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记》书评

出版日期:2014-6-1
ISBN:9787506074516
作者:贺雪峰 主编
页数:260页

挥之不去的怀乡病

《回乡记》的撰稿人群体是一批来自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具有社会学背景及中国乡村田野调查经历的年轻人,本书是编者贺雪峰教授布置的寒假作业。以春节回乡见闻的方式,呈现了全国二十多个地区年味风俗、婚育嫁娶、乡村经济、村庄秩序的变化,记录和呈现了这个充满焦虑与乡愁的乡土中国另一面。如果说“每个人的故乡都在沦陷”曾经是一种思潮,眼下它远未退烧,相反,越来越多的“回乡记”仍在不断出现在我们的视线之中,俨然一种文化现象或者说社会心理的流露。  《回乡记:我们所看到的乡土中国》一书的撰稿人群体是一批具有社会学背景的年轻人,曾经真切地在乡村出生、成长起来,来到城市求学、生活,并且有过在故乡之外的中国农村田野调查经历,——这些一直在观察和思考今天“乡土中国”问题的人,再次回到那些越来越陌生的中国乡村,“家乡”在一个疾驰的变革时代变成了自己的研究对象。  怀旧病人的集体乡愁  由于是讲述自己家乡的情形,无论是对传统还是对现状,撰稿人复杂的情绪中往往更多的是批评和内省。当代中国的社会公众评价有其极为特殊之处,即人们对变革并不见得有多大的真实歌颂,更多的是对未来的不确定的疑虑;相反,他们对那些对传统的顽强捍卫则从来不吝啬自己的掌声和带有共鸣的叹息。  书中所有撰稿人都是怀旧病人,无一例外对儿时乡村的私生活和公共生活的价值给予了高调的确认,对家乡当下的问题和现状则深表遗憾,提出无休止的质疑。出人意料的是,这些私人观察和判断,择取的样本容差同撰稿人本身的样本容差同样不足以支持其观点的“回乡记”,在网络上公布后竟然获得读者的广泛认同,引起了讨论。最终整理结集成书,来到一个更广阔的接受与言论环境。不能不说这反映了当代中国城乡二元社会在传统与现代化的冲突之下都郁积着某种深刻的焦虑。  天真烂漫的旁观者  费孝通先生曾说,“任何对于中国问题的讨论总难免流于空泛和偏执。空泛,因为中国具有这样长的历史和这样广的幅员,一切归纳出来的结论都有例外,但需要加以限度;偏执,因为当前的中国正在变迁的中程,部分的和片面的观察都不易得到应有的分寸。”当我们用一个时间跨度提取出某个“中国问题”并最终找到答案时,你会发现那个问题早已经过一场变化,变得更复杂、更不可逆转。当人们终于无法适应剧烈变革带来的眩晕,“回乡”不再仅仅是追寻记忆的物化存在,更像是一种文化寻根之旅,但就其实质来说,这种文化寻根的本能与诉诸“传统”存在明显的区别。  以《回乡记》的撰稿人来说,他们显然并非思想完全成熟的观察者,有的甚至还比较天真烂漫,只是想回到从前。进一步说,他们回到家乡后,更多的是成为了整个乡村原住民通过礼仪人情扼守传统的旁观者,是那样一场自觉的集结在传统之下的本能运动的访问人。  然而,也正是从这批人之中,将来会诞生真正对“中国社会现代化运动对城乡二元世界的改造”进行全面评价的人物,因为这是他们这代人真正的需求。而现下他们的观察所得,不过是上一代人用传统麻醉自己、挣扎求生存罢了。  回不去的“熟人乡土”  在许多属于“乡土中国”的问题和困惑中,“乡村公共品的困境”这个题目下的一组文章涉及农村社会转型的细部,尤为引人注目。传统的乡土中国是一个“熟人社会”,微观说是生产耕作时的互助,站远一点说直接指向乡村的公共生活,包括交通(修路)、灌溉(农业设施投入)、医疗(乡村医生)等公共设施或公共服务的供给,都要依赖内生的组织结合道德礼法来运作。一位撰稿人回顾了故乡村庄当年引水灌溉中村民自发合作、互相提供公共服务的故事。从集体时期的公共“垄沟”,到近邻几家合资合作投入灌溉设施,直至私家购置的水泵、水管,灌溉作业从自发寻求乡村公共服务到可以独立完成的演变正是一个缩影。  今天农村的社会分化越来越大,纯农户所占比例减少,“农业生产合作几乎无从谈起。日常互动逐步减少了,社会关联也日益渐微。”在市场经济社会和城市化的冲击下,与乡村衰落同时,乡村公共服务的供给遭遇前所未有的困境。经济理性、私人观念依仗着新技术的推广,在乡村微生态环境中完全驱逐了叫做“农业生产合作”的公共品,不知是该喜还是该忧。  一篇题为《村庄公共品供给的悖论》的文章,归纳了这种供给的悖论:村庄的基础设施建设依赖于集体的“公共财政”能力;然而,当集体有了资金进行公共设施建设的时候,村民小组们又期望把这些钱收入个人腰包,似乎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村庄的平静。  变革中的故乡与人心  《回乡记》文章的选录颇具心思,对应的题目深度显然超越原文:有日渐消散的“年味”和淡薄的乡村人际关系,原先作为大家庭感情枢纽的长者逝去后,产生了所谓“核心家庭”和“丧家犬”情结久久挥之不去;有转型时期农村治理与公共服务缺失的悖论;还有传统传宗接代观念在时代冲击下形成的新的代际关系,“城乡分住”成了一种不言而喻的今天城乡关系的反映,新版的“城镇剥夺农村”正在成为现实……都令人感受到一种贺雪峰教授所说的“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浓烈气氛。  面对乡土中国的急剧变迁,每一个有“故乡”的人都会有自己的不适应,都会生发出自己的“乡愁”。无论你现在是城市人,还是农村人,还是二者间的“摆渡客”,或者是进城不归但内心深处仍然渴望获得故乡血缘和传统安慰的新“城市人”,可能“谈论”这些问题都显得空泛,但记录下这些一手的观察绝对值得。这或许就是本书未来的历史价值吧。  我们现在或许可以看出,所有围绕着“回乡”所不断带来的新的痛苦,都来自于变革。人,也确实有美化过去以往事物的不自觉。当下面对的这种,过去西方把它叫做“现代化的阵痛”,城市和乡村都要经过这种必要的试炼。又或者,变的不是故乡,而只是人心。痛苦只是源于“家”是中国人的精神图腾。  □书评人 雪堂http://www.douban.com/note/375988274/?qq-pf-to=pcqq.c2c

乡土中国手记 ——《回乡记》,见证日子里的中国

乡土中国手记——《回乡记》,见证日子里的中国乡土中国是一个深刻的命题,作家往往用带上了各自视角的眼光去看待这个问题,并予以相应的回答:浙教的高中课本里,韩少功用《我心归去》诠释被荒废的乡土中国;《一个人的村庄》中,刘亮程曾经描绘过拥有自然和生活本色的与动物一同生活的中式乡村的梦一般的田园与内心映照;《秦腔》唱起,陕北带着火辣和忧伤的心灵之声,是贾平凹梦回时一声岁月的惊叹……农村,或者说那些正在渐渐消亡的村庄的文化,是曾经走过了千百年丰足的慢时光,如今却于快速率的现代生活中悄然离去的日子里的中国。人是历史的书写者。当人们离开了曾经赖以生活的土地,变成了无根的泯然众人,那么我们去哪里寻找生活的本色呢?近乡情更怯,不仅仅是因为农耕文化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已经离我们远去,而是因为我们已经变成无力承担那乡村中血脉相连、息息相关的守望互助的羁绊。我们早已成为这颗寂寞的星球上孤独的自我了。华中科技大学的贺雪峰老师主编了这样一本由离乡者书写的《回乡记》,他们用自己的眼睛,用一个群体的眼睛在观察这片土地上令人扼腕却无力阻拦的变迁:从婚丧嫁娶的昂贵和沉重负担,到逢年过节的气氛和人情冷暖,从“百善孝为先”到父母无尽的付出……变化太快的社会,让乡村已然变了味,试图跟进城市脚步的中式传统农业,又经历了同业竞争的恶性循环和小农无力承担和预测的市场风向的转变。每一则故事都是每一位真实的乡土中国的亲历者书写的手记,他们或带着失落的哀伤,或带着城市的冷静的视角,或有试图改变的期望,又或者为改变而叹息。他们践行“活过爱过写过”式的信条,见证这一刻的土地,日子里的中国。因为初九外婆过世的关系,正在进行传统葬礼,近亲和远亲都聚到了一起。外婆的人缘维系起大家的情感,佛教与传统中式的信仰结合的葬礼的仪式,让人疲惫却又能凝聚起留下的人的力量,让大家相信往生者能够拥有美好的幸福的归宿。守夜时新式的佛机(唱经机)帮助疲惫的身体,在传统和新事物的加入中,柔和成为一种虽然变化了,但仍然在延续不变的中国乡土文化内核。也许随着葬礼过去,聚集起来的人又会急匆匆地奔向自己的去处,但人们终究不能离开来时的路,斩不断与根的或松或紧的联系。那是悲伤却也是幸福的所在。“中国人三代以前基本都是农民”,虽然是一句带上了气的话,却也在某种程度上是一句真实的实话——我们从农耕文明的土地而来,我们承载着丰富的也许带着不好的现象但总是怀着良好的期盼的习俗与文化,我们都是长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但愿这书中的消逝,不会是我们以后再也回不去的遗憾。By 林怿2014-7-7 19:49:19写于建设村

回乡记:唯一不变的是变化

我们所处的时代,唯一不变的是变化。大众视觉的焦点和关注的热点,被精英群体所引导。社会资源的分配,在极大程度上向精英群体和规则操盘手倾斜。变革,是精英争取和维护利益的工具;沉默,则成为失语者和牺牲者的专属。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无视纷扰,博览群书又笃行不怠,关注“农民”这一社会本能需要却又习惯忽视的群体,研究“农民”这一在人数上处于绝对大众、在资源上必然小众的个体集合。——如此,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华中乡土派。——如斯,《回乡记》,8个专辑、26位作者,半个中国的图景。《回乡记》记录了如下内容:一群具有理想主义诠释情怀和现实主义实证思维的学生,运用经过武装的头脑、重新审视生存的环境,倾听与记录、整合与发散、反思与积累,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大众不曾发现或者已经忘却的真实世界。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的转载 ,使这种思维的火光在社会层面上绚丽出理性和人性的光辉。《回乡记》中“乡土”所承载的,不是传统认知下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产和鸡犬相闻的生活。作者们的脚步跨越大江南北,学子的思维也包罗万象:从宗族礼法到婚育嫁娶,从乡土治理到社会转型,贯穿始终的是熟悉和陌生、亲近和远离情怀,兼具现代社会的碎片化和流动性、开放和世俗——这是一本真正研究农村的书、一本真正带着泥土清香的书——虽然受限于阅历认知和游戏规则,年轻的作者暂时不能也不可能给出答案,但它仍是一本好书。大变革时代,数据可以抽离历史,却再难沉淀;科技能够计算行程,却永无归属。本质上,发生在中国农村的大变革和圈地运动殊途同归:农业生产被剥离、农民生活被挤压、农村形态被改造。过程上,二者大相径庭:前者是农民主观无意识的参与创造、后者是大背景下别无他法的被动适应。对中国的农业、农村和农民而言:整体上,话语缺失造成了他们弱势群体的地位,针对三农问题的研究却一直没有走出理论界;个体上,弱者无意识无参照的处境使其难成“弄潮儿”,凄惨和阵痛终被时光抹平。《回乡记》的作者们意识到农村变化、农业变革和农民诉求,试图初步解释新农村建设的可能、乡村治理的困境,和整体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变迁,这种“田野的灵感”、“野性的思维”和“直白的文风”,令人眼前一亮。中国的农村正处于“千年未有之变局”,“乡村治理之变”决定了农村生活再也不是田园牧歌,“基础结构之变”并未对何去何从做出指引,唯“价值之变”揭示了市场经济对农村生产和消费方式造成的深远影响。《乡土中国》时代,调查和总结了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各种模式,堪称中国乡土社会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理论研究的发轫;而华中乡土派,虽然在“中国乡村社会现状与农村政策”和“农村研究取向”两个层面上引发争论,但“深入的、人类学式的田野研究”无疑是当今中国三农问题研究领域最扎实和最深入尝试。我一直关注贺雪峰团队的治学和研究方式。这的确是一群很有思想、很有品位的治学者:百余人的团队,集聚了华中地区最专业的高端人才。他们是一群真正静下心来做研究的群体——三农中国 网站上记录了中心培养模式下每个本科生、研究生和博士生的读书笔记,少则数十、多则数百乃至上千本名著,令人“触目惊心”。其次,根据相关报道,三农研究中心“博士生每年驻村调研时间不低于100天,硕士生几乎所有暑假都是在农村调研中度过。中心每年驻村调研时间超过4000天,累计驻村调研时间已经超过3万个工作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确实相信:贺雪峰团队是世界范围内研究中国农村问题的最权威团队。关于《回乡记》的话就不多说了——“唯一不变的是变化”:从费孝通到闫云翔、从秦晖到梁鸿、从马克思•韦伯到亚当•斯密、从陆学艺到张世勇、从田毅鹏到汪永涛、从曹锦清到陈柏峰、从华生到林毅夫、从林万龙到温铁军、从黄宗智到熊培云……作者们的这些引用说明了一切。我确实相信:十年后再回首,《回乡记》会成为中国农村问题著作体系中一本必读的入门书,彼时中国一大批真正专家的思想,却是在此有了雏形。

