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停止的那一天

出版社:漓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09-01
ISBN:9787540732608
作者:肯恩・史迪,克莱儿・柏曼,史锡蓉
页数:208页

作者简介

14岁那年,肯恩·史迪开始出现精神分裂的征兆。此后疾病一直纠缠着他,并且越来越重,以致几度住院治疗。
此后的32年中,肯恩·史迪开始不断地奋起反抗,与病魔作斗争,与心中那个看不见的敌人作斗争。最终在医生的协助下战胜了病魔,并创办了著名的心理健康杂志《纽约之声》,成为美国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
史迪的故事让深受精神分裂症之苦的人燃起希望,也让心理卫生工作人员深受鼓舞。
希拉里·克林顿夫人对肯恩·史迪的抗争精神非常赞赏:“大无畏的毅力……因为他,精神病患的故事被世人得知。”并大力推荐此书。

书籍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失序
第二章 步入深渊
第三章 大城市
第四章 欢迎来到杜鹃窝
第五章 进出医院
第六章 关闭其他的门
第七章 绝处逢生
第八章 声音停止的那一天
第九章 其他人的故事
后语 尚待完成的任务
感谢


 声音停止的那一天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通过阅读本书,使我更加了解精神病患者的内心世界,其实精神病患者更多需要人们来关爱,由于人们对精神病患者的误解与偏见(包括以前的我),在中国没有很好的医疗保障制度,也没有中途之家和一些关爱精神病患者的机构,给有精神病患者的家庭增加很大的经济和精神负担,其实除了药物治疗,精神病患者更需要家人、朋友、社会的关爱与尊重、了解。很多时候的事情是:我们对某样事物缺少了解而恐惧、不安,其实精神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对其缺乏了解而恐惧,透过作者的内心世界,他的心灵挺美的,只不过一直受到幻觉的困扰,特别是他那次偷了他爸爸的支票来兑现现金后离开家人,后来坚持通过自己的劳动把所有金钱寄给爸爸,作者内心始终坚持一份执着。其实很多精神病发病初期是可控的,只是身边的人缺少对这种病的认识或是拒绝接纳这种事实(作者的父亲同样拒绝承认儿子患上精神病并拒绝上医院治疗,像以前一样过着正常的生活。其父亲拒绝承认儿子患上这种疾病其内心心理源于一种社会偏见,一种对精神病扭曲的偏见)。所以作者的病情一步一步恶化,最终过着流浪汉的生活,由于后来遇上好的医生和好的药物,病情终于得到控制。并在朋友、医生的理解和支持逐步回归社会。对于作者的发病原因,作者并没有很清楚的交代,只是说14岁那年突然有了幻觉,但究竟是什么导致作者有幻觉呢?我猜测可能是因为他父亲很热爱橄榄球并希望将其培养成一个优秀的橄榄球员,但作者并不喜欢橄榄球;还有的就是父母平时上班都比较忙,缺少对作者的关爱,而作者由于孤独而产生幻觉。
  •     如果你得的是癌症,你会得到同情。但如果你得的是精神分裂症,别人只会敬而远之,在背后窃窃私语。一个十四岁出现幻听的孩子,脑子不断听到要他自杀的声音达三十余年,他能够活下来并最终痊愈是一个奇迹,需要多少运气和勇气才能够做到。无法摆脱如影随形的可怕声音已足够恐怖,何况在六十年代精神分裂症被认为不可治愈。不绝望简直是一件太困难的事情。但是最令人伤心的是冷漠。史恩的父母没有给过他足够的关心,看上去他们似乎从未试着了解他。在他出现幻听并被发现有自杀企图的时候,他们采取的是坚决否认的态度,假装一切正常,害怕别人发现他们的儿子有精神疾病。没有比这更加残忍的事情。我难以理解为什么父母可以对自己的孩子如此冷漠,在十年间对自己的孩子几乎不闻不问,不加援手,甚至不太愿意将他从地狱般的医院中拯救出来。只是因为他生了病。后来史恩幻听消失恢复正常之后,他的弟弟与他见面,但从不让自己的孩子接近他。一个人得了精神分裂症,自然让家人担心自身是否有这种因子。他们感到耻辱,恐惧,压力,这是可以理解的,但,一个人如果连至亲都不可以依赖,还可以指望谁呢?我并不了解中国对于精神病人的制度,但予我的印象是,七八十年代的美国对于精神病人,似乎要比我们好得多。固然有很多收容所医院极不人道,但相反也有许多真正关怀病人的医院,医生和社工。精神病人走在街上,有异常举动会被及时交给警方,转交给医院,通常能够享受免费医疗。虽然许多人因此养成对医疗制度的依赖性,但如果不是这样的措施,史恩也许早已自杀,会有更多病人伤害到自己及他人。情况较好的病人能够出外,做义工,甚至离开医院。康复的人仍能找到工作,这在中国似乎不可想象。在我家乡的小城里,蓬头垢面身披麻袋走来走去,被称为疯子的人有好几个,但警察从不会理会他们。不知道大城市的情况是否会好一些。我至今仍在困惑的是,精神分裂症的起因到底是纯器官病变呢,还是因为病人潜在心理不够健康坚强?