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灵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0-15
ISBN:9787508642321
作者:[美]伊曼纽尔·德曼
页数:216页

作者简介

在华尔街做数量分析工作的物理学家通常被称为宽客,宽客建立模型的初衷是让华尔街能够避开风险、繁荣发展。但是在金融危机中,宽客们饱受指责,大家认为是宽客建立的复杂数学模型引发了金融危机。是什么让这些模型如此危险呢?
伊曼纽尔•德曼(Emanuel Derman)之前曾作为宽客在华尔街工作,他以业内人士的视角,犀利地分析了模型与人类认知之间的冲突。在个人生活甚至政治领域中,我们总能发现所谓的科学严谨并不那么令人信服。数学模型与物理模型关系极为密切,但是在物理领域,理论旨在描述事实,而在金融领域,模型只是尽可能地逼近事实。
德曼用金融理论和实践的亲身体验解释了看来可靠的模型为何会失效,为什么金融模型会使经济崩溃,并且提出了制定模型的一些基本原则,从而帮助人们逃脱模型所带来的束缚。

书籍目录

目录
第一部分 模型
第一章 愚蠢的一致性
第二章 隐喻、模型与理论
第二部分 模型表现
第三章 绝对
第四章 升华
第三部分 模型生效
第五章 缺陷
第六章 打破惯例
附 录 逃脱束缚
致 谢

内容概要

伊曼纽尔•德曼早年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获理论物理学博士学位。在AT&T公司贝尔实验室任职后,他跟随华尔街正在兴起的洐生产品革命大潮,自1985年起先后加入著名投资银行高盛集团和所罗门兄弟公司。德曼在金融产品创新领域颇有建树,他参与创作了业界广为采用的布莱克-德曼-托伊利率模型和德曼-卡尼局部波动率模型,于2000年当选国际金融工程师协会年度金融工程师,2002年入选《风险》杂志名人堂。2004年出版的《宽客人生》一书使其广为人知。


 失灵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7条)

