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至全集

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9-12
ISBN:9787543437012
作者:冯至/韩耀成等编
页数:12页

作者简介

冯至先生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很大影响,鲁迅先生称誉他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冯至先生也是著名的学者、作家和翻译家,在诗歌、历史小说、散文、杜甫研究以及歌德、海涅作品翻译和研究等方面,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本全集按文体分类,以写作时间编序,邀请季羡林先生、汝信先生任顾问,冯至先生的夫人姚可昆女士和绿原先生任主任委员。
第一、二卷:诗歌;第三卷:散文小说;第四卷:杂文、文艺评论及其他;第五、六卷:学术著作;第七卷:译诗;第八、九卷:译文;第十卷:书信及年谱;第十一卷:日记。

书籍目录

第一卷
昨日之歌
卷上
绿衣人

满天星光
一颗明珠
不以容忍了
夜深了
幕雨
楼上
新的故乡
歌女
小船
狂风中
残余的酒
怀
追忆
初夏杂句
别友
窗外
瞽者的暗示
宴席上
残年
你——
秋千架上
春的歌
琴声
在海水浴场
沙中
海滨
墓旁
雨夜
孤云
我是一条小河
夜步
如果你
怀友人Y.H.
遥遥
……
北游及其他
十四行集
集外
第二卷 诗歌
《西郊集》、《十年诗抄》、《冯至诗文选集》(诗歌部分)、《冯至诗选》、《冯至
选集》(诗歌部分)、《立斜阳集》(诗歌部分)、《文坛边缘随笔》(诗歌部分)、
部分集外
诗歌
第三卷 散文、小说、故事、报告文学《山水》、《东欧杂记》、集外文章、《伍子胥》、历史
故事与儿童故事、《张明山和反围盘》
第四卷 随笔、散文、杂论《冯至选集》第二卷(文章部分)、《立斜阳集》(文章部分)
第五卷 随笔、散文、杂论《文坛边缘随笔》(文章部分)、集外文章
第六卷 学术著作《杜甫传》、《诗与遗产》
第七卷 学术著作《自然与精神的类比——诺瓦利斯的文体原则》、《德国文学简史》(到1848
年)
第八卷 学术著作《论歌德》、《冯至美术论著自选集》、集外文章
第九卷 译诗《海涅诗选》、《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集外译诗
第十卷 外译诗(长篇小说)《维廉·麦斯特的学习时代》
第十一卷 译文《审美教育书简》、《哈尔次山游记》、《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歌德
年谱》、《远方的歌声》、集外译文
第十二卷 书信及年谱
书信、自传、遗嘱、年谱等

内容概要

冯至(1905—1993),诗人,翻译家。原名冯承植,河北涿县人。1921年考入北大预科,1923年转本科德文系,曾参加浅草社。1925年与友人创立沉钟社,创作了大量诗文。1927年毕业后曾在哈尔滨第一中学及北京孔德学校任教,曾与冯文炳合编文学刊物《骆驼草》,1930年赴德留学,1939年任西南联大教授。抗战后任教于北大西语系。1964年9月任中国社科院外文所所长,曾任作协副主席。著作有诗集《昨日之歌》与《十四行集》,散文集《山水》,中篇历史小说《伍子胥》及学术论著等。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12月版《冯至全集》12卷。


