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记

出版日期:2014-6-1
ISBN:9787506074516
作者:贺雪峰 主编
页数:260页

作者简介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故乡,但每次回乡,我们看到的却是一个曾经熟悉,如今陌生的故乡。是时代巨变,还是城乡中国的巨大反差让我们焦虑不安?
《回乡记》以春节回乡见闻的方式,呈现了全国二十多个地区年味风俗、婚育嫁娶、乡村经济、村庄秩序的变化,记录和呈现了这个充满焦虑与乡愁的乡土中国另一面。

书籍目录

序 我们所看到的乡土中国
第一辑 年味变了
是什么力量,让我们再难也要回家过年
矿区日渐变淡的年味
时代变了,年味变了
当拜年逐渐沦为功利游戏
“家”文明,在厅堂,更在心中
第二辑 宗祠与祭祀
上坟:母亲的传统和归属体系
宗祠:一个家族的精神家园
巫婆与鬼神:科学之外的“科学”
第三辑 婚育嫁娶
早婚现象在农村为何普遍?
农村娶亲有多难?
儋州人与众不同的婚姻习俗
第四辑 故乡白描: 在熟悉与陌生之间
打工比在家里强
包工头的“准市民” 生活
被扭曲的“面子”
回乡见闻
变化的宴席,变化的村庄
市场经济冲击下的华北乡村
第五辑 谁在见证新农村?
可怜天下父母心
陕南山区的“城乡二元家庭”
特色农业史,小农辛酸泪
新农村建设何以可能
第六辑 乡村公共品的困境
灌溉的故事:向理性和个体时代转型的乡村
农村修路难,难在何处
村庄公共品供给的悖论
在扶持与打击之间的乡村医生
第七辑 乡村治理的转型
骚动的村庄:经济开发背景下的乡村秩序
城市的扩张与地方势力的兴起
从暴力走向法治
第八辑 乡愁,挡不住时间的脚步
是什么改变了你,我美丽的故乡
回望故乡十年:在创伤中前行
乡愁是对记忆的补偿
后记

内容概要

贺雪峰,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土资源部国土资源专家评论员。自1996年以来,先后在全国20多个省市进行农村调研,是“用脚做学问”的代表性学者,著有《新乡土中国》《地权的逻辑: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向何处去》《地权的逻辑Ⅱ:地权变革的真相与谬误》《城市化的中国道路》等10多部著作。


 回乡记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0条)

