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史

出版日期:2016-3
ISBN:9787545517490
作者:钱穆 讲述,叶龙 记录整理
页数:400页

作者简介

这是一本最好的中国文学入门书。
书中保留了钱穆先生授课中最鲜活的口语表达,也留存了许多神来之笔。
全书31章,从诗经一直讲至明清章回小说,贯穿中国古代文学的整体脉络。
或许并不是“理想”的文学史,或许并没有严谨到可用作教科书,但它有活泼的生命力、有效治学的方法、令人眼睛发亮的顿悟。
一本好的书,它本身只是起点,它可以让读者从起点出发,向知识更远更深处独立前进,钱先生的《中国文学史》就是这样的书,它是启发者,点燃许多人对中国文学的兴趣,让人忍不住去阅读和思考它所提及的作品和知识。从此种意义上,它超越了那些严肃严谨的文学史。

书籍目录

"第一篇  绪 论
第二篇 中国文学的起源
第三篇 诗 经
第四篇 尚 书
第五篇 春 秋
第六篇 论 语
第七篇 中国古代散文
第八篇 楚 辞(上)
第九篇 楚 辞(下)
第十篇 赋
第十一篇 汉 赋
第十二篇 汉代乐府
第十三篇 汉代散文——《史记》
第十四篇 汉代奏议、诏令
第十五篇 汉代五言诗(上)——《苏李河梁赠答诗》
第十六篇 汉代五言诗(下)——《古诗十九首》
第十七篇 建安文学
第十八篇 文章的体类
第十九篇 昭明文选
第二十篇 唐 诗(上)——初唐时期
第二十一篇 唐 诗(中)——盛唐时期
第二十二篇 唐 诗(下)——中晚唐时期
第二十三编 唐代古文(上)
第二十四篇 唐代古文(下)
第二十五篇 宋代古文
第二十六篇 宋 词
第二十七篇 元 曲
第二十八篇 小说戏曲的演变
第二十九篇 明清古文
第三十篇 明清章回小说
第三十一篇 结 论

附 记
"

内容概要

钱 穆(1895-1990)
国学大师、一代通儒
字宾四,江苏无锡人。先后在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任教。1949年迁居香港,创办新亚书院,任院长。1966年移居台北。1990年8月在台北逝世。其专著丰富,达80多种,逾1700万言。
叶 龙
香港能仁书院前院长、能仁哲学研究所及中国文史研究所前教授及前所长。
新亚书院哲学教育系及新亚研究所毕业,曾师从钱穆多年。后获香港中文学
历史学系荣誉文学士、香港大学哲学硕士及哲学博士。


 中国文学史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2条)

