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书评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2
ISBN:9787508642604
作者:雷宇
页数:246页

就只是还原现场吧

一开始是很开心地认真地读这本书的,但是读着读着就没什么兴趣了。本来想从中得到什么从其他媒体中得不到的信息或者见解,但每个章节下来就会发现得到的信息其实你在之前就看到过的,而且也没有什么特别的独特的消息。里面也缺少了作者自己的想法,没有凤凰的争锋相对的特点,过多的引用还有类似复制粘贴的数据,给人一种学生写作文的感觉。

细腻真实的现场记录

雷宇的这本书,从第一眼看到稿子就喜欢,一直到现在,终于把书给捣鼓出来了。书里面记录了这些年来影响中国的一些大事件,作为现场记者,雷宇有别人不可比拟的优势,因此,她自己也觉得身为记者,有着不可推脱的责任,将这些事件和自己的思考一一记录下来,有价值也有意义。

时光隧道里的光

记得当年中考押题训练里有一篇要求以“时光隧道”为主题的作文,题目大概这样写到“如果真有‘时光隧道’,它可以带你回到历史上的某一时刻,使你有机会见到古今中外的任何一个人。你会选择时间上哪一个坐标点?你想看到什么样的景象?想见到哪一个历史人物?想与他进行什么样的对话呢?请以‘时空隧道’为主题,写一篇字数在600字以上的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记不得我当时写了什么,也许是自己不断在时光隧道里跳跃,访问了不少名人,比如老子、孙武、苏格拉底、曾国藩、牛顿、孙中山等等,虽然人物素材多,但由于对话短、内容浅,造成主题不突出、中心思想不明确,只拿了及格分。如果把这题目放在当下,我估计能写篇满分作文,题为《与晏婴谈廉洁俭约》,哈哈。我曾经对自己的职业有过很多憧憬,做一名有责任、有担当的记者是之一,现实中最接近的实践,除了这次作文外,还有一次是组织同学在暑期里穿街走巷卖报纸,报纸卖五毛钱一份,卖一份提成8分,一月下来我和小伙伴们人均挣了一百多,哇,好开心!仔细一算,刚好够卖报期间每天买可乐喝的钱。曾经在填报志愿前,我向在报社做主编的姐夫咨询过做记者的可行性,他只简单向我描述了新闻工作者的现实生存环境,我当时立马联想起卖报经历,最终我选填了其他专业。我一直很钦佩那些在现实面前能够坚持理想的人,而我自己呢,顶多算是能偶尔曲线实现梦想,这么些年来,我都始终在关心新闻媒体发展现状、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未来发展趋势,同时也特别关注重点新闻和知名记者的报道。那什么样的新闻是好新闻?什么样的记者才是好记者?这个问题的答案一定会有很多,但有一条最基本——尊重事实、尊重真相。好新闻应该像一道来自时光隧道里的光,它明亮但不刺眼,还通常带点吸力,当你被它的魅力吸引,你便自然会被带进时光隧道里,任由穿梭,比如《现场》就把我带到了好些地方,我先是蹲在废墟旁,守着那些被清理出来的在地震中遇难孩子们的书包;然后我又站在那些狭窄的矿井口,望着那些因为贫穷无视危险、在矿难面前神情木讷的旷工;我还坐在会议大厅里,听“三一四事件”记者会答问……虽然我什么也做不了,但我就在那,就在现场。这道光将这五年里身边大事件更清晰的画面和更真实的声音送给了我,这样的体验,大大丰富了我对这些大事件事实和真相的认知。这道光的制造者雷宇,我听说过但没有太多了解,Google了一番,腾讯微博认证资料里这样写道“雷宇,凤凰卫视记者。报道过:山西洪洞矿难、山西溃坝事件、三鹿奶粉、西藏314事件、北方大旱、奥运会、国庆阅兵村、在玉树地震现场专访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制作旱灾启示录。” 可以说,这点资料也很恰到好处地介绍了《现场》这道光能带领我们到达的坐标,当然,认证资料末尾还有这样几十个字“新医改能否解决看病贵和难、驻京办内幕大起底、房产新政效果调查等新闻事件”,不知是不是因为内容敏感(线索:雷宇8月16日微博“可有海外出版机构的朋友,有书稿被,认为敏感内地出不了。”),被放到了港版的《中国现场》里,抑或是准备放进下一本书中,值得期待!《现场》平实的视角,除了能给人真实和真相外,还一定会引发我们思考,被掩盖的事实和真相背后又是什么?如果这是规律,那什么是本质?我把书闭着,瘫坐在椅子上。我们正在经历的都将成为历史、都将成为时空隧道里的一个坐标。愿好新闻和好记者越来越多!愿这道光越来越强、越来越烫!写于重庆

