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阅读指南

出版日期:2015-5-1
ISBN:9787564917873
作者:[英] 特里·伊格尔顿
页数:253页

作者简介

是什么让文学作品或好或坏?读者如何可以自由解释呢?诸如《咩咩黑羊》之类的童谣,是否可以充满隐藏的厌恶、反感以及侵略?在这本书里,特里•伊格尔顿比较有趣地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文学阅读指南》对于文学研究的学生,以及所有其他感兴趣的读者而言,都是一部加深他们理解、丰富他们阅读体验的理想选择。
推荐语:
《文学阅读指南》比所有其他书评人的作品都更出色、更耀眼。它还能——恕我斗胆——逗人大笑。很显然,你应当拿起特里•伊格尔顿的这部近作,仅仅是因为你能从中收获颇丰。毕竟,这人堪称当今世上伟大的批评家与教师之一,且拥有歇洛克般的天赋,能从一句话甚至一个词中,追溯梳理出其隐藏的含义。而《文学阅读指南》所以别具一格,还在于伊格尔顿独有的机智与幽默,字里行间流露出他的随和与友善。这不仅仅是一部学习之书,更是一部枕边之书,一部享受之书。——米切尔•德尔达(《悦读经典》作者)
这不只是一部消遣的书,这更是一部重要的书。在尼采之后,伊格尔顿所说的“慢阅读”,作为一种人类活动,似乎濒临灭绝的危险。他引导我们回归基础,在尖锐分析的基础上,重视智力阅读的本质层面。我喜爱他灵动的风格,易于接受且具体可感;此外,他从不牺牲细节或微妙之处。这是为所有读者准备的书,不仅仅是初学者。当然,它的作用在课堂上能得到更大程度的展现。——杰•帕里尼(《诗为什么重要》作者)

书籍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开头
第二章 人物
第三章 叙事
第四章 解读
第五章 价值
译后记

内容概要

特里•伊格尔顿(Terry Eagleton,1943— ) 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家。从60年代末至今,伊格尔顿出版美学理论、文学批评著作十多种,如《莎士比亚与社会:莎士比亚戏剧论文集》《瓦尔特•本雅明,或革命的批评》《文学理论引论》和《审美意识形态》等。与美国的詹姆逊、德国的哈贝马斯并称为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界三巨头。
译者:范浩 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教师。


 文学阅读指南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关于怎么阅读文学的书,市面上已经有不少,多一本不算多。特里·伊格尔顿老爷子就此自嘲:“文学分析这个行当,就像穿着木屐跳舞,快要跳不动了。本书企图借助对文学形式和技巧的细察,在驰援的队伍里凑个数”。这本书关注文学的开头、人物、叙事、解读、价值五个方面。这些是构成小说的机理和要素,但并不局限于小说,还包括更广义的文学,如诗歌和戏剧。  关于“解读”很有意思,牵涉到“诠释和过度诠释”的论题。一篇文本,如何才算是正确的诠释,如何又显得过度?  伊格尔顿就告诉读者,一篇文本同时可能通向多少条道路,有些是合理的,有些为什么不对。伏地魔的名字Voldemort和英文中大量带有负面意义的V开头单词暗合,暗示了他的魔性,这就是合理的诠释,因为《哈利·波特》的作者就是运用文字暗示人物性格的。《咩咩黑羊》之类的童谣,是否暗含着厌恶、讽刺,甚至歧视和侵略?如果从童谣的性质分析,会觉得这样的诠释荒诞不经,但作为阅读者,伊格尔顿教我们不局限文本自身的模样,读出更加丰富的内容。比如《哈利·波特》和狄更斯还有渊源,血缘与阶级,孤儿成长史等元素,让这部通俗小说的写法其实师承经典。  译后记说这本书算不上经典,伊格尔顿的评论也不一定令人心折。