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德战争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1983年8月
ISBN:SH11074-529
作者:(英)艾伯特·西顿(Aibert Seaton)
页数:801页页

作者简介

1940年,当阿道夫•希特勒决心要把苏联作为政治和军事因素从欧洲清除掉的时候,他曾设想在一次为期十周的夏季决战中将它一举灭亡。这场决战,从欧洲迅即蔓延为世界大战,成为近代战争史上最凶残、最野蛮的一次。很难设想在文明民族之间所进行的战争,竟然达到了这样凶猛残酷、惨无人道的地步。
本书想要描述的不仅仅是几次战役,而是战争的全局,但写得最多的还是人。
苏德战争持续四年之久,战场北起北冰洋、南至高加索、东自里海、西达易北河,纵横数千英里,几千万人丧生。
苏德战争这个课题,涉及面非常之广,情况十分复杂,要想在一本书里把战争的各个侧面都包罗在内,那怕只是提纲掣领也不可能办到。因此,有必要把本书略而未谈或一笔带过的问题作一番交待。德国在苏联的占领政策对这场搏斗的结局有巨大影响,是不容忽视的,但本书并未详加论述。心理战和游击战是现代战争极其重要的内容,但是每一项都是一个专题,这里只能作为全剧的一幕提上一笔。波罗的海和黑海的海战,只写了短短的一章,因为苏联算不上海军大国,它并非不能而是没有那种意志,在这些水域与德国的优势较量。
战争是一种政治性行动,本书占用一些篇幅,介绍和评论一下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和战争过程中各主要大国的意图和对外政策,也是必要的。经济潜力和工业生产是战争的后盾。这类问题只作为对主题的烘托,并未多着笔墨。由于篇幅所限,不可能把东线那么多战场的作战行动一一提到。芬兰战场只写了短短两章;列宁格勒战场的战斗虽然时常打得很艰苦,也只能间或触及。这样取合,是想把战争中决定性的战役,如白俄罗斯、俄罗斯西部、乌克兰、顿河以及罗马尼亚和波兰的战役,写得充实些,因为正是这些战役决定了战争的胜负。

书籍目录

引言
对资料和文风的说明
第一章 欺骗和诡诈
第二章 不可思议的狂人
第三章 一知半解
第四章 元首的战略
第五章 日本和芬兰
第六章 武器和人
第七章 战争爆发和波罗的海地区
第八章 白俄罗斯
第九章 元首举棋不定
第十章 芬兰
第十一章 主要考虑政治
第十二章 维亚兹马和秋季的泥淖
第十三章 罗斯托夫、提赫文和莫斯科
第十四章 愚蠢和错误的记录
第十五章 从莫斯科撤退
第十六章 苏军攻势的两翼
第十七章 德军对1942年夏季战局的准备
第十八章 向伏尔加河和里海进军
第十九章 向斯大林格勒进军
第二十章 德军在斯大林格勒的失败
第二十一章 德军撤至乌克兰
第二十二章 库尔斯克会战
第二十三章 1943年苏联的秋季攻势
第二十四章 德国陷入困境
第二十五章 在乌克兰和列宁格勒的失败
第二十六章 白俄罗斯和波兰东部
第二十七章 芬兰退出战争
第二十八章 罗马尼亚
第二十九章 匈牙利
第三十章 海战
第三十一章 欧洲的力量对比
第三十二章 从维斯拉河到奥得河
第三十三章 东普鲁士、奥地利和西里西亚
第三十四章 柏林
第三十五章 尾声
附录一:西方对苏联的援助