  •     刚开始打开失灵这本书的是时候,我以为我看错了,居然是一本哲学书?讨论南非的有色人种,讨论无法调和的矛盾,讨论快乐与痛苦,讨论气候等等,就是没有金融。但是所有论证都围绕“模型”而来。而本书也就是一个论证的过程,论证:所有的模型都有不稳定性,从各个角度来解释模型的不稳定。不知道是不是文化程度越高,越有钱的人会越通过哲学、信仰去寻找自己。反正我觉得我身边的土豪们是这样,就是存在立足的根本不够踏实,所以才会去寻找让自己更踏实的存在吧。作者是位物理学家,金融从业者,喜欢叔本华,每天起来要祷告,但是会去在意祷告文里面出现的文字差异。他因为对物理有着不切实际的狂热追求,所以会格外痛苦,叔本华认为意志将苦难强加于人类,所以作者得到了安慰。总觉得像作者一样有专业知识,精于研究,会更容易在思维上走入死胡同。所以痛苦也会来的强烈而迅猛。看这本书之前,我能够理解股票与散户的情感是有关联的,但是我不会想的很深,不会从欲望、快乐和痛苦上去进行思考。法定货币只包含快乐和欲望。工作会赋予价值和尊重,但是也与痛苦缺乏联系,造成轻视。作为一个艺术从业者,对物理知识云里雾里,对经济逻辑也是不懂,所以看这本书也就从“任何经济模型皆有不可控”到“情感控制金钱”再到“如何获得自我自由”这样一个逻辑思路。作为一本金融书籍,适合粗读,能在内心树立起一块:对待金融需谨慎,不要妄自菲薄,不要狂妄无物的想法即可。要说有多适合去深入去读,倒是了了。
  •     作者在谈论模型时,这么说到:“模型是隐喻,并不是真实物体本身......模型就像一幅漫画,突出某些特点,而忽视了其他特点......模型减少了世界的维度,将多维世界缩小为更易理解的空间。”与此相对的,则是理论。作者将其与模型做了对比:“模型是类比,借助别的事物来描述目标物体,因此模型需要解释。相反,理论不需要借助别的事物,只需要证实而不需要解释。理论阐释的是事物的本质,理论如果成立,就是事实。”“如果理论成立,则能非常精确的描述其对象。”与此相对的:“模型经不起对敲”接下来,不再引用书中的内容,说说我的理解:理论,尤其是物理学的理论,是非常“坚硬”的,与现实一对照,要么几乎一模一样,要么撞的粉碎。而物理之外的那些所谓的模型,看起来也是些数学公式、图表,像模像样。但却是柔软的,易变的,可以不断通过修正来修补和再解释的。楼上的一些答案,其实也提到了类似的例子,比如星相、命理和中医,那些基于隐喻,可以不断被修补和再解释的模型,说到底都是“柔软”的。
  •     全书不是一般的罗嗦。经常用特别多的篇幅说跟主题略有一点关系的事,最后一点篇幅说一下这是个比喻。比如有一章是讲电磁的理论的发展史,最后说了几句金融的预测理论也是不断发展的。作者的观点也几乎是废话:金融预测模型不可靠。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从建模骗钱转型为出书骗钱。 要点: 1. 理论是真实的,而模型只是隐喻。 2. 物理学中重要参数是常数且能精确至小数点后10位,金融模型参数再校准也做不到,前者有理论,后者只有模型。 3. 与其相信金融模型计算所得概率不如做好准备使灾难冲击可承受(应为受塔勒布的观点影响)。
  •     怎么说呢,与我的期望有点偏差吧,不是一本枯燥的对金融模型的阐释,而是一本对模型哲学的深刻见解,从这个方面来想还是很棒的书
  •     从商学院图书馆兴冲冲地借过来,看了大概三分之二,有些读不下去了。不太明白作者老爷爷为啥用近一半的篇幅讲述童年生活,还有好多物理名词和概念。放弃了~ 顺便,豆瓣图书是不是应该搞一个“放弃”选项给每本书啊!
  •     你特么的到底想说什么?!
  •     与其说是专业书,不如当作一本散文来读。我知道你喜欢它的点在哪里。这就够了。投资哲学书籍。模型为何失效,我想根本原因是在金融市场,人的因素占比太大,而人的行为根本无法预测。从斯宾诺莎和叔本华入手来谈模型,特别。
  •     适合大佬看
  •     模型与理论,缺失的存在,斯宾诺莎的上帝!
  •     哲学、金融和物理
  •     对做数据分析与热衷建模的人来说,这本书关于模型的哲学讨论更有意思,而非金融部分。
  •     斯宾诺莎……看得我都快睡了。
  •     唯一有价值的一句话(是对引文的缩写):“最好的做法是要保证投资组合在灾难性事件发生时,不要损失得太多,而不是费力去预测灾难发生的概率有多大。”
  •     里面经济学模型的概念提及的倒是不多...多是在讲故事,而且是物理学家讲故事。还是有一些人文情怀的
  •     真的不知所云啊,难道这书不是写给普通读者的?
  •     我认为是一本不错的书,尽管大多数篇幅都是不是谈论金融的,但我们可以将其作为一位老者在垂暮时的总结——相当简练的总结,我赞同其中的很多语句,但同样也有许多不赞同的地方。对于本书的些许神秘主义的倾向保持中立态度。不论如何,这本书值得那些建过模型,但又对其并非深入了解的人阅读。
  •     隐喻、模型、理论、直觉的比较分析,不过感觉说的还是不够彻底,尤其是对社科的刻意蔑视....不过书的最后一段说的很有趣:当华尔街和美国经济遭到威胁时,风险与回报这一资本主义基本道德不得不靠边站;政府用纳税人的钱给银行提供廉价的政府贷款....给金融高管大肆发奖金,这一切都让我感到羞愧
  •     模型→理论→直觉
  •     理论物理学家出身的华尔街分析师,思路四处延伸,物理金融经济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火花四溅。不过后面涉及金融的部分还是略浅显了…