我想,关于怎么阅读小说的书,可以写得妙语连珠让读者击节称赞,而这本书语言平实,它是伊格尔顿老爷子的私人阅读录。老爷子没有完全屈服于“经典”名称,在书里点评了自己不满意的文学作品,比如作者意志干涉太多的《简·爱》等,带着褒贬的趣味:“夏洛蒂的《简·爱》是单一的叙事视角,这个视角就是女主人公本人,这实际上是要读者听简的话,她说什么就是什么……作为读者,我们也许会怀疑她的说法不见得就毫无自私自利的嫌疑,也不见得总是秉承与人为善的宗旨。可是小说似乎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  这本书通过伊格尔顿老爷子的私人感受,向读者引申出阅读文学的方法。其实不止是教授方法,阅读这些书本身就是很有意思的“读者交流”,一个老读者告诉我们,他从这些文本中发现了哪些妙处,诠释得熨帖又精当,让读者惊喜于文本背后的形象原来这么有趣。
  •     熟悉伊格尔顿的读者应该都习惯了他在各种著作中插入冷嘲热讽,牵引出许多理论界和文学界的八卦,这本《文学阅读指南》也不例外。本书由南京大学的范浩老师翻译,大概是我读过的伊格尔顿中译本里最流畅的,读得我根本停不下来。书中也有不少译得非常顺畅的吐槽段落,摘录一些如下:1. 开头假设一帮学生讨论《呼啸山庄》的场景,列举了一些可能出现的但算不得文学评论的对话后,伊格尔顿称:“这个讨论有什么问题呢?有些想法颇有见地。大家至少都读到了第五页。没有人把希斯克厉夫当成是堪萨斯的某座小镇。”(p2)2. “自然,内布拉斯加州土壤侵蚀报告也可以用‘文学’方式去读——对语言的用法多加注意也就是了,可有些搞文学理论的,居然有本事把它运作成文学作品,幸而还不至捧为《李尔王》第二。”(p3)3. 谈《圣经》开头“起初,上帝创造天地”:“也就是说,创造世界是上帝做的头一件事。这是神圣日程表上的第一项,之后才轮到其他事务,譬如为英国人安排糟糕透顶的气候,还有,出于灾难性的疏忽,误使迈克尔·杰克逊混入人间。”(p20)4. “矜持的英国中产阶级男人不会像巴黎的唯美主义者那样炫耀才艺,正如他不会向人夸耀自己的账户余额或是性能力。”(p33-34)5. “发现大作家也和我们一样容易犯错误,永远是种安慰。叶芝当年在都柏林申请教职被拒,就是因为他在申请书里把”教授“这个词拼错了。”(p34)6. “弥尔顿写下《黎西达斯》,就像我们参加一个并不怎么亲厚的同事的葬礼。这并不是虚伪。相反,无中生有地作悲痛状才是虚伪。”(p42)7. 谈塞谬尔·贝克特:“他的作品有一个方面并不那么具有普适性,即幽默感:从庄严崇高突降至庸俗可笑的修辞法、一本正经的迂腐强调、尖酸刻薄的诙谐、阴郁的讽刺锋芒,还有种种超现实的幻想,无一不具有鲜明的爱尔兰特质。有一次,一个巴黎记者问他是否是英国人,这位出生于都柏林的剧作家答道:‘恰恰相反。’”(p44)8. “......也就是说,麦克白夫人有孩子,但数目不详。这要是去申请儿童福利,倒是便当。“(p55)9. ”据说一位导演在排练哈罗德·品特的戏剧时,曾要求他提供一些人物出场之前的生活细节。品特的回答是:‘你他妈管好自己的事就行了。’“(p55)10. “今天,‘character’这个词代表个人的精神和道德品质,正如安德鲁王子在讲话中声称的,他在福克兰群岛战争中受到枪击‘相当地锤炼品格’。也许他的品格需要受多一些锤炼。”(p58-59)11. 谈简·爱的人物形象:“自以为是、爱说教,还多少有点受虐狂,算不得最讨人喜爱的女主角,一般人大概不会愿意和她坐在一辆出租车里。”(p62)12. “......事实上,每一事物都必定有和其他事物类似的方面。中国的长城和心痛的概念是相似的——两者都不能给香蕉剥皮。“(p67)13. 吐槽王尔德:“奥斯克·王尔德,另一个唯恐天下不乱的爱尔兰人,索性以侮弄英国人为业。根据他的说法,真理是‘人最近的心情’。对他而言,真正的自由既意味着不受稳固的自我身份限制,也意味着不受限制地和英国贵族的公子们上床。”(p79)14. 