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形广场

出版日期:2015-3
ISBN:9787020107435
作者:[法] 帕特里克·莫迪亚诺

作者简介

《星形广场》出版于1968年,是莫迪亚诺的处女作,获当年的罗热-尼米埃奖和费内翁奖。
小说通过叙述者拉斐尔•什勒米洛维奇的谵妄幻觉展开,这位主人公变换千百种怪诞离奇而又互相矛盾的犹太身份,却将最痛苦的悲剧隐藏于诙谐之下,于是我们看到诸多或真实或虚构的人物鱼贯而行:莫里斯•萨克斯与奥托•阿贝茨,列维-旺多姆与路易-费迪南•塞利纳医生,马塞尔•普鲁斯特与法国盖世太保,德雷福斯上尉,弗洛伊德,希特勒及其情人爱娃……有如旋转木马一般在时空中疯狂地转动,而当我们合上书,星形广场就镌刻在“痛苦之都”的中心位置。
摘选段落:
我那时是个真正的青年,有愤怒,也有激情——今天看来如此天真,让我不禁哑然失笑。当时我以为,犹太文学的未来落到我的双肩了。我回顾一下,揭露那些冒牌货:德雷福斯上尉、莫洛亚、达尼埃尔•阿莱维。我看普鲁斯特由于童年在外省度过,已经过分同化了,埃德蒙•弗莱过于讨人喜欢,邦达过于抽象。邦达,为什么要玩纯洁思想呢?是变幻不定的大天使吗?脱离现实的伟人吗?隐身的犹太人吗?
这是一种特别的记忆,试图从过去搜集一些片段,一些由匿名者和陌生人留在大地上的痕迹,这记忆也与我出生的1945年有关联。生于1945年,城市已被毁,所有人都消失了,这让我这一代人对记忆和遗忘的主题尤其敏感。
不幸的是,我觉得追忆逝去的时光惟有普鲁斯特的本事和坦诚才能完成。他描述的社会依然稳定,那是十九世纪的社会。普鲁斯特的记忆让过去在最微末的细节里重现,宛如一幅活生生的画。如今,我感觉到记忆远不如它本身那么确定,必须不停地与健忘和遗忘斗争。由于这一层、这一大堆遗忘覆盖了一切,我们仅仅能截取一些过去的碎片、不连贯的痕迹、稍纵即逝且几乎无法理解的人类命运。
——帕特里克•莫迪亚诺诺贝尔文学奖演讲词

内容概要

帕特里克•莫迪亚诺,法国当代著名作家,2014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莫迪亚诺1945年生于巴黎郊外布洛涅—比扬古地区,父亲是犹太金融企业家,母亲是比利时演员。1968年莫迪亚诺在伽利玛出版社出版处女作《星形广场》一举成名。1972年的《环城大道》获法兰西学院小说大奖,1978年的《暗店街》获得龚古尔奖。1996年,莫迪亚诺获得法国国家文学奖。他还分别于2010年和2012年获得法兰西学院奇诺•德尔•杜卡基金会世界奖和奥地利欧洲文学奖这两项终身成就奖。
莫迪亚诺的小说常常通过寻找、调查、回忆和探索,将视野转回到从前的岁月,描写“消逝”的过去;也善于运用象征手法,通过某一形象表现出深远的含义。
自1968年至今,莫迪亚诺已经出版近三十部小说,在三十多个国家出版。


 星形广场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条)