  •     《回乡记》的撰稿人群体是一批来自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具有社会学背景及中国乡村田野调查经历的年轻人,本书是编者贺雪峰教授布置的寒假作业。以春节回乡见闻的方式,呈现了全国二十多个地区年味风俗、婚育嫁娶、乡村经济、村庄秩序的变化,记录和呈现了这个充满焦虑与乡愁的乡土中国另一面。如果说“每个人的故乡都在沦陷”曾经是一种思潮,眼下它远未退烧,相反,越来越多的“回乡记”仍在不断出现在我们的视线之中,俨然一种文化现象或者说社会心理的流露。  《回乡记:我们所看到的乡土中国》一书的撰稿人群体是一批具有社会学背景的年轻人,曾经真切地在乡村出生、成长起来,来到城市求学、生活,并且有过在故乡之外的中国农村田野调查经历,——这些一直在观察和思考今天“乡土中国”问题的人,再次回到那些越来越陌生的中国乡村,“家乡”在一个疾驰的变革时代变成了自己的研究对象。  怀旧病人的集体乡愁  由于是讲述自己家乡的情形,无论是对传统还是对现状,撰稿人复杂的情绪中往往更多的是批评和内省。当代中国的社会公众评价有其极为特殊之处,即人们对变革并不见得有多大的真实歌颂,更多的是对未来的不确定的疑虑;相反,他们对那些对传统的顽强捍卫则从来不吝啬自己的掌声和带有共鸣的叹息。  书中所有撰稿人都是怀旧病人,无一例外对儿时乡村的私生活和公共生活的价值给予了高调的确认,对家乡当下的问题和现状则深表遗憾,提出无休止的质疑。出人意料的是,这些私人观察和判断,择取的样本容差同撰稿人本身的样本容差同样不足以支持其观点的“回乡记”,在网络上公布后竟然获得读者的广泛认同,引起了讨论。最终整理结集成书,来到一个更广阔的接受与言论环境。不能不说这反映了当代中国城乡二元社会在传统与现代化的冲突之下都郁积着某种深刻的焦虑。  天真烂漫的旁观者  费孝通先生曾说,“任何对于中国问题的讨论总难免流于空泛和偏执。空泛,因为中国具有这样长的历史和这样广的幅员,一切归纳出来的结论都有例外,但需要加以限度;偏执,因为当前的中国正在变迁的中程,部分的和片面的观察都不易得到应有的分寸。”当我们用一个时间跨度提取出某个“中国问题”并最终找到答案时,你会发现那个问题早已经过一场变化,变得更复杂、更不可逆转。当人们终于无法适应剧烈变革带来的眩晕,“回乡”不再仅仅是追寻记忆的物化存在,更像是一种文化寻根之旅,但就其实质来说,这种文化寻根的本能与诉诸“传统”存在明显的区别。  以《回乡记》的撰稿人来说,他们显然并非思想完全成熟的观察者,有的甚至还比较天真烂漫,只是想回到从前。进一步说,他们回到家乡后,更多的是成为了整个乡村原住民通过礼仪人情扼守传统的旁观者,是那样一场自觉的集结在传统之下的本能运动的访问人。  然而,也正是从这批人之中,将来会诞生真正对“中国社会现代化运动对城乡二元世界的改造”进行全面评价的人物,因为这是他们这代人真正的需求。而现下他们的观察所得,不过是上一代人用传统麻醉自己、挣扎求生存罢了。  回不去的“熟人乡土”  在许多属于“乡土中国”的问题和困惑中,“乡村公共品的困境”这个题目下的一组文章涉及农村社会转型的细部,尤为引人注目。传统的乡土中国是一个“熟人社会”,微观说是生产耕作时的互助,站远一点说直接指向乡村的公共生活,包括交通(修路)、灌溉(农业设施投入)、医疗(乡村医生)等公共设施或公共服务的供给,都要依赖内生的组织结合道德礼法来运作。一位撰稿人回顾了故乡村庄当年引水灌溉中村民自发合作、互相提供公共服务的故事。从集体时期的公共“垄沟”,到近邻几家合资合作投入灌溉设施,直至私家购置的水泵、水管,灌溉作业从自发寻求乡村公共服务到可以独立完成的演变正是一个缩影。  今天农村的社会分化越来越大,纯农户所占比例减少,“农业生产合作几乎无从谈起。日常互动逐步减少了,社会关联也日益渐微。”在市场经济社会和城市化的冲击下,与乡村衰落同时,乡村公共服务的供给遭遇前所未有的困境。经济理性、私人观念依仗着新技术的推广,在乡村微生态环境中完全驱逐了叫做“农业生产合作”的公共品,不知是该喜还是该忧。  一篇题为《村庄公共品供给的悖论》的文章,归纳了这种供给的悖论:村庄的基础设施建设依赖于集体的“公共财政”能力;然而,当集体有了资金进行公共设施建设的时候,村民小组们又期望把这些钱收入个人腰包,似乎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村庄的平静。  