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的基本知识(修订版)》章节试读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3-6
ISBN:9787510060250
作者:钱歌川
页数:148页

《翻译的基本知识(修订版)》的笔记-第1页 - 1.一个古老的问题

孔子所谓“言之无文,行之不远”,意思就是说,要把一个人的话语和思想,传到远方或传到后世,就必得有记录的文字。没有文字而只是口头传述的,不算正式的翻译,只可成为通译(interpret);要把用文字写成的书籍,译成另外一种文字,这才是正式的翻译(tranlate)。

《翻译的基本知识(修订版)》的笔记-第15页 - 严复说的信达雅

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翻译时对原文要忠实,对译文要通顺,还要文雅。有时为求译文通顺,不免要颠倒原文字句,甚至在原文之外,还要斟酌补足。有些原文的的含义很是艰深,难得理解,他便要在这些句的前后,酌加“引衬”,以便使得原文的意思可以明显。
不做翻译的人大概是难解这些问题的。
不,应该说不认真、不死磕翻译的人,遇见上述问题则想当然而过,断然不肯深思。
“信”这一字便有多种解释和理解,各人与各人又不相同。举例来说,曾经与一位上级爆发过关于“信达雅”的争论,抛开第二、三点不谈,他的观点是要保持绝对的“信”,完全按原文语言的顺序、内容翻译,即“彻底的直译”;而我则认为“信”要从广义上理解,若不能用译文语言的习惯充分表达原文信息,那么表面上的“信”则无以称之为“信”。即个人理解的“信”其实是以部分的“达”为基础的。试想,读者面对着生硬的直译过来的文章,读都读不懂,又哪来的“信”呢?忠实于原文,说的该是忠实于灵魂而非形式。
而且,日文和中文在语法上一点大的不同就在于,日文的状语分句放在任何位置都不会影响它的含义,而中文必须严格遵守前后顺序,否则词不达意。不加参考而直译,宁可说是与“信”背道而驰。
当然,外交、合同、专利等领域由于其立场的特殊性被排除在外。
这场所谓的争论无非以各人的固执己见而告终,但如今在先生的书中读到类似见解,不禁略感欣慰——原来自己的那些无知狂妄的见解也是有人曾经坚持过的。
昨日在读钱春绮先生翻译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时,有一个注释引起了我的注意。
原句是“于是它想用头穿过最后的墙而且不仅用头到达‘彼世’。”注释处为“用头穿过最后的墙”——德文成语“想用头穿过墙”,意为蛮干,试图做不可能的事。
这样一标,原文特色和译文含义就全出来了,不失为一种办法。想想日文中的“猫の手も借りたい”若直接译为“连猫的爪子都想借来”,那真是令人笑掉大牙。
另,这里先生所说的求译文通顺的几大办法实则常在实践中沿用——颠倒原文字句、略加补足、长句采用意译、含义深奥处酌加引衬。

《翻译的基本知识(修订版)》的笔记-第34页 - 7.直译和意译举例

只要真能了解原意,又能用译语表达,是没有直译和意译之分的。

《翻译的基本知识(修订版)》的笔记-第16页 - 严复说的信雅达

我们翻译的单位,至少应该是句,而不是字。要能把一段为一个单位,自然更好了。原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他的语文风格,我们必须把它融会贯通,合成一体,使意义和声调配合无间,译文才能完全表达原文,所以说对原文忠实,不只是对表面的字意忠实,必须对原文的思想、感情、风格、声调、节奏等等,都要忠实才行。

《翻译的基本知识(修订版)》的笔记-第138页 - 附录 翻译实例评述

从前的翻译家讲究信达雅,现在的翻译家就采用猜筛栽,读到觐业的翻译,证明确是如此。

《翻译的基本知识(修订版)》的笔记-第6页 - 2.约定俗成万物名

莎士比亚说,名称有什么关系呢?现在那个我们称为玫瑰花的,叫做任何其他的名字,也是一样的芬芳。这就是说,我们给它的名称虽有不同,而自然物本身的实质不变。荀子在他的《正名》篇上说,“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之不宜。名无固实,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实名。”
这是合乎现代语言学的理论的。现代中国首屈一指的语言学家赵元任,在1959年出版的《语言问题》上说:
语言跟语言所表达的事务的关系,完全是任意的,完全是约定俗成的关系。这是已然的事实,而没有天然的,必然的联系。
注:自然物&人为物
虽同是约定俗成而取的名字,人为物与自然物有所不同,认为物是没有全人类共通的物象的。
自然物在不同的context中,受文化等人为因素的影响较小,所以对于不同语系来说,基本上是可以等同的,但人为物不可避免的存在着人的活动痕迹,所以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其指代的实物会有所差异。差异有大有小。

《翻译的基本知识(修订版)》的笔记-第126页 - 附录 翻译实例评述

私以为,例二原译错得离谱,但改译后仍有问题。试摘原文,供鉴定。
至于原译,居然是见报的新闻,某华语地区的翻译质量果然名不虚传。
【原文】A 30-mile an hour wind flamed the fire from one building to the other and rained sparks like a fireworks display over much of the city threatening to ignore rooftops.
【原译】每小时速率三十里的强度,使火头自一个房屋延烧至另一个建筑物,夹杂的雨水发出火星,大部分市区好像在放烟花。
【改译】时速三十里的强风,使大火从这间屋子蔓延到那间屋子,像放烟火一般地把火星散落到大部分的市区,威胁着那些袖手旁观的屋脊。
当然,这部分重点还是评述,我嫌评述太长,这里就不摘录了。