在真相和正义之间我选择真相

摘抄:"这是多么简单却难以理解的一句话。但对于每一个人,只要他的阅历足以支撑他了解现实的复杂,就会意识到正义和邪恶之间那细如蚕丝般模糊的界限,以及真相极容易受到价值观,话语场,偏见的影响,从而被遮蔽这事实."

平淡是对自己最好的阐释

像我这样的阴谋论/不真实主义者,从来对于历史和媒体没有信任过,甚至对于眼见也持有不为实的意见。但是,人类的生活需要感性的抚慰,所以对于不相信的一切,我并不厌恶和排斥。作为一个混迹在媒体行业的后方支持人员,我对媒体本身有着一种特殊的情节,又加之也在凤凰卫视的兄弟公司就过职,对编辑,主持,记者这些圈内常见的职业更是格外亲切。相对于编辑的文学素养,主持和记者身上的眼界和理性特质更加让人钦佩——眼界来源于经历,理智蜕变自现实;我有幸参加了凤凰卫视十六周年庆典,亲临现场感受优秀的电视人风采,与现场感受不同的读书,少了那些内心的澎湃,增加了更多的身临其境,回忆叙述总是在平淡中增加现实的画面感,没有气息没有尘埃,文字的每一个棱角触及神经的时刻,或轻或重,始终不会大浪滔天,仅仅清波荡漾。有时候我非常不喜欢在任何一个身份上加以使命感,觉得虚伪,或者我不够高尚,我更愿意相信这是一部工作笔记,一部工作回忆录,当然我也会相信很多人在必须靠工作养活自己的情况下,他们大部分都是喜欢自己的工作的,所以他们才会向别人以最平常的口吻阐述经历,讲述事实,也许没有绝对的真实,却有不会伤害的叙述,这就足够。对于别人的经历,听过就好,平淡回忆的真实经历,是对自己最好的阐释,也是最精彩的故事。

为什么现实的灾难被包装成了煽情片,我们也配合着流泪!

还原现场,重点是还原

现场这个名字气得很棒,从一个记者的视角去看待新闻现场发生的每时每刻。其中的感悟和所听所闻,只代表记者个人意见和感受,相信有风险,信任需谨慎。还原现场,重点是还原。记者的本职工作就是将现场发生的事情客观公正公允的报道出来,当然我一直认为这是一件很扯淡的事情。直至现在也是如此认为。记者作为一个人活生生的个人,具有一定情感的个人,尤其是很多记者都是文科出身,明显思考更甚于观察。对于记者的思考这件事情,我也是心存疑虑,作为记者应该是如实报道就像一台摄影机一样还原现场,还是作为一个现场感受之后经过思考加工后的产物投射给大众?这只是我一个不太了解新闻行业但是又充满好奇的路人的想法,不具有普遍意义,也不代表其他人的看法。这本书讲述了数位凤凰新闻的记者,自己在现场采访,听闻,种种切身感受。在多难兴邦这一篇章里面玉树,煤矿事故,舟曲,雅安,种种天灾人祸。为记者敢于处于良心,耿直秉性呐喊鼓掌,同时也感到了一种无力。不能悲伤的坐你身边一篇中xizang的暴动三鹿事件大连爆炸都是举国轰动的大事件,作为一个个体,一个渺小的个体,在惊涛骇浪面前,我们除了瑟瑟发抖以外,还能做什么?第三部分个体与时代来自底层的声音,城市贫民,北漂,农民工,他们作为一个更加渺小的个体,在时代的洪流面前,除了一声叹息以外,还能做什么?第四部分另一个世间一些朝鲜采访见闻,非洲,台北。不清楚为啥把这个三个地方放在一起,囿于智商的缘故始终不得而知。忆苦思甜么?台北和北京有多远?醒醒吧,赶紧开门要抄水表了。

