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起落叶好过冬》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 > > 扫起落叶好过冬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06-10
ISBN:9787108025371
作者:林达
页数:468页

关于美国历史的中国读本

林达的书在书店里无数次被我的目光掠过,几乎从未拿起来看过。这次老公买了这本书,被我无意翻到,只看了其中几页以后,突然发现很不错啊。于是这两天就坐下来仔细的在读这本书。我首先想说的是,作者的文字功底很不错,能够把那些本来晦涩无味的法律故事、美国历史讲的那样娓娓动听,引人入胜,这还真不是一般的文笔能够企及的。这些年我也写学术文章,也写书,写的也是法律范围的文章,可是我总觉得能够把专业问题讲的引人入胜,讲的平易近人,讲的普通人愿意去看,这是相当需要专业功底以及不俗的文字驾驭能力的,但愿某一天我能够也写出既具有专业知识又能让普通人喜爱的文字出来。转回来谈林达的这本书,里面许多故事让我看了有不少感叹。例如《泰丽之死提出的问题》,这篇文章引发了我许多思考:关于生与死,关于价值观,关于国家法律与个人生死的关系等等另外《早春的门罗》一文,也是作者深思后写出的一篇佳作。可以看到一个人是如何艰难的用尽一生的时间内心对于正义和良善的渴求战胜了对于邪恶威胁的恐惧,正所谓一个人的勇气可以复活历史。

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从其对待少数人的态度就可见一斑

之前早就听说过林达的近距离看美国系列,但在书店里随手抄起这本《落叶》,才是第一次看他的文集。待到迫不及待地看完这本之后再回过头去翻《总统是靠不住的》、《我也有一个梦想》,却发觉后者少了一些亲切与温和。宪政、民主、法治,并不是百试百灵的灵丹妙药,但更不是一些人所害怕的洪水猛兽。即使有人拿它们做幌子,也不能忘记有无数人为之终身疾呼、奋斗,这里面总有合理的原因。《落叶》里大都是从一些不太为我们熟知的人物、历史事件开头作为引子,用流畅而不失冷静的文笔进行评析,让我既象看短篇小说那样怀着好奇心去看文章,而看完后确实能给自己带来一些启示,所谓的案例教学法大概就是这样子吧。也许有人认为林达的文章不过是从别国的故纸堆里翻些逸闻来炒冷饭,但窃以为这样的作者、这样的文章对我们而言还是少了些。

林达夫妇是当今最好的华人民主启蒙作家

个人认为,林达夫妇是当今最好的华人民主启蒙作家。如果要急于了解林达,了解美国民主,这本书是一个最佳捷径。

不读此书也好过冬

书名是扫起落叶好过冬,似乎就暗示着这本书的内容远远不及《近距离看美国》系列的逻辑性与条理性,零零散散的就像悠闲的扫着落叶。读过《近距离》系列的,大概这本书不需要看了。没有读过的,倒不如去读《近距离》系列吧,远远比这本零散的带有散文性质回忆录风格又兼顾杂文形式的小说好的多。并不是说本书就因此毫无价值,但是显然其中大多细节与《近距离》系列重复,就像突然想起了某些事情可以补充《近距离》的观点,所以又列了零零散散的一些故事就汇编成这本书了。没意思。说个犀利点的话儿,这书,大概有点《读者》和《青年文摘》的风范。

读《扫起落叶好过冬》有感

之前看过林达写的一本《历史深处的忧虑》,觉得美国在他的笔下被描写的活灵活现,我也深感美利坚的伟大。在回家的火车上开始看他的这本《扫起落叶好过冬》,到了今天也看的差不多了。在我看来,这本书和那本《忧虑》有很多相同的内容,例如都描写了美国的建国历史、南北战争、三权分立的格局、保障人权等等。尽管这本书中讲的故事举得例子不一样,但主题基本都相差无几,所以读起来难免有些乏味。至于在第四、五辑中作者放了一些人物故事,外加一些读书笔记,这些和美国没有什么关系,不知道作者是不是有意如此,不过我觉得放在这里显得有点不妥。在这本书中,作者提到了几个很不错的观点,摘抄如下:人的短暂一生里,所见到的大多是悲惨和苦难,是卑劣和失望,为了对人性、对人类的前途保持信心,所以必须读历史。也就是说,我们在短暂的一生里,所看到的社会、所看到的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和历史长河里大时段大范围里呈现的图景是有所不同的,甚至会有很大的差别。短暂的一生里,更多的机会是看到了人性之恶,是令人失望的现实。只有在读历史的时候,你能在纸页间经历几百年几千年,你才能看到进步、改善,你才会庆幸自己生活在此时此刻。历史是人群的集体记忆,而集体记忆是集体的自我认知所必需的,一个人如果没有记忆,那么不管有多么聪明,也不能认知自己是什么,是处于什么样的环境,和别人是什么关系。同样,一个人类群体,如果没有集体记忆,那就不能认知这个群体是什么,自己所处的环境是什么,和其他群体的关系是什么。究竟什么是和平主义?我会得到这样的回答:和平主义就是反对一切暴力和战争。一点不错。可是,绝大多数宣称自己是和平主义者的人,并不知道,要维持一个和平主义立场,比他们想象的困难的多。其实人是有天然弱点的,就是在危险距离自己远的时候,态度就容易“超然冷静”,更“和平”,而危险逼近,态度就会变化。因此,一个面临巨大危险的国家,它的反应,将本能地和他国他人不同。这引出双方都要警惕的一个问题:身处险境的,要避免过度反应;安享和平的,要居安思危。总之,如果没有看过《忧虑》那本书直接看这本书,或许能感到不错,对我这个个例来说,只能算是一种无聊的打发了。

我们为什么要读历史?

“如果说,记载历史和写历史是一种职业,是社会的需要,那么我们普通人,我们和历史学没有职业关系的人,为什么要读历史?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罗伯特 李将军曾经说过,人的短暂的一生里,所见到的大多是悲惨和苦难,是卑劣和失望,为了对人性、对人类的前途保持信心,所以必须读历史。也就是说,我们在自己短暂的一生里,所看到的社会、所看到的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和历史长河里大时段大范围里呈现的图景是有所不同的,甚至会有很大的差别。短暂一生里,更多的机会是看到了人性之恶,是令人失望的现实。即使是在我们的上辈子,我们也看到过不知有多少人是怀着对人类、对国家、对社会的彻底绝望离开这个世界的。这样的事情,自古以来不知发生了多少。只有在读历史的时候,你能在纸见经历几百年几千年,你才能看到进步、改善,你才能庆幸自己生活在此时此刻。”1.多少这还是一种悲观的论调,不过我很喜欢。在李将军的话中,看到一种慈悲。一个乐观的悲观主义者。2.历史长河中的一瞬,是一个人的一生。人类迈进一小步的时候,每个人投入的往往是一生。好像中彩票的几率是几十万分之一,对于走运的人来说就是百分之百。反之亦然。3.该用什么样的历史观读历史呢?书店里这么多时下流行的批阅历史的方式,却缺少这样一种宏大的历史观,有包容心的、有耐心的、而非急功近利的。

美国宪政的启蒙书

是看了律政类美剧激发了我了解美国宪政的兴趣.这本林达的书算是我的宪政启蒙书.作者的文笔和资料的确凿,也让我的兴趣有增无减,推荐.

读扫起落叶好过冬有感

这是以前的语文课规定的标题。。。总是想写些什么,却不知从何下笔。近期复习司法考试,使我对法律有了入门的认识。过去看3分钟就会感觉枯燥的书,我现在可以用两个字来代替,“认字”。以往关于法律的书籍,我都是避而不看,似乎感觉自己的修养还未到达那层高度,或者是法律离我的生活确实很遥远。很难想象,一个不爱学习的孩子,会执着的选择国考。他为了未来,选择了这条路。。。近距离接触法律有两个月了,我学到的东西远不以考试大纲为限。我会不由自主的关注社会的民生民权问题,把社会的问题提升一个认识角度。白话讲就是“懂法”了。。。我会更乐于接受以往认为离自己很远的知识,这自然是一个充实自己的过程,因此,不管结果如何,我已然得到了很多。。。。。。

不妖魔化自己,不妖魔化世界

林达的书看的不多,但这本我个人认为是较好的一本。不可否认,林达的书有些章节和内容存在重复,行文也略显拖沓,也有博览群书的书友称其为拾人牙慧,但本书最有价值的部分还在于他用一个东方人的视角近距离的来解读西方世界政体、立法、司法和价值道德理念,而这些在西方几乎是普世的价值观对于中国大众来说显得多么的珍稀和缺乏了解。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中国与世界的相互了解不是太多,而是太少,其中最缺少的恰恰的就是这些能够架起双方了解的桥梁,如果人们都带着有色眼镜和哈哈镜来看世界,就不能怪大家相互指责对方妖魔化,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了解世界,不仅仅是一个口号,更应该是个付诸实施的理想。就像书中提到的,当年的美国也不是一个美好的天堂,也有麦卡锡式的迫害,也有种族隔离与歧视,宪法也经过了多次修正案,即使是今天非洲裔美国人能够竞选总统,也可以从投票结果中看到,不少白人虽然表面上坚持“政治正确”,但内心还是有歧视有色人种的心结,但美国最难得之处是有着难以置信的自我康复能力,每每到需要变革的关头,总能以一种自省的精神,通过立法修正自身的不足,不断接近美国的建国理想,不禁让人有种对其叹为观止和对己的扼腕叹息的感觉。书中有不少象李将军和林肯,象美国的私刑和法制的完善,象美国黑人的迫害和人权斗争,象对阿米绪人的包容和保护,象美国平等教育的努力这样有趣的章节,更有一些不但有趣还有对自身的批判与考量的个案,大多是政治经济学上的小道理,无数的先哲都做过论述,但看着别人进行着的实践,还是会觉得中国之改革还有太长的路要走。

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朋友的推荐,林达是潜心研习历史人文的作者,文风厚重深沉很有魅力。美国的历史和司法史,也许多年以后再次品读又有不同的感受,但关于《汉娜的手提箱》以及有关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相关章节,看完后哭的一天世界。想必不再会轻易去读了,在历史的沉重,战争的残酷里那些活生生的人物们所经历的,不是在这个时代的人们所能承受的,当然还有那一处邪恶无法战胜的神秘。知足,珍惜。

感动于历史对阿米绪的宽容

去年看完这本书知道现在仍然有时候会捧起这本书来回阅读从我第一次接触林达,从带一本书去巴黎,到总统是靠不住的,一路走过来.林达带给我这个高中生的,更多的是感动,是对于自身的反思.我有时候在想,如果同样是那样的故事发生在中国,发身在我的身边,结果会是什么?我有时候不敢继续这样猜测下去,我同样也知道,历史不可能假设,但每当我想起我们的前人在中国近代所经历的历史,我感到一阵莫名的恐慌.阿米绪.那是我看得最认真的一个章节.我仿佛被那么一小群人牵动了我敏感的神经.一个社会是否先进,要看它少数人的权力是否获得了合理的保护.美国做到了,阿米绪做到了,美国有远见的法律工作者们做到了.这让我看到了美国文化里精华的部分.正如最后大法官的陈词,"从历史来看,没有人能够证明少数人就一定是错的."这样的呐喊,在我看来,比杰菲逊的<独立宣言>更加显示了美国的精神."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力.这样的权力,是生而有之的."这个社会的多数人有,少数人也有.阿米绪,同样有.对于这个庞大的中国,当我们回过头来审视我们走过的道路的时候,我恍然发现,和美国相比,我们需要做的还有太多太多.

突然想起这本书

今天在南方周末里面看到这样一篇文章,题目的标题叫做《美最高法院判定限制向青少年出售暴力电子游戏违宪》。现把文章的主要内容摘录如下“美国最高法院2011年6月27日判定,各州无权限制想青少年出售”暴力电子游戏“,因为这种限制违反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保护言论自由的规定。”“最高法院表示,加州通过法律的初衷是希望能保护儿童,但宪法修正案要限制的是政府的权利。保护儿童’并不包括限制儿童可以接触哪些思想的可自由浮动的权利‘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判决重申:政府不能限制信息、思想或者内容,言论自由的确存在一些例外的情况,但这些例外必须控制在非常狭窄的范围内。“"这一判决明确,娱乐也受宪法第一修正案保护。虽然电子游戏主要目的是娱乐,但'我们很久以来就认识到要把娱乐和政治分开非常困难,而且试图这样做也很危险‘;而且,'对一个人来说是娱乐,对另一个人来说,却可能从中发现教益’”。“’我们给孩子看的书中就不乏血腥内容,比如说《格林童话》其实就很阴森。‘判决说,没有证据证明暴力游戏对儿童产生了影响,导致其行为具有攻击性;有些游戏的内容却是让人感到很厌恶,但仅仅厌恶并不能支持对其加以限制,’讨厌不是限制言论的有效理由‘ "。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我第一反应就想到三年前读的《扫起落叶好过冬》这本书,在这本书中,你会看到很多这样类似发人深省的判决。决定买这本书再好好看一遍~

最好就是忘恩负义

西闪/文读者总是忘恩负义的,比如我。前一分钟,我还在文章里宣称自己是林达的FANS,这一分钟,我已怨气满胸。好家伙,一本《如彗星划过夜空》才读完没几天,新书《扫起落叶好过冬》又上架了。林达的手真快,三联书店的手也真快。可是翻翻其中内容就明白,文笔依然畅晓,思路仍旧清晰,然而有多少深入的观察,有多少引人思考的观念,恐怕未必。礼貌地讲,像不少评论所说,《扫起落叶好过冬》是对《近距离看美国》系列的补白。而我认为,这本书更像是林达式的思维反刍。大千世界落入他的眼中,似乎也被还原成了美式民主的三原色。其实,林达的这份“旅行快餐”已不是第一次发售了,之前三联书店出版的《带一本书去巴黎》与此相当类似。当然,我不认为林达文章中时刻飘荡的旅途思绪没有价值,尽管这些思绪有些过于眼熟。事实上,他的文章依然具有不可多得的透彻感,尤其是在废话连篇的今天。我只是希望林达将脚步放慢一些,让自己的所感所思更细致一些,深刻一些。其实,我的怨气更多的是对三联书店而生。一直以为三联书店是一个将读者利益放在心里的出版社,没想到这次将《扫起落叶好过冬》定了一个离谱的高价。看过书中如何排版的读者,就知道什么叫做离谱。比较一下,四刷的《总统是靠不住的》字数27.8万,定价21.80元。《扫起落叶好过冬》30万字,定价一下子飙升到38.50元。我想这个定价不关作者林达的事,不过我很想让他为中国的读者写一篇文章,介绍介绍美国书籍价格与人均收入之间的比例关系。怨气所致,难免有些粗暴。其实我所希望的不过是作者爱惜羽毛,出版社爱惜声誉。作为区区读者,我看啊,还是心疼心疼自己的血汗钱。一旦作者出版社什么都不在乎了,我们能做的就是捏紧腰包,来一个“忘恩负义”。

