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方食事·胡嚼文人

出版社:广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3-03
ISBN:9787219047491
作者:汪曾祺 汪朗
页数:246页

作者简介

最近一两年,坊间关于饮食文化的书籍颇多,其中不乏一些好书。被称为“美食文学革命家”的沈宏非写的《写食主义》,还有赵珩老先生的《老饕漫笔》都算是其中的优秀之作。
特别是那本《老饕漫笔》,光文章标题就十分诱人,譬如蜜汁红苕、中山公园的藤萝饼、辉县吃海参、镇江端午鲥鱼肥、塔尔寺酸奶、药羹鲈脍的寂寞等,还有很多。至于那些
菜名则更加诱人,看书看得流口水毕竟不是什么雅事,就暂且作罢。
而对于一本谈吃的书来说,不仅写的必须是美味,更要写得好看,把其中的精髓点出来。汪朗在《财经》杂志上写专栏,便把这样的风格发挥到及极至。虽说他不是赵珩老先生那样吃遍大江南北几十年的老食客,但用书本知识来弥补实践经验,也是一个不错的办法。更何况,汪朗引经据典,把吃写得活灵活现,极其好看。其中的笔调,隐约中又与他的父亲汪曾祺老先生有几分相似。
加之这是一本“父子书”,一本书这边是父亲的文章,翻过来,另一边则是儿子的文章。“汪氏父子闲说饮食”的名头,也使得阅读的兴趣陡增。
汪曾祺老先生的小说素来以艺术品位见长,以故乡为背景的小说名篇《受戒》和《大淖记事》描写的风景简单而素朴。艺术价值曾经在很长时间内被人忽视,因而,汪曾祺、废名等人的小说被人重拾,也算是一件幸事。而这一风格,在谈饮食的《四方食事》里亦十分明显,小说家的笔法写此类散文,也受到不同寻常的效果,更何况汪曾祺这样的作家向来对生活有着细心的观察。而汪朗的风格,较之父亲,在闲情之余还多了些发散性的东西。谈吃的间隙,汪朗常常不经意却又像是行文中刻意的伏笔,一个散发就讲出些微言大意来,这大概便是他的文风。而汪曾祺则多半在吃言吃,间或着讲点人情故事,也是别有情趣。
文人谈吃,进而时常做一些闲情文章,是惯有的事情。在闲情方面,梁秋实的散文历来被人称道,周作人写散文谈北京的茶食,也有别样的意味。至于这本汪氏父子书――《胡嚼文人》和《四方食事》,显现的仍是精致和有趣。
文化随笔,沉重的历史感是一种风格,轻松闲情也是必不可少的另一种风格。

书籍目录

五味
四方食事
寻常茶话
吃食和文学
做饭
菌小谱
鱼我所欲也
肉豆饮水斋闲菜
食道旧寻
故乡的野菜
故乡的食物
豆腐
干丝
手把羊肉
豆汁儿
面茶
贴秋膘
韭菜花
宋朝人的吃喝
……


 四方食事·胡嚼文人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条)