季业的评论

眼界来源于经历,理智蜕变自现实

我的高中同学看完这本书发了个广播:眼界来源于经历,理智蜕变自现实。一个连续七年深入新闻一线现场记者,作者对她所实地采访,勘察过的大事件观察侧记,三鹿奶粉、地震、泥石流、溃坝、朝鲜、台北、奥运等等在作者的眼中有了另外一种状态。里面穿插了作者与汪洋、孟建柱、孟学农、李毅中、郭伯雄等众多政要名流面对面的采访者的真实感受。作者把这本书定位为新闻记者职业生涯的回顾和总顾,其实每个做媒体的人可能都希望多年以后,写个回忆录,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做一个总结和回顾。从这些回忆中看看自己的经历、自己的成长、自己的感悟、自己收获、自己的过失、自己的遗憾。就像那句话,眼界来源于经历,理智蜕变自现实。经历多了,思考多了,我们就会成长的快。不是谁都有机会经历这么多惊心动魄的大事,这可能也是很多年轻人想做媒体的原因,不是谁都有机会过不平凡的一生。但看过了这本书,你会发现更多的时候,作为媒体工作者,你是旁观者而已,更多的是无能为力的失落感。看完这本书的收获还是非常大的,不论是心理上,认知上,还是常识上。比如那个面对灾民最好不要讲的话,看完作者的总结,我觉得我们每个人其实不光是在面对灾难,帮助别人的时候会用到,平时自己与人相处的时候也会很有帮助。

一些片段

记录一下有趣的细节,文中出现的单独的“记者”指的就是作者。1、假记者矿难衍生出了多少行业?除了骗人下井制造矿难再冒充家属索要赔偿的“盲井行业”,还有个惊人的假记者行业。当有矿难发生时,会有一大群记者蜂拥而至,矿主给每个“记者”发封口费红包。当然那封口费的也会有“真记者”,他们在矿难频发的省份安插线人,一旦发生事故线人立刻通报,记者前来“领”封口费。2、就是焦点访谈来了,我也不怕!在造成105名矿工丧生的山西洪洞矿难事故之后,记者遍寻当地宾馆、招待所、小客栈终于找到一位获救矿工,但警察立刻发现并阻止采访,两位记者被关在房间内。事情惊动北京新闻主管部门,记者得以释放。后来一位官员喝令自己属下向记者道歉,并无所畏惧地展示立场:实话告诉你,就是央视的《焦点访谈》来了,我也不怕!即使在一百多条人命面前仍然底气十足,两年后记者发现这名官员还升了职。3、受到欺负的脸一场矿难后遇到的遇难矿工的老乡、家属,这群人的外貌该如何形容呢?书中的描述是:“他们全部衣着破旧,带有一种长期身处底层的卑微气质。我无法想象他们的生活状态,他们长着陈丹青说的’受到欺负的脸’”。光从外表不足以说明这种“卑微”,这场矿难发生后,遇难者家属不敢求偿(正如我以前所言:底层生活形成的逆来顺受的性格),而是推举一名能说会道的同乡。当这位代表略带狡黠地说出“总要给我们一些赔偿吧”,记者瞬间领悟了他们“在底层磨练出的生存智慧”。往往在矿难事故中获得最多赔偿的是那些能说会道的同乡代表,遇难者直系亲属分得反倒最少。4、不能说的秘密农村水利设施年久失修不是个别现象,在某村中调查路过一个水渠时,陪同县长告知“这还是毛泽东时代修建的”,在直播连线中记者透露这个消息时,招致了县委书记不满。“五五计划”结束时的1979年,全国拥有有效灌溉面积7.3亿亩,占世界1/4,居世界首位,人均水平超过世界平均。但随着包产到户、取消农村劳动积累工、义务工,集体水利工程大多被搁置或荒废。