转型期的特殊乡愁——读贺雪峰《回乡记》

作者:魏延安乡愁是文学永恒的主题之一,古代以来,不知有多少位文学大家留下了关于乡愁的美妙篇章,从古代李白的《静夜思》到现代余光中的《乡愁》,篇篇感人至深。乡愁的产生多半是因为回不去,而今天的乡愁却不是因为回不去,而是因为故乡的模样不再是过去的老样子了,即使回去了,也成了人文意义上的“回不去”的故乡,这便是经济社会发展转型期的特殊乡愁。贺雪峰主编的《回乡记》,正是通过30多篇回乡的散记,真实地、深切地表达了关于转型期农村的焦虑与乡愁。  提起乡愁,过去的乡愁往往是让人感到“物是人非”,就像贺知章写的“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或者鲁迅《故乡》中描写的那依然破落的乡村和已经隔膜的乡亲。然而在今天,乡愁已经是那种强烈的“物非人更非”的感觉。正如《回乡记》中展现的,快速的工业化、城镇化无情地冲击着古老的乡村世界,大批的年轻人义无反顾地走向了城市,大批的村庄在人口减少、行政撤并的情况下或走向终结或实现新生;机械化大量替代了人畜劳动从而让牧童的形象几近消失,规模化也让家家养鸡、户户养猪成为历史;大量的乡村小学人去楼空,留守老人凄苦的生活场景让人心酸,留守儿童此起彼伏的犯罪或受侵害消息早已不是新闻,大量的青山绿水被污染,成片农田被征用;伴随而来的也有茅草屋换成了楼房大厦,农村的道路、水利、电力、通信等基础条件有了根本性改观,与城市的差距明显缩小。然而,村子周边可能热闹起来了,而村子里面反倒因为空心化而寂静了。更重要的是,农村人冲破了千年形成的重义轻利的乡村道德观念,以近乎粗暴狂热的行为开始了财富的疯狂追寻,那为了利益而不惜冲破做人道德底线的事例不仅让回乡的人汗颜,而且也将农村的熟人社会和诚信文化无情地撕毁,传销中的父子相骗、财产分配上的兄弟阋墙、生意场上的亲戚反目、征地过程中的欺上瞒下等等,怎能不让人焦虑甚至痛恨!  但真正让人焦虑的还不是表面的物与人的改变,而是那标志着城市、农村根本差异的乡村文明也在摇摇欲坠。在贾平凹的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秦腔》中,提出了一个重要命题:是不是农村在物质的表面上实现村庄的复兴与经济活跃就是乡村的新生?答案是否定的。《秦腔》与其说在描写作为秦人之声的秦腔和其他传统戏剧一样的衰败,莫若说是在写现代转型过程中一般传统农村的衰败。农村的衰败绝不仅是人口的总数减少,更主要的是农村传统人文精神的消散。虽然当前农村最大的问题是农民的经济利益诉求空前激烈并由此引发的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复杂的个体纠纷与群体纠纷,但更为可怕的是农村人文精神的缺失,在物质文明大踏步前进的同时,而精神文明相对空白,其巨大的可开垦空间让人忧心不已。很简单的一个例子是农村的春节等节日礼义系统正在解体,拆掉了农村文化的核心,那些过年的安排也就只有严重的物化,索然无趣了。强行的上楼,不仅让农民的生活习惯改变了,也让农村熟人社会赖以存在的社会基础消失了,楼房天然地将人们隔离开来了!还有那温情脉脉的人情社会也因为商品化、市场化,变得锱铢必较起来了,人与人包括亲戚之间只剩下赤裸裸地金钱往来了。现代的农村,一幅城市化的景象和被市场化了的经济人活动场景,传统的农村那里去寻找?  当然,转型期的乡愁也是局限在一定范围和一定历史时期的。至少目前的乡愁还只是一部分人的专利,城里人虽然向往乡村却不一定是乡愁,农村的孩子们现在也没有,只有那些进城的人最强烈。而且,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进一步深入推进,城市、乡村的界线也会从进一步一体化到城乡总体平衡、城乡经济要素的自由双向流动,最终让城乡的不平等地位逐渐平等起来,还有那正在被破坏的田园风光也会减慢消失的步伐。  转型期几乎意味着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必然转变过程,年龄大的农村人可能不适应,但那些小孩子们,可能因为少不更事,无法理解现代化进程中乡愁的浓烈,而那些知识分子们将来还会不会有乡愁呢?   (二〇一四年九月十四日)

时间的力量

时间悄无声息地从我们身边流过,许多东西我们经历过,但好像又不知在哪里,乡村的记忆,儿时的场景,一点点的埋在大脑深处。时代的变迁,环境的变化,人情世故换面等等这些我们都觉得及其自然。《回乡记》——让我再次回到儿时的乡村,明晰变化的乡村,一切都是那样清晰透彻!

近距离看中国的好书啊!

《回乡记》到手后,发现真是意外的惊喜啊,包装精美,内容朴实而灵动,越看越是爱不释手!贺雪峰教授主编的这《回乡记》是2013年春节期间,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的硕博士生返乡期间,利用在村庄调研训练的方法来观察和纪实自己的家乡,地区涵盖了安徽、河南、山东、江西、湖北、湖南等全国大部分省市,颇具有代表性,能够统揽中国之全貌,从中不难看出中国之大所呈现的区域差异,这是费孝通等老一辈的大牛所忽视的。同时这本书定位是畅销书,所以学子在写作的时候用灵动的随笔来表达,而非晦涩的学术论文,适合放在枕边夜深人静的时候品读几篇,边回味自己的家乡往事,适合的读者群体比较广泛,强力推荐!

让我们一起读读《回乡记》吧

家,对于中国人来说,是具有非常特殊意义的。从古至今,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家的位置永远是放在最前面的。家,不仅仅是一座房屋,也不单纯是一个地理位置,她是能给人温暖,给人力量,给人提供保护的港湾。随着近些年经济的快速发展,很多从前不曾改变的事情渐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乡土之变就是其中最明显的一个。在过去,家是落叶归根的地方,不管你走到多远,不管你多么富贵显达,总有一天是要回去的。那片土地,不在乎你是荣归故里,还是潦倒归乡,她永远都在那里等着你。家里的那一盏灯,是任何的光都无法代替的。就拿身边的事来讲,每年春节时,大批的客运浪潮就是很好的证明,在外辛苦工作了一年,春节是所有人想回家团聚的时刻。无论身在何方,无论道路多么拥挤,总想着能回到家乡,与亲戚朋友团聚一番,吃个年夜饭,互相串门说说家常话,这是多少代人都不曾改变的情怀。在看这本书的时候,里面很多的文字总是让我想起了我的老家。我的家乡地处豫东平原,同书中作者王誉霖一样,同属于周口。所以他写的有关家乡的回忆,我大部分都感同身受。特别是一些传统的习俗,比如小时候过年蒸馒头、除夕给长辈拜年、去祭拜祖坟、按辈分取名字等等,我都记忆犹新。而近几年来,这些老的风俗习惯都渐渐消亡了,新一代没人愿意去继承发扬,都嫌啰嗦麻烦。在我很小的时候,我爷爷常常会给我讲一些过去的事,在他们那一代人的记忆中,故乡是属于另一种模样的,不过,我当年始终不能理解爷爷的那一份怀念,我觉得生活是越过越好,应该向前看。如今,我长大了以后,却越来越能体会当年爷爷的那份心情,我想那种滋味是十分苦涩的。《回乡记》是一本观察家乡、记录家乡变革的书,一如封面上所写的那样,记录和呈现这个巨变时代,充满焦虑和乡愁的乡土中国另一面。在这本书里,你能看到每个人对家乡的回忆,像当地过年时节的风俗,婚育嫁娶的风俗,红白喜事的风俗,以及传统文化与当今文化所产生的触碰变革。在这一幅幅场景中,你能感受到每个乡愁背后的故事,以及对这些变化所产生的无奈之情。这些年,大家不止一次的讨论过年味变了,亲情变了,从前的美好社会变了。但是,有多少人思考过自己有没有变了呢?我们眼睁睁的看着曾经真实存在的故乡,一步步变成了梦里的场景,这难道不是我们这一代人的悲凉吗。一如后记里说的那句话,记忆中的故乡再也回不去了,但是无论如何,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让我们一起读读《回乡记》吧。

家乡的味道永远不可替代

回乡、回乡,在外拼搏的我们越来越少回乡了,家乡也在我们不知不觉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无论如何改变,它总是我们内心最熟悉,最温暖的家乡,每次回到老家,总是感觉内心无比的平静,这是其他地方永远取法给予的。这本回乡记虽然写的不是我的家乡的故事,可是依然能够在其中找到家乡的影子,找到那份对于家乡的感情,平实的语言带给我们最真实的感受,非常值得品味!!!!

谁说不怀念家乡

谁说不怀念家乡   家乡也许在千里之外   却经常近在眼前 回乡记帮助我们纪念即将逝去的乡土中国从南方到北方从东部中部到西部祖国到处是记录乡土中国的青年人这群青年人记录的家乡不正是我们自己的家乡吗

我的乡愁

我的乡愁评《回乡记》我生长于南方的一个村庄,如今在北方的城市工作。妈妈经常在电话里聊天问我“为什么要到那么远的地方工作?”时,我总是无言以对,更不知道应该如何向她表达我的愧疚。一直想看这本《回乡记》,一来是想和那些跟我一样离家漂泊的游子“聊一聊”,二来是寄希望于心中的一些乡思愁绪能与众多游子共鸣。离家求学工作近20年,回去的次数少,每次回去找不到自己心中的那个过去的家乡,时间长了愁绪滋长,“回不去了”的悲伤困扰其中。编者有心,把众多游子的回乡偶记汇集一册,让我们从每篇回乡记中见识到了乡土中国的数十年变迁。于我更是如此,记忆中家乡的青山绿水何等温馨,前几年回去一看,稍微远一点的田地已经无人耕种,更多的青壮年跑到厦漳泉去打工赚钱;小小的河道堆满了工业垃圾;以前散落在山间的房屋,更多地集合到了乡村公路边;三尊祖师的庙宇已经锈修葺一新,闲来无事的老乡们把这里当做了赌博的集合点。能从农村走向城市,应该是很多农村孩子的梦想。我和老家死党们形成的一个共识是:我们并不是有多么聪明,而是抱定了通过求学改变命运的决心,自己的努力和上天的眷顾成就了自己的现在。如今看起来,最对不起的就是自己的父母,当年他们费尽心思攒钱供我们念书,如今不愿意到城市里和我们共同生活,顶着一点微薄的所谓好名声过着平淡的生活。我们这样的游子,除了打个电话寄点钱,其他什么的都做不到。有一次在微信群里,一个高中同学的发言让我无地自容:建设我们每年回家2次,每次10天,那么我们每年在家大概480个小时;如果父母还能活40年的生命,那么我们还能陪父母19200小时,也就是2年零70天……我每年回去的时间远比例子少。除了愧对父母,除了怀念过去,更是对于如今家乡的一些情况感到无力。印象里我刚上高中那时,村里建起了一个水泥厂,给家乡带来了很大的污染,周边的树累积着厚厚的灰尘,还有一个老乡在厂子里扛水泥,几年的时间肺就完全报销了。再后来听说水泥厂效益不好倒闭了,又有一个企业家到家乡投资,把东坑子的很多田地都占了,以前很多熟悉的房子我已经无法立刻找到,更可惜的是把邻近的一座山(鸡母寨)生生地砍掉一块。14年回家时,听妈妈说起和我一起长大的阿Y,因酒后驾车撞上了货车身亡,而他的一个孩子刚几个月,据说他两周前还酒后翻了一辆车未处理。文明的转型是一个过程,它见证者社会的变迁和人类情感的转变。乡愁是一个甜蜜的负担,也是幸福的苦楚。很多的人追求发展离开家乡,很多的人向往幸福回忆家乡。我们可以在很多的书中读到这种感情,熊培云的《一个乡村里的中国》,梁鸿的《出梁庄记》,还有这本《回乡记》,游子们都能在书中读出属于自己的乡愁,读出自己眼中的乡土中国,正是在这种阅读中,我们得到了一丝慰藉:我们的乡愁是带着苦楚,但不是孤单的。我们这些异乡人的乡愁,被他们调动了起来,成了朋友。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初中时学习的《回乡偶书》早已成诵,而如今,是奔波于现在城市和过去家乡之间的我的一个寄托。回不去喽,回不去喽……将来有一天,我老了,蹲坐在城市的某一个角落,嘴里喃喃念叨的,应该是这几个字吧。