  •     因为先读了青春咖啡馆,所以再读星形广场有一点点失望。刚才看到别的书友的评论,知道这是作者的处女作,有点儿怪不得的想法。这本书想说的东西很多,但是太多了,面面俱到到了臃肿的地步。从中能窥到一些尚未成熟的青春咖啡馆的影子,一些人物很相似,但是不如青春咖啡馆中的饱满,有个性。在书中你会经常看到一个犹太青年不断的自我表现,因为我是犹太人,所以我是第一名,很有一点儿愤青的味道。由此可见,有些东西真的是没有国界的。在我们看到有些国内青年YY穿越到民国时期一样。作者书中的角色都是那个垮掉的一代的人物,嬉皮士范,面目纯洁,私生活开放,接受酒精和毒品的刺激。有意思的是他们被放到了二战时期,那个纳粹席卷欧洲的时候。为了面面俱到他想写出来的问题,他将主角变成一个精神分裂的患者。这样他就可以以不同的面目,不同的阶级,不同的身份去阐述他的所思所想。杀人者逍遥法外,什么也没做的人罪孽深重,前一秒马上要死,后一秒又惶然开朗。这种快速穿越式的讲述方式,也许很新鲜,但是他想说的实在是太多了……
  •     读的不是很懂,但是有几点印象很深刻1,主角助纣为虐,让两个女的成了妓女2,以色列的劳教所的黑暗3,弗洛伊德客串治疗主角,是不是之前的一切都不过是主角的幻想,一场梦?还是只是后半部分? 4,第一部分没有读懂,各种人物,读他的书始终要有点相关的法国文化(文学历史)知识,甚至是近代欧洲历史知识!里面出现了很多人物,好多我都不认识。正是因为不认识,不了解,所以读起来有时候不知所云,有些空茫的感觉5,记录了当时的世界情况,这让我想起多丽丝的(金色笔记)对那个年代的描述的写作手法,自然不能相提并论。但是我们读完可以感受到,当时的犹太人可谓是不伦不类。在欧洲他们时刻担心自己的犹太人的身份可能会给自己带来的伤害!同时德国纳粹集中营残害犹太人的事实让那一代的犹太人无法走出痛苦悲伤的阴影,表面上欧洲人在接纳犹太人实际上心理面还是有所排斥!而面对欧洲人的接纳,犹太人持怀疑的态度。部分犹太人由于之前的残酷的历史,过分的强调自身身份,同时内心扭曲,秉持报复的心里!另外一方面,回到祖国(犹太人聚集地)以色列,本以为同胞会热情接纳,其实不然。文中虽然没有明说,但是可以看得出,作者将当时以色列的劳教所比喻为德国的奥斯维辛集中营,同胞的残害,恐怕比德国的集中营还令人寒心和残忍!这样的国际环境最终导致了什么结果呢?估计就是结尾处的主角!变成妄想症患者,需要精神治疗——连弗洛伊德都束手无策!当时的犹太人应该就是这样的,一直在寻找自己活在这个世上的合法身份!一方面怀疑否定,一方面又不得不肯定接纳!两种思想在头脑对峙,这是当时“精神病医生”都无法医治的——我想弗洛伊德应该象征当时那些渴望从心里层面帮助犹太人的那些人,可能是政客,也可能就是医师。值得注意的另外一点是,印象中很多的纳粹都是德国人,通过本文,不难发现很多犹太人也参与了迫害自己同胞的盖世太保!有的是出于自保,有的是自己本性使然,有的是出于某种利益!最有趣的时是,这些人中有的不但战后没有受到相应的处罚,反而回到以色列后,成了新的势力,对那些曾经在欧洲/他国遇到过的回到以色列的犹太人毫无怜悯之心。回到以色列,有的甚至还高呼“德国万岁”,实在是令人难以置信。读到这一段的时候,不仅让我想起《朗读者》我想作者22岁时,就有如此深刻的明锐的洞察,实在令人佩服6,最后还要说的是,文中有几个人物反复提及,可见对当时的作者有着很大的影响。这些人是莫迪里阿尼,苏丁,普鲁斯特,卡夫卡,卓别林,斯特罗海姆,马克斯兄弟。众观全文,和作者最有关系的,肯定是普鲁斯特,都是写回忆的。由于本人没有拜读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暂不发表任何评论。与此同时,反复的强调,不是也说明犹太人,在思想上,为世界的贡献很大。似乎作者还略带嘲弄的暗示,这些思想或许也是导致二战中犹太人不信的根源之一!——聪明遭人记恨!7,有人说回忆是一条不归路。过去都是虚妄的,不真实的。我想正因为如此,Modiano才能构建一个如梦一般的回忆录。文中写到,在一个万花筒里面的人脸!这大概就是要告诉大家,回忆就是将一个又一个的碎片组合起来。虽然可以组合成一张脸,但是这张脸是不完整的,是由各种碎片组合而成的。所以,阅读Modiano的作品,就是将这些碎片组合起来,但又午饭完全拼凑在一起!正因如此作者对过去不肯定的碎片的写法,增添了很多想象的空间,设置了很多悬念8,看这个书之前,正好才没有多久看了《族长的秋天》,本书和《族长的秋天》一样,对人称的使用很是灵活。一会儿是第一人称,一会儿是第二人称。相互的变化,读起来一会儿是主角,一会儿是旁观者!把握很有度
  •     1.而且,尤其感到自己是一场围猎的对象,在黑市上购买自己的生命,偷取自己的每一下心跳,该有多快活呀!2。然而法兰西,她并不需要犹太人阿尔弗雷德.德雷福斯。于是,他背叛了她,就如同用百合花形马刺报复一个高傲的女人。3.我那时是个真正的青年,有愤怒,也有激情——今天看来如此天真,让我不仅哑然失笑。当时我以为,犹太文学的未来落到我的双肩了。4.我刚认识一位波兰犹太女子,名叫达尼娅.阿西赛夫斯卡。这个女子在慢慢地自我毁灭,也不痉挛,也不叫喊,就仿佛在顺其自然。5.这座城市,我们在这里出生,成为孩童,长为少年,唯独这座城市,我们不能评论。她同我们融为一体,她就是我们本身,我们身上负载着她。波尔多的历史,就是我们的肉体和灵魂的历史。

