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性》书评

出版日期:2015-6
ISBN:9787510094917
作者:[意]鲁格·肇嘉(Luigi Zoja)
页数:384页

高高举过头顶

“我真的很需要他,但我没有感觉到他在我身边。因为他没有告诉我他是怎样思考的。”这是一个生活在20世纪40年代的意大利的男孩的回答。    就像一些鸟类必须经由父亲的教习才能学会特定的叫声一样,史前阶段的人类也出现了这样的遴选。那些能为雌性和孩子提供食物和保护的猿人才有更多数量的后代。而越来越多的前往远处捕猎的需要也使得“回家”成为重要的活动和需求。读到此节,令人不由得想起张艺谋的《归来》。离家与归来原本就是作为父亲的永恒的主题。但,归来的前提是,为了这个家庭的离开。古希腊神话中的赫克托耳的故事,带给人深深的震撼。    作为爱国者和父亲双重身份的他,抵挡一切诱惑,长途跋涉在回家的路上,可孩子呢,见到父亲的一刻,被父亲的盔甲吓坏了。这副用来防御敌人的盔甲,成为了阻碍父子亲密的巨大的阻碍。既隔绝了赫克托耳对自己内在小孩的流动,也疏远了他对孩子的真正的了解。这个时刻,赫克托耳摘下头盔,用他的手臂,同时也是用他的敞开的心灵与关怀,将儿子高高举过头顶。这一姿势,成为接下来所有时代的父亲的特征。

“父性”并非与生俱来

父性是什么?一直以来,我们都以为父性与母性一样,是与生俱来的,然而鲁格•肇嘉的《父性》这本书却告诉我们,所谓的与生俱来其实也是经过了千百万年的进化而来。一个父亲,有三重身份,“雄性”、“男人”、“父亲”,雄性这个身份与生俱来,它是一种生理实在,是解剖学分类,而“男人”这个身份则需要后天学习,它是人类发展的社会化产物,是区别于“女人”这个身份的,是有独立、个性化特征的“雄性”,一个人可以一出生就是“雄性”的,但并不代表他是“男性的”。父亲,这个身份最难习得,“父亲的悖论”要求“父亲”这个身份必须具备五个功能:挣钱养活老婆孩子、保护自己的家人、家庭规则的建设和维持、教育孩子教会他们思考以及为自己在孩子心目中塑造一个顶天立地的强大形象。网络上有一句话击中了无数少女心“女人你慢慢扫屋,我为你去扫天下”,可见在现代社会人们对男人的普遍认同依然是家庭之外的,“养家糊口”这是对一个男人最根本的要求,若是不能养家糊口,那么他在家庭、社会以及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就会大大弱化,所以“养家糊口”其实与在孩子心目中的强大形象是有必然联系的。现代社会很多父亲都去“扫天下”了,忽略了“父亲”这个身份的家庭内部责任,他们尽一切努力满足了孩子对物质的要求,却不能教给他们如何去思考,没有告诉他们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这样的父亲形象其实是不完整的,是一种“父性”在家庭中的缺失和退化,就像蛮荒时代,“父亲”对于孩子和母亲的责任是提供食物和保护,而抚养、教育和照顾孩子的责任却全部落在了母亲身上。与母亲这个身份不同,衡量母亲履行义务到了何种程度的标准是她如何教育孩子,如何与孩子进行互动,而衡量一个父亲履行义务的标准,除了与孩子的互动还有与社会的互动,如果一个父亲与社会的互动是弱势的,在社会价值观的评价下父亲是软弱、渺小、无能的,这样的父亲必然会受到孩子的鄙视甚至嘲笑,而同样的情况若是发生在母亲身上,也许孩子只会产生同情和怜悯。一个男人,并不是在孩子出生的那一刻就无可厚非的拥有了父亲的身份,而是在他与孩子建立关系的过程中被一步步的揭示出来。父亲这个身份是一种心理和文化的事实,不是仅仅由他与孩子在生理上的联系决定。《父性》中鲁格•肇嘉通过对史前阶段雄性向父亲的跳跃性进化,古代神话中诠释的父亲意象,父性在罗马时期的推崇与现代社会中父性的缺失、衰竭和追寻,向我们展现了父亲这一身份的演变以及父亲在家庭、社会中的重要性,父性的缺失对家庭、社会以及孩子所产生的影响。一个社会和谐构建的命门是“夫妻关系”和“父子关系”,一个男人在婚姻关系以及父子关系中的表现,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平衡。如何成为一个好丈夫需要学习,而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父亲则更需要探索和追寻。

