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上的事情

出版社: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1995-04
ISBN:9787500103301
作者:苇岸
页数:207页

书籍目录

目录
自序
第一辑
大地上的事情(五十则)
第二辑
上帝之子
放蜂人
鸟的建筑
观《动物世界》
我的邻居胡蜂(一)
我的邻居胡蜂(二)
去看白桦林
美丽的嘉荫
海日苏
天边小镇
武汉的东湖
从汤旺河到黑龙江
现代的孩子
本土歌手
幸福
四姑
素食主义
一件小事
进程
人必须忠于自己
马贡多与癞花村
土地道德
没有门户的宝库
海子死了
诗人是世界之光
怀念海子
最后的浪漫主义者
一个人的道路――本人的自传
第三辑
作家生涯(四十则)
后记


 大地上的事情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8条)

  •     从学校图书馆借的。。很喜欢。。做了很多摘抄。还书的时候。。也不知道是怎么的。。书给管理员了,钱也给他(超期扣钱)。。他在机子上DD了两下就把书递还给我,而我也像在超市买东西一样,拿着书就走了。。-_______________-!!回去后发现。。不对呀!怎么把书“买”回来了??是自己不好。。心生歹念,爱书心切,又没得卖!我没还回去……拿着又看了好一段时间,我把它当自己的书,在上面用铅笔划线。。我太得意忘形了,向别人推荐这本书。。不料一个师兄借了去不还,然后毕业他就走了。。杯具。不是自己的终归是留不住啊。。
  •     未曾消失的苇岸(转)林贤治    我与苇岸,说不上很深的交惰,而且往来几年,全在纸片上。最先是因为一平的书稿,他充当联络人。说到关系,他还曾在一篇关于散文期刊的短评中,带及我与友人合编的《散文与人》,再就是一些零星的翻译事宜。   此外,通过几回电话,我从此记住了一个风琴般浑厚的略显克制的男中音。最后一次通话,那传来的声音依旧平静,开始便说让他感到遗憾的两件事:一件是他答应要给一位我熟识的友人写评论,结果没写成,为此并要我代致歉意;另一件,是他手头有一个东西未及完稿。接着,才告诉我他得了肝病,次日就得住院,说是来日无多了,于是向我告别。这种诚意与笃定,使我长久地陷于无言。大约过了半年,北京便有消息说,苇岸不在人世了。   他在这个他并不满意却又热情爱恋着的喧嚣的世界上生活,总共不足四十个年头。   这是一颗充实的种子,但我怀疑他一直在阴郁里生长,虽然内心布着阳光。当他默默吐出第一支花萼,直至凋谢,都未曾引起人们的足够的关注。他的书,连同他一样是寂寞的。   蒙他见赠,《大地上的事情》在我的书架上蒙尘已久,一直未及翻阅。只是到了他去世前夕,我才打开它,来到他那旷阔的、安静的。经由他细细抚摩过的世界。这时,我沉痛地感受到了一种丧失:中国失去了一位懂得劳动和爱情的善良的公民,中国散文界失去了一位富于独创性的有力的作家。   说苇岸是一位作家,首先因为他是从人格出发,从心灵的道路上通往文学,而不同于一般的作家,是通过语言的独木桥走向文学的。至于文人无文,惟靠官职和手段谋取文名者就更不用说了。是爱培养了他的美感,所以,语言的使用在他那里才变得那么亲切,简单朴素而饶有诗意;所以,他不像先锋主义者那样变化多端,而让自己的文体形式保持了一种近于古典的稳定与和谐。