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乡生态与江南社会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
ISBN:9787301219713
作者:王建革
页数:630页

作者简介

王建革所著的《水乡生态与江南社会》一书是以宋代以来传统吴淞江流域的生态环境为中心,描述环境与人文的关系的史学著作。《水乡生态与江南社会》在现代地理学的基础上,对古代吴淞江流域的河道和水环境的景观与人文的关系,这一地区鱼米之乡的环境形成及其发展,古人在传统知识体系下对环境的认知与社会反映等问题都做了系列的描述。

书籍目录

《清华国学丛书》总序
导言
第一章 水系的变化
第一节 吴淞江与三江
第二节 “汇”与吴淞江及其周边塘浦
第二章 大圩、闸与水利体制
第一节 水流环境与田制
第二节 宋元时期的置闸
第三节 宋元时期的河道、圩田与治水体制
第三章 吴中好风景
第一节 唐末江南农田景观的形成
第二节 景观变化与诗风转型
第四章 泾浜、小圩与乡村社会
第一节 9~15世纪的泾、浜发展与圩田体制
第二节 坝堰生态与乡村社会(10~16世纪)
第三节 共同体要素的渐失
第五章 常熟水网的演化与水利社会
第一节 明代白茆的水文生态与国家治水
第二节 常熟水网的发育过程与水利生态(9~17世纪)
第三节 水利单位与地方制度
第六章 土壤生态与稻作湿地
第一节 宋元时期的稻作生态与水稻土
第二节 近代吴淞江流域的土壤生态
第三节 嘉湖地区土壤史
第七章 鱼米之乡的环境变迁
第一节 松江鲈鱼及其水文环境史研究
第二节 宋元时期的稻田环境
第三节 明清时期浏河地区的作物与水土环境
第八章 华阳桥乡的生态系统
第一节 乡村生态环境
第二节 物种
第三节 稻田生态系统的效率分析
第九章 地方性知识中的人与环境
第一节 排涝场景中人与环境关系
第二节 望田头:技术中的观察
后记

编辑推荐

王建革所著的《水乡生态与江南社会》主要研究和描述宋代以来太湖东部,特别是吴淞江流域的生态与社会,这一地区是最为经典的江南水乡。水乡的环境与社会互动,构成了多姿多态的历史过程。本书在现代地理学的基础上,对传统的三江水学(长江、吴淞江和钱塘江)做进一步扩展研究,并对河道、圩田以及圩田社会的关系作了分析和描述。除此以外,还对古代吴淞江流域的河道和水环境的景观与人文的关系,这一地区鱼米之乡的环境形成以其发展,古人在传统知识体系下对环境的认知与社会反映都作了系列的描述。本书主共四十余万字,是一部多学科相结合,反映自然与人文两个层面相结合的学术专著。

内容概要

王建革,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生态环境史、农业史与历史地理,对内蒙古、华北和江南等地的历史生态与社会形态的关系做出一系列研究。著作有《传统社会末期华北的生态与社会》、《农牧生态与传统蒙古社会》等。