 苏德战争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总算有了一本同时写上苏德双方主要将领名字的战史了。以往看朱可夫等人的回忆录,满眼的“司机”和“夫”,不见“冯”;反之德军的回忆录也很少提及交战苏军将领,最多言及方便面司令。只得左手一本右手一本,才知道谁跟谁掐架打得昏天黑地血肉横飞。全书叙述简略得当,脉络清晰。前半部分貌似还比较公道,但库尔斯克篇章之后,作者还是难免坐西望东的顽疾,加上一些对苏军的轻蔑评论。另外,全篇没有半点注释,不知道是原文使然,还是中文版删除,抑或电子版省略了。=========ps书中特别声明,罗马尼亚油田的供应量并非德国用油的大头,这与我以往的概念不同,后查到如下资料德国历年油料获得量(石油产量包括奥地利;石油进口量和缴获量均包括成品油在内) 1939年:石油产量约90万吨,煤制油产量约220万吨,进口石油517万吨,合计约830万吨. 1940年:石油产量约160万吨,煤制油产量约320万吨,进口石油207万吨,缴获石油880万吨(包括1939年缴获波兰),合计约1560多万吨. 1941年:石油产量约180万吨,煤制油产量约390万吨,进口石油237万吨,合计约810万吨. 1942年:石油产量约200万吨,煤制油产量约420万吨,进口石油100多万吨,合计约750万吨. 1943年:石油产量约200万吨,煤制油产量约500万吨,进口石油240万吨,缴获石油几十万吨,合计约1000万吨. 1944年:石油产量约170万吨,煤制油产量约200万吨,进口石油约100万吨,合计约470万吨. http://tieba.baidu.com/f?kz=925335735看来所言不虚。另外,关于对苏援助的附录1揭示,北太平洋-西伯利亚航线,占全部援苏物资运输量的47%(美国宣传甚少),印度洋-伊朗通道占24%,英美双方宣传最多的北大西洋-摩尔曼斯克线路只占23%。在全部援助物资中,我个人认为具有战略意义的包括:200多万吨优质美孚航空汽油,几十万辆越野性能良好的卡车,大量的粮食。
  •     相比保罗·卡雷尔的《东进》和《焦土》,艾伯特·西顿的这本书更接近一本学术著作——拥有较少的感情词汇和更多的冷静的分析。所以我对本书的好感要远大于保罗·卡雷尔的那两本书。其实真要说本书的毛病也有很多,毕竟是写于冷战时期的,作者对苏联抱有一种明显的不信任感,连带着对苏联的材料也不相信了。认真看的读者们一定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作者在引用苏联人的材料时经常会加上“据说”两个字。这是很奇怪的称呼好不好?找不到资料时你用“据说”还可以,在资料出处都明确的列出来的情况下你竟然还用“据说”你什么意思?作者对苏联的材料的怀疑到了什么程度我用一个例子就能说明:斯大林格勒战役时苏联方面所有的资料都记载投入了九百辆坦克,作者在没有找到任何能够反驳这一数字的情况下仅凭借这以下几点就认为苏军的坦克远不止九百辆:1、当时所有苏军部队在按照满编的情况下应该有1800辆坦克;2、苏联人为了宣传常常有缩水己方部队的习惯;3、苏联的坦克产量很大,应该能够投入更多的坦克。这三点我实在是无力吐槽啊,战争年代时部队没有达到满编不应该是很正常的事情吗?德军不也一样吗?就算苏联人有缩水数字的习惯你能证明苏联人在斯大林格勒里也缩水了吗?第三点更是无厘头,42年苏联生产出来的坦克是多(作者之前还怀疑苏联军队在工业产量上严重注水,现在却又拿着自己认为注水的数字去怀疑坦克的缩水了),但未必能及时投入到斯大林格勒好不好?本书中黑苏联的段子是层出不穷,德国第六集团军不肯投降作者认为是明智的,因为他指出第六集团军投降的九万人中只有几千人最终被放回。我觉得这个数字未免过于惊悚了,想看一下数据的出处,却发现——没有,连带着苏军虐待德军战俘的事情一样,作者一点出处都没有。你让我怎么相信你?同样,因为冷战,因为作者不相信苏方资料,所以本书就有一个传统东线战史书籍普遍存在的明显的特点——头重脚轻,斯大林格勒及其以前的战役写得是非常详细,但之后的就......其中最惨的就是库尔斯克战役,作者仅用了十六页来写它。我相信国人对二战时苏军战斗力偏见很大程度上跟这种写法有关,只看到了苏军的一败涂地,没看到苏军的光辉时刻,自然就形成了偏见了。同样,因为头重脚轻,库尔斯克战役后的很多战斗都是一笔带过,有的战斗连地图都没有,让人完全摸不着头脑。好在本书的作者作为一个英国人,基本上没有为德军辩护的动机。所以书中黑德军的段子也不少,让人心里多少能找回一些平衡。结论:把本书当作苏德战争的入门书看还可以,但里面的一些段子以及作者的一些推测,还是不要太过相信了。