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尔传

出版日期:2015-7
ISBN:9787100110572
作者:[美] 特里·平卡德
页数:875页

作者简介

由国际知名黑格尔研究专家完成的这本传记,结合黑格尔所生活的历史时代,展现其成长历程,其雄心壮志,其与同时代鸿儒如荷尔德林、歌德、洪堡、谢林、门德尔松的交往等。在作者的笔下,这位伟大的哲学家钟情欧洲现代性,性情复杂、让人着迷。这本传记集学术、风趣和戏剧性于一体,人物立体生动,饱满可信。

内容概要

特里·平卡德(Terry Pinkard),国际著名黑格尔研究专家,美国乔治敦大学哲学教授,美国西北大学哲学系主任,德国图宾根大学“荣誉教授”和“荣誉教师”,德国《哲学研究杂志》编委会顾问。学术兴趣在于从康德到黑格尔的发展。


 黑格尔传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黑格尔的传记,较完整的中译本就是古留加的商务版,兼及其思想发展和内容的部分也不少,但对于黑格尔青年时期思想发展没有顾及,或许是由于材料的短缺所致。其实对于了解黑格尔青年时期思想形成与发展来说,H-S-哈里斯的两卷本的Hegel‘s Development很全面,可惜没有翻译过来,同时德国人自己写的黑格尔传记也很有几本有价值的,狄尔泰的《青年黑格尔》,海谋的,罗森克朗茨的,卢卡奇的《青年黑格尔》(商务出过选译本),如果都翻译过来的话,就足够了,平卡德的这本也许就没有多大必要翻译了。平卡德这本买来慢慢翻着看,个别读着觉得不顺畅或不自然的地方,对照了一下原文,聊记于此。另外还有个别印刷错误,可参见我的“读书笔记”。 1、“关于本传记的说明”第一节倒数第二句: “同理,我依据现存文本探讨了黑格尔的知识发展,此处所谓现存文本是指他耶拿时期文本,集中于一章(第4章)中,这章和专门用来描述该时期他的生活的这一章,可当作各自独立的章节看待。” 原文:Likewise,I have treated Hegel's intellectual development in the extant texts from his Jena period in a completely separate chapter (Chapter 4) from the one devoted to his life during that period. 因为原句较长,译者为了化整为散,就补充增加了一些意思,如“此处所谓的现存文本”、“专门”,这样使得译文过于零碎,而且意思不够连贯,像“此处所谓现存文本是指他耶拿时期文本”放到括号中好一些,以免割断其前后两句的语气。此外,“专门”之意在字面之外,虽然也算言外之意,但就翻译来说,属于多余。“the one”翻译为“这一章”也不甚自然,至少不如翻译为“那一章”,就不会和句首的“这章”的“这”字重复,免生混淆。 大致可译为:同样,我用第4章处理了黑格尔耶拿时期现存文本中的黑格尔的智识发展(问题),它完全独立于致力描述该时期黑格尔生活的那章。 2、第2章(P42-43页):“不难发现,这篇论文中有若干内容在影响着青年黑格尔。就名人黑格尔思想孕育来说......” 原文:One can see several of Hegel's youthful influences at work in the essay. For someone of Hegel's upbringing..." Hegel's youthful influences译为“影响着青年黑格尔”似乎不妥,该句意思是论文中有若干与黑格尔有关的影响在起作用,而不是说论文中若干内容在影响着黑格尔,因为这篇论文就是黑格尔自己写的,谈何影响黑格尔。 For someone of Hegel's upbringing这句的翻译也有问题,someone译为“名人”令人费解。 请教了一个英语博士,综合一下,大致可译为:在这篇论文中可以发现黑格尔早期(所受)的若干影响在起作用,对于有黑格尔这样教养的人来说... 3、第3章(P47):“像这样的哲学家和他们的苏格兰的对手一样,德国通俗哲学家用下列的一种方式来给他们自己提任务:一种使受过教育的公众可以理解和能向一般公众讲清他们更需要现代具有启迪的哲学(例如康德哲学)思想的方式。” 原文:Like the philosophes and their Scottish counterparts,the German "popular philosophers" set themselves the task of doing philosophy in a manner accessible to the educated public and of explaining to the general public the more demanding ideas of modern, enlightened philosophy (such as Kant's). 译者对counterparts的译法不妥,可译为“同人”;enlightened也最好译为“启蒙的”。更重要的是,译者对整个句子的结构和语义都理解错了,主句说的是德国哲学家们给自己赋予了....的任务,而不是以....的方式来给自己提出任务。 大致可译为:像philosophes(德文词,指通俗哲学家,上文已经解释过了,所以此处可以直接不译)和他们的苏格兰同人一样,德国的通俗哲学家赋予了自己这样的任务:以一种使受过教育的公众可以接受的方式从事哲学,同时向一般公众解释现代启蒙哲学(如康德哲学)的更费解的观念。 4、第3章(P48):“臆想自己是熟悉自己无资格成为其中成员的家庭的”原文为:assumes a familiarity with the family to which he is not entitled对照原文,译者所译意思也完全准确,只是表达上稍异于一般习惯。大致可译为:假想自己熟悉这个家庭——而对此家庭他并无资格厕身其中。5、第3章P49:“他像他那代很多其他年轻人一样着手按照确立由新的精英式知识型领导者(有教养者)统治这个国家来思考革命性巨变给德国带来道德和精神上的重生。”该句读来颇不自然,有点凌乱缠绕,原文意思却比较明显:like many other young men of his generation,come to think of the revolutionary moral and spiritual renewal of Germany in terms of establishing a new elite of educated leaders (men of Bildung) to rule the country.