  •     书面语里“欢喜”应该是开心的意思,在我们的方言里,欢喜就是“喜欢”,一句“你喜欢我吗?”我们这里的问法是“你阿欢喜我?”扯远了。我是想说,这本书真是很让人“欢喜”。虽是汪曾祺和儿子汪朗的合集,但我只推崇汪老的文字,汪朗的文字典故历史太多,欠平实生动,远远不及父亲语言的可亲可爱。看汪曾祺老人写四方食事真是打开眼界。他怎么去过那么多地方,遇到那么多有趣的事情呢?各地风俗饮食在他笔下妙趣横生,真是让人不由向往也去“行万里路”,体验一下各种美食。中国也许太大了,南方北方东部西部饮食习惯大不同,看汪老的文章仿佛跟他在各地走了一遭,有些饮食习惯真让人大跌眼镜哑然失笑:“山西人真能吃醋!几个山西人在北京下饭馆,坐定之后,还没有点菜,先把醋坛子拿过来,每人喝了三调羹醋。邻座的客人直瞪眼。”“浙东人吃得很咸。有个同学,是台州人,到铺子里吃包子,掰开包子就往里倒酱油。”“延庆山里夏天爱吃酸饭。把好好的饭捂酸了,用井拔凉水一和,呼呼地就下去了三碗。”“都说苏州菜甜,其实苏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无锡。无锡炒鳝糊放那么多糖!包子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没法吃!”我忍不住笑,汪老说的应该是多少年的事情了吧?虽然我去无锡没吃过肉包,但还是可以推断现在无锡的肉包里没这么甜了,不过无锡三凤桥的熏鱼真是又甜又香,好吃得很。看着汪老说的饮食典故,不由联想到自己周围的朋友同学吃的趣闻,虽然大学同学都是江苏人,但饮食习惯还是有些差异的。汪老说炝虾,我想起海门的室友跟我们说她从来不吃熟的虾,因为她爸爸做的炝虾又嫩又鲜,好吃极了。我当时听得大骇,这种菜太残忍!再鲜嫩也下不了筷啊。现在我早已吃得面不改色,看见龙虾刺生眼睛都要放光的。说到蚕豆,汪老提及“上海老城隍庙奶油五香豆”,我想起刚进大学军训生病,有人从上海急急赶来,除了一大包药还拎了几袋子上海奶油五香豆,可惜放在宿舍不招人欢喜,最后大概落得进垃圾桶的悲惨命运。不过苏州采芝斋的淡绿色的糖豆瓣,带点甜甜的薄荷味,还满好吃的。说起毛豆,我们这一带的人都觉得亲切,我有个邻居奶奶家的外甥女小名就叫“毛豆”,叫起来嗲嗲的。我外婆以前一直用煤炉熏毛豆子,做法我也不记得了,反正极其烦琐,最后制成的青豆人人要抢,我表姐一边做功课一边从大瓶子抓着吃,通常一个晚上就干掉半瓶。只有我,傻傻地从来不碰,对于豆子及豆制品,我唯一喜欢的是“吃豆腐”。汪老说到镇江肴肉,“瘦肉颜色殷红,肥肉白如羊脂玉,入口不腻。”在我看来,肴肉似乎没有写得如此美味,苏州室友的男朋友是镇江人,带过肴肉来吃,只记得挺油腻的,不算好吃。倒是镇江的醋的确是好,有杀菌妙用,非典人心惶惶的时候,我那有点洁癖的室友把宿舍喷得永远是一股子酸味,颇让人安心。而我在镇江念书的同学也写信来说,镇江人吃面都要往里面加醋。受其影响,我冬天上完课抖抖瑟瑟冲进食堂,点一碗肉丝鸡蛋青菜面,加点醋,热乎乎又微微带酸,真是美味!汪曾祺是高邮人,但在无锡江阴南菁中学念过两年书,我另一室友(我只有三个大学室友,这篇文章竟然统统提到)是江阴人,毕业于南菁中学,经常以汪老的校友为骄傲,我虽没去过江阴,但也可以猜想到南菁中学之于江阴,大概与清华北大在中国的地位相仿吧。汪老在书里提到江阴的次数也颇多,有一段写河豚的:河豚有剧毒。我在读高中一年级时,江阴乡下出了一件命案,“谋杀亲夫”。“奸夫”、“淫妇”在游街示众后,同时枪决。毒死亲丈夫的,即是一条煮熟的河豚。因为是“花案”,那天街的两旁有很多人鹄立伫观。但是实在没有什么好看,奸夫淫妇都蠢而且丑,奸夫还是个黑脸的麻子。这样的命案,也只能出在江阴。今天下午在单位读到这一段不由捧腹大笑,本来是站着捧着书看的,乐得竟然坐到办公桌上去了。如果我那大学室友读到这段,不知是何感想啊!最后一句真是快意,哈哈。汪老很多关于饮食的见解平实但动人,他说做菜最大的乐趣还是看家人或客人吃得高兴,做菜的人一般吃得很少。从这点来说,愿意做菜给别人吃的人是比较不自私的。想想小时候吃外婆的菜嘴里叫着好吃好吃,她老人家笑得很开心自己却不动筷子,而自从她去世后,我再也没有吃到过自家做的虾仁炖蛋、桂花汤圆、蟹粉豆腐,惆怅啊惆怅。
  •     我热爱吃的,真诚地!我热爱王老笔下的美食,真诚地!记忆里一下子涌出那么多汪老故事中的美食情节:从来没觉得一份黄油烙饼会那么让人充满幻想,一份涮羊肉能治好京剧演员的病疾一份馄饨挑子给三个女儿挣出了三份嫁妆那个生意好的不得了的卖卤味的小贩沿街叫卖椒盐饼子西洋糕的小童那个每晚吃一块五花肉的联大学生,借了玉嫂的锅子把玉嫂的土鸡偷去煮了吃那些美妙的食物,那些用心动情的文字,难以忘记。斯人虽逝,情怀犹存。
  •     必须承认,俺是一个好吃之徒~看电视喜欢看烹饪赛,看书也热爱挑与吃有关的。虽然,基本上没怎么进行过实际操作。一直很固执地认为,真正懂得生活的人,一定会热爱花草鱼虫,柴米油盐。五颜六色的食材,或煎或炒或蒸后,便完全是另一种滋味,奇妙得叫人沉迷。亲爱的汪老先生和汪小先生,都是出名的食客,于是,便有了这一本《四方食事》和《胡嚼文人》。没有太多的华丽词藻,有的只是平实的叙述,仿佛那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先生,正微笑着坐在你身边,侃侃而谈。但平实并不意味着平淡,汪先生其文,如最醇正的高汤,望之清澈如水,入口却回味悠长。而汪朗先生的文风,如川菜水煮鱼,即鲜且辣,于嬉笑怒骂间,指点世间百态,自有一种难得的豪气。如此好书,岂能不看~