认识当代中国农村——从这里开始

这是一本由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贺雪峰教授主编的关于现代农村变化的体验与思考,里面的每一篇文章都是“中心”研究人员以及研究生对自己家乡变化的亲身体验。可以说,它是一本学术性的著作,其中有很多都是思考性的理解,不是对乡村社会表面的描述,而是进行了高度的概括与提炼;但是,它的文字又不像一般的理论学术著作那么艰涩难懂,而是“通俗易懂”,所以,这本著作适合的读者群体很广泛,而不一定是专门研究人员,因此,对于这本集学术与通俗于一体的、能够很好理解当代中国农村的作品,我极力推荐,而且我是通过自己亲身读过之后才有这些感受的,希望广大读者不要错过。

有价值的“回”视角

《回乡记》是一本很奇特的书。它是一本文集,但却是很多人的“合辑”;单篇文章多以叙事为主兼顾抒情,却是带着某种学术目的;“回乡”这个主题满溢着乡愁的情绪,想要带给我们的却是理性的认识。奇特的书,是因为成书过程也很有意思。“2013年、2014年春节期间,(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建议中心师生(包括部分已经毕业的研究生)各写一篇春节回乡见闻,结果前后共写出一百多篇……东方出版社邀请我(贺雪峰)选取部分回乡见闻以《回乡记:我们所看到的乡土中国》为名出版,以记录这个巨变时代的‘乡愁’,遂有此书。”主编贺雪峰在本书的序言《我们所看到的乡土中国》中这样介绍本书的成书过程。本书都是春节回乡期间所写的“回乡记”,所以本书从头到尾有一种淡淡的忧伤,让人略感压抑。而最后所呈现出来的《回乡记》,最根本的还是一个“回”字。要想回乡,必先离乡。离乡再回乡,看到的一切都是那么熟悉,却因为时间的阻隔而变得新奇起来。而真正新奇的事物,则又会因为是属于自己家乡的,就有一种一探究竟的求知欲、“本属于我”的占有欲;然而这新奇事物又是在自己离开的时候出现的,于是这种求知欲也好、占有欲也罢,说到底还是一种疏离感。人们不愿意承认这种疏离感,就只好感叹家乡变了。家乡是一定要变的,不管你是在家还是离家。就像我们必将衰老的父母一样。只不过,离乡之后再回乡,因为时间断裂而感受到的变化是巨大的。也因为将不会再属于曾经的家乡,失去了那种归属感,同家乡和家乡人的命运将不再捆绑在一块,也就会产生一种不经意地审视感,看到的家乡也就不一样了。回乡者们在情感上是属于家乡的,而在事实上却已经或将会离开家乡,所以他们看到家乡好的地方就会有一种荣誉感,而看到家乡的问题又会自觉不自觉有一种“先天下之忧而忧”的优越感。他们熟知家乡的过去,也就试图梳理家乡的未来。而展现在他们笔下的过去到未来的转变,往往都是因为资本的入侵——从征地、到建厂、到种植葡萄,无不看到资本入侵的身影。入侵的资本改变的是乡民淳朴的民风,让乡民考虑得更多的是利益的得失。然而物质的发展却未带来精神世界的发展,富起来了乡民更多的是攀比成风,还有的好赌成性。我们看到的是传统、民俗和文化越来越不被重视,祭祀、家谱这些关乎到血脉传承的事情因其无(物质)意义而备受冷落,而拜年、婚礼则越来越和利益相挂钩。在周娟写的《是什么改变了你,我美丽的故乡》一文中,就有着“我妈知道我们村组每个人的生日(包括小孩)”到邻居之间互相拆台的转变,这种转变就来自于拆迁带来的矛盾和对搬迁以后将不再是邻居的预期。我认为,乡村最让人舒服的地方就是乡土人情,而人情越来越淡漠的乡村就失去了让人留恋的理由。所以周娟才会有“不如离去”的感慨。然而,乡村毕竟还是要发展,只有经济发展了,精神世界才能上得去。而要想发展乡村,还是要先发展乡民——不管是进城的,还是留在农村的,他们真正过得好了,富裕了,先进了,乡村才真正有希望。但是,发展乡村和乡民,最重要的还是要尊重他们的意愿,如果他们觉得田园生活很幸福很美好,又何必打着各种名义去破坏?最大的破坏恰恰是资本和政策的强行侵入,很多人的想法貌似是为农民们着想,实际上都是在打着自己的小算盘,这样无疑只会让乡村失去了原有的宁静和平和,却没有真正的发展和先进起来。这样“扶持”的乡村,必然最终会伤害我们所有人的利益。因为正如贺雪峰所言:“乡村的前途,关系到国家的前途,更关系到每个人的前途。”所以,要想真正知道乡村的未来,还是要知道乡村的现在和过去,所以“回乡”的视角很独特,它既不同于城里一些所谓“学者”居高临下地看乡村,也不同于乡村人看自己。从这一点上来说,《回乡记》的“回”视角,无疑极具参考价值。

回乡:冲击,焦虑,大时代

这本《回乡记》是在回国的飞机以及下飞机后返乡的火车上读完的,读的过程可谓一气呵成,写这篇文字却有些笔触拙滞。可以说,在近一年来的阅读中,这本书最体现了情感超脱文字、共鸣胜于说教。原因无他,只因回乡二字牵涉的恰是我自己,恐怕也是所有中国人最熟悉,也有感触的经历与情感了。“乡”在汉字中意味的实在太多。本书的编者何雪峰在序中这样说中国的乡土性:“每一个个体,不需要纵向上溯得太远,也不需要横向扩展得太开,你就能够发现自己与乡村之间的息息相关。”事实上从另一角度看,中国纵向几千年的历史,横向几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其深其广,又何尝不是这一片片既不需太远又不需太开的息息相关的乡情所串联起来。所以与“乡”有关的文字,在中国的历史上实在是太平常而又太不平常,平常在于其数量,而不平常在于其牵动人心的力量。这本书于当下的时节问世,却于这一切意义上又多加了一点不同。这是一个被称为“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中国绵延千年的古老农业形态正经历着快速的现代化转型,农村的社会结构、治理机制、价值观念无不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这变化中有向前的奋进,当然也有转折的阵痛。这本书恰是展现这辽阔幅员上社会变化的最佳范本:几十篇返乡调研见闻,涵盖了十数个省区数十个有着各自文化传统的乡村,记载了作者们记忆中与眼中故乡的二重镜像。这样的覆盖安排,又恰应和了我们所说的中国乡土性的独特特征:以个体为中心的乡土之情恰恰能散落地串联起来,乃至跨越了时间与空间的一切局限。时间上,转型的节点造成了乡村生态被市场经济浪潮冲击下宗族地缘关系的解体,于是身处其间的我们感到焦虑迷茫,不知记忆中的乡音乡情是否会永远埋藏,不知渐渐被城市文明同化的农耕传统将会走向何处;空间上,这辽阔国土上不同地形不同传承造就了千姿百态的村落与乡土文化,而这些迥异的传统形态却不约而同地逐渐淡去其地缘特征,走向更为趋同的现代社会。婚丧嫁娶、村庄秩序、民情风俗、传统节日、农村建设、经济发展……一系列主题记录在几十位观察者的笔下,在书中铺陈而开,在一个广阔的背景中为我们展示了乡村社会变迁中每个个体的酸甜苦辣。也许我们可以这样说:没有什么载体能比这些个体记忆与体验更好地记录中国的变迁。所以如果你是一个摩登时代的都市人,你不妨读一读这本书,去体会,缅怀父辈们曾经挥洒汗水的乡间,一个不仅仅意味着“粮食”“泥土”“贫穷”“静态”,还记载了日渐淡漠的亲情乡情,记载了不同于都市中灯红酒绿却形如陌路的繁华热闹,也记载了先祖们生命轮回的,乡间。所以如果你是一个生于斯长于斯的见证者,你不妨读一读这本书,去追忆、印证自己所经历过的一切:从婚丧嫁娶、世故人情、宗祠祭拜,到自外面的世界蔓延而来的沥青公路、机械设备、钢筋水泥。于自己曾经历着的,正经历着的怀恋、迷茫与告别中寻找新的希望,得以存留骨子里的淳朴人心而同时挥别千百年的落后形态的新的希望。所以如果你是一个笔耕不辍的文墨客,你不妨读一读这本书,去感受一下没有文字浮饰的经历与情感,去体味那些曾经存在于田园诗歌,存在于《边城》,存在于一切土地上的文学中的淳朴,去体味这些淳朴的乡魂如何经历冲击、沾染、同化,一如《陈奂生上城》,《平凡的世界》中记述的那样。所以如果你是一个经世济民的治学者,你不妨读一读这本书,去真正地洞察而不是从公式中演绎一个世界的变化。张五常时常说,经济学是一门街头巷尾的学问:如果不时时走街串巷,何以洞悉商业与市场的秘密;如果不出没田间地头,又何以理解中国这个庞大的乡土社会是怎样经受着现代文明的冲击并与之在阵痛中融合?*****我自己并非从农村生活长大,对那片父辈曾经生长耕耘的土地本已有了一二分淡漠;又是一个经济科学的从业者,对现代市场社会成本价格供需弹性的兴趣超过乡土民情男耕女织。然而从异国回乡的路途却又给了这次阅读一种特别的感受。或许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讲的,乡土性在中国人的血液里植根千年,它对中国人生存方式的影响甚而也波及覆盖到了都市,而今它遇到了现代性的重重冲击,正在年轻一辈的城市人中逐渐消散支离。然而根性却不会,只要一层层一圈圈大的小的文化共同体结构还没有彻底消失,只要乡土中成长起来的地缘、亲缘关系还能在商品符号的社会中自我适应并找到新的结合点,只要由家庭外延至社会的对“同饮一江水”的精神依托还在。在这样的语境中,无论于异乡漂泊还是异国打拼的游子,乡土性也好,文化民族也好,农村也好,城市镇也好,都融进了一对永远都难以彻底解构的词:故土与根。

近距离看中国

在古老而悠久的中国,农业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在这个占3/4的中国农村具有千姿百态的地理景观、人文习俗、文化传统等等,不同地方的农村有着自己的特点但又有相似之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中国农村的发展。当今的中国发生了巨变,而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中国农村也发生了惊人的巨变。农村面貌如换新春,生活水平提高了,思想观念开放了,传统的人文习俗和文化传统也有所改变,但在农村也有诸多继承和不变的地方,在中国农村还是半数人社会,还是有各种不同的风俗习惯等等。中国农村之变化发展需要我们予以观察并记录,《回乡记》就是一部记录中国农村之百态的著作,华中科技大学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的成员来自全国各地的农村,对不同农村各貌进行了一个细致且细腻的描述,向我们勾画了农村的百貌图式,他们并非单纯记述,而是从各种现象背后观察到了其逻辑和本质,让我们近距离的观察中国农村对其有了更好的认识,一同感受着中国农村的人文情怀、风情民俗等各个方面,一同见证其变化发展。

记录和呈现巨变时代的乡土中国

《回乡记》一书,是贺雪峰教授主编,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与研究中心出品的“近距离看中国”书系第一本书,书中主要内容是二十多位观察者,从年味、乡土风俗、婚育嫁娶、村庄秩序、新农村建设、乡村经济等角度,近距离观察、记录各自家乡所发生的变化。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城市化率从七十年代的百分之十几提高到百分之五十多,这说明,至少有四五亿人,从农村来到了城市。“回乡”既是现代化和城市化的一个结果,也是每个由乡村移民到农村的人,当然还包括在城乡之间来回迁徙的农民工、学生重拾记忆,表达乡愁的一件事。可见,“回乡记”所记录的既有社会变迁的一部分,也有每个个体的记忆、乡愁和焦虑。正如书中那篇“乡愁是对记忆的补偿”。近年来,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与之相伴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因此,关注此类问题的作品不断问世。比如,熊培云的《一个乡村里的中国》,梁鸿的《出梁庄记》。可以说,《回乡记》、《出梁庄记》、《一个乡村里的中国》是了解中国乡村乃至整个中国社会变迁的三部优秀作品。

原汁原味的乡土文字

这是一群用细腻的文字、深刻的思想记录家乡的可爱的人们,承载的意义重大,那么真实,那么触动心扉!每个人的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那份乡土情结,来自五湖四海的他们,呈现给我们的是东西南北方多样而丰富丰满的乡土面貌,让我们不由自主的赞叹传统,感慨变迁。这种原汁原味的乡土文字值得细细品味!