 冯至全集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认认真真地想,点了一个读过。但这部全集究竟是读完抑或没有读完,现在已经很难详考了。一次次地在架子上看到过它黄色的封面,也摸过其中的好多卷吧。那时不是写论文,也没有特别的目的,就是喜欢读,便一口气翻翻停停。今日的下午,坐在寝室里翻钱理群先生的书,上网找资料,顺藤摸瓜,找到一篇写《伍子胥》的论文,论文说的是歌德对于冯至的影响,一下子让我捏住了另一根命脉,冯至和德国——这是我这个对外国文学没有什么体会的人,那时想不到的。想起,大一的阅读经历,有很长时间是和这本书一起厮磨的。刚进大学的时候太过浮躁,贫乏的阅读体验,让我在大学课堂里听得半懂不懂的——现在我所珍视的思想、感悟和生命的反思,或许那个时候,对我来说都不重要,重要的,只是语言、文辞的雅致,和表达的典雅。但冯至符合这些标准,从我第一次读他写的《吹箫人的故事》时,我就被他笔下的那种忧郁、凝练打动了。后来读他的诗集,从《昨日之歌》到《北游》,被一种宁静的诗句给打动了,喜欢他的文笔里独特的洗练,就连小说都写的像诗一样,没有太多的浮躁,正适合那个时候的我的气质。后来读过这全集中的翻译,有不少也是冯至先生的。包括席勒、里尔克,还有那部我没有翻完的《威廉·麦斯特》。如今想来,体验一部全集,往往是跟着一个作家,感受着从年轻一直到生命的成长和沉思,去用这种沉思丰富自己的心灵。我认真读过的作家全集似乎不多,鲁迅也没有读完。今日才想起,那些诗歌、散文也好,都是可以当成长小说能看的:可惜那时我没有,也不知道什么叫做成长小说。那是人生中的一站,经过冯至的十四行诗,我真的体会到许多诗歌独特的思考。哪怕,带着一点点德国的残印,它依旧是一种思考的东西,呼唤起内心的一种安静。两三年过去了,我已经很久都不读诗了,小说也不是一种系统地、一脉相承的阅读了。但回忆一些阅读的感受,跟着一颗丰富、思辨的心灵一起体会,就已经让我感到满足——我总会记得,那一两个月,站在朝北的窗口边上,任由下午的阳光照过来,在那儿跟诗人的韵律一起,静静地读诗。
  •     从冯至20年代和50年代诗作谈社会意识形态与个体诗学选择诗人冯至在青年时期,即上世纪20年代写出大量优秀的诗歌,出版的《昨日之歌》 、《北游及其他》中收录的诗歌以爱情诗和叙事诗为主,主题是对青春与爱情的歌唱,表现知识青年的哀愁。诗歌色彩明丽,充满青春气息,却带有挥之不去的感伤和哀愁。大自然的景物、风光,成为诗人诗中的重要意象。以下选取几首收录在《昨日之歌》中的诗具体分析。我是一条小河我是一条小河  我无心从你身边流过,  你无心把你彩霞般的影儿  投入了河水的柔波。  我流过一座森林,  柔波便荡荡地  把那些碧绿的叶影儿  裁剪成你的衣裳。  我流过一片花丛,  柔波便粼粼地  把那些彩色的花影儿  编织成你的花冠。  无奈呀,我终于流入了,  流入那无情的大海,  海上的风又厉,浪又狂,  吹折了花冠,击碎了衣裳!  我也随着海潮漂漾,  漂漾到无边的地方;  你那彩霞般的影儿  也和幻散了的彩霞一样!1925*初收《昨日之歌》首句“我是一条小河”,用了一个比喻,既点了题,而且为全诗后面的意象作了铺垫。“我无心从你身边流过,你无心把你彩霞般的影儿,投入了河水的柔波。”河水流过,“我”遇到了这位姑娘;彩影投落,姑娘也对我心存爱意。两个“无心”,说明诗人与姑娘的邂逅,相爱,是一场美丽的意外,不是故意为之,而是真挚自然的,遇见了,就两情相悦,心心相印。这一小节描画了美好的初恋景象,情感舒缓柔美。接下去两节写热恋中两人的欢欣。小河流过森林与花丛,柔波织花为冠,裁影为裙,献给心上人。“小河”、“彩霞”、“柔波”、“叶影”、“裙裳”、“花影”、“花冠”,这些明媚美好的意象,洋溢着浓郁的爱意和热恋的气氛,让读者对这段美丽的爱恋充满了期待与祝福。“裁”、“剪”二字写活了“我”的痴心与柔情。它以轻柔的动作传达出献爱者纯真浓郁的爱,表达对对方的温柔呵护。第四节突现逆转,一声“无奈啊”,道出几多辛酸。小河的归宿只能是大海,这是“宿命”,所以完全是无奈的。而这声无奈,也是对于自己刚刚萌芽开花的爱情突遭变故,岌岌可危的情况的感叹,仿佛在叹息再美好的爱情在大海的风浪面前都是脆弱不堪的。进入了大海,与汹涌的波涛相融,就无法保持小河原有的“柔波”,那美丽的倒影编织的“裙裳”与“花冠”,终于破碎了。爱情,也破碎消失了。“我”随波逐流,“飘漾到无边的地方”,“你那彩霞般的影儿/竟也和幻散了的彩霞一样!”诗人流露出如梦如烟的哀愁和怅惘,在天地间悠悠回荡,让人唏嘘。美好的恋爱最终逃不过无奈的悲剧命运,又或者是恋爱幻想化为泡影。这悲剧的结局正体现诗人早期以现实人生的痛苦与无奈作为诗歌的主旋律。又如《秋千架上》和《风夜》,秋千架上我躺在嫩绿的浅草上,  望着你荡起秋千;  春愁随着你荡来荡去,  尽化作淡淡的青烟。  我的姑娘,你看那落日,  它又在暮霭里消沉--  只剩下红云几抹,  冷清清,四顾无人!我躺在嫩绿的浅草上,望着你荡起秋千。嫩绿的浅草,一片明媚的春意。躺在暖暖“春意”上的“我”,望着心上人,荡秋千是少男少女嬉戏调情的主要活动。女孩子荡秋千,显得纯真烂漫,男孩看心上人荡秋千,自然而然流动着一种青涩纯美的爱的情愫。女孩子把春愁“荡”得散成了淡淡的青烟,多么明丽鲜艳的美好啊,连春愁也消散在这纯洁的爱恋中。笔锋一转,看落日,消沉在暮霭里,明媚美好的气氛消失了,开始染上了黄昏的凄清。“只剩”、“冷清”、“无人”等词把这种凄清推向了更深层的孤独寂寞中,仿佛暗示着先前的美好都是镜花水月,真正的现实是凄清寂寞的。