大致可译为:他像那个时代的其他年轻人一样,根据由受教育的精英领导者(有教养者)来统治这个国家的方式,着手思考德国道德和精神的革命性更新。6、第3章P50:这种争论被那些人加入。。。原文为:this debate was also joined by those who wished todistinguish。。。过于死板的翻译腔了,简单翻译即可:许多人也加入了这种争论之中,他们是那些想要区分。。。】7、第3章P55:法国大革命证明人们有可能使他所理解的德国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活的腐败在道德重生和精神重生。该句中的“在”字也许是印误,应为“再”?即便改为“再”,也稍显不顺达。原文为:The Revolution held out the possibility of moral and spiritualrenewal of what he understood to be the corruption of German socialand cultural life.大致可译为:大革命证明了他认之为腐败的德国社会和文化生活在道德和精神上重生的可能性。8、第3章P69:他们“产生与美的享受背道而驰的焦虑不安感,这样的感觉源自对我们智力的自由运用。”此句容易使人错误地认为焦虑不安感源自我对我们智力的自由运用,而其实是说对美的享受源自这种自由运用。原文为:they "carry a sense of uneasiness running counter to that enjoyment of beauty which arises from the free play of our mental powers."大致可译为:他们”携一种不自在之感与美的享受背道而驰,这种享受源自我们精神的自由游戏。“9、第3章P88:谢林...年仅23岁时他就在1789年当上了“特聘”教授...该句中1789年应为1798年。谢林1775年生,1789年时还没有上大学。原文为:at the age of only twenty-three he had become in 1 798 an "extraordinary" professor10、第3章P95:“但是有机会一下子与两位诸如(歌德和席勒)这样的名人...”原文:two such famous men (Goethe and Schiller)“诸如”属于空虚来风,误解了such的意思,如果忽略括号中的内容,直接导致句子不通。大致可译为:与两位如此著名的人物(歌德和席勒)...11、第3章P95:"1794年费希特来耶拿大学执教,并进一步强化谢林关于..."该句中的谢林应为席勒,谢林属于小辈,在费希特之后才到耶拿大学。原文为:In 1 794,Fichte came to the university (also as an "extraordinary" professor) and intensified the line that Schiller had already taken...12、第3章P97:费希特对自由和责任的诉求与他对大学成为特定现代生活特定机构的指责,此二者丝毫赶不上革命对大学生产生的影响。原文为:Fichte's calls for freedom and responsibility and his charge to the university to become the institution of modem life had no less than a revolutionary effect on the students.首先,译者将句子意思完全译反了,no less than不是丝毫赶不上,而是丝毫不少于、不下于。其次,charge的意思似乎也译反了,不是指责,而是索价、期冀、诉求(这一点我也不是很确定)。大致可译为:费希特对自由和责任的呼号与他对大学成为现代生活之特定机构的诉求都给大学生带来一种不亚于革命性的影响。13、第3章P97:“这样的号召为他们提供一种已经被他们摒弃的正统宗教的抉择。”原文:offered them an alternative to the orthodox religion they hadrejected...译文混淆了alternative to the orthodox religion,改变了原句的意思。大致可译为:为他们提供了一被他们所摒弃的正统宗教之外的选择。14、第3章P98:“他们不可能追求他们在大学机构中作为带薪教授的知识生涯,而知识生涯完全被拒之门外。”原文:They could instead pursue their intellectual careers as salaried professors within the institution of the university rather than being locked out of an intellectual career altogether.该句意思也完全译反了,译者颠倒了instead和rather than的关系。原文说的是他们可以追求那种知识生涯,而不是被那种生涯拒之门外。大致可译为:他们反而可以追求在大学机构中作为带薪教授的知识生涯,而不是被完全拒之于一种知识生涯的门外。15、第3章P98:“通过把他们变成...带薪教授”原文:By making them into salaried professionals专业人员professionals错译为教授。16、第3章P99:“...卓越的误读误解”,原文只是misreading,译为误读即可,无须画蛇添足再加上个误读。17、第3章P100:"凡是区分欧洲文明和粗鲁美国人野蛮的东西..."原文:whatsoever distinguisheth the civility of Europe from the barbarity of the American savages...该句是作者所引的霍布斯的一段话,霍布斯是16、17世纪的人物,那时候美国还根本不存在,因此American译为“美国人”是错误的,应是美洲野蛮人。18、第3章P103:弗里德里希·施莱格尔在他《雅典娜神殿》杂志“刊头语”之一中宣称:“法国大革命、费希特哲学和歌德《威廉·麦斯特的戏剧使命》代表着这个年代最大的趋势。”