平等的努力——读《扫起落叶好过冬》笔记

在《扫起落叶好过冬》里,作者引用了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罗伯特李将军的一句话:“人的短暂一生里,所见到的大多是悲惨和苦难,是卑劣和失望,为了对人性,对人类的前途保持信心,所以必须读历史。”(《一个历史学家和他的小镇》,P165)这也作者看历史的态度,以及对历史的思考方向:只有在读历史的时候,你能在纸页间经历几百年几千年,你才能见到进步、改善,你才会庆幸自己生活在此时此刻。(《一个历史学家和他的小镇》,P165)这本书主要是讲述美国的一些历史故事,关于战争、宗教理念冲突、歧视、法律等等。从一些历史故事中,作者提出一些两难的困境,让人思考。林达认为,美国人不是简单地黑白两分,却几乎是悲剧性地承认和正视:眼前的的生活和世界并非完美、无可两全;而人类的智慧有限,两难困境前,没有一种判断是完美的。(《一百年的历史和燃烧的十字架》,P295)在本书的第3辑开头,作者为我们介绍了两千年前的罗马人西塞罗的“人类社会的自然法观”:人应该有一种“本性”的东西,它不会“屈从愚氓者的意见和命令”。(《两千年前那个叫西塞罗的老头儿》,P218)这种本性的东西是什么呢?林达认为:不论一种文化来自哪里,假如能够最后站住的那一个部分,一定是与人的“自然状态”和谐的那一个部分。他说:我们与其费心争吵,把不同的文化对立起来,还不如回到伊甸园,回到人类的原初状态,看看我们作为“人”,有些什么共同之处,然后在不同的文化中,先找到我们共同的基本理想,比如说,公平、平等、自由;在不同的文化中,坚持我们共同的起码品质,比如说,诚实、诚恳、宽容和爱。(《两千年前那个叫西塞罗的老头儿》,P218)在讲到关于少数和歧视的问题时,作者推崇的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在写道关于在美国历史里一直存在的种族歧视问题时,林达说:“人们歧视的观念是很自然发生的事情。反歧视却是要达到一定文明水平之后的理智反省。”他同样强调:“假如他人的权力可以被剥夺,自己的权力也就保不住了。”(《从反歧视走向争取平等》,P189)他提到生活在美国的一群教徒阿米绪,他们的宗教信仰和一些主流的价值观发生了冲突。阿米绪人是绝对的和平主义者,他们反对任何一种战争。所以在一战和二战征兵时和政府发生了激烈的冲突,阿米绪人宁可冒着被枪毙的风险,也不愿上战场。他们向国会申诉,终于得到“替代性服役”的安排,以在医院、工厂从事没有酬劳的劳动来代替服兵役。在和平年代,阿米绪跟政府发生的最大冲突是教育领域的。阿米绪人认为孩子读书到14岁就够了,而美国有些州的法律要求孩子们必须接受义务教育直到16岁。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抗争,阿米绪人终于获得的最高法院有利于他们的判决,对他们不再实行强制的义务教育。林达写道:在最高法院的判词中,沃伦•博格首席大法官写下了如下这段现在还常常被人引用的话:“我们不可忘记,在中世纪,西方世界文明的很多重要价值是由那些在巨大困苦下远离世俗影响的宗教团体保存下来的。没有任何理由假设今天的多数就是“正确”的而阿米绪和类似他们的人就是“错误”的。一种与众不同甚至于异僻的生活方式如果没有干涉别人的权利或利益,就不能仅仅因为它不同于他人就遭受谴责。”(《阿米绪的故事》,P151)林达对这个故事的思考也是让我感到很受触动的地方(之前摘过的):如果法律不打算保护千分之一万分之一,也就保护不了“百分之五”,那么,“多数”本身也就都潜在的岌岌可危。我们曾经习惯于法律对“百分之五”的不予保护,这是因为,当我们身处“多数”之中,我们理所当然地认为,“多数”就是对的,我们只知道庆幸自己不是少数。谁也没有想过,今天你不挺身而出保护你所不同意甚至不喜欢的百分之五,你怎么有把握下一次你不在另一个百分之五中呢?今天你看到与你无关的百分之五遭受的不公正扭过了头去,下一次轮到你的时候,你还向谁去呼喊呢?一个社会要发动成千上万的人并不难,要达到多数人的一致也不难,难的是公正善待只有百分之几的少数。有时候,少数显得如此人微言轻,他们的生死存亡是如此的微不足道,可是,能否保证这微乎其微的少数得到公平的善待,恰恰是检验文明和人道的试金石,也是决定能否长治久安的一个关键。(《阿米绪的故事》,P152)同样在另一个关于黑人种族问题的案件中,林达认为:只有理解了黑人的悲愤,法理逻辑的下面,才有了坚实的人性关怀和道德担当。有了这种理解和悲悯,才会把建立起保护弱势群体的法律,看作是全体社会成员的职责。这才可能建立一个健康的社会。(《一百年的历史和燃烧的十字架》,P293)少数人、被歧视的人,很多时候是弱者。林达在另外一个故事《星期日早晨的谋杀案》又提出一个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对待弱者?他说:……人们、尤其是知识阶层,有很强烈的、要表达自己对弱者深切同情,以及要挺身为底层代言的倾向。……无疑,贫穷与恶劣的生活状态导致罪恶。可是,对这种联系的探究,应该引出的是社会学意义上的如何消除贫困、消灭罪恶根源的研究和行动,而不是对已经结出的罪恶之果,表达泛滥的同情,不论这个恶果是个别的罪犯或是群体的暴民。道理很简单:任何罪行都是有受害者的。而知识阶层假如放弃面对犯罪行为的道德立场,甚至提供过分的借口和“理解”,不仅无助于弱势群体自身的演进,甚至可能将他们带入更为危险的困惑和歧途。(《星期日早晨的谋杀案》,P316)我从本书学到的,很简单:少一些泄愤,多一些思考。

关于大学两三事

这本书是鄙人在大四慵懒的图书馆,吃着很安静完全不吵人的面包,时而热切的瞅着前排某每天必见的路人的背影,看完的。向来对学校意见多多,看了这本书随性总结几个,立此为据。1.图书馆有刷刷好几排柜子,功能是放书包。期末考期间很抢手,公用品,很好理解。一时间占柜子猖獗。进来图书馆学生管理会终于痛下杀手,每晚清理柜子,把用以占位的书全部清空。撬锁。我只能说:lynching啊,这是又一个民众私刑啊。哪里的授权,审判在哪里,程序呢,被行刑方的辩护呢?到底谁是暴民。2.学校这个学期有新秩序,所有外卖不能送进校园,只得冒着凛冽到遥远的校门口领。我只能说,贸易保护主义啊,保护食堂不能这样吧,泱泱大国尚且入世,搞贸易壁垒损害的是我们学生的效用啊。3.校园广播站报纸常听到:我们是校团委的喉舌云云……国家特色,小声的说报纸成了喉舌,那么监督的作用还在吗?4.周年庆典盛大场面我可以理解,不过我对这种自上而下的膜拜工程有天生的反感。说的哩哩啦啦,就这样吧。

信仰的坚持与尊重

林达的书还看过一本,叫《一路走来一路读》看完以后再看这本,虽然没有第一次读他的书感觉到的那种对民主、自由、法治的那种简约精辟阐述的感受,但我还是觉得这是一本好书,通过大洋彼岸一个近代诞生国家的历史来阐述那些近代产生或发展的人类文明,对民主的无限追求、对自由的绝对信仰、对法治的充分尊重。尤其是一个中国人以一种我们习惯的思维方式去讲述美国的历史,让我们看到了那些在大洋另一边生活的人如何理解那些基本的权利与义务。就读过这两本书,其中印象最深的是一种对信仰的坚持与尊重,在《一路走来一路读》里面讲述了一个有宗教信仰的病人拒绝接受输血的故事,其中人的信仰和生命如何权衡,个人与他人信仰的冲突如何解决?尤其是后者,病人的宗教信仰是拒绝接受别人的血液,医生的信仰是尽全力挽救生命的西波克拉底宣言。同样都是不可亵渎的信仰,我们应该怎样去选择?在《扫起落叶好过冬》里面讲述了苦修士的故事,里面提到了中国,一群苦修士在那个战火纷飞、兵荒马乱的年代来到中国的“杨家岭”开始了传教与苦修,他们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下坚持着自己的信仰,战乱、贫瘠、文化差异、都成为他们所坚持的一部分,当然似乎世界上所有善良的宗教都有一种对苦难的承受和对痛苦的忍耐的元素,但是把这一切作为一种信仰加以坚持,确实需要一种发自内心的认可,对于这种个人心灵深处的认可其他人理应去尊重,对信仰本身的尊重,对信仰者人格的尊重。

想去杨家坪

尽管有这么多的负面评价,但在今天,一本书能够带来一点感动就已经足够了。而且那么多的负面评价恰好说明作者带给读者多么高的期许,这从另一个意义来说,在如今泥沙俱下的书市上也是一种肯定。我的这点感动同样来自杨家坪。而且我知道自己一定会去看看的——希望赶在被无知的拆迁之前。

我也想去寻访那个修道院

本来因为看过了《近距离看美国》系列,再看这本觉得似曾相识各种平淡,谁知书到了后面风格一转,从美国扯到了二战扯到了法西斯扯到了更多。那个修道院的故事,让我不胜唏嘘,我也好想去寻访那个修道院的遗迹。

好书

林达一贯的风格。但是似乎有点水了。很多思想,理念,传递的内容都和先前几本书重复。但是还是一本好书。

长经验

我是第一次看这种类型的书,发现看起来没有看那些小说有趣,我觉得有可能是小说介绍的是一个比较连贯的故事,但是这本书介绍的虽说总体是说美国,但是是用一个个联系不是很大的故事,当我看到一些稍微拨动我的心弦时,这个故事结束了,故有点失落。但是这本书也有小说所不能够媲美的地方 ,读者往往会被小说所“绑架”,就像我们每天都看电影,但是你知道的,电影无非就是这几种情节,可是你还是每天都想去看它,你明知道小说的故事会这样发展下去,可是你还是想去看完它(这些只是个人理解而已,当然每本书都是作者的汗水灌溉而成的,会有值得我们去观看的地方的),相反,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在读新闻,虽然有些方面写的是生活中个点,但是作者从生活中的不同事例跟我娓娓道出,没有像小说那样煽情,这才是现实。。。。。。在看这本书之前我就看了大家对它的评价,很多人都说作者写的这本书没有之前的书好(因为这本书好像就是之前的几本书的直接组合),抑或是作者只是单单写出一种现实,但是他没有给出导致这种现实的原因跟面对这种问题有什么方法可以应对这个问题,我说说自己的想法吧,其实之前我已经提出了,我是第一次看这种类型的书,我觉得这本书还行(我就看作者的改进版),针对另一个问题,大家面对生活中的问题都因不同的经历有着不同的观点,作者如果提出自己的观点,岂不是引来更多的质疑,所有这些问题就由读者自己思考了。不过作者也是人,在自己的作品中也会体现了自己对一些社会现实的褒贬,有时候这些也会先入为主地指引读者朝着作者的思维前进。

和老师交流时说的话

主要讲的是作者在美国的所见所闻所感。阅读的时候难免会把作者写的美国与自己想象中的美国,以及中国做些许比较。美国是一个年轻的国家,但短短300年时间,他成为世界上的超级大国,如今依旧在源源不断地吸引着世界各地的精英。我想,其中自有深刻的道理——叹服于美国的建国者的远见卓识,这是一个以宪为本,依法治国的国度。黑奴制虽然已经废除,但在很多美国人心中仍是心病。如今的美国人,对种族歧视还是心有余悸。看惯了“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逻辑,在看到American Civil War 时,不管是南方还是北方的牺牲将士们,都有立碑建墓,也算得上是死得其所。国共也曾内战,不过双方都视对方似水火,共匪,国民党反动派之类。较之美国,在内战这个问题上,中国人显得不够大度。美国是一个敢于认错,并且是知错就改的国家。普通民众干和法律、国会叫板,在中国社会是罕见的,更可悲的是,当敢于叫板的出现时却常常被视为异端另类,大脑不正常。我国的法制还不健全,还有很多年要走,当然民众的法律法制观念也有待提高。这就必须教育先行,单单的利己主义,狭隘的目光自然是不和潮流的,教育额改革是必须的。在我看来,当下的社会,更有些门第的意思了,各种“二代”应运而生,很多问题可以用潜规则解决,后台够不够硬成了关键,经济实力的强弱是基础。法制、法律只是放在台面上的规则,台面下则是暗流涌动。这里扯多了,再扯就要反社会了。提一下,“少数服从多数”这个从小就奉之为真理的价值观。曾一度认为,少数服从多数,是无条件的服从。而美国在各个层面都适当的保护少数人分利益,有时在我看来有些过了。不过仔细想想,却觉得有道理。为防范多数人的暴政,想18世纪的法国大革命,我国60、70年代的文化大革命,真叫人有些紧张。不知哪一天,这种暴政的变异体,会突然降落到我生活的地方。一定程度上,我支持精英治国,盲目地民主往往会导致混乱,群众是存在局限的,人与人是会相互影响的。

林达的书是阅读的一个阶段,而成长则是读者自己的事

读林达的书,从他的《历史深处的忧虑》开始,到《扫起落叶好过冬》这是第五本,经历了从过瘾到不满足的转变。于这一本则特别明显。 林达的书,从细微之处介绍美国社会及政治的结构,娓娓道来,很是精彩。对于一个想了解美国的人来说,读到他的系列书,就如同10多岁的青少年读心灵鸡汤来获取人生哲理一般。 但渐渐地也开始无法满足。林达的书描绘了一个完美或者说精致的美国社会,但他从未向我们分析,美国社会之所以如此,究竟是为何?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制度而不是那样的规则?我们可以懂得美国社会有哪些社会原则,美国人有哪些基本价值观。但原则与价值观绝非天赐,对于后进国家来说,学美国,并非照搬美国的条文,而是通过剖析美国社会发展的脉络,来为自己的加快发展寻找出路。这一点,林达的书无法为我们解惑。 但这不会掩盖林达系列书的光芒。林达只是一个作家,绝不是我们人生路上的导师,他的书在一个阶段可以为我们解惑。而成长,则是需要我们自己去努力争取的。

抵御多数人的暴政

钱钟书说读者读了文章后无需找寻作者,就像吃鸡蛋别挂念母鸡那样。但是开始阅读《扫起落叶好过冬》之后,我渐渐地想去知道,母鸡在下不同的蛋时有没有不同的感觉,尤其是林达还是两只母鸡的合称呢。已经读完2/3了,几天来总在深夜时,才能看几个美国故事。《南方周末》曾有一篇吴敬琏的文章,他谈到了林达的《西班牙旅行笔记》,并写道,“确如我的朋友所言,这本书精辟而生动的阐述,将纷繁的人类历史变迁娓娓道来,展现出人类进步是各种社会力量抗争之后,达到一个暂时的平稳,再走向下一个冲突。”林达是个转述故事的能手,而且不乏耐心。有人肯耐心的讲故事,这比看写简明短文的作者们让人钦佩。但耐心的故事需要有耐心的听众,民主、法制、民权都是严肃的东西,选择阅读林达所转述的这些历史故事,就不能不耐心。像小石城高中黑白合校之类的故事,我之前曾在美国史中看到,但林达所转述的,会比直接翻译来的亲近一点。林达的不同不是他转述得更好,而是他看起来更像是,坦诚的布道者在转述伊甸园的故事时会加入自己的宗教信仰。在他《扫起落叶好过冬》中,美国就是一个伊甸园,虽并不完美,但有开国领袖们“创造历史”的伟大追求。从华盛顿、杰斐逊,到南北战争的林肯和李将军,是这些道德高尚的人物,架构了美国的制度框架。但社会上产生的新问题,屡屡玷污了伊甸园的纯洁。这些问题有种族歧视,有三K党,有黑手党,有麦卡锡参议员的肆无忌惮。而归结到底,林达要让我们相信,这些问题均是,对“多数暴政”的不断担忧。民主国家不仅是多数人意见的集合,也应当保护与众不同的少数,这些少数在美国主要是有色人种、非主流宗教派别的信仰者、被麦卡锡所痛恨的美共…… 需要对少数加以保护,因为谁都无法肯定,自己永远都在多数这边,更重要的是,多数并非等同正确。“我们不可忘记,在中世纪,西方世界文明的很多重要价值是由那些在巨大困苦下远离世俗影响的宗教团体保存下来的。没有任何理由假设今天的多数就是‘正确’的,而阿米绪和类似他们的人就是‘错误’的。一种与众不同甚至于异僻的生活方式如果没有干涉别人的权利或利益,就不能仅仅因为它不同于他人就遭受谴责。”这将小孩自己留给家庭而不送至学校教育,因为这样保持宗教信仰的纯洁性。阿米绪人是错误的吗,他们用马车不用汽车,不用电,拒绝现代。多数人是现代的,多数人认为教育离不开公共的学校,但仍需留给少数以出路,因为少数有少数的理由。为了不让多数形成对少数的威胁,林达展示了美国史开创者们的种种努力。权力法案中的“不得立法”天款让我感触很深,尤其是作者所提到的,不得让立法者颁布法律判决哪个人犯罪,或者设定溯及既往的法律。权利分立要求,对个人审判的权力只留给司法机构,因为立法者来自民选的多数,而少数是否有错、有罪,不是多数人说了算。还没读完整本书,但我觉得,接下来的篇章或许也是沿着“抵御多数暴政”这条思路走的。接着往下看,有新发现再写上来。http://bigming.blogbus.com/logs/32893848.html