通往文明、又走向伤感的父性之路

迪士尼动画《狮子王》打从一看,就感动我不止一点点。丛林之王木法沙,有着不可剥夺的权威与力量,但他魅力所在,是作为一名父亲,倾注给孩子宽广柔情的时候。当他挺身陷入危险营救辛巴的瞬间,漫溢的勇气和巨大的爱,油生敬意。换做人类世界,这样的男性魅力是不容辩驳的,每个孩子,被这样英雄般的父亲吸引,大约心灵弱小,或拥有一位温柔兼勇猛的爸爸,令人骄傲。都知道,父亲之于孩子,有太多心理需求,而《父性》这本书,大限度地关注了这方面,可确切点说,它是探讨父性本身,它如何生成?对孩子甚或社会,有何种影响和推动?本书从文明的最初说起。类人猿时代的动物性无规则交配,转变为人类家庭生活,脱离繁衍生殖单一取向,随后产生男狩猎、女采集的夫妻模式,男性也首次加入养育后代行列,却并非本能驱使。作者写:“如果没有意识到本能的顽固,没有意识到有必要重提本能,没有意识到文明的需要——文明将一种折中方案强加于本能之上,那么,在我们称为‘文明’的发展进程中,不会有持久的进步。”由此说明男性暗含根本的好战心理,间接映射青少年叛经离道的冲动时期。“父亲身份不是生而知之,而是通过后天学习而获得的”。因而,既然父性得以进化的原因,是时刻与本能对抗、时刻创造、时刻学习得来,孩子观察爸爸的行为方式,便是吸收模仿的直接渠道。但本书搜寻的重点,不仅在父性对小孩产生的引导功能上,还揭示父性占有历史的地位举足若轻。鲁格•肇嘉说:“父亲的身份是自我强加”、“父亲是文化建构”,简言之,父亲的存在,归属文明结晶。他具有“创造延续性与记忆,阻止每一代都不得不面对的归零状态的出现”。人类社会与动物社会在这里一分为二,而男性本能蜕变父性意志的过程,是漫长而艰难的。在欧洲最早的文学形式希腊神话出现之时,原始社会的精神产物犹自成型。作者从这追寻,摸索出一条可观父亲形象的演变道路。《伊利亚特》的赫克托耳、《奥德赛》的尤利西斯、《埃涅伊德》的埃涅阿斯,他们从率先唤醒男性的柔暖,到逐渐展示出坚持、耐心以及冷静克制的良好品质,再到完成“男性的兽性与父亲的虔诚精神之间的斗争”的革命性转变,最终,父亲定型。但正如书中观点,每一次变化,都与本能保持冲突,整个演变过程充满矛盾、挣扎和压制,但文明之所以行进到今天,源于每一次变化之后的人性胜利。于是不难觉察到,父性是除开自然形成之后,延伸创立的人格品性。所以,本书讲到的“父性缺失”,映和当下环境,呈现一种完整人格的剥脱状态。有研究表明,现代孩子十岁之前,需要精神搭建,十岁之后,倾向物质满足。内在需要向外移走,如此现象,成人的浮躁虚空,竟从小养成。鲁格说:“在当今社会,父亲与其他人,并不是父亲与父亲的关系,而是狼与狼的关系。”他主旨男性潜在暴力,却直击现行的消费主义之弊端,即物质生活一目了然的“声望和权利”将带来的文化凝滞。《消费社会》作者鲍德里亚说:“消费主义是指这样一种生活方式:消费的目的不是为了实际需求的满足,而是不断追求被制造出来、被刺激起来的欲望的满足。”浸淫在消费文化的生活和以往不同,外加家长无意识地推波助澜,他们努力填补经济空缺,致使外在形象膨胀,内心虚浮感更甚,对孩子的成长环境,抑或社会主流思想造成的影响难以修复。难怪作者感伤:“物质上的成功凌驾于伦理上的成功,这一价值观取得全面的霸权。”如今我们定义的“成功”,不免要与父亲划等号。父亲这样要求,孩子这样看待。可真正的父性品质,被时代狂潮隐匿,牵引孩子与社会接触的正向思维、自身的勇气、谦卑、理性、温和以及手把手教孩子解决问题的场景没落当下情境,一系列事物的发生,都远离了文化的丰富内涵,对父亲人格魅力的内在向往和骄傲,大范围转化物质意义,所以鲁格•肇嘉继续伤怀:“父亲的缺失是家庭的不幸,是妻子的忧愁,是孩子的悲伤,也是社会的抑郁。”为什么要言传身教?本书中,我们将理解更广泛的深意。