对于他,写作是人格的实践活动,人格与艺术的一致性要求,使他一次又一次地回到历史原点。这样的作家,注定要留在趋骛新潮的批评家的视野之外。他不可能成为显赫的王子。   在苇岸的散文中,我们发现,关于具体的人事,他写得十分少,简直吝啬。而且这些文字,大体上是献给他的亲人和朋友的,完全出于情感的支配,仅是一个海子就有数篇之多。但是,对于大自然,对于其中的许许多多的小生命,他乃不惜笔墨,描写种种细枝末节,充满关爱之情。这里不是“齐物论”式的,不是物我两忘,也不是借物言志。他没有那种艺术的功利主义。把自然人格化,也许在他看来,这样的人类也太傲慢了。他的散文不是中世纪田园诗式的,没有陶潜一类中国士大夫的闲适与陶醉,他是清醒的。在他的作品中,人与自然是共时性的存在,是对等的,对话的,处在恒在的交流状态。在心灵的交流中,给予者同时也是获得者。爱作为观念,对苇岸来说是完全来自西方的,不是“三纲五常”的衍生物。这是博爱,平等、民主、公正,都是从这里辐射出去的。所谓人文精神,它的内核,就是对生命的爱。梵高有一句话是苇岸喜欢的,说是“没有比对人类的爱更富于艺术性的事业”。他的散文写作,从发生的意义上说,无疑最接近艺术的本源。   苇岸自称“观察者”。他仔细耐心地观察大自然中季节的转换,对古老的时问有一种敏感。而他所掌握的时间,总是同播种、劳动、繁殖联系在一起的,直到生命终结,他仍然系念着与农事有关的甘四节气。没有形而上学的时间。他观察和赞美太阳,月亮,大地和小麦,自然中最可爱的生灵:胡蜂和各种蜂类,蝴蝶,麻雀,其他飞鸟,林木以及鸟巢……在《我的邻居胡蜂》中,他详细地记录了胡蜂的活动,还有极其悲壮的告别场景。在胡蜂离巢以后,文中这样写到书房窗外的情景;“它们为我留下的巢,像一只籽粒脱尽的向日葵盘或一顶农民的褪色草帽,端庄地高悬在那里。在此,我想借用来访的诗人黑大春的话说:这是我的家徽,是神对我的奖励。”他写蜜蜂:“它们就在我们身边,似一种光辉,时时照耀、感动和影响着我们,也使我们经常想到自己是普通劳动者和合生忘死的英雄。”他写到处流浪而与自然一体的放蜂人:“他常于现代进程之外,以往昔的陌生面貌,出现在世界面前。他孤单的存在,同时是一种警示,告诫人类:在背离自然,追求繁荣的路上,要想想自已的来历和出世的故乡。”他去看白桦林,说:“我相信,白桦树淳朴、正直的形象,是我灵魂与生命的象征。”在这里,正直是生存的首要条件、方向,同时构成了品质。他赞美羊,因为那是“人间温暖的和平精神”。由此,他谴责“羊奸”,“贼鸥”之类,谴责强暴与阴谋,为动物界的不幸和无情的搏噬感到震惊。悲悯和愤慨。他的和平主义、非暴力主义是一贯的。托尔斯泰作为他一生崇拜的人物,曾经把非暴力主义比喻为“构成人类共同生活的全部学问的拱顶”。而他,则把自我牺牲精神看成为“人类精神衍进中的一次伟大变革,它的意义不会亚于火的使用和文字的诞生”。苇岸是崇高论者,因此,他无须“躲避”而由衷赞叹圣雄甘地和马丁·路德·金。尊重生命个体,彼此平等相待,是民主政治的人性基础。在生物界那里,他发现并描写了这种天性:善良,淳朴,谦卑,友爱,宽容,和平,同时把它们上升为一种“世界精神”,从而加以阐扬。   二十世纪是革命的世纪,也是恐怖的世纪。在最后的五十年间,人为的阶级斗争和政治运动,便占去了大半的时间。鉴于长时期的暴力崇拜,苇岸把非暴力主义与自我牺牲视为“新的真理”,应当不是概念的简单演绎;在付出了几代人的自由这一巨大的代价之后,爱和同情成了政治罪恶的解毒剂。