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叙弗伦 苏格拉底的申辩 克力同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1999-05
ISBN:9787100027649
作者:柏拉图
页数:187页

作者简介

《游叙弗伦·苏格拉底的申辩·克力同》依《泰阿泰德》与《智术之师》两篇合册的拙译旧例,合册之译者序末句有云:“平生素抱尽译柏氏全书之志,假我十年,容以时日,庶几有以成斯举。”如今十五年过去了,我已七十三岁了,此志不渝,犹盼假我十年至十五年,黾勉从事;斯愿能遂与否,则非我个人精神上的意志所能决定。
春夏之交,商务印书馆二位编辑先生南来,枉过寒斋,面谈出版事宜,曾允立即动手整理旧稿。不料二位刚刚北返,、我的旧疾前列腺增生和肠胃功能衰退加剧,新病腰椎增生、左下肢动脉僵化又起,腰痛腿酸,坐、起艰难,步履不便。

书籍目录

游叙弗伦
译者序
提要[英]周厄提撰
正文
译后话
苏格拉底的申辩
提要[英]周厄提撰
正文
译后话
克力同
译者序
提要&nbs

前言

  此篇译文覆校脱稿,距拙译柏拉图的《泰阿泰德》与《智术之师》合册出版已足足十五年了。这十五年的光阴于忧患困顿中虚度了,私心窃感可惜,学术界抱同感者恐尚有人在。“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人虽老而心不老,在国家、民族的光明前途上,在朋友与科研、出版机构的鼓舞、鞭策下,拟将劫余的柏氏对话录旧译稿陆续覆校、整理出来,求教于读者。拙译《泰阿泰德》与《智术之师》合册之译者序末句有云:“平生素抱尽译柏氏全书之志,假我十年,容以时日,庶几有以成斯举。”如今十五年过去了,我已七十三岁了,此志不渝,犹盼假我十年至十五年,黾勉从事;斯愿能遂与否,则非我个人精神上的意志所能决定。  春夏之交,商务印书馆二位编辑先生南来,枉过寒斋,面谈出版事宜,曾允立即动手整理旧稿。不料二位刚刚北返,、我的旧疾前列腺增生和肠胃功能衰退加剧,新病腰椎增生、左下肢动脉僵化又起,腰痛腿酸,坐、起艰难,步履不便。

章节摘录

  游我说得对,苏格拉底。  苏也许对。但是,游叙弗伦,你还可以说许多其他的事是虔敬的。  游可不是。  苏请注意,我不是要求你从许多实例中指出一件两件虔敬的事,而是虔敬的本质,一切虔敬的事之所以为虔敬的特性本身。你曾说过,所有虔敬的事之所以为虔敬,亵慢的事之所以为亵慢,都是由于它们有一个共同的概念。你记得吗?  游记得。  苏那么请指教我,这个概念是什么?你目不转瞬而拳拳服膺的模范,无论是自己或他人的行为,凡合乎此者便是虔敬,不合者便不是虔敬的模范是什么?  游你要我这样说明,我就照办。  苏我要你这样说明。  游神之所喜者是虔敬,所不喜者是不虔敬。  苏好极了,游叙弗伦,现在你可案我的要求答了我的问题。至于答的对不对,尚未能分晓;所答之真实无妄,你当然还会见教。  游当然。  ……

图书封面


 游叙弗伦 苏格拉底的申辩 克力同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5条)