解构“父性”——父亲“功能”的重建与续写

“父亲”,这个熟悉的语词指向现代居家生活中一个人们颇为陌生的概念,如果概念本身是“事物或者过程在人脑中的映像”,那么“父亲”恐怕是那个映像之中的映像、或者穿梭在电光石火中的“谜中谜”……这个“固有”角色不是额外的“创造”。父亲随每一个新生儿而降临的事实,都会让人觉得轻巧且不值一提,因此很少有人会像本书的作者一样富有耐心。鲁格·肇嘉,这位意大利心理分析家透过历史、生物学等一系列人类文化的广阔视角,试图观察父亲、勾勒其肖像与人类的图景,他不单关注作为人类学、神话、现代社会中的角色的父亲,更用“解构阅读”、抽丝剥茧地为读者展现了心理层面的父亲的意象和模式。通过这些略显抽象的描摹,我们得以窥见初步的几个方面:男性的蜕变、父性在建构初期同自身的斗争以及对外部世界的抵抗(“父亲的悖论”)、父亲天性中的“发明”意识等。实际上,肇嘉指出,父亲的生存状况很大程度上是处于“病态”下的,这类痛苦的体验经由“自相矛盾”支撑起父亲的功能,因此,我们可以说,“父性”的成立是各种博弈——哲学和宗教的相互容忍、军事和经济的巧取豪夺——发生并呈现出的文化特征,如同一次战争过后宏伟的残余物与灰烬。在这之后,父权制恰恰需要通过某种“对立”而共同生产出来的“矛盾”作为纽带,维系父亲作为历史与文明的主力军作用,这是父性同欧洲文化本质的联系方式(而文化构成本身所需的驱动力在我看来,更像是一个“不论其性别为何”的心理性父亲,而不是某个具体的家庭内的男性成员)。与以上所述对应的自然界,传统上被看作是阴性(母性)的象征,文化顺理成章地被归为阳性的,它似乎再度强化了人们对“文明”的男性化的印象,在这里,父亲好像尚未诞生,男性的生殖行为与记忆格格不入的窘相,进一步地使他们视女性的身体为渴望摆脱又无法真正拒绝的对象,正如女人养育了孩子、母亲养育了父亲、妻子养育了丈夫,他们(男性)脱离母体、穿过狭窄闭塞的出口,在那段婴孩时期仍将重现回到母亲的怀抱,一些男孩选择永远地停留在原地(恋母情结),另一些男孩则迸发出惊人的狂暴力量,想要置母亲于死地、或与母亲交欢(成为父亲),他们怀着各种冲动逐渐长大,向一个真正的“父亲”(称呼)进军。然而,当男性第一次直面父亲的身份制度和纯动物的生活准则的冲突时,困扰他们的心理依然难以预知,这种巨大的疑惑,同样左右着作为“旁观者”的我们。纵观有记忆的历史以来,进化的历程似乎首先推动了人类社会和文明的转变,它伴随一系列的变化,其中不乏雄性动物的使命(“父性是雄性对自然的战争”),他们的任务与以往相比,显然更加琐碎、含糊其辞:当海洋中的生物完成外部受精,雄性将延续独自照顾后代的传统“德性”;随着繁衍行为被挪到陆地,雄性对后代的概念逐渐减弱,他们失去了掌控局面的能力,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后天习得智慧的生物(即便赫拉克利特早已将以男性为主导的“战争”直接说成是“万物的父亲和王”,类似男权色彩的话语也并未能掩盖他们进入文明社会之际所展现出的脆弱与踟躇)。关于哺乳动物的父性退却问题,肇嘉给出的事实——同时也是一个关于“追寻父性之生理基础的形成”的问句——试图引发人们追根溯源的欲望,他亦注意到进化在不可逆的性别区分面前竖立起的高墙,这些纷繁的连续思维让人避免了那种一再唾弃、指责男性的原始本能所带来的“原罪”的冲动。男性在日后要为人父,或是设法逃避那种身份的限制,但他们必定要承担、忍受并再次怀着妄想逃离诸多困境,其中一些是由他们自己制造的,另一些则是通过自然(或“女性”)对他们施加的影响力而意外获得的。教义故事的科学性,令不少人开始关心自身的起源问题:诸如此类的故事当中有否同历史的滚滚车轮碾压过的痕迹相符的?古希腊诗人赫西俄德提及的“最初的夜晚”预示人终于踏入精神的大门之中,“文化”以现世和形而上学的尖锐碰撞拉开序幕,这些都被本书作者不加掩饰地“指定”为文化建构过程中闪现的“心理生活的生理基础和社会基础”。类似情景还出现在父权制与母权制的话题里。人们时常希望联系自身的记忆、进而得出一个“统治者”的形象,他们期待一个统一的、关于起源的幻想来自圆其说,在饱含激情的“潜意识”中,人们对母系社会的假设转变成为一种美好的“心理联系”,或者说,这种整体视角下的个人经验捍卫并深化了父系统治或母系统治的“完全不对称”的迹象,群体性的观念对于个人而言,总是有更多的说服力。