对于他作为一个理想主义者经由内心的探索所得到的结论,虽然不敢完全赞同,但我必须承认,这是一个负责任的结论。   为了拥抱大地,人们选择旅行。美国国家公园之父、环境保护运动的发起者约翰·缨尔,就是著名的旅行家。苇岸也喜欢旅行,而且常常独自上路。他借此亲近大自然,从有名的风景区到偏僻的角落,亲近日常生活中的人们。他赞美他们。我们看到,那接受赞美的一切,都是他所关注和信仰的。小镇上的人在见面时的小小握手礼,是那般地叫他感动,甚至认为,一个天边小镇的存在,便足以让喧嚣的商业世界感到卑微。他的有关旅行的文字,并非山川风物的随行的投影;而是从行进中发现那些渐渐变得遥远的、陌生的事物,业已失落的东西。他把这些记录下来,那意思,大约总该是为了保存人类精神世界的原质。在《美丽的嘉荫》里,他写道:“望着越江而过的一只鸟或一块云,我很自卑。我想得很远,我相信像人类的许多梦想在漫长的历史上逐渐实现那样,总有一天人类会共同拥有一个北方和南方,共同拥有一个东方和西方。那时人们走在大路上,如同走在自己的院子里一样。”在旅行中,他会切实获得一种家园感,更深入地领悟如利奥波德——被誉为二十世纪的梭罗——所称的“大地道德”。   梭罗在瓦尔登湖,利奥波德在沙乡,他们都在共同阅读大地,书写大地。至今,地球作为一个共同体的观念,已经被愈来愈多的人们所接受。环境保护运动,作为国际性的运动方兴未艾。但是,与生态学和一般的有机论者不同的是,他们所提倡的不仅仅是科学和哲学;土地应当被热爱和被尊敬,这种观念,在他们这里已经作了伦理学的延伸。于是,最重要的,不容回避的问题,到最后变成了对自身的道德要求。如何看待生命的原则?如何看待物质与精神?如何做一个诚实的人,而且彻底地诚实?在持久性的价值探索的旅途中,苇岸随同伟大的灵魂一起艰难跋涉。   在题为《作家生涯》的数十则随笔中,温和的苇岸以热烈的爱惜臧否人物,裁判世上的事物和事件,这是他的其他散文所少见的。他高度赞赏坚持“正义第一”的托尔斯泰、毛姆、索因卡,拥有与大地相同的心灵的梭罗,素食主义者萧伯纳,而不满于意识形态化的诗人。面对历史上上百万妇女儿童由于政府的暴行而归于毁灭和死亡的事实,他严肃地探讨并肯定非暴力主义的可能性,赞成把悔过和自我克制作为国家生活的准则,但决不主张在暴君面前保持沉默。他赞赏苏联作家发起的“贝加尔湖运动”,为了大地的安全,认为有必要辨明人类生存的危机点,积极创造“新神话”。“农村永恒”,这是他所不断祈祷和呼唤的。他反对美国式的农村城市化的做法,主张在改善农村生活条件的同时,保留农业文明的美好的遗产。这不是乌托邦。至少苇岸确信,一个作家,只有生活在俄罗斯乡村那样的地方才会写得好。他敢于幻想,但是深知希望的限度。在《进程》《马贡多与癞花村》等文章里,他反复揭示人类文明进程中的物质与精神的相。学现象。而他,是始终自奉俭省而忠于精神的。“在西方思想家那里,有一种说法:只有那些生活在一七八九年以前的人,才能体会出生活的美满和人的完整性。”他感慨地说道:“我觉得新时期以来的一二十年内,在精神的意义上,中国再现了西方几个世纪的进程。这是一个被剥夺了精神的时代,一个不需要品德、良心和理想的时代,一个人变得更聪明而不是美好的时代。”世界为什么需要作家?如果作家不能够使自已变得美好的话。于是,我们见到,苇岸对自己的要求是那般严格,简直近于苛刻。临终前,他让他妹妹记下最后的话:“我平生最大的愧悔是在我患病。