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子带你走近科学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11
ISBN:9787561338056
作者:方舟子
页数:325页

作者简介

推开美丽的科学大门
感受自然与世界的魅力
南极为什么没有熊?向日葵究竟向不向日?啄木鸟为什么不头疼?我们为什
么不长尾巴?为什么说黑猩猩是人类的近亲?人是理性的动物吗?快乐的感觉是
如何产生的?……
本书是方舟子的科普精品文集,都是兼具知识性、趣味性和思想性的科学美
文,介绍奇妙的自然现象、有趣的科学发现和鲜为人知的科学史趣闻轶事,展现
科学的美丽和魅力。
这是一部为大众、特别是为青少年而写的含金量极高的科普作品,方舟子将
带你进入有趣的科学世界。

书籍目录

科学是美丽的(序)
【进化的奇迹】
为什么南极没有熊?
啄木鸟为什么不头疼?
我们为什么不长尾巴?
向日葵究竟向不向日
植物中的神秘数字
达尔文的美丽错误
我们曾经都是鱼
不可能的怪物
“夏娃”与“亚当”之谜
人体与疟原虫的战争
小蛾子如何解决了大问题
达尔文的鸣雀
【有趣的小世界】
萤火虫的战争
达尔文的兰花
翅膀上的眼睛
舞虻的结婚礼物
与蛆共生的故事
蜜蜂的美丽舞蹈
赤眼蜂的愚蠢选择
寄生蜂的聪明选择
蚊子的恋曲
莫诺湖畔的苍蝇
性与死的统一
人,小生命的栖居
【人兽之间】
镜子中的自我
站在黑猩猩的立场上看
猿:人性,太人性了
鹦鹉学舌和猩猩学电脑
聪明的动物会“数数”
人也不是理性的动物
眼见未必为实
快乐就在大脑中
我们脑中的时钟
科学地解决道德难题?
在人类的感觉之外
不要怪罪遗传
人不是基因的奴隶
多少基因多少环境
【脆弱的家园】
复活节岛的悲剧
原始森林的奇观
时尚酿成的悲剧
外来物种悲喜剧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麝牛,你为什么不跑
在核战争的阴影之下
坐地遥想五万年
谁控制着生态平衡?
【科学的人生】
科学史上最孤独的天才
达尔文得了什么病
爱因斯坦是个什么样的人?
不要妖魔化科学界
克里克:改行改出科学奇迹
布伦纳的诺贝尔奖之路
信仰马克思主义的西方科学大师
孔伯格父子的诺贝尔奖之路
被当成反科学偶像的科学英雄
出师未捷身先死——悼念邹承鲁先生
【传奇与丑闻】
秦始皇的生父是谁
徐达吃蒸鹅而死吗?
华盛顿之死与放血疗法
半穹顶的不同故事
“龙骨”的由来
石头也能说谎
科学史上的决斗
数学史上的一大恩怨
让我们接近星星
太空笔的传奇
光的真理
神秘的N射线
产婆蟾的“黑色指垫”
破解爪哇怪病之谜
“不死的细胞”疑云
“六〇六”的真实故事
科学不是神话
古希腊的科学遗产
【科学的尊严】
科学研究是这么做的
科学实验需要设对照
没有科学是万万不能的
以“科学精神”的名义
科学家看到了什么事情?
科学与宗教能够调和吗?
怎样看待个别的大科学家信教
科学不该宽容
哥德巴赫猜想有什么用?
进化不仅仅是“一种理论”
不要滥用进化论
不必为进化绝望
【科学的前沿】
胚胎多大才算人?