简单的阿米绪人和多元的美国

无法想象在全世界最为现代化的国家——美国中,有这样一类人存在,他们永远只穿着黑白色调的服饰(不论是男人的服装礼帽,还是妇女的衣裙,都是一水的黑色。只有在节日或婚礼上,妇女们才加上一方纯白的披肩。姑娘们的裙衫上没有一个纽扣,男人们的服饰上有纽扣,但没有任何其他装饰。据说这些突出“谦卑”的规矩都可以从《圣经》中找到依据。),不使用任何电器(也许,他们头顶的上方就是高压线,他们的邻居家用电器样样俱全,但是他们不用电。所以也没有电灯、电视、电冰箱、收音机和微波炉。他们是农夫,却拒绝使用拖拉机和任何新式机械),出行驾着黑色的小马车。这就是阿米绪人。这类“落后”的人在美国有三十五万之多,而且还在呈现缓缓增加的趋势,他们生活在美国传统农耕区富庶辽阔的平原上。他们不但不封闭,甚至不集聚而居,没有什么阿米绪村庄,他们全是散户。一个个阿米绪农户就星星散散地坐落在其他美国人的住房之间,混居在同一个地区。他们家门口的乡间公路也都是平展的柏油马路,直达高速公路。城镇就在附近,那儿就有购物中心和娱乐设施。阿米绪人是再洗礼教徒,他们非常聪敏智慧,也非常能干。他们在兰开斯特县用传统农业技术经营的家庭小农庄,是全美单位产出最高的农庄之一,而且没有化学污染土壤退化等现代农业的通病。他们的生活简单而安逸。他们自己的解释是,由于他们的宗教信仰和几百年来所遭受的迫害,他们对整个外部世界抱有深刻的戒心,他们强烈地要和外部世界的浮躁轻薄和人性渐失保持一个距离,从而能不受诱惑干扰地追随他们的上帝。他们认为炫目的电器是对他们的精神世界的威胁。也许对于现代人来说,我们会用诸如无知、落后这样的词语来形容它们。可是面对他们坚定的信仰和简单的生活,我却有种发自内心的敬仰,与那些生活在灯红酒绿而不知方向的人相比,他们永远是安详而平静的,他们从来不会迷失自己,他们不会因为诸如金钱、战争、汽车等外在的因素影响自己的判断,不会因为这些动摇自己生活的根基,他们是充实的、脚踏实地的、幸福的。无论身处何种环境,我想他们都能找到回家的路。《大学》曰:“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这正是阿米绪能教益我们的。这样的人肯定与现代社会有着很多的冲突,“在两个不同文化发生冲突的时候,最重要的往往是妥协的精神”。首先遇到的就是一个大问题:战争与和平。当美国卷入两次世界大战以及以后的朝鲜战争、越南战争时,都需要有人当兵打仗。征兵法应该对所有的公民一律平等,这是现代国家的一个常识。但是阿米绪所属的再洗礼派是绝对的和平主义者,他们的信仰使他们坚守不动刀兵。于是他们和美国的法律开始了旷日持久的冲突。绝对的和平主义者究竟意味着什么呢?在阿米绪代代相传的一本书中,记述了他们人人熟知的一个历史故事。早年间,有一个荷兰再洗礼派教徒叫迪尔克。他由于遭受宗教迫害被警官追捕,追捕过程中警官掉进了一条冰河。迪尔克明知自己一旦被捕将会性命不保,他还是不能见死不救。他反过身来救起警官,自己却因此被捕,被烧死在火刑架上。在二次世界大战,德国是主要敌对国。恰巧很多阿米绪祖先的故乡就是德国。所以,这一次他们的反战行为在美国引起了关注。有人怀疑他们拒绝作战,是因为他们站在自己的母国一边。美国国会为此专门举行了听证会。为了阐明再洗礼派的和平主义宗旨,争取不上战场的权利,一向不愿抛头露面的阿米绪派出代表在国会听证会上宣誓作证。他们以自己的历史向全美国人民证明,他们反战只是出于他们的宗教信仰。他们反对的是任何一种战争,不论其交战国是谁,也不论其战争原因如何。在他们绝对和平主义的宗教立场被确认之后,多数向少数作出了让步。在二次大战这样的险恶环境中,国会依然承认一个事实,人和人不一样,少数人有少数人的理由。美国军方为称作“良心反战者”的阿米绪作出了特殊安排,称为“替代性服役”。他们必须在军方安排的医院或工厂从事两年没有酬劳的、与战斗没有关系的工作,以代替服兵役打仗的公民义务。美国国会作出这样的决定并不容易。二次大战对所有的参战国来说,都是一场惨烈的厮杀。在战争接近尾声之前,谁也说不上胜负的必然走向。在这种非常状态下,作为一个国家的“多数”,同意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去为一些声称是“和平主义者”的“少数”抵挡敌人的子弹,其原因仅仅是因为尊重这些“少数”的宗教信仰,假如没有理性的精神,几乎是做不到的。在历史上,美国法律与阿米绪的一次最大的冲突,是在教育领域发生的。在19世纪末美国各州开始陆续推行义务教育法,而这与阿米绪传统的教育方式发生了极大的冲突。由于美国是个执法非常严格的国家,在这段时间中经常有阿米绪教师因为违反州义务教育法而被捕。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叫林德赫姆的人挺身而出。他不是阿米绪,而是路德教会的一个牧师。他和鲍尔律师代表阿米绪人向法院提出申诉,告州政府侵犯了阿米绪的宗教自由。最后案件一直上诉到联邦最高法院。1972年年底的一天,最高法院大法官以压倒多数做出了有利于阿米绪的判决。首席大法官沃伦在判词中指出,现代中等教育所教授的内容和价值同阿米绪宗教生活的根本方式有尖锐的冲突,强制实行的教育法规侵犯了阿米绪教徒的宗教自由权利。在最高法院的判词中,沃伦·博格首席大法官写下了如下这段现在还常常被人引用的话:“我们不可忘记,在中世纪,西方世界文明的很多重要价值是由那些在巨大困苦下远离世俗影响的宗教团体保存下来的。没有任何理由假设今天的多数就是“正确”的而阿米绪和类似他们的人就是“错误”的。一种与众不同甚至于异僻的生活方式如果没有干涉别人的权利或利益,就不能仅仅因为它不同于他人就遭受谴责。”最高法院的判决,一劳永逸地解决了各州与阿米绪在教育问题上的冲突,沃伦大法官的判词,更是对长久以来的思考和反省,做出了一个总结。制度要求少数服从多数,同时要求多数不能压迫少数,不能侵犯少数的自由和权利。要做到这一点,在制度的设计上,一开始就要为持不同意愿的少数预留下申诉、辩解和反抗的渠道。在百分之九十九点九的一致之下,仍要为百分之零点一的异见留下呼吸的空间。这也是美国法律强调个人的宪法权利必须归属个人,而政府“不得立法”侵犯这种权利的根本原因。这就是阿米绪人的故事,“落后”的阿米绪人至今在美国生活得很好,美国也没有因为他们“落后”而歧视他们,反而还特别的尊敬他们。我想,正是这种对异端的尊敬和保护,才成就了美国今天的强大和先进。正如哈耶克告诉我们的那样,因为未来是不可知的,所以一个社会只有允许每一个人在自己的方向自由发展,自主创新,才能最大化的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而在计划经济中,只要领头的人错了那就意味着整个社会的悲剧,因为缺乏备选方案。计划经济的失败就是这个道理最好的注释。我喜欢简单的阿米绪人,他是我们最好的解毒剂,我也喜欢多元的美国,它是强大组织的典范。以上大部分文字来自于林达著《扫起落叶好过冬》中“阿米绪的故事”一文,这是我在去年底看的,我一直喜欢林达那透彻、明晰的文笔,他的文章有一种穿越历史的现场感。

常识最要紧

不得不佩服林达的人气,三月份出的《如慧星划过夜空》还在热销中,对十月份新出的《扫起落叶好过冬》的推荐就又爬上各媒体的阅读栏目。正如黄健翔大喊的“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不是一个人”,林达不是一个人,他是丁宏富、李晓琳的合用笔名,两个人在美国一部分时间做生意,另一部分去旅游,过着快乐的小市民生活。或许也正是这种身处民间的阅历和旅游的见闻,他们通过叙述美国的历史、生活,一一介绍美国的宪法、政治制度等等,这些都与他们接受的数十年社会主义教育风格迥异,“常识最要紧”,林达在sohu上开的博客标题的含义也正表明他们为何反复的叙述相同的事情。刚接触《扫起落叶好过冬》时,乍以为是和《带一本书去巴黎》是一个系列的,装祯非常相似,但一看目录,有些篇目似曾相识,在网上一查,果不其然,是林达以前文章的结集,略微有些失望。讲故事是林达的绝活,这本书从美国历史说起、谈及美国立法、司法,后面的一小部分则夹杂了一些其它方面的故事和个人读书和经历的感想,读起来甚是跌宕起伏,和林达以前的书一样,适合无聊的时候消遣,更适合给初涉门径的人启蒙。美中不足的是,由于这本书是结集而成的,尽管大部分文章本身读起来都有所感触,但由于散篇所至,即使作者用心编排,还是有些不顺畅,没了一一贯之的主线,通篇读下来,故事很多,所得甚少。然而我还是把这本书抱回家,无论是枕边书,还是厕中书,林达的书都是优秀的候选,我不必仔细地揣磨字里行间的深刻含义,只需随着故事的牵引,慢慢让常识深入我的骨髓。

林达作品的音频版,懒得看的人快来听听吧

http://www.justing.com.cn这个网站有林达大部分作品的音频版,按作者搜林达就能看到了,懒得看的人可以听听,效果很不错。

一本对前面几套书回顾的随笔

与近距离看美国系列对比,这本书像一部综合的随笔,内容涉及到了作者写的其它系列书,如开头的美国建国人物,如后来的犹太画作,让人觉得,其实正是这本书引申出了作者的其它书。作者对政治的描述还保留着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应有的谨慎,往往在一系列的事实后面,才摆出一个个经过仔细修饰的观点,这是这系列书得已与我们见面的原因,也是这套书留下的遗憾。尽管如此,这本书所描述的民主意识,正渐渐地影响每位读者,许多正与现在正在发生的事情契合,如美国政府面对拆迁制订出的必须是公共利益才能拆迁的原则,对应于当前国内的强拆。如安乐死的故事之于前不久发生的母亲溺双胞胎事件。作者对事件的思考,令读者觉察、反思、并隐约看到解决的思路。

质疑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 · · · · ·   林达于1952年出生在上海,1978年进入大学。现居美国。作品有“近距离看美国”系列:《历史深处的忧虑》、《总统是靠不住的》、《我也有一个梦想》、《如彗星划过夜空》,以及《带一本书去巴黎》、《一路走来一路读》。译著有《汉娜的手提箱》、《克拉拉的战争》、《盖比橱柜的秘密》等。没有看过这本书,但是林达的很多书都看过,林达明明是夫妻两个人,怎么简介里面成了一个人了,不理解……

那些年,我所做过的艰难决定

大概在初中的某一天,我突然顿悟到:也许我终有一天不必再参加各类的大考小考,但我免不了终生都要做各类的选择题。又大概在大学/刚毕业不久的某天,发现同一个新闻事件原来在外媒那能有这么多方的解读,有点感叹道:外国人真痛苦,这么多个说法都不知道该相信谁,甄别起来有够累的。如今觉得这个感叹真是可笑。彼时一直以为有唯一的“标准答案”,但世界上的答案哪能唯一?道理是明白了,但在认知被推翻后的彼时,却不知在哪里重新树立起自己所需相信的东西。就这么浑浑噩噩地走过三余载,看多了网络上嚷嚷的“民主宪政”、“程序正义”,似乎觉得这是很不错的东西。但久了以后又发现,这些看起来伟大光辉的字眼却在我眼里显得空洞无物——因为我根本不明白这到底是什么。而它,总算能够把这些空洞填满。当初别人把它介绍给我的时候说:你现在看这本正合适,因为你会感到震惊。那时我嗤之以鼻,觉得言过其实。如今全本看完虽不至于震惊,但每一篇的内容都在刷新我的认知却是事实。其中最为印象深刻的,是关于马歇尔计划的介绍。中学时学世界历史,马歇尔计划被描述成美国别有用心,旨在拖夸社会主义阵营,树立美国领导地位别有用心的计划。而《一个从军事学院走出来的政治家》则展示了同一事件完全相反的角度——马歇尔并不是为了分裂和高人一等才对欧洲施以援手,而是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若欧洲经济萧条,身处大洋彼岸的美国绝无可能独善其身。于是他不辞劳苦地到各处演讲、游说,向美国公民解释他为何制定欧洲复兴的援助计划,为何要在自身难保(同样刚经历二战)的情况下,把纳税人交上去的钱,拿到别的国家做经济建设。我可以依然相信阴谋论,相信他们其实是想当老大所以才制定这样的计划。但我的常识告诉我,一个普通人尚且不会在自己不甚宽裕之时自掏腰包买饭送吃的给别人,更何况是一个每一个人都拥有把自己手中那张选票用作“说不”的国家。过往相信的东西就这么崩溃掉,但又迅速地在原地建立起新的、更为坚固的基石。用事实的分析取信于人,总是比用抽象的概念和空洞的口号来的更具说服力。当初觉得甚难决定的东西,如今似乎也没什么大不了了。我想,我会更好的,我们也会更好的。

自省的力量

我一直觉得“美国人”是高傲的,但在林达的书中,明明为我展现了一个自省的民族,所能做出的一幕幕令人震撼的举动。打那以后,我发自内心地一直说“美利坚合众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但是转眼细想,这些自省的举动,恰恰又是最细致入微、合乎最普通人的逻辑行为。像是一个国家把“华盛顿旧宅”买下,作为“阿灵顿公墓”的行为;像是罗伯特.李将军在南北战争中的“左顾右盼”;像是马歇尔的“欧洲计划”。令人感慨不已。当一个人开始自省,其实也许就是他回到正途的开始。当一个国家开始自省,这种力量震天动地。就是这样的。

懒了

林达是两个人,一对夫妻。两人合著有个好处,写得不好的部分比如带一本书去巴黎,大家都认为是夫人写的,写得好的部分大家都认为是丈夫写的。按照这个逻辑的话,这本书应该是丈夫写的。才看了第一部分,是讲美国的历史故事,从南北战争开始讲的。历史短的好处就是一会就写完了,若是谁写个中国历史,那就惨了。小时候看飘的时候不了解为什么飘的作者觉得北军完全摧毁了南方的生活,这和历史课本上写的很不一样,课本上对此场战争是持肯定态度的。还有林肯,中国人对他过于肯定了,所以我看到作者评价林肯在任唯一做的事情就是打了场战争,感觉很舒服。我推崇马歇尔将军,是推动马歇尔计划的那个,不是立法制度的马歇尔,战后的马歇尔计划很伟大。(封面就是他的雕像)看完了,懒得写后面的书评了。有时间再补。