重病期间没有把素食主义这个信念坚持到底(就这一点,过去也曾有人对我保持怀疑)。在医生、亲友的劝说及我个人的妥协下,我没能将素食主义贯彻到底,我觉得这是我个人在信念上的一种堕落。”为了免于堕落,在内心的战场里,他对自己作着何等残酷的斗争!然而,对于他人,对于世界,他一直坚持着奉献。同样在临终前,他请求说,在撒骨灰的时候,让友人能为他朗诵他所心爱的法国诗人雅姆的一首诗。诗的题目是《为他人的幸福而祈祷》,是十四篇祈祷组诗之一:  天主啊,既然世界这么好地做着自己的事情  既然集市上膝头沉沉的老马  和垂着脑袋的牛群温柔地走着:  祝福乡村和它的全体居民吧。  你知道在闪光的树林和奔涌的激流之间,  一支延伸到蓝色地平线的,  是麦子,玉米和弯弯的葡萄树。  这一切在那里就像一个善的大海洋  光明和宁静在里面降落……  天主啊,既然我的心,鼓溅着如花串  想进发出爱和充盈痛苦:  如果这是有益的,我的天主,让我的心痛苦吧…。··  把我未能拥有的幸福给予大家吧,  愿喁喁倾谈的恋人们  在马车,牲口和叫卖的嘈杂声中  互相亲吻,腰贴着腰。  愿乡村的好狗,在小旅馆的角落里,  找到一盘好汤,睡在阴凉处,  愿慢吞吞的一长溜山羊群  吃着卷须透明的酸葡萄。  天主啊,忽略我吧……   最后的瞬刻,凝聚了一个人的一生的全部光华。在中国,有哪一个青年,哪一个人,曾经采取与此相类似的迎接死亡的仪式?   这就是苇岸,二十世纪最后一位圣徒。   苇岸的存在,给中国文学的一个最直接而明白的启示是:作家必须首先是一个优秀的人。他曾经说过“艺术和写作是本体的”,就是说:写作取决于人的存在,是生存的一部分,是生存状态本身。没有第二种状态。艺术不是生命的派生物,更不是意识形态或其他外在于人的事物的仿制品,人生和艺术是二而一的。在中国,如果说曾经存在过少数诚实的、严肃的、坚卓的写作者,那么,我必须指出:苇岸的全部作品所奔赴的关于“大地道德”的主题,在中国现代文学中,具有开创的意义。冰心是单纯的母爱的赞颁者;周作人笔涉花鸟虫鱼,都是博物学意义的;郁达夫游记,不过是柳宗元山水小品的放大罢了;丰子悄和许地山有一些泛爱主义的散文,其实是从释道的遗教,属于“东方文明”。一九四二年以后,“人类之爱”在左翼文坛中成了批判的对象,几十年来无人进入禁区。直到一九七九年以后,文坛始见“人性”的复苏;即使在这个时候,“博爱”的宣传仍付阙如。正如苇岸批评的:中国文学只有聪明、智慧、美景、意境、技艺、个人恩怨、明哲保身等等,“惟独不见一个作家应有的与万物荣辱与共的灵魂”。苇岸是一个异数。他丝毫不理会主流意识形态,以及争夺霸权话语的嚣音,而沉静地居于心灵中间,开拓自己的内视野。在艺术上,他赋予它以相当高的品位,从来不曾粗率从事,像一些自命不凡的才子。从材料到语言,都是经他严格选择过的,十分注意整饬。由于精神的充盈,简直的空间结构便有了无比的丰富与弘阔。   苇岸的作品,体现了托尔斯泰对于真理的宗教般的追求,平易而朴素。梭罗给了他以一种务实的哲学,他却舍弃了梭罗的繁琐,和爱默生时代特有的英雄的说教,虽然那时的梭罗已经相当的英雄化。但是,梭罗的《论公民的不服从权利》一样的文字,苇岸是写不出来的;自然,其他的中国作家也不可能写出来。约翰·缨尔的文字不知他接触过没有?除了对大自然的热爱,那美国式的开敞,欢乐,享受等等,应当很难为他所吸收。但是,他肯定受过法布尔的影响。他们都一样尊重渺小的昆虫。只是法布尔局限于昆虫形态生活的描摹,少有人事的补充与诗意的润泽。