如赫拉克利特所言:“父亲,在成为父亲时,也成为自己的儿子。”一个父亲需要运用双向的力量说服自己,以此维持父性的状态,他或许还需要更丰富的痛苦体验(我们在下文也将谈到这一点)。此时父性本身已同理想化女性统治下的社会有了根本的分歧,女性作为仪态威严的母亲掌控了孩子的命运。当然,在这里肇嘉明确并且反复提及,母系社会的原始文化至今仍缺乏线索,它带着原始的情绪流存于“每个个体的最初意象”中,这些意象遵循人类心灵一贯奉行的对外界的描摹和观看,返回并形成映像,它间接影响了人们对母系社会的态度,令这一论题延续至今,记忆与好奇心的扩展也为后人创造了经久不衰的“母系”与“父系”情结。作者在“父性的革命”一章中说道:"我们不知道一种新的行为模式需要多少世代(一种不是由自然进化衍生而来的变化)才能变成某一物种永恒的特征。"普遍而广泛的焦虑(情绪倾向)激起我们重新认识“父亲”的渴望,随之而来的问题便是:我们如何在“认识父亲”的众多的合理方式之中做出恰当的选择?这显然不是一个确切而严肃的认知问题,在此我们可以把父亲想象成一个多面体,或是棱角分明的山坡,整体看来,山的斜面上总会有一些空隙与平面供人休憩;往细节处观看,坑坑洼洼的山体有更多的落脚点值得继续攀登、探索,没有这些耐性,哪怕与人群一齐攀爬,恐怕也难看清什么,顶多算是“雾中行走”。现代父亲的隐形与缺席,背负着责难和嘘声,继续成为公共领域的热门话题之一,其频率仅低于母亲,以至于问题本身的沉重感渐渐隐去,舆论的矛头只能指向浮躁的大众,而其中具体所指的东西,让每一个群体都感到费解——到底是什么杀死了肉体的“父亲”、抹去了灵魂的“父性”?从远古时代起,男性形象在拟化的女神之下,少有引发思考的能力;观察当下社会,我们也不难发觉,“性别特征相当明显的女性图片,现在不仅在广告和高级大众杂志中占据主导地位,在官方图片中也如此,其象征意义很难逃过未来考古学家的眼睛:自由女神像和国家精神……”很多时候,人们喜欢用抒情的手法将祖国、故土比作母亲,甚至将整个自然界以及潺潺的溪流比作母亲的乳汁,父亲即便是在最显眼的位置,轮廓依旧是晦暗莫辨。肇嘉引用《奥德赛》中尤利西斯的独白,无不讽刺地揭示道:“……但是,她们从没赢得过我的心,从来没有。因此对一个男人而言,最亲切的是他的国家,他的父母,即使在他住在异域奢华的宫殿,远离了生他养他的人的时刻。”可见尤利西斯这位航行者要靠的岸正是无所不包、在暗处静静守候的“父性”。于是,我们不得不说,“那些不能说明其所处社会信息的形象,是'语义不明'的。”肇嘉进一步犀利地谈及历史与想象之间的互动关系:"我们不想利用考古学成果来得出谁占统治地位并引导历史进程的结论;相反地,我们利用历史本身——不仅重新发掘昨天的神话和今天的诠释——来理解是什么力量引导了想象。"“透过事实看到幻想”,人们正是从生活与神话(故事)的共鸣现象中获取介质来进行想象的工作。作为西方社会的人类原型,掌管希腊小岛的神话英雄尤利西斯有多重身份,他最后决心将自己改造成新的历史性人物,同时构筑起“内心对话的史前雏形”,以此重申男性英雄的意志,由这一冗长的意志回望过去,男性还处于迈向父性的前夜,朦胧的觉醒意识混合了勇气、忠诚与镇静,目标便是指向控制——对意志与外部环境的强有力的回应。"尤利西斯有时是个驯兽员,有时是一个教师,有时是自己的教父。他既是个孩子,又是个理智的成人。"回归现实后,男性是否有足够强大的意志来应对矛盾与挫败?答案仍旧摇摆跳跃, 父性在多重顾虑的包裹之下,成为日常生活的样貌,无情地藏匿起来。父亲还在内心深处抗争,他在心理生活中体验归属和重逢的需求,他在外争取控制的权力,同时必须保证自己不至于陷入男性特有的戏剧化的攻击性和狂乱状态而走向毁灭,父亲的命运连同人类的文明享有同等的悖论:我有欲望,但我会禁止自己的欲望。现代民主文明下的父性在传统的历史信念中渐渐远去,并以更加粗暴、隐晦的公共事件的形式重新出现在公众的视野,这一“返潮”使得那些因父权制而受到伤害的人亦无所适从。父亲在日常生活中承担起的家庭职责让这种付出(奉献)看起来十分尽责,很少有人(包括父亲自己)因父性所经历的无意识衰退而注意到父亲的艰辛,他们在全新的领域开辟了通往自由的道路,也流露出逃离文明、恢复本能欲望的症状,而此刻,当我们打开这本充满犹疑的“朝圣”之书,我们禁不住向人类以及现有文明的命运发问:现代人对“父性”身份的惯性认同,会将文明带向何方?“父性”又能否重拾其平衡,跨越更高的山脉?追寻未来的父亲,永远在路上……