史恩最初出现的幻听,应该与父亲的态度有极大关系吧?之后反反复复,病情变化也与遭遇息息相关。生这种病,到底是身不由己呢,还是由于自己的过错?这便关系到对待病人的态度,你会同情他们,还是认为他们是活该?中国人纳税人意识尚不够强烈,以美国人而言,精神病人所享受的医疗照顾,基本上是出自纳税人的钱包。当然会有人不愿意自己的钱被如此花掉,我们凭什么要照顾他们?就经济观点来看,精神病人毫无疑问是社会的负担。所以才会有人认为如果没有他们会更好,纳粹就屠杀过精神病人,这是极端的例子,但的确有很多人并不关心精神病人的死活。事实上,不止是精神病人,除了自己的天地,他们并不关心别的。是,没有人有义务关心陌生人的死活,但如果人人如此冷血,这个社会还有什么意思?冷漠不过是谋杀的间接形式。除去精神病人,残疾人,老年人也可说是社会负担,难道统统不闻不问?嗯,或者没有人敢反对照顾老年人,道德压力外,人人都是会老的,如果他有足够福气活到那种年纪。还有一件事,史恩的幻听从未让他去伤害别人,他较易得到同情。如果是有伤害他人倾向的精神病人呢?大概会有很多很多人想,这种人死了更好吧。多么无奈的世界。其实算起帐来,反而是照顾精神病人较为划算,如果放任他们不管,只会带来更多不安定的因素。但得到照顾,不代表便完事。往往大家认为精神病人完全癫狂错乱,把他们当透明人谈论,说一些负面言论,比如“这种病治不好”或表示反感,然而许多病人偏偏异常敏感,这种话只会令他们更加沮丧,加深他们的自杀倾向。谁都不是圣人,但没有爱心耐心,不愿努力的人又何必做这种职业,既然做了,便要有起码的职业道德。但我总觉得中国的精神病医院缺乏对病人的关心爱护,大概是因为听过几个关于精神病院如何恐怖的流言。我很希望能够知道自己的印象是错误的。最后引用原文,P193。“偏见其实是一个社会的耻辱。因为错误的讯息加上恐惧和漠视,才造成人们的偏见。我们需要让人民了解疾病,而不是恐惧它。尽管某些未受治疗的心理疾病患者有危险性,但更多数患者不但无害,反而受其他人的迫害。他们被大众忽视、冷漠以待。如果有人因心脏病发而倒地,大家会冲上去帮忙、急救、打电话叫救护车。但是,如果有人在街上摇摇晃晃地,显得意识不清又自言自语的,大家只会纷纷走避。我们必须正视偏见。现在关在监狱里的心理疾病患者远多于住在医院里的数目,他们可能是因为偷窃、吸毒、打架或游荡的理由而入狱。监狱里有超过三十万的心理疾病患者,五倍于在州立医院接受治疗者。如果有适当的社会安置和照顾,他们之中很多人根本不会落到这样的下场。”愿他们获得救赎。
  •     人们不屈不挠的努力,令我深深感动。今天下午去静安公园看书。带了两本:《声音停止的那一天》和《人最高的是头颅》。两本都是病患康复后的自传。前一份是妄想性精神分裂,有30多年的幻听史。后一份以抑郁症为主,中间有酗酒史,但早在抑郁症确诊之前已经成功戒酒。从文学作品角度,两者中我更喜欢前一本书,主要因为写作上比较吸引人,情节曲折,详略得当。无论什么精神障碍,如果有家人的支持,有社区社会的帮助,比如提供适当的并且有意义的工作,都会对病情发展有很大帮助。不过,因为医生不可能把病人的病案公布出来,在确诊、治疗、康复和复发等过程中,病人的感受和一些应该积累的经验,很多就被忽略掉了。这是非常遗憾的。所以也只有通过病人勇敢地公开自己的疾病以及患病史,才能够使每个普通人——身边可能存在精神疾患者的普通人——知道应该去为他们做些什么。这两本书都是应该得到鼓励和推荐的。有句话很经典的,一位医界人士对前一本书的作者提问说,如何说服否认自己有病的病人服药,作者的回答:“……我可以了解精神科医师的沮丧感,[但是]有时候病人就是需要沉落到谷底,他们才肯寻求帮助。我只希望那个时候,你还能在他身边。”这是对精神科医师职业的崇高性的赞美,亦是一项艰苦的挑战。在本书的观点上有一个令我费解之处。第七章谈到纽约州等地在推行运动,减少精神病院的数量,让“疯子”们回到社会上。从康复环境来说,可能正常的社会环境会比精神病院要好一些,在对待轻度智力障碍儿童的策略上也有类似的认识。不过这个举动令我第一个想起的,是在《福柯十讲》里提到的,在过去的世纪,疯人院实际扮演的是对疯人进行迫害的场所的角色,因为那时候的人并不将精神分裂视为疾病,而是当作是被魔鬼附身或者赋予类似的宗教意味。所以如果从这个角度讲,关闭精神病院,实际是对精神病患者的解放。但是我在书里看到,作者经历的那些精神病院,尤其是公立精神病院,虽然确实手段比较野蛮,用药也有比较大的副作用,有些工作人员也不像一些私立医院那样认真,但是无论如何这些医院至少是好几次暂时性地挽救了他的生命。如果说他最后遇到的那位医生和最后这段时间服用的那种新药是真正地解除了他的痛苦,那么之前的那些人和经历,至少让他能够得以活到遇见最后这位医生的这一刻。他们也不是全然无功的。如果精神病院真的被大量关闭了,他历次自杀的时候又靠谁来挽救呢?在情况不能尽如人意的时候,那些即使是有不少弊端的解决方案,也应该算是好的吧?节录自:http://www.studentstat.net/blog/?p=831