DNA鉴定历史人物的身世
破解最致命的流感病毒之谜
布什总统发动“起源大战”
“虚拟人”的现实与梦想
冥王星不是第九大行星

内容概要

方舟子,本名方是民,1967年9月生于福建云霄县。1985年考入中国科技大学生物系。1990年本科毕业后赴美留学。1995年获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生物化学博士学位。先后在罗切斯特(Rochester)大学生物系、索尔克(Salk)生物研究院做博士后研究,研究方向为分子遗传学。后来,他成为中文互联网的先驱者之一。1994年创办世界上第一份中文网络文学刊物《新语丝》,主持新语丝网站,担任新语丝社社长。2000年创办中文网上第一个学术打假网站“立此存照”,揭露了多起科学界、教育界、新闻界等领域的腐败现象。现在,他担任《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环球杂志》和《北京科技报》的专栏作者。著有《进化新解说》、《方舟在线》、《叩问生命——基因时代的争论》、《进化新篇章》、《溃疡——直面中国学术腐败》、《长生的幻灭——人类衰老之谜》、《江山无限——方舟子历史随笔》、《餐桌上的基因》、《基因时代的恐慌与真相》等著作。


 方舟子带你走近科学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9条)

  •     这个“热点”不是电视广告里热水器的热点,是方舟子打假的“热点”。方舟子打假多年,结果因为没“考虑”到“人情”搞到自己很尴尬、很受伤。中国是个封建古国,人——情——世——故害死过很多人,但很多人依然不分辨好坏地去顺从它的全部,大概是习惯了,几千年的奴性和思维的惯性,不是一朝一夕能改变的,当人们的心里还存放着“各扫门前雪”,脑袋里还存着侥幸和惰性,当科学和认真的精神和态度还没及时地深入到国人心中时,商业的娱乐又来了,娱乐就是放轻松、不要凡事搞认真啦!不然太不入流,会被人嘲笑的,不要忘记,我们这个民族有个心理特点是“从众”,这也是千年封建制度的劣根,你敢不从众,吐沫淹死你、枪打出头鸟。结果,这个态度成了潮流,渗入到各个阶层、各个领域,一个民族就在往一条可怕的路上走。中国从来就没有法制到位过,大众也远没达到信仰科学的程度(这里泛指科普,中国多数人对于科学的理解恐怕还是特指高尖端领域。方舟子先生是这方面的专家,相信他比我们看到愚昧在横行更易触动、更敏感,但官方又没有做出倡导的姿态、拿出广泛传播的行动,所以他很着急,只好自己出手了——我想多半是有这个原因吧)。翻看中国千年历史,中国一向是人治:“人”好,就治的好,“人”不好,就天下大乱,不但那个一人担天下的人辛苦,百姓也提心吊胆——百姓的好运气关键就在于碰个好领导。方舟子这一下把中国制度中源远流长的坏东西及依附于这些东西的人打痛了、打得没财运了、打得掉价了、打得满地爪牙了、打得恼羞成怒了。他的方法是否得当暂不论(又有谁能一边追逐真理一边还谁都不得罪呢?敢于得罪人——这是他的勇气!但也正是他这种不按“规则”办事的科学研究者的行事方法引起了广泛争议),这种认真的态度和精神是肯定值得称赞和支持的!有人觉得纳闷,他到底为了什么?!就去查他美国的网站,希望能挖出个不光明的勾当和交易。结果失算了!古有语“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他们实在是太看重自己而把别人都看扁了,以为自己没德行天下人就都没德行,以为自己没信仰别人也都只为着金钱、权势活着,以为人人都和他们一样,是戚戚小人,这真是把“推己及人”用到了极致,实在可笑~所以吧,从某种方面来说,人和人的差别真的很大!近代中国有着多难的历史,不知道这是不是使中国人一直没能树立起民族自信心的一个原因。于是遇见问题总是左看右看摇摆不定,自己没个主心骨。现在连正义也不敢确定,连廉耻也不去分辨,可悲的很,还不自知,更可悲!所以鲁迅从来没过时过,那些经典的、阐述了人性的东西都是不会过时的,说过时的人是自己没能够有深入的认识和自省。也许到了人类灭亡的那天——某一天,另一个星球的生物,如果有幸看的懂人类中的一小撮望得深远的人(爱因斯坦、茨威格、薇依、鲁迅⋯⋯)留下的思想,大概会很诧异:有着这样闪耀思想的物种,为什么最终毁灭在了自己的手中?答案是:因为太多人害怕对自己痛苦地自省、对他人广泛地付出;不愿去信仰闪耀的思想,行使美好的德行。(本文纯属个人观点)
  •     我们今天绚丽多彩的生活与先进的科学技术是密不可分的,前人的做梦都想不到的事情在当代可能却是稀松平常的,这都是科学带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方舟子这本书里都是我们身边的科学,从北极熊到萤火虫,从小蜜蜂到大猩猩,甚至从秦始皇到石达开,方舟子都娓娓道来,让你感受到科学的魅力。更重要的,我们应该具有科学的精神--相信客观精确的证据,而不是权威、信仰、感觉等等,要抱着怀疑的态度不断探索。 令人不解的是,现在我们还能看到算命、风水等迷信的身影,大行其道,如果仅仅是作为文化研究倒也罢了,可偏偏摆出一幅蛮横的样子,让你相信它是万能的、超自然的,甚至宣称是最新的预测科学?本来就是骗人的东西,但还是要和科学沾亲,真可谓居心叵测、愚昧之极! 所以我想多读科普作品是很重要的,尤其是青少年,无论各行各业,都需要具有科学精神。哪怕你是搞艺术的,科学都会对你大有帮助。科学未必能使我们生活的更好,但科学绝对是我们不断发展、不断前进的重要工具! 感谢科学!感谢方舟子!
