阅读,当然更因为喜欢写,技痒难熬自以为是,结果就一而再,再而三,欲罢不能。怀旧是人生难免的一种情绪,陈年旧事说过去就过去,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最后还要唠叨一句,本书内容为第一次结集,有些被删节的文字,尽可能地恢复了。二○一三年三月

内容概要

叶兆言
作家。原籍苏州,生于南京。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曾任金陵职业大学教师、江苏文艺出版社编辑。1980年开始发表作品,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花影》《一九三七年的爱情》《我们的心多么顽固》、中篇小说《马文的战争》等。

名人推荐

叶兆言的性格为人绝对是儒家的,他是一个真正的读书人,满腹经纶,优雅随和,身上散发出某种旧文人的气息。——苏童

章节摘录

版权页:   马寅初:其实他和鲁迅一样,都是学地矿的 有朋友看了我的专栏,很感慨,说没想到国民党的两位中统特务头子,会是学地质矿物出身,而且都当过教育部长。我一开始也觉得奇怪,天下事这么奇巧,书看多了,就觉得很正常。在过去年代,地质和矿物犹如后来的电机、计算机,还有生物,能够时髦与饭碗有关,大家都相信学了这个,日后找工作容易。 真正老资格学过矿物的,是鲁迅,还有后来的北京大学老校长马寅初。我所知道的著名人士,除了李四光学这玩意儿修成正果,其他人都是当作敲门砖,都半路改行。朱家骅和陈立夫从政当官,鲁迅成了文学家,马寅初成了经济学家。因此结论也简单,人生一世,学什么专业不重要,干什么才重要,干成了什么更重要。 李敖先生到北京大学演讲,狠狠地恭维了马寅初,说老先生坚持真理,竟敢和老人家的意思拧着干。马寅初以经济学家成名,生在乱世,没多少用武之地,一辈子也谈不上多大特殊贡献,能让人记住的,也就是提醒大家管好自己的玩意儿,注意控制人口。中国人太多了,多得让人一想到就心烦,就抱怨。 人口问题后果很严重,也很简单。用不着多少学问便想明白,掰掰手指就算清楚,以马寅初自家为例,他老先生生于一八八二年,比鲁迅小一岁,是家中的老五,也就是说,这一代兄弟五人。到子侄一代,有男十一人,女二十二人。到了孙辈,已变成四十七人,男二十人,女二十七人。 用传统眼光看,人丁兴旺是好事,在经济学家眼里,前景并不太妙,基本上是灾难。马寅初的本科虽然是矿冶,却是耶鲁大学经济学硕士,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博士。学经济的人皆会算账,他不得不对当权者说老实话和大白话。广大的农村没电,天一黑就睡觉,这是人口增加之重要原因,不计划生育不行。 尽管一再强调他的人口学观点与马尔萨斯无关,说自己是不折不扣的马克思信徒,毛主席还是一眼就看穿了这个资产阶级把戏。要知道,讲人口学的马尔萨斯,好人坏人都不待见,马克思不喜欢,斯大林不喜欢,希特勒和墨索里尼也不喜欢,蒋介石恨,毛泽东也恨。 贩卖一个大家都讨厌的观点,很危险。马寅初逆水行舟,仗着岁数大,资格老,以为说几句不中听的肺腑之言,也算是感共产党的恩,帮同志们一把。所幸他并没有因此被打成“右派”,也没有遭过分残酷迫害,相对于另外一些敢说真话的著名人士,已经很幸运,有些委屈,还算不上太亏待。 马寅初是大清政府保送出去的留学生,毕业于北洋大学的矿冶专业。祖辈酿酒和卖酒,到了他这里,忽然想明白洋学问的好处。他爹原来只希望他长大当个小老板,自家酒店管管账,没想到儿子非要读洋学堂,而且以死相逼,不让我到城里去读书,就死给你老爹看。据说是真的投过河,他爹吓得不轻,只好送儿子到上海去读中学。


 陈年旧事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8条)