精彩短评 (总计55条)

  •       人们不屈不挠的努力,令我深深感动。
      
      今天下午去静安公园看书。带了两本:《声音停止的那一天》和《人最高的是头颅》。两本都是病患康复后的自传。前一份是妄想性精神分裂,有30多年的幻听史。后一份以抑郁症为主,中间有酗酒史,但早在抑郁症确诊之前已经成功戒酒。从文学作品角度,两者中我更喜欢前一本书,主要因为写作上比较吸引人,情节曲折,详略得当。
      
      无论什么精神障碍,如果有家人的支持,有社区社会的帮助,比如提供适当的并且有意义的工作,都会对病情发展有很大帮助。不过,因为医生不可能把病人的病案公布出来,在确诊、治疗、康复和复发等过程中,病人的感受和一些应该积累的经验,很多就被忽略掉了。这是非常遗憾的。所以也只有通过病人勇敢地公开自己的疾病以及患病史,才能够使每个普通人——身边可能存在精神疾患者的普通人——知道应该去为他们做些什么。这两本书都是应该得到鼓励和推荐的。
      
      有句话很经典的,一位医界人士对前一本书的作者提问说,如何说服否认自己有病的病人服药,作者的回答:“……我可以了解精神科医师的沮丧感,[但是]有时候病人就是需要沉落到谷底,他们才肯寻求帮助。我只希望那个时候,你还能在他身边。”这是对精神科医师职业的崇高性的赞美,亦是一项艰苦的挑战。
      
      在本书的观点上有一个令我费解之处。第七章谈到纽约州等地在推行运动,减少精神病院的数量,让“疯子”们回到社会上。从康复环境来说,可能正常的社会环境会比精神病院要好一些,在对待轻度智力障碍儿童的策略上也有类似的认识。不过这个举动令我第一个想起的,是在《福柯十讲》里提到的,在过去的世纪,疯人院实际扮演的是对疯人进行迫害的场所的角色,因为那时候的人并不将精神分裂视为疾病,而是当作是被魔鬼附身或者赋予类似的宗教意味。所以如果从这个角度讲,关闭精神病院,实际是对精神病患者的解放。
      