浅评《林达》美国系列

在网上很早就听说过‘林达’这个名字了,去年年底和今年年初,除了一本《边缘看世界》外,把他们的书全买全了。  这回用了两个星期的时间,把林达关于美国系列的书全看完了。本想读完一本书在写一篇书评,可每本读起来后,总感觉意犹味尽!于是马上拿起第二本,第三本,就这么看下去了。直到把《扫起落叶好过冬》读完,感觉还是意犹味尽!可他们的书以没新的了!脑子里有很多的感受和想法,一本书的书评实在无法把它们写出来,这可能也是后来的读书人幸福与不幸之处吧!  于是,就写了这篇浅评《林达》美国系列。  读他们的书之前,我看过一些在美国的华人华侨和留学生写的有关美国社会的书籍,主要是以小说和自传居多,他们写的都很真实感人,很多人从自己的亲身经历现身说法,但看完后总感觉局限在冰山一角,对美国这个国家难以窥一斑而见全貌,特别是他们又不知不觉中掺入了太多的个人情感好恶,从而有以点概面的嫌疑。  而读了林达写的《近距看美国系列》和《一路走来一路读》《扫起落叶好过冬》后,我第一次感觉,从未以这么近距离观察美国这个国家,和与他的人民如此接近。 个人比较喜欢〈一路走来一路读〉《扫起落叶好过冬》,〈近距离看美国之一二三〉我都很爱看,第四本虽有炒冷饭骗钱之嫌,算是复习吧!整个系列里特别是对美国南北战争的描写评说分析,还有50-60年代黑人民权运动,和美国社会黑白关系的描写,都很新颖独特但又不失史实。  作者用很大的篇副和文字记载了美国普通百姓对一系列事件和历史问题的看法,我看后思想上非常的受启发,从而感觉自己以前那种对这些事件和历史的判断真是太短浅主观了。总之现在非常期待他们的新作!  说到作者对国人的洗脑和对黑人的偏见与歧视,我没有感觉到。作者从〈近距离看美国之三我也有一个梦想〉《扫起落叶好过冬》,这两本书对非洲裔美国黑人在美国社会的历史与事件,描写的都很客观。特别是在《扫起落叶好过冬》中对在门罗镇被‘3K’党惨酷杀害的黑人乔治一家,和几十年后作者与前来记念这个事件受害者的群众手拉手在木桥上一起起祷时,我真的有种莫明的感动!而相比一些海外华人的文学作品中,因为美国是白人主流社会,嫁的是白人,自己被黑人欺负过,于是就把黑人民族定位于美国社会的垢病,把自己以美国后来的主宰者,把自己比成美国人还美国的自居者不知强多少倍!美国黑人问题是一个复杂的历史问题。对那次飓风灾难,美国黑人名将前国务卿“科林 鲍威尔”也曾说过一句很古怪的话,“那些人‘灾民’90%没有信用卡。”以上两本书是我看过的最客观最公平详实的作品。  至于洗脑这个问题,我觉得一本书!无论什么内容与题材,它只要被出版,被阅读,它就有所谓‘洗脑’的功能。这更多的需要读者们自己去分辩与思考和自问,从而得出属于自己的‘判断’! 我现在非常希望他们能出本描写美国历史上‘黑人’名人伟人的书,从那些逃奴事件中的奴隶,到黑人文学家杜波伊斯。查理.赖特到第一位获奥斯卡奖的黑人女演员,在到大家耳熟能详的黑人将军和国务卿的科林.鲍威尔90年代以后的近况。

“民主制度甚至通常是低效的,因为监督程序本身,就在消损效率。”但是··

龙应台谈到一件事,自己在担任文化官员时,一个台北市议员的长辈去世,市长必须带着手下的三十来个行政长官到议员家集体吊唁鞠躬。因为三权分立,行政分支要提出什么提案,去完成一件实事,就必须得到议会的通过,这样行政分支才有合法的执行权。所以,行政分支竭力讨好议员的事情时常发生。龙应台坚持“不随俗”坚持着道德上的正确没有去吊唁。但是林达提出如果因为不随俗可能要支付损害公众利益的代价,怎么办?两难的问题被抛出来。(事后,这个议员曾经特地调阅了龙应台的通话号码记录,已查询她是否以权谋私,结果是没查出问题)“‘这其实是民主制度经常在支付的代价’民主制度甚至通常是低效的,因为监督程序本身,就在消损效率。那么,假如一个社会的国民和精英是素质低下的,假如一个社会是缺乏敬业精神和严谨的职业道德传统的,假如一个社会是习惯于明争暗斗而缺乏宽容共存、携手共进的风尚的,假如一个社会的民众是不习惯谦卑自省、也从无敬畏之心的,它所走的道路,就还要艰难得多。因为制度的演进,是和人的演进同步的,制度只是这块土壤自然长成的树木。而在一块正试着要移栽他方树木的土地上,还有改良土壤的工作要做。这种改良,要从孩子们读的童话书坐骑,从每一个人自己坐骑。否则,野火易起,活民主之树难移。”对于台湾议员的打架,龙应台认为无论怎样打架,都比暴 政 要强。2013-7-25林达《扫起落叶好过冬》p462

林达是个严谨的好孩子

作为普及读物,林达真的很赞~ 想当年还没有学法律的时候, 拿着他的书, 多么憧憬啊~~~~ 深入浅出, 生动鲜明, 在定位为大众读物的杂文随笔中难得地有力图写得严谨的意识。 两个字, 好书。

必须承认当下多数的还是我这样的后知后觉

林达所说的是正值中年经过那个年代被吓呆了而失语的原因;他们说出了以年轻的时光和生命经历那个年代后站在另一种文化的平台上(很遗憾的是不能否认那是较高的)在远离红色热土后沉淀下的思虑。而这些对如我般晚来的观众而言,那些擦身而过的躁动,狂乱和血腥都那么的没有头绪一团乱麻。许多事情是在林达的点拨下慢慢理清的,因他们冷静而清醒的态度,我想这正是我需要的。同时林达也在努力的告诉每一个读到他们书的人,即使是在如今强大先进的美国他们的今天的相对完善的法律,保障和公民普遍的较高的个人意识(建立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之上)也不是一蹴而就,那些美国人民曾经历的惨痛教训是否会对后来的人们有益呢?我想我读到了想要的书。谢谢林达。

摘录

于是在美国,南北战争的记忆,就由南北双方在各自表述。联邦政府强调奴隶制的残酷,强调南北战争在结束南方奴隶制上的功绩;同时,也在强调国家统一的重要和南北战争中止南方分离的意义。而南方则发掘战争本身的残酷,强调他们宪法权利,叙述战争对南方的摧残和战后重建时期他们失去的民主权利和自由。双方都是偏重的,都不是全部事实。而把两边表述合起来以后,那个两边都有错,两边都有正确之处的复杂而纠葛难缠的历史事实,才是真正的美国南北战争史。今天的人们,越来越意识到,重要的是容许双方都作出自己的表述。否则,历史的记述是不完整的。任何一个新闻人都知道,越是地震海啸火山爆发这样的灾难,也就具有越大的“新闻性”。然而,“新闻轰炸”几天之后,人们的心理会迅速疲劳,再连续报道,民众就不会再感兴趣。因为它不再是“具有新闻性”的“新闻”。面对悲惨的事件,人们确实具备、也总是愿意相信自己的同情心和关怀,可是,人们往往不愿意面对的是,人有与生俱来的弱点,每个人的良知都有局限。人们很少敢问自己,我真的希望天下太平,从此之后,每天打开电视和报纸,里面只有一个微笑甜美的声音,报出千篇一律的好消息吗?人有优点和弱点,善和恶,那是一枚硬币的两面,你其实无法切开这枚硬币。新闻业是传达善恶兼备之人性的最典型的地方。假如没有这点认识,新闻业很难有彻底的反省。社会批判和社会关怀,变的悲壮和抽象,成为一个人实现自我价值的"崇高理想",而不完全是人性善良的自然延伸。矛盾本身体现着真实的人生和人性。假如诚实的面对自己,几乎每个人多多少少,都是如此。人们只是更愿意表现,甚至夸张的展示自己的某一面,而不由自主的在忽略回避自己人性中的另一面罢了。所谓人性,不论善恶,只是人的属性,本不为奇今天的美国民众在更多依靠一个自由开放的新闻系统,来抵御媒体可能的煽动。他们尽量从不同来源获取信息,以判断新闻报道的真伪,而成熟的行业竞争和淘汰,是新闻业质量的保证。每一个大大小小的报纸,都是一个独立的分支,它们相互之间达到一个制约和平衡。来自外部的监督,不是政府而是读者。读者每人手里有一份选择的权利,假如你的报纸消息经常是虚假的,民众就弃你而去,买别人的报纸去了。1917年,普利策新闻奖第一次颁发。也就在那一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这个新国家由种种理想化的观念出发,试图由国家力量改造新闻出版业,只有被认为是“好的思想、好的言论、好的新闻”才发表。从实践来看,这样的新闻业却是死气沉沉,失去了新闻出版业的灵魂。而社会也失去一个最重要的监督。新闻业被强势操纵,也就同时放大了它可能的煽动能力。新闻业有它天生的弱点,假如由强力来掌控的话,其结果只能是两种弱点的叠加。我们不可忘记,在中世纪,西方世界文明的很多重要价值是由那些在巨大困苦下远离世俗影响的宗教团体保存下来的。没有任何理由假设今天的多数就是‘正确’的,而阿米绪和类似他们的人就是‘错误’的。一种与众不同甚至于异僻的生活方式如果没有干涉别人的权利或利益,就不能仅仅因为它不同于他人就遭受谴责如果法律不打算保护千分之一万分之一,也就保护不了“百分之五”,那么,“多数”本身也就都潜在地岌岌可危。我们曾经习惯于法律对“百分之五”的不予保护,这是因为,当我们身处“多数”之中,我们理所当然地认为,“多数”就是对的,我们只知道庆幸自己不是少数。谁也没有想过,今天你不挺身而出保护你所不同意甚至不喜欢的百分之五,你怎么有把握下一次你不在另一个百分之五中呢?今天你看到与你无关的百分之五遭受的不公正扭过了头去,下一次轮到你的时候,你还向谁去呼喊呢? 一个社会要发动成千上万的人并不难,要达到多数人的一致也不难,难的是公正善待只有百分之几的少数。有时候,少数显得如此人微言轻,他们的生死存亡是如此地微不足道,可是,一个制度能否保证这微乎其微的少数得到公平的善待,恰恰是检验这个社会是否文明和人道的试金石,也是决定这个制度能否长治久安的一个关键。为什么成人要让孩子尽快地变得和自己一样?我们对自己的世界真的感到那么幸福和满意吗?儿童并不仅仅是一个初级的不成熟的准备前往成人世界的平台....我们在把孩子从他们对自然的理解能力中引开.因此我们也就阻挡了自己理解自然的能力

读《扫起落叶好过冬》之所获

这几天一直在看林达写的《扫起落叶好过冬》,两天的八里台时光,一百多页搜然翻过,渐渐地迷上了这本书。乍一看,这对夫妇就像是站在你的面前娓娓道来,给你讲故事。但是,每每到故事的最后都会有一些启示或者感动。这部书也可以视作一部游记,都是这对夫妇到美国的有特别“意义”的“景点”观光后所发之感想,这不禁让我想起了高中时代大家都十分推崇的余秋雨的几部书,例如《文化苦旅》、《千年一叹》等等。记得那个时候,高中生们,手里捧着一本被媒介称作“文化”的书,在里面学会了一些玄乎不定、虚无飘渺的词汇,然后在照猫画虎地用到自己的作文里,在当时觉得读过余秋雨的书作文水平大大提高了。直至前几天给创新能力培养实验班的学生面试的时候,还有些同学喜欢或者正在看余秋雨的书呢,可见余先生的文化生命甚为长久,影响了2代人。不得不承认的是,秋雨在描写避暑山庄的那篇文章非常的精彩,推荐大家读一读。之所以提到余秋雨,是觉得这两位作者的作品结构或者说构思很相似,都是在游历的过程中发掘文化、抒发感情。但是不同的是,两者的写作风格。林达总是那么平易,用人们最容易接受的语言去讲解他们想让你知道的故事;而余先生总是用华丽的辞藻去营造远比他描述的景观或地点大的多的文化氛围。也许,这是两者的写作背景不同。林达是在想国内读者介绍一个大家貌似熟知但却又不知的美国,他必须用一种大家都容易接受的语言和叙事方式去表达其所表达;而余秋雨则是向大家展示中国以及四大古国等这些古老而伟大的国度里所蕴含的文明,这个使命要求他必须把小事放大,把平常的事务饰之以华丽的辞藻以显示所描写事物之美。所以在读过《扫起落叶好过冬》的几章内容之后,我调整了阅读的心境,不能用读国内作者的书一样的态度去阅读,于是,换个角度阅读,找到了其中的快乐!在《扫起落叶好过冬》中了解了美国的政治及司法制度,这样的信息是比教科书或者学术专著上学来的更轻松的。其中的几个片段,我认为,对我们法学研习者来说很有价值,也感慨颇多:第一个例子是阿灵顿庄园(也就是今天美国的阿灵顿国家公墓)的权属争议问题。在南北战争期间,阿灵顿庄园被“凡是被联邦军队占领的私人土地的原合法拥有者,都必须亲自前来缴纳地产税,否则,按照通常的违法抗税处理”这条战时法没收。按照美国的有关法律,这类没收的财产必须进入拍卖市场公开拍卖。结果,联邦政府最终以独家竞拍者的身份得到了阿灵顿庄园。经历此番“法律程序”,阿灵顿终于“合法”落入联邦政府手中。试想,换个地方,也许只需一纸通令,作敌产没收即可。可见,法律程序的重要性......第二个例子,是在阿米绪的受教育权争议上。也即当两个法条发生冲突时,如何取舍利益保护的问题。在最高法院关于阿米绪受教育权与宗教自由的关系争议的判词中有这样一段话:我们不可忘记,在中世纪,西方世界文明的很多重要价值是由那些在巨大困苦下远离世俗影响的宗教团体保存下来的。没有任何理由假设今天的多数就是“正确”的而阿米绪和类似他们的人就是“错误”的。一种与众不同真至于异僻的生活方式如果没有干涉别人的权利或利益,就不能仅仅因为它不同于他人就遭受谴责。在这段话中,我们看到了美国在处理多数人与少数人利益关系时的取舍标准,也从这段判词中看出美国的司法程序。他们的判词永远是那么的“冗长”,总会把判决的理由说的详详细细,至少是作为判词作者的大法官他会写到自认为可能说服民众为止,不会考虑会占用多少页纸。而且,在判词中,也映射出了法学解释方法。在给学生推荐的杨仁寿的《法学方法论》中即提到法学亦称法解释学,其中的很多解释方法可以从判词中窥见。于无意间,学到了不少东西。于是,渐渐喜欢上看这种游记、札记类的书目,轻松间就能获得一些知识。冬天的时候,不愿意出门,正是在家看书的好时机。正如书名所说,我们也应该扫起心中的落叶,腾出足够的空间来接受、储备新的知识哦:),只有有了充足的知识储备,才能度过一个个学术寒冬。

罗伯特李和马歇尔

作者对这两个人很有好感美国历史很有人情味儿特别是南北战争时候最后的战争上双方收拾尸体,还兄弟相见,打牌聊天让人印象深刻!这一阵子没看完,主要是个人对书一向有喜新厌旧的习惯,如果一下看完本人很有快感,不过书架上放时间一长就往往看不下去了,可能本人更看重看书的快感!呵呵呵呵

第N只眼看美国

先看了林达的《一边走一边读》,很喜欢,于是又读了他们写的这本《扫起落叶好过冬》。囫囵吞枣,却也还是想写下一点东西,表示自己读过了,以后再回过头来读一遍,估计会有别的想法吧。两本书都是林达看美国,主要集中的是美国的司法政治体系。我没有去了解过林达其人,不过从书里看他们本身好像也是跟司法专业相关的,所以姑且相信他们的论述还是比较专业的吧。但是客观吗?我不知道,因为我不了解美国的司法政治体制。但是从文字来看,我总怀疑,林达是把美国的制度拔高了,美化了。比如说,在普利策的故事里,他写到普利策写过宣言,“我们的共和国将与媒体共存亡。维护社会公德,需要拥有训练有素、是非分明、有勇气为正义献身的智能型报人,以及有能力、公正、具有民众精神的媒体。否则,民众、政府会变得虚伪而可笑。一个愤世嫉俗、唯利是图,或蛊惑民心的媒体,最终会制造出一样卑劣的民众。塑造共和国未来的力量,掌握在未来的新闻记者手中。” 林达在书里似乎也一直在说美国的媒体一直在尽量客观地批评政府,督促政府,但实际上呢?最近的例子莫过于最近闹地沸沸扬扬的USC两名中国学生被杀的案件。若不是美国媒体刻意强调“late model BMW”,在还没定案的情况下就刻意说成是“carjacking”,也不会被国内媒体转载然后掀起轩然大波。他们的媒体,真的做到了维护社会公德是非分明吗?

