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是淒涼調》书评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2011-4-3
ISBN:9789571353562
作者:章詒和
页数:216页

真正的惊险大片还掩藏在后面

章诒和在她微博里描述:……我在“序”里说了这样一句:“我所写的不过是小的故事,真正的惊险大片还掩藏在后面。因为隐蔽的部分远远多于公开的部分……隐蔽的事情一旦揭开,某些显赫的人物将轰然倒塌。”期待内地尽快出版。

好书!

对这本书的兴趣起初来源于它是一本“禁书”。书是妈妈单位组织台湾旅游时同事带回来的。本着“书非借不能读”和“不让看非要看”的原则,花了两个晚上仔细的读过了,并有做笔记的打算。打开豆瓣的笔记页面却不知该记下哪一段话或是对哪一篇的感受,索性就在这里写点散乱的东西好了。这本书吸引我的倒真是它被禁的部分,捧起来就被吸引住了,不忍放下,在北京水灾的夜晚捧读倒两三点钟。关于文革,我们这一代人是没有多少感受的,哪怕是读过季羡林的牛棚杂记等记录这段岁月的书籍,也难以引起什么共鸣的感受。《总是凄凉调》的前两篇告密——李寓真《聂绀弩刑事档案》读后和卧底——冯亦代《悔余日录》读后,不单是把史料挖掘出来供人阅读,更是怀着悲愤交加的心情对文革时期的人性做了彻底的剖析。这,让我有了了解那段历史的好奇心。在一个混沌的年代,人性是在发挥着怎样的作用?我们平日里被灌输的历史是真正的历史吗?我想,这些还要靠每个人自己区发掘和思考。随后,是几篇文学书评、风景记录和写名伶的文章。最喜欢的是其中的《只养仙人掌》和《好吃勤做》,都和我有共通之处。不管社会怎样的工业化大生产,我始终相信,手作品永远有他存在的地位。不论是从手作品的作为个人设计创作的艺术品,还是它给人带来内心的平静祥和来说,它都永远不会消亡。我甚至常常幻想,也许有一天,我在这个天天打字开会的岗位上干不下去了,也可以用我的双手创造财富,为自己赚一点生活费。企图养过很多植物,也都是以“企图”告终。买过无数粒种子,却没有种出来一株。听说植物是有灵性的,在种子一下土开始,我就每天对着花盆说话唱歌,象个神经病一样,结果一无所获。搬到办公室的几盆吊兰和水培植物都被我爱护死了(不是淹死就是干死)。也许我也该试试仙人掌了。哈哈

购买提示

该书实际上就是讲了四个大故事,黄苗子陷害聂绀弩,冯亦代卧底章伯钧,程砚秋传,梅兰芳传。其他文章在她和贺卫方的《四手联弹》里面基本上都有。所以如果你对以上几个大故事不感兴趣或者你已经看过《四手联弹》了,那么建议你就不要购买这本书啦。就像她那本《最后的贵族》书名似的,章家始终以贵族自居,这在章的书中有非常明显的流露。个人不喜欢章诒和写散文或者杂文,她的高贵之气让人感觉有距离。加之她遭遇的太多,所以她的爱恨情仇也比较多。难怪有人说章诒和的文章“怨妇味儿十足”。还是喜欢龙应台的快意恩仇。

筆記

- 章怡和的書, 我開始覺得有點像看《城畫》, 不期待有很驚喜的東西, 但還是會想去看, 看完有點得著, 卻又總覺得'又係差不多'........挺矛盾的。- 作者其中一文稱被人罵'怨婦'......... 罵人者自然不對, 但章文字中的那份怨、恨, 有時卻真令人吃不消。這不是說我不認同或理解她對歷史的回溯, 更多是作者性格使然吧。- 每次看完章的書, 就會覺得像她這樣的才學、見識, 是我萬萬想像不來的。其政治經歷, 幼承庭訓, 藝術/學術修養等, 皆是人中之龍鳳。雖然說她怨, 但卻實在只有她才敢說「若生在明清,就只嫁張岱」這樣的話。- 書中輯錄了《卧底》、《告密》兩篇文章, 關涉到五六十年代的政治爭鬥, 揭了一些社會上甚有名望的人的底, 想來也令作者承受不少壓力。不過我其實更喜歡看她寫汪精衛、程硯秋, 抽離了一點的文章更耐看。- 書中有一些文章之前已在《四手聯彈》中出版過。觀乎章怡和於中、港、台都有出版, 以後買書時要好好留意了。