利奥波德是他所崇仰的,他称引的“大地道德’‘,可是直接来自《沙乡年鉴》的阅读?其中抗议的激情,好像是苇岸所缺少的;但在指南花之死中,我说是能够读出一种惟苇岸所有的哀伤。苇岸的书,内容和形式都不划一,却恰好保持了生物共同体般的谐美,具有情感的深度。对于生命的爱,就其来源而言,我认为,对于苇岸这样的人,恐怕更多地得自天赋和神赐;如若仅仅是观念的产物,他怎么可能凭着柔韧的美学触角,穿越如此巨大的历史沉积物,把感知能力修建到尚不美丽的人类思想之中呢?   然而,苇岸写得太少了。思想和文学的创造,刚刚开始便告结束,无论如何是可遗憾的。他只出版了一部书。惟一的一部书。但是,中国几千年,近百年,关于“土地道德”,不也是只有这惟一的一部书吗?关于土地的伦理学和美学,不是因为这部书的阐发,才显现了它的最初的原则的吗?许多伟大、圣者、如果是著作家的话,都往往只遗一部书。杨朱无书。我们如何评价他们的存在呢?如何评价他们的精神遗产?英国一位女作家提到一个“知识分子势利”问题,一直为我所铭记。而今,许许多多的文人和非文人都出版了多卷本文集,镶金镂花,装帧讲究,相形之下,苇岸薄薄的一部书,难道我们不该替他感到寒碜吗?但是,如果我们仅仅以数学和物理学的量度,去评估苇岸的分量,我们还会不会因为感觉到了我们的势利而羞耻?   好在这一切与苇岸无关。他是喜欢简单的。他的谦卑,他的对生命自身的尊重,已使一切关于声名的议论变得多余。   苇岸走了。他的品质和精神留了下来。苇岸的存在是大地上的事情。他与大地同在。
  •     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不知所云的意向,没有各种冗长的表达,苇岸的文字就像他的人一样纯粹干净。集子的最开始是五十则大地上的事情,这也是我最喜欢的部分。诉说的都是普普通通的事,但当我仔细品读的时候,却又觉得很陌生。熊蜂,麻雀,蚂蚁,麦子,冬雪......我们似乎已经忘记了它们的存在,但苇岸却会蹲下身子来细细观察这些家伙,再用朴素的文字表达出他所得到的启示,以供我们那感受细胞坏死的心灵吸收。“积雪收缩,并非因为气温升高了,而是大地的体温在吸收它们。”这样的文字足以唤起僵硬躯壳下沉睡已久的心。集子中收录的散文大都围绕着两个主题:土地与诗。关于土地苇岸提到了两本书:《瓦尔登湖》和《沙郡年纪》。一九八六年冬,海子给苇岸推荐了《瓦尔登湖》,它让苇岸建立了自己的信仰,确立了今后朴素的生活方式:在大地上劳作,回归自然,追求精神的进步;只有从物欲的泥淖中挣脱出来,才能获得尊严和自由。很显然,苇岸的文字也深受其影响,内容上对大自然进行赞美,形式上简洁朴素,态度上真诚直白。可以说,梭罗的这本书给苇岸的生活带来了重大影响,包括他对素食主义的推崇,而这背后是针对“贪婪的文明”与“无限的进步”所进行的反思。另一本书《沙郡年记》是身居野地的生态学家利奥波德二十世纪所著,由于时代的原因,这位“二十世纪的梭罗”在书中表达的反思意味更为深刻。苇岸提到海子曾到他这里寻找关于大地的书,并表示自己尚未找到一本满意的,《瓦尔登湖》算是沾点边。多年过去,苇岸看到这本《沙郡年记》的时候,他觉得这就是已故的海子所寻的书。书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关于土地伦理(或曰土地道德)的论述:“土地道德是要把人类在共同体中以征服者的面目出现的角色,变成这个共同体的平等的一员和公民。