精彩短评 (总计44条)

  •     挑衅、戏谑、癫狂的处女作。虽不是最典型的莫迪亚诺风格,却像星形广场中心的凯旋门一样,向四周辐射出作者毕生创作的基本主题,以至于他后来的作品仿佛只是此书中某个片段的万花镜式放大。线性时间被破坏,历史被游戏性颠覆,虚实界限被废黜,甚至连人物塑造也放弃了逻辑与连贯性,像是突然从巴黎下水道中冒出来的。处理纳粹与犹太性等敏感题材时,莫迪亚诺玩票般的从容和叛逆想必曾经吓坏许多人。
  •     诺奖就喜欢颁给这样的作者。是一本好书,可惜我知识储备不够。
  •     矛盾叛逆的普鲁斯特形式 像幅新古典主义油画 再读夜班撞车 流畅轻松…时代啊哎
  •     时空交错,如梦境般迷幻
  •     第一本莫迪亚诺过瘾,22岁的处女作,通篇狂梦谵语戏谑的绝望。
  •     远远不如后来那些小说
  •     在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的《乌合之众:大众心理学》的时候,在第二十四页,罗伯特·莫顿写的导读中提到了对德雷福斯上尉的起诉,德雷福斯受到秘密审判,被定为叛国罪,然后剥夺军衔,被判在魔岛上终身服刑,他是第一个获准进入总参谋部的犹太人,也是一个阿尔萨斯人,而莫顿对这件事的评价认为这个对非我族类的审判、定罪、撤职,足以把群众不负责任的轻信态度传遍全国。虽然我还是不清楚这件事的细节,但看其评论似乎涉及种族的认识,之前在莫迪亚诺的《星形广场》中也提到了德雷福斯,这让我更加认为莫迪亚诺的星形广场是想写一个关于自我身份认识的问题,主人公分不清自己是法国人还是犹太人,又在各种虚实身份之间徘徊(也许理解错了)
  •     谵妄之梦。
  •     人物都摆脱了时空的束缚,疯狂的聚合在一起...好看
  •     一切的一切不过如同走马灯一样在眼前旋转闭上眼星形广场就在一切痛苦的根源
  •     不了解那些充斥全文的人名,就像在读一本全是填空的书…剩下的文本意义不明 只能先放弃了
  •     真的只是还行而已。
  •     我只能说太他妈好看了
  •     那时候的作者,是与我一样的二十岁左右的青年人,透过他的文字,我能感受到作者那时候“向法国发起进攻!”般热烈的激情,只是深度少了些,文中人物人名太多,关系杂,捋不清。
  •     很艺术的小说。当代艺术作品其实开始都让人感觉很晦涩难懂,如同现代音乐一样,第一遍不认真,看不下去,第二遍静下心来慢慢看,两小时看完,速度还凑合,感觉行文非常流畅。我想起前几日看过的《白鹿原》,《呼兰河传》,当合上《星形广场》的书页,我第一次感觉到中国文学的艺术性是远远差于别人的,那个年代人都喜欢拿战争说事儿,没办法我们都活在历史的穹顶之下,但如何构建小说的结构,如何行文,还真是要艺术修养的,看到当代文学艺术家的境界眼光和思维,我想我们北大中文系培养出来的作家,是不是应该勇敢起来担当这个时代艰巨的责任呢?
  •     我的个人感觉是此书作为处女作过于锋芒毕露。
  •     生猛。
  •     是老莫的处女作,大段文字描写回忆,好似带领人们来到了法国巴黎。
  •     很多年前读过,印象里不错的
  •     一头雾水……
  •     读了半年,真是读不下去。万花筒,嗯嗯
  •     混乱的万花筒
  •     不能因为作者晚年得了诺奖就无条件地赞美他的每一部作品,要我说这本书写得极为粗糙,像小公鸡一样地炫耀着自己对于文学艺术神学的见解,罗列堆砌人名,卖弄似地引用典故,行文混乱到我无法认同他人对此形容为“万花筒”的赞美。这本书很傻气,中二度极高,远远不及莫后期的作品,不推荐。