大脑洞,很有趣,必须和《男权的神话》一起看

此书视角独特,对由史至今“父亲”形象的提问和分析十分有趣,并对与其相互作用的社会演变过程作出了貌似很有说服力的解释。(说貌似是因为我不是专家)阅读过程中,发现了几个自己早就感觉到的难题,欣慰于作者考虑到了,并向我显示它们只是巨大链条中的小环节而已。令我再次折服于知识分子的力量和读书的益处。我不想复述书里的内容,想看你自己看。只想提醒,要时刻把握整体。必须和《男权的神话》一起看,这两本书是一套。关于“男性的空虚感及其焦虑”,倒是想强调我们个人的意见。也许“男性的空虚感及其焦虑”是比父亲身份这个问题更深刻的问题。男性就是无法直观到自己创造了生命,这是和女性最大的区别,或者说最大的区别过程的开始部分。想要获得“这是我的孩子”的认识,似乎男性就必须动用理性,可能这也是男性可以表现得比女性理性的一个动因。注意我的用词是“可以”、“可能”,因为太多的男性看起来是失去理智的。但这又可能是另一回事,因为作者已经阐述了现代社会男性正在加速退出“父亲”角色,重返“雄性”角色的现象。女人完全可以靠自己的整体来感知世界,她本身就能孕育。男性若想获得对世界的高级认识,也许就只能靠思维了,因为他看起来更加封闭,更孤独,更局限,所以也更容易溃败,更容易疯掉。据说作者师出荣格创立的分析心理学,并学习了进化心理。我一向认为,进化论是个很好用的武器,但也意味着危险。如今很多业已开端的理论体系,假如被进化论指摘一番,很可能粉身碎骨,要么就脱胎换骨。进化、遗传、生物学、人脑研究,不可阻挡的是如今科学的最热的热点之一。对生命科学地位日益攀升的补充我仍然相信只有科学才能成为拼杀到最后的那一名战士。但此书告诉我,这名战士必须思考文化。生命科学的日益发展的确不自觉的助长了现代人向动物性撤退的趋势,但这不是科学的错,而是文化意识的萎靡所致。经济结构在吞噬着一切。知识分子愈发势单力薄。几百年前识字还是奢侈的,如今突然廉价了。也许再过很长一阵子,更多识字的人才会把注意力转向奢侈的精神领域。关于荣格荣格在自传的最后部分,留下了这样的警示:我相信科学,但我看到了科学的局限性;我相信心灵,但我看到了心灵的局限性。这个警示对我的意义是一种修正。我一直相信科学,当我明确发现我已经不可逆转的相信科学时,但我也看到了科学的局限性,那就是科学没有谈论的事情不代表否定。但荣格的警示令我发现,自己并没有将科学与非科学赋予对等的地位,在我心中科学明显重于非科学。荣格似乎是公平对待二者的,这也是我最崇敬荣格的地方。我本有的困惑好几年前,我就有了这样一个模糊的武断的意象:现在年头不好,不适合生孩子。没想到这本书的看法也是说,从某种意义上,现在不如过去好。但他当然不会说该不该生孩子。我不能说我正确,因为我不能高估自己的直觉和动机。但如今的人的确都像疯子一样。把书里的文辞换成俗话就是:缺家教。书中的预设信息一 偶像是多么的重要。二 仪式是多么的重要。三 铠甲是多么的重要。四 学习是动物的心灵几乎唯一会做的。五 学文的人扯起来真是令人眼花缭乱,以至于令人怀疑他们的态度是否诚恳。六 心理意象太纷繁太复杂。必须和《男权的神话》一起看,这两本书是一套。