  •     叶兆言,金陵人士,出身名门,著作等身,我却从未读过。但我最喜欢的作家苏童认为:“叶兆言的性格为人绝对是儒家的,他是一个真正的读书人,满腹经纶,优雅随和,身上散发出某种旧文人的气息。”这句广告胜却千言万语,令我对其兴趣大增。小说已来不及,先从这本最新的《陈年旧事》着手。一本追怀民国时期风云名士的散文集。从文字来看,不愧学识与见识广博、深得文学世家熏陶的赞誉。叶兆言以近花甲之岁,却紧跟时尚潮流,所写虽为民国旧人旧风物,但用词却让当今读者倍觉亲切,“富二代”、“干爹”、“非著名”之类流行用语任意驰骋,却也觉得贴切,并无生硬之感。由此见得,叶老师也是与时俱进且生性活泛之人,有趣之人方可写有趣之字,所以一本书,几十位名人,他写时信手拈来,随记忆灵活而动,甚至时常无结尾,初读时偶然会令人错愕,觉得故事没说完,随后便觉此种写法之精妙,回味无穷。作者写得随性,读者若是心情与此书基调频率接近,则也会自得其乐,不觉时间流动。此书最鲜明的特色,便是串式写法。比如首篇写到陈寅恪之父陈三立,文中提到书法大师李瑞清,于是下一篇就写李瑞清;而民国名士之间多半关系也如珠串,一根时间或地理坐标即可将多数人连接起来,要么血缘,要么婚姻,要么挚友,总有瓜葛,绝无孤立,读来不禁令人称奇。作者对民国人物极其熟悉,仿佛和你面对面聊聊身边的几位朋友,寥寥数语就可写出时间跨度很大的人物经历,让人在疏离和苍茫中感喟时运和命运。作为今人,尤为感慨的是,当代之功利令人猥琐狭窄,正如素来不喜徐志摩的叶兆言语:“徐志摩的很多做法确实很俗,但是相比今日之文人学者,他已经雅得多”。
  •     你的异域,我的故土马维在一家常去的书店的醒目位置看到 “思享家丛书”出了新册子,便很自然地从架上取下翻看。我得承认,这首先是因为看重丛书主编、作家徐晓的名字。时隔多年,我依然忘不了阅读《半生为人》所带来的震撼:相信在这样的作品和作家面前,当代很多散文或“散文家”都不免自惭形秽吧。后来有机会亲见作者,果真“文如其人”——在今天这个时代,当得这几个字的人并不多见。引起我好奇心的另一个理由是,这套书先前出版的几册,有大半我都翻阅过,的确名不虚传。而当下面世的这几本,也足够吸引人:香港作家陈冠中的《我这一代香港人》、学院派公共知识分子刘擎教授的评论集《中国有多特殊》、名家叶兆言的民国专栏合集《陈年旧事》。还有一册书,题目起得最为潇洒,曰《与故土一拍两散》,其作者,看似名不见经传,却同样有着显赫的家世:祖父乃著名学者、《资本论》最早的中文译本合译者王亚南先生——顺便说一句,在很多人看来,其实王老先生最大的学术贡献反倒不在此,而在其1948年出版的《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一书。聊了那么多关于作者的闲话,话说回来,我当然知道,我的同类——书虫们,最看重的其实还是书本身的质地,却并不怎么在乎名头的光鲜与否。当我怀着将信将疑的态度,将这几本书从那家本地有名的实体书店抱回家细细阅读之后,我得承认:出于对名家的警惕甚或是过度警惕,我原本真的低估了它们可能拥有的阅读价值。某种程度上,我买下这些书,是出于支持本地独立书店的想法。可是,这个念头却在不经意间让我遭遇了一场非常不错的精神大餐——虽然说不上奢华,甚至以其形式而论并非那么地formal,但我却真的“吃”得酣畅淋漓,意犹未尽。先说陈冠中的《我这一代香港人》。我阅读陈先生的作品,自《城市九章》始,此后即一发而不可收,真可说是喜欢得“弗得了”。此书延续了作者一贯貌似散淡的笔法,描述在作为读者的我这一代人眼中是父辈的那代香港人的林林总总,往往能令隔岸观火的读者大呼过瘾。香港是他的城,他对香港的爱,时不时会体现在那些也许会让人不太舒服的批评里。