风 夜*  "也是这样的风夜,  也是这样的秋天,  我把生命酿成美酒,  频频地送到你的唇边,  一盏,两盏,三盏......"  我屈指殷殷地暗算,  恰恰地满了一年,  我沉埋在这座昏黄的城里,  像海上被了难飘散的船板,  一片,两片,三片......  我今宵静息在秋星下,  如船板飘聚到海湾,  它们再也挡不起海上的汹涛,  我也怕望那风中的星焰,  一闪,两闪,三闪......风夜、秋天、昏黄的城、飘散的船板、秋星等贯通全文的意象,都是凄清悲凉的。从始到终全诗的感情基调都是感伤凄婉的。“把生命酿成美酒,频频地送到你的唇边”,诗人以最诚挚最昂贵的美酒,送给心上人,这是爱到极致的美,美到极致的悲,以生命之重量,献给爱。“像海上被了难飘散的船板”表达了对即将踏入的现实的恐惧。这些诗歌意境优美,韵味悠长,渗透着冷清的感伤,从中可以读出一个情满心胸的青年温柔而感伤的情怀,对爱情既渴望又害怕失去的心情。诗人在20年代的诗学选择,即写诗的题材、主题的选择,一定程度上受到当时社会的意识形态的影响。经济上,辛亥革命后建立民国,政府奖励实业。一战时期帝国主义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工业迎来了短暂的春天,打下了发展学术文化的经济基础。随着清末废科举、兴学堂,新式文 化教育得以发展,造就了一大批有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有自主开放意识的新型的知识者群体,成为传播文化的主力军。 最重要的是,封建皇朝大一统的思想统治局面已经瓦解,走马灯似的军阀政权一时又无力实施严密的思想控制,这就出现了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思想统治比较松动、相对比较自由的一段时期。既混乱而又比较自由的氛围,有利于突破常规的独立思想,有利于容纳多元的外来思潮。(此段摘自《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学术界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风气大大鼓励了文人的自由创造。从五四到1926年三一八惨案,这一段思想最解放,创作也最活跃。从二十年代初起,不同的文学社团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成立了文学研究会、创造社、新月社、语丝社和沉钟社等。五四新诗运动和胡适、刘半农等人对新诗的尝试一定程度上为诗人的创作提供基础。受到郭沫若《女神》的影响,诗人从事现代抒情诗创作。在学术氛围相当自由 环境下,诗人的创作没有受到限制,没有人给予他思想上的禁锢,也没有受到意识形态的束缚。他留心自然,追求理想,幻想爱情,这些元素都融入了他的诗歌创作中。虽然思想是自由的,但动荡的社会依旧带给诗人痛苦的感受。在不安定的环境中,诗人似乎缺乏追求理想的勇气,缺乏安全感。他的诗歌中有幻想有追求,但最终都是幻灭了,走向了悲剧,还有的是全诗的感情基调都是悲伤的,这似乎反映了他缺乏彻底追求美好事物的勇气和追求爱情的浪漫情怀都还未能消弭诗人对现实生活中痛苦与苦难的敏感。然而他毕竟是自由的,可以在无穷无尽地遨游在瑰丽的诗的世界中。《昨日之歌》中的诗歌,意象优美,清新自然,含着美丽的伤感。如《琴声》、《春的歌》、《海滨》、《雨夜》、《夜步》等,都是诗人在日常与自然的交流中得到灵感而抒写的。主题大多数与爱情有关,但这些美丽的爱情,往往是“不得善终”的。对于爱情理想的追求,是当时时代的主题。那个时期感伤感情调流行,这就能解释为什么这时期冯至的诗歌总含有淡淡的哀伤,表现出苦闷、彷徨和孤独,不厌其烦地咀嚼伤感。在追求美好理想的同时仍伴随着沉郁感伤的色调,涂抹着现实社会的底色。而到了50年代,冯至诗歌的创作风格、题材和主题发生了明显的改变。歌唱鞍钢为了一句名言,我歌唱鞍钢。为了许多模范,我歌唱鞍钢。人锻炼钢铁,也被钢铁锻炼;社会主义的新人,不断在这里出现。为了许多模范,我歌唱鞍钢。为了许多奇景,我歌唱鞍钢。铁水从炉里流,浓烟向天空涌,日夜总不间断,夜夜是半天红。为了许多奇景,我歌唱鞍钢。为了争取和平,我歌唱鞍钢。钢铁产量的增多,和平力量的增长;让勇敢的白鸽更高更远地飞翔。为了争取和平,我歌唱鞍钢。1954年2月伟大的事业--题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我们正在做我们的前人从来没有做过的极其光荣伟大的事业。"这句话的洪亮的声音使每个中国人民都有了光彩,像是面对着东方升起的太阳。我们要生产更多的钢铁,我们要发出更多的电力,我们要挖出更多的原油、原煤,我们要制造更多的新机器,我们要收获更多的食粮,我们要织出更多的布匹,我们让高山峻岭阻不住我们的交通,我们让黄河的河水变清,供我们使用,我们给社会主义打好物质基础,让敌人在我们的面前垂头丧气。原载l955年8月4日《北京日报》。北京莫斯科中间的飞行*我们飞向莫斯科,像是追赶着太阳; 光明的白昼,今天过得最长。我们飞回北京,我们迎接着日出,黑暗的夜晚,今夜过得最短促。在寒冷的高空飞机里一团温暖,不同的肤色和语言有着同一的情感。这样来往的飞行,里边运载的是和平;太阳也更多更早地照耀着和平的行程。1954年9月国庆日游行*彩花向着天安门高举,气球向着天安门飘;我们的队伍是幸福,我们的队伍是和平;我们的号在全世界万众向着天安门欢呼,白鸽向着天安门飞舞;每个人的心里都感到毛主席的手向着他招。