      但是我在书里看到,作者经历的那些精神病院,尤其是公立精神病院,虽然确实手段比较野蛮,用药也有比较大的副作用,有些工作人员也不像一些私立医院那样认真,但是无论如何这些医院至少是好几次暂时性地挽救了他的生命。如果说他最后遇到的那位医生和最后这段时间服用的那种新药是真正地解除了他的痛苦,那么之前的那些人和经历,至少让他能够得以活到遇见最后这位医生的这一刻。他们也不是全然无功的。如果精神病院真的被大量关闭了,他历次自杀的时候又靠谁来挽救呢?在情况不能尽如人意的时候,那些即使是有不少弊端的解决方案,也应该算是好的吧?
      
      节录自:http://www.studentstat.net/blog/?p=831
  •     唯有疯子才能了解疯狂带来的愉悦。乐观、感恩,生活就会围绕在你周围。即使生命已经远去。读这本书要做好两个准备,一,坚持读下去;二,不要随意联想。
  •     你写得太好了!
    你的理解,正是作者希望读者们看到的。
  •     最大的敌人是自己
  •     当我们抛开偏见,我们便可容纳更多的事件。
  •     把自己的生命故事坦诚写下,当众一次次地叙述……致敬十六年前离开的肯恩·史迪,致敬他的勇气。
  •     我或许市没有什么幻听 但是觉得 这事一暴可爱的事
  •     本来去图书馆看化学的结果随便找了本书就那么读到闭馆了!
  •     精神病医院的恐怖在于:善良的哪怕拥有很多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医师既是承认对病人的医治都是治标不治本的,也真心希望帮助病人过“正常的”生活,但是他们也许万万想不到的是,真正的医治方法从来不在近代科学可以、或者说曾经真正触及到的地方,当然当他们自己听说这些的时候,本能就开始防御不去了解。
    就像ptree提到的:在原始社会或一些前现代社会里,疯癫者被视为天启神喻的媒介。
    在医生和病人的二维对象性结构造中,是没有神这回事情的。有的只是关于异端、关于人格各种参数标准的衡量。
    在之前我是同医生站在一起的,后来同病人站在一起,再后来尝试沟通两者,最后发现这不是一个立场问题。而且这既不是医生的问题,也不是病人的问题……
  •     不可思议
  •     谢谢你,我也喜欢上这本书
  •     这本书真的不错,让人看到了精神疾病患者的真实世界,其实他们自身也非常的痛苦和矛盾却又无法自拔,作为正常人群要懂得弱势群体需要的并不一定是物质上的帮助,关爱和理解才是最主要的……特别要有耐心和爱心。
  •     大学时读的。在那之前,我对“幻听”“幻视”的了解仅限于惊悚电影
  •     声音停止的那一天,他们离我远去,我听到了周围真切的世界,这世界,倒显得有些陌生了。
  •     “有时候病人就是需要沉落到谷底,他们才肯寻求帮助。我只希望那个时候,你还能在他身边。”
  •        如果你得的是癌症,你会得到同情。但如果你得的是精神分裂症,别人只会敬而远之,在背后窃窃私语。
      一个十四岁出现幻听的孩子,脑子不断听到要他自杀的声音达三十余年,他能够活下来并最终痊愈是一个奇迹,需要多少运气和勇气才能够做到。无法摆脱如影随形的可怕声音已足够恐怖,何况在六十年代精神分裂症被认为不可治愈。不绝望简直是一件太困难的事情。
      但是最令人伤心的是冷漠。史恩的父母没有给过他足够的关心,看上去他们似乎从未试着了解他。在他出现幻听并被发现有自杀企图的时候,他们采取的是坚决否认的态度,假装一切正常,害怕别人发现他们的儿子有精神疾病。
      没有比这更加残忍的事情。我难以理解为什么父母可以对自己的孩子如此冷漠,在十年间对自己的孩子几乎不闻不问,不加援手,甚至不太愿意将他从地狱般的医院中拯救出来。
       只是因为他生了病。后来史恩幻听消失恢复正常之后,他的弟弟与他见面,但从不让自己的孩子接近他。
      一个人得了精神分裂症,自然让家人担心自身是否有这种因子。他们感到耻辱,恐惧,压力,这是可以理解的,但,一个人如果连至亲都不可以依赖,还可以指望谁呢?
       我并不了解中国对于精神病人的制度,但予我的印象是,七八十年代的美国对于精神病人,似乎要比我们好得多。固然有很多收容所医院极不人道,但相反也有许多真正关怀病人的医院,医生和社工。精神病人走在街上,有异常举动会被及时交给警方,转交给医院,通常能够享受免费医疗。虽然许多人因此养成对医疗制度的依赖性,但如果不是这样的措施,史恩也许早已自杀,会有更多病人伤害到自己及他人。情况较好的病人能够出外,做义工,甚至离开医院。康复的人仍能找到工作,这在中国似乎不可想象。在我家乡的小城里,蓬头垢面身披麻袋走来走去,被称为疯子的人有好几个,但警察从不会理会他们。不知道大城市的情况是否会好一些。
      