它暗含着对每个成员的尊敬,也包括对这个共同体本身的尊敬。”在利奥波德这里,伦理学不能仅仅只关心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还应当关心人与土地的关系。而在这个关系中,人从征服者被降格为普通的一员。这样的观点深得苇岸的心,他对土地是如此热爱,以致于看到春天的来临,就“想大声喊叫或急速奔跑,想拿起锄头拼命劳动一场。”在苇岸的眼中,人性中勤劳,厚道,朴实,所求有度的一面也都来自土地的赋予。如果失去或忘却了土地,我们也将不复存在。而面对土地日益被蚕食的现状,苇岸虽然在许多地方都表达了失望,但依旧留有一份信心。正如他在文中所写:“马不停蹄的人们,尽可对他莫名其妙的论点置若罔闻。它其实是土地借助利奥波德之口,向忘形于主人幻象中的人类,发出的最后呼声。这呼声包含一个内容:‘征服者最终都将祸及自身’。对此,阅尽人间的土地,充满信心。”这是警示,也是希望。关于诗苇岸用了很多笔墨来写他的朋友海子,也提到了惠特曼,叶赛宁,布莱克,雅姆等国外诗人。这些诗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亲近大地,这一点与土地的主题相切合。苇岸这样描述海子:“海子含着泥土,来自大地的深处。他是民间的儿子,具有和谐的自然启示的诗人。”这正是诗人与土地相互融合的写照,疾行的诗人是沉默大地的代言人,或者说他们就是土地的嘴巴。在苇岸的大学时期,朦胧诗正流行,那时的苇岸自然非常关注诗歌,自己也尝试着写了不少诗。在《一个人的道路》中,苇岸提到他的诗歌时期对其日后的散文写作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他借布罗茨基之口说明了散文可向诗歌学习的地方:“借助词语在一定的上下文中产生的特定含义和力量;集中的思路;省略去不言自明的赘语。”“如果散文作家缺少诗歌创作的经验,他的作品难免累赘冗长和华而不实的弊端。”而苇岸在写作中一直践行着这一点,这可能也是他文字中那种独特的朴实美的来源。而今苇岸和海子都已不在,诗的黄金时代也已过去。《诗人之光》中有这么一段:“想起一些遥远的、渐渐陌生的事物:农夫、渔夫、船夫、樵夫、猎户、牧人、采药人、养蜂人。它们属于已经逝去的世纪,这是一些词和职业,也蕴含着另外的意义:它们是人类与自然之间的桥梁。”其实说来,诗人也算是其中之一。而现世“缺少了诗人,我们的精神暗淡,大地垂首默默无言。”在万物生长的贫困年代,谁来将诗性带回大地?我想,总得有那么些人在死亡中新生吧。有时候我们读着别人的文字,并积极地向他人表达自己对其的喜爱,不过是因为自己的生活过于苍白。而在苇岸的文字面前,我觉得自己正是这样一个借文字来掩饰生活的人。但我仍希望更多的人能读到它。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喜欢这种感觉。
  •     苇岸是中国的纪伯伦 他没有得到时代应得的尊重 但他时光会给他
  •     dna 不fit
  •     我承认非常好,就像苇岸他的名字一样好,只是已经不是喜欢这个类型的书的光景了。。。。
  •     来自大地与诗的散文,正是我所爱。
  •     童年哇
  •     此书有静心养神之神奇功效
  •     作者有自己的思想和立场,介绍了一些关于文学方面的事情,很好,值得一看!!!