  •     1.语言存在大量类比隐喻,用语言来准确描述思维是不可求的;2.模型只能是简化的抽象,想用模型来准确描述现实难免会出现问题的;3.人类社会是个生态系统,想要预测社会的未来;4.我们永远不知道该更相信工具还是相信直觉。看完之后就一句话,别装高富帅了,都是屌丝,认了吧。
  •     太水
  •     作者表达能力不足。想说的话说不出。作者学过物理,I get it. but he didn't excel in physics, didn't perform well in finance either. 我们知道为什么会失效,我们更想知道的是,怎么从失效里面赚钱。
  •     写了长评论,怎么还要简短附注?
  •     :无
  •     当当限时借阅。如果当作金融方面的书看,恐怕要失望,作者只是在最后一部分内容分析金融领域模型问题。前面零零碎碎讲了叔本华、斯宾诺莎哲学,然后是各种物理学方面的科普,所以作为物理科普的【素材】书可以一看。从孔网上10元买了一本实体书备查~~
  •     这本书是讲为什么现在的经济学模型会失效,大约用了90%的篇幅作为前戏,这些前戏是有必要的,否则直接给你最后10%的高潮,你也会觉得很茫然。 我们认知这个时间使用了三种方式,模型,理论,直觉。
  •     作者想站在更高的哲学高度来讨论模型,对于模型为什么会失效倒是有点不言自明,期待中比较技术化的讨论并没有出现,也许还是我的眼界太low了。
  •     当散文看还行 不能当真
  •     天资愚钝,看不懂
  •     并不认为作者真正独创性地解释「为什么看起来可靠的模型终将失效」,通篇在暗示太极,对社会现象中人类的选择博弈解释得(没解释)还不如《乌合之众》。 不过他回忆了很多小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选择,算比较零散但有趣的历史读本(雾)吧〜〜 通篇采用不甚明了的隐喻体进行论证说明(好创新),觉得还不如去看《海边的卡夫卡》来得有趣嘛( ´͈ ᗨ `͈ )◞
  •     一般,模型失灵是共识,前半本书不知道在说什么。
  •     哲学物理学和金融学的交融。对斯宾诺莎和叔本华的举例颇有醉翁之意不在酒感。
  •     可吐槽颇多的一本书,一个学过物理的人的傲慢与无知,简单来说书中的论点就是世界是精神和实在二元的。物理研究实在的法则,所以物理模型(包括牛顿、麦克斯韦理论)是真理,金融模型就只是模型而已 因为金融模型跟精神层面的世界相关,对这个层面的建模就只能是模型了。。实在是无法吐槽这个观点了。。而且作者还比较搞笑的。搞了个什么建模者的希波克拉底誓言。。。
  •     对我有点启发,分清了理论与模型。知道模型的不完善。
  •     打一星二星的人确定自己达到了作者的境界了吗……………
  •     这里这么多批评正应证了作者的智慧,人类精神如何建模?数学逻辑假设的偏差。看不懂是因你自己领悟不够,并不是作者知识技巧不如你。我们在构建几何模型的时候就人为忽略简化了各种力与波的影响,世界上从来没有一个完整的圆,这并不能完全诠释这个世界,现实是完美而理论是抽象完美,模型总是有局域限制的。
  •     模型还有很多重要变量基本无法涉及;里面讲到叔本华的一些关于痛苦与快乐的观点,很有意思。20161013
  •     一个金融从业人士看了几句哲学和诗句深受打动,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和物理学背景写了一篇也没观点也没干货的东西...不知是翻译还是其他问题,常常感觉词不达意
  •     斯宾诺莎和叔本华的哲学类比非常特别,最后的建模者誓词也异常震撼。物理概念的解释也非常清楚,只是全书稍显拖沓。
  •     没有一般金融书籍般多多数据分析,反而用哲学,心理学,物理理论深入浅出地告诉你,为何不可实现所谓完美金融模型。
  •     好吧,我承认我是跳着“看完”这本书的,实在适应不了作者跳跃式的思维和广泛的涉猎,我理解按照作者的观点模型的定义本身就决定了模型肯定是不完美的会失灵的,否则就不称之为模型了,由于没有通篇阅读,估计理解得有偏差吧,或许将来某天会再挑战下吧,最近先不考虑了...
  •     转行金融的物理学者跑去写哲学,试图变的高洋上,结果就云里雾里。也就1/6值得一读
  •     不明白这本书为何得分不高,可能更对我这种喜欢抽象理论描述的人胃口的吧。
  •     样书审读
  •     我给高分
  •     一本如此被低估的书。豆瓣的书评都是看电影的写得吧。
  •     犹太人老头,哲学性很强,可能过几年再看会有更多体会。
  •     国外的书感觉说的就是慢,如果当成一个知识类的图书来读,感觉知识最后两张有价值
  •     模型本来就是会失效的,我们太倾向于用线性思维去理解非线性的人生了,所以才难以接受模型的失效,但是事实上无论物理还是数学中的大量模型都是对很多因素做了简化的结果——但你确定这样简化就没问题吗??
  •     模型失效
  •     这么小一本书拖了五个月终于读完了,必须说几句:1别以为满嘴斯宾诺莎电磁力学金融概念的就是跨界天才,99.999%的情况下是令人厌烦的半桶水 2原创内容很少,多是堆砌先人的理论和quote,有些话引用得是很机智,但它们是你的么是你的么作者? 3再也不在只看了封底(有塑封)的情况下买毫不知情的中信出版社出的书 4中信你还我26块钱来!
  •     难得物理学家这么有人文情怀哦。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