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殇》书评

出版日期:2015-5
ISBN:9787550250340
作者:潇水

《罗辑思维》推荐的书,感觉质量一般吧,没有想象中那么好!

又是一本《罗辑思维》推荐的书,我这病还真是严重,每每都是把想看的东西收集好,然后好像完成了一件很重要的事一样,心里满满的成就感,但是书都还没看,视频都还没看,讲义都还没看!想改,但是也知道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过来的,慢慢来!上次去公司去取三方,送介绍信,在路上看了一点儿,还是比较幽默的一本书,而且有一些新的观点,当然了,毕竟没读过《史记》或者相关的原始材料,所以就跟着作者的思路走吧,里边一些好的观点,还是想要记录下来的,虽然这段历史已经听过好多人讲过,也看过好多相关的书了!首先,在那个时代能放弃血缘关系,改用选拔官吏的制度已经是不小的进步了,而且对官吏考核非常严格。里边的一句话说的非常好,一个社会如果当官不舒服,成熟!“焚书坑儒”---按照作者的说法,也只是几个读书人把始皇帝骗了,在他那儿骗了钱财,说是去找仙人,寻长生不老之法,而不是针对儒生。对官吏,考核太严格,甚至有发配去修长城的,以至于跟中央政府产生离心力,造反的刘邦、萧何等人就都是秦朝的官吏嘛。也可能是刚开始实行这种制度,大家都不太会玩儿吧,总之就是在官吏和老百姓之间,秦朝严格要求的是官吏,而“搜刮”上来的钱财也不是浪费掉了,而是积极开疆扩土,相比之后的王朝“大面积低度腐败”确实强很多。四大工程、两大军事项目:长城和北征匈奴,完全就是一个嘛,完全没必要那么劳师动众,南征也是没必要,天下初定,真的是应该安内之后在想着去攘外嘛。至于驰道,很必要,毕竟当时军队的机动力太差,如果说哪儿出点儿事件,确实有用,但是既然把这点都想到了,为什么还要出去打仗呢?皇陵,哪个皇帝都需要,而且征用的是劳改犯,如果真是这样,完全没耗用民力,修宫殿,如果真的是所谓安居工程,那也是必要的,但是,为什么就亡了?根源还是在这儿啊,老百姓习惯了分裂的状态,所以秦始皇想巩固统一就非常难,并且统一的好处也不是短时间内就可以深入人心的,所以一定要通过某些手段来彰显自己的实力,再加上秦国本来就是锐意进取的国家,这些工程就是很好的方法。但是用力过猛了,不懂得量力而为,是硬伤啊!要搞工程就需要人力财力,就要征税,老百姓忙活一年,到头来反而养活不了自己,虽然秦始皇征发人员的时候,还考虑到不影响正常的劳动生产什么的,但是一直这样下去,谁还跟你干啊!于是,逃亡的人、盗匪就开始多了,一个恶性循环啊!再加上秦二世的时候,法律更加严苛,所以就。。。秦始皇不搞分封,放弃了不止三点好处:①没有地方势力扶持中央;②鞭长莫及的地方没办法顾得上,以至于造反迅速燎原;③制度的变化太激进,人们还是习惯于之前的制度,以至于对新制度的不适应,同时制度新生,还没有很好的方法来保持健康运行,不像之后茁壮成长之后的制度能够运用儒家思想、法家制度来巩固中央。也就是太激进了吧!④如果分封,就不会有全国规模的大起义,就算起义也只是针对分封地的诸侯,也不是如此大规模。同时诸侯之间的制衡关系也会导致诸侯不敢对自己国内的老百姓太差。保护费收多了,老百姓就都跑了~⑤不会出现全国范围的大规模人力调动,劳民伤财。相比之下,坏处就是:几代之后,浓于水的血亲关系也就淡了,但是现在想那些是不是有点儿远,秦国统一之前面对的就是纷争的天下,另外,出于对自己的制度自信吧,对分封制度嗤之以鼻~以前的成功,现在也许就是包袱吧!再加上,民间舆论对新制度、新思想的排斥,王朝之内短时间内又不会产生一个董仲舒搞出一个新儒学,最好的方法就是控制民间思想,焚书也许就是最好的方法,还有广告宣传作用。