难以融入的城市,回不去的故乡?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我是王向阳,中心2013级读书会一员,十多年来,中心各位师长立足农村,但不止于农村,关注的是全中国,是每一位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普通国人的切身命运。回乡记,忠实记录家乡现状及变迁,这里面,有你也有我,或似曾相识,或形同陌路,文字或许不够成熟,但满满的,都是对故乡的真情厚意!在此,我证明,我推荐!

家乡是中国人的宗教

都说中国人没有宗教。事实上,家乡就是我们的宗教,我们无论走到哪里,总有家乡在跟随我们,就像上帝跟着西方人一样。有了家乡,我们才有想念,才有支点,才有回忆,才有归属,才有升华……边看回乡记,边咀嚼童年的味道,家乡的味道。回乡记,真甜美。这本书装帧很精致,是经典书系的板式。

日后整理

乡村中所存在的问题,究竟是千余年来这些问题一直横亘于其中,只不过是经由这些研究人员的调查寻访才显现出来;还是因为一个民族国家的建立或者某些改革的推动促使、诱发问题的产生。纵使是前者,是否我们就可以以“一贯如此”或“自己仅仅是底层的一员,并非顶层制度设计者”而无视这些问题。究竟是忌讳自己将来还有子孙后代都必须要与这些邻居世世代代的比邻而居下去,所以还是忍气吞声好了。还是江子的《田园将芜:后乡村时代纪事》梁鸿的《出梁庄记》农村的问题,不仅在农村中和农民的身上发生演化,也不仅是背后投射出整个国家和民族,它的本身,它的方方面面都与每一个人还有宏大的集体脱不开关系。反感的陋习(26.)因为村子里有小孩偷钱,所以表哥家的孩子去姑妈家拜年只可以在堂屋里玩被认为是小气,连孩子的爸爸都觉得所谓“姐姐把自己的孩子当外人,对小孩不好也难对大人好”,所以以后拜年只象征性的坐一会儿就马上回家。平时极不把自己的安全、健康和尊严等等当成一回事,也不把别人的当回事的中国人,尤其但是一个活人总是对这些东西有正常的需求,所以逢着过年时各种祭祖、上坟等颇具仪式感的活动时,哪怕在饭桌上为谁可以第一个拿起筷子,可以第一个搛菜——平时得不到利益从不肯尊老爱幼让自己活得体面,却在过年的时候可以主动去遵循这些完全不会增加什么满足感的“礼仪”。做农村调查的人关心农村的未来,不应只关注农村的经济发展,还应关注农民自尊体面的生活方式的重建。(这是一句人话)1 王海娟 湖北省阳新县2 王 勇 山西上治(古称上党)3 刘 锐4 吴海龙 南方1 狄金华 江汉平原2 王海娟 夏湾 凤凰村3 张雪霖 皖北地区1 夏柱智 鄂东南的红村(湖北)2 张连豪 山东菏泽巨野(鲁西南)鲁 皖 苏 豫交界处3 吴海龙 海南儋州1 杜 姣2 席 莹 内蒙古通辽市西包村3 李元珍 湖北省西北部4 徐加玉 5 李永萍 四川宜宾6 石峰枫 河北省保定地区西部 太行山东麓半山区1 吴秋菊 2 冯 小 陕南山区3 阳云云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兴安县4 刘 磊 江苏省淮阳市某乡1 郭政政 河南省商丘市睢(sui)县2 田 孟3 阳云云 广西桂林4 郑 静 河北省保定市顺平县普通农村1 郑晓园 湖北省随州市下辖某平原村落2 吴秋菊 江汉平原某市的一个城郊村(汉宜铁路经过)3 张雪霖 安徽省亳州市搞卜行政村1 周 娟 长江流域中部,汉江平原某山脚下2 韩鹏云 山东省聊城市荏平县3 王誉霖 河南省项城市周口

民俗的变迁史

一个人眼中的家乡也许只有一种味道,许多人眼中的家乡,味道就变得丰富多彩起来。在《回乡记》中我们看到了五湖四海中的人对自己家乡味道的回首、重新体验等等。《回乡记》,其实是回不去的家乡,随着经济的发展,很少再有农村保持得原有原味,就连我这在自己家一百多里外工作的人时间长了不回家就觉得找不到路。日新月异的建筑、轰鸣的机器等等,让回家的我再也找不到曾经的故乡感觉,唯一的就是还是那些人,只不过情淡了许多。《回乡记》将不同人对家乡的感觉分类进行编辑,就像一个人从各个角度诠释自己的家乡一样,这本应是一种全新的感受,但是读过只有淡淡的忧伤,因为我们再也回不去故乡了。在匆忙地追寻经济的同时,我们将故乡远远地抛在了脑后或者将其改变的不再是故乡。所以,我认为《回乡记》中给我们提供的各地的特色产物、风俗等等都是弥足珍贵的,或许将来某一天,这些都将消失不见。而这一点是这本书最大的特色所在,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对记忆中的家乡进行了独特的诠释。《回乡记》还有一个特色就是在于以做笔记的形式对作者论述到的现象引用名人的话进行诠释,或者从政策的方面对其进行解释,让读者对作者所谈论的话题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作为一本类似于散文类的集子,主编能够从学术的严谨的角度对其进行讲解,是对书中所收篇目的深入诠释。无论家乡如何变化,心底最深处的最家乡的感觉永远都不会变!这也许是《回乡记》所透露给我们的信息!

每个人都有自己心中的故乡

每个人都有自己心中的故乡。《回乡记》不单单是写出了作者对故乡的一种怀念,而且将这种怀念变成了一种社会责任。因为是我们的故乡,所以我们关注、思考故乡的每一个变化。书稿通俗易懂,饱含深情。下午一壶清茶,一本《回乡记》,细细品味,美哉!

我们都曾是农民《回乡记》

我们都曾是农民《回乡记》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是紧紧伴随着城市化进行的,我出生在城市,在城市中长大,但是我的父亲是从农村来到城市的,其实现在的城里人,往上数两代三代,几乎都是农民。父亲去世的早,就埋在老家的祖坟里,给父亲扫墓的时候我才第一次来到父亲出生的那个小山村。据说当年这里还不通公路,要翻过一道岭,走两个小时的路程才能到乡里,从乡里才有通往市内的汽车,坐汽车还要走几个小时。现在方便了开车一个多小时就能到这个山中的小村子。可是我知道当年为了离开这里,父亲用自己的努力走了很多年,一直走到了北京去大学。这本《回乡记》里面写的就是在社会转型期,中国乡土社会的变化,并不是向梁鸿写的《中国在梁庄》,费孝通写的《江村经济》那种一个人的社会考察,而是有很多人从不同的角度来讲述自己回乡的过程。是的这些作者也都出生在农村,是长大以后才靠自己的力量走出了农村,然后很快融入到城市当中,变成了一个彻底的城里人,可是他们的家还在农村,他们的根还在农村,所以他们经常要回去,回到那个自己长大的地方,那个自己度过了童年的地方。当他们回去的时候,会发现自己再看这片土地的时候,视角已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这里面写了回农村过年,写了农村的宗祠,写了农村的婚嫁,写了农村外出打工,写了新农村的变化,写了乡村的治理等等。应该说中国实在很大,但是在城市中,差别并不是很明显,你无论到达那个城市,你的感觉都差不多,只有城市大小的区别,却没有很少看到有自身特色的城市。而在乡村可就不一样了,从南方到北方,从东部到西部,乡村的变化相当大。不仅是建筑,乡村内部的结构,地方的风俗习惯都不相同。这本《回乡记》,记录了中国乡村的方方面面,让我们感受都乡村的变化,现在的乡村和城市一样,每年都在变化,再也不是我们想象中的模样了。可是我们却越来越忽视乡村,越来越忘记乡村,努力去忘记自己曾经在乡村中长大,忘记自己的身上留着的都是农民的血液,努力的让自己像一个城里人,努力让自己的孩子好像是一个富裕了很久的,有教养的贵族。于是乡村的文化凋敝了,乡村里的劳动力都外出去打工,乡村的孩子都去城里上学,毕业以后再也不会回到乡村,乡村变成了被遗忘被抛弃的角落,里面住的只是留守的老弱病残。田园的美丽只在我们的想象当中,每当我来到父亲生活过的那个小村子,看到的永远是干不完的农活,流不完的汗水,可是却依然所获微薄。这才知道,那些田园诗都不是农民写的,没有谁真正原因从事这样的工作。去的次数多了发现农村的变化越来越大了,家里也通了宽带,也有了山里的自来水,孩子也可以上市内的高中,也许有一天中国也会和欧美一样,城市和乡村没有了太大的差别,农民不再象征着贫困和落后,住在乡间反而是上流社会的象征,到那个时候中国才真正算是富裕起来了吧。

一本经典的乡土哲理散文集

认真阅读完整本著作,发现这本书的时代感,历史感和乡土感回乡记是一本值得收藏的经典散文集又有娓娓道来的哲理这些哲理包含着文化,政治,经济和社会,无所不包现代生活的节奏太快难得回一次故乡但是心里每日都有无尽的怀念我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我的父亲母亲,和兄弟姐妹和哪些小时候的玩伴们谁说不怀念家乡家乡也许在千里之外却经常近在眼前乡愁是心灵的灯塔在其中找得到所有你所观察到的现象和你夜晚时深思的映像倦鸟知返游子何尝不是少年出乡一直到到老时返乡看到的依然还是哪个乡土中国吗湖北阳新县的游子

回不去的故乡

读大学以后,和故乡的交集越来越少了,坦率的说,我的目标从来都是城市,乡村则是我日思夜想着想逃离的地点,在潜意识里,我从来以为这种逃离是绝对正当的,是一种成功的标记。我没有想到,年龄渐长,地理上越来越疏远的故乡却已另一种形式在情感上告诉我,那是我永远也逃不掉的精神归属之地。在这个时代,堂而皇之的宣称自己在精神上归属于乡村,归属于传统,大概有点不合时宜吧。贾平凹说自己以为到了城市就能够逃离所有的苦难了,没想到依然是苦难,生命逃不开苦难,说到底,也正是苦难,是乡间困苦的劳作和无望的挣扎让我们农家子弟真正地成长。也许,只有站在城市,我们才能重新看到乡村的美,不被人注意,从来都默默无名的美。《回乡记》里虽然写的不是自己的故乡,但每篇文章中都可以看到故乡的影子,如果我们怕淡忘了故乡的味道,读点《回乡记》不失为一条找回日渐模糊的故乡记忆的捷径。

悠悠淡淡的乡情

对于从“乡”里出来二十多年的我,读这本《回乡记》就是有一种似曾相识之感。由于父母依然生活在乡下,离家比较近,每年回家次数无数。想回家过年的感觉没有,因为如果想回去自然就回去了,不用纠结。不过这么多年来,乡下的变化的确亲眼目睹。住房由泥土房变成了白墙红瓦,铝合金窗户,房间里的设施都非常时尚了。老房子几乎都没有了,高速公路从村里穿过,出门不用再跋山涉水,城际客车出行极为方便。用上自来水,是最受人们欢迎的。人们的生活水平,吃穿用都在提高。回家看到这些变化,心里自然高兴。生活在家乡里的人们也在享受着这种变化。《回乡记》里,是一群参与社会实践的天之骄子们,进行的回乡调查,他们更为系统地讲述了自己看到的变化,不仅是生活水平的提高,还有人们观念的改变,包括一些流传已久的风俗,婚丧嫁娶,包括信仰。不同地域,这些传统的,流传已久的风俗,虽有不同,但也有很多相似之处。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经过破四旧的争风运动,很多迂腐之气已经不见了,不适应时代的也悄然消失,这些消失不见的东西是不是都应该消失得无影无踪呢?不尽然吧。很多消失掉的,往往却是我们想要捕捉的,如传统里,女人对贞操的意识,虽然当时对女人是一种不公平,但如今如果女人都能还有很强的这种意识,那么生活中的男女观念不至于如此滥情了吧。有些东西消失了,找回来很难。那么留下来的是不是都是好的呢?也不尽然。比如对老人的孝顺,感恩,虽然一再提倡,但很多人还是不能尽善尽美。这不仅是乡下,城里依然如此。人们的是否观念的消失、遗留是不是比那些物质的东西更难以驾驭。虽然乡下人的生活在改变,但较与城里,他们生活的环境依然不令人满意,城里人到乡下生活,依然不会喜欢,就如我回到乡下,短期住几天还可以,长时间居住就难以接受了。不过能有这么多的人,到乡下进行调查实践,感受时代变迁,是一件好事。希望我们的发展都能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有望成为总理枕边书

