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

出版社:广州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1.5
ISBN:9787800693922
作者:王阳明
页数:281页

作者简介

《传习录》是明代哲学家王阳明的语录、论学书信的简集,为明代阳明学派的启蒙典籍。当明代中叶政治腐败、社会动荡、学术凋敝之际,王阳明像一个布道的诗人牡师,高高举起一面知行合一的旗帜,重新设定了人生的出发点和归宿。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王阳明先知般窥破芸芸众生心中之“贼”,他要让人心回到“无善无恶”的纯真地段,走入健全的感性生活,享受天理的荣耀、完美和永恒。如康德所言“在我上者灿烂星空,道德律令在我心中”,王阳明的句句箴言足以让熙熙攘攘的众生驻足聆听。
无论你是一个风华正茂的学子,还是一个事业有成的巨擘,在你人生的旅程中匆匆行走的时候,不妨翻阅这本充满智慧和思辨的书,她会让你得到心灵的澄静和精神的富足。

内容概要

王阳明,名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因早年筑室于故乡阳明洞中自谓“阳明子”、“阳明山人”,世称“阳明先生”。明弘治十二年(1499)进士,历任知县、兵部主事、太仆少卿、江西巡抚,兵部尚书,以平定震濠叛乱加封新建伯。明正德三年(1508)春,因得罪宦官刘瑾,被廷仗40,谪为龙场驿(今修文县城)驿丞,三年到任。
王阳明于弘治十八年(1505)开始讲活动,乃全国有名的朱熹学派思想家,到龙场之初三年中,他处于逆境之中,万念俱灰,转而冷静思索,领悟孔孟之道,省度程朱理学,从而摆脱了“以经解经”的羁绊,经独立思考,创立了“知行合一”的学说。王学的精髓在于“心即理”、“知行合一”和“致良知”,在其心学形成的过程中“龙场悟道”至关重要,它奠定了王学的基石。王阳明在贵州创办了龙冈书院,又应贵州提学副使席书之请,主讲文明书院,一时之间,学子蚁聚,风气大开,对贵州教育特别是自由讲学之风,起了推动作用。后来的阳明书院,正学书院,南臯书院都继承了这一传统。
王阳明不仅创立了主观唯心主义的阳明心学,于诗词歌赋方面亦有极深的造诣。在龙场三年,创作了许多歌咏贵州及龙场秀丽山川的诗篇,收入《王阳明全集·居夷诗》中。
王阳明在贵州三年,为促进民族团结与开发地方文化,所表现的高风亮节、博爱胸怀都反映在他的黔诗文中,是中国文化的一笔巨大财富,也是教育后代的宏伟诗篇。阳明之学已遍及海外。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日本官侍讲文博士三岛毅曾赋诗曰:“忆惜阳明讲学堂,震天动地活机藏。龙冈山上一轮月,仰见良知千古光。”
王阳明卒于明嘉靖七年(1529),享年56岁,谥文成,著有《王文成公全书》行世,他的弟子多建祠院以祀之。


 传习录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0条)

  •     讲了那么那么多,通书只说了“天泉证道”而已: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能明白的人看一下就明白了,不明白的人说再多也都只是废话,说死了也没用。中庸道之大乘。守仁老大万岁。
  •     《论语》和《传习录》可以合在一起读。《论语》可以用来借鉴,《传习录》是方法。最后,还是自己。自己的体会是最重要的,别管什么孔子还是王阳明。寻找自我,寻找心中的光明。寻找那种内心的快乐。由此,我走出了抑郁。挺推荐《传习录》这本书的。
  •     我不是学文科的人,之所以读《传习录》,是因为看了《明朝那些事儿》,想了解了解明朝第一大能人,中国的又一圣人王阳明。老实说,看完整本书,有些地方确实看不懂,特别是引经据典之处。下面,我只是谈谈自己看完书后的感想与启发。第一点,阳明心学将求圣的方法从外在世界转为了内在世界,指出了圣人并不是无所不知(外在),而是内心纯乎良知(内在)。我觉得这个理论最大的好处,就是让人在这纷繁复杂的世界,静下心来,不贪多,而求精。在做一件事时,只要此心纯乎天理,认认真真,那么就心安理得了。第二点,看完书后,发觉阳明心学与朱熹的理学,都是对四书五经的理解上的不同,对孔子的话诠释的不同。因次两派就吵架,不可安宁。儒生缺乏了对客观世界,对科技的追求。这也是统治阶级愚民的政策造成的。第三点,对书中关于“求静”,“主专一”的看法很赞同,很警醒人。