比如他以挑刺的态度议论到的“港式精明和效率”,说“我们从小就知道用最小的投资获得最优的回报……这成了我们的习性……我们的赚钱板斧、知识结构、国际观都是局部的、选择性的,还以为自己见多识广……我们这批人不知道自己运气好到什么地步,其实并不是因为我们怎么聪明,而是因为有一个历史的大环境在后面成就着我们。”看似漫不经心,不过至少在我这个局外人看来,却是处处说到了点子上。这部书里最好玩的,还要数对“刻奇”(Kisch)现象的探讨。这个词在华人世界的媒体上如此流行,却鲜有对其涵义做出系统梳理者。这部书里收录的长文《给受了过多人文教育的人》以一种近乎戏谑的笔法探讨了当今日常生活中人人都会遭逢到的Kisch的种种表现,极为有趣。而作者对北京、台北、上海等各大华人城市精神的对比,则显示出了一位老牌文化人的功力与敏锐,让人不由心生佩服之意。如果说陈冠中的作品,书写的是一位年过花甲的香港人的文化自省,那么在《与故土一拍两散》里,海归作者王昭阳则展现了更多的“异域观察家”色彩。这部书主要写到作者在美留学期间经历与耳闻目睹的种种以及由此生发的大量感慨。很可能是由于遭遇的缘故,作者虽已在欧美诸国生活数十年并已归化美国,对美国文明却充满了叛逆与不满。而眼光的毒辣又使其批判常常切中时弊——尽管也许因为看似不是中国的时弊,而不怎么吸引眼球——必须承认,他所看到的问题,大多乃是真问题,而非基于意识形态站队的结果。事实上,或许它们还不仅仅是“美国问题”,也同时就是“中国问题”。同样是谈论中国问题,刘擎教授的《中国有多特殊》,其观察世象的视野与挖掘和阐释问题的功夫,似乎要比前者更为深广。我这么说,其实是想表明以下观点:这真是一部现今少见的值得反复阅读的公共读物,也是这几本书里我个人最偏爱的一部。作者在该书序言中恰如其分地将汉密尔顿的写作信条当作公共写作的典范,而我觉得,在当今中国的公共写作中,已经罕有仍然对知识本身抱有纯粹兴趣而同时又愿意并且能够对众多关乎社会的问题进行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多角度审慎探讨的作者。不过在这不多者中,刘擎先生无疑应该是重要一员。尽管“中国有多特殊”这个书名,完全不足以概括本书所论及的议题之广博与复杂,但这个题目还是明白无误地表达了作者挥之不去的“中国意识”。无论是对罗尔斯的自由主义命题的探讨、对现代之政治正当性观念起源的追溯,还是对马丁·路德·金抄袭事件的回顾、对法国学术明星贝尔纳-亨利·莱维的介绍与批评,抑或是对美国大选的观察、对今日中国社会被“社会达尔文主义”之浪潮吞没的思虑……尽管论题不一而足,但在作者这些学术或公共关怀的背后,都有一个同样的中国语境。换言之,尽管不是所有问题都可以简约化为“中国问题”,但作者的种种关怀仍不失为是中国知识人所独有的。观察前三位作者,很容易发现其外在的共同之处:留洋知识人。而叶兆言这位以小说家身份来写民国文化名人的名人之后,却没有这层背景。也许真的是因为这一缘故,至少在对比阅读时会发现,《陈年旧事》里收录的文章有更多的旧时中国气息,读完后令人打心眼里向往永不再来的旧日时光。我还必须说,这种向往,不是一种理性的向往,也不是一种厚此薄彼的臆想,好似那个年代真的好过如今多少似的,不是这样的。它更多的是一种乡愁般的渴望,恰似一个婴孩在刚出生时想要再次回到母体,寻回那种特别舒服的感觉一般。本书白描式地叙述了民国诸多文人的八卦,自然有些是我们读到过的,但也有不少学者的掌故是过去为人所不知或忽视的。因为作者生于世家,长在民国之都南京,就读于文史学者众多的南京大学,拥有地利与人和的便利,为一般人所不能企及,故而也就可以为我们写下不少文史学者的轶闻。在如今民国热,尤其是民国学者热鼓噪得有些惹人厌的情形下,作者那一篇篇短小精悍的文字,却仍然能令读者颇感耳目一新,实属不易。