【书评人俱乐部】父亲的精神内核与传承

当拿到意大利心理学家鲁格.肇嘉《父性》这本书时,第一个反应就是:真沉啊!凹凸的封面厚实硬挺,好有质感。看到书名想当然认为这是和当下最热门的话题一样——家庭教育中父亲的重要性和父亲的缺失,云云。拇指压住页边快速移动,进入眼里的有希腊神话和宗教,这个有意思,我总觉得这些特显学问。于是,开始仔细阅读。还是不对劲,不是心理学吗,怎么象在上动物学课?原来是从史前史和动物学经典古代问题来讲父亲的特点,没提及心理学,一直追寻父性之生理基础的形成,进化已经前进到很快接近人类的地域,父性却退回到比鱼类更低的水平。年幼的类人猿比成年猿的学习能力更强,而成年母猿比成年公猿学得更多这一事实,应当源自它们不断重复得与幼猿的共同时期而不是源自天生的优越性。除了教习后代,母亲还向它们学习。现代人们说:生个孩子傻三年。因为母亲社会关系减少,缺乏社会经验,看事物也从孩子的视角出发,也就是说母亲的眼界和心理都和幼儿保持一致,以至变“傻”。而母猿不仅没“傻”,反而更聪明,是不是动物的世界比人类要简单得多,它们更多地需要对付自然界的变幻莫测而非人类的勾心斗角。孩子想要的安慰不独源自父亲的爱和正直还期望父亲是强大的,是一位胜利者。社会关系的功能不仅在于爱,也不仅在于正直,还在于纯粹的、赤裸裸的权力。父亲是否善良摆在了次重要的位置。我们的传统屡屡认为一个行为公正但未能在外界取得成功的父亲远不及那些不公正却胜利加顶的父亲。这真是亘古不变的定律,我们衡量一个人,羡慕一个人,崇拜一个人,先想到他的成功,人的品行往往忽略。正直、善良不足以让人重视,因为这些能当饭吃吗?一个竞争的社会似乎这些成了事业发展的羁绊。雄性接受了父亲身份,其理由对于动物进化的整个过程而言完全是外在的,理由仅仅存在于历史里很心里生活当中,雄性带着更多的刻板、差异与很强的攻击性来拥抱父亲这一身份,也更少发自内心去拥抱,雄性不全从自然中接受而必须在生命进程中去学习的东西。哺乳动物学的范畴里雌性与母亲一直是同一事物。这些因自然形成的父亲身份也就注定男人对待父亲身份的态度,以及为什么父亲与家庭的疏离和被边缘化。神话和古典时期的父亲——正如希腊神话深切意识到的,也正如荷马史诗中读到的——身着盔甲既是进攻性的,又是防御性的。古希腊人来说父亲独自就可担负起养育孩子的责任,母亲的功能被排除在对孩子的滋养之外。曾听当父亲的人不无自负地对孩子说:有爸爸在就可以养育照顾你,妈妈能给你的,爸爸完全能做到。这些父亲肯定没得到过古希腊人的“真传”,但却有同样的认识,或许这是男人的共性。书中用赫克托耳、阿喀琉斯、尤里西斯和埃涅阿斯的故事讲古代父亲。最具备父亲特征和善良性格的赫克托耳最终是失败者,他的死,牵连他的孩子。古代的残酷习俗声称,没有父亲的孩子既没有身份,也没有荣耀。由于社会是父亲的社会,而一个没有父亲的人在社会中是没有地位的,也得不到社会的尊重:他只能是一个被驱逐者。最出乎我意料的内容莫过于父亲与战争,因为我从没有意识过它们之间有关系,简直闻所未闻,所以感到格外有趣和兴奋。独裁者把自己打造成国家的一个半神式的父亲。希特勒和墨索里尼由于他们投身于一场急于求成的战争而失败的。但是,父亲会考虑计划,会根据时间进程来分配自己的能量。独裁者把自己送上了死路,因为事实上他们缺乏父亲的主要品质:他们都被急躁的心理驱使。战争被想像为一个国家和另一个国家的对抗,但到最后,战争往往变成了儿子们用兄弟情谊对抗象征性的父亲——各国都一样而与战争无关。现代与颓废男人中有这样的例证,当妻子怀孕后,他们对妻子的性欲马上就消失了,这些男人突然成了连他们自己都不能了解的神秘之物。《红楼梦》里王熙凤小产,贾琏便在外书房找多姑娘,看来男人的这种无法预知的变化古已有之。2010年英格兰球星鲁尼在妻子科琳怀孕期间与其他女人交往,妻子在生完孩子后和他离了婚。而在国内闹得沸沸扬扬的文章同学也该且行且珍惜了。和朋友聊起如果文章再犯,该怎么对待他?朋友毫不犹豫地蹦出两字:胖揍!最后吐槽中文译名,书名本身是《The father Historical, Psychological and Cultural Perspectives》,翻译成《父性》,难怪我一直迷糊这书的主线是什么?还好,我懂英语,才明白书写得一点没跑题。懂外语很重要!================================================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拉丁美洲的母权社会也是由于天主教教会的长期影响造成的,天主教会从不重视父亲的形象,远不如新教和犹太教那样强调父亲在家庭中的分量。显然,罗马的天主教会从来没有否认过父亲的价值,但是它从来没尝试过要使父亲成为孩子的偶像。

父性之爱的危机

读《父性》这本书,忽然间你就会懂得为什么父亲和母亲对孩子的爱是不同的。当懂得这个道理之后,作为母亲,在教育孩子方面,你就会正确处理与父亲之间的关系了,也就理解了父亲的一些做法了。作为父亲的人,也就会在家庭责任感方面,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了。所以这本书是一本让人从内心里审视自己的书。不过此书的文字专业性比较强,很多语言非常严谨,必须耐下心来细细品读,阅读越觉得作者的研究是科学的,是值得的。雄性从只奉献一些精子,然后就跟雌性还下一代没有关系了开始,父性在一点点地进化。他们出去打猎,当吃不了的时候,就想到把猎物带回家,给妻儿吃。妻儿由吃大量的素食,到开始经常吃荤,成活率也在上升。父亲由长期在外到越发恋家,再到在家庭中承担一定的责任。父性的作用就越发明显了。父亲的作用更多地体现在社会性方面,这也和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的经济制度有关。父亲的爱是有条件的爱。父亲的原则是:“我爱你,因为你令我满意;我爱你,因为你尽到了你的职责;我爱你,因为你很像我。”与无条件的母爱相比,有条件的父爱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消极的一面是,父爱必须通过努力才能得到。如果辜负了父亲的期望,就会失去父爱。对于父亲来说,顺从是最大的美德,不顺从就是最大的过失,不顺从者将会受到失去父爱的惩罚。父爱的积极的一面也很重要,因为父爱是有条件的,所以我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争取。与可遇不可求的母爱相比,父爱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努力获得。虽然父亲在承担一定的责任,不过,父性的危机依然时时存在。下一代的成长,完全依附母亲,那么对他们的成长是不利的。父性的存在,对下一代的教育意义是重大的,可很多父亲却没有意识到。父亲与子女之间就是没有母亲与子女之间亲密。所以,尤其在当今的社会中,父亲如果不能很好地起到示范、引领作用,那么他这个角色就是存在危机的。心理学的书,很容易产生枯燥之感,不过读这本书,你会从中发现很多知识,有耳目一新之感,同时感觉到自己原来有很多知识是陌生的。静下心来品读吧。