变革中的故乡与人心  《回乡记》文章的选录颇具心思,对应的题目深度显然超越原文:有日渐消散的“年味”和淡薄的乡村人际关系,原先作为大家庭感情枢纽的长者逝去后,产生了所谓“核心家庭”和“丧家犬”情结久久挥之不去;有转型时期农村治理与公共服务缺失的悖论;还有传统传宗接代观念在时代冲击下形成的新的代际关系,“城乡分住”成了一种不言而喻的今天城乡关系的反映,新版的“城镇剥夺农村”正在成为现实……都令人感受到一种贺雪峰教授所说的“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浓烈气氛。  面对乡土中国的急剧变迁,每一个有“故乡”的人都会有自己的不适应,都会生发出自己的“乡愁”。无论你现在是城市人,还是农村人,还是二者间的“摆渡客”,或者是进城不归但内心深处仍然渴望获得故乡血缘和传统安慰的新“城市人”,可能“谈论”这些问题都显得空泛,但记录下这些一手的观察绝对值得。这或许就是本书未来的历史价值吧。  我们现在或许可以看出,所有围绕着“回乡”所不断带来的新的痛苦,都来自于变革。人,也确实有美化过去以往事物的不自觉。当下面对的这种,过去西方把它叫做“现代化的阵痛”,城市和乡村都要经过这种必要的试炼。又或者,变的不是故乡,而只是人心。痛苦只是源于“家”是中国人的精神图腾。  □书评人 雪堂http://www.douban.com/note/375988274/?qq-pf-to=pcqq.c2c
  •     乡土中国手记——《回乡记》,见证日子里的中国乡土中国是一个深刻的命题,作家往往用带上了各自视角的眼光去看待这个问题,并予以相应的回答:浙教的高中课本里,韩少功用《我心归去》诠释被荒废的乡土中国;《一个人的村庄》中,刘亮程曾经描绘过拥有自然和生活本色的与动物一同生活的中式乡村的梦一般的田园与内心映照;《秦腔》唱起,陕北带着火辣和忧伤的心灵之声,是贾平凹梦回时一声岁月的惊叹……农村,或者说那些正在渐渐消亡的村庄的文化,是曾经走过了千百年丰足的慢时光,如今却于快速率的现代生活中悄然离去的日子里的中国。人是历史的书写者。当人们离开了曾经赖以生活的土地,变成了无根的泯然众人,那么我们去哪里寻找生活的本色呢?近乡情更怯,不仅仅是因为农耕文化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已经离我们远去,而是因为我们已经变成无力承担那乡村中血脉相连、息息相关的守望互助的羁绊。我们早已成为这颗寂寞的星球上孤独的自我了。华中科技大学的贺雪峰老师主编了这样一本由离乡者书写的《回乡记》,他们用自己的眼睛,用一个群体的眼睛在观察这片土地上令人扼腕却无力阻拦的变迁:从婚丧嫁娶的昂贵和沉重负担,到逢年过节的气氛和人情冷暖,从“百善孝为先”到父母无尽的付出……变化太快的社会,让乡村已然变了味,试图跟进城市脚步的中式传统农业,又经历了同业竞争的恶性循环和小农无力承担和预测的市场风向的转变。每一则故事都是每一位真实的乡土中国的亲历者书写的手记,他们或带着失落的哀伤,或带着城市的冷静的视角,或有试图改变的期望,又或者为改变而叹息。他们践行“活过爱过写过”式的信条,见证这一刻的土地,日子里的中国。因为初九外婆过世的关系,正在进行传统葬礼,近亲和远亲都聚到了一起。外婆的人缘维系起大家的情感,佛教与传统中式的信仰结合的葬礼的仪式,让人疲惫却又能凝聚起留下的人的力量,让大家相信往生者能够拥有美好的幸福的归宿。守夜时新式的佛机(唱经机)帮助疲惫的身体,在传统和新事物的加入中,柔和成为一种虽然变化了,但仍然在延续不变的中国乡土文化内核。也许随着葬礼过去,聚集起来的人又会急匆匆地奔向自己的去处,但人们终究不能离开来时的路,斩不断与根的或松或紧的联系。那是悲伤却也是幸福的所在。“中国人三代以前基本都是农民”,虽然是一句带上了气的话,却也在某种程度上是一句真实的实话——我们从农耕文明的土地而来,我们承载着丰富的也许带着不好的现象但总是怀着良好的期盼的习俗与文化,我们都是长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但愿这书中的消逝,不会是我们以后再也回不去的遗憾。By 林怿2014-7-7 19:49:19写于建设村
