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中国形象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2006-7
ISBN:9787101052107
作者:哈罗德·伊罗生
页数:281页

作者简介

《美国的中国形象》上个世纪之交的中国人究竟过着什么样的生活?经历着怎样的动乱和变化?保持着哪些文化传统和陈规陋习?都市、乡村及社会各层面的具体状况如何?本套丛书将为你解答这些问题。

书籍目录

导论
第一部 亚洲
第二部 中国人
01 调查对象的观点
02 优等民族
03 劣等民族
04 “中国猎,中国猎,中国佬”
05 受保护者
06 有吸引力的民族(1905-1937)
07 崛起的英雄
08 堕落的英雄
09 “望恩负义的无耻之徒”
10 苏醒的龙
第三部 若干思索

编辑推荐

  作者皆系一百年前在中国居留并深谙中国文化的西方人。他们以外人独有的视角和眼光打量、考察着这块神秘的土地,并以生动形象的语言纪录下他们的观感和惊奇。每本书都保留了大量老照片,这使我们可以更直观和清晰地回眸清末民初那一段充满创伤的岁月。

内容概要

  哈罗德·伊罗生(Harold R.Isaacs)1910年生,毕业于哥论比亚大学,后来任职于上海《大晚报》和《大陆报》,又主办《中国论坛报》,兼“哈瓦斯通讯社”驻沪通讯员。1933年参加中国民权保障同盟,任执行委员。

图书封面


 美国的中国形象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这本书是经典之作,经常看到它被引用,译本应该也算相当流行的。不过偶尔之疏失,人所难免,兹举数例:p.178:《被蹂躏的地球》:此处作者列举了多部1943年描述中国的纪录片,所指的应是特指中国的状况,准此,恐怕earth对应的不是“地球”,而是“大地”吧?p.233:通过哪些在斯大林时代肃反审讯中被告们的坦白辩解,例如,在阿瑟•凯斯特勒的《黑暗之极》中或由乔治•奥韦尔在1984年(原文为1984年,疑有误。——译者注)生动地表明的那样,它将很显然地远远胜过苏联人所具有的任何技巧。按:这一段的错,最不可思议。译者注既多余,又令人哭笑不得。译者竟似不知《1984》是乔治·奥威尔著名的反乌托邦小说,而以为是他做某事的年代(考虑到原著是1958年出版,这样的确不可思议,所以译者说“疑有误”)。英文中书名不用书名号,不过应该也作斜体字,只是这书名的确……也有点误导人。此外,所谓《黑暗之极》,中译本名《正午的黑暗》。如果说这里是“疑所不当疑”,那在另一处年代相关的则是可疑处而未留心。p.228:“从布尔什维克革命到苏美外交关系恢复的60年时间”,试想,苏联1917年十月革命,如果是60年,则作者写作本书的1958年尚未恢复外交关系,又怎能有这样一段话?事实上,1933年罗斯福政府便承认苏联并与之建立外交关系,因此,这里分明应是“16年”而非“60年”,想来英文原文用的是sixteen而译者不知怎么当sixty来理解了。p.278:杀人行凶的土耳其人的印象就是如此,这种印象自十字军时代就一直留在欧洲人的心目中,并因第一次世界大战刚过之后,土耳其人对美国人的虐待而再次复活,特别是对美国人来说更是如此。按:这段话读起来倒也似顺口,但问题是,一战过后土耳其人哪有机会“虐待美国人”?这里分明应是亚美尼亚人,土耳其对亚美尼亚人的大屠杀,至今仍是闹得纷纷纭纭的事件。只是Armenia(亚美尼亚人)和American(美国人)在英文中的字形颇为相似,译者因而有些想当然了吧。

精彩短评 (总计4条)

  •     字大,好念,有图。一会就翻完了。
  •     调查报告的可行性方案要研究
  •     哈罗德提出的六个时期的划分以及美国的中国形象的二元对立观点(即在绝对肯定和否定中摇摆不定)对后来的研究西方的中国形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可谓是这方面的开山鼻祖。对这一方面有兴趣的必看。而且用社会学做调查和统计的方式来进行梳理中国形象还是很新的。中国学者可以借鉴一下,不要老是弄文本分析么~~
  •     简直像是被谷歌翻译出来的!!!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