       我至今仍在困惑的是,精神分裂症的起因到底是纯器官病变呢,还是因为病人潜在心理不够健康坚强?史恩最初出现的幻听,应该与父亲的态度有极大关系吧?之后反反复复,病情变化也与遭遇息息相关。生这种病,到底是身不由己呢,还是由于自己的过错?
      这便关系到对待病人的态度,你会同情他们,还是认为他们是活该?中国人纳税人意识尚不够强烈,以美国人而言,精神病人所享受的医疗照顾,基本上是出自纳税人的钱包。当然会有人不愿意自己的钱被如此花掉,我们凭什么要照顾他们?
      就经济观点来看,精神病人毫无疑问是社会的负担。所以才会有人认为如果没有他们会更好,纳粹就屠杀过精神病人,这是极端的例子,但的确有很多人并不关心精神病人的死活。事实上,不止是精神病人,除了自己的天地,他们并不关心别的。是,没有人有义务关心陌生人的死活,但如果人人如此冷血,这个社会还有什么意思?冷漠不过是谋杀的间接形式。除去精神病人,残疾人,老年人也可说是社会负担,难道统统不闻不问?嗯,或者没有人敢反对照顾老年人,道德压力外,人人都是会老的,如果他有足够福气活到那种年纪。
       还有一件事,史恩的幻听从未让他去伤害别人,他较易得到同情。如果是有伤害他人倾向的精神病人呢?大概会有很多很多人想,这种人死了更好吧。多么无奈的世界。
      其实算起帐来,反而是照顾精神病人较为划算,如果放任他们不管,只会带来更多不安定的因素。
      但得到照顾,不代表便完事。往往大家认为精神病人完全癫狂错乱,把他们当透明人谈论,说一些负面言论,比如“这种病治不好”或表示反感,然而许多病人偏偏异常敏感,这种话只会令他们更加沮丧,加深他们的自杀倾向。谁都不是圣人,但没有爱心耐心,不愿努力的人又何必做这种职业,既然做了,便要有起码的职业道德。
      
       但我总觉得中国的精神病医院缺乏对病人的关心爱护,大概是因为听过几个关于精神病院如何恐怖的流言。我很希望能够知道自己的印象是错误的。
      
      最后引用原文,P193。
      
      “偏见其实是一个社会的耻辱。因为错误的讯息加上恐惧和漠视,才造成人们的偏见。我们需要让人民了解疾病,而不是恐惧它。尽管某些未受治疗的心理疾病患者有危险性,但更多数患者不但无害,反而受其他人的迫害。他们被大众忽视、冷漠以待。如果有人因心脏病发而倒地,大家会冲上去帮忙、急救、打电话叫救护车。但是,如果有人在街上摇摇晃晃地,显得意识不清又自言自语的,大家只会纷纷走避。我们必须正视偏见。现在关在监狱里的心理疾病患者远多于住在医院里的数目,他们可能是因为偷窃、吸毒、打架或游荡的理由而入狱。监狱里有超过三十万的心理疾病患者,五倍于在州立医院接受治疗者。如果有适当的社会安置和照顾,他们之中很多人根本不会落到这样的下场。”
      