随手黑川普:“如果有谁像某些浪漫派的作家一样,认为想象优于现实,那就说明他对日常现实抱着一种古怪的否定态度,觉得不存在的事物永远比存在的事物美妙。这要是指唐纳德·特朗普倒也罢了,可换成纳尔逊·曼德拉就不对头了。”(p91)15. 吐槽狄更斯:“孩子对现实的看法也许很生动,但却是支离破碎的,狄更斯本人的视角也常如此。因此他频频在小说中用孩子的眼睛来看世界,实在是再合适没有了。”(p99)16. 谈托马斯·哈代:“哈代笔下的人物会让读者吃惊,而奥斯汀和狄更斯则不会。哈代的人物有可能突然从窗户跳出去,与一个自己生理上厌恶的人结婚,爬到树上一动不动坐上老半天,脱下内衣解救困在悬崖上的人,心血来潮在集市上把自己的老婆卖了,或在没有任何明显理由的情况下,和别人展开一场极为精彩的斗剑。”(p108)17. 举了奥威尔和戈尔丁的作品为例:“事实上,故事(《指戈尔丁的《蝇王》)里有几个孩子比奥威尔小说里的猪强不了多少。”(p112)18. “我们无从知晓麦尔维尔的作品是否能够跨越时空,激发人们的兴趣,因为我们还没有到达历史的终点,尽管某些政治领导人极力想要促成此事。”(p136)19. “假如一个作家老师把‘Buckingham’,即白金汉宫中的B写成F,大家会认为她是在表达某种政治观点,而不是不识字。”(p138)20. “马塞尔·普鲁斯特的语言通常是清晰明了的,但即便是他,也会写出长达半页纸的句子,其中充斥着迷宫般的迷巷和弯弯绕绕的句法,为了把意思表达充分,不放过任何一个曲折的语法弯道和险径。”(p142)21. 谈文本解读:“在某种情况下,'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我可否把你比作夏日的一天?)的意思也许是“肩胛骨下面一点点,再帮我挠挠好么?”(p164)22. 谈到《哈利·波特》:“有一处哈利用魔棒清洗一块弄脏的手帕,以便用它清洗烤箱。干嘛不直接用魔棒清扫烤箱呢?”(p191)23. “和其他艺术家一样,浪漫派作家借助的材料并非他们手创。从这个意义上讲,与其说他们像小型神祇,还不如说像砌砖工人。”(p200)24. “文学语言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极其丰沛华美的。这对于我们的日常语言是无言的批评。它的雄辩对于这个基本使语言沦为粗劣工具的文明无异是一种职责。它可以充分暴露所谓的名言警句、手机短信、商业黑话、小报体散文、政治套话、官僚八股等话语方式的贫瘠。”(p216)25. “世上平庸的诗人比比皆是,但要取得麦戈纳格尔这般骄人的成就,着实需要那么一点惊天地泣鬼神的功力。糟到过目难忘的地步——蒙恩跻身此列的只有极少数人。难得的是他始终如一,一直坚守着最不堪的标准,从来不曾游移。真的,他完全可以骄傲地宣称,他写下的诗没有一句不出众,也没有一句不出彩。有人会问,这种人是不是明知自己不堪,还这么写?这个问题是没有意义的。就像电视达人秀里那些没有多少实力的选手,糟就糟在不知自己有多糟。”(p239)这只是本书中的一部分吐槽而已。总的来说,伊格尔顿此书并不如以往那么晦涩难懂,也正因如此,读起来既有用又有趣。由于是摘录,上述引文难免有断章取义之嫌,所以,还是完整地读完原著吧。
  •     想不到这么好玩的一本书,阅读中不时让我会心一笑甚至开怀大笑的,居然是一本关于文学理论的书,英国特里•伊格尔顿的《文学阅读指南》。在论说“开头”的一章中,他以《圣经•创世纪》为例:“起初,神创造天地。”——这个庄严雄浑的开头,简洁而富有权威。伊格尔顿说,“起初”这个词指的自然是世界的初始。不过从语法角度说,也可以理解为上帝的初始。也就是说,创造世界是上帝做的第一件事。这是神圣日程表上的第一项,之后才轮到其他事物,譬如为英国人安排糟糕透顶的气候,还有,出于灾难性的疏忽,误使迈克尔•杰克逊混入人间。他老人家对杰克逊到底有多烦!这类普通的常识很值得了解一下——“起初”和“从前”是世代相传的开场白,前者是创世神话的开头,后者是童话的开头。