美国的宗教信仰

我记得看过林达的某本书里说,美国政府是不能偏袒某个宗教的,我有点疑惑。他们不是经常在法庭上手按《圣经》起誓吗?有谁能给我解释一下吗?

旅行中的讲故事人

林达,一对旅美中国夫妇,居住在乔治亚州的小镇中,一边在美国的大地上行走,一边讲述着美国的历史故事。我看完《历史深处的忧虑》就开始看这本了,所以还没有一本本看下来的人可能有的审美疲劳。看到第三本的时候是觉得他们的笔法已经有点用老了,而且所有问题都最终被他们归结到民主制度这一点太过于肤浅,但是通过这些对美国的历史有更深的了解也是开卷有益的。最喜欢的是第一辑中的几篇文章。开篇说Arlington Cemetory就让我兴奋无比!当初去那的时候只是震撼于整个墓地的庄严和雄伟,并不知道这背后让人激动的故事。走过山顶的房子,也没仔细查看其中的历史典故,现在想来真是有些后悔。一直很仰慕像林达这样的旅行中的讲故事人,生活多么有意义。

读《扫起落叶好过冬》有感(转)

全文起始的感情基调就定格在一座国家公墓--阿灵顿上,从环境、建造、以及这栋房子的历史变迁等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以独特的笔触给这个真实的故事加上一个似乎早就可以预料、却又合情合理的由作者推出的结局,这给人一种庄重、沉郁的压迫感的同时,又告诉我们这个故事背后所蕴涵的不平凡之处,刚开始我就被这样一句话所吸引:"假如法律可以践踏一次而不被纠正,就不能保证不被践踏第二次、第三次。如果你认可了第一次非法剥夺,就无法保证将来不发生第二次非法剥夺。法律失去公信力,国家就随时可以陷入混乱,公民的家园就没有起码保障了。"这向所有人揭示了一个理念!一个法的理念!这在引起有关读者的兴趣的同时显现出作者的一种大气,魅力独特! 五辑文集,精彩纷呈,最让我流连忘返的是第二辑有关法治国家立法规则的故事和第三辑具体司法案例,不可否认,作者确实是讲故事的好手,不管是充满暴力血腥的战争还是和平年代民众对自由的孜孜追求,作者都能运用其独特的文笔娓娓道来,朴实的叙述中闪烁着作者智慧的光芒,纵横古今,贯穿中西,每个案例背后的历史,每个故事的立法背景,作者都能进行明晰的介绍和通透的分析。四百多页的文集,三十万字,留给我的不单是感动。《阿米绪的故事》让我知道在遥远的大洋彼岸有那么一群人坚守着“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拒绝五彩缤纷拒绝五光十色拒绝眼花缭乱的现代文明,他们默默的生活在自己的黑白世界里,为了自己的信仰可贵的坚持着。 《阿米绪的故事》中这样一段话让我深受震撼(之前引用过):如果法律不打算保护千分之一万分之一,也就保护不了“百分之五”,那么,“多数”本身也就都潜在的岌岌可危。我们曾经习惯于法律对于“百分之五”的不予保护,这是因为,当我们身处“多数”之中,我们理所当然地认为,“多数”就是对的,我们只知道庆幸自己不是少数。谁也没有想过,今天你不挺身而出保护你所不同意甚至不喜欢的百分之五,你怎么有把握下一次你不在另一个百分之五中呢?今天你看到与你无关的百分之五遭受的不公正扭过了头去,下一次轮到你的时候,你还向谁去呼喊呢?一个社会要发动成千上万的人并不难,要达到多数人的一致也不难,难的是公正善待只有百分之五的少数。有时候,少数显得如此人微言轻,他们的生死存亡是如此的微不足道,可是,能否保证这微乎其微的少数得到公平的善待,恰恰是检验文明和人道的试金石,也是决定能否长治久安的一个关键。 亚当斯,一个小人物,10岁亲眼目睹一起恐怖枪杀案件,却在恐怖威胁前妥协了,如同一条丧家之犬一般不断的逃亡、藏匿,却能在良心的谴责中幡然醒悟,以高龄、人父、人夫的姿态,为当年的遇难者和心中的正义鼓起了勇气,这确实令我无比钦佩! 看完,我明白了许多,我们是学政治法律的,面对目前的种种社会现实,真的感觉离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国度越来越遥远,认为法律斗不过政治,斗不过权利,斗不过金钱!但是,我们应该相信正义存在于人们的心里,而不是我们生活的社会现实中,我们能做的,就是用学到的知识,尽力去维护每一个心里的正义!我们不可能英雄式的一个人大无畏的去面对惊涛骇浪,但我们每挖一条渠,就能多分出一波洪!让我们为理想、为信念,一步步去奋斗、去努力,共同加油,共 同成长!我相信自己,你们呢?!

从思考到鼓吹

星期一去博雅堂,偶遇了林达的新作《扫起落叶好过冬》。毫不犹豫地买下,然后忽然想起,印象中春天刚刚读过她的《如彗星划过夜空》,现在竟然又出了一本,厚度有增无减,不禁感叹起作家的高产。花两天读过全书,有些失望地发现,林达转型了。从思考者向鼓吹者的转型。首先必须声明,笨笨心中丝毫没有贬低鼓吹者的意思。从高中开始一直给各种宣传机构卖命,将来万一学无所成没准还要找个八卦职业,砸饭碗的事某没谱青年总是不会干的。况且,今天的中国十分需要宣传者、推动者,如笨笨十分喜闻乐见的贺老师。美好的事情想要得到普及,首先要得到宣传和推动,鼓吹者在这一过程中总是必不可少。然而,不禁还是要为林达的转型深深叹息。笨笨是大一下学期看到林达《近距离看美国》前三部的,当时触动笨笨的与其说是作者广博的知识,不如说是一种学贯中西后的思考以及悲天悯人的情怀。笨笨曾经说过,林达笔下的美国历史是一部男人的童话,这从她对华盛顿时期“党争”的描绘以及罗伯特·李将军的讴歌都可以看出来。不可否认,林达的气质里有一定的理想主义情结,也难怪前些天思露师姐将她列入“小资”的行列。这种理想主义情结并不一定有助于作政论或研究历史,但是,某没谱青年总是暗自揣度,中国今日缺失的恰恰是对历史的理想主义解读。我们已经习惯了“枪杆子里出政权”“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我们已经学会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宗教是统治者麻痹人民的工具”。我们用现实主义的眼光环视身边的一切,环视现实的冷峻、黑暗和血腥,那么,当我们的目光变得冰冷,又有什么能温暖我们的心灵呢?正因为此,大一下学期的那些下午,坐在未名湖边的石凳上读着林达笔下的美国故事,笨笨心中经常会浮现出一种温暖的感觉。在她的书中,至少会有一些人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为把身边的社会变得更温暖而尽着自己的力量。尽管几个月之后,美国记者埃利斯的《那一代》会揭露出党争的勾心斗角、纵横捭阖,那又怎么样呢?历史可以有几千种解读,历史可能需要几千种解读。林达的解读不一定最接近真相,但是,作为生在五十年代的中国,经历过其后大陆一系列政治故事的人,她的解读也许是我们最需要的。然而,随着《近距离看美国》系列的风行,林达已经越来越往专栏作家方向靠拢。她不再花多半本书的篇幅来研究“炒总统”的台前幕后,而是如蜻蜓点水一般介绍若干美国宪法案例:言论自由方面的,种族歧视方面的,等等。语言更为客观,笔锋更为圆滑,失去的,则是对于每个个案中小人物命运的关注。在尼克松的故事中,林达会掩卷沉思,思考陪审团中每个成员的心理、感情,然而在《扫起落叶好过冬》的案例里,再也看不到作者这种感情化的表露。从思考者到宣传者,历史故事还在,经典案例还在,林达失去的,是对美国历史的解读——来自一位中国中年人的、浸透了中国近代史沧桑岁月的解读。因此,历史故事仍然吸引人,却已不再是《近距离看美国》系列的醇酒,而变成了薯片——酥脆可口,却毫无深度。当然,这样的作品必然可以吸引更多的读者,即使不考虑作者的经济收入,从宣传先进制度、推动社会发展的角度,也一定是有益无害的。这是一个商业社会,在“言论的自由市场”上,作者的第一目的必然是使作品得到公众的接受。从这点意义上说,林达无懈可击。但,仅此而已。

评《扫起落叶好过冬》

全书5辑,可以分成多个故事,娓娓道来,我个人很喜欢这种“故事”书,每个故事可以给人不同的感受和收获,比如我就很喜欢里面关于“阿米绪人”的故事,作者从美国文化对于少数人的宽容的角度来给大家讲的这个故事,我却愿意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角度来理解它,它告诉我们的应该如何求同存异,如何妥协,如何双赢,尽管在最初看来,“妥协”似乎是不可能达成的。但它最终还是很艰难的达成了,这是何等的弥足珍贵啊。又比如说,经典的“国旗烧得,十字架烧不得”故事,又给我们展示了什么是民主,民主真的只是“少数服从多数”么?什么是自由?自言论的自由和“不受恐怖威胁”的自由,如何权衡?孰轻孰重?这不是简单的问题,但真正让我们受用的,是思考这个问题的过程。

法律文化

一个国家的法律文化建设与形成,首先需要政府和法院来模范的执行。普遍良好的秩序基于普遍遵守法律的习惯。

以美国为镜

这本书可以被称为“近距离看美国之五”。比起前4本书,这本书的结构就要散多了,分了五个部分。既有和前面4本书的衔接之处,也为后面《像自由一样美丽》一书开了一个小头。出版这本书时,也是几年前。书中提到的一些司法案件甚至连我自己也曾有所耳闻。林达的精神是一以贯之的:他们是文革后的第一批上大学的人,在美国的见闻对一个刚刚从噩梦中惊醒的人们来说,一定是振聋发聩、醍醐灌顶的。林达以知识分子的精神自觉,以美国为镜来反观对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即便已经在美国生活了十几二十年,关于美国的书也写了好几本,但至今他们仍然能从美国的社会生活中挖掘出对今天的中国仍有借鉴意义的理念。

建国初期就扫“落叶”

看了一些评论都是不满意的,作者的几本书不光内容重叠,连文章都是重复的。其实,这个责任不在作者,而是书店的赚钱伎俩。我作者的书看得不多,所以对本书的印象还是非常的好。书的主要篇幅是通过美国的一些历史故事来追述美国法制形成的过程。美国在建国的初期就考虑到了权力的制衡,尤其在尊重少数人的意见和权利方面,形成了全国的共识。为了对少数人的尊重,国家不惜修改法律。个人主义的积极作用在美国也发挥得淋漓尽致。这也是美国建国200年“安定团结”的法律基础和“人心基础”。本书故事性强,情节跌宕起伏,内涵深厚,我于轻松的阅读中,感受到了思想的力量。

一场中产阶级的自我意淫

陆陆续续看完了林达夫妇的几本书,从近距离看美国四部曲,带一本书去巴黎,西班牙旅行笔记到现在这本扫起落叶好过冬。这本算是美国四部曲的番外篇吧,没有采用书信体,像是随笔集。当时是看完四部曲的前三部,开了这本书,读了一点就放下了,一个字,腻,今天终于填完了这个坑。刚开始看历史深处的忧虑时,还是很激动的,很好的民主启蒙书。读到这一本,却是不禁有点失望。想起很久以前,青哥教育我的一句话,那情景至今历历在目。“你都多大了,还二元论呢”。这句话还挺想原封不动的送给林达的。总统共和制确实不失为一种相对完善的政体,在美国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得到很好的实践,这是无法否认的事实。但林达夫妇站在一种温情的上帝视角,极力鼓吹这种民主制度的优越,让人读到后来不禁有些反感。我不知道林达夫妇是什么时候到的美国,现在的国籍为何。但是字里行间透露出的,却都是典型美国中产阶级自命不凡的救世感。以为自己的民主制度是最优越的,总统时靠不住的,人是靠不住的,但我们有最好的制度,有最透明的新闻监督体系。林达在书里提到的三权分立唯一的缺点是效率降低,但是也只是一笔带过。但是我认为,人是靠不住的,制度也是靠不住的,制度本就是依赖于人的。古罗马有恺撒终结共和制,你能说从今以后再不会出现恺撒?在我看来,无论是独裁政治,寡头政治还是民主共和制,不过都是人与人之间的博弈,这种博弈根本无所谓正义邪恶,对与错。美国宪法说州内自治,联邦是自愿结合,可南北战争不还是一样打,至于说什么解放黑奴这种人道主义的口号,只能拿来喊一喊。就像二战根本就是反侵略战争,要是说什么拯救犹太人就有点虚伪了。我认为南北战争是违宪的,但是既然北方打败南方,顺便废除了奴隶制,也不失为一件好事。政治博弈里,傻子才讲什么道义。

很有回味

上新东方的课时,一位留学过英国的老师向在座的学生推荐了林达的<<一路走来一路读>>.这些时因为资金稍许紧张无钱买书,学校的图书馆又没有,只好暂时先把<<扫起落叶好过冬>>借着看了.算是第一次阅读林达的作品,感觉很有回味.这本书有偏重叙事,但评论总是来的恰当时候,在轻松阅读的时候的能有所思考,不失为一本好书.原来法制的东西几乎没怎么读过,对相关的法律架构一点都不熟悉.顺着自己对"三权分立"朦朦胧胧的概念,把这本书逐字逐句读完,也算是一点知识的普及.书中有关美国少数民族阿米绪的文章我也曾在<<世界博览>>上阅读过,文章的内容倒是记得,作者那就全忘掉了,只能怪自己书看得太少孤陋寡闻,才会对这对有着充分群众基础的作者不熟悉.美国的法治基础是中国不能比的,当美国人还在为民主建设中的一些细枝末节"左右为难"时,中国还在进行着"少数的暴政".当联系周围的现实和书中的描述时,我只能发出一声长叹.有些问题,也许能在我的有生之年得到解决,那就实在幸运.或许很多人看多了林达的作品,兴趣会慢慢减弱,毕竟相同的手法看过太多次就有点枯燥.相同的例子用在余秋雨身上也同样适合吧.但文章本身的思想性是毋庸置疑的,我想我会把他的作品都读完的~

一路走来一路读

刚读完林达的书《扫起落叶好过冬》,翻阅林达的书,没有前言是第一个特点。作者似乎没有交代写作的背景、目的的意图,只是希望你开卷有益,品味书中文字带给你的思考和触动。这是我读林达系列书的第八本,书的开始依然没有作者的简介更不要说照片了。一个笔名,然后直接进入文章主体。读着读着不免对于生鸡蛋的母鸡产生好奇,这到底是怎样的一对夫妻,在美国过着怎样的生活。驱车远行好像是他们生活的常态,然后脑中浮现的是西部的公路,宽阔的视野加之稀少的人烟。在《扫起落叶好过冬》中,前三辑的文章关于美国文化的探讨,社会制度的解析延续了这一系列书以来的风格,而四五辑让人回味。第四辑讲了很多以前没有讲过的的话题,修道院,纳粹,苦修士。在《西班牙游记》中林达提到过一次关于太行山中的那群苦修士,但仅仅是一笔带过。一个个小物件和小人物在林达笔下又打磨的那么有灵气,叙述故事的同时,对于人性的解析起到好处,字字见血。第五辑让人满足了一下好奇心,一个你喜欢的作家看什么书,又是如何写随笔的,这是除林达提供一些旅途照片之外,最接近他生活的事了。一个作家为什么为人喜爱,我觉得林达提供给我如他书中所写的《公民读本》一样的价值。林达这系列书都在讲述人性(关于一个人的事)和社会(关于一群人的事),他的讲述客观地让你认识到人性的善恶,以及相应的制度来避免这种善恶带来的后果。他让你理解到在他的一段旅行中,在一个个景点、案例背后自然流露,不带修饰的朴素道理。对于美国国父的理性思维的赞美,但一个个法庭案例又让我们明白对于制度的信任远大于对于人的信任。以前以为,旅行笔记顶多算是一册图集,配上一点点旅途小故事,而林达的旅行,风景只是引子,风景背后的故事才让人流连。让我们一路走来一路读吧!

