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代表"与政治文明

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2-12
ISBN:9787218041490
作者:刘小敏 编
页数:480页

书籍目录

上编至关重要和极为紧迫的时代课题第一章  命题的形成背景:时代的召唤  一、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    一个半世纪的风雨——两个80年的比较——新的历史方位  二、提出“政治文明”命题的时代背景    人类文明进步的潮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历史性盛会  三、命题提出与发展的过程    在春意盎然的岭南——深化和升华——在华光四射的北京第二章  命题的内在涵义:庄严的承诺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涵    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二、“政治文明”命题的内涵    马克思主义政治观——马克思主义文明观——马克思主义政治文明观  三、“三个代表”与政治文明的内在关系    “三个代表”:政治文明的重大成果——政治文明:“三个代表”的内在要求——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第三章  命题的理论价值:伟大的创新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价值分论    “哥白尼式的革命”——光辉的旗帜——国泰民安的根本思路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价值综论    一脉相承的科学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新贡献——集体智慧的结晶和与时俱进的产物  三、“政治文明”命题的价值    社会主义政治学的新发展——中国政治理论发展的新阶段——人类社会走向文明的新境界第四章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民执政党建设     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现代化建设      国家现代化的思想武器——民族现代化的精神动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行动纲领  三、政治文明与其他文明     物质文明的“晴雨表”——精神文明的“主心骨”——生态文明的“保护神”中编   从政治文明的高度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第五章   根本要求:咬定青山不放松  一、关键:坚持与时俱进  决定前途命运的因素——时代性、规律性与创造性——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二、核心:坚持党的先进性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三、本质:坚持执政为民  “舟水关系”与安泰神话——人民公仆的选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

编辑推荐

江泽民同志2000年在广东调研时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2001年又提出“政治文明”的命题。“三个代表”与政治文明之间具有紧密的内在关系,“三个代表”是政治文明的重大成果,政治文明体现了“三个代表”的内在要求,两者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本书对这两者的关系进行了细致的论述。

媒体关注与评论

后记江泽民同志2000年2月在广东调研时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001年1月又提出“政治文明”的命题,这触发了我们浓厚的研究兴趣。所以,当广东人民出版社的同志带着精心策划的选题《“三个代表”与政治文明》找到我们时,我们欣然签约。初稿写成,恰逢中共十六大胜利召开。我们又根据中共十六大精神,对全书作了进一步的充实和完善。    本书由刘小敏同志设计写作大纲,负责全书的统稿定稿,并任主编;李振连、霍秀媚同志协助组织编写并参与了部分统稿工作。作者都是广东理论界以政治学及其相关学科为研究方向的中青年学者。写作分工是:第一章(李丽红),第二、十四章(温朝霞),第三章(刘小敏),第四章(左伟清),第五章(郭厚佳),第六章(蒋建国),第七章(李振连),第八章(彭前卫),第九章(程寿),第十章(尹德慈),第十一、十三章(黄保勇),第十二章(张凤凉)、第十五章(霍秀媚)。本书的文字力求简明通俗,并与国际接轨。    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广东人民出版社社长陈海烈、副社长何祖敏、方志编辑室副主任杨小虹等同志给予精心的指导和帮助;李芳清、晏玲等同志在文字的打印、校对方面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在此谨一并致谢。    由于作者的水平有限,更由于本书的选题是一个亟需探索的新领域,本书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作  者                                                              2002年12月于广州