态度很重要

前些天去和同事开会,做为主持人和培训新同事,面对着新老伙伴,开头问了一句话,你们觉得工作最重要的是什么?大家七嘴八舌,有答执行力的,有答领悟力的,也有说要勤奋的,还有说进取心的,各式的回答都有。有一个伙伴的意见我很赞同,那就是:态度。私以为所有的积级,都建立在态度之上。而做为记者,做为专业人员,必须把现场之事报导给大众,做为个人,有可能会写一点带有个人情绪的文章。前者是媒介,后者也许可叫做人文式新闻。就像有些记者善于写出抛出问题式新闻,有些记者倾向总结问题式新闻。两者如何把握,从中便可以看出一个记者的专业与素养。《现场》的两者结合度很好,内容也较充实,值得一读。

还不错

很真实地记录新闻事件,但是看过白岩松写得再看雷宇,同样几件新闻无论在解析新闻的角度观点和深度或者遣词造句文字的运用上,都不及前者。毕竟白岩松在新闻界摸爬滚打了这么久,而且是从主播或评论员的立场来看待这些。雷宇作为一个前方记者能写出这本书实属难得。

有社会阶级吗?也许吧!

有谁可以幸免于难?

贴篇旧作,2014年1月的。梁文道在《常识》里说过,时政文章如果不过时,是一种悲哀。以下正文:回顾“现场”,通常意味着,是一种“过去时态”。然而,翻开凤凰卫视资深记者、2013年灾难报道最佳记者雷宇的著作《现场》,我的感觉是“现在进行时”:尽管事件已经过去,直到此刻,我们仍然身处现场。2006年,雷宇成为凤凰卫视驻京记者。彼时的她,内心深深焦虑,多年顺遂的生活使她感觉迟钝,对周围的一切麻木,停止向深处挖掘。如今的她,已经逐渐脱胎换骨,“我将永不停歇,也不放弃,做一颗滚动的石头,不让青苔落在身上。”《现场》一书,是雷宇个人的职业生涯成长史,更是七年来中国重大新闻一线现场记者的大事件观察侧记。山西矿难、舟曲泥石流、三鹿毒奶粉、大连惊天爆炸、雅安地震、北京奥运、蚁族的奋斗、忧伤的村庄……雷宇奔走在中国重大新闻第一线,这些重大事件、社会问题,尤其是灾难事件,映入雷宇的眼帘,更叩击着她的心灵,让她得以明白“新闻并不只是信息的传递,它是这个世界的反映,更是与这个世界发生联系的方式。”而我们大多数人依然感觉迟钝、生活麻木,青苔不断地落在我们身上,掩盖住了当初我们目睹现场时的心情。2008年5月19日14时28分至30分,汶川大地震发生整整7天后的“非常三分钟”,无数中国人的泪水在风中洒落。国殇日的初衷,是令人们不忘灾难,铭记教训。可是,重返汶川,此地俨然已成了特色风景旅游区,人们手拿相机在废墟前摆着POSE,小贩们兜售着各种地震纪念品,灾难被打包消费,健忘是我们民族的劣根性。国殇日在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等事件中也出现过,然而人们已不复当初的激动,只感觉疲惫和困惑。2010年7月16日,大连新港中石油码头发生大爆炸。此后的一年半时间,中石油在同一地区接连发生了5起事故。如果没有对事件的深刻反思,如果没有真正落实到位的实际措施,危机就像没有安全防护的石油仓库,随时都可能爆炸。学者许知远曾经说过:“一个国家的勇气不是表现在当他跌倒时,立刻爬起来拍着胸口说——我没事,我很坚强;而是他会思考,为何我会摔倒,如何能够避免下一次,不因为同样的问题再次摔倒。”这些年,关于食品安全的新闻接连不断,让我们由惊诧而渐至“习惯”,只能无奈地调侃中国人已经“百毒不侵”。在大多数这类新闻的叙述中,经常顺带提及到这几句话:对于“问题食品”,制造者都表示自己是坚决不吃的,自己吃的都是另外做的。这里透着典型的中国式的狡黠,然而,如果每个人都是这样的心态,有谁可以身处其外?当国产奶粉深陷三聚氰胺危机时,某乳业集团对香港市民拍着胸脯发誓说,供应香港的产品和供应大陆的产品是不一样的,是绝对不会出问题的。原来,很多问题并非真的无法解决。许多罪恶之所能漫不经心地存在,恐怕也不能仅仅归咎于唯商主义导致的道德沦丧。最近两年,有一个频频见诸报端的词语,叫做“雾霾”。有网友戏说,有权有钱的人可以有特供大米、特供矿泉水、特供猪肉……这一次,总不会有特供氧气了吧?这一次,终于是要同患难了吧!是的,即使不是这一次,就是下一次,下下一次。如果《现场》不能真的成为“过去时态”,那么,我们仍然都在现场,我们仍然都是灾民,有谁可以幸免于难?主要方向:历史、人文、社科、财经、科普、教育类书籍。喜爱具有知识深度、逻辑严谨、思维周密的书籍。如转载请联系本人。