昨天在亚马逊买来就迫不及待读完了,是本好书,既接地气又有灵气,适合高校学生、教师、研究员、政府工作人员、人文社科爱好者、关注中国发展的人买来作为枕边书,书中几十篇文章涵盖了很多内容,可称作了解中国农村的巨变的万花筒,而且文字优美,睡前拿出来读一读,会有很大收获哦~

无处还乡

前几日翻阅江飞的《何处还乡》,80后的作者为“乡愁”添上了无处还乡的无所依、无所着的漂泊和空荡。读来,心有戚戚然。故乡,对我究竟是哪个乡,是父亲的家乡,是自己的出生地,或者是如今父母亲所生活的地方?若是父亲的家乡,对我也只是户口本上的一个地名,多年来从未回去过。父亲也只是在清明时才回一次扫扫墓。听说,那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只是离开多年以后,也没有什么直系亲属居住了,几乎没了走动。至于自己的出生地,更远在边疆,荒漠之外,虽然曾经是记忆中的乐土,但时隔多年,也无甚特别的印象,有的只是离开那年,三天三夜的绿皮火车,一望无际的沙丘和星星点点的小屋。现在父母渐渐衰老,一年到头见一两面,时间又那么仓促短暂,“父母在,不远游”,无法在父母身边照顾,终究是心头最难言又无奈的愧疚。《回乡记》同样说“乡愁”,只是这里的“乡愁”更在于“乡村的关联”,本书编者贺雪峰教授序言中说,“中国是一个具有浓烈‘乡土’味的国家。每一个个体,不需要纵向上溯得太远也不需要横向扩展得太开,就能够发现自己与乡村之间的息息关联。 ”在贺雪峰教授看来,中国乡村有三变:治理之变、基础结构之变、价值之变。对这些变化,没有完全脱离乡村,或不断往返于城乡之间的人,都有“诸多感概、百般纠结、万千乡愁”。在贺教授看来,这些一时半刻的感概或返乡的体验,还不足以看清乡村问题。对此,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这个从事“三农”问题研究的学术机构,建议研究师生就春节回乡记闻为主题,写作时代巨变面前的“乡愁”,这些文章汇集成书便是这部《回乡记》。江飞的《何处还乡》回忆的是故园、故交、故土,在江飞眼里,无论是曾经的故乡,还是如今的居住地,“注定有两个夜晚,于我意义非常。两个夜晚:一个在城里,一个在乡下。”这是诗意的表达。《回乡记》中的诸文,则以客观、白描式手法描述在熟悉与陌生之间的乡村变迁。婚育嫁娶、宗祠祭祀、也有新农村中的小农辛酸、修路灌溉等治理困境。从变化的现象,到变化的原因,从表象到根本,这些文字探讨的几乎最后还是落在“三农”政策颁布多年后的成效问题上。三农政策的答卷做得怎么样,这些文章里可见一斑。虽然如此,但文章大部分还在人文的具象介绍上,对一些根本性的问题仍略嫌不够,还可以更深刻些。在后记中,作者说,“在回乡的语境中,我很容易听懂家乡父老的诉求,但在学术语境中,在媒体话语中,在政策文件中,我们却越来越听不懂农民在讲什么、要什么和盼什么了”。这不能不让人反思,中国的城市化道路究竟何去何从?回看《何处还乡》和《回乡记》记忆的都是失落的心之所系情之所牵,反思的还是大时代背景下,社会普遍焦虑的问题根由。而这想必多少能缓解一些无处还乡的乡愁之情。熊培云说,“没有故乡的人寻找天堂,有故乡的人回到故乡”。 有故乡的孩子应该是幸运的。

不做作的“乡愁”

看过这本书,很不错!无论如何,这是一本与其它报纸媒体或者文学小说等描述中国乡村完全的不同的书。尽管,这也是一本以乡村为题材的,以乡愁为内核的书,但它完全不做作。真实的情感,才能够有真实的感动!!值得读!!!

或许我们都需要认真的思索家乡

《回乡记》,是一本可读性很强的带有随笔性质的著作,里面饱含了每位作者对家乡最深切和最真挚的情感。字里行间行间中,可以体会到在时代洪流面前,家乡的巨变,蕴藏着常年在外的游子对家乡的眷恋以及在巨大市场力量冲击之下的无奈和无力。相信我们每个人都能从中找到自己家乡的影子,至少里面的某些文字或语句会触动我们的心灵和灵魂。或许,《回乡记》这本书正好给了我们这样一个认真思索和审视家乡的起点!致我们最深爱的记忆中的,抑或正处于巨变中的家乡!!!

近距离看乡土中国

熊培云说,没有故乡的人寻找天堂,有故乡的人回到故乡。由于乡土性在中国人的血液里植根千年,因此,“回乡”成为了每个个体寄托乡愁,寻找记忆的自觉行为。而在今天涉及近十亿人口的城市化浪潮中,“回乡”又成为这个巨变时代的一个缩影。这本由“华中乡土派”的代表人物贺雪峰教授主编的《回乡记》,正是对这个巨变时代,充满焦虑和乡愁的乡土中国另一面的真实记录和呈现。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故乡,但每次回乡,我们看到的却是一个曾经熟悉,如今陌生的故乡。是时代巨变,还是城乡中国的巨大反差让我们焦虑不安?在《回乡记》中,三十位家乡分属中国不同区域的观察者,先用一篇“是什么力量,让我们再难也要回家过年”,将我们的记忆带入到回乡的场景之中,随后分别从年味、风俗、婚育嫁娶、乡村经济、村庄秩序等角度,记录和呈现了各自故乡正在发生着的或变化。在真实呈现巨变的同时,观察者们还尝试着从与记忆中的故乡纵向比较中,表达对这种巨变的焦虑不安,以及内心深处的忧虑与乡愁,这从最后两篇“回味故乡十年:在创伤中前行”,“乡愁,挡不住时间的脚步”的标题可以感受到。近年来,乡土题材的作品越来越受关注,比如,熊培云的《一个乡村里的中国》、梁鸿的《出梁庄纪》,还有费孝通先生一版再版的《乡土中国》和《江村经济》。原因正如《回乡记》主编贺雪峰教授在序言中所指出的,进入21世纪前后,中国乡村出现了治理之变、基础结构之变、价值之变三个层面的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而乡村,是整个社会的底色,也成为了绝大多数人安放心灵的精神家园。《回乡记》一书中的观察者主要以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的博士生为主,和很多专家学者相较,他们的思想或许稚嫩,但书中所记录的故乡之变,以及字里行间流淌出来的乡愁与焦虑,不仅真实,而且感人。为了让读者在进一步思考乡土中国巨变背后的逻辑,《回乡记》中,还以旁注的方式,精心选取了费孝通、秦晖、林毅夫、温铁军、华生、郑永年、梁鸿等人与中国乡土问题的有关四十多条经典解读,这些旁注既和真实的回乡见闻相呼应,也为读者提供了思考相关问题的专业视角。记得大约十年前,林达的“近距离看美国”丛书曾风靡一时,因为它让我们深入到美国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内核,近距离观察它真实的政治社会运行方式。但是,对于生于斯长于斯的我们,是否了解在自己每天生活半径之外的真实中国?我们是否更需要“近距离看中国”?答案应该是肯定的,否则,外面世界的真实一面,可能会被舆论或者概念所遮蔽。因此,希望作为“近距离看中国”书系开篇之作的《回乡记》,能够记录和呈现乡土中国的真实一面。每个人都有家乡,每个人都要回乡。我们正在与故乡渐行渐远。因为时代在进步。然而,纵是乡愁挡不住时间的脚步,无论如何,夜深人静的时候,我们还可以读读《回乡记》!

回家过年是多少人的“中国梦”?

  再过五年,十年,中国有多少村庄将沦为“空城”?那些不辞万难年复一年上演着“回乡记”的人们,还能再坚持多久?  .作者简介 ······ 贺雪峰,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土资源部国土资源专家评论员。自1996年以来,先后在全国20多个省市进行农村调研,是“用脚做学问”的代表性学者,著有《新乡土中国》《地权的逻辑: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向何处去》《地权的逻辑Ⅱ:地权变革的真相与谬误》《城市化的中国道路》等10多部著作。目录 ······ 序 我们所看到的乡土中国第一辑 年味变了是什么力量,让我们再难也要回家过年矿区日渐变淡的年味时代变了,年味变了当拜年逐渐沦为功利游戏· · · · · · (更多) 序 我们所看到的乡土中国第一辑 年味变了是什么力量,让我们再难也要回家过年矿区日渐变淡的年味时代变了,年味变了当拜年逐渐沦为功利游戏“家”文明,在厅堂,更在心中第二辑 宗祠与祭祀上坟:母亲的传统和归属体系宗祠:一个家族的精神家园巫婆与鬼神:科学之外的“科学”第三辑 婚育嫁娶早婚现象在农村为何普遍?农村娶亲有多难?儋州人与众不同的婚姻习俗第四辑 故乡白描: 在熟悉与陌生之间打工比在家里强包工头的“准市民” 生活被扭曲的“面子”回乡见闻变化的宴席,变化的村庄市场经济冲击下的华北乡村第五辑 谁在见证新农村?可怜天下父母心陕南山区的“城乡二元家庭”特色农业史,小农辛酸泪新农村建设何以可能第六辑 乡村公共品的困境灌溉的故事:向理性和个体时代转型的乡村农村修路难,难在何处村庄公共品供给的悖论在扶持与打击之间的乡村医生第七辑 乡村治理的转型骚动的村庄:经济开发背景下的乡村秩序城市的扩张与地方势力的兴起从暴力走向法治第八辑 乡愁,挡不住时间的脚步是什么改变了你,我美丽的故乡回望故乡十年:在创伤中前行乡愁是对记忆的补偿后记· · · · · · (收起)