“从前”这个词摆出的文字手势把一个故事从现在推到了某个飘渺的传说中的国度,以至于它仿佛不再属于人类历史。“从前”就是告诉读者不要再提某些问题,譬如:这是真的么?发生在哪里?是在爆米花出现之前,还是之后?在“叙事”一章中,伊格尔顿说作家为了实现小说的意图常常操纵叙事——“《简爱》急于把女主人公嫁给罗切斯特,可他已经结婚了;于是就把他的疯太太送上熊熊燃烧的屋顶,一把推下来摔死了。假如人物自己不愿意犯谋杀罪,叙事总会及时为他们出头。叙事就像雇佣杀手,随时准备把人物不敢干的黑活干掉。”D•H•劳伦斯特别看不惯托尔斯泰对安娜卡列尼娜的处理,他声称托尔斯泰是个“犹太式”作家,被他的女主人公丰美充沛的生命力吓住了,因此怯懦地把她推到一列火车下面,就此结果了她。当然,更拙劣的操纵常常出自那些流行小说,扭转乾坤的方式包括安排一笔及时的财产,或是一个失散多年的阔亲戚……或是在山洞里捡到一本武功秘籍。作为文学批评的大家,伊格尔顿在书中还拿出几页分析哈利波特,比如关于这部小说主要人物姓名的音节数目——在英国,上层社会的名字与劳动阶级相比要长一些,男女皆然。丰盛的音节象征了其他方面的富足。赫迈厄妮•格兰奇(流行译作“赫敏”)的名字是最高贵的:赫迈厄妮(Hermione)在英国上层圈子是个常见的名字,有不下于六个音节,而格兰奇在英文中有庄园的意思。哈利•波特是典型的中产阶级主人公,名字是对仗工整的四音节,既不铺张,也不寒酸。出自平民阶层的罗恩•韦斯利的名字只有可怜巴巴的三音节。而“韦斯利”还容易让人想起黄鼠狼(weasel)。伏地魔的名字是以V开头的,而英文中大量以V开头的词都带有负面意义。分析到这个地步,我真是叹为观止。伊格尔顿在谈到莎士比亚的《暴风雨》时说了这么一段话:剧场能够给人真知灼见,但这见地是关于人生之虚幻的。它能使我们惊醒于人生如梦、稍纵即逝的本质,以及祸福不定、诸行无常的道理。人既知必死,才会生出谦卑之心。这是很珍贵的收获,因为我们的道德困境很大程度是自己造成的,人人都不自觉地以为自己会长生不死。他认为,只有接受了人生的短暂易逝,才能更多地享受自己的生活,更少地伤害别人。“诸行无常并非毫无可取之处。爱情和教皇新堡葡萄酒固然不能长久,战争和暴君也一样。”所以我们为什么要看小说呢——“……小说可以把我们从桎梏中解放出来,不再把人生看成是目标驱动的、按照逻辑展开的,以及严格遵从首尾一致原则的。这样一来,它们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享受人生。”人人都需要一个头衔,以备向不了解你的人或社会大众作介绍。特里•伊格尔顿的头衔是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家,不知他自己对这个头衔做何感想,我第一眼看见是很烦的。事实证明这是偏见,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家一样可以一边深刻,一边好玩。伊格尔顿被看作当今世上最伟大的批评家之一,米切尔•德尔达说他“……拥有歇洛克般的天赋,能从一句话甚至一个词中,追溯梳理出其隐藏的含义。而《文学阅读指南》所以别具一格,还在于伊格尔顿独有的机智与幽默,字里行间流露出他的随和与友善。这不仅仅是一部学习之书,更是一部枕边之书,一部享受之书。”此言不虚。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前言诚不欺我,分析并非享受的敌人。慢慢读书。
  •     确实不错!大家写的通俗读物,文笔简洁有力,黑了很多人。可惜自己不懂英语,不好判断他的文本分析。
  •     老爷子太会吐槽了。
  •     在言必称理论的当下,一只大鳄耐心教细读,多难得~~~很有收获
  •     作者写得看似浅显实则内容还是有东西可挖的,而且读来很轻松~
  •     老爷子的书评估计没人看
  •     有诸多天才论断,对《麦克白》开头的分析令我印象深刻。
  •     优秀!!!