我们的队伍是勤劳,我们的队伍是建设;我门的工作有利于全世界劳动者的生活。成绩向着天安门高举,红旗向着天安门飘;每个人的心里都感到毛主席在亲切地领导。1955年10月1日《歌唱鞍钢》、《伟大的事业》真实地记录并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经济建设运动。《北京莫斯科中间的飞行》《国庆日游行》反映的则是政治建设上的成就。共产党通过解放战争结束了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于1949年建立了新中国,之前散乱的意识形态变成了集中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但经过长时间的战乱和官僚资本主义、外国资本主义的掠夺,民生凋敝,国民经济陷入了空前的困难,由此共产党着手恢复经济,为国家开展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基础。一五计划是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发展经济的必要行动。一五计划的成就有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飞机制造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武汉长江大桥建成等成就1957年生产钢 535万吨,原煤 1.3亿吨,粮食1.95亿吨。这些与“为了一句名言,我歌唱鞍钢。为了许多模范,我歌唱鞍钢。人锻炼钢铁,也被钢铁锻炼;社会主义的新人,不断在这里出现。”和“我们要生产更多的钢铁,我们要发出更多的电力,我们要挖出更多的原油、原煤,我们要制造更多的新机器,我们要收获更多的食粮,我们要织出更多的布匹……”反映的东西完全吻合。而“我们飞向莫斯科,像是追赶着太阳”,则反映了当时中国人对莫斯科的崇拜和向往。这不奇怪,当时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可以说是借鉴苏联的,前期革命还一度“跟着苏联走”。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了处在黑暗中的国人希望之光,他们在中国发展马列主义,无产阶级取得革命胜利,而革命的胜利意味着国民彻底摆脱了封建帝制、摆脱了军阀统治,彻底翻身做主人。但更引人注意的是这几首诗歌中共同的情感:对社会主义的满足和期望、对毛主席和苏联的高度崇拜、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无怨无悔等,总体来说就是赞美。新中国的任何一项建设,诗人极力赞美。鞍钢事业是要“歌唱”的,诗人还把最高等的期待——和平,与鞍钢事业挂钩。一五计划是“伟大的事业”,而且是“我们的前人,从来没有做过的,极其光荣伟大的事业”。“伟大”一词仿佛还不能充分说明诗人崇拜赞美的心情,还要加上“光荣”,而且是“极其”的“光荣伟大”的事业,好像只有这样才能稍稍表达诗人欣慰而喜悦的心情,表达诗人无条件的支持。这项事业,“使每个中国人民都有了光彩”。“每个”,说明了普遍性,即这种欣慰喜悦的心情不是只有诗人才拥有的,而是全民性的,全国人民都心甘情愿地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中。《国庆日游行》一诗描绘了1955年国庆节时的游行盛况。“每个人的心里都感到,毛主席在向着他笑。”这一句反映了群众对毛主席的爱戴,以及希望得到毛主席的肯定。“每个人的心里都感到毛主席在亲切地领导。”,毛主席的领导他们认为是亲切的,说明毛主席的高大形象已经深入人心,无法改变了。这反映了当时群众对毛主席的极大崇拜和赞美。为什么群众对社会主义,对毛主席会有高度的崇拜?简单来说,就是毛主席通过革命,给了他们和平的环境、政治上的平等和经济上的改善,这些对于一直被压迫一直处于困苦中的人们来说,是天大的幸福。所以,他们义无反顾地追随社会主义的步伐。在冯至50年代的诗歌中,我们已经看不到原来的冯至了,或者说,已经看不到冯至了。他的所有诗作都是围绕着社会主义建设和对毛主席的赞美展开的,似乎这是他唯一想要表达的东西。诗歌语言已经丧失了早期的朦胧优美,变得直白通俗,毫无美感。而诗风也一扫以前的委婉哀伤,转变成朝着社会主义的太阳光明前进。诗歌的主题也不是追求爱情、感伤现实了,而是极力赞美社会主义红旗。50年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已经稳定下来不能改变,思想上共产党人大力宣扬社会主义思想文化,无形中给了文人们思想禁锢,就是其作品必须不能反动,不能质疑、挑战社会主义,而是要肯定、赞扬社会主义。所以冯至诗歌的题材、主题的选择会倒向歌颂社会主义,是可以理解的。从冯至20年代和50年代个体诗学选择的变化可以感受到社会意识形态对人影响之深,简直可以说是无可抗拒的。似乎在说一个道理,时代的力量是不可违逆的,一个人的力量太渺小,不是被时代改变,就是在格格不入中消亡。参考资料:网易博客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初版《大学语文》、《冯至全集》

