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钞者

出版日期:2016-1-1
ISBN:9787508655699
作者:徐瑾
页数:320页

作者简介

《印钞者》立足于金融常识,通过一系列财经事件和人物,描绘了17世纪以来的中央银行和经济发展的交融互动。这种纵横交错离不开其滋生的土壤以及背景,从中亦可一窥金融历史的进化之旅,甚至国家文明兴衰失败的暗涌脉络。
在《印钞者》中,作者指出,金融危机是信用经济的固然产物,金融周期和经济周期一样难以回避。我们不是在面临一场危机,就是走在一场危机的路上。也正因为如此,了解你的对手是谁、它如何形成、如何作用于现实经济,在当下也无比重要。
金融的本质是什么?
无论从历史还是现实来看,资本在不同时空的置换交易背后,金融的本质在于合作,对于经济发展,这种人际合作秩序的拓展必然依赖经济的效率的提升,其背后伴随着人性百态,其中亢奋与胆怯也构成经济周期的繁荣与萧条。
金融不断进化的过程,也催生了人类社会诸多变化,大到帝国兴衰,小到个人贫困。
而金融对于经济效率的提升,一方面可以催生现代纸币与中央银行,促使了前工业时代英国的崛起,现代金融市场的繁荣,以及奋斗期间的个体的财富荣誉;另一方面,这种提升鼓励冒险,其后果并非均匀分布,因此带来了现代时代的大萧条,甚至2008年金融危机,再到欧债危机,再到中国。
金融进化之中,“印钞者”中央银行是不可不谈的话题,从最早的瑞典央行到英格兰银行,再到美联储与欧洲央行,甚至中国央行,全球央行与金融危机的博弈与互动,某种意义上构成金融市场乃至社会制度的过去与现在。金融进化从国家到个人,其优点和短板都在体现。除了监管者与资本市场之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猫鼠游戏,更在于社会个体在经济博弈之外的调节与合作。

内容概要

徐瑾,青年经济学者,近年关注中国经济转型与金融史。FT中文网财经版主编、专栏作家,微信公号《经济人》(econhomo)主打人文与经济的分享,近期出版《凯恩斯的中国聚会》、《中国经济怎么了》、《危机与转型》等,其中《凯恩斯的中国聚会》入选“2015最受金融人喜爱的十本财经书籍”。


 印钞者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7条)