一本了解美国社会民主 秩序的书

拿起这本书,从一个个地方开始,一个个小故事展开,讲述独立战争开始美国这个国家的点点滴滴。蛮耐读的,这本书让我改变一个观点并迫切地想去了解这个只有短短两百年历史的国家,它是由怎样一群人,怎样的理念,怎样的犯错,改正,最后到达现在的我们眼中的样子。起码,我不再带着种种偏见去看待。这样的一个国家,其实是让人充满敬意的。我们,也在深思着。书,是让人学到知识,更是让人开放眼界的。至少在这本书里面,我开始放弃心中的偏见,回到最初,去了解一个地方一个国家。这便是它带给我的。当然,我还没有看我它。奇怪的是,很多书看到一半都常常看不下去,好像已经熟悉了该怎么写,也知道下面是什么样的风格。自以为也罢,总觉得不是件好事。

美国

每次看林达的书 看他笔下的美国 总会有点莫名的激动 细腻的笔锋 丰富的历史和法学的知识 是了解美国的必读书籍

扫起落叶才好过个干净的冬

《扫起落叶好过冬》是林达先生的一部作品,通过美国具有代表性的一些建筑物,作者以一个观光者的心态通过那些有历史意义的建筑物来描述美国迄今为止的整个社会各项制度的不断建立以及完善的进程。“人是靠不住的,只能依靠健康的制度”。这是非常典型的美国观点。以前,我们迷信美国的制度,但凡看到国内的种种不尽如人意之制度就大赞美国是如何如何民主,是如何如何人权,现在媒体越来越公开化了,网络越来越便捷了,我们更能理性地了解到美国的各种制度其实没有我们曾经所义务宣传得那么美好,那么完善,那么人性化。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美国的制度是领先于世界其他国家的,是更趋向人性和可操作性的,至少更趋向于人性的平等。看到秋风扫落叶时,就马上着手准备如何过冬,这就是美国制度领先的原因。他在困难的时候,想到了更困难的时期,面对艰难险阻,有准备的人总过得比没有准备的人坦然和有底气。美国,从第一次世界战开始就始终以一个机会主义者的身份周游于世界各国,不投入太多的战斗力,却不遗余力地进行外交游说,显然他们用小投入得到了大收获。美国的物质财富来自于那些加入战争的战胜国以及战败国,他们就是有那个本事可以双重收取好处;但是他们的精神财富,他们日趋完善的国家体制却来自于内战,来自于他们对自我的不断反省和进取。南北战争后,他们允许南北双方发表不同的见解,认为“重要的是容许双方都作出自己的表述。否则,历史的记述是不完整的。”显然,我国的历史至今仍由胜利者描述,与完整的情景相差太远。美国政府或美国人都喜欢以一种游戏的态度来面对一切,所以就连他们制定的法律也是如此:“少数人可以借着不同意而不服从法律,这是美国的游戏规则。唯一的合法途径是申诉,而少数人的合理申诉能够得到公正对待,也是游戏规则能够操作下去的前提之一。”因此,我们经常可以在国际新闻里看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案件在美国法庭审理的时候都有让人出乎意料的结果,都有超出法学专家所预测的结论。站在现实的角度,却也考虑未来的持续发展,相信每个来申诉的人都有申诉的合理性、急迫性和必要性,这就是美国司法界的理念。任何的体制都不可能一开始就非常健全和完善,秋风扫下了落叶,那是正常现象,所以没有什么好掩饰的,认认真真地扫清每一片落叶,只有这样坦然的心境才不会畏惧冬天的寒冷。入冬前总有秋风来横扫落叶,在那个最凄凉、最混乱的时候,如果可以坚持,如果可以熬得过去,依然坚强地拿起扫帚扫清所有落叶,那我们就可以过个干净的冬天。谁也无法证实美国的法制“落叶”已经完全扫干净了,已经可以过个干净的冬天了。但是相比他们面对现实,承认法制与某个生命个体一样都存在弱点,我们却是有法不执行,有法不依,出了某些状况还想尽办法来掩藏或是用一些可笑的借口来回避,就知道一样面对严冬,谁更可以干净地在屋子里烧着火炉悠然地过个冬了。

读过觉得不错

书是看着推荐就买了,不过由于书中页数错印了,大概有20多页没有,于是只好拿到当当退掉,不是北京的还不让换...花了2天看完,还是蛮感动的,是觉得他眼中的美国制度好像很不错的,不过细想一下,人家也是发展了这么久的结果,所有的痛苦经历就让“几十年过去”之类的字眼一带而过,所以对自己的国家还是有希望的。没有看过他以前的书,想到大家这么推荐,以后找时间看看,书么,挺贵,不过装帧很舒服,至少拿在手里看实在享受。

是我们成熟了,还是林达肤浅了?

至少对我来说,《近距离看美国》的启蒙意义是极大的。大学时遇到casper,发现他也极爱那套三卷本。后来我们毕业的时候,给下面的学弟学妹列荐读书目(其实就是标榜一下师兄比你们多读了这些书),专门推荐了林达的书。当然,也有王小波和安达充。不用细说具体启蒙的内容了。关于美国式法治和古典式民主的绝妙之处,都可以在林达的书里面找到影子。最极端的时候,是在对现在已经走下教坛改做官员的某老师彻底失望后,我甚至觉得,他的宪法课,还不如就带着我们读林达好了。现在想来,自己还是浅薄了。人家赵晓力可是带着大一的学生读《联邦党人文集》啊。第一次对林达表示怀疑,是看了苏力的《制度是如何形成的》,同样讲马伯里诉麦迪逊案,苏力和林达给了我们两个版本。而显然,我更愿意相信苏力的,因为如果按照林达的讲法,那么对于司法审查制度,我们除了艳羡,再无他念。而苏力,则给了我们希望和信心。当时ceiling在川师一个什么报纸做编辑,我还写了一篇分析这两个文本的文章给她,却也不知道后文了。后来书读稍微读得多了一些了,再回头看林达,总感觉怪怪的。那种美国的月亮啊就是圆,南北战争前的月亮啊尤其圆的论调,让我们对他笔下的诸多制度,不再是叹为观止,而是疑窦重生:我们知道了这些有什么用?——多么功利的实用主义者的啊!读了最近的这本册子,感觉依然。制度还是那些制度,林达却又从他们两口子的旅行中挖掘了许多新的故事。作为厕所文学消遣无防,但要说“思想的力量”,可能还真说不上。而且,这次的文章明显有凑数的嫌疑,小小的豆腐干,也不知道是给哪些报纸杂志的应景之作,统统收在里面,白白耗费了俺好多大洋。突然想起前几年,易中天还没火的时候,写过一本解读美国制宪会议的书(好像叫《艰难的一跃》),颇有林达的风格。当时读了不到一个小时,觉得这种披着温文尔雅的学术随笔外衣,内里却是不讲道理的“资本主义自由化”东西,还是敬而远之的好。

一点一点

这本书,虽然我觉得内容有一点深刻,林达主要是想向我们展示美国的一些历史和美国人思考问题的方式。写普利策那一篇看得我感觉挺震撼的。也许等我阅历更丰富一些,就能更明白书中作者试图告诉我们的东西。下一步我要看《带一本书去巴黎》和《如彗星扫过夜空》了,期待