  •     我们所处的时代,唯一不变的是变化。大众视觉的焦点和关注的热点,被精英群体所引导。社会资源的分配,在极大程度上向精英群体和规则操盘手倾斜。变革,是精英争取和维护利益的工具;沉默,则成为失语者和牺牲者的专属。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无视纷扰,博览群书又笃行不怠,关注“农民”这一社会本能需要却又习惯忽视的群体,研究“农民”这一在人数上处于绝对大众、在资源上必然小众的个体集合。——如此,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华中乡土派。——如斯,《回乡记》,8个专辑、26位作者,半个中国的图景。《回乡记》记录了如下内容:一群具有理想主义诠释情怀和现实主义实证思维的学生,运用经过武装的头脑、重新审视生存的环境,倾听与记录、整合与发散、反思与积累,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大众不曾发现或者已经忘却的真实世界。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的转载 ,使这种思维的火光在社会层面上绚丽出理性和人性的光辉。《回乡记》中“乡土”所承载的,不是传统认知下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产和鸡犬相闻的生活。作者们的脚步跨越大江南北,学子的思维也包罗万象:从宗族礼法到婚育嫁娶,从乡土治理到社会转型,贯穿始终的是熟悉和陌生、亲近和远离情怀,兼具现代社会的碎片化和流动性、开放和世俗——这是一本真正研究农村的书、一本真正带着泥土清香的书——虽然受限于阅历认知和游戏规则,年轻的作者暂时不能也不可能给出答案,但它仍是一本好书。大变革时代,数据可以抽离历史,却再难沉淀;科技能够计算行程,却永无归属。本质上,发生在中国农村的大变革和圈地运动殊途同归:农业生产被剥离、农民生活被挤压、农村形态被改造。过程上,二者大相径庭:前者是农民主观无意识的参与创造、后者是大背景下别无他法的被动适应。对中国的农业、农村和农民而言:整体上,话语缺失造成了他们弱势群体的地位,针对三农问题的研究却一直没有走出理论界;个体上,弱者无意识无参照的处境使其难成“弄潮儿”,凄惨和阵痛终被时光抹平。《回乡记》的作者们意识到农村变化、农业变革和农民诉求,试图初步解释新农村建设的可能、乡村治理的困境,和整体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变迁,这种“田野的灵感”、“野性的思维”和“直白的文风”,令人眼前一亮。中国的农村正处于“千年未有之变局”,“乡村治理之变”决定了农村生活再也不是田园牧歌,“基础结构之变”并未对何去何从做出指引,唯“价值之变”揭示了市场经济对农村生产和消费方式造成的深远影响。《乡土中国》时代,调查和总结了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各种模式,堪称中国乡土社会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理论研究的发轫;而华中乡土派,虽然在“中国乡村社会现状与农村政策”和“农村研究取向”两个层面上引发争论,但“深入的、人类学式的田野研究”无疑是当今中国三农问题研究领域最扎实和最深入尝试。我一直关注贺雪峰团队的治学和研究方式。这的确是一群很有思想、很有品位的治学者:百余人的团队,集聚了华中地区最专业的高端人才。他们是一群真正静下心来做研究的群体——三农中国 网站上记录了中心培养模式下每个本科生、研究生和博士生的读书笔记,少则数十、多则数百乃至上千本名著,令人“触目惊心”。其次,根据相关报道,三农研究中心“博士生每年驻村调研时间不低于100天,硕士生几乎所有暑假都是在农村调研中度过。中心每年驻村调研时间超过4000天,累计驻村调研时间已经超过3万个工作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确实相信:贺雪峰团队是世界范围内研究中国农村问题的最权威团队。关于《回乡记》的话就不多说了——“唯一不变的是变化”:从费孝通到闫云翔、从秦晖到梁鸿、从马克思•韦伯到亚当•斯密、从陆学艺到张世勇、从田毅鹏到汪永涛、从曹锦清到陈柏峰、从华生到林毅夫、从林万龙到温铁军、从黄宗智到熊培云……作者们的这些引用说明了一切。我确实相信:十年后再回首,《回乡记》会成为中国农村问题著作体系中一本必读的入门书,彼时中国一大批真正专家的思想,却是在此有了雏形。