  •     行文有点伍迪艾伦的感觉..
  •     贫!
  •     第一次发现文学理论也可以讲得如此生动活泼,时不时抖点包袱,写写段子,把严肃化为活泼,同时分寸也把握得恰当,当然这和伊格尔顿丰富的知识储备有关,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把理论写出反讽的效果,许多比喻乍一看还没能明白,要再看一遍才能察觉出作者的想法,然后感觉甚妙。
  •     “如果人对作品的语言没有一定的敏感度,那么既提不出政治问题,也提不出理论问题”
  •     这本幽默讽刺的评论书避免了教条式的指南,反而是将各种理论打破,分解,指明文学是不确定的,区别于现实的,可以有多重分析的。
  •     普及类,开头比较有趣
  •     太有趣了哈哈
  •     范浩的翻译很好。伊格尔顿对语言文字非常敏感,有时候甚至表现得诡辩,譬如:不能因为不同于B,就说A是错的;但是B也不是对的,当你由B联系到C的时候……总之,对伊格尔顿来说,没什么比“刚刚好”更好的了。
  •     ……乱七八糟……
  •     匆匆读过,每当伊格尔顿论述起文学语言的风格时,都羞愧自己只读中译本也因此领会和感受不到那种英语语言的独有优美。
  •     還不如《小說機杼》
  •     通俗易懂。。适合启蒙。。伊格尔顿有趣,聊那么多,也不见他的逻辑线断掉。。得好好学习。。缺一颗❤是太基础没见到批评家更为严肃那面。。
  •     读过了伊格尔顿其他的文学理论,这本书应该能让人心头一热:毕竟老爷子也有这么幽默、生活化的一面。重返细读文学的传统,对情节、人物、语言等都有精到讲解。本文是普及读本,谈的内容较浅,但能够以小见大挺好。
  •     不管怎么说,文学是可爱的
  •     非常有趣的文学评论书
  •     第三人称的全知叙事讲得好。
  •     特里 · 伊格尔顿的《文学阅读指南》、夏尔 · 丹齐格的《什么是杰作:拒绝平庸的文学阅读指南》、托马斯. 福斯特的《如何阅读一本小说》与《如何阅读一本文学书》、詹姆斯 · 伍德的《小说机杼》、马里奥 · 巴尔加斯 · 略萨的《给青年小说家的一封信》六本书不相上下,精彩纷呈,都保留在这里。
  •     深入浅出地讨论了文学的虚构性、叙述者与视角、作者意图与读者解读、观念的变化、情节和结构等其他要素的交互、判断文学作品的标准、文学语言等问题,对于初学者大有助益。另外,太毒舌了,随手吐槽了许多公众人物和社会现象……
  •     没太大意思。。
  •     尖酸刻薄
  •     读起来大部分还是舒服的,部分因为我的无知而觉得枯燥。最喜欢的是对文学片段的分析挑剔,以及对《远大前程》的解读。
  •     阅读观感流畅,翻译确实不错。相比较《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这本大书而言,友好很多。虽然语言非常诙谐幽默,半带调侃,却是实实在在要告诉读者如何进行严肃的阅读的一本小书。开篇就是如何阅读开头的文本细读功夫,让我对理论控的伊格尔顿看法多少有些惊讶。
  •     因缺斯汀~
  •     分析地很有趣,就是我看的外国文学太少了——撞墙
  •     并没有提供太多新鲜的东西,关于人物、叙述、语言的观点在他处或多或少都看到过,但是伊格尔顿实在是…太好玩了!那种幽默毒舌嘲讽和作为忠实黑粉的素养实在是只有英国人才能担当得起。慢读的功力强大无比,在这里一个字母的差异都可能是重大的区别,他却并没有斤斤计较于这种琐碎,最终抵达的还是文学之所为文学的本质。
  •     很活泼,很有启发性!