      愿他们获得救赎。
  •     嗯.幻听.
  •     05年的最后几天里
  •     无人关怀 孤军奋战 与精神分裂抗争32年!!
  •     得了病的人好了以后的自述,对于家庭成员有人患有精神疾病的家庭有帮助。
  •     林科大图书馆看的,印象深刻,应景。
  •       通过阅读本书,使我更加了解精神病患者的内心世界,其实精神病患者更多需要人们来关爱,由于人们对精神病患者的误解与偏见(包括以前的我),在中国没有很好的医疗保障制度,也没有中途之家和一些关爱精神病患者的机构,给有精神病患者的家庭增加很大的经济和精神负担,其实除了药物治疗,精神病患者更需要家人、朋友、社会的关爱与尊重、了解。很多时候的事情是:我们对某样事物缺少了解而恐惧、不安,其实精神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对其缺乏了解而恐惧,透过作者的内心世界,他的心灵挺美的,只不过一直受到幻觉的困扰,特别是他那次偷了他爸爸的支票来兑现现金后离开家人,后来坚持通过自己的劳动把所有金钱寄给爸爸,作者内心始终坚持一份执着。
       其实很多精神病发病初期是可控的,只是身边的人缺少对这种病的认识或是拒绝接纳这种事实(作者的父亲同样拒绝承认儿子患上精神病并拒绝上医院治疗,像以前一样过着正常的生活。其父亲拒绝承认儿子患上这种疾病其内心心理源于一种社会偏见,一种对精神病扭曲的偏见)。所以作者的病情一步一步恶化,最终过着流浪汉的生活,由于后来遇上好的医生和好的药物,病情终于得到控制。并在朋友、医生的理解和支持逐步回归社会。
       对于作者的发病原因,作者并没有很清楚的交代,只是说14岁那年突然有了幻觉,但究竟是什么导致作者有幻觉呢?我猜测可能是因为他父亲很热爱橄榄球并希望将其培养成一个优秀的橄榄球员,但作者并不喜欢橄榄球;还有的就是父母平时上班都比较忙,缺少对作者的关爱,而作者由于孤独而产生幻觉。
  •       《声音停止的那一天》。
      
      作者本来是严重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带着幻听度过30年颠沛流离的生活之后,终于遇到好医生,用上好药,结束了幻听,鼓起巨大勇气回到已经生疏的社会,他把他的经历写出来,希望可以帮助许多遭受同样痛苦的人和那些人的家人(他自己被父母放弃了)。
      
      这是我第一次了解到精神病人的痛苦。
      
      昨天之前,我都觉得精神病人杀了人就该偿命,因为精神病人对社会没有用,根本没必要活下去。。看了这本书才明白,其实精神病人也有说不出的苦衷。。
      
      (作者幻听30年,就是耳边不停地有声音叫他去死去死,结果他从资优生变成逃学生,被家人放弃之后更成为沦落街头的流浪汉,当过男妓也被人在精神病院强暴过,但最令他难过的不是生理上的痛苦而是被医护人员冷淡地对待。。这些都不是他可以选择的。虽然从前也明白这一点,但没有看到过这么直接的,来自精神病患者本人的自白。设身处地地想,我觉得无法忍受。无法忍受。)
      
      也是直到昨天,我才晓得原来有些治疗精神病的传统药物的副作用就是全身僵硬不能坐下,或者张着嘴巴流口水,或者在椅子上前后摇摆,或者站着晃来晃去。这之前,我根本不知道这些,看到只会觉得这就是疯子呀,真吓人或者真碍事,现在才晓得大概是副作用。为了去掉幻听才变成这样——可是有多少正常人会了解到呢?
      
      并且,精神病人不见得没用。
      
      从前的印象里,精神病人是完全不理会世事的一群人,他们只会张牙舞爪或失魂落魄地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也不管别人死活,也不需要别人搭理他们。其实这种认识,很片面!比如作者其实有自己的判断力,对世界上的事情也有了解,思路也清晰,可是就是受到了幻听的干扰,使得别人和他说话的声音,或者别的什么声音好像要越过障碍才能传到脑袋里。所以精神病人并不一定没有思考能力,只是思考受到了阻挠而已。所以当幻听消失,就可以正常思考了。
      
      作者在尚未完全康复的时候就曾发起两万多个精神病患者行使投票权利,由此争取到政客的重视,得到资金用来自助,帮助那些有精神困扰的人们。康复后更是办报纸做电台写书来告诉大家自己的经历,从而帮助了很多有着类似困扰的家庭和个人。
      
      这也是一个启示:当生活糟到了不能再糟的地步时,熬过去,就会柳暗花明又一村。原本是不幸的经历,居然也可以变成帮助别人的资源——这个认识对我震动很大。突然想起之前在电视上看到一个离婚女人谈起自己的过去,主持人纠缠于一些小细节提问,这个女人勉强地控制着自己的表情,说,请你不要纠缠于这些细节好吗?我想说出来,只是想告诉和我一样的人,她们不孤单。
      