精彩短评 (总计24条)

  •     第七卷 德国文化简史 为了xx的期末考试
  •     【Jan.2013】卷一:昨日之歌/十四行集/北游,卷三:山水/伍子胥,卷九译里尔克诗。冯至是所读第一位用现代汉语触碰到诗歌心灵里去的人。
  •     读过第一卷。
  •     A.霍夫曼。翻译的《亚瑟王厅堂》载《冯至全集第11卷》;论文《读E.T.A.霍夫曼》载《冯至全集第8卷》;B诺瓦利斯。第七卷收录冯至博士论文《自然与精神的类比——诺瓦利斯的文体原则》
  •     | 文化新诗学
  •     看目录都能感受到人生走向了。对这些孑遗生物而言,整理全集还是自己来做比较好。不然收半本都是革命语录,读者不买账,自己也要羞。
  •       丽的意外,不是故意为之,而是真挚自然的,遇见了,就两情相悦,心心相印。这一小节描画了美好的初恋景象,情感舒缓柔美。
      
      接下去两节写热恋中两人的欢欣。小河流过森林与花丛,柔波织花为冠,裁影为裙,献给心上人。“小河”、“彩霞”、“柔波”、“叶影”、“裙裳”、“花影”、“花冠”,这些明媚美好的意象,洋溢着浓郁的爱意和热恋的气氛,让读者对这段美丽的爱恋充满了期待与祝福。“裁”、“剪”二字写活了“我”的痴心与柔情。它以轻柔的动作传达出献爱者纯真浓郁的爱,表达对对方的温柔呵护。
      第四节突现逆转,一声“无奈啊”,道出几多辛酸。小河的归宿只能是大海,这是“宿命”,所以完全是无奈的。而这声无奈,也是对于自己刚刚萌芽开花的爱情突遭变故,岌岌可危的情况的感叹,仿佛在叹息再美好的爱情在大海的风浪面前都是脆弱不堪的。进入了大海,与汹涌的波涛相融,就无法保持小河原有的“柔波”,那美丽的倒影编织的“裙裳”与“花冠”,终于破碎了。爱情,也破碎消失了。
       “我”随波逐流,“飘漾到无边的地方”,“你那彩霞般的影儿/竟也和幻散了的彩霞一样!”诗人流露出如梦如烟的哀愁和怅惘,在天地间悠悠回荡,让人唏嘘。
      美好的恋爱最终逃不过无奈的悲剧命运,又或者是恋爱幻想化为泡影。这悲剧的结局正体现诗人早期以现实人生的痛苦与无奈作为诗歌的主旋律。
      