接下来的坑儒也是,针对的只是不同思想、与主流政见不合的人,导致朝堂之上没有人敢说实话。虽然后世也有类似的事情发生,但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对后世而言,就是“榜样”!所以嘛,每每都有人说“暴秦”,其实也未必那么“暴”,很多情况下只是后人借古讽今罢了。秦朝亡国总结:①急于事功,大兴建筑,导致民生凋零;②分封制向皇权专制过度过于急躁;③思想形态过渡过于急躁,手段流于粗暴;④忽视礼仪教化而专任刑罚,单用刑罚而忽略思想工作。秦始皇死了,像汉武帝晚年一样,他是通过选立扶苏为接班人来下的罪己诏,不过赵高抓住了李斯的软肋---对宰相这个位置的贪恋,成功的说服了李斯跟自己一起改了诏书。李斯有自己的理论,就是老鼠的生存地点,有点儿像小米的那个所谓风口,站在风口上猪也能飞。秦始皇健在的时候,他在自己的势上,但是没想到后路,也可能始皇帝死的太仓促了,让他来不及想。结果就是帮助扶苏的话,蒙恬家族站在台子上,他上不去,帮助胡亥,赵高在台子上,他也被踢了下来。有的时候,要借势,没有了可以自己造势!当然扶苏也是的,虽然戍边,为什么不在朝廷里,甚至是秦始皇的巡游队伍里安插眼线呢?失误吗?赐死的诏书来了,不争辩、甚至不核实直接就死了;蒙恬在监狱里还跟使者BB了一会儿周公旦的故事,小成王病了,自己去祈祷什么的,说君王有过错,及时修改,还不晚,但是有个鸡毛用啊!秦二世上台,得位不正,开始清除异己,那叫一个彻底,兄弟姐妹都不放过,地方官跟自己不是一条心的,杀!导致后来赵高弄他的时候,丫完全没有还手之力啊,赵高也是,一个太监居然还想做皇帝,你又不能长生不老,又不可能有后代,图的是什么?还说道司马迁,后来人不敢评论当时事,就借古讽今,结果就是秦始皇成了残暴的代名词,而且史官在记录历史的时候,难免会加进去一些自己的主观判断,看历史时,要分清!2016.07.08又读了一章,在回来的公交车上,早上如果早点儿出门的话还好,晚上回来真是堵死个人啊!前两天还能在车上看看书什么的,装装样子,现在完全是看不进去了啊,一点儿心情都没有,就算是在公司也是,明明偷懒可以干点儿自己的事情,但是就是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之中啊!开始从帝国的对立面开始讲了,首先当然得是陈胜了,主要就是这么几点吧:首先,陈胜并不是农民,虽然也给别人耕地,算是雇农,但是他有自己的字,可见不是土老帽,而且能说出“燕雀安知鸿鹄之志”这样的话,可见是有一定文化的。而且他后来发达了(这个算是发达吗?)之前一起种地的人过去投奔他,这货把那帮人都杀了,就是为了掩盖自己不太光彩的过去吧其次,闹革命的目的不是为了光大农民,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目的是自己爬上上层社会,而不是所谓的农民起义那么高大上的目的,还有这口号喊出来是给追随自己的那群人听的,目的就是为了找追随者嘛不过当时能提出这个观念的人,确实是进步,当时风气就是严重的祖先崇拜嘛,你想当官,祖上不是当官的,你就低人一等,这样的背景下能够有这样的思想,点个赞!还有就是,王侯将相,里边还是带着点儿恢复封建的意味的,又一个侧面反映了秦始皇这个过渡太过猛烈的事实。虽然造反可以说是蓄谋已久,但是大泽乡起义缺并不是事先计划好的,证据就是两个人定下来之后还去算了个命,可见不是铁了心的,这一章作者的这个写法,有点儿幽默,但是并不是那么太幽默,感觉就有点儿怪,还没读完这一章,准备考试时间不多,抽空读读!2016.07.11上班路上算上昨天去中关村换屏幕的一起!