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书评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5
ISBN:9787560983417
作者:雅克·卢梭
页数:175页

学会从自己身上寻找养料

书房窗口下的那株白鹤芋现长到半身腰了。四年前,它也就一根竹筷那么瘦小。四年间,我时常忽略它。毕竟跟一间书房比起来,哪怕与一本书相比,它只是陪衬品,难入我的视野。因此,它命运多舛,活得艰辛,多为等到枝叶枯萎或生命萎靡时,我才在家人的点醒下,为它猛灌上一二壶水。就像为重逢失联的旧友一样,心血来潮,亢奋地劝进三两杯烈酒。渐渐地,白鹤芋又开枝散叶,郁郁葱葱,重新回到作为一件合格陪衬品的角色。是哟,它无法自给自足,只能依靠外部世界提供的养料,才能勉强生长。这真是一种悲哀。而人呢?人作为一株“会思考的芦苇”,该怎么办?还好,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卢梭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可避免自生自灭的借鉴方式。“当我对这个世界失去了希望,再也不能从尘世中汲取滋养心灵的养料时,我应该学会用心灵自身来滋养心灵,学会从自己身上寻找养料。”卢梭在散文集《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中如是写到。卢梭的一生跌宕起伏,从一举成名到饱受排挤,内心世界历经愤怒到反抗、回避到出走、清醒到安宁。尤其他的后半生,颠沛流离,隐居乡村,流亡天涯。正如《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思》开篇第一句话,“我有孤独感了,兄弟、朋友、亲情不在,我与社会的交往中断了。”不过,这也让他开始与自我对话,与大自然对话,写就了他生命中的绝唱,也开创了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思》是怎样一本书?它与美国哲学家梭罗的《瓦尔登湖》一样,讲述的是一个孤独隐居者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故事;与中国作家史铁生的《病隙碎笔》一样,描写的是一部与自己心灵进行亲切交谈的生命笔记。换句话说,卢梭是梭罗和史铁生的化学合成。但,这本书与法国思想家蒙田的《随笔集》不同,不是供别人欣赏,是“为自己而作”。然而,读这本书,你需要沉下心,更需要小心翼翼。否则,你会觉得卢梭太啰嗦,毕竟这是一个饱经身体折磨和精神摧残的老人在晚年漫步时的“闲话”和“独语”。如果稍加留意,你就会像在19世纪40年代加利福尼亚那片无人管理的处女地上,只要一铲下去,就能淘到黄金一样,在本书中随便拎起一句话,就是熠熠生辉的宝藏。当然,要更好地读懂这本书,了解卢梭微妙曲折的心路历程,你还得知道他那部伟大的教育学论著《爱弥儿》。当时,《爱弥儿》遭到法国当局禁售和焚毁,这不仅让他饱受非议,更直接令他入狱。从此,他便孤独余生,也形成了“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思”。“人家可以在我生前夺走我的文稿,却夺不走我写作它们获得的愉悦之感,夺不走我对这些内容的美好回忆,夺不走我独有的思考。”面对他人的迫害和中伤,卢梭选择了“顺从命运的安排”。因为,他知道,“只要我的灵魂永在,我思考的结果就会永远存在。”事实证明,人们采用的那些极端方法更促使他内心的宁静。的确,人们欲把他置于死地方能后快,他就越有置于死地而后生的感觉。肉体上的折磨,使他的心灵获得了新生。不仅如此,关于幸福,他说,“一个真正理解和懂得幸福的人,是不可能被其他什么人逼迫到潦倒的地步的。”而关于学习,他却说,“我学习时从来没想到要去教育别人,而完全是为了认识我自己。我一贯主张,教育别人的前提首先要认清自己。”更为重要的是,卢梭看待真理自成一景。在他看来,真理是属于公共的财产,并非某些私人的给予,是具有可以在社会中交流的特性,谁侵占了别人拥有此类真理的权利,就无异于犯下最可耻的盗窃罪。真正所需要的真理,应该是那些涉及“公理”和“公义”的真理。或许,有关真理的自省,是卢梭说给法国思想家伏尔泰听的。他们二人是一生的死对头,互相仇视,至死不休。从历史哲学、政治哲学到社会哲学,他们针锋相对、互不相让。于是,伏尔泰抓住卢梭抛弃亲生子女的尾巴,对他标榜的人生美德大肆攻击,这也让他声名俱毁,即使用《忏悔录》也无法洗白。一个巧合的现象是,卢梭与伏尔泰同年去世,死后都被请进先贤祠,棺木相距仅只咫尺。这就如同金庸笔下的小说《神雕侠侣》中的洪七公和欧阳锋。他们本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应该彼此亲近,成为最为亲密的战友。然而,江湖上却留下他们“冤家路窄”的传说。事实上,卢梭之所以在200多年后仍受推崇,不仅在于他的伟大思想,还在于他能自给自足,“将痛苦变换成了快感”,并对他人加害的动机和行为视为废纸团,随手扔进垃圾桶。他骄傲地获得了一生的安宁。这些,《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思》都将给你答案。书房窗口下的那株白鹤芋也将会给我启示。文章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每天为你读书(mtweinidushu)


 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