  •     【北极熊】它也并非新鲜好玩,其实是在科普节目、科普读物中常被提起的一个问题,例如北京电视台的“科技全方位”栏目的“银屏科考”节目在2005年8月份就问到了这个问题,那时候应该正是公务员考试命题的前夕,可能是某个命题人从这个节目得到的灵感。如果我的这个猜测是正确的话,那么这道题的标准答案也可能参考了该节目提供的解释:“南极为什么没有北极熊?原因就是北极附近是海洋,有丰富的鱼类作为北极熊的食物,而南极是大片的陆地没有北极熊需要的食物,所以北极熊不能在南极生存。”按照这样的解释,答案大概是C。  但是这个答案是错的。北极熊的主要食物是海豹,而不是鱼类,而海豹在南极也有(其实南极鱼类也很丰富),而且南极还有企鹅可轻易地成为北极熊的美味。如果有北极熊被引进到南极的话,它们一定就像是进了天堂,而对现在在那里无忧无虑地生活着的海豹、企鹅则会是一场灾难。所以,南极其实非常适合北极熊生存。但是并不是适合某种动物生存的地方就会有该动物的存在。动物的地理分布与其进化史密切相关。南极没有熊的原因很简单:北极熊是在别的地方进化出来的,之后又没有机会跑到南极去。棕熊与北极熊的亲缘关系很近,可能是北极熊的祖先。  北极熊出现的历史并不长,它们和棕熊的亲缘关系非常近,可能是在更新世的后期(大约20万-50万年前)从棕熊分化出来的。因为它们的祖先就像绝大多数熊的其他物种一样是生活在北半球的,所以北极熊进化出来后就在北极生存了下来。地质史上从未出现过从北极到南极的海洋全部冻结的情形,而北极熊又不善于长途游泳,那么它们能扩散到南极的唯一途径就是通过美洲大陆。但是北极熊又不适合在温带和热带生活,所以这就断了它们跑到南半球、再去南极的可能性。  南极要有熊的另外一种可能是由南半球的其他熊进化出来,但是这在历史上不曾发生过。南美洲只有一种熊——眼镜熊,它与其他的熊的亲缘关系都很远,南美洲唯一的一种熊——眼镜熊和其他熊的亲缘关系都比较远。如果碰巧由它进化成“南极熊”,也肯定与北极熊很不一样。【啄木鸟】啄木鸟的大脑比较小,体积小的物体的表面积相对就比较大,施加在上面的压力就容易分散掉,因此它不像人的大脑那样容易得脑震荡。啄木鸟在啄木时,敲打方向十分地垂直,可避免因为晃动出现的扭力导致脑膜撕裂和脑震荡。  啄木鸟还进化出了一系列的保护大脑和眼球免受撞击的装置。它的头骨很厚实,但是骨头中有很多小空隙,有点像海绵,可以减弱震动。大脑表面有一层膜叫软脑膜,啄木鸟头部进化出了一系列特殊的构造防止震动的损伤。在它的外面还有一层膜叫蛛网膜,两层膜之间有一个腔隙叫蛛网膜下腔。人的蛛网膜下腔充满了脑脊液。但是啄木鸟的蛛网膜下腔很窄小,几乎没有脑脊液,这样就减弱了震波的液体传动。  啄木鸟的下颚底部有软骨,可以缓冲撞击。它的下颚是由一块强有力的肌肉与头骨联结在一起的,在撞击之前这块肌肉快速收缩,也起到了缓冲作用,让撞击力传到头骨的底部和后部,绕开了大脑。啄木鸟的眼睛结构也十分巧妙。高速摄像表明,在撞击之前的一瞬间,啄木鸟眼睛的瞬膜会快速闭上,既避免了撞击溅出的木屑伤害眼睛,又像一个安全带一样把眼睛裹住,免得眼睛蹦出来。它的眼睛中的脉络膜用一种黏多糖填满空隙,能起到缓冲作用。在鸟类眼睑上有一个像梳子一样的梳膜,可能也能起到防震作用,因为它一旦充血,就能暂时提高眼内压力,保护晶状体和视网膜。最奇妙的是啄木鸟的舌头。它的舌头极长,从上颚后部生出,穿过右鼻孔,分叉成两条,然后绕到头骨的上部和后部,经过颈部的两侧、下颚,在口腔中又合成一条舌头。这样的舌头就像一条橡皮筋,能够射出喙外达10厘米。显然,这条长舌头的主要用途是为了把虫子从洞中钩出来,但是在每次啄木之前舌头收缩的,就能吸收撞击力,也是一个很好的缓冲装置。【向日葵】那么向日葵究竟向不向日?难道这真是一个几乎愚弄了所有人的大骗局?答案是:要看处于什么生长阶段。像工具书那样笼统地说向日葵“常朝着太阳”,是不准确的,这是引起无数人的误解、张抗抗的疑惑和刘大生的愤怒的原因。