==============================================闲着无聊去英文亚马逊上逛了一下想看看欧美读者们是怎么评价这本书的,不出所料,本书确实有大堆的拥趸,他们称赞本书为一流的经典之作,但也有相当多的负面评价。原因就如同前面所说,作者对苏军的偏见很大,尤其在本书后半段,在相当多的战斗都被一笔带过的情况下作者花了很多篇幅去描写苏军在匈牙利、罗马尼亚和东普鲁士的暴行。而且,如同前面的第六集团军的战俘一样,所有的苏军暴行描述都没有标注资料来源。欧美的一些读者都受不了这种写法,因为作者关于德军犯下的战争罪行几乎一点都不说。曼施坦因的焦土政策作者只用了一句话介绍了一下就跳过去了。你要知道,焦土政策是曼施坦因一生中最大的污点,即使同为纳粹德国军人的保罗卡雷尔在他的作品《焦土》中也承认这确实是一种残暴的行为(卡雷尔关于苏德战争的第二部作品取名《焦土》的用意就在于此)。一开始我以为作者只是苏黑而已,但是越往下看越不对劲,到了苏军达到东普鲁士阶段的时候,作者在描写纳粹的人民冲锋队时甚至连“英勇战斗”、“牺牲”之类的词汇都出现了。作者你的屁股到底在哪边?你真的不是德粉吗?
  •     本书的特点资料较全面,历史经济政治军事,还有做得很好的关于情报方面的描写(现在人们都知道情报在战争中的重要性,有句话叫兵马未动,侦察先行)。对于军队,德军写到军,苏军写到集团军都有主官的名字。这点做得非常好。本书讲的历史事实我很喜欢,而书中评论的地方虽然不多,但却少有认同。必竟评价不是件容易的事。今天的评价会跟昨天不一样,明天的评价又会与今天不一样,更遑论角度上的差异。对此我们不必苛求。德军为什么会失败,有很多议论。本书作者提到了地域广大,气候复杂等环境方面的客观因素,也在某些地方提出了与朱可夫 曾经所讲的类似原因,即力量有限,兵力不足。但谁都知道,兵力足与不足其实是个相对概念。而且是个事后概念,当时要这样说且不就等于是直接认输?但战争是打到哪一年哪一月才有德国已输的普遍认识的呢?而环境因素这种显然易见的东西德国人难道事前就真的没有考虑过?考虑过的,仅举常被人拿来说事儿的莫斯科战役的冬衣问题,本书就说得很清楚,不是德国人没料到,而是德国人太狂妄。以上两点是常被提起的客观因素,但我认为都不是主要因素,不起决定作用。如此看来,决定苏德战争结局的主要原因就剩下双方的主观因素了:德国方面,一是希特勒具有强烈理想色彩的种族主义带来的恐怖(曼施泰因说希特勒在东方的统治方式与战争目标背道而驰)造成了一些影响,但肯定不是决定性的。德国人没有说过游击队的破坏和当地人的不合作导致了他们最终失败。二是希特勒对苏德双方力量消长的判断基于这样一个假想:初期遭到重大损失的苏军其力量就快耗尽了,只要再坚持打上一段时间,苏军及苏联政府就会最后崩溃。从本书可得知,苏联人的确消耗得很厉害,到后期开始拉老人小孩罪犯上阵。这说明希特勒的判断还是有些道理。希特勒的这一判断使德军在军事进攻中更加大胆,在防御中则寸土必争,显得刻板僵化(曼施泰因在回忆录中臆测希特勒想让苏军在己方防御阵地前化为尸山血海)。显然这一思想对后来的防御作战造成的负面影响要大于早期的进攻作战。这个不利因素虽然影响到了苏德战争后期德军的发挥,但却不影响德国将早期的军事冒险发挥到极致。然而从事后看,希特勒没有料到的是先消耗不起的是德国,而不是外强中干的苏联。那苏联方面为什么这么经得起消耗?除了人多地多资源多这些客观存在的因素外(国民党曾经也有这样的客观条件),从主观方面来说,也是直接可以在战场上见到成效的是苏联不断在后方地域建立预备队投入战斗(书中也讲到德军认为苏联人在战前存储了大量武器),虽然这种部队质量不高(P225),但却可以在防御这种相对有利的作战样式中不断消耗战斗力很强的德军(后期德国佬的业余军事组织希特勒青年团和人民冲锋队在防御中也给苏军造成了不少麻烦)。苏联政府不断的组织人力物力(战略预备队)与德军拼消耗,这才是苏联人从早期顶住德军强力进攻到最后能够打跨德军的真正秘诀。从德国人惊讶于苏联人简直打不完来看(曼施泰因在回忆录中称苏军是砍掉一个脑袋,又长出一个脑袋的九头怪许德拉),这才是真正的德国人事先没有料到的新因素。它是个主观因素。它体现在苏联把人力物力组织成有序的整体,投入到集团与集团的对抗上。这种不断组建预备队的能力(也可以说是拉炮灰的能力),从长远看要归功于苏联稳固的专制统治,以及苏联早年发展重工业的方针,从当时当事来看恐怕还是要归功于苏共高效的的组织能力,它将苏联人多的优势充分发挥了出来。但绝对不是朱可夫夸耀的苏联军事科学的优越性。总体战虽然是德国佬最早提出来的,但在苏共手中可以做成这种不计代价的样式,恐怕是希特勒最初没有想到的(中共越共后来也都以类似的方式创造过类似的“奇迹”)。我认为不把这种布尔什维克搞出来的新的组织方式列为二战中人力组织类型的新创造,就是对历史的漠视,况且这种组织上的新创造还影响了后来的历史。