  •     周末,迫不及待地将《中国文学史》带回家学习。这是国学大师钱穆在亲自创办的新亚书院教书时的讲义,尘封60年后,由学生叶龙先生整理后出版。内容从诗经到明清章回小说,读后逐渐在脑海里搭建起一列关于中国文学发展整体脉络的动车,车头是诗经,车尾是明清章回体小说,而学生时代语文课本中的知识也能准确地安放在动车恰当的车厢。具体而言,中国文学源于《诗经》,根据来源和用途不同分为风(民庶作,讲社会)、雅(朝廷作,讲政治)、颂(宗教祭祀用),这也是完全符合西周社会政治、生活需要的。根据作诗方法不同,又分为赋(平铺直叙)、比(引物作比)、兴(托物言志,抒情)。中国从古就有史官,因此最初的散文都类似史,《尚书》记言,《春秋》记事,但都来源于真实历史,这与西方喜欢戏曲、小说等虚构文体迥异。到春秋战国的动荡时期,有一类平民在关注社会发展、国家兴亡中有了自己的观点,百家争鸣,诸子散文出现,如《论语》、《孟子》、《庄子》、《荀子》等,其中《论语》、《孟子》的篇章还比较零散,到《庄子》就已经属于完整独立的寓言体文章,《荀子》则是同样结构完整、深入浅出的议论体文章了。文学,一方面是时代性,另一方面是地域性;在南方,《楚辞》出现,由于可唱,后来演变成曲。进入汉代,散文和韵文的综合体——赋盛行,当然历史散文同样并行存在,如《史记》,司马迁很好的解答了文学与历史的结合问题。汉末动乱,士大夫苦闷,无心政治,创作出《古诗十九首》一类专注于人生悲欢离合、社会琐事的作品。三曹父子的建安文学,继承之前的五言诗风格而来,重视表露人生独立观念。伟大的文学总与伟大的朝代珠联璧合,如果说魏晋南北朝的文学的觉醒,唐诗则是其跨越式发展。从初唐四杰到李杜王孟(诗歌)、韩柳白(散文)、颜柳(书法),文以载道,促进社会进步的功能日渐凸显。词在诗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后来又演变成曲,《花间集》是中国第一词选。由宋词到元曲,文学更加社会化、平民化,后由曲演变成明代的传奇,通过唱的方式演进,“百戏之祖,百戏之师”的昆曲出现,后清人入关,昆曲衰落,演变成京剧、川剧等各地剧种。在清朝,满足民众需求、以说书形式为基础的小说盛行,章回体即是每日说书的分段。至此,中国文学史脉络清晰地印刻在脑海中,受益匪浅,值得回味。
  •     读的第一本钱穆。印象最深的是作者一以贯之的儒家观念。例如对入世和超世这两派文学的评判,“杜甫的诗不超脱,却是人生实用的,故其境界比庄子为高……故屈原、杜甫可说已达到中国文学的最高境界,而庄子、陶渊明则较次。”评判标准固然有些僵硬,但就整本书而言,瑕不掩瑜。钱穆生前未出版过文学史,这本书是学生整理出来的钱穆在新亚书院的课堂讲义。附记中介绍了当时的背景:1949年,岁月动荡,从内地流亡到港的钱穆、唐君毅、张丕介等人,在颠沛流离中节衣缩食,创办了新亚书院。办学条件极为艰苦,几乎家徒四壁,学生也基本交不起钱,获免学费的达到了八成。常常是创办人跑去别处讲学,赚来钱补贴学院。作者的思想深度自不必说,更难得的是书中还有温度和态度。其实,这与其说是专业文学史,不如说是向广大大众普及本国文学。“面对课堂上一张张浸满汗水与愁苦的脸,面对白天去搬砖晚上来听课、传统文化成为他们最后的‘根’和‘家园’的普罗大众,钱穆只能,也必须讲出这样的中国文学史。它不是高高在上的。它值得尊敬。”可以说,钱穆在新亚学院奉行了自己的儒家理想,肩负起了“士”的责任和道义,让文化薪火相传。
  •     在“百度百科”中,钱穆的职业是中国现代历史学家、儒学学者、教育家;在中国学术界,钱穆被尊为“一代宗师”,更有学者称他为“中国最后一位士大夫、国学宗师”。而台湾大学中文系何佑森教授则说,钱穆是一位通儒,即“要有匡时救世的心术,要有明体适用的学识,在著述上,要有‘综贯百家,上下千载,详考其得失之故,而断之于心,笔之于书’的表现”。钱穆先生的成就是完全当得起这个标准的。在钱先生的诸多著述中,《中国文学史》算是较特殊的一本。因为这是由他讲述,他的弟子叶龙记录整理出来的。这是一本时隔60年的课堂笔记,之所以能在今天得以面世出版,实在是很多机缘巧合。叶龙去新亚的时候,选修了钱穆先生整年的完整课程,他听得懂钱穆的无锡官话,他学过专业的速记,他的学习精神和学习态度都极好。感谢这样的“机缘巧合”我们才有幸看到这本有着浓厚个人色彩的“中国文学史”。因为是课堂记录,所以整本书以口语贯穿,没有那种板起面孔的陈词滥调,就像书的推介中说的那样,它或许并不是“理想”的文学史,也没有严谨到可以作为教科书,但是它活泼,有自己的思想,即便隔了一个甲子,读起来仍然觉得兴味盎然。