  •     读书人常会习养一种特有的“傲慢与偏见”,喜欢根据自己的阅读经验并审视作者的资历来预判一本书到底值不值得阅读。对于经济学,我有一个偏见,那便是不爱看国人写的经济学著作,经济学是舶来品,很多国内经济学家的言论让人感觉一来功底不深,二来立场不明,三来逻辑不清。但是读完这本85后专栏作家的著作,让人不得不刮目相看,甘做“年长的后学”。首先,作者的文笔很好,用词不俗,实属可贵。经济学讲求理性,注重论证,专业著作充斥着图表与模型,外行读起来如同嗑安眠药,倍感困乏。因此在经济圈,一名经济学者能有一支清新的妙笔很难得。国内文笔最受认可的经济学家当属张五常,论述中夹杂一些故友往事,在沐浴理性思维的同时又能嗅闻一丝经济学人的血性与温情。本书虽定位为一本探讨中央银行的著作,但实际涉及内容十分广泛,作者涉猎颇为庞杂,对英格兰银行的成立、美联储应对次贷危机、欧债危机以及人民币国际化等热门话题均有论述,其中不乏点睛之笔。尤其是开篇对于英格兰银行历史的梳理值得回味。英格兰银行最初源自战争时代。当时英国与法国争霸,国王为了筹集奥斯登堡军费对抗路易十四,召集千余家商人出资共同组建英格兰银行,股本定为120万英镑,政府以轮船、酒类等税收和关税作为担保,支付8%的年息,而英格兰银行获得4000英镑作为管理费,国王授予其一定期限的特许经营权。为什么私人愿意出资帮助国王打仗?有人认为英格兰银行旨在贷出银行券从中赚取利润,也有人认为主因是战争发家的商人需要寻找投资商机。在作者看来,英格兰银行的诞生是政治权力扩张与资本逐利相互结合的产物。商业与政治在各自利益诉求的驱动下握手合作,在此背景下,金融与政党之间的联系必然千丝万缕。英格兰银行背后是辉格党人的身影,其竞争对手南海公司背后有托利党人的支持。托利党上台后,南海公司接替英格兰银行成为了政府的融资工具。当一位名为约翰劳的逃犯在法国进行了纸币实验后,纸币催生的泡沫在海峡两岸迅速蔓延。泡沫最终难以为继,众所周知的南海公司泡沫和密西西比股市泡沫相继破裂。不过危机时刻,英格兰银行采取一系列方法,如说服商人接受英格兰银行的银行券,成功应对挤兑危机,稳定了大局。英格兰银行和南海公司的角力以英格兰银行获胜告终。1833年,英国国会批准银行券成为唯一法定货币;1844年,《银行特许条例》获批,英格兰银行获得垄断性质的货币发行权;1946年,英格兰银行收归国有。这便是英格兰银行从私有发家转为国有的历史缩影。当然,只靠央行之力不足以维持一国的稳定发展。除了英格兰银行,英国还有征税机构、国债市场和议会,组成四角制衡关系,环环相扣,各司己责。专业的征税机构培养专业人才,确保国家财政征收合理,税源稳定,相比法国的包税人制度更为优越;而纳税人的权利通过议会得以伸张,纳税人借助立法权审核预算,从而保护私有产权;国债体系有利于保障国家支出稳定;中央银行管理国债发行、征收铸币税等,并执行最后贷款人职责,维持金融系统的稳定。可见,中央银行的前身也许是私人创立,但是私人股本并不意味着无法执行公共义务,而且在相互制衡的制度框架下,私有的中央银行只是政治博弈舞台上的一名演员,而非导演。正是这种经过历史打磨沉淀的制度框架让一个小岛最终成为了全球的日不落帝国。不过稍显遗憾的是全书对欧洲历史采用勾勒的方式,不够止渴,而对2008年金融危机和后危机时代着墨过多,不够精练,尤其对于危机中的央行行为用笔较少。如若再版,何妨反其道行之。美国俗语说:“不要浪费每次危机”。危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漠视危机,遗忘教训。希望此书能激发更多的人在历史的火堆里寻找薪火,传照未来。(作于2016年5月24日晚,微信公众号:随着笔)注:作者首页提出“向后看,就是向前看”,余以为这是以身体作为参照系,即为“向身后看,往身前看”。若以“当下”作为时间节点,对于历史的记述属于当下之前,对于未来的判断属于当下之后,“向前看,就是向后看”可能更为恰当。
  •     “你又不是人民币,怎么可能让每个人都喜欢呢?”这句话经常被拿来安慰人。也有人曾说,即使你是人民币也不会是人人喜欢的,因为国外人民更喜欢他们本国货币。可以这么说人人都会喜欢钱,喜欢的理由不外乎,有了钱可以买自己想要的东西。最初没有钱的概念,人们是拿货物交换,但是随着时间会发现不公平,慢慢出现了钱,用于衡量货物价值,更方便交换。要衡量货物价值,就会出现一种机构来定价,有了定价,也会对于货币做一个要求。作为国家,会发行法定货币。但是国家怎么发行货币呢?最初看到《印钞者》这本书的书名,我曾想,这本书或许就是介绍货币怎么发行的问题,但是随着阅读,发现作者徐谨关注更多的是货币政策与金融危机方面的经济问题。国家发行货币的标准,不能说没有提及,或许正是因为这种标准的模糊,所以才导致金融危机的吧。从书中我们不难看出最初会诞生国家中央银行这个概念,是因为战争,是因为融资,也是为了让国家的钱和国王的钱区分开来。在面对金银缺乏的状况下,为了应对经济危机,开始用纸币取代金银,也让中央银行有了发行货币的职能。用金银,金银会有开采不及的危险,市场就会按自身规律运行,但是用纸币取代金银,怎么定价?怎么发行货币,发行多少纸币,这一系列都会成为问题,为了应对经济危机,单纯加印钞票,这是一种简单粗暴的做法,而且也会形成不良后果。那么怎么根据什么来钞票呢?如今社会已经取消金本位银本位,作为印钞者的中央银行的职能也越来越重要,中央银行在国家中的位置,在某种程度也是经济的导向。