精彩短评 (总计17条)

  •     冷战时期英国人写的苏德战争军事史料。夹叙夹议,叙方面提供了许多战事细节,应具相当可信性;议的观点则见仁见智,带着一定的情绪和傲慢的偏见。作者对希特勒战略的理解和对丘吉尔的微词,总的来说比较诚实,不像西方另一些二战史论认为是希在英伦遭受挫折转而东进而有意无意夸大了丘的作为和英国的形象(按作者观点,希缺乏战略观念根本上导致苏德战失败;侵苏是出于一种偏执的歧视观念,而不是受挫后的战略改变)。对美英苏政治博弈的议论可信度不高。
  •     苏联和德国比谁更愚蠢和能承受错误
  •     某些地方不够客观评价,明显对苏联存在一定的敌视轻蔑心理。但总体比较到位。
  •     纳粹德国和苏联都是侵略者,两个没有一个是好东西。个人更讨厌苏联,其侵略行径和无耻嘴脸与纳粹德国有过之而无不及,而苏军军纪应该是世界上最差的,比日军还差,苏军所经之东欧各国生灵涂炭,如同地狱,苏军奸淫掳掠,无恶不作,其罪行令人发指。只是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所以苏联的恶性被掩饰和遗忘了。 苏德战争无法避免,即使德国不进攻苏联,这两个侵略成性、卑鄙无耻的国家也迟早要有一战。假想一下:如果纳粹德国一开始就以苏联为战争对手,而不向英、法、美等国开战,那结局会怎样?英法美一样憎恶苏联,虽不至于援助德国,但一定也不会援助苏联,如果苏德两国单独鏖战,结局会怎样?
  •     战争为什么打,怎么打,为什么一方输了,输了的后果等,作者都作了平实的记录。唯一展现作者好恶的是对苏军对占领区人民的暴行上。作者对比苏德两军,得出苏军更残暴的结论。其实苏联牺牲了2000万人,而德国才600万,如果比残暴的程度,谁说得清。
  •     最精彩的苏德战史作品,可以用来做参考工具书
  •     资料搜集较为全面,算得上博观约取。值得一读。
  •     严谨之作。
  •     放弃进军柏林,是艾森豪威尔个人的决定?匪夷所思
  •     幸亏有kindle可以读这本书
  •     考虑到作者所处的时代的话,这本书已经是当时最好的关于苏德战争的入门书了。
  •     资料既不可信,也不全面。实属作者无奈的时代原因。
  •     完全就是叙述过程而已
  •     大学时读过,资料比较全的一本苏德战争的书。但是很喜欢研究附属的地图。
  •     又读了一遍,无比讨厌这个作者,这本人人都“推荐”的书,是一个毫无人文情怀的军史学家的作品,除了战争部分的描述部分和一些中肯的评价之外,其他百分之五十都是让人厌恶呕吐的言论。最后一句话尤其经典:如果英国严守中立,德国会将苏联碾的粉碎。由此可见此人对苏联的态度异常的变态,已经达到另人“喷饭”的地步,不知道苏联没了,英国还能存在几天。鉴于本书还是将整个战争进程的大致脉络叙述的比较清晰。这些内容才是我等初级军盲应该关注的。
  •     学术味稍浓,学生时读得枯燥感强。现在感觉其书:英人观点多,站西方阵营说话,局限性强,对苏自身努力评价不够公正。苏德之战,即使铁幕时代以后对苏方评价借IL2名称:被遗忘的战争,Forgotten Battle.
  •     人类历史上最庞大、最血腥的一场战争,直接影响了二战的结果和战后世界的格局。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