      
      
      又如《秋千架上》和《风夜》,
      
      
      
       秋千架上
      
      
      
      我躺在嫩绿的浅草上,
        望着你荡起秋千;
        春愁随着你荡来荡去,
        尽化作淡淡的青烟。
      
        我的姑娘,你看那落日,
        它又在暮霭里消沉--
        只剩下红云几抹,
        冷清清,四顾无人!
      我躺在嫩绿的浅草上,望着你荡起秋千。嫩绿的浅草,一片明媚的春意。躺在暖暖“春意”上的“我”,望着心上人,荡秋千是少男少女嬉戏调情的主要活动。女孩子荡秋千,显得纯真烂漫,男孩看心上人荡秋千,自然而然流动着一种青涩纯美的爱的情愫。女孩子把春愁“荡”得散成了淡淡的青烟,多么明丽鲜艳的美好啊,连春愁也消散在这纯洁的爱恋中。
       笔锋一转,看落日,消沉在暮霭里,明媚美好的气氛消失了,开始染上了黄昏的凄清。“只剩”、“冷清”、“无人”等词把这种凄清推向了更深层的孤独寂寞中,仿佛暗示着先前的美好都是镜花水月,真正的现实是凄清寂寞的。
      风 夜*
      
        "也是这样的风夜,
      
        也是这样的秋天,
      
        我把生命酿成美酒,
      
        频频地送到你的唇边,
      
        一盏,两盏,三盏......"
      
      
      
        我屈指殷殷地暗算,
      
        恰恰地满了一年,
      
        我沉埋在这座昏黄的城里,
      
        像海上被了难飘散的船板,
      
        一片,两片,三片......
      
      
      
        我今宵静息在秋星下,
      
        如船板飘聚到海湾,
      
        它们再也挡不起海上的汹涛,
      
        我也怕望那风中的星焰,
      
        一闪,两闪,三闪......
      
      风夜、秋天、昏黄的城、飘散的船板、秋星等贯通全文的意象,都是凄清悲凉的。从始到终全诗的感情基调都是感伤凄婉的。“把生命酿成美酒,频频地送到你的唇边”,诗人以最诚挚最昂贵的美酒,送给心上人,这是爱到极致的美,美到极致的悲,以生命之重量,献给爱。“像海上被了难飘散的船板”表达了对即将踏入的现实的恐惧。
      
      这些诗歌意境优美,韵味悠长,渗透着冷清的感伤,从中可以读出一个情满心胸的青年温柔而感伤的情怀,对爱情既渴望又害怕失去的心情。
      
      
      
      诗人在20年代的诗学选择,即写诗的题材、主题的选择,一定程度上受到当时社会的意识形态的影响。
      
      经济上,辛亥革命后建立民国,政府奖励实业。一战时期帝国主义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工业迎来了短暂的春天,打下了发展学术文化的经济基础。
      
      随着清末废科举、兴学堂,新式文 化教育得以发展,造就了一大批有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有自主开放意识的新型的知识者群体,成为传播文化的主力军。
      
      最重要的是,封建皇朝大一统的思想统治局面已经瓦解,走马灯似的军阀政权一时又无力实施严密的思想控制,这就出现了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思想统治比较松动、相对比较自由的一段时期。既混乱而又比较自由的氛围,有利于突破常规的独立思想,有利于容纳多元的外来思潮。(此段摘自《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学术界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风气大大鼓励了文人的自由创造。从五四到1926年三一八惨案,这一段思想最解放,创作也最活跃。从二十年代初起,不同的文学社团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成立了文学研究会、创造社、新月社、语丝社和沉钟社等。五四新诗运动和胡适、刘半农等人对新诗的尝试一定程度上为诗人的创作提供基础。受到郭沫若《女神》的影响,诗人从事现代抒情诗创作。
      
      在学术氛围相当自由 环境下,诗人的创作没有受到限制,没有人给予他思想上的禁锢,也没有受到意识形态的束缚。他留心自然,追求理想,幻想爱情,这些元素都融入了他的诗歌创作中。
      
      虽然思想是自由的,但动荡的社会依旧带给诗人痛苦的感受。在不安定的环境中,诗人似乎缺乏追求理想的勇气,缺乏安全感。他的诗歌中有幻想有追求,但最终都是幻灭了,走向了悲剧,还有的是全诗的感情基调都是悲伤的,这似乎反映了他缺乏彻底追求美好事物的勇气和追求爱情的浪漫情怀都还未能消弭诗人对现实生活中痛苦与苦难的敏感。
      