精彩短评 (总计33条)

  •     只得半本书可读
  •     老子水平比儿子高。。。
  •     边流口水边看。父亲比儿子写的好。
  •     萌萌哒
  •     汪曾祺老人家太可爱了!他儿子比他可差远了。写吃的,中国五十年内无人可出其右了吧。
  •     我买的第一本好吃书。从此知道菜场活鸡大鸭子、水豆芽小嫩葱的美好。
  •     老爷子的书非常有味道
  •     汪曾祺的小品文太棒了。汪朗的文笔也不错,其文引经据典,但行文总少一股味道。父子间的差距大概就是天赋二字吧。下一本饮食文化方面的书应为梁实秋的《雅舍谈吃》。
  •     2006-2-27
  •     明显当儿子的没他爹写得好。四星的两星,平均分三星。
  •     印象最深的还是那篇“高邮的鸭蛋” 筷子一插进去就噗嗤冒红油了 光是看看这句话 念出来 口水就已经无法控制地在嘴里疯狂分泌了 (¯﹃¯)
  •     极度怀疑这是盗版的。N多重复。
  •     汪老真是个懂吃的人
  •     好
  •     个人觉得还是汪曾祺写得好,他儿子有点掉书袋了。
  •     儿子不如老子
  •     吃也不单纯~ 纠缠过日子~~
  •     一个人在外,食欲像着了魔一样疯狂的扭动腰肢。。。
  •     感觉汪老是事务派的, 而其子是学院派的, 各有所长, 真是耐读
  •     儿子尚中规中距,老子已入化境。
  •     文字流畅舒畅,有味!篇篇干货句句佳言,好书!
  •     其实没看完,但是没有时间看完了。这理由真蹩脚。
  •     老汪老子只谈吃,不谈国事;小汪老子一边谈吃,一边开涮。俩人都不亦乐乎!(如此看来,那本《做饭》就落了下乘。十年前的半个冷馒头又拿出来圈钱,没劲)
  •     胃口大开,汪曾祺是个小清新的吃货,和重口味的梁实秋比起来。
  •     好吃!好吃!而且长见识。原来“葵”就是“苋菜”。“薤”就是湖南人特别爱吃的“藠子”!!!
  •     好吧我只读了前半部分 四方食事 对汪朗没兴趣 =。=
  •     还蛮有意思的 我比较喜欢汪朗
  •     已购买。
  •     老子儿子都来摆
  •     很下饭的一本书,断断续续在吃饭的空隙看完了
  •     汪曾祺的文字有难得的真实,他不是政治文人,更不是卖弄文笔的翻译家,他是关心小人物的。泡杯含添加剂的绿茶,就着不便宜的电价,在节能灯下翻阅,如长者将他的往事娓娓道来,没有跌宕起伏和惊心动魄。人之一生,无非吃喝,赶紧在末日前平复你的雄心壮志,抚慰你的失意心态吧。
  •     多年父子成兄弟是篇好文章~
  •     发自胃的喜欢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