林达:寻访杨家坪苦修院

  1. Trappist,苦修派修道院       自从8年前,我们和弗兰西斯修士成为朋友之后,就渐渐了解了一个我们从未有机会涉足过的神秘领域——修道院。我们接触的修道院碰巧是其中最严谨的一支,Trappist,人称苦修派。    在美国,即使对修院生活知之不多的人,甚至是对天主教有成见的人,提到Trappist,多少都会肃然起敬。大家别的不知道,至少知道他们从17世纪建立这个修行制度开始,修士除了与天主对话,是终身不说话的。面对这样的苦修决心,确实不服不行。这样状况一直持续到30多年前。20世纪60年代第二次梵蒂冈大公会议解禁之后,他们在自己的修道院内部生活中,还是基本静默的。在弗兰西斯生活的圣灵修道院,现在还设有一个静默区,在这个区域内,还是完全禁止开口的。    这还不算,他们还有各种严格的约束。他们身无分文,没有私人财产。他们在凌晨3点左右就起床,去他们院内的教堂早祷,天天如此。他们依据规则,只给自足。所以,除了祷告,他们都在干活,周末没有休息,永远没有退休。年迈的修士只要还能起床,他们就会慢慢的起来,祈祷和工作。他们做面包,做果酱,在苗圃耕耘,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然后简单地安葬在修院地墓地里,没有棺木,只有一袭白布裹身,默默归于尘土。    我们每隔一段时间,就去看一次弗兰西斯修士。有时也向他了解一些宗教知识。我们曾经以为,弗兰西斯终会在某一天,开始对我们作宗教劝说。后来才知道,这一幕永远不会发生。他们的规则之一就是,不主动传教。他们也不参与民众的宗教礼仪,比如主持婚礼和葬礼,等等。我们最终明白,Trappist修院,在本质上,与我们这样的凡夫俗子,永远只是相遇而不相交的。这是一群以宗教思考为生命的圣徒的生存方式。为此,我们很珍惜这样一份难得的相遇。但是,我们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更深一步地走进Trappist修院的历史。    直到3年前,圣灵修道院的巨大银杏树撒满了秋日金黄的一个星期天。我们和弗兰西斯在修士们自己围筑的人工湖边聊天。湖上飘荡着一群群被修士们“惯坏了”的野雁和野鸭。在聊到中国近代史和西方宗教的影响时,我漫不经心地说:“中国那时大概就差没有Trappist修道院了”。弗兰西斯平静地回答,“中国有过Trappist修院的。这样吧,我到修院图书馆去拿一本书给你们看”。我们顿时对这本书充满好奇。    我跟着弗兰西斯去图书馆,那是在一个阁楼上。估计有1000多平方英尺的空间,满满当当的都是书架。阳光从屋顶的天窗穿过,暖暖地投射在一个年轻的修士身上。他静静地坐在一个计算机旁,正利用互联网给图书编目。看到我们进来,他抬起头,微笑着打个招呼,就又低头工作了。趁着弗兰西斯在找书的时候,我匆匆浏览了一下藏书。他们的藏书涉及范围很广,除了宗教方面的书籍,整套的大百科全书,还涉及天文,地理,历史,艺术,计算机技术。此外,还有大量小说。    弗兰西斯拍拍我的肩头,手里拿着一本落着尘土的旧书,那是一本修道院的纪念册。红色的封面上有一张黑白照片,那是一个中西合璧的建筑群,真是太熟悉了。没错,那是一个修道院。      2. 中国的苦修院       真的,在中国,有过一个Trappist修院。可故事却要回溯到法国大革命。    在法国修道院厚重的石墙后面,远离世俗地祈祷和劳作修行一个世纪以后,Trappist的修士们,受到法国大革命的巨大冲击。革命容不得僧侣,也不打算对修道院问个青红皂白。沉默无语远绝尘世的Trappist因此无法幸免。修院被毁,修士被追杀。往日只漂荡着黑白二色僧服的素净修院,只剩断壁残垣,血迹斑斑。Trappist几乎被灭绝。侥幸有一支在1790年出逃瑞士,不久又开始新一程的苦修。他们无法改变,这是他们的生存方式。经过近100多年的休养生息,Trappist又逐步扩展,一个个教友又加入他们的沉默行列。基于法国大革命的教训,它们在世界各地寻找能够容下他们生存的地方建院,他们开始星散。宽容的北美也因此成为他们的一个主要基地。然而,修院的生存方式注定他们的发展是缓慢的,在19世纪末,全世界还是只有53个Trappist修道院,其中有一个新建的,在中国的太行山深处。    机遇最初出现在1870年,罗马天主教一位名叫德莱普莱斯的主教,在那一年即将调任中国的教职。这是一位充满宗教热忱的主教。他一直梦想在中国也建立一个修道院,却苦于没有经费。正巧,在他离开罗马之前,十分偶然地遇到索非亚——一位相当有名的女公爵。她十分富有,却正准备舍弃一切,进入布鲁塞尔附近的一所修院当修女。这所修院属于加尔莫罗会,也是天主教修院的一个分支。共同的宗教热忱使他们一拍即合。索非亚当场承诺捐出6万法郎,作为一个中国修道院的筹建基金。    德莱普莱斯主教的这个梦想是有他的根据的。修士们是封闭内修的,传教士远离人烟。尤其在经历法国大革命以后,修道院选址的第一标准是和平安宁之地。当时的中国已经经历了300年稳定的满清统治,有的是人迹稀少的深山老林。似乎完全有可能为一小群默默修行的人,找到一片永远避开战乱的安静所在。    最初他们商议的修院,是和索非亚入的那个修院同教派的姐妹院,也是加尔莫罗会的。他们甚至已经打算派出几个先行者。可是,带队的修女突然重病不愈,计划只能取消。经过考虑,这些捐款转交给了欧洲的Trappist,让他们有机会在中国建立一个修道院。恰在此时,中国太行山区有一个杨姓家族,向教会捐出了一大块土地。于是,未来修院所在地就这么偶然确定,落在一个叫做杨家坪的地方。捐出的这块土地确实很大,大致有100平方公里,可是,那远不是什么沃土良田,而是在深山沟里的大乱石滩。    经过一番准备,担负着创院重任的索诺修士,从欧洲来到现在的北京。他稍事休息,就在一个炎热的夏日出发,去杨家坪。相伴建院的只有另一名欧洲修士,其余的如向导等临时随行。没有公路,他们扎进茫茫太行,足足在羊肠小道上艰难攀援了三天,才到达这块未经人们触动的处女地。一片荒野,满地大石块。虎豹狼熊狐,一应俱全。那是1883年的6月16日。整整半年以后,才有另外三个来自法国的修士到达。这五名修士形成的小小社落,开始了在中国的第一个Trappist修道院。他们称它为“神慰”。      3.“神慰”的开创       每个Trappist修道院的发展都是在另一个“母修院”的基础上“分产”出来的。一般的修院社群都不太大,修士达到一定数量,他们就会派出几个修士,在原来修院的财力和精神支持下,选择一个遥远的荒原,从零开始,“分产”另一个修院社群来。我们的朋友弗兰西斯所在的圣灵修院,就是在半个多世纪以前,从肯塔吉的修院“孵生”出来的。所以,他们都习惯于开创期的艰辛。记得弗兰西斯告诉我们,他们的开创者乔治亚的时候,面对一片荒原,无从下手。遵照教规,他们最终必须达到自作只给的生存。于是,他们就给当时的乔治亚州农业部写信咨询。修士们寄去了圣灵修院的土壤样品,希望农业部给他们一些建议:这种土壤适宜于什么样的农业播种。得到的回答居然是:烧砖。    然而,杨家坪对于习惯艰苦创业的Trappist修士来说,还是格外艰巨。他们在法国也有一个母修院,可是,他们不仅远离法国的母修院,还远离着自己的文化根源。尽管逐步有中国的天主教徒加入这个苦修团体参与开创,可是,对这样一个乱石滩来说,人手总是不够。第一任索诺院长,也是第一个踏上杨家坪的修士,他度过的正是最艰辛的一段。1887年他不再担任院长,可以回法国了。可是,他坚持留下,直到在建院十周年时默默去世,第一个躺在杨家坪修道院的修士墓地里。他走的时候很安详。他看到,当年的乱石滩,经过这十年,已经收拾出一小块齐整的土地。一圈卷棚顶中国北方居民式样的大四合院已经干干净净地围了起来。院旁还开采出一片丰产的菜园。当年那个由5个欧洲修士初创的修行社群,已经是一个拥有72名成员的温暖大家庭,大多数为中国修士。这里严格实行Trappist的修行教规。他们依然是静默,虔诚,劳作,远离尘世。在索诺修士离世时,他辛勤参与开创的第一个中国Trappist修道院已经初具规模。    世俗世界往往不能理解修道院生活。在1500年前建立的“圣本笃规则”,其实在试图制度化地寻求满足人在精神,心智和体力之间的平衡。进入修道院的都是在宗教上有虔诚追求的人,精神需求一般不存在问题。而宗教本身又是一门艰深学问,涉及哲学,伦理等等人类的本原和终极课题,充满了穷其一生而不能解决的疑问。修院都有庞大的图书馆,涉猎的范围很广。这些研究课题和研究条件,都足以满足人的心智需求。同时,为自给自足而设置的劳动,也在平衡人的体力活动需求。而Trappist,更强调苦修,即在艰苦克己的条件下,净化自己的心灵。所以,在世俗社会看来毫无趣味的修院生活,在世界各地,甚至在中国,都能够吸引一些对精神有特殊需求的人,这并没有什么可感到特别奇怪的。    我倒觉得,我们应该比别人更容易理解修院制度,因为,修院生活在实践中,其实很接近我们理想中的社群生活。例如,他们共同拥有财产,劳动各尽所能,收获按需分配。另外,他们的内部管理实行民主制度,具体生活中遭遇的大事小事,经常通过民主投票决定。长达10世纪以上的成熟的修院制度,给西方社会的制度文明,提供了一个连续性,保留了一份可贵的遗产。    然而,修院制度和作为社会理想的某些制度的区别时,它具有充分的自知之明。它理解,修院生活,永远只是极为有限的一部分人的生存方式。它不打算外延扩大,不向社会强制推广,甚至根本不做宣传。相反,他强调尊重个人选择和个人愿望,在Trappist修院,新修士入院必须经过非常严格的培训程序,目的是让产生修行愿望的人,在这个过程中,充分了解修院生活的全部内容和价值。每一个阶段结束,见习修士将有一个誓言,订出一个有限的进入修道院的时间。这个发誓居留的时间,在每一次见习期间结束时,逐步加长,直到最后见习期间结束,如果决心已定,签下一个终身誓言。即便如此,当一名修士最终改变个人意愿的时候,他依然可以违背自己的终身誓言,离开修院。修院根据他逗留时间的长短,给他一笔钱作为这段时间的劳动报酬,让他有条件安排新的生活。    杨家坪修道院在十分稳定地发展。进入20世纪以后,他们不仅在原来的大四合院北面又接上了一个内院,还按照Trappist修院的传统,在院内建起了一个法国式的教堂。和全世界的Trappist修院一样,教堂是他们的精神的聚合点。因此,他们即使只有原始的滚木铺垫的运输方式,还是亲手运来沉重的花岗岩,雕成一根根一米直径的柱子,成为教堂券拱的砥柱。    修士们终于有了自己的乐土。他们不仅在内院有自己的小花园,在一条条山沟里,栽下一片又一片的杏树。春天粉黛的杏花缭绕着山谷,秋天修士们亲手制作出当地最好的杏干。他们有了自己的砖窑支持扩建的需要,又有了自己的牛栏羊圈,供应肉食和每天的鲜奶。菜园也在扩大,除了封冻季节,蔬果不断……即使没有那些旧日的照片为证,对于艰辛的开创,人间乐土的开拓和建成,要想象这一切,对于我们来说,都并不困难。因为,我们熟悉弗兰西斯和他的圣灵修道院,还有他那些幽默、随和、勤劳的修士兄弟。这是我们可靠的阅读注解。    杨家坪修院隐居深山,与世隔绝,只和教会还保持一点遥远的联系。依据修院的自治原则,他们营造着自己简朴自然并且基本封闭的生活。   4.苦修院的毁灭       可是,躲避革命和战乱的Trappist修士,寻觅到遥远的东方,也并没有寻到世外桃源的安宁。索诺修士去世仅仅7年,1900年,义和团风潮席卷中国,洋人洋教成为主要的攻击和掠杀目标。虽然修道院是内向封闭的静修之所,不同于任何教堂和传教场所。可是,义和团并不打算加以区别。修道院一度被大批义和团民包围,形成对峙的局面。就在这个时候,索诺的继任,同样是来自法国的范维院长忧心如焚,急病去世。大批附近村子的中国天主教难民,在包围之前逃进修道院。所以,内外对峙的,其实都是中国人。即使是修士,也几乎都是中国修士。因为,在范维院长去世以后,这里总共只剩下三名“洋人”。    之所以义和团民没有贸然进攻,是因为传说院内有很强的防御实力。几天以后的一个清晨,他们惊讶的发现,包围的义和团民突然在一夜之间尽数散去。后来,闭塞在深山的修士们,才逐渐听说外面有关这场风波的整个故事,才知道外部局势的转变,才是他们获救的根本原因。    此后,他们经历了将近45年的和平和安宁。那45年的中国,并不是一个安静的乐土。这里经历了满清王朝的终结,以及连年内战。但是,这些都没有波及隐居在太行深山里的修道院。看来,他们出于宗教原因的远离尘世的选址原则,得到了安全生存的结果。他们似乎又可以开始尝试一个世外桃源的梦想。    在这段时间,他们接待了一些难得的客人。他们一直有兄弟修院互访的传统。这个传统延续至今。因此,在1912年,美国肯塔基州的一个Trappist修道院长,也曾远涉重洋,来到这里访问。而这位访问者,正是来自我们朋友弗兰西斯所在的圣灵修院的“母修院”。也就是说,弗兰西斯的先辈,曾经亲眼看到过我们这个中国修道院。    同样,杨家坪神慰院,也派出修士,到欧洲和北美的兄弟修院访问,他们已经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一个Trappist修道院。当时他们有120修士,基本上都是中国人。按照他们的传统,在1926年,他们也“分产”出了在几百公里之外的另一个“子修院”(正定本笃会——编者注)。这是他们的黄金时代。    然而,远离尘世的静修之梦再一次被粉碎。这是一个深山隐地,可是,战乱中的中国,震波深入传向每一条山沟。侵华日军使战火逼近太行山,并且终于占领了邻近的一个城市。第一个震动修道院的消息,是日军在占领这个城市后杀害了十几名外国传教士,其中有一名在那里避难的Trappist修士。那是1937年,日军在附近的出现,使得杨家坪修道院所在的地区,成为中日交战的拉锯地区。静修的生活完全被打破。他们被迫与粗鲁闯入这个封闭世界的各种力量周旋,被迫改变他们的存在方式。    日军进入修院,带走了仅有的几名欧洲修士,关入在山东的集中营。他们几经努力,辗转通过欧洲教会联系上德国的教会,才营救成功,后返回修院。日军在修院所在地基本只是过渡,整个修院建筑物得以保存,修士社群也没有被驱散。可是,日本人在这个地区的出现,这个地区的性质改变了,这里不再是远离世俗的隐居处,而是成为军队常驻的抗战区,他们在这里第一次遭遇世俗世界的直接过问。问题在于,他们是一群特殊的僧侣,他们追随着自己心中的天主。可是,他们的生存方式并不被战争的任何一方所理解和容忍。    他们进入了将近有十年的特殊军管期。私有空间,甚至生命和财产都没有保障。在这段时间里,他们几次绝望,分批遣散修士,也有欧洲修士被强制离开。可是,他们又在一次次希望的驱动下,重新聚合。对于这些修士,这里不仅是他们的家,半个多世纪以来,他们一土一石地清理,一砖一瓦的修盖,这里还是他们安放心灵的场所。他们在绝望中还有一丝希望,希望一切能够熬过去。这样的希望是合理的:战乱中是暂时的,和平终将来临。当硝烟散去,山谷里留下的,总应该是宁静。宁静是恢复修行的前提,是修士们对生活的唯一奢求。    他们熬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终结,但是,内战的硝烟又起。修士们没有想到,他们熬过十分残酷的十年,却等来了一个更为残酷的终结。1947年,杨家坪神慰修道院依然聚集着近80名修士。其中有6名外国修士,四名来自法国,一名来自荷兰,一名来自加拿大。他们成为这个中国Trappist修道院的最后一批修士。这个修道院的故事成为法国革命消灭修道院的一个东方版本。1947年,杨家坪神慰院被洗劫一空之后,付之一炬。数里之外有一个农民,在目睹他认识的两个修士被杀得几天之后,一个傍晚,看到天空血红一片。一个兴奋的士兵对他说:“杨家坪,我们把它点着呢!”      5:最后的消息       这个修道院的大部分修士死于那一年,其余失踪。少数几个历经一段死亡之旅以后,侥幸生存下来。他们出生在中国,在杨家坪修道院成为修士,历经劫难,却无法在改变自己的生存方式。寻到安全以后,他们依然继续静默的修行。信仰,这是我们这样的凡俗之辈永远无法真正理解的神圣。世俗的人们,可以任意选择自己的生存方式,可是为什么,世俗世界就永远不能明白,有这样一种人,他们只能以这样的特殊方式,生存。    1970年,有一个中法混血儿,在美国的《读者文摘》上,刊登了一篇回忆录。他曾经由于一起错案,在一个劳改农场生活了7年。他回忆了一个老年人,如何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坚持自己的信仰和祈祷。作者从这位老人那里,第一次听说有一个中国修道院。老人就来自那里——杨家坪。    在这个修道院建立一个多世纪,被毁半个世纪以后,我们读到这个故事,真有些虚幻的感觉。为此,我们查阅了我们能够找到的,有关西方传教士在中国的书籍,不论是中国人,韩国人,美国人写的,都没有发现这个修道院的一丝踪迹。我们想到,也许是修道院不传教的规则,使他们有别于任何其他传教团体,所以他们本来就不是这些著作的研究对象?资料的稀有,使得原本有历时弥久而产生的虚幻感,逐渐增强。一个疑问会常常升起:这个中国的Trappist修道院,真的存在过吗?    突然产生了一个强烈的愿望:我们得去看看。哪怕在那儿只找到一块剩下的石头,也一定要看一眼。在朋友们的帮助下,就怀着这样的心情,我们沿着秀丽的永定河西行,翻山越岭。    进入河北,公路上就是满一片碗大锅大的乱石,那路是只为高高的运煤车准备的。我们手执一张半个世纪以前的手绘地图,顺着修士们在冥冥之中的指引,翻越着那层层迭迭的太行山,寻找一个古老的地名——杨家坪。直到站在一片劫后废墟上,我们震惊得无法言语,一个被湮没的真实故事,一个被埋葬的神圣理想——神慰修道院。    新修的公路从原来修道院中穿过,封闭的格局被深深剖开,似乎隐喻着世俗世界和这个修道院的关系。修道院的基本格局仍然非常清楚。教堂的屋顶被焚毁,可是,教堂内花岗岩的柱子犹存,柱子下面有一排排后人砌的空猪圈。50年了,阳光依旧,远山依旧,苦修院的废墟依旧,只是修士们早渺无踪迹。北楼失去屋顶的墙还挺拔的竖在那里,透着一个个供券的空洞,衬映着中国北方的蓝天。也许有时,这修士们的灵魂,穿越窗洞造访旧地?    那里还有修士们为菜园砌筑的低矮围墙,依然围着一个菜园,覆盖着没有完全融化的残雪。对面坡上,修士们的苦修房还在。他们挖掘的储存食物的地窖,也还完好无损。一条小路弯弯曲曲的上山去,那就是当年通往北京的通道,最初来到这里的索诺院长,就是攀越了三天后,从这条小路下来,到达杨家坪的。绕道修院遗址的后面,就是修士们的墓地了。只是,大批死于劫难的修士,没有能够在这里安眠。墓地上,修士们栽下的树木已经长大。有两棵银杏树,洒下一地金黄的树叶。当地是没有银杏树的,是当年的修士栽下了银杏树。没有墓碑,没有十字架,没有遗迹。修士们安眠的地方,现在有一溜水泥平台,那是后人修筑的露天舞场……修士们居住的一排青砖小平房依在,墙上残留着大字语录:凡是反动的东西,你不打,他就不倒。    一条山沟向远处伸展,逐渐隐没在山的背后,修士们留下的杏树,依然年年结果。这是寒冷的冬季,我们没有看到一片片的杏花,带着清香如云飘出山谷。可是,我们终于来过了,弗兰西斯的修士兄弟们,我们来看过你们了。以后,还有谁会记得你?    摘自林达《边缘看世界》(云南人民出版社)    (杨家坪,坐落于张家口涿鹿县境内山麓一隅,今苦修院遗址尚存,时有教友前往凭吊。——编者注)