      原来是这样的。
      
      记得很久以前,我也有过这种觉悟:“在地球上的某些地方,一定有着这样一些人,和我拥有同样的想法,所以我不是孤单的。” 可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我就把这个觉悟忘了。。忘得一干二净。。。而且还会想就算不孤单又怎样,生活就在这里停滞不前了,就这么活着死掉了。
      
      可是现在,好像突然从沼泽里拔出腿来,开始前行了。“我不孤单,而且活着可以有很多事做,快乐是可以找到的。”
      
  •     书中有说过,虽然有遗传因素,但是并不能强调精神病是父母的责任。我也觉得史恩的父母很糟糕,但是那个年代的父母,甚至现在的父母都有这样的问题,并不是做了父母就能轻易的成为道德标兵。虽然我觉得很难过啦。。。好吧我也不知道自己要说什么……
  •     “……我可以了解精神科医师的沮丧感,[但是]有时候病人就是需要沉落到谷底,他们才肯寻求帮助。我只希望那个时候,你还能在他身边。”  一九九五年五月三日,当我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狄瓦舒服地趴在我的大腿上时,我猛然发现一件惊人的事实:脑子里的声音停止了。过去,在我的世界里,幻听占据了舞台的中央,其他所有的声音都退居到背景里。现在,它们在我耳边齐声大作,直逼得我喘不过气,全身冒汗。看到整篇的流浪和逃避妓男被迫同性,乞丐都不如的日子,我想这么悲惨的前半生怎么也有快乐的片刻,最后我明白,那个快乐是超越,当生命重生的功课摆在面前,超越,以后就自有安排。生命的意义就在这里。
  •     重度幻想症 被害妄想
  •     震撼。同样的经历如果换到自己身上可能早就对幻听妥协了
  •     一个精神分裂症痊愈患者的自述,让我们看到精神分裂患者的内心世界。偶然想到,近亲当中竟然已有三个精神分裂症病人,都是我亲眼见到他们如何发病却无能为力,他们得不到帮助,社会的偏见和不健全的医疗体系不发达的预后机制,可能这辈子治愈的机会很渺茫了。
  •     关于疯子和福柯,我的理解与你有些不同,每一个人都可能成为疯子,尼采疯了,后尼采主义的福柯是双性恋,每一个个体都可能,你,我都可能被看作疯子或变态
    疯癫体验在福柯眼里是寻求类似东方神秘的天人合一体验的通途,是忘却理性、弥补“词”与“物”之间的康德鸿沟的有意识行为的后果,而非疾病。
    “疯癫”现象形成的社会原因可能远比生理原因关键,一个神经很脆弱的人在一个良好友爱的氛围内很可能就不会发病,关闭精神病院的意思大约是希望所有的人都宽容地善待其他人吧,因为从并没有一个客观的常态意义上说,所有人的心理都是非常态的独特的,这样每个可能处于情绪精神的最低谷向其他人求助的人,都不至于被视作没有自主意识的疯癫处置对象,一个完全不被周遭理解的人,被周围人视做不可理喻的人往往是他们情绪行为极端化的原因。
    另,基于这种对福柯的理解之后,我认为这位西方的癫狂哲人是误入歧途了,尼采是无意识地疯癫,福柯是有意识地追求极端地体验,但追求神秘体验忘却理性甚至癫狂体验还有其他的“正确的”道路和方法,在一些神秘主义传承中精神接力棒式的流传了几千年
  •     这个人活得好悲惨呢,虽然最终他取得了成功,政治上有了影响力,许多患者因为他得救,温暖了很多人,但我还是觉得这是个不幸的人。因为他的成功本来就是他的才能和品质赢得的回报。他最终的康复就像该隐被放逐后找到了居所的感觉呢。还有,有信仰真好呢。有信仰就能回到正途,就能相信救赎,就不会完全的绝望,有种纯粹感。
  •     本以为声音消失的那天,应该是狂喜,却没想是恐惧以及害怕自己不再是世界的中心。想想很多时候不也是,我们走出某些特别艰难的困境之后,往往不是庆幸,而是难以忍受的平淡和空虚。
  •     :D
    没有标准的哲学,也没有常态的心理
    所以也不会有一个统一的哲学或心理学上的标准
    有的只是对待异己的两种不同的态度
    恐惧与仇恨
    慈悲与怜悯
    前者意味着疏远隔离与毁灭
    后者意味着亲近理解与拯救
    态度是变化的与时代有关——
    在原始社会或一些前现代社会里,疯癫者被视为天启神喻的媒介。