精彩短评 (总计27条)

  •     礼尚往来,亦尚心来。从我的经历来看,这是一片畸形的土地,也是我所渴望离开的。但纵然有万千不满,我依旧希望你能变好,不再是现在这副光景。
  •     学生写的集群 想法很好 自己写不出来 参考别人的去思考这个问题
  •     好像不可阻挡…
  •     都说中国人没有宗教。事实上,家乡就是我们的宗教,我们无论走到哪里,总有家乡在跟随我们,就像上帝跟着西方人一样。有了家乡,我们才有想念,才有支点,才有回忆,才有归属,才有升华……边看回乡记,边咀嚼童年的味道,家乡的味道。回乡记,真甜美。
  •     序言比正文内容更精彩,像故事书,散文合集,太一般了。
  •     笔力还欠佳,缺乏写作训练。不过精神可嘉!
  •     从学术研究来看,虽然里面文章深度一般,但是提供了很多视角。从个人情感来看,我也不知道,多年以后,我们还会不会再回老家?多年以后,是不是还有老家?
  •     不只是一种情感,不只是一份记录。。。
  •     感觉有些研究生,笔力很不行啊,驾驭文字的能力还欠缺,本可以写的更好的
  •     据舍友讲,农村现在凋敝的比想象的还厉害。代际剥削,精神空虚,农村精英外流,基层政权疲弱,黑势力滋长,非正常死亡比比皆是。可以的话她绝不会回乡。
  •     记录乡村社会变化的经典读本,颇为厚重,值得阅读~赞
  •     我想知道更多的故事,哀愁与不易。
  •     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师生2013年春节期间回乡见闻录的合集。由于每位作者都具有三农问题研究的知识基础和学科背景,因此这些见闻录的观察视角非常敏锐独特,细节丰富,兼具学理性。文章组合在一起,就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中国当代乡村田野调查第一手资料。出版社编辑时,还特意配上了48条三农问题相关的专家观点和法律法规,跟正文相得益彰。五星好书。
  •     这是一本不断撩起每个离开家乡的游子思绪的集子,他们把自己亲身感受用细腻的文字娓娓道来,他们把快速变化的家乡至于时代的大背景之下;家乡,家乡,我们离开家太久之后再回去的时候,多少有点失落感,好像很熟悉,但又好像很陌生,曾经生我、养我的地方,怎么会变成最熟悉的陌生人了?这本书中浅显易懂的文字,也许能给我们一份解释……
  •     正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任何事物都在迅速变迁着,中国的广大乡村社会也同样如此。许多人都在记录这一种变化,这一种划时代的转变,诗人、小说家、官员、学者等等,他们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对这个变迁的社会进行观察和体验。而《回乡记》则是由一群社会科学的学习者和研究者来撰写的,他们拥有敏锐的观察力,也拥有独立的思考能力,当拥有了这些时,再回到那个熟悉的家乡时,就会采用另一种眼光、另一种角度来看待这些变迁。当不同的作者、角度、主题和地域编辑在一起时,我们看到了一个丰富多彩、急速变迁而又各有差异的中国乡村。通过这本书,我们能够近距离地观察和了解到现在的中国乡村。
  •     大学生散文体。非常非常一般。
  •     故乡是永远的家,不管走到多远,都不要忘记回家的路。
  •     注释比较有意思。
  •     垃圾中的垃圾,一群混资历的拼凑了一本书,个别文章聊聊几百字还没小学生写的好。不负责任的态度比比皆是
  •     矫情过度,重复感太多,角度有限
  •     序言不错,但是文章质量真的太一般了,还不如每经的记者回乡征文写的好啊。。
  •     他们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同时也失去了他们所拥有的!
  •     对不了解的领域肆无忌惮地信口开河,贺某还真是什么阿猫阿狗有名了都能出书的典范。
  •     似乎比崖边报告更真实可靠地写出了农村现状,但不如乡土中国
  •     因为是大家的投稿汇总,所以内容水平不齐,很多问题只是抛出,欠分析与解答,但是题材涉及广泛。乡村问题是城市化道路中必然要经历的一环,在打工人口增多、城郊扩大的背景下,乡村被挤压带来的空巢问题和耕地无法有效耕作以及盖房圈地都是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同时乡村问题还要根植于家庭乡土观念的大背景,因此法律不是最有约束效率的凭据,因此乡村中的价值观,例如家庭、宗族、传宗接代等观念,也是看待乡村问题不可忽视的关键。而农村没有农场化,也是中国与外国乡村的不同之处。
  •     人们对于家乡的爱成分向来复杂。无法做到像爱一个人那样,宣称“不管TA变成什么模样我都爱”,或如杜拉斯《情人》中所言“但我更爱你备受摧残的容颜”,甚至做不到“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     农村的变化,让一切变淡,但请不要忘记,那里是家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