陈胜在所谓的公利与私欲之间的矛盾给他的失败埋下了伏笔,手下给他提的那些建议其实很好,如果派人去六国故地扶持六国以前的皇亲贵族的后裔,一方面自己能够得到支持,秦王朝一旦针对自己,有帮手;还有可能先去打击这些六国的人,;另一方面,自己复国有功,到那个时候,六国人可能会推举一个人出来统领复辟之后的六国,而自己功劳这么大,威望如此之高,机会还是很大的。但是陈胜不听,害怕自己未来的位置被别人抢了,我觉得他肯定也是知道这里边的好吧,但是一方面自己的出身太差,那个社会环境下,胳膊拧不过大腿;另外也是对自己才能的不自信吧,这个风起云涌的时代,势必会有能人施展才华的舞台,而自己又好像没那么大的才能,这一点在另外的方面也有体现,比如说针对手下,害怕他们叛变,还派政委过去监军,何必呢?这一点教训还是挺值得我吸取的!!!然后,手下的这一群人也不是很给力,试想如果能够吸纳六国人进自己的团队,结果又会是如何呢?秦二世那边,本来就已经是造反了,手底下的博士说是造反的,进了监狱,反而是说只是盗匪的叔孙通得到了赏赐,这谁还敢说实话了,明明是帝国的眼睛和耳朵,如果瞎了还有什么用呢?叔孙通这个人也是知趣,得到封赏之后丫还跑了,不过从之后他的一系列表现来看,确实是个谄媚的人,在什么位置说什么话,也算是一种变通吧,不过正是因为这种人的存在,才会导致儒学等学说得到改造,为统治阶层服务了!意识到是造反之后,这边也开始采取行动了,因为周围的正规军调动起来可能时间来不及,章邯说动用修皇陵的人,而这些人也给帝国争取了缓冲的时间,里边穿插一个细节,就是兵马俑出土的箭头什么的,已经开始标准化的生产了,而且青铜器上海使用了镀铬的技术,这项技术德国人在1937年才发明,不知道秦朝的时候是怎么做到的,而且好多事实都表明,秦国这台机器在当时真是比其他国家强好多,可惜......几十万人的军队,比拼的不是勇气,而是指挥的能力,这个说的真是在理,陈胜手底下这群人,有几个带过这么多人呢?吴广还在荥阳城外猛攻,一点儿不懂军事,结果就是被手下干死了。看到现在的感觉就是,虽然有那个机会提供给你,让你登上历史舞台,但是时间能够检验真伪,没那个能力,这个舞台始终不是给你玩儿的。2016.07.13昨天和今天上下班又看了点儿,赶紧把这本看完了,了事尔!吴广,被属下给杀了,因为一直攻打荥阳城,没有进展,章邯的大部队也快到了了,他倒是一门心思接着打,下边人不干了,大部队过来了,这丫的万一里外夹击,所有人都得仍在这儿,考虑到吴广有着跟三国里边那个谁一样的脾气,就是帮着曹操大破袁绍的那个、然后被许褚杀了的,叫什么来着,重点是性格,也就是说居功自傲,不把别人放在眼里,属下们就觉得给你提正确建议你也不听,干脆干死你算了,把人头给陈胜送回去,陈胜还给这帮人升官了,我觉得是有点儿窝囊的!陈胜这边也不行,派出去的人也都不听他调遣,还是自己能力有问题,就像前文写的那样,没有容人之量,从这儿出发,导致了后来一系列问题,结果也是够悲惨的,死在了自己的车夫手里。死后只有自己的一个家臣(为了反映出陈胜不是农民,反秦的主力也不是农民)杀回来给他报仇,一代~算不算枭雄啊?然后,镜头一转,来到了项梁和刘邦这边,项梁带着项羽把一个县令吧,干死了,然后收编了县里的军队,再加上其他过来投奔的比如说陈婴、英布等人,有了自己的班底,主要的扩军方式还是打下一个地方,把当地的军队收编,这样队伍越滚越大。刘邦也在沛县起势了,文中比较重点的谈到了他给自己造势的一些传说什么的,比如说斩白蛇、头上一朵祥云、喝多了有苍龙浮现等等,也不知道这是他当了皇帝之后有了这些传说、还是因为这些传说才帮助他当了皇帝?刘邦带队回到沛县的时候,遇到了抵抗(开始还以为萧何的计谋成了呢,就是像三国里刘璋请来刘备帮他打张鲁,结果刘备赖这儿不走了),然后是夏侯婴给他出谋划策,往城里射箭,让里边的人响应自己,里应外合。