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土機前種花

出版社:MCCM Creations
出版日期:2011-7
ISBN:9789881858375
作者:周綺薇
页数:147页

作者简介

舊區要重建,政府說目標是改善居民生活,會用以人為本的方式進行,議會通過重建計劃。在深水埗的興華街、青山道、元州街上,一群將被清拆的唐樓,自此被統稱為K20-23項目。
唐樓的年老居民犯了法,罪名是不肯依期遷出,「非法霸佔官地」。在推土機和舊樓磚牆之間,這群各有名字、各有故事的人,都叫做街坊;街坊有話想說,有沒有人要聽﹖
《推土機前種花》是一頁一頁的口述歷史。區內古老店鋪的老闆細說的故事,既不可替代,亦無從複製,在在反映地道的生命力、創造力。作者並試圖從另一角度來看巿區重建:舊社區為何及如何嘗試保持原來的生活方式?

内容概要

周綺薇,深水埗街坊,是溝通及講故事的能手。畢業於理工大學設計學院,現於小學任教。三年多,一直跟深水埗受重建影響的街坊一起快樂地爭取,尋求協作方案。間中參與藝術中心的「傳說我城」活動,分享城市生活中的點滴傳奇。


 推土機前種花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 珠玉在前, 梁文道就此書的評論:http://commentshk.blogspot.com/2011/08/blog-post_5624.html- 作者的身份是動人的, 因為她就是街坊, 就是在長沙灣長大的。她去奔走去組織, 有 all the grounds。這跟菜園林的高春香, 有點相似。- 我們看這些'故事'、案例, 像《黃幡翻飛處》的灣仔, 或這本書提到的深水埗, 面臨的問題也差不多, 組織、工作手法都有互相借鑑的地方。未來市區重建只會有增無減, 社區手法日漸成形有其好處; 但對家亦不是善男信女, 很快、甚至已經學到這一套。要有警惕, 不能自滿。- 如果要'批評'的話, 那就是覺得有點少了些深水埗、長沙灣的歷史脈絡, 以及居民的民族誌。不過這是有點從讀者的角度入手, 想了解更多, 可能對當年的抗爭, 又不一定有那麼大的意義。- 這種老區, 總有很多感人的故事, 自己慢慢讀吧。入面也有不少現買現賣的工作橋, 可以抄抄。- 最後一句, 排版精美。- 再補一句, 其實可能只要與「社區組織協會」那類組織, 又或深社協那種有點互動, 那個社區的厚度與獨特性就出來了。現在的故事, 有點覺得是放到香港哪個社區, 都差不多......
  •     市區重建局的新章程首頁大大隻字﹕「以人為先」,「與民共議」,空喊口號,司馬昭之心,以解決市區老化之名,大條道理奪走居民家園。到局網頁一看,那些老街拆卸重建後都變了什麼?不是名鑄,就是名軒或名峰,屁。被「改善」了的市區,原本的居民有哪位能夠得益?這是哪門子「硬」道理?《推土機前種花》是本殘酷童話。一輛巨大無比的推土機,正要駛來夷平整個森林,原本在大樹裏一起過愉快生活的小動物,被迫四散,無家可歸。起初牠們不知道自己的角色位置權益,只有恐懼。此時,一隻本來已經搬走的小鳥,擔心老弱的伙伴不知如何應對,自願負起領軍責任,助牠們理解自身處境,學會以有趣的方法表達意願。樹木雖然朝不保夕,卻懸燈結彩,伙伴們以創意說牠們想說的話,唱想唱的歌,發揮各自的長處,每天在樹下相聚,商量對策,互相扶持,為了捍衛平凡自足的生活而走得更近,發熱發光。但那輛推土機的巨爪,沒打算放過牠們。這與大人從少教落的道理,仁愛慈悲,好人做好事,完全不一樣。而這不是故事,而是每天都發生的殘酷實。曾在灣仔、深水、菜園村上演,亦肯定會繼續在此城的街道天天放映。作者周綺薇是那隻小鳥,興華街、青山道、元州街、昌華街和福榮街是那棵大樹,那是她成長的地方,歲月和現實沒有令她遺忘,遺忘每位街坊以及人的本質。2005年,政府一聲拆樓,她陪伴爸媽跟政府開會,發現代表團根本不打算聆聽困難,溝通或提供協助,而是迫遷。街坊有不識字的,有忙於生計的,不懂處理,出於不忍,她選擇了陪街坊度過那數年,溫柔地抗戰。作者把整段教人心碎的經歷娓娓道來,在上班的路上讀,淚水整天在眼眶打轉,斷斷續續,是感動也是憤怒。透過她的筆,有名有姓的居民活現眼前,他們寫情書給社區,想像民主規劃的面貌,裏面太多太多情,多至不能付載。看到真善美仍舊是雞蛋和牆的問題。雖然爭取最後徒勞無功,周綺薇仍然勇敢地挖掘和整理出這段她或許情願掩埋的回憶,種下這顆種子,以平實清亮的筆觸指出事實。人們的願望其實如此卑微,卻被欺壓、抹殺。抗爭最終雖然沒有結果,我卻從書中和他們身上,看到人性裏最寶貴的真善美。孫中山前半生在這個世態裏,堅持說真話的人沒數,如歷史學者黃宇和,窮一生鑽研孫中山歷史,上山下海搜羅史料,在學術界卻得罪人多,只因他夠率直,不時指正他人研究的錯漏,他究竟有沒有資格,看看其新作《三十歲前的孫中山》便知。乘辛亥百年之勢推出,他盡心力財力,甚至出售物業,把所得款項投進研究國父的前半生,為歷史補遺。此書眼於孫中山在翠亨村的童年生活,在檀香山及香港所受的教育三範圍手,以微觀研究看宏觀歷史。此書厚達700頁,是25年來功力的一次曬冷。送書局長補課政策是死的,人是生的,如此簡單的道理,我城的當權者卻像遲鈍兒,不止不明白,更忙事事出醜。放眼台灣,聯合報乘60周年,企劃製作《借鏡國外,提升台灣》專題,盡媒體責任,就台灣面對的種種問題和危機,走訪瑞典、荷蘭、英國、日本等國,參考別人成功提升民眾生活品質的方法。瞄一瞄目錄,為香港捏一把汗﹕社會住宅、資源環保、永續生態、流浪動物、單車大城、生育福利……全部議題都迫在眉睫,當台灣試圖尋找答案之時,我們在變本加厲,可否給每位局長送一本,當做參考書?原文刊於2011年9月11日《明報》