比柴静的《看见》更值得推荐的书

一直在财经网跟读雷宇的《现场》,细腻的笔触为我们讲述了当代中国新闻大事记,作者独特的视角曾带给了我很多思考。没想到终于出书啦,十分兴奋!!这本书为我们还原了新闻的本来面目,为我们讲述了一个真实的中国,绝对是一本值得细读的好书,五星推荐!!

明知道有权利,却无法维护,何其无奈!

谁在现场

http://towerjoo.github.io/blog/2015/12/21/xianchang/绝对权力必然导致绝对的腐败,这当然不可否认,于是先贤们便设计出了三权分立,继而又有了 第四极的媒体,这些制度设计旨在平衡、监督,甚至纠正可能出现的腐败。媒体似乎应该是独立的,这样才能行使其独立的监督权力,也是为了避免屁股决定立场,即使我们 有多么高尚的职业道德,经济学家认为,每个人都是经济人,自是逐利的,记者媒体也不能例外。我们当前所处的环境似乎算不上最坏,当然也说不上最好,似乎也有形式上的三权分立,但是大凡经过 那套系统的人自然是知道其中所谓独立的可笑;于是,很多时候,民众不信任政府,特别是基层的政府, 出了事情不去求助于当地派出所,而是呼唤媒体,或许已然将媒体视作最后的稻草。但是,媒体能让人相信吗?几天前,我们小区因为取暖费问题与物业起了冲突,甚至发生了流血,其中原因不敢妄言,不过从后续 新闻上的报道来看,居然看不到半点真实和公正;于是,播放后,物业依旧强势地鱼肉业主,拒不公开 取暖明细,而业主势单力孤也只能继续维权。据说之前一个财经媒体利用手上的舆论工具进行威胁、钱财交易,那时看了,也只是苦笑,就像我们这次的 媒体一样。我相信媒体人不曾忘记最初的梦想,以及那残存的职业道德,只是无法独立公正播报的掣肘的那份 难受也是可以想见的,独立、开放或许只能自上而下;台湾不是一个好例子?现场xianchang雷宇的这本书现场便是一本记者的笔记,其中的无奈也是跃然纸上。记者当然见过了更多的肮脏和丑陋,看过了 太多的生离与死别,久了,或许会逐渐免疫吧。还好,雷宇写出了一些自己的所见所想,当然可以想见的是 可以成书的部分也大致是见得光的,那么影子里面的呢?有个细节印象深刻,雷宇讲的是在救灾现场,物资很是匮乏,一个难民请求记者(雷宇)帮自己要一个帐篷; 没有多少吃的,也没法休息很好;另一边则是AV的记者住在灾区唯一的宾馆,好吃好喝着。我一直在想,我们有生之年是否可以看见一些不同,没有腐败、没有绝对权力,有独立话语权的媒体、有真正 代表民众利益的官,我们可以看盗墓电影,可以听死亡金属,可以facebook, twitter, youtube。。。参考资料现场

一本有良心的书

本书是一本良心书,除了“现场”报道外,作者的许多感触和想法,能启迪读者大脑思维,使人反思更多。本书的不少观点,是作者作为一个媒体人敢于思考、敢于表达的观点,正如书中也讲到莫言先生所说的:当众人都哭时,应当允许有的人不哭。而作者,就是想从媒体人的角度出发,做一个不哭的人。正如书中所说的,若干年后........人们会在本书里阅读到我们这个时代,触摸我们这个社会。

灾难背后究竟是什么

国家的体育


 现场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