一篇旧文:书

怎样的一本书,才叫令人感动。MSN上的一位朋友,用英文写着想寻找一本令人感动的书的愿望。这句话一直留在我的脑海里,我寻思很久,在想那是怎样一本书,对于我而言。下午3点的办公室里,没有开灯,显得有点暗。是安静的,我自带了咖啡,坐在屋子里,继续看这本有点厚的书。有一个瞬间,眼泪就这样滑落下来。翻看的那一页是讲述一个发生在五十年前有关种族歧视的案件。1964年,约翰逊总统签署了美国历史上的《人权法》,而在九天后,一位黑人军官摸黑赶夜时却在南方的佐治亚州的雅典市被2名极端的KKK党成员枪杀了,而在随后全部由麦迪逊县白人组成的陪审团的审议中,却被宣布无罪释放,仅仅因为那时根深蒂固的种族歧视。五十年后,麦迪逊县却仍为当时的错误判决而背负沉重的心理压力,美国人就是这样一个奇怪的种族,他们曾经极端地信任某些教条,但也不会在以后刻意回避这段历史,就算是五十年后,当事人都已经老去,年轻人在逐渐忘却时,对于他们而言,这就是一段属于他们的历史,无法正视也无法回避,意味着在人权法案上的一个污点,也是真实社会的写照。所以,五十年后在枪杀案发生的那一天,人们自发地组织到一起,在黑人教堂为五十年前死去的黑人军官纪念,而作者夫妇也在其中,也就有了这样一段用中文写成的给远到大洋彼岸的中国人阅读的关于美国的历史。在之前的几个夜晚,我时常因为这本书的某些瞬间而落泪。简单地而言,这是一本有关美国历史的书,从南北战争开始讲起,但是又不是一本简单的历史书,它穿插了太多作者的思考,以异国人的思维来看待美国的历史,更多是组成美国历史的人,由于他们的品性,才真正意义上使得美国的历史完整而饱满。有一天深夜,我看完两篇文章,我感觉到自己的内心被什么所侧动,于是我发消息给朋友,我说,我想和你讲一下罗伯特·李将军。我想那时他应该是诧异的。罗伯特·李将军。美国南北战争时,南方最杰出的将领,一位历史意义上最后一名绅士化的政治人(stateman)。他的照片上看上去就像是一位和蔼的老爷爷,满头的白发,眼神却又具有军人的坚毅。美国南北战争,现在知道的大概版本是一场奴隶解放运动,但实质上是一场阻止南方分裂的战争。那时,因为南北两方的政治矛盾日益加剧,南方的几个州提出独立,林肯总统低估了南方的实力,于是想用一场战争想去意已定的南方拉住。但是这场战争却旷日持久地打了整整四年,是整个美国民族在历史上留下的伤疤之痛。罗伯特·李将军,南方人,但早年去了华盛顿,从西点军校毕业后,在联邦军队里担任中尉。1861年,南北战争迫在眉睫,李将军归属的北方军即将对南方展开战争。一个军人的使命就是听从召唤,但是对于李将军而言,更深一层的是他的家乡的人民即将面临战争的蹂躏。这不是一个反不反对奴隶制的问题,而是在良心上做出的选择,北方的实力远远高于南方,取胜只是时间的问题,而李将军现在所要做出的决定即是留或者不留。三天的痛苦挣扎后,李将军毅然放弃了他在联邦军队里建立起来的所有声誉以及包括他之后的所有声誉,回到了故乡佛吉尼亚的怀抱,他决心捍卫自己的故土,尽最大的可能保护自己的家乡免于在战火中毁于一旦。1865年,李将军率领疲惫不堪地南方将士向格兰特将军投降,李将军提出的唯一投降要求即是善待所有南方的将士,给他们一纸赦免,使他们免于以后的政治磨难,而对于他自己,他没有要求任何。李将军终身都没有得到联邦政府的赦免,就是意味着他从来没有摘帽。这个故事,我反复看了好多年,不同的文章,不同的角度,来描述一百四十年前的这位绅士。我还记得我第一次知道这个故事时,我问自己,怎么可能会有这样的人,怎么可能会把自己的名誉完全置之度外,明知道是一场必败还毅然而然要去做的人,就算是终身不被赦免,也要为自己的部下争取一点权利。如果说他的个人命运,就像是一场悲剧,开始得绚烂,落幕得悲壮,但是他的个人魅力,却影响了后世的一代又一代人。直到看到他的我,也终于平生第一次问自己,究竟是为了什么而活?这个问题如果仔细思考后,真的很难回答,因为人就是一个矛盾体,个人利益和良知的冲突充斥了整个人的一生,直到一个罗伯特·李将军出现了,所有仅幻想中被欲望压制的都开始整合,你会相信真的有这样一个人,可以在内心的诉求中寻找人生意义吗?而我现在终于开始相信,人的一生,不仅只有自己。是之前整个历史的总结,也是之后历史的开始,或者更应该做的是开拓者,不是在物质上,而是在精神上,能够影响到别人的,被感动着的,难道不是吗?这本书叫《扫起落叶好过冬》,2006年10月,三联书店出版,林达著。Feb.21th 2007

扫起落叶好过冬

我必须说因为我的偏见错过了一些好书。林达这对夫妻搭档的书便是如此。这怪我第一次知道他们的书叫做《带一本书去巴黎》,我一贯都于比如一生必须要做的几十件事、必须读的什么什么书,人生最不能错过的什么什么东西之类的鸡汤类书籍有排斥,所以对非得告诉你带什么去哪里的建议有抵触。但是我必须说因为我的心胸远远还不能如此包容,以至于stereotype把我害苦了。我遇到了一本好书,尽管有点晚。我是一直对美利坚合众国的文化感到好奇的。我是觉得那里不只是有好莱坞、麦当劳、快餐式文化以及所谓妖魔化的个人主义。应该说林达的叙述让我有了一个视角打开一扇门去了解这个被过度符号化的国家。整本书的通过美国历史上一些涉及到民主进程和宪法进程的案例故事试图呈现一个在不断在现代民主国家之路上摸索前进的国家形象。我对这些方面涉猎的实在不多,这本书确是给我开了眼。打算接下来看他们的近距离看美国系列。有朋友有其他的更好的推荐给我吧。这本书带给我的思考如下:1、美国社会历史进程中对人权自由、平等、公正的探讨。政治制度与人性、人权的关系。权力之间如何制衡。宪法精神背后所付出的代价、教训、反省及在制度程序层面的完善。2、对人性弱点的正视。任何制度都不可能是完美的。任何制度都是站在大多数人的立场。但这过程中需要警惕的却是一个问题:多数对少数的暴政。多数是否代表正义。如果多数非正义,那和个人极权都沦为暴政。在社会进步进程中,如何保障少数的个人权利。书中全引美国国旗致敬案中贾克森大法官的话值得深思:权利法案的真正目的,是把某一些东西从政治冲突的此长彼消下解放出来,放置在一个民众之多数和官府都够不着的地方,把它们确立为法庭所依据的法律原则。个人的生命、自由和财产的权利,自由的言论,自由的新闻,崇拜上帝的自由和集会的自由,以及其他一些基本权利,是不受投票表决影响的,它们不依赖于选举的结果。3、我们的社会包括我们自身的发展是否也能抱着如此宽容、开放的态度,认识、反省自己成长过程中的错误,并试图找到解决问题的合理有效方式,以一种更为自信的视野面对世界。4、书中一篇小文章《公民读本第一课》特别让我感兴趣。书中对美国的公民教育第一课有个初步的介绍。主题是“你”。了解你自己从你作为个体本身对自己的了解、你的身份、你与家庭的关系、你与社会、国家的关系。这种公民教育的基础是作为一个公民必须了解你的国家应该建立在这样一个理念上:就是每个个体都是重要的。当你认识到这个命题你才能够尊重他人,而不是唯我独尊。如果你认同自己不愿意被伤害,那么以己度人就不要去伤害别人。于是公民教育第一课即是教育孩子,必须学会控制自己,一个好公民是一个善于调节自己的人,一个善于学习和思考的人,是一个能够行动的人。而思考和行动尤为重要,思考从事实出发,避免带有情绪化的偏见,从生活的实处完成好基本的社会角色比如做个好的家庭成员来实现做个好公民。从关爱和爱护自己身边的人开始才能进一步关心国家、社会及他人。这些内容让我特别感动,这是我们国内从基础教育开始真正缺乏不能再忽视的东西。

很好的一本书

对于美国法律的演变用一个个小故事娓娓道来,生动形象。文中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刻意的煽情,但是于平淡的文字中间我们却感受到了作者对美国法律典故的熟悉,以及美国国父们那种悲天悯人的济世情怀。对于非法律专业的朋友是一本了解美国宪政的好书。

打开窗子,看外面的风景。

在我病痛卧床期间,随手翻了本短篇看看,却放不下了,几乎是一口气读完。从《扫起落叶好过冬》开始,我走进林达的世界。接着,又找来了“近距离美国”系列一至四本:《历史深处的忧虑》、《总统是靠不住的》、《我也有一个梦想》、《如彗星划过夜空》。作者给了一个我们完全不同的美国社会认识,让我们近距离的感受一个别样的国家。文字平实而朴素,不主观,不煽情,几乎是冷静理性的叙诉,然而,书中的一个个故事却心深深叩动了读者的心。这是用知识分子特有的眼光在审视西方的世界。让我们看到了东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如今先进的美国今天相对完善的法律,保障和公民普遍的较高的个人意识(建立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之上)也不是一蹴而就,美国人民曾经历的那些惨痛教训对后来人会带来怎样的反思?阅读林达的书乐趣之一就是在平凡的文字间你能够感受到惊人的思想力量。

林达真的是好去过冬了……

前一本流星划过夜空刚刚出版,读者颇不买账,该书也真像流星一样滑了过去,但凡看林达的读者,终归前面的三部曲都看过了,所以第四本就是比较没有不靠谱了。没想到没两个月,竟然又有了过冬一书,内容还是翻来覆去讲那些大家比较熟悉的故事,当然也有大家不熟悉的,但是还是让人比较失望。相比起来,还是林达的带一本书去巴黎最好。据说,他们又要出带一本书去西班牙了,这个倒是比较期待的,至于过冬一书,要不是赶上很低的折扣,还是不要买了……真要过冬了

"信仰,是我们这样的凡俗之辈永远无法真正理解的神圣。世俗的人们,可以任意选择自己的生存方式,可是为什么,世俗世界就永远不能明白,有这样一种人,他们只能以这样的特殊方式——生存。"——摘自林达《扫起落叶好过冬-寻访杨家坪》 塔巴克尼克是个在西方颇负盛名的指挥家,他被指控领导了一个名叫“太阳圣殿教”的宗教组织,信徒们相信死亡是通向自我救赎的途径。从1994到1997年,在瑞士、加拿大和法国等地共发现了84具死于集体自杀的尸体。尸体被摆放成太阳圆形形状......西方有一些脱离社会主流的宗教团体,几百年来,人数不扩张,不减缩。他们的精神世界,仿佛被上帝施了魔咒。恪守教义,不变信仰,一代代繁衍生息。他们就生活在普通人中间,只是隔了一层奚落的樊篱。外人常常误以为他们是可以被窥探,甚至摧垮的。可是,到头来才发现,其实一切都是惘然。世上的有些事,有的人,如果用正常人的思维判断,总觉得偏颇,甚至不可理喻。可是精神层面的许多事,或许原本与对错无关。当孤独属于一个灵魂,苟且称它为孤魂。那么,如果孤独是一群人共有的呢?应该雀跃,还是悲哀?关于一些信仰的故事,有时真得可以感动到落泪。关于另一些,只因为我们不能够理解。而讽刺的是,生活中的一些自以为是者,声称自己与一切佛神玄灵无关,却在偶尔,还是会忍不住,期许生活中的冥冥助力。 安息吧,上帝会送你们去到那个地方。每个灵魂终会回家。 Michel Tabachnik,a Franco-Swiss orchestra conductor had been charged in connection with a series of ritual killings and suicides of members of the Order of the Solar Temple, between 1994 and 1997. Sixteen of the bodies were found in France recently, sparking a lengthy inquiry which led to Mr Tabachnik's trial. —— BBC News

瑕不掩瑜

这是我看的林达的第二本书,相比第一本造作的“书信体”,我更喜欢这本杂文集,前四辑都有相当高的含金量。关于有些人评价林达从“近距离看美国”系列写到这本书,已经从思考者变成了美式民主的鼓吹者,个人觉得,若作者通过近距离观察和思考,深深认同美式民主,并内化为自己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那么为之鼓吹也无可厚非。至于美式民主是否完美,那是另一个话题了。另关于有人评价此书是林达的“反刍”,有人批评此书让人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我更觉得有点苛责作者了。在几本书里,在一两个作者这里,就想读透搞透类似民主、体制、思维方式、历史沿袭等宏大课题,本就不可能。有篇书评的题目叫《林达的书是阅读的一个阶段,而成长则是读者自己的事》,只好可以用来回答这些人的责问吧。无论如何,在时下的书市,能多些媲美于林达的作品,就是大幸了。

民主,法治,人性,善良,平等,包容

林达看问题的出发点常常是"善良"和"人性",这两个出发点也常常作为考量事物真伪的标杆。而美国刚刚好有崇尚善良和人性的土壤,崇尚规则以及契约。全书共五个部分,前三个部分讲述的是美国建国以来立法和司法的建立过程,强调社会上有反对的声音,有反对者共存,才有真正的民主。一个社会,一个政党如何对待其他政党和反对声音,常常可以作为一个社会是否进步的标识,以及能否真正长治久安的不二标准。更多细节可以阅读作者的《近距离看美国》四部曲。第四部分通过修道院与集中营的故事讲述宽容的意义,更多的细节可以阅读作者的另外一本书《像自由一样美丽》。第五部分是作者的读书见闻。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罗伯特·李将军曾经说过,人的短暂一生里,所见到的大多是悲惨和苦难,是卑劣和失望。为了对人性,对人类的前途保持信心,所以必须读历史。在某些国家,可能由于种种原因暂时无法读到公正的历史,无法体会民主和法治,但是,多读读林达的书,可以让你变得善良,不偏执,可以让你对未来保持信心。因为即便你并未身处真正的民主社会,但是一定要明白什么才是民主。读完全书,很不解的是为什么书名叫《扫起落叶好过冬》?

少有的自选集

林达很少出文集。其报刊时评也时有闪光,出手不凡。可惜,这些文章从未成集。不赚双重的稿费,够厚道。不过对于读者,就有些可惜了。好在有网络,不至于像以前的作家会有太多的佚文。这本书可算作是林达少有的自选集。可见其份量。虽是文集,但林达钟情的还是长篇文章。与世论短篇足以说清楚问题不同,林达认为,人性是复杂的,简化一件事情是人们本能的做法,而尝试恢复事件本来面目,倒是难乎其难。anyway,或许林达在偷着乐,他只是有话要说,只没想到有这么多有趣的事情可以说而已。

你是公民吗?

我觉得这本书很好。    这本里面都是短篇,读起来更容易。但并不等于思想就不深刻了。    读林达的书,是想要寻求inspiration,促使自己思考。从他们所记述的故事,知道世界上原来还有一些和我们那么不一样的人,选择了那么不一样的生活!    从李将军,到阿米绪人,从修道士,到目击杀人案却被KKK恐吓直到老年终于勇敢站出来伸张正义的人。    一个一个事件,都是真实的,促人深思。   林达们的工作,意义就在于,开阔我们的眼界,带领我们思考。只有我们自己学会观察和思考,我们才能成为真正有深度的人。    在某种意义上,这些书,更像是公民读本。也就是将人准备成懂得自律,懂得尊重别人,懂得享受权利,也懂得承担义务的公民。      

享受思想的美食

看的林达的第一本书是 近距离看美国之三我也有一个梦想 里面对于美国种族歧视的来龙去脉及为消除种族歧视的斗争,立法,通过具体的个案作了介绍,同时也是这些个案推动了美国民主制度的发展。可以说是对自己对美国种族问题的一次扫盲,看这本书的时候也在看奥巴马的我父亲的梦想,更能理解了奥巴马的成长故事,更重要的是在奥巴马母亲年轻的时代选择与一个非洲留学生结婚需要的是何等的勇气!因为在当时的美国某些州甚至是被认为是犯罪的。 由这本书,引着我看了林达的扫起落叶好过冬,这本书分五辑,我喜欢里面的美国历史故事,更喜欢里面通过具体的个案讲述的美国民主立法的过程。这些对理解美国这个国家都很有帮助,对于我解答了许多疑问,甚至一些问题是第一次知道。更喜欢林达的文笔,清新,恬静却也不失深刻,和凝重,尤其是在讲述以无辜生命的逝去换取民主法制进步的时刻。人类历史的诸多进步无比凝聚着鲜血的教训和惨痛,重要的是后人能从中得到教诲,而不再重蹈覆辙。 凝聚了思想的声音,展现了美国的历史瞬间,让你去感受也促你去思索,我想就是这本书的初衷吧? 法学生更应该来看看,不仅这本,林达其他的作品也应该看看,里面有很多法制史上的经典案例,对于了解美国宪政有很大帮助,更重要的是体会法治的点点进步。

小故事里讲大道理

小故事集,林达之前的书都买了,因此这本原本没打算买,有一阵儿经常中午吃完饭跑到第三级坐在小马扎上翻看,看了几乎有1/3。但终于有一天书架上找不到了,或许是卖光了,于是不得不上网订了一本。还是林达的老路数,小故事里讲大道理,娓娓道来。林达被不少人视为过于亲美的大you派,可我却并不从其立场来看,我更赞赏的是林达这种面向民众普及minzhu思想的写作风格,而不是将政论埋在大部头里。这样的书,才是目前中国更需要的书。

叶子落了

一直喜欢看林达的书笔调活泼,娓娓道来大道无形最近看的这本怎么说呢,还是有点失望不知道是不是为了顾及大众水准语言更加平实,故事性更强就是感觉在看中国电视台拍的记录片可是看过一遍后就不再想看第二遍一直选择在地铁上面看也好磨去点时光还是怀念以前的总统靠不住和梦想也许是像我朋友说的师父就是领进门的呵呵


 扫起落叶好过冬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