  •     翻译好
  •     翻译得特别好,行文流畅,句间诙谐得不得了。读小说的开头、人物、叙事……然而这些只是凭借,为的是要达成自己的创造性认识,这才是和literature最好的相遇。
  •     肥肠英国佬肥肠好看,“把自己想象成吸尘器有什么用呢”
  •     算是一种新批评
  •     意识流的讲座体读物,翻译不错。掉的书袋不少,但是主题宽泛缺乏中心,思路太跳跃以至于对作者究竟想说什么有点不解。作为方法论的书操作性太低,有种像看作者写的另一本人生的意义的感觉。开头部分语句对人物性格的反映、以及场景对后文的某种预示性。人物没有前史、阅读时的体谅和同情。叙事者与小说世界之间往往存在距离。解读不光是重复剧情而是保持距离。文学的价值在于不断催生出的新的意义。封底说“这本书最为出色的地方是伊格尔顿本人的幽默和俏皮”,真是一点没错。
  •     16.10.21 如何优雅地抖机灵 17.3.19 重读之六 加一星!第一章的细读和第四章对《远大前程》和《哈利波特》的分析十分精彩。
  •     轻松有趣,种草这个系列
  •     写了一些很好的细读范例
  •     非常有趣的一本书,把原本有些枯燥的文学理论结合具体作品讲的妙趣横生。Eagleton果然是非典型的英国知识分子,不居高临下,语言是带有克制感的幽默。好喜欢他对《无名的裘德》和《远大前程》的分析啊,文明的始源是混乱与无序,这个概念真是醍醐灌顶。作者对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的讲解也很深刻明晰。顺便也复习了一下英国文学史,蒲伯的存在感好高...读完之后想看的作品好多,尤其是《尤利西斯》和《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感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没那么可怕了。
  •     最后一章的最后几段实在精彩,翻译五星“没有任何不能讲的事,也没有什么事是非讲不可。”
  •     个人觉得没有毛尖老师的推荐来得精彩,也许这正说明了文学评论是很主观的事情。每个人对文学作品的感受千差万别,但作者说的共性也是存在的,比如对他幽默与刻薄共生的文风的印象。读文学评论类的书有落差感是难免的,因为你会发现有太多没读过的书以及尚待去发现的惊喜,而太多人早已走在了你的前面。
  •     开头比较吸引人
  •     包装讨喜,而且之前听说是本毒舌吐槽的书,拿到才发现干货很多。开头差点读不下去,因为感觉作者就像初高中的语文阅读强行解读,在部分字句上过于纠缠和脑补,到了第二章评价人物时可读性变高了,对各种作家小说信手拈来,利落展现了写作流派的演变。后面的解读一章使整个体系架构完整。
  •     太精彩了!翻译得好棒啊!
  •     从这儿开始才对语言文字有了点感觉
  •     除去一半废话和老生常谈,再除去很多不注明出处的直接引用(至少有巴特热奈特孔帕尼翁甚至伍德),这本书还剩下多少东西?当然了,范老师译笔是非常好的,杨师傅的书做得也漂亮,光看这些,那就五星。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