父亲意味着什么

《父性》一书较为厚重,如同夏日晾晒在阳台的沁着水滴的衣物,当我们拎清不同时期父亲的演化和转变过程,才能使水滴蒸发留下透彻的洁净,去追寻父亲一词背后的深沉意义。“父亲”更多的是一种后天习得,现实中真正能承担起父亲角色而又实现父性意义上的男人寥寥无几。我们总在思索,拥有权力成功而没有做到陪伴教育孩子的父亲是否完成了孩子内在心理上的期待。父性的缺失是一种社会的不安情绪,生活中总是有无法平衡的事情。在被定义的七个父亲功能里,一些功能正在被弱化。如果一个父亲成为一个孩子的模范,那么在很大程度上,他又不能完全顾及到花时间陪伴孩子等其他方面。很多人宁愿父亲是权力和金钱上的成功者,也不会只想要他是善良道德的模范而没有地位和权势。从史前史阶段再到神话和古典时期,父亲的角色在逐渐改变,它已经超越了单纯的繁衍后代的价值体系。历经罗马时代、法国大革命,家庭中父亲的权力也在改变。父亲的力量形象在古希腊时期便被强调,而在工业革命,父亲最初是在离家近的地方工作以养家糊口,但随着工业的扩大化,又不得不离家更远。记得我小时候,父亲也是在离家近的地方工作,因此有很多一起相处的机会。后来父亲外出打工再到定居市里,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少之又少。经济宽裕和陪伴好像总是不能两全,这也是为什么现如今留守儿童问题出现的原因。父亲们在实现抚养功能的同时,不得不放弃陪伴和教育孩子的机会。当社会一次次面对留守儿童犯错甚至意外失去生命的时候,我们是不是该审视父亲的所作所为以及社会制度。实现父亲的意义并不是一个个体或者群体就能够解决的,对于母亲或者孩子本身来说,要改善的事情也有很多。曾经轰动一时的“我爸是李刚”,侧面体现的又何尝不是父性?对父性意义追寻的脚步从未停歇。在父亲已然成为奢侈品的今天,无论是贫穷还是感情导致的父亲缺失,都让我们有足够理由相信,父性在一点点枯竭和退却。父亲不单单承担着经济责任,更重要的还有陪伴和教育。父亲们舍弃温暖的家庭去创造物质条件的丰盈本身也不是错误,但如何平衡父亲的其他功能,值得所有的人去思考和探索。

寻找缺席的父亲——《父性》

最近一直在看这本鲁格•肇嘉的《父性》,我真正被吸引,是从第5页的中文版推荐序二开始,李孟潮写的这个序我不是看的,二十整篇读下来的,因为觉得实在写得太精彩,最经典的莫过于对“雄性”、“男人”和“父亲”这三个身份的解读,让我想起那句大家都熟悉的话“我只是犯了一个所有男人都会犯的错”,显然,说这句话的人就是没有很好的理解这三个身份的不同定义。鲁格•肇嘉是位心理分析家,本书却不仅仅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解读父性,他也通过对人类进化发展历程的叙述,通过对希腊古典神话和古典时期社会的研究,来探究不同时期,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社会的父性的发展,和对父性的理解。本书由几个真实的故事引入,均是以孩子的角度来探究父亲,以真实的故事,真实的父亲形象对子女产生的实际影响切入,来思考所谓父亲的意义。本书科学性较强,作者从多方面研究分析父性的发展历程,运用了大量生物学、社会学的知识,由此可见作者为写此书之用心。绝大多数人会认为,生下孩子便是其父亲,但是这只是生理学上所谓的父亲,与本书研究的父亲完全不是一个概念。当原始人由于物尽天择,开始直立行走,两性之间的职责开始清晰分离,母亲的双手忙于照料孩子,男性的双手为母亲和孩子提供食物和保护,男性便可以开始称自己为“父亲”。由此看来,父亲这个称谓的开始不是起于单单与女性诞生了一个新的生命,而是源起于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提供生存必须品与保护。由于母亲与父亲在孩子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和承担的分工不同,母亲孕育了生命,而且在胚胎成长的阶段及孩子婴儿时期与孩子保持长期的亲密关系,所以母亲的身份确立显得理所当然。而父亲由于极少参与这个阶段,也许在一段时间内都无法很好地进行角色的转换。在现代社会,父亲们也许会被一个错误的社会导向误导,认为提供给孩子足够的物质才是父亲价值的体现,所以越来越多的父亲全身心投入工作,以为子女创造更多的物质基础为终极目标,殊不知,真正的父亲包括五个成分:供养、护佑、归训、传道、胜利。而为子女提供物质基础仅仅只完成了供养这一职责。美国经历了两次重大的父亲缺席的危机,一次就是工业革命,另一次是二战。工业革命让父亲们走进工厂,为了生活奔波,工业的飞速发展却也禁锢了父亲。二战让父亲们走上战场,长久的远离家庭,甚至因为战场上生命的消逝永远无法回归家庭。这两次父亲的缺席,给整个国家造成极大的动荡。父亲的缺席给孩子造成的影响辐射到整个社会,国家的复苏由此经历了漫长的时期。而今天的中国也面临相似的境遇,越来越多的父亲远离家乡去往大城市打工,越来越多的孩子成为留守儿童。根据权威调查,中国农村目前“留守儿童”数量超过了5800万人。留守儿童由于亲情缺失,心理健康方面存在阴影,很大一部分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自卑懦弱、行为孤僻、缺乏爱心和交流的主动性,还有的脾气暴躁、冲动易怒,常常将无端小事升级为打架斗殴,甚至吸烟,喝酒。这与缺乏父亲的归训与传道不无关系。如果改变这一现状,是整个社会的共同责任。这本书指出欧洲文明从古希腊时期开始,就是要解决父亲的危机。而今天的中国也必须要解决父亲的危机。作者斩钉截铁地说“没有一个坚强的父亲支持的中产阶级,迄今就没有哪个国家或民族完全进入了现代社会。”“一个民族的成功与一个坚强的父亲形象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寻找缺席的父亲,这是个值得所有人深思的问题,这也必将成为整个社会共同的责任。(有两个校正漏掉的部分:1.中文版推荐序二P10中“父亲这个身份认同一般来说,包括了四个成分”中的“四个”应为“五个”2.导言P4第10行“父辈的攻击性的衰减是一种的积极发展”应为“父辈的攻击性的衰减是一种积极的发展”。)