    在文明社会里,才有精神病院。当属于大多数对极少数另类感到极度恐惧时,因为害怕他们扰乱社会,因为害怕他们胡言乱语干扰了集体建立起来的信念,所以就认定他们是疯癫的...
    比如布鲁诺,比如林昭、张志新,比如当今被强制送往精神病院的上访者或前些年被收容者...
    至于福柯,他在世俗上的成功(名)并不能弥补个人在精神世界上探索的失败,他并非忘记了那些"正确"的道路,而是从来就没有机会得到恰当的指引,酗酒等极端体验只算是他的种种盲动的尝试,他并没有也不可能达到所指与能指的统一,连努力的正确方向都没有找到.
    最后,祝福你顺利实现你的职业理想,也许有一天我会向你求助我的心理健康问题呢:)
  •     虽然几年前读过,印象真的好深刻。
  •     中午吃饭的时候突然想到了很久之前看过的这本书
  •     (想穿裙子就早点穿吧)2012快来了,那时候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穿呢。精神病是什么,精神病患者也说不清楚吧,美丽心灵?是这部电影么?虽然导演在电影到一半的时候给我们以主角的生活视角来演绎精神病,当然我也不晓得对不对。总之……我是因为无聊才来乱聊的……望勿见怪。唉……有时候真想去体验一下另一种可能啊……
  •     谢谢ptree的关注。
    近日又有阅读,发现精神病院的真相确实恐怖。不说起初对因社会原因而产生的疯癫的误解,对真正有脑部病变或者异常的脑化学活动的一类人,也是从来没有适当的解决办法,只是强力把他们关起来,防止他们“扰乱社会”。近些年因科学逐渐发展,开始有直接作用于脑部的药物提供,但那些药物多数有破坏病人自主意志的作用。
    我对于福柯的理解与你是相同的。上面文章提到过去世纪里精神病院的角色只是一个引子,并非谈论福柯。不过福柯自己也说过:有艺术作品的地方,就不会有疯癫。大概他并非是忘记了那些“正确”方法,而*就是*想追求极端体验吧。
    我立志成为心理健康工作者,这是我的职业理想,但从个人角度,我又希望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这个世界的本质。说实在的,我经常很觉得困惑:疯癫或者说精神疾病,在哲学意义上和心理学意义上,到底该如何理解和区分呢?例如本书的作者,患精神分裂、并产生幻听长达三十年……
  •     实习最后一天看的,在接触了那么多精分病人以后第一次有了深刻的对他们的共情。希望不公正的眼光和待遇能早点改变,根本原因还无从得知,目前也只能控制而不能根治。其实每个人都有可能患上。外界事件的刺激对精分的影响比常人认识的小很多。 患上是一件很无奈的事情,而不是像许多人对抑郁症理解那样
  •     抗争,是唯一可以证明我作为一个特立独行的个体存在的证据。
  •     一个严重精神分裂患者的悲惨生活。——黄俊
  •     因为乔任梁的死特意找了这本书看 就是自述型流水账没什么意思 结尾莫名感动 终于了解了被害妄想症 精神分裂 抑郁症病人的世界
  •     很震撼
  •     人们的意志、决心和勇气,从来都不能被低估
  •     总把它跟钟形罩搞混,同样看得心惊胆战
  •     关于精神分裂患者的三十多年 因为是自传 是真实的故事 所以更加感人
  •     看完之后,对精神病人的印象完全改观,得到了更善意的世界观。
  •     肯恩.史迪,从一名街头流浪者到一名帮助街头流浪者的人
  •     是啊 心理疾病患者的可怜来自外界对起的态度 而不是本身的病痛 病因应该跟癌症一样都是心理+身体共同作用的结果
  •     吸引人
  •     无人关怀 孤军奋战 与精神分裂抗争32年!!
  •     还没有看过这本书,希望有机会买下来...
  •     偏见才是一个社会的耻辱
  •     关注精神病患的世界。
  •     后来才知道他毛病的学名叫精神分裂,这本书算是让还在上初中的我知道了两个男人会以怎样的体位进行intercourse
  •     一本很伟大的书~
  •     只有疯子才会理解疯狂的带来的快感。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