书中也提到了,陈胜之所以能够引起燎原之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少年”,一群不学无术的强盗、杀人犯之类人,他们遭到了秦朝非常严重的打击,也最想起来反抗秦朝,可能也不是为了什么伟大的政治目标,只是为了反抗。后来的反秦队伍里,这些人也是主力吧。项梁和项羽,带着县令的印信到各个军营里挑选精干的士兵,有几千人,这也是项羽最后乌江自刎时候,说带了那么多江东子弟过江,结果无一人回。项羽这个人也是听有意思的,平时少言寡语,就像是个书生一样,杀人却不眨眼,感觉很矛盾的一个人。加上他不学文、不学剑术等等事项,确实很难懂的一个人。书中说吕后的父亲帮助刘邦造势,说自己的女儿富不可言,嫁给刘邦,但是吕后的妹妹嫁给了一个杀狗的,家里也不怎么样嘛,但是能够跟县长、当地名流一起吃饭什么的,应该不是很差!项梁、顶着祖上的光环,加上自己确实能力很强,在当地很有名望,而且比较仗义,帮助其他的起义军,比如齐地的田什么来着,帮着他打退了秦军,但是追击的时候,田某某不过来帮忙,因为齐地的贵族们开始争这个老大的位置了。估计是要出事儿了~2016.07.14这两天卡的东西,赶紧写下来吧,要不都该忘了果然项梁出事儿了,出去打章邯去了,而且最开始节节胜利,结果就是有点儿得意忘形了,好像牛逼人都有这个毛病,还是我这种普通人比较好,知道自己没什么本事,所以比较低调的好!他只知道章邯躲在城里不敢出来,却不知道章邯在憋大招,章邯最开始一直在输,可能是因为战斗力不行,因为自己带过来的都是给秦始皇修皇陵的,现在正规军一点点调动过来了,作为主将肯定越来越得心应手嘛~而作为对手的项梁,哎~小插曲还提到了李斯,李斯一开始还想着给秦二世提一点儿正确建议,但是被赵高耍了两次之后,也开始变得谄媚了。这个跟他的价值观当然有很大关系吧。而且我觉得赵高把持着皇帝,你根本没有胜算啊,就比如说皇帝看歌姬跳舞,正在兴头上呢,这个时候赵高安排你进去觐见,李斯当然不知道是使坏了,但是这个完全就是信息不对称的战斗嘛~最后还想跟赵高来个鱼死网破,根本不现实嘛~下狱之后,还逼着李斯承认造反,这里边的小手段还是挺有意思的,还提到了清朝时候拐骗妇女的同样的手法的案件,就是把妇女骗到一个小黑屋里,强奸了,更确切地说是轮奸,然后让自己人假装是买主,这个女人就会把自己的经历告诉他,告诉他之后,人贩子知道了就打,直到你不再说为止,不过这里边有个bug啊,她迟早会被卖出去的嘛,离开这儿了我再说不迟,动作快的话,还有可能把你们一锅端了。但是李斯就没这个机会了,他最后承认造反了,夷三族了~在监狱里还想着给秦二世写信,求得饶恕,您贵为丞相的时候都没机会接近皇帝,更何况现在了,哎~信里还说自己是忠诚,当然在秦始皇统一中国的过程中,他功不可没,但是我觉得害死扶苏这一件事儿可能是直接导致秦朝灭亡的啊,您说功过几何?回来接着说项梁,说说范增吧,感觉给项梁没出好主意,首先就是熊心这个人物,我觉得靠着项氏家族的影响力已经足够了,你干嘛非要找一个楚怀王的孙子呢,之前一直以为熊心是个毛头小子,也是自己没深入思考,毕竟楚怀王被秦王骗到咸阳杀害已经那么多年过去了,怎么可能还是小孩子呢,而且这个孙子还是之前在皇宫里接受过官场教育的,那就更不能给整来了~结果就是项梁一死,项氏家族里边的年轻一辈项羽羽翼未丰,马上就打压下去,就是因为你项氏家族功劳太大了~不过好在宋义不是对手,而且在应该攻打巨鹿的时候停滞不前,军饷本来就不够,你还这么搞,士兵都不愿意了,所以项羽杀了他也算是得民心的,不过熊心知道自己安排的人被项羽干死了之后马上加封他,可见其政治手腕~愿不愿意放一边,不过我觉得应该是不愿意的!刘邦被安排西进攻打咸阳,别人都以为是送死的差事儿,毕竟大本营嘛,防守肯定坚固,刘邦没什么怨言就去了,项羽还想着一起去,可见这个时候两个人感情还是很好的,只是怕他功劳太大,熊心没让!另外就是考虑刘邦是忠厚长者,去那边更适合,比较容易收买人心,而一味强攻的项羽不太适合,这一点,确实如此!