如果说尚有些许遗憾的话,那就在于,书中个别篇章在写作时恐怕是顾虑篇幅的缘故,有虎头蛇尾之嫌。这四部书,自空间而论,探讨的主题从中到外,从东到西;自时间而论,则是由昔日到今日,由历史到现实。不过,无论论题如何变换,无论选择何种切入点,都不脱对故土的关怀和对异域的关照。作为读者的我们,其实也同作者一样,时时需要面对来自异域与故土之间的张力。你有你的异域,我有我的故土。而在这个充满变幻的世界里,一切都随时有可能改变位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或许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才令我们感受到生活的辽阔与自由。
  •     早几年,叶兆言《陈旧人物》出版时,我还未曾混迹文字江湖,就更不曾留意一本书的出版了。但近两年,不停有人在耳边盛赞这本书,说文字笔法均不俗,值得一读。因地处偏僻,快递等都不能达,也就懒得从网上找到一读。一本书也就这么错过了。在遇到《陈年旧事》时,初以为还是那本书换个书目的重版呢,看短序才知不是。其实,无论出版与否,既然遇到肯定都要读的。《陈年旧事》体例还是延续《陈旧人物》,也就是叶兆言所说的“续集”。谈的都是过去的人事,以人叙事,以事论人。所不同者,本书所涉及的以政治、军事人物居多。叶兆言所谈近五十人,有些如今依旧如雷贯耳;有些已经淹没在历史尘埃,渐被忘却,但当年哪一个不是风云之辈。多少年后再读,照旧如新,仿佛当年。我倒是不大认同作者叶兆言“陈年旧事说过去就过去”的说法。说白纸黑字也好,说历史不能重来也罢,风流其实是不会雨打风吹去的。时隔经年,叶兆言还在不厌其烦地一篇篇叙说陈年旧事即是明证。叶兆言在写赵元任时说,阅读过去回忆当年,事实真假都在其次,关键是我们愿意相信什么,需要什么样的真相。这句话可以说是定下了全书的基调。这是一本阅读过去回忆当年的书。阅读也好,回忆也罢。作为叶圣陶之孙,叶兆言肚子里肯定有大把的轶闻趣事可吐露,好在本书除了轶闻外还有更多值得称道的东西在。作者写蔡元培之女、画家蔡威廉时,第一段就有“名人子弟总会沾点光,但沾光也可能吃亏,因为你始终淹没在名人的光圈里,自己无法闪光。你生活在名人阴影中,会有一种无形压力。”写这些的叶兆言大概也是深有体会,我甚至觉得这写的就是作者本人。这是个人的阅读看法,姑且存疑。好在无论是作为蔡元培之女的蔡威廉,还是作为叶圣陶之孙的叶兆言,在名人的光圈之内,也都各有令人称道的不俗成就。叶兆言好历史,感觉尤其喜欢关注历史中的政治、军事人物,本书大半篇幅都是写此。比如他写陈立夫:大陆人能记住的,还是追随蒋介石的那段从政历史,其实这只是他人生的四分之一,此后的道路仍然很长。笔者孤陋寡闻,也是通过叶兆言的这篇短文才对陈立夫人生余下的四分之三有了初步了解。可了解处还尚多。他写“二十世纪最有文化的人”胡适:敢把自由和容忍带进政治和官场,虽败犹荣,是政治和官场对不起他。写胡适的何其多,这么写的大概不多见。《陈年旧事》,遥想当年名士,因缘际会,成时代的风流人物。其人其事,令人不由得心向往之。名之曰“陈年旧事”,慨叹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陈年旧事》以简洁、朴实的笔法,勾勒了40余位中国近现代著名的人物形象。作者像聊天一样,讲述了诸如胡适、林语堂、吴梅、竺可桢这类大师的老掌故老段子,将陈年旧事娓娓道来,读来别有一番味道。作者善于结合时代背景,笔下人物令人神往,感慨大师风范以及时代沧桑。《陈旧人物》不沉闷,在学术之外,有趣味;在趣味之余也有学术。毕竟是写小说出身的作者,懂得抓住阅读者的心,懂得让人怎么一读就不好放心,非读完不可。书里那么多篇章,往往都是写到紧要处时戛然而止。让人去回味,猜测,查证……让读者参与到“阅读过去回忆当年”中也很好。