  •     骄傲,愤怒,恐惧,痛苦。散射状的叙事,旋转又迷离,正如星形广场。
  •     堆砌名词的小说具有迷惑性。某些时刻我是不喜欢这类的。
  •     ?辣鸡翻译啊啊?
  •     这分数是我阅读时的个人感受,而书本身的内在我并不清楚。
  •     神神叨叨(看评价我还以为我会喜欢这风格
  •     这本书的最大特点就是有极强的互文性,这就决定了你必须将它放在法国乃至整个欧洲的历史与文学的语境中来阅读,这也是这本书的译者和编辑的工作极不到位的地方,小说中出现了大量涉及法、欧的人名、地名、事件等等,其中大多数中国读者都很陌生,虽然不影响阅读,但知不知道塞利纳是谁、洛里斯通街在哪里、德雷福斯上校遭遇了什么对于你能否真正进入小说内在是极其重要的,但小说的中文版注释极少,这是一个相当大的遗憾。至于小说内容,堪称记忆碎片的先驱,一个犹太人关于种族身份与遭遇的困扰,换言之,小说叙述的是他经历的身份的合法性危机及其在危机中的反应,无法摆脱的身份阴影幽灵一般纠缠着他的神经,将文学、历史、意淫、自虐联系在一起,人称变乱,故事交杂,但这一切都有一个大的语境支撑,这便是历史,如不解此,小说便只是精神分裂的呓语
  •     作为处子作来说确实是横空出世。最妙的是莫迪亚诺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以及对犹太族群的嘲讽(作者本身也是犹太)。可惜,莫迪亚诺之后再也没能写出这么疯狂的书了。
  •     其实翻译的还行 比较流畅 但是注释太少 好多地名人名并不熟悉……
  •     翻译得糟得不行
  •     晦涩到读不下去。。。。一边阅读,一边试着去理解相关的法国历史和宗教神话,实在太累
  •     癫狂与虚幻,敏感与遮掩,开始读时有些无所适从,却不由自主被吸引着读完。记忆万花筒里的碎片,莫名炫目。如果说拉斐尔一直在杀掉爱的人,那他也其实也是在用自己的方式来杀掉自己。
  •     莫迪亚诺处女作。
  •     莫迪亚诺的处女作,少不了文学新人的狂妄,也蕴含了莫式回忆术的苗头。幻想现实的交错描写并不高明,但情节和范围都是独特的,短短160页的悲伤和戏谑就描述出了法国犹太人的尴尬境地和苦难历史。
  •     无数人名、地名的拼接,名词的迷宫,一个自诩拥有普鲁斯特式童年期、纪德式反叛家庭期、菲茨杰拉德式青年期、司汤达式恋爱期、卡夫卡式疾病期的妄想犹太青年,在记忆的万花筒中沉沦、苏醒、复活并创作出空前作品;与莫迪亚诺后来作品相比有较明显的差异。
  •     一本奇怪的处女作……
  •     满是揶揄的笔调与挑衅的语气。读的第一本是他的《地平线》,没想到他早期的文风那么冲。
  •     我只能读到犹太人和历史,看起来外国文学我读的太少,以及domain knowledge不够
  •     意识流,碎片化,有点儿“在路上”的误会哈哈哈
  •     也许是因为在兼职时快速且片段阅读,没有理清整个故事脉络,同样是写主人公,却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的交叉使用,有时在我的视角,有时又是一个旁观者。文中常提及“我”在某次战乱中死去,却又发生后面的故事,让我迷惑。
  •     身份认同与犹太青年
  •     犹太青年的怪诞噩梦。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