寻回消逝的乡村记忆

寻回消逝的乡村记忆——读贺雪峰的《回乡记》面对乡土社会的急剧变迁,每个人都有心目中的故乡,每个远离故乡的人都有乡愁。近日由东方出版社出版的《回乡记:我们所看到的乡土中国》一书,由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师生撰写的100篇“2013年、2014年春节乡村见闻”结集而成。《回乡记》的每一个故事都是真实的——过年过节、宗族祭祀、婚丧嫁娶、种地打工。关于乡村生活的种种细节,在书中片段呈现,拼接出中国当下乡村的真实图景。  “故乡的景色,故乡的爹娘,我爱你们一如往常,迎面吹来了泥土的芬芳,我又回到了久违的故乡,岁月的路啊累积多少沧桑,让我再次拥抱故乡的风光。”正如《望故乡》中唱的那样,故乡在每个人的心中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总会勾起让人无法释怀的情结——回家。影片《爱国者》、《角斗士》里的孤胆英雄,舍命相搏是为了回家;犹太人“出埃及”是为了回家;奥德赛跨越千山万水是为了回家;梭罗在瓦尔登湖畔盖木屋是为了回家;于右任“葬我于高山上兮,望我家乡,家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是为了回家;从“黄牛”手里购买高价票是为了回家;甚至,对未来怀有某种乡愁,也是为了回家。相较于乡村的贫穷、愚昧、闭塞、落后,贺雪峰主编的《回乡记》有着更多诗意与温情,它装载着乡音、乡土、乡情以及古朴的生活、恒久的价值和传统。  荷尔德林说过,“人类充满劳绩,但还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之上。”传统村落维系着中华文明的根,寄托着乡愁。然而,与“农民的终结”相比,真正令人担忧的是“乡村的终结”。在工业化的目标导控下,在城市化浪潮中,承载着中国五千年文明的农村正在经历着被终结的命运。不论是全覆盖的“拆村建区”的城镇化,还是来自城乡一体化的村庄社区化管理,以及正在开展的“农村城镇化,农民市民化”,无不是让中国乡村走向终结。同时,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背景下,传统村落与其他农村一样面临着空心化威胁,因年久失修、拆旧建新、盲目开发等原因,部分传统村落物质与非物质形态的文化遗产正遭受严重破坏。  “难忘日间禾苗香,最忆夜半月如霜。斜晖脉脉千村照,黄水悠悠万里长。念少时,想亲娘,此心安处是吾乡。”对很多人而言,回乡过年是一次温暖的旅程。然而,每个人的故乡都在沦陷。这并非危言耸听,而是一种当代弥漫的集体情绪。数据显示,在1990年到2010年的20年时间里,我国的行政村数量,由于城镇化和村庄兼并等原因,从100多万个锐减到64万多个,每年减少1.8万个村落,每天减少约50个。它们悄悄地逝去,没有挽歌、没有诔文、没有祭礼,甚至没有告别和送别,有的只是在它们的废墟上新建文明的奠基、落成仪式和伴随的欢呼。大部分乡村还变成空巢,“平时村里几乎没有年轻人,连中年人也很少。整个村庄空空落落,显得格外空寂与悲凉”。而乡村的巨变仍在进行着,我们甚至不知道这个巨变的终点在哪里。  “无论是考学进城工作安居,或只是进城务工经商,年龄越大,就会越发思念自己的家乡,越发想要落叶归根。只是这‘千年巨变’中的家乡与儿时家乡已是不是原来的摸样,回不回得去家乡,能不能回家乡,都成了问题。”尽管主编贺雪峰的“结论”很悲观,尽管用“乡愁”作主题显得有些消极。但是,这不正是一个真实的乡村写照吗?处于城镇化过程中的乡村,文化生态、经济社会无不受到冲击和侵蚀。譬如,“小农经济”正在被大资本、大财阀所“垄断”,即通过土地流转来实现规模化。事实上,这是一个极具风险的选择。大资本、大财阀出于对收益的追求,必定会把收益率放在第一位,而不会把粮食安全和粮价的稳定放在第一位。  “如今终于见到了辽阔大地,站在芬芳的草原上我泪落如雨。河水在传唱着祖先的祝福,保佑漂泊的孩子找到回家的路。”这是蒙古族诗人席慕容作词的歌曲《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中的几句。思乡,是人类社会最为古老的情感之一;归乡,也是千百年来人们获得安宁与休憩的重要方式,对农耕文明的中华民族来说,它几乎是一种近似宗教的仪式。一如孟德拉斯在《农民的终结》一书中所言,“较之工业的高速增长,农业的缓慢发展可以给人一种安全稳定、千年平衡的印象,与工业的狂热相对照,农民的明哲适度似乎是永恒的:城市和工业吸引着所有的能量,但乡村始终哺育着恬静美满、安全永恒的田园牧歌式幻梦。”尽管我们正在与故乡渐行渐远,尽管故乡也已非记忆中的温馨,熟悉的长辈一个个离去,一栋栋房子空空荡荡,无序的开发和污染吞噬着广大乡村……但“根”的信念融进血脉,使我们对故乡有一种永恒的相思。发表于8月29日《上海金融报》,感谢编辑斧正!http://www.shfinancialnews.com/xww/2009jrb/node5019/node5036/node5050/userobject1ai133444.html

回乡的路既阻且长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大概在我还读小学的时候吧,农村的农民开始大量进城务工,到今天算来,至少也有将近20年了。这20年,不仅城市因为农民的进城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农村,更因为大量农民进城转变为农民工,也发生了尴尬的变化。因为农民的大量进城,回乡便成了农忙时节或年底在城农民工见面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我的家乡位于皖北平原,按照时间推算,中国农村出现大量农民进城,应该是在20世纪90年初。我所在的村庄从90年代开始,陆续有人开始外出,等到年底荣归故里时,带来了外面世界的新奇,更多的是从未见过的光鲜衣物,玩具,其实那都是城里人丢弃的,但在当时的农村人看来,已经算是有钱人的享受了。除此之外,更多的便是钱。20世纪90年代的农村,可以说买东西是以元甚至毛计算的。第一批外出务工的人回乡后的改变深深地刺激着越来越多的人,无论是穿着,还是谈吐,或者是外出的见闻,明显走在村人的前面,于是第二批、第三批农民开始了思想的解放,权衡利弊后,纷纷放下手中的农具,开始挺直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脊梁,跟着先前的村人外出打工。外出地的选择我所在的村庄,农民进城务工有这样几个地域的转移,第一批外出务工的多去往北京。现在我还记得我爸跟我说过的一段见闻,他说他去瞻仰了毛主席,跟真的一样,不要钱。后来又说不小心吐了一口痰,就被罚了五毛钱。那时候,北京早已风平浪静,四海升平,加之邓小平的坐镇,下海经商成为当时的社会潮流,所以村人中的大部分的首选地就是北京。这个自古以来的帝都,政治权力中心,终于有一日可以去看看祖国的心脏了。后来不知是因为北京对外地人的管制还是在北京挣不到钱,许多村人开始转移阵地,哈尔滨成了第二外出地。后来我爸回乡带来的许多玩具都是在哈尔滨弄来的,最吸引人的是一台很大的收音机,记得小时候常放的都是“王婆骂鸡”“杨排风”“山东大鼓”之类的。那时候我差不多七八岁的样子,记得我爸回来时,半个村子的人都到我家去看,问长问短的。这种盛况后来在我考上大学的时候才又碰到。北京作为第一次的外出地,多少有着出去看看,见见世面的想法,许多人回去后就再没出去。哈尔滨作为第二次的外出地,更多地与挣钱养家挂钩,见过世面后,许多人选择了找份工作安稳下来,要开始挣钱养家了,否则混不出个样儿来,是没脸回老家的。农村人最好面子,反正我们村人尤甚,每年回家即使平时在外过得很寒酸,回到家也是一副衣锦还乡的模样。至今,许多人在哈尔滨生活下来,多家未归家乡,老家的房屋倒的倒,塌的塌,无人问津。再后来,又一次外出务工的高潮,导致了第三外出地的产生。应该是国家开发上海浦东的那几年,许多村人瞅准了时间,纷纷坐上了去上海的火车。我爸因为兄弟一人,无依无靠,所以很难在一个地方待下来,从哈尔滨回来后不久就随人去了上海,至今仍在。我曾看到过一条新闻说,上海的外来务工人员有900多万,其中安徽人占了三分之一,这是多么庞大的一个数字啊。记得当时村人一见面就问,恁家那口子去哪了,答去上海了。当时的外出务工多是男劳力,女人孩子老子都在家,就是后来媒体说的386199部队。后来许多男人在城市立了足,便陆续把家人接去。农村便成了一副空壳。从事的营生农民大量进城,自然是因为打工比种田更挣钱。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下海经商的浪潮,市场经济的推行,城市的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劳动力,于是推动了农民进城。农民进城后都从事什么职业呢?以我们村人为例,早年出外打工的人有四个职业可供选择,一个是卷帘门,当时许多兄弟姐妹多的家庭,多从事卷帘门事业,不仅仅因为赚钱,更多的是需要人手,一个人是不可能做卷帘门的。因为会受到排挤打压,抢生意。即使一个村的也不例外,在利益面前,村人再无在村里穷苦时的互相帮扶和信任。我们村每年都会发生打架斗殴事件,而且全部是群殴,刀棍的真干,警察都不敢问。这就是农村人身上的面子,以为有钱了,有人了,回家显摆去了。当年做卷帘门的现在都发大财了。我有两个堂兄,他们同父同母,一起做卷帘门,一年净赚50万,这是10年前的情况,现在不知道了。村人在外都有自己的“片区”,如果越过自己的片区招揽生意,结果可想而知。后来我也去了上海,我伯父,也就是堂兄的父亲跟我爸一起做生意,有一天晚上堂兄打电话给伯父说有人抢生意,我伯父二话没说打车就去了堂兄那助阵。那时候我伯父都五十多的人了啊。当年的一村之长,果然名不虚传,据我爸说,伯父练过武,三五个人根本近不了身。第二个就是收废品,这个甚至比做卷帘门的还多,但没有卷帘门挣钱多。唯一的好处就是谁都能做,没有技术水平的限制,准入门槛低,不像卷帘门,都要从头学才行。收废品就不用学,有个三轮车,挂个铃铛,有个三五百的本钱就可以出去做生意了。我们村差不多40以上的都在做这个营生。因为年龄大了,体力活干的吃力,技术活也不会,而收废品什么都不需要,且自由的多。有的有两三个儿子的,做着做着就开起了废品收购站,这时候投资大了,但赚的也更多了。像我爸这样的只能自己单干,开不成收购站,虽然我们兄弟三人。用他的话说是没有一个中用的。其实我爸不是那种可以放开大干一场的人,他没有那个魄力,我们兄弟姐妹六人全赖他一人养活,用我妈的话说就是他不敢迈大步。我妹妹的公公老张有两个儿子,就开了个废品收购站,专收木材,没几年就买了小车,货车,下一步计划帮两个儿子在家乡的县城卖房子,据我妹妹说,老张的收购站一年赚50万。第三个是建筑工人,这个主要年龄段集中在18到40岁之间,很早之前,做个小工一天的收入在70到100元左右,那是六七年前的水平,现在一个小工没有150、180甚至200没有人愿意做,而且必须要包吃包住才行,还要有酒喝。我们村没有包工头,但有牵头的人,就是工地上或其他地方有什么活计,牵头的人会被通知干活的时间、地点、天数、待遇、需要的人数等等,然后由他负责找人。他本人也与大家一起吃住干活,除此之外,还要从他找来的每个人每天的工费中抽取一定的费用,5元、10元不等。我爸的邻居老五就是每天在工地上干活,包吃住,200元一天,自己乘车往返,早八点晚六点,差不多10个小时。第四个就是小商贩。我们村做小商贩的不多,我所住的地方,以安徽南方人、山东人从事小商贩居多。要么摆地摊卖些衣物鞋袜,要么路边卖些吃的喝的,多是早餐,要么就是随着季节卖些时令蔬菜瓜果之类的,还要防止被城管抓。还有一种有些资本的就盘个小店开个小超市或者菜馆之类的。我常常看到的是一家菜馆从开业到易主往往在数月之间,可见生意并不好做。除之外,还有一种职业,就是工厂职工,许多不需要知识水平的厂一般都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比如电脑、电子组装、服装等,像上海的英业达、英华达都是劳动密集型的,需要大量的劳力,但只要女孩子,年龄一般在18到35岁之间。作息时间长,小时工资低,所以人员流动很频繁。赚的钱用来做什么?既然城市比在家乡赚钱,那么他们赚来的钱都做什么呢?这时候,农村人特有的小农思想开始作祟,所以钱的用途大致有以下几种。一个是买车买房。这是早年一部分人外出打工的首选,他们已经积累了足够多的财富,有能力在城市买房买车,且眼光早与后来进城的人不同,他们不在乎面子,而在乎生存的环境,他们已经融入城市,多半不会再回到农村,所以任由农村的房屋倒塌,野草疯长。我们村一个早年出门打工的同辈大哥,兄弟四个一起合作,积累了原始财富,于是在前几年花了500万为独生子在上海买了房子,听说后来又买了车。一个是回乡建房。衣锦还乡一直都是农村人外出务工的最大动力之一,就是挣了钱一定要花在大家都看得到的地方。于是许多村人挣了第一桶金后,多半回家盖楼房,无论有没有儿子,这是必须要重视的。所以,导致的一个后果就是,村里的人越来越少,但楼房却越来越多。也有不盖楼房的,这些人多半是再也不打算归乡的人,也是从未归乡的人。那些盖楼房的多半每年都会回家一到两次,或为农忙,或因其他事。一个是存入银行。这一部分将钱存入银行的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在他们出外打工钱,在村里都是穷怕了的家庭。算是村里的种下贫农,孩子多,地少,常常吃饱肚子就穿不暖衣服,穿暖衣服就填不饱肚子。他们太清楚钱的重要性和缺钱的窘迫,于是在挣到钱后多半会存起来备用,同时银行也能涨些利息。现如今,村里的老人都不多了,赚了钱或在城市安稳下来的人都把老人孩子接到城市生活读书,看家护院,他们依然早出晚归,只是不再接触农具,而是变成了工具。也有两头不放心的,农忙时回家收麦子,农闲时进城务工,半农半工。自求学以来,我也逐渐远离家乡,现在想想也有好几年没有回乡了,记得读大学时父母在外务工,我每年暑假回到老家都会有种恍若隔世的感觉,村子里的野草有半腰深,但却再也见不到猪鸭牛羊了,更见不到一个人影。记得我一个人在老家住了一个星期,每天只在走街串巷卖馒头的来时才说一句话,近乎失语。中央一直说新农村建设,关注三农,但全国各地的情况却相差甚大。再高的农业直补也难以将出外务工多年的农民拉回到地里。有些地方农村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无人照看,城市在得到发展的同时,农村却因此没落,实在是不应该的。农村曾是我们小时候的乐园,大家彼此互相熟悉,甚至附近几个村子的人都互相认识,没有尔虞我诈,没有金钱诱惑,没有盗匪盛行,一派歌舞升平,穷的自在。但当许多人进城转变身份后,开始变得世俗,暴露出人性中的恶,为了抢一单生意,过去交好的两人可能一次大大出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淡漠,过去联系常常走家穿巷面对面攀谈,现在人的权利意识加强,对他人的防范意识也在提高,以家庭为主的圈子盛行,邻居这样曾经真切地作为农村中存在的重要的一个群体在城市不再重要。纵使相逢应不识说的不一定是生离死别,也可以是同一楼层的两户人家。许多人,无论在城市拥有何等的尊荣,我想,他们还是期望回到故乡的。除非,他们没了故乡。