精彩短评 (总计63条)

  •     百年文化,百年大师
  •     前面还行 讲文化人 后面讲起军队我就想打瞌睡了
  •     每篇读起来都挺有趣
  •     历史人物的花边旧闻,读来亲切,自然。喜欢
  •     这本散文集还算是用心做的。
  •     民国人物浅谈,人多篇幅小,八卦不尽兴。对中研院诸人有兴趣的可读《民国衣冠:风雨中研院》。
  •     里面的人和事晓说奇谈里也有,听晓松说说那些传奇觉得还好,可是把这些个故事落实到纸上,除了人物显赫地方带给人的窥探的欲望外,其实那些传奇还是单薄了点。觉得没有必要写成一本书,有时无聊听听晓松侃侃就好。
  •     读过,忘了
  •     作为八卦来读是极好的,大家的文字读起来就是熨帖。且篇幅控制的巧妙,引人入胜处戛然而止。不觉得啰嗦,偏偏意犹未尽。外子觉得夹杂了些政治云云,我倒都是爱看。最后,总结,看看就罢了,纸书不买也罢
  •     主要以南京大学为中心勾陈旧时文人,确实讲了一些原来没有听过的故事。肯定属于八卦,但还有些趣味。一方面得益于作者的家世(叶圣陶的孙子),同时也和作者本人的学问取向有关。
  •     应该拿去派电影。写得很精彩啊。
  •     看看认识的历史人物蛮有意思,不认识的就看不进去,说到底还是自己浅显
  •     开始以为会是独特的个人见解之类,翻开看,尽是些八卦野史,三句不离“中央大学”即现在南京大学。
  •     没怎么做研究,泛泛而谈这些名人,太没有诚意。此书有拼凑之意,文字也相当粗糙。
  •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     能把八卦用此等语气与笔调写出来,亦算是叶兆言先生的大本事。闲来无事时读之还算有趣,可恐怕,受题材所限,有趣也只是有趣而已。诚然,以叶兆言先生的显赫家世,知道这些掌故并不足为奇。难得的是,能在几千字篇幅内将一个人写的“血肉清晰”,这需要扎实的笔头功夫与很好的文学涵养;果不其然,观其学历与工作履历,先生能有如此”修为“,也确属正常。中规中矩之外,也偶见一些犀利言语,这些倒是毕露了锋芒,例如写傅斯年的那一篇中便有这么一句 —— “真羡慕当年的留学生,出去混几年,从此吃香喝辣。“ —— 辛辣且有趣的很,更是全书的亮点所在。
  •     或许是我属于古董行列。我很难接受作者的语言风格:半网络化风格的叙事,人物没头没尾,也不太容易找到作者想表达的中心思想。
  •      写了些与我而言平常不太关注的任务。前半部分看了各种学霸以及各种名门望族错综复杂的关系,开阔开阔眼界看看还是不错的。 本人在南京读书,恰巧叶兆言先生曾就读于南大,里里外外写了不少南京的人南京的事儿,颇感亲切。
  •     讲一个好故事,有趣,有料。
  •     喜欢作者的调调
  •     很不错的地铁读物
  •     看着玩,文人八卦。
  •     喜欢看这种旧人故事,文化人的八卦。
  •     前半部分比较有趣,一气读完。
  •     选读。
  •     前面的人物比后面的写的精彩。觉得作者越往后越不想写了,敷衍了事写完。
  •     没有营养的读物。
  •     比起《陈旧人物》更八卦,略随便,有赶工的感觉。
  •     比较喜欢月旦民国人物的文章,文字写的很平实,我也喜欢。文中老出现我祖父,我父亲,我母亲,也没个名讳。你叶兆言我也就觉得名字眼熟,干什么的,什么来历真不知道,只好查了一下,哦,你祖父原来是叶圣陶。
  •     为了沈祖棻看的,补了很多常识,第一次看到早早诗真是惊艳了,好想赶快看到沈的书啊。
  •     好看
  •     陈年旧事,引人回忆!