章节摘录

书摘     政治是上层建筑的主体,是由“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所决定的。在上层建筑内部,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作为一个整体,都是经济基础的反映,但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思想虽然既反映经济也反映政治,但它是通过政治来反映经济的。因此,政治(包括政治观点和政治制度),在上层建筑中占主导地位。特别是政治权力,更是整个上层建筑体系中的核心力量。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之一。     政治以执行某种社会职能为基础,是恩格斯说的。    《共产党宣言》发表后30年,在反对杜林的“暴力论”,探讨统治和奴役的关系怎样产生时,恩格斯用原始社会的现象作为论据,论证了“政治统治到处都是以执行某种社会职能为基础,而且政治统治只有在它执行r它的这种社会职能时才能持续下去”…的观点。这一观点具有很强的普适性,不仅适应于无阶级社会,也适应于阶级社会。这一观点长期为人们所忽视,但我们认为,只有把这一观点融人政治的内涵,才能真正把政治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全面地勾勒出来,才符合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本义。    (二)就阶级社会和无阶级社会两种不同社会的概念来看。在阶级社会里,政治主要表现为阶级斗争,阶级性是政治最重要的属性之一;在无阶级社会里,政治的主题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管理社会,提高人类生活水平     阶级斗争学说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内容之一,马克思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523页。主义经典作家关于阶级斗争的论述是十分深刻的,大家普遍熟悉,这里不展开论述。值得指出的是,理解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要注意防止片面性。在阶级社会里,政治主要表现为阶级斗争,但并非一切政治活动都是阶级斗争;即便是在阶级社会,政治的阶级性比起政治作为经济的集中表现的属性来,也应居于次要地位。这是因为,所谓阶级,就是这样的一些集团,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阶级的本质还是经济利益关系。    无阶级社会里有没有政治?马克思、恩格斯态度是明确的。马克思在评价摩尔根所分析的原始社会的类型——易洛魁氏族世袭酋长的统治团体时,就曾明确指出,这种团体“在形式上虽然是一个寡头政治,实际卜却是古老类型的代议制民主政治”。恩格斯在评价圣西门关于“未来理想社会并不是没有政治,而只是政治内容不同罢了,到那时政治就是关于生产的科学”的观点时,也曾明确指出,这一观点,表现了圣西门的“天才的远大眼光”。毛泽东也曾指出,“过一万年以后,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仍然会有政治”。③无阶级社会里,政治的概念当然与阶级无关。那时,政治的主题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管理社会,则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一贯思想。    ①  马克思:《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人民出版社1978年第l版,第121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609页。    ③转引自许崇德等编的《什么是政治学》,群众出版社1985年第l版,第84页。    (三)在由阶级社会向无阶级社会过渡的这一特定的社会形态社会主义社会,政治兼有阶级社会和无阶级社会的政治各自的特性.但其侧重点在一般情况下是反映无阶级社会的政治特性,只是在一定范围内才显示阶级社会的阶级特性  马克思曾经设想,社会主义社会是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如果现实社会主义社会真像马克思所设想的那样,那么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自然就是无阶级社会的政治。但是,由于社会主义并没有像马克思等设想的那样同时在世界各国取得胜利,而是首先住一国或数国取得了胜利,所以现实社会主义社会,还不是纯州又纯的无阶级社会,而是由阶级社会向无阶级社会过渡的礼会。    在这种条件下,歧治的本质特性是什么?列宁曾经明确指出:“现在我们主要的政治应当是”“经济方面的政治”。毛泽东在《丁作方法六十条(草案)》中也曾指出,同阶级敌人作斗争,这是过去政治的基本内容。但是,在人民有了自己的政权以后,这个政权同人民的关系,就基本是人民内部的关系了,采用的方法不是压服而是说服。这是一种新的政治关系。邓小平则更加直截了当地指出:“所谓政治,就是四个现代化。”江泽民同志也曾强调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当然,从马克思到江泽民,都没有简单地认为社会主义社会不存在阶级和阶级斗争。只要阶级斗争仍然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政治就会在一定范围内显示出阶级社会的阶级特性。    综上所述,对马克思主义政治观我们可以这样概述:所谓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上层建筑的主体,是以执行某种社会职能为基础的活动。“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作为政治的本质属性,在不同形态的社会有不同的反映:在阶级社会,主要表现出阶级属性;在无阶级社会,主要表现出经济社会属性。在社会主义社会,一般表现经济、社会属性,但在一定范围内才会体现其阶级属性。    马克思主义文明观    马克思主义文明观,是在批判继承前人文明观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这里分三个层次予以介绍。    (一)马克思主义产生前的文明观    在中国,“文明”一词最早见于《尚书·舜典》的“睿哲文明”之说(意思是圣明的帝王文德辉映)与《周易》的“见龙在田,天下文明”之说(意思是贤德君子下到民间.天下就可以文秀而光明)。在西方,“文明”一词源于拉丁词civilis,本义为公民的、社会的、国家的,最初指存在于一定时空范围内的社会文化共同体及这一共同体在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所具有的社会经济、文化、精神、心理诸方面的特点、自然地理环境的特点与性状。古希腊文明、欧洲文明、拉丁美洲文明等,是指由于本身的文化参数而属于一个传统文化区域的一系列民族集团;奴隶制文明、封建制文明等,则表示属于某种社会形态的历史上同一类型的社签文化共同体的总和。……


 "三个代表"与政治文明下载



发布书评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