回不去的故乡

--读《回乡记》没有故乡的人寻找天堂,有故乡的人回到故乡。---熊培云1一直都关注三农,因为我大学毕业五年一直身在农村。贺雪峰是研究三农比较厉害的专家,我这里所谓的厉害指的是贺雪峰能够从专家的角度较为深刻的解释当前转型中的乡村出现的一些问题的根源,为我这个深处农村貌似理解农村的人当头一棒,其实我并不懂农村。这本《回乡记》就出于他之手,但这本书又不是他所写,因为这是一本他的学生做业集,但依然精彩。这本书总共有八辑共31篇文章, 涉及传统乡村文明冲击的担忧,宗祠,婚育嫁娶,新农村建设,乡村公共品的困境以及乡村治理等主题。2说实话,里面有些章节不够深刻,尽管全是出于研究生之手,但他们或多或少由于对故乡的疏远,寄希望在短时间(两个春节)对农村有更深入的了解是不现实的,但至少他们用笔记录下了他们看到的乡土中国,至少引发大家对乡村问题的反思。比如在《早婚现象在农村为何普遍》一文中,作者说道:“一个挤压男方的婚姻市场,和一个容易产生自由恋爱的现代打工生活,使得农村的早婚越来越普遍”。仔细想想,确实如此,在我曾呆过的村庄,早婚确实普遍,但从未考虑其原因。但在《农村修路难,难在何处》一文却对农村修路难的深刻原因没有挖掘出来,只停留到农户的抵制,却未看到修路动力的缺失。3我很久没有回过故乡了,但我一直在关心我的故乡。据说通往村里的路已经修通了,还有我曾关心的一个叔辈,精神病再次发作最后死于一次车祸。还有我家的老屋已经坍塌很多,与我相差两岁的小时伙伴早已结婚生子然后又出去打工,他的父亲满60岁了等等。这些消息都是与父亲的闲聊转移到我的耳朵里来的,但就是这些消息也越来越少,因为我的父亲也早已离开故乡,随着他回老家次数的减少,我对故乡将越来越疏远。我曾在农村工作的时候,一而再再而三的去揣摩我的故乡,比如录入粮食直补的时候我在想,我的故乡是不是也有一个类似我这样的年轻人也坐在电脑面前录入我家的粮食直补呢。比如开展人口普查的时候,我不经意的想到我是否会被纳入我故乡统计的范围呢。还有农村危旧房普查,我家的那个老屋是不是被拍照录入电脑呢。而后在于父亲的聊天里,我就会不自觉的去问,去一一印证我的猜想。4现在已经不在农村工作了,但中国本身就是个大农村,我依然会去关注三农,去关心生我育我的故乡。我不知道父亲是否会时常去想念他以及我的故乡,但他离故乡很近,两个小时的车程,而我却离故乡近1000公里的距离。故乡是还在,但却是回不去了。

这本书流淌着空灵的文字,是一个时代的青年对乡村社会的独特观察

这是一本见证着这个时代的青年对乡村社会巨变的理解与观察,字里行间有虎虎生气,尽管还不成熟,但是这些对这个时代的叙述,过了100年之后,再来阅读,就犹如今人阅读民国时代的那些青年的叙事。我们这个时代,这样的叙事太少了(小刚)。

再也回不去的故乡

贺雪峰教授(一直以来都是我很关注的一位学者)主持的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近两年来一直建议师生将自己的家乡作为一个样本,在回乡过年时记下家乡的巨大变化,记下个人的所见所闻,及自己的观察和思考,以作为长期从事农村问题调研的一个补充。这些文章经过挑选、剪裁后,编成了手头这本《回乡记:我们所看到的乡土中国》。所谓乡土中国,是指中国是一个有着辉煌历史的古老国度,其最显要的特点是农耕文化和乡土社会。孔子讲父母在、不远游,中国人讲家国情怀,讲安土重迁,讲叶落归根,这都是在数千年来以土地为价值和生命的最终皈依的社会意识的具体表现形式。中国人所讲的故乡不仅仅是一个地域的概念,而是象贺雪峰教授所说的“有根,有历史,有意义,有归属,有稳定的预期,有人生目标,终老之后可魂归故里”那样,而是包含着对于运行秩序、社会关系、情感表达、行为习惯等有着共同体认的一个价值共通体。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人的生命意义就来自于从故乡出发,到回归故乡的旅行。中国人的乡土观念是与农耕文明的生产实践相适应的,所以能够维持数千年而不变;但它又是与现代工商文明极不适应的,自从西方列强轰开国门之后,这种乡土观念的体认方式就一直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这一过程在改革开放之后不断加速,从《回乡记》中作者们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出,不管我们是否愿意,传统的乡村社会正在加速的衰败、瓦解。一方面,乡村被强行拉进了现代化的过程,自身的面貌、基础设施正在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另一方面,附着于其上的乡土观念——各种伦理秩序、价值观念也在不断的调整,传统已经丧失,但新的秩序尚在变化孕育之中。引发这种变化的根源是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是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这股浪潮几乎将所有中国人都席卷其中。建国后形成了城乡二元体制,是为了优先发展重化工业,实现国家工业化而采取的一种限制性措施,通过集体化的管理来将农村人口捆绑于农业之上,限制了人员在城乡之间的流动,甚至还会有象上山下乡这种人口由城市向农村的转移。改革开放之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一方面第二、三产业产生大量的用工需求,另一方面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已经不需要如此之多的农村劳动力,集体化管理的解体,使人口开始向城市大规模转移,就业向非农业产业转移,即所谓的城市化不断加速。如果说原来的城乡二元体制提取的是农业的剩余价值,那么现在从农村抽取的则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最核心因素,人——农村最具活力、最有影响的青壮年农民被吸纳到城市中打工。如此一来,留给农村的只有衰败一途,这在中国的城市化尚未完成之前就是农村的宿命。不得不说,实现现代化是自近代以来全体中国人孜孜以求的追求目标,它附着着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和殷切期盼,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过程。这一过程必将带来中国乡村社会的巨变,在基础面貌的变化之上,至少还应该包括贺雪峰教授所总结的治理之变、村庄基础结构之变和价值之变这三大历史性过程。可以说,只要我们承认中国必须追求现代化,那么城市化就不可避免,那么农村的衰败就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这一过程中,现代社会的契约理念必将取代过去宗法秩序,而其中以故乡情结为依托的乡土观念必将受到冲击、削弱,以至丧失。与城市发展有着明确的方向和目标不同,乡村的变化是自发的、被迫的,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也是被边缘化的,它应该如何参与、达到何种目标没有清晰的定位,也没有一个被规划的未来。面对一个面貌变动不居的、明天尚未可知的、自身正趋于空心化的,日渐沦为城市人生活驿站的乡村,从乡村走出去的人自有一种无可逃避的惶惑和无奈——已经从乡村出走,但仍未被城市接纳,说不定哪一天我们就再也回不去了?!当然,我这里主要指的是一种价值观念。这种已经丧失了原始情境的乡土观念,包括乡情、乡愁,都在逐渐丧失自己的生命力。实际上,传统意义上的故乡在中国早已不复存在,它只能存在于我们的回忆和追思之中。继续放大了看,中国人在乡土观念上这种尴尬境地,正如在现代化过程中所有中国人的境地一样——我们已经破坏了传统,但新的秩序又没有建立,一切都在变化,这正是当代中国人普遍精神焦虑的根源。不可否认,文化自有其强大的力量,其变化相对于外在面貌等物质因素远为缓慢,乡土情结对人们仍然存在巨大影响。但我们更加不能否认的是,在中国人走向由西方价值所主导的现代化的过程中,乡土情结的削弱、甚至丧失是已是必然。我们每一个曾经在城市生活过、打工过的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促进乡村的变化,每一个从农村走出来的人都是出走者、背叛者,也是亲历者、塑造者,正是我们自己造就了一个必须面对的那个永远也回不去的故乡——不但包括记忆中故乡的那山、那水、那情、那景,而且包括附着于故乡那片土地上的宗法秩序、社会关系、情感表达、行为习惯,以及由共同历史所形成的归属感等等。这种变化是中国在走向现代化、走向民族复兴伟大进程中的必由之路,但回不去,并不意味着完全抛弃,也不意味着完全丧失意义,它将为研究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寻找中国的现代化之路,寻找中国乡村的未来提供一种镜鉴——这些从事中国乡村研究的年轻人,他们既具有社会学的专业素养,又恰好属于那种从乡村走出尚未融入城市的人们,他们这些带着个人体感温度的文字所记录的那些场景、那些变化、那个正在消失的故乡,以及他们面对故乡衰败时自身的忧思、焦虑和慨叹,本身就是中国大地上正在发生的、活生生的具体样本,是观察和研究中国的城市化、现代化的一扇窗口——这也正是这本书的目的和意义所在。

勾思与共鸣——评《回乡记》

文/百里文甫这本书上文章实际上最早出现于2013年春节后,除华中科技大学空间以外大多散落于博客及一些门户网站的个人领域,网上其主题文章数量更多,本书是取其部分,按照主题分类要求选择,也有的取文章的一部分,如郑静的《在扶持与打击之间的乡村医生》,其文原名《北方的春节》,共分五部分:弟弟的婚礼、乡村医生的目前状况、农村也兴起了广场舞、农村的五保户、拜年,书中取第二部分。侧面反映出材料组织方面的整体把握有度,认真有加。另外从调查地区而言,主要有海南、湖北、河南、山东、河北、四川、江苏、安徽、陕西、广西、内蒙古(个别文章无法区分,但从风俗而言,应该有广东和福建),大致过半的地区了,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作者是生于斯长于斯,镜头是跨越式的记录,更加突显出这种变化,尤其书中常提到的“近十年”,换个概念而言,应是“近二十年”,当然其成长大历程集中在近十年,自然难以用近二十年来衡量。前十年是渐进式的,后十年是突变式的,或许可以这样理解。我赞同贺先生将东北地区农村特点近似于长江流域,即所说的中部地区,它们有共同的特点:聚落、依山水、重采光。不同于其它地区,东北的农村呈村落形态存在,住宅区与耕地是截然分开的,即便山区亦如此,假如有出现耕地上可以住人的,那只有一种解释:瓜棚,临时看管瓜地的窝棚。东北的正房是清一色的坐北朝南,受气候影响,这样的房子采光足,保暖,不同于广东的房子,大多是避开正南,躲热气的,所以在东北找方向是很容易的,看房即知——已经把父母接在身边,几年没有回家乡了,那份牵挂似有似无了,就像红楼梦里说的:反认他乡是故乡。文中很多事其实就像回忆自己曾经以历过的一样,非常形象,非常近似,婚丧嫁娶、世故人情、村治领导……那种曾经淳朴的乡情、乡音、乡景,构织成乡魂,在人的精神世界里拥有绝对独立的空间,有取不尽的苦辣酸甜,因为在那记忆中,我们也是淳朴的,涉世浅点染亦浅。回过头来再对比时,我们不在淳朴,世界也变了模样——乡情被市场经济大潮冲击得体无完肤,各种利益驱使,血缘关系也被利用着;乡音已经不能完全游离,在与外面世界的接触中,我们更多地被同化,原本那些所属的地域特点已不明显;如果乡情乡音是内在的无形的,那么乡景就是有形的外在,村庄房子的土坯向砖瓦向楼房结构变化,显示着经济实力的不同,机械化设备越来越多的使用,改变着农耕传统的发展,路上的交通工具已经不再局限于清晨早早起来站在路边望着远方一个白点的驶进,车库或许说明这种进步。1992年出版的一本书中写道:大陆经济必须在实现农民就业的基础上进行农业现代化。而当前新农村建设一样遇到这样的问题,社会的长治久安多赖于此,农民应该有他们专属的空间,这可以体现他们的自尊与自力,这种城乡之差的文化是不可能弥合的。以目前的政策,没有谁可以救农村,它正在慢慢消失,这个是有统计的,但农村消亡后,最终会带来什么?作为农耕文化的传统中国又将产生怎样的变化?不知谁能给出这个答案。——2014.06.20于深圳