向日葵从发芽到花盘盛开之前这一段时间,的确是向日的,其叶子和花盘在白天追随太阳从东转向西,不过并非即时的跟随,植物学家测量过,其花盘的指向落后太阳大约12度,即48分钟。太阳下山后,向日葵的花盘又慢慢往回摆,在大约凌晨3点时,又朝向东方等待太阳升起。但是,花盘一旦盛开后,就不再向日转动,而是固定朝向东方了。刘大生、张抗抗观察的是已盛开的向日葵,所以只看到它们一动不动地面向东方。【克里克】克里克晚年在圣地亚哥的索尔克生物学研究所工作,我曾经在该所做过博士后研究,与他有数面之缘,聆听过他的教诲,不过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他那辆挂着“ATCG”(表示DNA的碱基配对)车牌的宝马车总是早早地停在专用车位上。克里克1937年从伦敦的大学学院物理系本科毕业后,又开始攻读物理博士学位,但是1939年战争爆发,他被迫中断学业,为英国海军部工作,研制磁性水雷和感音水雷。威尔金斯比克里克晚一年获得物理学士学位(剑桥大学),但在1940年读完了物理学博士(伯明翰大学),其论文与雷达有关,在战争期间他参与研制雷达,1943年又到美国伯克利参与曼哈顿计划研制原子弹。战争结束后,这些曾经为战争的胜利立下汗马功劳的物理学家的出路成了问题。许多人必须改行。其中不少年轻的物理学家,在大物理学家玻尔和薛定锷的激励下,投身到生物学的研究。此时的物理学界,在经历了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两场革命后,进入了所谓“常规科学”时期,似乎已没有重大问题可解决,满足不了雄心勃勃的年轻物理学家的求知欲。而生物学相对来说还是一块未开垦的神秘领域,特别是生物的遗传,在当时还是一个谜。玻尔和薛定锷都认为通过研究生命现象有可能发现新的物理定律,向物理学家们发出了号召。克里克和威尔金斯后来都强调薛定锷在1944年出版的《生命是什么?》一书对他们的影响,使他们从事生物物理研究——用物理方法研究生命现象。弗兰克林因为长期接触X射线,患癌症过早地逝世。克里克先是研究细胞中磁性颗粒的运动,在听说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新成立了一个研究组用X射线衍射法测定蛋白质的结构后,便要求转到那里做博士论文。【徐达之死】所谓背疽,在现代医学看来是背部发生了大面积急性化脓性感染,是金黄色葡萄球菌侵入多个相邻的毛囊及其所属皮脂腺或汗腺导致的。在今天治疗起来并不困难,用抗菌素和动手术排出脓液,即可望痊愈。鹅肉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肪,并不含有能导致病情恶化的毒素,反而能增强患者的营养,因此并不需要“忌口”。  但是在古代,背疽却是一种可怕的“恶疾”,得了往往是致命的。死于背疽的历史名人史不绝书,除了徐达,还有秦末的范增、三国的刘表和曹休、唐朝的孟浩然、后唐的李克用、南宋的宗泽、明朝的杨一清、清朝的杨光先等等。因为是绝症,所以发背疽而亡竟然成了赌咒发誓用语,例如《说岳全传》里头秦桧便向兀朮发誓“不把宋朝天下送与狼主,后患背疽而死”。也因为是绝症,所以号称能治它的验方就特别地多。到宋朝时,流传的背疽验方已多达百余个,但按当时出版的医书《集验背疽方》的说法,“然有验者极少”。即使是《集验背疽方》所收录的二十几个“验方”,又何尝就真的如它声称的“神妙莫比”?这些“验方”的用料和制作方法有的相当奇怪,例如有一个验方要用到“男子发一团如鸡子大”,真不知女子发为何就用不得?  由于“验方”其实不验,所以就需要有种种的禁忌为失败开脱。按《集验背疽方》的说法,背疽患者戒“作劳叫怒,嗜欲”,而“饮食如干湿面、炙、淹藏、冷酒、生冷、滞腻、鱼、羊并不可食”,所谓性热的食物不能吃,性冷的也不能吃,“性热者发热,冷者损脾、肾,毒者发病,皆当戒之”,几乎没有什么还能吃的了,可不仅仅是蒸鹅肉。更奇怪的是,病房绝对不能让有狐臭的人、孕妇和经期妇女进入,和药的时候也不能让这些人撞见,而且还不能让鸡、狗、猫见到。