 水乡生态与江南社会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五年前第一次读到王建革著《农牧生态与传统蒙古社会》一书时,我就决定:以后他写的书我都要买来一读。这本《水乡生态与江南社会》的治学风格一如既往,密实而富有洞见,廓清了许多旧问题,而让人对那片土地上环境与人的关系有了新的认识。与之前的《农牧生态与传统蒙古社会》、《传统社会末期华北的生态与社会》一起,这大概也可算是王建革关于生态与社会的“三部曲”了。也是在看到这第三部时,我才第一次意识到:作者的治学理路与方法并无大的变革,似乎这三部之间最主要的差异仅仅是其所论述时空环境的不同。它更多的是增加了我们对另一个生态环境的了解,而不是提出了一个新的理论模型。有理由相信,9-20世纪的江南水乡与传统蒙古社会及传统社会末期的华北,存在着许多超越于生态与社会层面的差异。至少,“江南”(在本书中实际上特指明清时代的松江府及太仓州,即太湖流域东部)比那两者都要复杂和发达,长期以来人们对待自然环境的干预自然也远比蒙古草原要强烈得多,这里的人们实际上更多地生活在一个人类改造过的自然中,而不是对环境采取一种适应的态度。固然,书中也花了极多笔墨论证江南农业环境改造——这部分相当精彩,但作者似潜在地抱有一种假设:“水乡生态”是第一位的,“江南社会”则受限于此。因此他推断大圩到小圩的变化,引发了一系列连锁的社会结构调整。这在某种程度上自然也是正确的,只是在江南这样人力强烈干预自然的环境中,我们须对生态环境的限定作用持一种慎重态度——人类最强烈干预自然的就是城市了,那里连公园这样的“自然”都是人造景观,而我们通常不大认为城市的自然生态会对人产生多大的限定。换言之,“生态”对“社会”既有作用力,也有反作用力。早期江南的居民显然对环境采取的是适应策略,因此人们在大圩内聚居本身也是社会应对危险的一种生存之道。在那样的低洼沼泽地带,野兽和疾病都有不少(奇怪的是王建革没怎么提到这一点),而这些自然环境的开发与农田化,会导致这类危险的减轻,也使人们能进一步采取改造策略,而非单纯适应。这又使单位面积的农田能供养更多人口,并随着河网的开发,促使江南在全国最先实现市镇化,催生一个越来越复杂的社会结构和高度繁荣的文化,而这反过来推动江南自然环境的进一步开发。因此,传统上从当地社会发展的角度出发的视角,多是强调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一步步发达起来,“江南”的意象,原本就不尽然是自然景观,而蕴含着复杂的文化意味。不过王建革的视角显然是以生态为中心的,因此在他笔下,江南持续一千多年的开发,几乎是一个失乐园的过程:起初生态良好,具极佳的丰水环境,随之到唐代出现壮美的景观,之后江南环境越来越小农化,到近现代则因坝堰、置闸而逐渐导致水网的局域化和死水化,到现在则已丧失了传统意义上的水乡,而与华北平原没多大区别了。他的论述给人这样一种印象:技术的发展是一件坏事而非一件好事,因为发达的技术使人们渐渐少用自然生态之道,而以技术强制改造环境,结果带来非预期的后果,“宋前期用自然生态之法,越往后,人为之法太多,越是筑堤浚河,越加重淤积,最后使吴淞江淤塞得难以成为太湖出水主干道”(p.59),“现代化技术使古代长期失败的置闸行为获得了成功,却彻底地改变了太湖地区的自然水利生态,传统时代没有的危机又在新的条件下产生了”(p.10)。甚至江南的景观也发生了退化:“到明代,由于农业化程度加强,诗人歌咏江南时看不到非农业类树木:’吴中好风景,最好是农桑。‘只剩下低矮的小桑树,那是一种退化的风景”(p.151),“宋代小环境与小农经济使人们的景观受到了影响,正像一个久不出门旅游的现代人一样,压抑的环境不免使心态发生变化,没有开阔的水面与水生植物,诗人的语言与文风也会发生变化”(p.177),“像现在年年植树不见树一样,当时也处于一种景观衰退状态。诗人讴歌树木景观时,越来越以家庭环境为中心,呈小巧化、精致化趋势”(p.179)。这里的基本假定是生态环境的变化促使文学发生变化,且文学语言可精确再现当时的生态景观,但事实果真如此?诗文当然是我们了解当时江南景观的重要文本,但诗之所以为诗,就在于它又不完全只是“文本”。文学语言的演变也更多遵循自身的规律,而未必是生态环境变化的必然结果——说实话,相信生态环境能决定诗风的变化,这多少会让文学批评家感到吃惊吧?