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变迁中的苗绣

出版社:周乙陶 湖北长江出版集团,湖北人民出版社 (2011-06出版)
出版日期:2011-6
ISBN:9787216059299
作者:周乙陶
页数:288页

作者简介

《文化变迁中的苗绣》是有关黔东南苗绣的专题研究,虽是一本小书,但写作方法仍按学科规范进行。观察苗绣的发生与过往一般的作法是溯其源流,考证过的苗绣实物佐证溯源过程中的对象虽是一种研究方法,更是常态化的书写方式。然而,苗绣研究的视角各有不同,其中,从图形语言中寻找苗绣手工的历史脉络,也是一路探究途径。图像证史,从图中寻找苗绣历史演变的某些片断和过程,用非语言的方式去填补常规语言感性思维的缺乏,显然,这为苗绣研究又增添了值得尝试的方法。

书籍目录

卷首自序致谢导言民族传统手工艺的生存状况民族传统手工艺传承与保护民族传统手工艺的发展与创造性转化第一章 手工苗绣手工的现实意义1.追求效率的现代生产2.传统手工的劳作心态3.老手艺遭遇新技术刺绣过程的身心感受1.苗绣是人生成长的幸福路径2.刺绣是心灵驻守的场所3.手工劳作心性与物性的融合第二章 变迁文化变迁中的苗族刺绣1.悄无生息接受消费文化2.身体力行时代变革3.消费方式影响苗家生活4.变化中苗绣的角色担当苗绣传人的访谈与比较1.采访老一代苗绣传人2.采访新一代苗绣传人3.相同与不相同释图与图考第三章 苗绣黔东南苗绣产生的背景1.自然、人文概况2.历史的过往与变故苗绣所担当的诸多角色1.婚姻嫁娶的标识2.社会记忆的载体3.寻求信仰的归依4.来自他者的影响释图与图考以图证史的缘由第四章 传承黔东南苗绣的特点黔东南苗绣的类型苗绣花样和苗绣纹样苗绣色彩与材料特征第五章 图例锡绣辫绣锁边绣打籽绣平绣岔线绣破线绣数纱绣贴花绣挑花绣齐针绣缠丝绣梗边绣混合绣当代苗绣苗绣花样苗绣服饰主要参考文献图片来源篇末絮语

编辑推荐

《文化变迁中的苗绣》共分为手工、变迁、苗绣、传承、图例五章,主要内容包括:苗绣手工的现实意义;刺绣过程的身心感受;文化变迁中的苗族刺绣;苗绣传人的访谈与比较等。Hubei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Hubei Chang jiang Publishing Group Miao Embroidery in the Culture Change.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苗绣产生何时、何地已不可考,但影响苗绣形成的诸多因素我们还是能寻觅得到。史称“荆蛮”、“南蛮”是上古时期诸多民族的混称,其主体民族的部分应是苗族先民。苗人与楚人族群的融合自然会有很多相同之处,在文化认知特别是用流观的审美意识把握周遭的世界,有着极为相似的看法。从实物来看,1972年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40件刺绣品,均用辫绣的针法完成。1982年湖北江陵马山一号楚墓发现21件绣品,刺绣针法也是辫绣。这些春秋战国乃至汉代刺绣实物都出自楚国实地,这正是苗族先民居住在楚地的时期,楚国刺绣工艺对苗族的早期影响不言而喻,以上两地出土的辫绣针法与黔东南巴拉河辫绣的针法就十分一致。今天的苗绣针法与以上两地的辫绣实物虽然极为相似但很难有直接的关联,因为迁徙之后苗人居住在山高地远交流甚少的封闭环境,每一氏族部落都是独立的文化单元,同时期外宋的文化难以越过自然障碍,其文化影响的作用几无可能。来自早期楚地历史共享的文化资源,早期相同的思维方式,却会得以承传与保留,面对纵横交织的面料自然会产生相同的刺绣工艺。保持早期原生地的文化影响这也是苗族文化的特点。明清时期自上而下的改土归流举措,促使黔东南地区的苗族从中吸纳先进的生产方式,随着生产能力的提高苗族的生活方式也发生相应改变,文化认知不会局限在半耕半猎的社会里。在改土归流兴盛时期,中央王朝加快开拓“苗疆”的进程使苗族由“生”变“熟”,从时间维度上看这是共时发生的影响。


 文化变迁中的苗绣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2条)

  •     其实还可以更好的。
  •     教授滥竽充数出版物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