关于回乡的Paradox

如今,“回乡”的概念越来越热,并不是单指物理的回到故乡,而是对于“回乡”所代表的传统文化的一种诉求。 《回乡记》这本学生作品的合集也是一种诉诸传统的变种表达。 表面上以一群受了现代化高等教育影响的、对家乡原本就所知不多回乡学生的视角去记录和呈现乡土的巨变,再由长期从事“三农”问题研究的专家教授作了批注解释,力求客观冷静。实际上,就算学生们的记录尚算平实,老师们的倾向也不算太明显,却还是带出了一种出奇一致的观点——至少是情感——“回不回得去家乡,能不能回家乡,都成了问题”。 纵观全书31篇记录,关于年味、家乡的变化、婚嫁等等议题的故事叙述,并没有什么出人意表之流,大抵与这几年对于农村的诸多描述相符。 在此种基调之下,31篇学生作品被编入了八个部分之中:年味变了的乡愁(时代巨变冲击传统的忧虑)、宗祠与祭祀的形式艰难保留(多为功利驱使)、婚育嫁娶的变化(除了价码越来越高之外,差异不明显)、被物质异化、价值观扭曲的乡亲(美化的回忆与用理论分析之下的残酷现实)、对新农村建设的批判(由城市人来设计农村是要失败的)、熟人社会备受经济理性和原子化的冲击(还是讲乡亲人情冷漠)、乡村新势力及其制约的产生(灰黑势力及法律)、乡愁(仍是对乡村变了的描述)。 人们对于家乡的爱成分向来复杂。无法做到像爱一个人那样,宣称“不管TA变成什么模样我都爱”,或如杜拉斯《情人》中所言“但我更爱你备受摧残的容颜”,甚至做不到“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大家总是充满焦虑和愁绪,以一个受辜负、受伤害、受欺骗的形象在那里说着相似的台词:你变了,所以我们都回不去了。更进一步的,会问一句:你为什么变了,但终归我们是回不去了。(跟这种感情十分类似的对照非常好找:把中国比作农村,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比作城市,那些去了美国的人,自然就会对中国生出如上的复杂情绪和判断。) 殊不知,作为物理存在的故乡,是没有变的。变的至始至终都是我们。 这些从农村出来,到城市读书的学子们,他们对于农村已然陌生,不自觉的从城市人的视角来描述农村。所以,情感和行文上达到了出奇的一致:怀念和美化过去、批判或者研究现在。 这种陌生,不是说你时间上、空间上离开它多久了,而是你的思维、心智、学识都已经不是原本的农村人的视角了。从你开始接受现代化的教育开始、接触现代文明的一切实体物质开始,“变化”就不可逆转的启动了。 同理,作为人的集合的农村也是如此。世界是运动向前、不断变化的。人为的阻止或者妄图修正道路都是毫无意义的。所以,大可不必为运动变化表现出过分的留恋和哀悼。在人类文明发展以百年计、地球演化以亿年计的情况下,城市兴起、城市荒芜、农村兴起、农村荒芜,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不管你觉得好是不好、同不同意,都不可能回去。 真正应该做的是实现农村与城市的自由流动,让想去城市的人去城市,想去农村的人去农村。那样,就不会出现农民进城各项保障不行、各种歧视遍地,或者出现城市人要归隐田园被当做非典型案例大书特书的情况。 现代化的阵痛是必有的。就像我们常说要学习西方环境保护方面的前车之鉴,不要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但我们还是绕不开这一段。把它视作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就好,感情用事能少则少。 农村如果不经历这一时期,无法完成自己的溃败和新生,这是世界运转的准则之一。 “回乡”的问题,在准则面前,是多么的矫情可见一斑。以下是夹带的私货。回到“回不回得去家乡,能不能回家乡”这个伪命题。城市与农村,两者为何不可兼得(共生),源于人为造成的不断对立与技术拙劣的试图缝合。 贯穿始终全书的,就是“变”这一字,而且如果要在“变”字之前加上一些修饰词语,多是不如人意的。这一幅所谓的“充满焦虑与乡愁的乡土中国另一面”的画卷一一在读者面前展开的同时,明眼人看到的实则是充满焦虑的人心的另一面。 焦虑的幽灵充斥着中国大地,不仅是农村,城市也难以逃脱。于是,在双方为了达成微妙的心理平衡的共识中,又有意为之的对城市及农村交叉加重了这一焦虑:城市焦虑着农村,农村焦虑着城市。饮鸩止渴不过如此。 因为,只有巨变,只有人心的焦虑,才能催生一个新鲜生猛的试验场,才有机遇和挑战。那些有行动能力、影响能力的势力,对这一巨变绝不是袖手旁观的,他们都视自己为变革的中坚力量,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作出很多尝试。乱与变、话语即权利、重新洗牌,都是这一时期的关键词。更多的人,是被利用、消费和挟持的对象。     

乡归何处?——由《回乡记》带来的思索

近年来,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问题”成为社会各界所关注的焦点。与之相应,探讨农村及乡土的著作也呈现出“井喷”之势。这其中,既有专业学者如贺雪峰、华生等人在社会学层面进行的制度与与机制探讨,也有梁鸿、熊培云等知识分子所做的社会调研与纪实,更不乏野夫这样的文化人对乡村所做的回忆与叹问。而东方出版社新近出版的由贺雪峰担任主编的《回乡记》一书,则再次将这个题材以一个独特的视角呈现在读者面前。说其视角“独特”,主要缘自其撰写人的特别身份:本书中诸多文章的作者们,均是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的师生。2013、2014年春节期间,该中心建议其师生写一篇春节回乡见闻。这些文章发表在网上后,引起不小关注和反响。于是便又由贺雪峰教授选取其中精彩部分,经过梳理和编辑,方有此书。因此,本书撰写者可谓既是“旁观者”,又是“亲历者”:身在农村问题研究的学术机构,又常年在农村调研,使他们接受了相当的学术训练,具有客观冷静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同时绝大部分师生又来自农村,与自己的故乡有着难以割舍的感情和羁绊。这两种身份共存之下,撰写者能否将其融汇,并形成更全面的认识?这可说是本书的看点所在。在书中,以不同的篇幅对当今农村的各方面进行了记述和探讨:乡村日渐淡漠的“年味”和人情,依旧顽强存在的宗祠和仪式,时代大潮下悄然变化的农村婚嫁观念,新农村建设的是非成败,转型时期农村治理与公共服务遭遇的尴尬……这些文字的作者所记录的是其自己的故乡,字里行间的情感自然不难体察。面对生于斯长于斯的地方,又有谁能不带感情呢?但这也不是文人式的思乡散文,作为“研究中心”的学生,从文中也能看出他们所接受过的学术训练:不设立常的观察、力求客观的叙述,以及时不时出现的引用和“术语”,如“原子化社会”、“本体性价值”之类。虽然这些引用仍显稚嫩和生硬,但也可见作者们确实是在试图用自己的所学,去诠释和解读那个从小本就熟悉,现在又变得“陌生”的故乡。也因此,本书中的见闻记录,比起专家学者的探讨更加生动和“接地气”,让人感受到一个个真实的乡村;但同时又不乏客观的探讨和问题的发掘,体现了一定的社会价值。不过,本书的不足之处也是显而易见的。毕竟这只是回乡的“见闻”,而不是系统的论述,书中有不少“呈现”,却缺乏基于此的深入思索和判断。宗祠的重获生机,其意义是积极还是消极?老年人为子女结婚耗尽家财,固然满足了其“本体性价值”,但这现象是否是合理的呢?如果整个村乃至地区的人都接受了这种观念,其是否就可称正确呢?这些问题的答案在书中是找不到的,甚至可以感觉作者是在克制自己问出这样的问题的。这也不难理解,毕竟以“科学”的视角去进行考察,就应该尽量呈现事实而规避价值判断,避免沦为道德宣教。但乡村问题毕竟是“人”的问题,对其所做的研究和讨论,如果仅具备“工具理性”而忽略了“人文关怀”,其仍是不完备的。因此,本书给出的,只是一副依旧略显粗疏的“白描”。当然,从某种角度而言,也可以认为本书将思索与判断的空间更多地留给了读者自己。可以说,本书所展现的乡村面貌,虽不一而足,其记叙却又有着不约而同的共性,那就是在城市化进程之中乡村的凋敝与颓败,是传统乡村文化价值和精神认同的丧失和凋零,是急剧变迁之下无从化解的“乡愁”。在城市化大潮裹挟之下,这是全国的乡村所经历的共同命运。而在这场“千年未有之变局”中,我们每个人,又岂止是一个单纯的看客?本书编者贺雪峰教授在序言中开门见山地写道:“中国是一个具有浓烈‘乡土’味的国家。每一个个体,不需要纵向上溯得太远也不需要横向扩展得太开,就能够发现自己与乡村之间的息息关联。”对此,我是有深切体会的。虽然我是一个出生并成长在大城市的正宗“城市土著”,可学生时代每当填写籍贯时,写的却不是居住的上海,而是“浙江慈溪”,一个我祖辈出生繁衍的所在,可我却从未去过的地方。祖父祖母的出生地,便是慈溪县下的小乡村。从小,我就对这个代表我家族来历的地名充满了想象。可当我真正有机会前往那片土地的时候,却发觉当年的乡村早已成了工业开发区,仅有的一片土地也已经完成了动迁,再过不久村庄就将彻底消失,甚至连一个背影都不曾留给我……而这,不正是千千万万的中国人已经经历,正在经历或即将经历的现实缩影吗?因此,我们其实也和本书的作者们一样,兼有旁观者和亲历者的双重身份。因此,我们也更有理由去认清乡村变迁的事实,并思考其最终“应往何处”这个略显沉重的话题。对此,有人说,城市化进程是大势所趋,乡村的逝去是不可挽回的趋势。此话或许不假。著名学者华生在其《城市化转型与土地陷阱》一书中更是强调指出:中国城市化转型的道路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中国现代化的道路。我们不可能为了所谓“乡愁”而要求农民守着老屋过老日子。然而,现代化转型所要求的城市化,是“人的城市化”,其核心仍然是“以人为本”。只可惜在本书以及其他乡村问题著作中,我们看到的所谓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却是令人失望的:离乡不离土的户籍制度让农民工难以转化为城市市民;土地政策的滞后让许多农田抛荒,却又让欲耕作者无田可耕;年轻人进城落户,却要让老年人为其买单;不合理的拆迁补偿制度带来大量重复建设的浪费和“撑死胆大饿死胆小”的刁民逻辑的大行其道……如本书编者贺雪峰所言,这样的城市化,绝不是我们所期盼的城市化,也必然是失败的城市化。中国的城市化道路何去何从,还有待更多的现实认知和反思。那么,作为精神家园和共同纽带的乡村又将去向何处?失去了乡村承载的传统与寄托,我们的精神世界是否也会一如现实般荒芜?乡村价值观的物化和扭曲,其背后折射的是否是整个社会的病态?对此,我们又应该做些什么?努力挽回传统以补偿现实的失落吗?可如果熟人社会的崩解已是不可避免,即便留住了几个宗祠或是保留了仪式乃至巫婆神汉的形式,又有何用?也许,我们终究无法重建前现代的“血缘纽带”与家族羁绊,但这是否意味着我们只能在普遍焦虑之中把“乡愁”当作对现实的补偿?难道作为个体存在的我们,不需要对现实和过去进行一番重新认识以找回自我?我以为是需要的。因此,不论乡关何处,其实我们每个人一样要走一条“回乡之路”。这其中包含的,是对过去的真切记忆,而不是仅仅作为“现在”的附庸而存在的抽象概念。也唯有如此,我们方能把握这个时代巨变的脉动,并去从容迎接属于自己的未来。--------刊于2014年7月5日《中国证券报》,刊登时标题改为《无从化解的“乡愁”》

深入浅出

这是时代的记忆,反映了作者个人的心灵记忆和时代的结构变迁。这是由众多的研究员对于自己家乡的倾述。有家乡就有情感,有情感的倾述就是一种美。而这是众多研究员的情感透露,研究员的情感本身反映了时代变迁。其中我最为感兴趣的就是家庭情感,这个是我们中国人的宗教,我们对他的怀想就是过去伦理道德的留存。家庭的变迁就是我们这时代的宗教变迁。好的地方虽然由众多研究员一起写作但是内容很集中。


 回乡记下载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