作者将描写江南的唐宋诗风的差异归结为环境的变化,但那更多不如说是社会、心态和文学观上的变革。唐诗风格原就阔大(杜甫诗动辄就“百年”、“万里”、“天地”、“乾坤”,人讥为“杜样”),自然景观常是被作为整体来捕捉的(设想“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气象),宋诗则颇为不同,其差异并不只在描述江南时如此。尤其宋人承续中晚唐,“文人越来越世俗化,越来越关心日常生活,也越来越多着墨于现实了”(龚鹏程《中国文学史》),观察的细密化也使花鸟画、咏物诗发达起来,或许这才是宋诗更多描述江南的“以家庭环境为中心的小农景观”的原因所在。此外,书中提到描写江南景观的唐诗,其作者如白居易、杜牧等,基本都不是江南人,而是作为外来的客居者在观看这一整体的景观,这与范成大这样生于斯长于斯的人所看到的景观,也会有所不同吧?概言之,本书虽然命意高远,但落实下来,毕竟显示出它主要是一本农史著作,而缺少社会学、景观学等层面的讨论。“江南”意象的形成,应是一个非常复杂而动态的过程,而很难说仅仅取决于生态环境的变化。作者对“江南社会”的理解也有些狭义,似乎这个“江南社会”仅指“江南农村社会”——固然他讨论的主要是水利和农业问题,但江南与蒙古和华北的主要差异之一,不就是其发达而密集的市镇网络么?而这一市镇网络的形成,原本也与“水乡”密不可分——因为,密布的河网不仅有农业上的灌溉和排水之功用(这书中已讨论详尽),还有运输和交通功能,这可以很大地促进人与物品的流通,而商业化的关键就在于获得低廉有效的运输。依据Everett Rogers等所著《乡村社会变迁》分析,农村社区通常只有三种类型:散居型、集居型、条状型(多沿河或道路)。如果蒙古牧区是散居,华北村庄多集居,那明清小农化的江南社会就多是条状,这使得人们得以平等而便利地利用水路。这同样是我们讨论这一地区社会变迁时应考虑的问题。勘误:p.238:河南之信阳、光罗:河南并无“光罗”这一地名,此处盖指光州、罗山,句读应分开p.407:“上海县治当黄浦、吴松合流处……”:吴淞?p.434:50-100株的叫“白花地”(百花地,意即间作各种开花的作物):第一处也应是“百花地”?括弧中的解释也有些费解,花在吴语中常特指棉花,此处或系棉花?p.442:2010年,几乎绝种二十年的松江鲈鱼……终于重回松江县水域:严格说2010年已无松江县,只有松江区p.444:杜牧有诗言:“彩服鲜华觐渚宫,车马衣服不尚鲜华。鲈鱼新熟别江东, 刘郎浦夜侵船月, 宋玉亭前弄袖风。”按此处衍“车马衣服不尚鲜华”一句,这明显是对前一句的现代注释,而非原诗,又“宋玉亭前”应作“宋玉亭春”,“春”字才能与“夜”对仗p.445:“高阁卷廉千树风”:当作“卷帘”p.446:水面排罾网,船头蔟绮罗:簇?p.448:不过乘短射(《方言》曰:舩短而深者谓之[舟付],音步):此处“射”应作[舟付],以字形相近而误,否则括弧之注解毫无意义p.448:“籪以竹扎成,模贯江中”:横贯?以字形近似而误p.455:注7引稼轩词,漏标词牌名《鹧鸪天》,词题不像诗题,引时必应标示词牌p.558:工路网的修建也破坏了有序的水流格局:公路网p.603:暴雨忽至,卒收不及,逐至有白飒之患:“逐至”当系“遂至”

精彩短评 (总计7条)

  •     发现有的人真的什么都敢评论,其基本方法就是:以其所无,攻人之有;以甲之矛,攻乙之盾。
  •     据王的学生说编辑20天就给出版了此书,难怪里面好多微小瑕疵……前几页就有
  •     王建革教授的这本书,立足江南地区,时间跨度很大,从环境史的角度出发,论述充分,深受启发!
  •     粗粗翻了两页,居然有明显的标点、语法错误。。。
  •     :无
  •     已買
  •     王建革这本书与原先出版的《农牧生态与传统蒙古社会》《传统社会末期华北的生态与社会》构成了中国历史地理生态与社会研究的三部曲。分别对江南水乡、蒙古草原和华北平原三种不同生态条件对人们生活与社会关系及其制度的形成进行了深入研究。本书与前两书相比,增加了江南地理生态的改变对人们审美诗情的影响一章,形成地理生态-经济生活方式-社会组织-景观审美多层面的综合研究,很有启发,值得重视。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