这本书一共三十一章,从《诗经》一直讲到明清章回小说,脉络清晰,对每个阶段的文学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带有浓郁的个人色彩。我们常常说“文史不分家”,钱穆先生即是从历史的角度讲述文学,从中可以看到中国文学的传承变化,并总结出中国文学“最大的观点是带有政治性而并不独立,是为促进人类文化的工具,用文以载道,政治并属人道中的一部分”。钱先生认为《离骚》是中国纯粹文学的开始。他认为好的文学作品“必须具备纯真与自然”,“文学是有情感的,是生命”“文学又是时代的”“最高的文学是不求人解的”,这些观点是他“天人合一”思想的具体体现。我们可以在他的课堂上看到他对历史的考证,如对屈原的诗中“洞庭”的解释,对《古诗十九首》秦以前的阴历和汉太初改历的对比,真是很严谨的;对某个作家的评述,如韩愈和柳宗元,其生活轶事也是补充得具体生动。对于某一部作品的赏析,更是从语句到思想情感,有详有略,让人见微知著。读起来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重回教室聆听教授传道授业。钱穆先生研究文学还注意中西文化的对比。对于小说戏曲,在西方算是正宗,中国则不然。而神话故事,在西方是先有神话、故事而后有文学,中国当时则没有形成文学,是由于文化背景不同造成的。“中国版图疆域广大,难免有了众多地方性”而“埃及、希腊等外国地区因其国土狭窄,故地方性的神话、故事特受重视”。所以,我们常常能看到希腊神话、罗马神话,却很难把中国的神话系统化。不过,想想,中国五十六个民族,分散在各地,信奉的图腾各不相同,确实很难统一。这样想,就很好理解了。同时,他还指出,“中国用文言抒情,可能已达到最高境界,此乃西方所无”“中国的人生在诗中表现,诗落实下来则为散文;西洋人生在戏剧中,落实表现则成小说”。此外,先生还讲到了中国和日本文学上的区别,这点也是很少见到的。对于现代文学,钱先生也敢于大胆直言,说到了用白话文骂人的,除了鲁迅还有吴稚晖。他觉得“中国近数十年来一直搞纯文学的,可说只有鲁迅一人,但他的尖酸刻薄体裁是否可流传后世,则是一大问题”,“中国几十年来在文化学术上的毛病是:一是意见的偏,二是功夫上的偏”。这些个人色彩极浓的观点在“正式”的文学史中是很难见到的吧!而除了文学上的研究外,这本书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先生对学生在学业上的谆谆教导和做人上的诲人不倦。他在一开课就说,“直至今日,我国还未有一册‘理想’的‘文学史’出现,一切尚待吾人之寻求创造”,激励学生发愤图强。在讲到杜甫的时候,他说:“不论今人古人,他们各有不同的技艺本能,好名声不是白白得来,新的是从旧的传承而来,所以新人古人同样值得吾人来尊重他们。”“口是心非、阴奉阳违的,那才不配作为孔孟之徒”。在学习方面,他教导学生说:“文章不光是靠写的,还要会读、会朗诵,甚至会唱。”在写作上,他说:“我们要学习文章,当然创造较模仿容易得多,我们在创造前,也不妨先有模仿。因为创造是要有客观的条件才能形成的。”在书的最后,他还给启发鼓励学生去从事创新著作:“一个人的本领与长处要自己去发现,但不要表现。不发觉本身内有的本领是可惜了,冤枉了。不要吝啬自己,怜悯自己。今天中国学术界有待开荒,早已无人栽种,故如有人花了心机去研究学术,必会有所得”。这便是匡时济世的心情了,也是别的“文学史”书上看不到的。俗话说:“文如其人。”一个人的学识、气质、精神、境界是可以通过他的文字感受到的。看钱穆先生的《中国文学史》,你会感受到一代通儒的博大胸怀和渊博的学识以及对教育的拳拳之心,你会感受到中国文学的巨大魅力和文学家们的高尚情怀!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not bad
  •     不同的视角
  •     提纲挈领,以点带面,简洁浅泛地梳理了一遍中国文学史。既不失大体,又有个人创见乃至偏见。作为课堂讲义,平易好懂,概括性强,穿插各种轶事典故,可使学生迅速了解清以前中国文学的轮廓。