      然而他毕竟是自由的,可以在无穷无尽地遨游在瑰丽的诗的世界中。《昨日之歌》中的诗歌,意象优美,清新自然,含着美丽的伤感。如《琴声》、《春的歌》、《海滨》、《雨夜》、《夜步》等,都是诗人在日常与自然的交流中得到灵感而抒写的。主题大多数与爱情有关,但这些美丽的爱情,往往是“不得善终”的。对于爱情理想的追求,是当时时代的主题。
      
      那个时期感伤感情调流行,这就能解释为什么这时期冯至的诗歌总含有淡淡的哀伤,表现出苦闷、彷徨和孤独,不厌其烦地咀嚼伤感。在追求美好理想的同时仍伴随着沉郁感伤的色调,涂抹着现实社会的底色。
      
      
      
      而到了50年代,冯至诗歌的创作风格、题材和主题发生了明显的改变。
      
      歌唱鞍钢
      
      为了一句名言,
      
      我歌唱鞍钢。
      
      为了许多模范,
      
      我歌唱鞍钢。
      
      人锻炼钢铁,
      
      也被钢铁锻炼;
      
      社会主义的新人,
      
      不断在这里出现。
      
      为了许多模范,
      
      我歌唱鞍钢。
      
      为了许多奇景,
      
      我歌唱鞍钢。
      
      铁水从炉里流,
      
      浓烟向天空涌,
      
      日夜总不间断,
      
      夜夜是半天红。
      
      为了许多奇景,
      
      我歌唱鞍钢。
      
      为了争取和平,
      
      我歌唱鞍钢。
      
      钢铁产量的增多,
      
      和平力量的增长;
      
      让勇敢的白鸽
      
      更高更远地飞翔。
      
      为了争取和平,
      
      我歌唱鞍钢。
      
      1954年2月
      
      
      
      
      
      伟大的事业
      
      --题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我们正在做
      
      我们的前人
      
      从来没有做过的
      
      极其光荣伟大的事业。"
      
      这句话的
      
      洪亮的声音
      
      使每个中国人民
      
      都有了光彩,
      
      像是面对着东方升起的太阳。
      
      我们要生产更多的钢铁,
      
      我们要发出更多的电力,
      
      我们要挖出更多的原油、原煤,
      
      我们要制造更多的新机器,
      
      我们要收获更多的食粮,
      
      我们要织出更多的布匹,
      
      我们让高山峻岭阻不住我们的交通,
      
      我们让黄河的河水变清,供我们使用,
      
      我们给社会主义打好物质基础,
      
      让敌人在我们的面前垂头丧气。
      
      原载l955年8月4日《北京日报》。
      
      
      
      北京莫斯科中间的飞行*
      
      我们飞向莫斯科,
      
      像是追赶着太阳;
      
      光明的白昼,
      
      今天过得最长。
      
      我们飞回北京,
      
      我们迎接着日出,
      
      黑暗的夜晚,
      
      今夜过得最短促。
      
      在寒冷的高空
      
      飞机里一团温暖,
      
      不同的肤色和语言
      
      有着同一的情感。
      
      这样来往的飞行,
      
      里边运载的是和平;
      
      太阳也更多更早地
      
      照耀着和平的行程。
      
      1954年9月
      
      
      
      国庆日游行*
      
      彩花向着天安门高举,
      
      气球向着天安门飘;
      
      我们的队伍是幸福,
      
      我们的队伍是和平;
      
      我们的号在全世界
      
      万众向着天安门欢呼,
      
      白鸽向着天安门飞舞;
      
      每个人的心里都感到
      
      毛主席的手向着他招。
      
      我们的队伍是勤劳,
      
      我们的队伍是建设;
      
      我门的工作有利于
      
      全世界劳动者的生活。
      
      成绩向着天安门高举,
      
      红旗向着天安门飘;
      
      每个人的心里都感到
      
      毛主席在亲切地领导。
      
      1955年10月1日
      
      
      
      《歌唱鞍钢》、《伟大的事业》真实地记录并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经济建设运动。《北京莫斯科中间的飞行》《国庆日游行》反映的则是政治建设上的成就。
      
      共产党通过解放战争结束了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于1949年建立了新中国,之前散乱的意识形态变成了集中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
      
      但经过长时间的战乱和官僚资本主义、外国资本主义的掠夺,民生凋敝,国民经济陷入了空前的困难,由此共产党着手恢复经济,为国家开展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基础。
      
      一五计划是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发展经济的必要行动。一五计划的成就有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飞机制造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武汉长江大桥建成等成就1957年生产钢 535万吨,原煤 1.3亿吨,粮食1.95亿吨。
      