有这么多涉及方方面面的禁忌,要想不让“验方”失灵还真不太容易呢。治好了算它灵验,治不好了就可怪到犯了什么禁忌了,而不是它不灵。【胚胎多大才算人?】中国古代思想家很少仔细考虑过从受孕到出生的过程中,胎儿什么时候开始要算成人的问题。我见到的唯一一处对此过程较详细的描述,是西汉刘安编撰的《淮南子•精神训》:“人始孕一月而膏,二月而胅,三月而胎,四月而肌,五月而筋,六月而骨,七月而成,八月而动,九月而躁,十月而生。”按这个说法,到受孕7个月时胎儿才成为人。  在佛经《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中,也有对十月怀胎的过程逐月描述,与《淮南子》所说大不相同。其中借佛之口说道“第四月中,稍作人形”,之后在各月的描述之前反复用到“儿在母腹”一语,似乎认为受孕4个月时胚胎才可称为人。亚里士多德甚至认为在生殖过程中,不仅男女的地位不同,发育过程也差别很大。在他看来,在遗传时,男性是起决定作用的,他的精液中包含着生成下一代所必需的“气”,而女性的子宫不过是做为一个载体而已。“气”结合到子宫经血中,才使胚胎有了“灵魂”,先是植物性灵魂,然后是动物性灵魂,最后才出现理性灵魂。等理性灵魂出现了,胚胎才变成了人,男性胚胎在受孕大约40天才完成这个演变,而女性胚胎则要迟至大约受孕90天才算是人。这个明显源自社会偏见的教条后来被基督教神学家阿奎那继承,对西方社会有深远影响,直到现代科学兴起后才被抛弃。到受精30周时,几乎所有的早产儿都能健康地存活下来。所以我们也许可以把早产儿有可能在体外存活的时刻——受精21周(或孕23周,临床的孕期是从最后一次月经算起的)——视为胎儿成为人的上限。这个限定会有助于解决人工流产的合法性问题。【冥王星】既然冥王星这么小,就不由让人怀疑它是否还有资格算得上是大行星。而且冥王星的行踪古怪,和其他大行星太不一样了。其他大行星的公转轨道基本上都在同一个平面上,而且都接近正圆形,但是冥王星的轨道却是“倾斜”的,并且严重偏离圆形。不过真正让冥王星的地位出现危机的是“库伊伯带”的发现。在1951年,美国天文学家库伊伯(Gerard Kuiper)推测在海王星之外存在许多小天体,它们是短期彗星的来源。自1992年以来,天文学家的确在这个区域陆续发现了几百个小天体,这个区域因此被称为“库伊伯带”,而冥王星也位于“库伊伯带”,不过是“库伊伯带”天体中比较显著的一个。许多天文学家相信冥王星其实就是一颗大彗星,如果它的轨道靠近太阳的话,也会出现彗尾。1999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确认冥王星的大行星地位,否定了冥王星是彗星的说法,不仅因为冥王星比已知的彗星都大,2006年用哈勃太空望远镜拍下的冥王星和它的三个卫星,最大的那颗卫星为卡戎。而且冥王星还有已知的彗星都没有的东西——卫星。但是到了2005年,在“库伊伯带”发现一个比冥王星还大、并且也有卫星的天体的消息泄露出去后,冥王星又有了麻烦。这颗直径大约2400公里、绰号“齐娜”的冰球看来要成为冥王星的终结者。(2006年9月13日,“齐娜”被正式命名为“阋神星”,以希腊神话中的制造纠纷、不和的女神的名字命名。)这次国际天文学大会本来还想保住冥王星的行星地位,因此不得不增加大行星的数目。按照行星定义委员会一开始提出的行星定义方案,只要环绕太阳并能保持球形的天体都是行星,太阳系的大行星数目将增加到12颗,除了原来的9颗,还增加了谷神星(小行星一号)、阋神星和冥王星的卫星卡戎。另外还有十几颗新发现的符合条件的天体正在等待加入,符合行星条件的天体最终可能有上百颗。这个准备了两年的定义方案在大会表决之前就遭到众多反对,于是委员会匆匆忙忙对行星定义加了限制,在让行星数目缩水的同时也不得不放弃了拯救冥王星的努力,另设一个分类——“矮行星”收容冥王星这些弃儿。我们得庆幸最初的方案没有被采纳,否则以后大家背行星的名字要背得头疼了,用来帮助记住行星次序的英文句子得有多长?