《翻译的基本知识(修订版)》的笔记-第9页 - 3.岂有此理必有误

逻辑是翻译者的最后一张王牌,是他必须具有的基本要素。凡是翻译出来的一事一物,都必须要合乎逻辑,合乎情理,否则必然有误。

《翻译的基本知识(修订版)》的笔记-第27页 - 批评的和实用的

1
生物学家赫胥黎把世间万物大致分为两类:自然物和人为物。
译自然物的方便之处在于,即便语言不相通,对普遍存在的自然物的认识都是相同的,即“约定俗成”。(注:出自《荀子·正名》“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之不宜。名无固实,约之以命实,约定俗成,谓之实名。”)即便名称不同,在各人心目中的印象倒是相同。
但人为物的情形就完全两样了。出于文化和地域差异,人为物是没有全球共通的物象的。未见过实物的人翻译起来不免出错。
2
一切译文必须以逻辑为标准。假如译文不合逻辑,则读起来完全不像话。译者必须自己先把原文彻底了解,才可下笔。原意完全明白,译文合乎逻辑,则“信”和“达”的两大条件已经做到,至于雅或不雅,就是见仁见智的事了。
3
如果能从广义上来看的话,单一个“信”字也就足够了。林语堂先生也道:“忠实非字字对译之谓”。翻译的范围至少应是句而不是字。忠实原文,不仅是对表面文字的忠实,更要忠实于原文的思想、感情、风格、声调、节奏等等。
4
从事翻译的人必须通晓两种文字,不过通法有所不同。对外语的知识必须是批评的(critical),即信息输入时具有批评和怀疑的能力,而对本国语言的知识必须是实用的(practial),即信息输出时具有语言的实用性和通俗性。

《翻译的基本知识(修订版)》的笔记-第197页


文风极好,引人入胜。但例子多是文学类的,不太合我意。然而看过之后,明白翻译真的是有对错之分的;特别是遇到不合常识/逻辑时,要勤翻字典。五种英译中的方法非常好用,一看便会。另外,可以延伸阅读海明威的作品,句子简洁,符合现代人用语习惯。
1. 一个古老的问题:
2. 约定俗成万物名:自然物和人为物:自然物是自然存在的、客观的东西,如太阳,中西各有自己的名字,这些名字所指的是一样的东西;
a. 人为物:人类的活动、情感,这里是需要琢磨和积累的地方;抽象名词、行动词、修饰词。
3. 岂有此理必有误:翻译出来的文字,不符合逻辑、常识的,必定是错误。例如:五六斤重的小鱼,五六斤重的鱼必定不小。
4. 严复说的信达雅:信是指忠于原文意思,不能错译、甚至语言风格也要符合;达是指译文语句要通顺;雅是要有艺术感、文雅
5. 佛经的翻译:翻译首先要清心、树立品德、立志,然后才是坚持与付出;。。。。(没看进去)。。。大概就是要审核好多遍。。。。
6. 中英文翻译:英文 - 批判性理解,因为一个词有多种含义;中文 -- 实用的中文能力:感觉写得不清楚,没听明白。大概是言简意赅、符合惯常用法的意思吧。
7. 直译和异译:因为中外差异,逐字翻译的可能反而意义相反/重大改变,例如西风在中外的意义不同,这个时候要异议。
8. 通达:直译不行,因为思维差异:英文 be 为“存在”之意,体现英文思维A就是A的逻辑;而中文的逻辑为“是非”“有无”“好坏”,带有判断性,没有单纯的“存在”这一说法。
a. 英文的be, 多数译为“有”,少数译为“在”
b. 中文的“有”,英文则要译为“在”
i. 直译不行,也可能因为理解还不到位。
9. 理解含义: 理解字句的含义:大致理解其意思是不够的,每个词句都要真懂;理解字句之外的含义:违背常识、语境含义、原文本身有多种含义;典故:如圣经;英国英文和美国英文的含义是不一样的:同一word,指不同的自然物。
10. 虚字:中文虚字(之乎者也巳焉哉)很多是语助词,无义,可不译;英文的虚词:when 不翻作“当....的时候”,可不翻,或者翻成“每当、既然、只要、想到”, if 不翻作“如果”,而是要是、即使、无论何时、是否、...就好了。
11. 无法翻译:特有/新名词,如privacy; 回文;典故;俗语;
12. 两国同一词语的语义无法完全对应;语义的特殊性:红杏出墙;
13. 在动手翻译之前:讲了文学的翻译,不感兴趣。
14. 选用适当的字句:could you/can you...; had better - 命令;
15. 英译中的五种方法:(改译和倒译给我很大启发,有的需要大改的英文原文容易读不懂、需要刻意练习)
a. 省译:是、有、...的;代名词,如it, 省译;复数中文不说“们”
b. 增译:感觉就是看翻译好的中文,觉得话没说完的补上去
c. 倒译,中文副词放句首、英文放句尾
d. 改译:
e.
i. 英文被动语态,改为中文主动语态;
ii. 非人称主语改为人称主语;
iii. 否定+till: 去掉否定,或者干脆连till句也翻译成否定;
iv. 当主语为系表动作的原因,可将宾格或者代名词移作主语,
v. 当英文顺序和中文顺序差别很大:这样的句子容易读不懂。。。。
f. 简译
16. 英文长句的翻译方法,一般切断为两句,按照英文原序来翻。
a. 在关系代名词处断句:who, whom, 代名词之前的句子独立成为一句
b. 在关系复词处断句:which
c. 在副词处切断,副词从句:i.e. especially in...
d. 在动词处切断
17. 翻译中的错误:
a. 误解字义:常见词的非常用义
b. 惯用词错误:这一章很值得打下来,例子很经典;By... 和 till..., By是在...之前,till 是到...为止;
c. 中译英讲的没啥特别的,就是一些英文用词的不对:惯用语,滥用成语,英文文法
非常多翻译的例子。。。


 翻译的基本知识(修订版)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