2017 Jan. 16-22 读书笔记3

一开始选择这本书单纯是因为感觉至今为止以父亲的形象对男性进行解读的文章并不多,出于一种新奇开始了阅读。不得不说这本书很大程度上是用西方的文化背景,对父性的历史、今日进行的阐述。虽然说人类在原始阶段拥有很多的共性,但是随着文化和社会的发展,后天的这些因素也会导致差异的产生。因此,这本书对东方世界的解释力就大打折扣了。希望也有人能够从同样深厚的东方历史的角度去探讨这个问题,相信这两者的对比将会是一场绝对的精神享受。作为一个自我标榜的平等的人权主义者(既不偏向女权,也不偏向男权),书中的部分观点还是有些冲击的。对男性的一些所谓的不道德行为的史学角度的分析和解读,实在有些难脱巧言为其开脱之嫌。也许是我个人有着莫名的阴阳平衡观念,我并不认为历史会对一方特别地优待。既然女性在由女人向母亲的过度中拥有顺其自然的过渡优势,父亲在权力和地位上的心理优越感何尝又不是女性渴望但又鞭长莫及的呢?从男性的角度解读女性的心理需求,这本身就是一种不公平的做法。值得一提是,作者对古希腊和古罗马的神话故事中人物的分析,以及将其运用到解释父性的历史渊源之上,的确是别具一格、风格独特。不过,说实话虽然本人也了解过部分西方的神话故事,但毕竟没有深入研究过,因此对作者这一部分的论证实在是不敢苟同。相信如果是对这一方面有所研究和兴趣的人,应该会觉得这会是一个很新颖的观点吧。在我个人看来这是一本以西方的视角去解析西方的“父亲意象”的书。从男性和父性的原始区分到近代对父亲的缺失以及更严重的对这种缺失的追寻的缺失,这是一本作者的个人色彩浓厚、观点鲜明的一本书。不过,也许是因为是译本,有些地方略显冗长,建议有条件还是读英文原版。也许等日后我对西方神话故事再多一些了解,再去翻看原著吧。结合我个人的成长经历,我是听着“男孩要比女孩晚熟”这种话长大的。而且,用不严谨的眼光去看社会,平均来讲女性所谓的“道德水准”好像真的是比男性稍高。当然这背后有各种像是锚定效应之类的理论推翻我这所谓的观察,但是我们可不可以把这种简单的、不严谨的认识本身作为一个探讨的对象呢?如果是的话,这背后的原因真的如作者所说,因为男性对道德的顺从是反本性的驯服,而女性却是自然的演变吗?如果是的话,是什么导致作为当时社会规则的制定者的男性会允许这种不利于自身的文化或社会规范的产生呢?这是人类自主的选择,还是说是一种不知名的不可抗力的牵引?本人才疏学浅,到底何为何,尚不得而知。笔者还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发展中国家的社会男女分化没有发达国家的严重。男女平等是一种世界共识,但我在这里指的分化不是表面上的工作做得有多足、口号喊的有多响,而是身在其中的男男女女本身怎么看待自身在社会中的角色。相较于社会分工尚未分明、社会流动性尚充分的发展中国家,已经逐步构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社会的发达国家的男女身份固化要相对严重些。为什么突然会提到这一点?笔者在想,如果说父性的缺失以及父亲胜利者形象的幻灭是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一系列的工业化,那么在一个相对还具有可塑性的社会的发展中国家又应该怎么办呢?在男女逐渐平等的世界,女性将会拥有兼具父性和母性意象的可能,父亲们又应该何去何从呢?也许倒不至于这么危言耸听,不过这的确是一个有趣的话题。


 父性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