精彩短评 (总计47条)

  •     每一个人的思想都不是孤立的和片断式的,或者说都并非不可接受。
  •     翻译的比较一般。
  •     心存天理,至于至善
  •     人欲即天理
  •     阳明子格调高绝,读来令人心生畏。
  •     知行合一
  •     王守仁先生强大的内心
  •     于福州旅人书吧匆匆二过
  •     大三寒假
  •     认真思考
  •     读过一些,但至今仍未读完,其为经典无可否认,不过并也不适合所有人
  •     类似论语和佛经的典籍
  •     知行合一,心学
  •     心外无物、知行合一
  •     不明觉厉
  •     实践,实践,再实践。知行合一。
  •     经典最恨读太迟!
  •     王八蛋儿们大概觉得小书不赚钱吧~~
  •     不用去学圣人,人的内心本有良知,本有是非善恶之分,本着自己的良知去做事,就是知行合一了。
  •     人须在事上磨练,做功夫乃有益。
  •     理解力与知识积累均不够的时候,此类型书籍容易让人不知不觉走火入魔....
  •     绝对的经典 各自参悟吧!
  •     我真是无比的推崇心学啊
  •     GOOD
  •     阳明先生“致良知”的学说,在现代,却越发的弥足珍贵了起来。以后也会教我的学生和孩子什么是心学,什么是良知。
  •     受到影响+6
  •     心外无理,心外无事! 知行合一:行为知之始,知为行之成!
  •     问:”静时亦觉意思好,才遇事便不同,如何?”先生曰:“是徒知静养,而不用克己之工夫也。如是,临事便要倾倒。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     心外无物
  •     一时俯首拜阳明!不过里面谈到很多儒家问题我也是大体上看的,觉得他学生们问的问题很多太书生气了,没有引出先生更多的经典发挥。 20....1680
  •     致良知之学,每年都要翻一遍
  •     第二遍依然看不太懂。。。。
  •     目前国内儒学仍有流派之争,读过此书,窃以为王阳明这一支才算是“儒学”正宗。儒家曾子一脉后人至今认为,先秦时期的原始儒学“儒”和“道”其实是不分家的(一体两面)后来历史上诸多儒学服务于政治的大改造,才背离了儒学的根本。个人倾向于信,因为先秦时尚有“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之言,董仲舒和朱熹以后,罕有人提起。这本书给我的另一个震撼,是原来儒家也有类似于佛道两家那样真修实证入定的“法门”,不读此书,也许我永远也不会知道。
  •     读了好久,还没读完啊!不读了
  •     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 ---------是为座右铭
  •     豁然开朗
  •     牛逼
  •     值得终身阅读对照
  •     一生俯首拜阳明
  •     一个神秘人物的推荐 至今没怎么翻过额
  •     混蛋编辑,混蛋出版社。不负责任,亵渎经典。我这烂水平都能发现句读不对。
  •     还是比较经典的
  •     每次都觉得是新浪在问。。
  •     一生低首拜阳明
  •     一生俯首拜阳明。知行合一,内心圆融统一没有矛盾。很多值得学习之处。
  •     挺好。
  •     圣人的大成之作,读完此书你会知道什么叫知行合一。儒家最后一个圣人,阳明先生的世界观,读完你会更了解自己的内心,与本国文化。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