      这些与“为了一句名言,我歌唱鞍钢。为了许多模范,我歌唱鞍钢。人锻炼钢铁,也被钢铁锻炼;社会主义的新人,不断在这里出现。”和“我们要生产更多的钢铁,我们要发出更多的电力,我们要挖出更多的原油、原煤,我们要制造更多的新机器,我们要收获更多的食粮,我们要织出更多的布匹……”反映的东西完全吻合。
      
      而“我们飞向莫斯科,像是追赶着太阳”,则反映了当时中国人对莫斯科的崇拜和向往。这不奇怪,当时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可以说是借鉴苏联的,前期革命还一度“跟着苏联走”。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了处在黑暗中的国人希望之光,他们在中国发展马列主义,无产阶级取得革命胜利,而革命的胜利意味着国民彻底摆脱了封建帝制、摆脱了军阀统治,彻底翻身做主人。
      
       但更引人注意的是这几首诗歌中共同的情感:对社会主义的满足和期望、对毛主席和苏联的高度崇拜、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无怨无悔等,总体来说就是赞美。新中国的任何一项建设,诗人极力赞美。
      
      鞍钢事业是要“歌唱”的,诗人还把最高等的期待——和平,与鞍钢事业挂钩。一五计划是“伟大的事业”,而且是“我们的前人,从来没有做过的,极其光荣伟大的事业”。“伟大”一词仿佛还不能充分说明诗人崇拜赞美的心情,还要加上“光荣”,而且是“极其”的“光荣伟大”的事业,好像只有这样才能稍稍表达诗人欣慰而喜悦的心情,表达诗人无条件的支持。这项事业,“使每个中国人民都有了光彩”。“每个”,说明了普遍性,即这种欣慰喜悦的心情不是只有诗人才拥有的,而是全民性的,全国人民都心甘情愿地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中。
      
      《国庆日游行》一诗描绘了1955年国庆节时的游行盛况。“每个人的心里都感到,毛主席在向着他笑。”这一句反映了群众对毛主席的爱戴,以及希望得到毛主席的肯定。“每个人的心里都感到毛主席在亲切地领导。”,毛主席的领导他们认为是亲切的,说明毛主席的高大形象已经深入人心,无法改变了。这反映了当时群众对毛主席的极大崇拜和赞美。
      
      为什么群众对社会主义,对毛主席会有高度的崇拜?简单来说,就是毛主席通过革命,给了他们和平的环境、政治上的平等和经济上的改善,这些对于一直被压迫一直处于困苦中的人们来说,是天大的幸福。所以,他们义无反顾地追随社会主义的步伐。
      
      在冯至50年代的诗歌中,我们已经看不到原来的冯至了,或者说,已经看不到冯至了。他的所有诗作都是围绕着社会主义建设和对毛主席的赞美展开的,似乎这是他唯一想要表达的东西。诗歌语言已经丧失了早期的朦胧优美,变得直白通俗,毫无美感。而诗风也一扫以前的委婉哀伤,转变成朝着社会主义的太阳光明前进。诗歌的主题也不是追求爱情、感伤现实了,而是极力赞美社会主义红旗。
      
      50年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已经稳定下来不能改变,思想上共产党人大力宣扬社会主义思想文化,无形中给了文人们思想禁锢,就是其作品必须不能反动,不能质疑、挑战社会主义,而是要肯定、赞扬社会主义。所以冯至诗歌的题材、主题的选择会倒向歌颂社会主义,是可以理解的。
      
      从冯至20年代和50年代个体诗学选择的变化可以感受到社会意识形态对人影响之深,简直可以说是无可抗拒的。似乎在说一个道理,时代的力量是不可违逆的,一个人的力量太渺小,不是被时代改变,就是在格格不入中消亡。
  •     能关注民间疾苦的诗人不多
  •     馮至果然是個豐富的詩人。最近回顧,才知道對我影響最大的是楊牧,馮至和歐陽江河(的《玻璃工廠》)
  •     只读了第九卷,有很多海涅的诗.长诗<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很好看.
  •     我觉得很有思想
  •     没看完 只看了其中一半
  •     毕业论文啊.....
  •     沉思者
  •     还是想写写这些人
  •     一二。
  •     我们越是往前走/我们便有更多的/不得不割舍的道路。 ——冯至《十四行集》
  •     2013.1.5,昨日之歌 自传
  •     第三第六册
  •     冯先生所译的诗歌要比他本身的创作好很多。
  •     海涅的诗。挑翻译家的原因,除了其本身的优秀之处,在我,还有一种对少年时的怀旧感。
  •     第十一卷
  •     第八卷
  •     只读了第九卷,歌德、海涅、尼采、里尔克……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