  •     令人感动的文字
  •     朴素,慈悲,敬畏,但毫无文采
  •     文字很美,感觉到了自然。
  •     实在好。
  •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     一本因在年终读到而让我心怀感激的书
  •     如果能有一本纸质书多好。
  •     好吧,借了一本没读完就到期了==我喜欢的风格
  •     初读但觉语言简练,细读才感其中真意,返璞归真。
  •     远没有9.1的高分那么好。
  •     这本书让我确定了我最認同的作者,没有之一。
  •     高中语文报摘抄:成人世界是一条浊浪滚滚的大河,每个孩子都是一条快乐的向她奔去的清澈小溪。孩子们的悲哀是,仿佛他们在世界上的唯一出路,便是未来的同流合污。——苇岸《大地上的事情》 终于找到这本书了!没能看到纸质书是遗憾,贴地而行的诗人和作家让人感动不已。面对苇岸先生这样纯洁的与万物共生的大自然的圣徒,我惭愧不已,我只是个工业文明时代的垃圾,无耻的杂种。
  •     春天,万物生长,诗人死亡。 ——作者《海子死了》的结尾
  •     文字教材
  •     你已经有多久没有亲近大地了?清新的早晨读了一大半,神清气爽。
  •     苇岸的文字,是散系天地万物的丝线。一九九八年的二十四个节气,每一个都像在年历中被清水淘洗过一样干净。
  •     在我喜欢浮夸的文字阶段看的一本朴素的书。最近又看了一遍。可能过了那个会被文字中的悲悯和情怀感动的阶段,感觉整本书都很平淡。苇岸是个很好的诗人。散文的话太散以至于太像诗。
  •     “人在大地上只过一生。”那个时代推崇的经典如今已不怎么被人谈起,譬如《瓦尔登湖》,大概是更加不可能实现了吧。
  •     可惜了
  •     看完以后,抬头看了一眼窗外的钢筋森林,有点惆怅。诚然,神造的东西越来越少,人造的东西越来越多。苇岸说自己不适合进入21世纪,结果生命恰恰停止在20世纪的尾巴上,大概也是上帝于心不忍。
  •     初读可能摸不着头脑。但好书得多读一会儿吧
  •     恨不能打十星。多么好的情怀,苇岸是继顾城之后我爱的诗人和散文家。读他的文仿佛就看到自己置身于自由 大地 白日 和 平和安然之中。这个时代已经没有这样的作家了 甚至是没有这样的人了。文中他说 海子说 不要读新时代的书 要读旧时代的书 这样才能有精神上的提升。cannot agree more。重重戳中我的泪点。我们奔跑的路上 已经没有了精神价值的支撑 我们在轰轰的人群和人烟里渐渐埋没了自己和内心的需求 我们追求的已经不再有精神价值了。。。
  •     文学青年。
  •     给两个星,但的确不是有意要黑,我不喜欢这类作品。我欣赏那种在时代的激流中,努力奋斗的人生,不论成功与否,都没有逃避过。我只看了本书的几个章节,文字也很美,情感也细腻,但是我感受到和人的生活命运相连的时代的脉搏,我觉得不接地气。
  •     海子那几篇重复段落太多,对自然的观察和描写都很细致,很生动,此外,楼主的心境令人向往!
  •     “我们在大地上只过一生。”
  •     初见书名便已着迷,看了之后觉得书名确实贴切,作者确实如梭罗一样,是个自然的倾听者啊
  •     他有梭罗的潜质,却没能写出他的《瓦尔登湖》
  •     接地气的书,了解大自然的细节
  •     大地蕴含丰富,悄无声息给予我们无限的恩赐,他平实的文字以饱满的情感记录渐进古老消逝的文明,人类演化中这些事物应该被珍视。
  •     简单的心看到这个大地上的事情可并不简单。
  •     很诚恳的文章
  •     好书,是1970年代以来最好的大陆汉语散文。可惜天不假年啊。
  •     我爱最简单的文字,表达最丰富最细微的内容。
  •     单纯。
  •     他是一个没有远离土地的人,我的手掌最后一次摸到土地已记不清什么时候了。
  •     第一篇还行
  •     田野 丰收 日出 日落 昆虫 野兔。。
  •     大地通过花朵向世界讲话。
  •     有一阵心焦,朋友推荐,自此走向自然派
  •     读来很有梭罗瓦尔登湖的感觉
  •     想起一些遥远的,渐渐陌生的事:农夫、渔夫、船夫、樵夫、猎户、牧人、采药人、养蜂人。它们属于已经逝去的世纪。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