精彩短评 (总计45条)

  •     我不知道怎么评价~~
  •     写法上比较像十万个为什么 一篇一个问题 作为一本科普读物 看完这本书 我还是从里面学到了不少知识的 只不多有好多篇章我都不感兴趣 讲解的也都点不够通俗 也可能是我底子太差了 偶尔几句话 还是觉得有点难懂
  •     很喜欢复活节岛的悲剧那篇文章,百看不厌
  •     方舟子对于科学的态度还是很欣赏的。而这本书,至少让我学到了几条以前的认识偏颇,像哥德巴赫猜想根本就不是证明什么一加一等于二,像太空笔根本就不是传说中的那么无用等等。
  •     入门级科普佳作,补档
  •     不错,确定学到些皮毛。方舟子文字满朴实严肃的
  •     几个非常不错的科普小故事。
  •     一般般的书籍
  •     所谓的解密。。。其实不怎么信服
  •     绝对科普中的科普
  •     我一直是这没认为。我上小学的女儿特别喜欢看方的书。有一天,孩子她妈被蚊子咬了一口,说,这蚊子咬了,又痛又痒,还咬个大包!女儿听说后,立即说,你那大包可不不蚊子咬的,它才不想让你起大包。那是你自己的反应!然后立马去查书!那一刻,我觉得女儿可爱极了!
  •     谁给设计的这么幼稚的封面?
  •     入门级别,联系他现在的形象,真是
  •     有些还行有点意思~
  •     方舟子的文笔还是很稳健的,绝不像是畅销书作家的浮夸,同时又雅俗共赏
  •     绝对的好书!
  •     客观
  •     高质量的科普作品,严谨而不乏趣味
  •     很好看,从这本书开始喜欢方舟子。
  •     方骗子的菊花很受伤
  •     书名敢不敢再像一点幼儿读物!“对事实真相的执着甚至会遭到自以为高明的人们的嘲笑”
  •     美文好书。
  •     第一部分最好看。
  •     不得不佩服方舟子整理资料的水平一流,行文也非常严谨
  •     不温不火
  •     读过三本方舟子写的科普书籍,写得都很不错!在伪科学、骗子大师、砖家横行的当代中国这些书籍尤其难得。方舟子先生本行是搞科研的,但文笔也很不错,应该是中国最好的科普作家了。
  •     百度来的东西,写成书科普有什么参考价值?
  •     传说中的白天黑夜高加索人种吗?科普不算抄袭,真让我长见识啊
  •     文笔太好了,每天地铁上读起来很开心,蝴蝶那长结尾的诗也很美。各章节不忘向中医开火。
  •     增进一点科普知识,为解答儿子的问题做准备:-)
  •     不看不知道,看了真没用
  •     科普读物,主要是作者熟悉的生物学方面的。读完之后,有捐献遗体的想法了。
  •     sb才买
  •     读的时候好比看见小时候的死敌如今确确实实才华横溢、人模狗样,心里不是滋味
  •     垃圾 带人远离科学还差不多
  •     牛逼
  •     一本重口味的科普读物,如螨虫、蛆虫人体寄生、鸡肉的体外培植,科学家的谎言、嫉妒等令读者感到不适内容屡现不鲜。但是细读下来,这本书机器并不像简介所说,讲的是科学知识,而是方舟子在阐述关于科学的道理和理想
  •     不错, 因为这本书而一直关注方舟子的博客, 就为了看看他有什么新的科普文章.
  •     读方舟子的“科普”,总能做到开卷有益。
  •     读了个腾讯上面连载的版本,回国时候再买签名的完整版了只能。
  •     仅适用与儿童。唉,眼瞎
  •     中学生科普读物,蛮有意思的
  •     那么好的书为什么要搞得跟“五元五元全部五元”里卖的一样,内容五分,设计零分,题目负分,真是的。。。)——
  •     科普一下。
  •     还有点儿意思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