原文:Friedrich Schlegel proclaimed in one of his "fragments" forAtheniium: "The French Revolution, Fichte's philosophy, and Goethe's Meister are the greatest tendencies of the age....首先, "fragments" 是施莱格尔等早期浪漫派所倡导的一种独特写作方式,即“断片”,译为“刊头语”是错的。其次,歌德的威廉·麦斯特小说包括漫游时代和学习时代,“威廉·麦斯特的戏剧使命”实在是谬以千里,且原文只是说 Meister而已。大致可译为:弗里德里希·施莱格尔《雅典娜神殿》的一个断片中宣称:“法国大革命、费希特哲学和歌德的“麦斯特”代表着这个年代最伟大的倾向。19、第3章P105:“举例来说,弗里德里希·施莱格尔发觉悖论式格言和”札记“成了他关于下列两类概念的理想方式:反语概念与...”原文为:Friedrich Schlegel, for example, found the paradoxicalaphorism and the "fragment" to be the ideal manner of expressinghis ideas on irony and..."fragment"通常多译为“断片”, “ irony”是施莱格尔的重要理论范畴,通常译为“反讽”。20、第3章P105:“第二,他们热烈坚持“主观本质”(Innerlichkeit)这个理想...”原文:Second, they fervendy upheld the ideal of "subjective inwardness," lnnerlichkeit...德文lnnerlichkeit是内向性,平卡德对译为"subjective inwardness",基本达意。但是译者将"subjective inwardness"译为“主观本质”明显有误,译为“主观内在性”即可。21、第3章P105:当然黑格尔感到这件事不值得使人惊奇。原文:certainly Hegel did not find it surprising原文并无“值得”之意,可译为:当然,黑格尔确实不以为怪。22、第3章P114:例如谢林的《雅典娜神殿》...《雅典娜神殿》是施莱格尔兄弟主持的刊物,非谢林,译者完全看错,原文:such as the Schlegels' Atheniium...23、第3章P121:“黑格尔满怀热情来到耶拿大学和受到一些焦虑的触动来到耶拿大学。”该句译文完全乖张支离。原文为:Hegel had come to Jena full of enthusiasm and touched by a bit of anxiety.大致可译为:黑格尔满怀热情地来到耶拿,并为些许焦虑所困。24、第3章P122:"然而,虽然谢林早在1803年吐槽就已意味着..."严肃哲学传记中竟然出现“吐槽”这样的误译或误印,使人啼笑皆非,不知是译者之过还是手民之误,也或许译者是想打出“”跳槽“而误打为”“吐槽?原文为:However, although Schelling's departure in 1803 had meant...可译为:然而,尽管谢林在1803年的离职意味着...————————————分割线时间————————————第3章读完,有问题的译句大致如上。还有一些原文意思很明确而译文稍混沌的,暂不赘举了。其他如黑格尔的故乡一般译作”施瓦本“的,该书中多处都译为”斯瓦比“,赫尔德的译名不统一,施莱格尔的”反讽“概念的译名在正文和注释中不统一,都是细节不精严。此外,译后记中提到国内黑格尔著作翻译的一些前辈时,误将《法哲学原理》译者之一的”范扬“写成了”范阳“。由于本书篇幅甚巨,多人合译,余下各章情况尚不知如何。据译后记,第3章为朱天幸译,其中也交代了其他不少人参与了部分章节的初稿翻译,我怀疑这些人是研究生,并且这第3章的初稿翻译就出自他们之手,因为不少基本常识和人物、刊物、书籍的名称都译错了,而且主译者对这些初译稿把关不严,恐怕是未多检验就直接搬用了。不得不说,第3章的翻译以现在的状态,可说是本书的一个重灾区(大概也无须和后面章节的译文对比了),一方面是译者责任,另一方面责任编辑也难逃其咎。商务是学术著作出版的重镇,该书第3章中如此多的错讹,编辑竟然无所发现。————————————第4章———————————————P145:无疑全部都被黑格尔、谢林和荷尔德林三人取自席勒甚或取自谢弗特斯布里的主题...“谢弗特斯布里”一般译为“夏夫兹博里”。P 181:以霍布斯和洛克为代表的经验主义的心理学自然法理论与先验的自然法理论,以康德和费希特为代表的先验的自然法理论。原文为:the empiricist,psychologistic theories of natural right typified by Hobbes and Locke,and the transcendental theories of natural right, typified by Kant and Fichte.译句意思本来无误,只是稍显啰嗦重复,或作了不必要的强调。另,怀疑原文中the empiricist为the empirical之误。大致可简化为:以霍布斯和洛克为代表的经验主义的心理学自然法理论与以康德和费希特为代表的先验的自然法理论。P182:一个印误,1862年应为1802年。P182:黑格尔也利用了费希特的相互“认识”的概念...“认识”这一概念为黑格尔提供了...该句中“认识”原文为recognition,是黑格尔从费希特那里继承和发展而来的一个重要概念,一般固定地译为“承认”。像后来霍耐特的《为承认而斗争》等都是在这个语境下做文章的。此后的数页中“认识”也是如此。P184:“依然是那批写于1803年和1806年讲稿现已成了众所周知的《耶拿体系草案》。”该译句明显不顺,个别词有误译和漏译,如remains和between,原文为:What remains of the lecture notes written between I 803 and I 8o6 has become known to us as the Jena System Drafts (Jenaer Systementwurfe).大致可译为:写于1803至1806年间的演讲笔记中所遗留下来的部分已经成为我们所知的《耶拿体系草案》。