精彩短评 (总计29条)

  •     很感人,很真实。zf的虚假。
  •     陈旧唐楼里蕴藏的,不仅是街坊数十年经营的生计血脉,更有传统文化手艺、社区人情和自然社群互助网络。这不就是大陆念兹在兹的街区制和谐生活么?然而,只有金钱规条理性的香港政府,用推土机将之一一铲平。 最让人伤心的,是那一个个深情老实的街坊,过中不少人情牵挂,竟因这场不得已的迁离,终成诀别! “为什么人与人之间的相聚与离别,最后仅差分毫,就再也赶不及,追不上?”一边看一边抹眼泪,伤心。
  •     仿佛是上课的case study,在身边就发生了。所谓生动的市井生活,大抵如此。
  •     城市发展不是机械的程序,你不能忘了其中的人们。
  •     强烈推荐社工朋友看这本书!
  •     超棒
  •     太感動了,讓我止不住心中的眼淚。最近參與到新界東北發展區的進展,我不想再次目睹這樣的事情發生在自己的社區。
  •     社会运动和街头运动的源头都在于沟通不畅,这本书又再一次证明了。HK的年轻女教师记录了深水埗屋企的搬迁过程,街坊斗争,以及有趣故事,记录确有必要,但看的每一个字,都在说:明明可以更好。政府可以更好,搬迁可以更好,房协可以更好……
  •     “到处去讲故事的雄仔叔叔说过,他所说的故事,不过是微尘落在当风处。”
  •     有血有肉的真人真事,让我们反思社区更新的方法
  •     稀松平常的生活往往最有趣。“爷爷告诉我,街上有许多好看的事情,单是看街头的人搬货物,或是用粗头笔替他那深爱皮䄛上脱了色的一个个小洞填颜色,也足够他忙了。” 还有周绮薇写道,她小时候坐在街边做功课,街坊路过时会停下来看她们写字。
  •     人民的智慧最伟大了
  •     每讀一頁都想哭
  •     这是去HK的收获之一。貌似无所事事地呆在kubrick,读完这本书。加上前一晚的维园活动,让我深切地感受到香港人,在为自己而活。
  •     狂推。
  •     街坊们,都是有名有姓的——
  •     重建和拆迁的故事。到处上演。
  •     来香港快一个月了,总会有种回到台湾的错觉,可能是因为,在奢华的表面下,香港也是一个充满人情味的地方。
  •     讀到結尾在地鐵淚流滿面
  •     可能不用多久,连“街坊”二字也会随着推倒的街区而消失。
  •     超好。大陆没有。
  •     类似纪录片的手法,作者展示了在都市的繁华发展中所牺牲的文化,以及人们为了保留这样的文化所作出的努力。
  •     被人推荐也给人推荐很多次的书,今天终于有缘一读。刚翻开有点失望,叙述略流水排版略花哨,不想到中间展板的部分就一直哭一直哭地读完。这是我所好奇的本地社区,这是在香港才看得到的与资本大鳄铁板政府温柔周旋坚持抗争的方式,这是把社区价值具化到一个有一个生命历程却难逃逝去命运的无奈故事,这是我在逃避某一面的香港时,一直寻找的另一面。书里周绮薇提到一开始觉得老街坊讲话啰啰嗦嗦颠三倒四,深感疲惫。转念想到就是因为政府拒绝付出时间来和他们沟通才到如今境地,便细心听故事、用图画讲政策。顿时想到看着我长大的小区里的爷爷奶奶们,十几年了,见到他们我除了礼貌地打招呼不会说任何别的话...唉大概这也是读到街坊故事的部分特别动容的原因吧。btw道长在书里打了好几次酱油...
  •     旧区街坊生活浓浓的人情味,究竟我们想要在一个怎样的城市过怎样的生活?一味诉苦没有人会要听,很欣赏街坊们的心态从受害者转变为建设者和充满创意的抗争方式
  •     民眾的聲音應該被聽到!當你說你做的事是為了某一群體的福利之前,先問問他們!
  •     太過殘忍而傷感,卻又溫柔而堅強無比的故事。在這本書中發生的事情,每一天仍在上演,至不過是將場地轉移到別處罷了。
  •     学校图书馆看的第一本书,不愧是设计系的学生。
  •     「這裡無歷史文物,沒有保留價值。」此作的角度其實拿捏很準,社區情懷的價值皆盡於每一位居民的故事之中,生活本身就是價值,不是被簡化再被解釋的一些符號價值。看著他們的故事,不禁質問自己「何以今天香港這種文學愈來愈多?」反映的是我們的冷漠嗎?
  •     一路睇一路眼濕濕。人的慾望太無止盡,我們都回不到過去。好在,結束的過程,一切都好美。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