  •     一本充满着情与力的中国文学史解读。你可以读到钱先生对各式文学肆意挥洒的痴迷和跃然纸上的观点:他笃信后天努力多于天赋,而欣赏一句可以修改百遍的欧阳修,已有家族基因却又一生浸没于诗词的苏东坡;他尤爱复古派,偏爱诗词,肯定韩愈的以古为尊的文学观,赞方苞谓言“古文虽小道,失其传者七百年”,遂可说唐宋八大家后,再无人可称巨子。另一方面,他又少有智识分子的拿捏摆态,不喜李煜时把旧国隐于词中,不吝赞美杜甫茅屋被卷却有大辟天下寒士的情怀,不惮亮明自己对水浒和西厢记通俗易懂的欣赏;他接地气,乐见文学能真正在生活中得到泛用,他能发现“西南诸峰林壑尤美”于苏州留园的精妙,他推崇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天人合一。如此一位学者,热情,冷情于他都显得过于满溢或缺失,只有温情,来得刚刚好。
  •     还是先要养成自己的性灵
  •     中国文学入门书
  •     1.还是叫讲义比较好,文学史的话,分量还不够;2.不同意钱老师的文学观,他认同文学的审美价值,但认为最好的文学是具有政治性的,以及作品的优劣与作家的人格有关。但是从讲义中可以感受到这样的观点是经过了严肃的思考的,并不是一味的陈腐或排外。很尊敬这样做学问的朴实和刻苦态度;3.着重讲了中国文学的流变,特别是体裁的变化,古文底子太差,跳过了文言文引用,还是看得很有意思;4.没有好的文学史,不代表没有好的学者或老师,更多的是与大环境相关,写历史是牵一发动全身的。
  •     一部很好的文学入门书籍,评价好与坏的标准在于价值观,而价值观本来就是多样和不确定的,也许尔今奉为圭臬的千百年后的人看来是何其的愚蠢和无知,想要永久的繁荣就需要包容和共存。然而入世之人想要超尘脱俗,难,难,难……
  •     大纲式的作品,很多东西点到为止。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     网易云音乐听完一遍 泳圈老玉的主播电台《钱穆《中国文学史》》http://music.163.com/radio/340384055?userid=54830519 (@网易云音乐)
  •     太多神来之笔。中国文学太多太多「文以载道」,道可政治可思想可传史。钱穆对中国历史的「道」理解太透,以至于讲「文」时,将史与文的传神结合得恰到好处。「每个人心里都应该有一部自己的文学史」。读辣么多外国文学,忽而惊呼中国文学的亲近感和认同感,无可比拟。
  •     2017-02-16,读完,对于建安文学和韩愈这两个中国文学转折点的阐述对个人启发比较大,还有就是东西方的比较,有些观点很受益
  •     2017.3.26-9,我们更注重应用,理顺古今文学史
  •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并不是李延年所作。 《古诗十九首》当是东汉末年之作,而非西汉时的作品。 “文人相轻,自古而然。”是曹丕说的。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是初唐四杰杨炯所作。 以前高中考历史经常引用钱穆和费正清,一直很好奇,看完这本书突然对曹操三父子也很好奇了。#在文末看到了熟悉的面孔莫砺锋教授哈哈哈在南宋纪录片老出现的#
  •     相比《中国文学史》,不如以《中国文学史纲》名之。此书据钱穆先生讲课时之笔记整理而出,并非严肃学术著作,可作入门之用。
  •     钱先生说当代搞纯文学的就鲁迅一人,但那种尖酸刻薄的文风是否值得流传,是个问题。
  •     钱穆先生个人化的文学史,二十世纪之于钱穆,犹如堂吉诃德的风车大战,不求人解却战得行云流水。他一生守护中国传统文化,不曾言悔,只在极偶然的间隙,才留下对时代变迁的一声叹息。觉得钱穆先生身上才是真正具有学者的理想和操守。
  •     挺零散的但看着不累,想来上课讲来应是有趣的
  •     醍醐灌顶。钱穆是无锡人,由绍兴人叶龙记录整理,因为只有他听得懂老师的“无锡官话”。
  •     总体不错,有些章节过于口语化,详略很不得当,有些评论很犀利,毕竟是一代大儒
  •     好书
  •     通识读本
  •     入门级别。
  •     "中国人对待历史要有一丝敬畏与柔情之心。"
  •     正文部分一直觉着深入浅出十分有趣,最后看到附记新亚书院的历史才明白,钱先生的沉痛与深情。 “手空空,无一物。路遥遥,无止境。”
  •     不求甚解
  •     怎么说呢,文科生的眼光还是和理科生有点不同,我在看着书的时候很多时候总是想要按照他说的去寻找些规律,去没有一种享受文学的感觉,没有那种看诗经的时候的感觉。但是又觉得他归纳的不是很好。很尴尬。不过还好,开启我对中华文化的又一次享受之旅。