精彩短评 (总计7条)

  •     读的粗略
  •     有感于上海书评。上海本来是个滩,现在成了国际化大都市,而黄浦江边的外滩公园还在。 几本中译《黑格尔传》,外文原版国内图书馆都有藏,而且我国做翻译的人很多,翻译家也不少。写书评者,应避免人云亦云,更不应以讹传讹,至少要看看译著,最好对照一下原作。如果做不到上述,就在那里说三道四,这不免使人想到,小区停车场车轮旁那块挡板所起的作用。
  •     咋这么巧捏,想收藏一部大而全的黑格尔传,商务印书馆就替咱先想到了。刚购入了一部915页的加缪传,也是商务书的。以前苏联人写的那版黑格尔传,让人天然抵触。
  •     这本书的翻译,我给你讲,想清楚再买
  •     没有什么特别新的材料,第3章第4章的翻译很混乱……
  •     我看了些以后吧,觉得自己都不会好好说一句话了。
  •     偶有编校失误,但瑕不掩瑜。全作深沉感人又不乏诙谐。从各个侧面展示出一个脾气倔强,渴望成名,为生活所苦,热衷于哲学,特别是钟情于家庭生活的德国人。也显示出一个汲汲于学术,并非少年成名的哲学家如何通过自身的努力和进去开拓自己的事业,应对他人的误解。有眷恋有苦难,有爱欲有悲欢。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