十九世纪初的经济危机,让很多经济学家都开始研究市场规律,开始探索有形的手和无形的手在市场中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经济全球化,多样化之后,中央银行又更好地发挥其经济作用呢?徐谨在《印钞者》这本书中,向我们展示了各个时期的经济危机以及应对危机的方式,试图阐释金融市场,让其对中国经济形式有其指导意义。但是就中国的整体经济状态,从发展来说,本身就与西方不同,虽然从经济全球化角度来说,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分离不开,但是从整体格局来说,国家经济有其特殊性。我国的央行和金融市场与政治是分离不开的,在市场发挥作用的更多的是有形的手,或者说一直以来都是有形的手,所以民众对于经济政策的并没有太多的感觉,关心的无法是储蓄利率的影响。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人们也似乎越来越关心投资,想要了解投资,自然需要了解金融市场。那么国外的金融市场机制就对其有了借鉴警示的作用。从这一角度而言,《印钞者》是一部能让我们好好了解金融市场的书籍。虽说以史明鉴,但是这本书对于我们国家怎样执行货币政策的并没有具体阐述。
  •     《印钞者》读书笔记● 英国崛起英国在18世纪的繁荣昌盛得益于最先改变了政治体制,将部分权利下放,从而实现了从独裁统治到议会统治,政治体制的变革使其催生了现代第一个国家银行:英格兰银行,从而也最先从金本位中脱离出来,创建了现代化的纸币制度,使得经济得到高速发展。其内在逻辑在于,传统的金本位会造成货币的供应不足,没有办法匹配经济的发展速度,而纸币的前提是需要有值得信赖的政府,因此只有整体体制改革下,让渡权利的政府才能建立可以发放纸币值得信赖的国家银行。● 1929年经济大萧条1929年的经济大萧条成就了罗斯福,而反观罗斯福在经济大萧条中的几点做法:1)炉边谈话:在萧条的恐慌之中,通过轻松谈话的方式传递给人们信心和力量,金融危机的核心是对于恐惧的恐惧,所以最重要的是沟通,消除不确定性;2)凯恩斯主义的实施:解决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还是需要国家进行经济层面的干预,抑制经济行为的负反馈行为;3)最后贷款人角色的执行:金融危机往往是由于货币流动性短期不足造成的,货币供应量一旦收紧,造成货币供应量的崩溃,则会产生金融危机,因此在金融危机是提高利率坚持贷款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之一。● 2008年金融危机08年金融危机是复杂金融工具下的金融危机,其中最为敏感的就是CDS(信用违约掉期),复杂的金融工具将原本可以直观的风险打包厂低风险产品,但其实本身风险还在,而且变得不容易察觉。而且复杂的金融体系也导致金融个体间的联动性大大增强,从而会产生极强的正反馈效应。加之新型金融工具的杠杆效应导致风险发生时的共振作用明显强化,导致危机的广度和深度都更为剧烈。而且在现代民主社会下,国家对于金融危机的救助政策也需要得到民众的支持,这时出现了金融困局。● 欧元区金融危机欧元区金融危机的本质有以下几点:1)统一货币体系下的国家经济实力各不相同,而且没有统一的财政政策,导致经济方向不统一;2)由于统一货币了,导致经济强国为经济弱国进行了背书,从而导致经济弱国有条件以超出自己能力的范围进行低成本举债,从而拖累整个欧元经济体;3)现代民主体制下,选择节衣缩食、共渡难关的政府难以被高福利惯坏了的民众选举上去,民主的困惑产生了;● 中国面临的经济危机1)经历过经济衰退后的全球经济已经变得脆弱不堪,未来可能经济从开放走向独立,对于中国未来的出口导向性经济会产生较大的影响;2)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随着对内经济投资的边际效应递减以及土地收入的不可持续,未来地方政府的整体债务风险将越来越高;3)企业风险,前期货币政府导向投资导致的产能过剩,以及实际企业的融资成本过高,利润过低,导致企业债务风险在突增;4)金融机构风险,前三者风险合并会导致金融机构的风险,而中国的贷款又集中于银行手中,风险没有得到有效的分散;5)居民风险,上述1-4的风险最终会导致居民风险,金融动荡之中百姓只能沦为韭菜。● 为何金融危机层出不穷信用经济体系必然导致金融危机。我们不是在金融危机之中,就是在走向金融危机的路上。2016年8月10日 朝阳

精彩短评 (总计9条)

  •     嗯,我确定这是本垃圾书。
  •     印钞者,也就是央行,所以这是一本央行史,也是一本金融危机简史~
  •     为央行辩护
  •     其实不想给分。为自己付出的十几元默哀。
  •     不知是不是因为我是门外汉,看目录中的标题,我觉得这些问题都是我感兴趣的,但看完正文,感觉啥也没说嘛,就像论文中的绪论似的,引用了好多别人的话,但我觉得也没说明什么问题啊,作者自己的言论也没把问题讲清楚,可能是我理解不了那些专业术语吧,总之,比起同时在看的吴晓波的书,这个太水了
  •     不错,挺好的读书笔记。
  •     国内xx专栏作家的通病,不学无术
  •     好书
  •     与其说讲述央行发展史,不如说是回顾金融危机史。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