回首向来萧瑟处,到底意难平

封面上的油画线条凌乱,似有无数枝桠在风中动荡,昏暗色调凝成萧瑟气氛,却又从荆棘的悬崖边生出几朵红花,托出一丝鲜明。与本书基调琴瑟和鸣,在乱麻中要梳理纹路,晦暗中要找到光明,揭开密不可宣的历史是要寻找人性的真与假,美与恶。本书可以分为三部分:写事(卧底、告密),写景(大漠,胡杨等),写人(通过读后感体现:张岱、野夫等)。笔墨耗费最重的当然是揭露黄苗子、冯亦代在那场政治斗争中如何出卖友人的篇章。章老写得是愤是多于怨,怨是多过毒的。尽管反右时期章家已陷困局,但章诒和那种骨子里的贵族气息还是跃然纸上的,有厨师,有花农,有好酒好茶,家中更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对冯亦代和黄苗子是很有一些优越感的,文中也谈到章伯钧对冯亦代的翻译作品评价不高,文章中还写他“非学非仕,搞西方文学,没去过西方,搞翻译工作,没有过像样的作品。”不能不说是语带刻薄和嘲讽的。而通过对聂绀弩文人风骨细微末节的描写,为读者勾勒出了一位才华横溢为人豁达正派的学者,也反衬出黄苗子首鼠两端的猥琐形象。以致这两篇文章后来引起许多争议,有说章诒和是诬陷,也有说章诒和是怨妇。撇开其他人的争议不谈,就书论书,章老对待二人的态度还是有所不同的,特别是对黄苗子出卖聂绀弩却临死未悔恨的行为是非常气愤的,篇末也强调了“人在阴影里久了,自己也成为阴影的一部分”,当然这个阴影就像核辐射一样,蔓延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似个诅咒。而对于冯亦代,在文字间多次使用了“冯伯伯”的称呼,可以想象他们的关系曾经还是非常亲密的,当然也是因为关系越亲密,这背叛带来的伤害则更深重,最后她对冯亦代的自我忏悔还是选择了某种程度上的谅解。常常听到这样的论调,卧底和告密都是那个时代的错,人只是砧板上的肉,由不得自己,所以风浪以后,应该学会原谅,应该学会感恩。但这种腔调实在不可理喻,被动的识时务是可以理解,但主动去逢迎错误的人绝对不能用时代的荒谬做借口去损害他人的生命,时代何辜!难道不是一个一个人去构成的吗。现在都还有人要为红卫兵平反,事实上已经有人在为那些泯灭的人性招魂了,说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那么那些无辜人的血白流了吗?我们不能活在过去,但必须反省历史!如果一个时代疯魔,那也是一个个鲜活的人在疯魔,也是一个个鲜活的人被折磨。不是一两句宽恕原谅可以说清楚的。人世间最珍贵的亲情、友情、爱情都沦为政治工具,到底是马克思主义绑架了那些人的人性,还是对权势的畏惧和向往??尤爱章诒和笔下的民国人物,《往事并不如烟》里的张伯驹,《伶人往事》里的尚小云,都是我心中写人的佳篇,而本文所写汪精卫,则将脸谱化公式化的奸角从五指山里解放出来,还原了作为人的部分,弱化了他的身份和历史地位。“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如果少年英雄汪兆铭在刺杀摄政王后被处死,他或许就是历史书中的另一个谭嗣同,为他更添光彩的还有一些血色浪漫,这个在狱中与陈璧君生死相许的性情中人。或者他生在和平盛世,这位样貌俊美,博古通今的青年才俊一定是治世之能臣,大众之偶像啊。可惜他在乱世里错走了一步棋,“曲线救国”或许有他的考量,但却掉入了不能超生的陷阱里。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只能做了历史的阶下囚。“若生在明清,便只嫁张岱”是章诒和对这位大散文家的评价,不见面目只爱文字的浪漫情怀可以让我们忘记章老的年龄,上次看她的微博上说自己爱摇滚让我特别感怀,一个古稀之年的老人还能对音乐有如此的热忱还能脱口说出自己的爱,这样的人,怎么会老?张岱自然是可爱的,有竹林七贤的洒脱不羁,有明代第一散文家的才情,游山看水,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这才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最佳写照。让我想起——周耀辉……本书的末篇写的是章老最擅长的京剧名伶——程砚秋和梅兰芳,实际上写他们已经太多次,粉丝之心溢于言表,日月可鉴啊。本书书名《总是凄凉调》也来自程砚秋的唱词“大江东去声寒潮,总是凄凉调”。在年月磨蚀里,名伶们昔日的荣光都变了奏,唱出一曲凄凉调。对于我这样的戏剧白痴,那凄凉的腔调唱词我并不能完全理解,但这些凄凉人的悲情与苦闷我愿意渐渐去摸索,他们伸出手拉我到那片废墟,去听,去看,去感受,瓦砾中重塑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一段有血有肉的历程。从“山雨欲来”讲起,到“片言难进”落下帷幕,插画由色彩浓烈生机盎然的开始,到色调混沌茫茫天地无处着力的结束,人生的风景大抵如此,历史也是这样演绎开来的。章诒和把她人生特有而丰富的阅历凝成文字,有洒脱,有不甘,有埋怨,有挥之不去的仇恨,有持续蔓延的愤怒,并不致力于成为一个圣人。既然往事并不如烟,那么回首向来萧瑟处时,何必做到也无风雨也无晴,到底是意难平!PS:题外话:所以我一向认为失恋以后唱《你没有好结果》比唱《比我幸福》的人可爱得多


 總是淒涼調下载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