对比两个人,刘邦比较得人心的一个原因就是给手下的封赏很足啊,一场战役下来,封个候、加个官什么的,这种事儿很多,反观项羽则很少其他的,还真是没什么印象了,不过里边的一句话说的挺逗的,做过人流才知道爱情的意义,类比失去才会懂得珍惜,作者偶尔也是有妙语,不过还不算连铸啊~对了,项羽杀宋义,可能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宋义跟齐国走得太近,而自己的叔叔项梁就是因为,也不全是吧,田家不派兵增员,才导致叔叔大败的,这也为他成为霸王之后的不合理分封埋下伏笔~2016.07.15感觉到后边这个逻辑就很乱了,这本书在分析完秦帝国的内因之后就应该完结的,结果看到现在,感觉要烂尾了啊!后边就感觉东一块西一块拼凑的,到处乱写~不知道怎么,就说到了武臣,为了介绍赵国好像,但是这个应该在前期介绍比较好吧,武臣是从陈胜那儿出来的,来到赵国开拓了赵国,自立为王, 有了他这个榜样,他手底下也有人依葫芦画瓢,从他这儿出去单干了!他还想去攻打人家,结果一不小心被人家给抓了,幸好一个机智的炊事班小伙计冒死给他整回来了~说的理由大体就是:那边巴不得你把他杀了呢,因为辅佐他的那两个,之前信陵君的门客想自己单干了,单干之后两个赵王过来打你,你怕不怕?我觉得并不像书里说的那样,两个赵王一个赵王的问题,而是对方觉得这两个人的本事更大吧!这中间又穿插了对豪杰的介绍,就像之前的对少年的介绍一样,豪杰也是一股势力,他们就像是《水浒传》里边柴进似的存在,一旦发展起来,对上可能威胁到统治阶层的统治,对下可能欺压百姓,秦朝的政策就是一味打压,结果就是这些人的疯狂反扑;到了汉朝,政策变了,既有打压,也有收编,记得汉武帝的时候好像还有什么大侠之类的人物吧,记不清了!这些人也够本事的,号召力很强,好像也不费什么力就召集起动辄成千上万的军队~而辅佐武臣那两位,陈余、张耳,就是因为曾经在信陵君那儿当过门客,江湖上就有那么崇高的地位,好像刘邦当初还在这两位那儿当过门客~然后还提到了纵横家的人,善于平衡各方势力,里边一个例子,就是在攻城和守城方之间寻找均衡:对守城方,作为郡守,利用秦朝的严苛法律打压豪杰和少年,很多人想要你的命,你守卫的基础不牢,而一旦投降,那边给你加官进爵,何乐不为?对攻城方:之前攻城,攻下来之后,杀了郡守,所以之后的郡守抵抗更加顽强,如果你给他加官进爵,其他人可能也会效仿,另外城内的少年们为了保护家园输死抵抗,你也不会轻易拿下。是不是有一种空手套白狼的感觉,人家用的是智慧!!!2016.07.16终于看完了,后边的故事真的是只能用惨不忍睹来形容了,以后不能迷信所谓的专家了,更何况罗胖还有一半的创业者身份呢!里边的战术也不是太懂啊,为什么运送粮食的甬道要搞得那么明显呢,目标不是很大吗?破坏起来不是很容易,而且你搞成那样我过去把两边的墙拆了,堆在路上,很方便的就造了障碍物啊~英布的战术也很成功啊,隔一段距离破坏一点儿,这样对于你运粮来说,已经是个很大的障碍了啊!项羽最后大败章邯,一方面是决心,还有一方面就是在章邯那边,可能他没觉得这是最后的决战,没想到楚国人能玩儿邪的,跟他拼命~其他诸侯也只是作壁上观,这个。。。幸好项羽赢了,要不然肯定反秦大业就完了,各方势力在这个时候想的可能还是保存自己的实力,或者两败俱伤之后,自己坐收渔翁之利,倒霉诸侯!章邯最后投降还要感谢赵高,要不是司马欣觉得赵高可能把锅甩给章邯,他应该也不会投降,可见,还是秦国内部的问题作祟啊!最想看的楚汉之争,只在最后的结束语里提了一嘴,哎~感觉书的质量不高,前半部分很好,后边这完全就是拼凑起来的啊,差评!


 秦殇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