  •     想想当时讲课的背景:一众陆人离开大陆,来到香港,两手空空,白天学生还要做工,晚上则到新亚书院上课。此时的大陆,一切以阶级斗争为纲,传统的之乎者也被抛诸犄角旮旯,甚至被践踏批判。(如今传统之风又起,可是却中断了半个世纪。)在此种背景之下,在香港这样的地方,还有人做着这样的坚持,不能不让人敬佩。
  •     没想过自己会读这本书,有很多从没有听说过的见解
  •     读完之后,本身是失望的。不得不说,钱穆太儒家了。他求的是文以载道,推崇屈原、孔孟等,于唐诗推崇杜甫,于散文推崇韩愈。讲苏东坡,本身也有错漏。很多都轻轻放过了。但不得不说,还是有本身过人的见解的。谈鲁迅的,让我笑出来。
  •     洋洋洒洒,头重脚轻
  •     这是讲稿,必然不会像钱穆先生的其他书一般严密而系统化。作为入门,甚好。
  •     简明而别有新见
  •     很有趣味,见解精彩独到,只是恨生不逢时,不能坐在钱穆老先生的课堂上听他讲授。五星给前老先生,还有那位上课认真听讲并做笔记的学生。
  •     从中看出钱穆的知识积累之雄厚!
  •     书中内容为钱穆学生所记的课堂讲义,因此并非钱穆本人编写,叫“中国文学讲义”更为合适。书中反复说道“中国至今尚无一本好的文学史”。想来这是真的。
  •     不能说这是一部完整齐备的专业论述,但是一本给人印象深刻,开启后进,有条理的好书。中国文学的发展如同中国历史变迁一样,前后更替,有兴有蓑,有其内在发展的必然性,也有其基因突变的偶然性。与西方相比,中国文学史其实更连贯、更多姿多彩,更赋底蕴 。又感叹今日教科书选材杂乱无章、莫名其妙。
  •     最是深沉凝练,不偏颇不贬低,句句中肯。
  •     一部深情而沉痛的文学史!"他哪是在谈文学史,他谈的,是自己的生命如何蹚过那个时代!"就内容而言,口语表达生动俏皮,中西对比突出特色,详略不一凸显个人所好,是一部适合初学者的活文学!
  •     诚意不足
  •     不是教科书,是讲课笔记整理,有脉络但绝非四平八稳,而是带有很强的个人和时代色彩。不是入门书,需要有一定文学阅读量才好理解。不太推荐非钱穆的粉丝或者非文学史爱好者读,也适用于《中国经济史》。
  •     先秦章节颇有可观者,后继则草草。言遂不甚深。
  •     2017年第100本书签到咯!这本笔记足以透露出“一代通儒”钱穆先生国学大师称号的实至名归。在我的潜意识里,钱穆先生与木心先生对西方文学的态度让他们简直是共轭的存在。该书叶龙的整理当属全盘奉上,也正是这复刻无大改让很多讲述呈现于文字之上,显得并无拿捏略显随意。回头看,把口述压印成文字与纸上,万不可直接照搬。这也就是为何我对蒋勋本人敬佩不已,却对他的《孤独六讲》毫无好感。毕竟最生动的声音演绎突然失哑,本就将表现力大打折扣,若不重新考虑散发书香字暖,不至败笔但仍为大憾。
  •     没有理想的吃苦,那是自讨苦吃,有理想的吃苦,才是一种精神。这是钱穆谈新亚学院的精神中的一句话。我觉得后半句话特别符合叶龙。这本根据笔记整理出来的文学史对现有的中国文学补白。它只提供一个角度,让大众去看到不一样的东西。钱穆说,时至今日,我国还未有一册理想的文学史出现,一切尚待吾人所寻。吾人所寻,叶龙去做了。本书的缺点在书后已有很多名家评过,因为立场和其它多种因素影响,不同的人看待这本书也有不同的评价见解,对我而言这本书是补白,系统性不强,唐诗以前的篇章写的更好,更有条理,但这之后的就显得乱而快了。对社会而言,这本文学史可以激发对中国理想之文学史的出现吧。
  •     诚如陈平原先生所言 一位史家的跨界之作 很浅显好读 这就够了
  •     对西方文学的偏见和木心对西方文学的推崇有得一拼
  •     准备看之前是觉得章节清晰,章节之间较为独立,适合断断续续地看。当读到建安时期文学时,钱先生的观点特别引人注目,对曹氏父子在文学上的造诣给予了我从未触及的肯定,极为有见地。到唐宋时期以后,十分有趣,把那个时期的诗词大家之间的关联及趣闻轶事穿插在文学发展史的其中,读来甚是欢喜。
  •     文学史断断续续,似乎都学过。 但这是第一次读「有态度」的文学史。 略有尊儒贬庄之嫌疑。
  •     老男人送给我的书1,一定要标记满分
  •     我们中国人在文学方面所用的精力,并不把它放在神话、故事上。这原因是由于中国版图疆域广大,难免有了众多地方性,如齐、鲁在泰山两边,风土人情各不相同,而中国人认为要创造一套超越地方之上的文学,因此提倡雅而除去俗。但埃及、希腊等外国地区因其国土狭窄,故地方性的神话、故事特受重视。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