  •     我看到了 關係!關係!關係!
  •     买给我公公的,他说还蛮好看
  •     所谓陈年旧事即作者了解到的各种大师的八卦段子合集 意外的还算有趣 只可惜多少风云人物最后都在文革中陨落
  •     中信这一套 思享家 都挺好的 内容精良 整装也可圈可点
  •     越看越好看,文人八卦,很多民国趣闻从未听过,比起小说,随笔更见真性情
  •     八卦有余而趣味又不足。
  •     书很不错很喜欢真棒~
  •     也不晓得是不是岳南,江振勇的作品先入为主的关系,通篇复述陈旧段子夹杂“名门”祖父身份的强调Repeat....
  •     书很精美,内容更精彩。
  •     名人小八卦,随便看看。
  •     八卦
  •     看得轻松的随笔
  •     书的包装挺好的,内容很朴实,有一种作者与读者通过朴素的文字轻声聊天的感觉
  •     民国人物故事八卦,情节虽简单,娓娓道来还是不错的
  •     收放自如的专栏文字,写的人物也不尽是老面孔
  •     杂凑的文字,读来毫无趣味,文字驾驭能力太弱
  •     某种程度上来说,民国是最好的时代,当然也是最坏的时代。文章都好看,满足人的八卦欲,就是太意犹未尽了。
  •     羡慕读书多的人
  •     叶兆言先生出身名门,又是书香世家。对民国时期的一些杂闻轶事娓娓叙来,既有怀旧气息,又有客观的评论,趣味性比较强。对那个文化发展蓬勃的年代,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     一百年后我们的后人写书时还能找得到可以称得上名士,大家的人么?
  •     作者以独特的视觉与笔触写了40多位近代各界的重要人物的故事,其中,不少有重新定义的价值,比如对陈演恪的父亲和散原老人,就把地位和成就按照应有的来拔高,也重新去降低国民党的一些将领,其他任务的描写亦是妙趣横生,机油学术考据味,又非常有趣,而且观点独特。是一本不错的书。
  •     收到此书,感觉还不错
  •     简单 直白 透露褒贬
  •     不好意思,我爱历史,更爱八卦。
  •     真正老资格学过矿物的,是鲁迅,还有后来的北京大学老校长马寅初。除了李四光学这修成正果,其他人都半路改行。朱家骅和陈立夫从政,鲁迅成了文学家,马寅初成了经济学家。人生一世学什么专业不重要,干什么才重要,干成了什么更重要。
  •     叶兆言写的许多名人事。
  •     文化人大约都这样写文化人。
  •     一本正经地谈八卦…
  •     叶先生闲闲地说几句民国时期的八卦,读起来可真是清新隽永。
  •     要说意思 没什么意思
  •     近来对民国时期的人物们比较感兴趣,刚好看《蒋工的面子》更加激起了我的好奇心,每篇都太短了刚好挑起兴趣了又不够味...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