  •     苏格拉底(Socrates,前469——前399年)被后人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苏格拉底常说:“我只知道自己一无所知”,“我像一只猎犬一样追寻真理的足迹”,“我的母亲是个助产婆,我要追随她的脚步,我是个精神上的助产士,帮助别人产生他们自己的思想。”他曾自问:什么是哲学?他自答: “认识你自己!(know yourself)” 苏格拉底在2000年前提出了“知识即美德”的神圣思想,他的思想中心是探讨人生的目的和善德。他强调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获得的各种有益的或有害的目的和道德规范都是相对的,只有探求普遍的、绝对的善的概念,把握概念的真知识,才是人们最高的生活目的和至善的美德。他提倡人们认识做人的道理,过有道德的生活。苏格拉底认为,一个人要有道德就必须有道德的知识,一切不道德的行为都是无知的结果。人们只有摆脱物欲的诱惑和后天经验的局限,获得概念的知识,才会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等美德。他认为道德只能凭心灵和神的安排,道德教育就是使人认识心灵和神,听从神灵的训示。苏格拉底提出肉体易逝,灵魂不朽,认为天上和地上各种事物的生存、发展和毁灭都是神安排的,神是世界的主宰。     苏格拉底在白天闹市中就常会进入到深深的禅定中,在他身上常有神迹现象出现。在古希腊,有一回,有位叫凯勒丰的来到以准确的预言而闻名的德尔斐神庙,向神提出问题,求神谕告诉他谁比苏格拉底更有智慧。女祭司传下神谕说,没有人更智慧了。苏格拉底并不认为自己是最有智慧的人,他造访了一个又一个享有智慧声誉的人,发现这些自认为聪明的人,最不聪明之处就是以自己所不知者为知。于是他终于明白,神谕通过苏格拉底告诫人类,最聪明的人是意识到自己的智慧微不足道的人。苏格拉底被称为是西方的孔子,因为他们都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这个时代不是靠政治的力量来成就,而是透过理性,对人的生命作透彻的了解,从而引导出一种新的生活态度。柏拉图自二十岁起师事苏氏,前后八年,苏格拉底亡故时,柏氏才二十八岁,老师的死,使他受刺激很大,因此他看清了雅典的民主本质,明白了群众的无知,柏氏受苏格拉底的精神感召,变成一个酷爱智慧的青年,自柏拉图开始,人类开始有大学制度了。柏拉图非常敬爱他的老师,他常说:“我感谢上帝赐我生命,······;但是我尤其要感谢上帝赐我生在苏格拉底的时代”。
  •     提纲:克力同买通守卫,希望说服苏格拉底逃走一、问题:One must pay attenton to the opinion of majority.28th(They cannot make a man either wise or foolish,but they inflict things haphazardly.29th)1.We must examine whether we should act in this way or not ,as not only now but at all times.35th--We should follow the one who has knowledge.62th(doctor and trainer)2.The many are able to put us to die.62th--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s not life, but the good life.64th二、问题:It is just for him to try to get out of here when the Athenians have not acquitted him.68th1.Neither to do wrong nor to return a wrong is ever right,nor is bad treatment in return for bad treatment.84th(第一种论证)When one has come to an agreement with someone,he should fulfill it.86th--Running away from here destroy the laws and the whole city.90th2.It was the commitments and agreements to obey the laws.92th(第二种论证)--Because of the laws and the city,you were born and nurtured and educated,they give you and all other citizens a share of all the good things they could.92th( offspring and servant)--They give the opportunity,once arrived at voting age he can take his possessions and go wherever he pleases.94th--He choose the them and agree to be a citizen under them.95th3.If he break the commitments and agreements without compulsion or deceit,and under no pressure of time for deliberation.97th--His friends will themselves be in danger of exile ,disfranchisement and loss of property.98th--If he choose the well governed,they will look on him as a destroyer of the law .98th If he choose the greatest license and disorder,he will spend his time ingratiating himself with all men .99th--If his friends are any good at all ,they will look after his children. 99th--The laws of the underworld will not receive him kindly.100th苏格拉底坚守立场拒绝逃走God is leading us.103th一点体会:1.公民义务的冲突对朋友 对子女(舆论支持)VS对城邦(信念支持)2.个人作为父母或国家的孩子和仆人,永远不可能与父母或城邦平等?
  •     按照传统解读的四篇一组的归类方法,这篇对话常常被与<苏格拉底的申辩>,<克力同篇>,<斐多篇>归为一组,虽然这四篇发生的时间顺序连续且明显,但<申辩篇>被认为在很早之前写成,这篇与<申辩篇>,<克力同篇>一起被现代观点归为早期作品,因为这与其他早期作品一样,苏格拉底使用反问法,讨论的问题最后都没有结论,而同组的<斐多篇>则被认为是柏拉图的中期创作.本篇中的游叙弗伦与<克拉底鲁篇>中的游叙弗伦是否为同一人存在争议.众所周知的故事,苏格拉底在法庭门前发现自己被控告亵渎神灵,然后遇见了同在法庭门前的游叙弗伦,双方寒暄后问及因何而来,游叙弗伦控告自己的父亲因其失手致一个打死自己家奴隶的雇佣农工死亡,游叙弗伦认为自己的行为是虔诚的表现,苏格拉底问他何为虔诚.游叙弗伦首先举了几个包括自己在内的具体事例,说这就是虔诚.而苏格拉底则说我要你说的不是从诸多虔诚之行为举出一两个具体各例,而是什么是虔诚之行为虔诚,虔诚本身是什么?在<巴门尼德篇>中,最初的苏格拉底认为存在美,善,正义一类的理型,而不存在诸如头发污垢一类卑微事物的理型,显然按归类来说虔诚当然属于前者.游叙弗伦随后给出定义”凡是令诸神喜悦的就是敬虔的,凡不能令诸神喜悦的就是不敬虔的.”苏格拉底反驳诸神的喜好并非一致,虽并非完全相对而没有共识,但至少是在很多方面存在冲突的,游叙弗伦将定义改成行诸神一致所好之事就是敬神,反之行诸神一致所恶者为亵渎.苏格拉底反问虔敬是因其虔敬而为神所喜,还是因其为神所喜而虔敬?二者常常看起来一致其实却并非相等, ”虔敬若与神所喜者相等,那么,虔敬若因其虔敬而为神所喜,神所喜者必也因其为神所喜而见喜与神,神所喜者若因其见喜与神而成神所喜者,虔敬必也因其见喜与神而成虔敬”. 在严群版中文译本的译后话中,他认为这是道德具有内在/外在价值议题争议的开端.游叙弗伦说讨论似乎偏题了,苏格拉底同意换个进路继续讨论.虔诚是诸多正当行为里事神的那一部分,这个定义直接涉及宗教与伦理的关系,A.E泰勒认为游叙弗伦仅仅是将宗教视作正义的一部分,而这里苏格拉底反驳游叙弗伦的背后则认为道德与宗教全都作用于人类生活诸多领域,无法完全分开讲.众所周知,在柏拉图的伦理观念中,德性是使事物成为好,而人的本质是向善,因此一切德性都是对善的认识.而”知识即德性”这句名言说明苏格拉底认为知道什么是好和成为一个好的人是一回事,当然后来的休谟会指出这是混淆描述性和规定性,也混淆了事实与价值,混淆了实然与应然,显然这会是一个道德实践动机的伦理学问题.二人继续讨论得出虔诚是服侍神的技艺,就像服侍猎犬之于猎人,在于让双方受益.苏格拉底随后问侍奉神灵的目的是什么,游叙弗伦给出的定义是在对神的祈祷与献祭中维系保护家庭和城邦.这里没有对”技艺”进行过多纠结,而其他对话录中,<高尔吉亚篇>包含了对技艺的讨论.苏格拉底随后说,祈祷是向神索取,献祭是给予神的礼物,那么虔诚则是关于祈求和给予的知识,苏格拉底将这看做一种交易,那么问题来了,神何求于人呢?如果将人对神的虔诚看做一种交易,那么这个问题是上帝创世神话出现之前的宗教普遍面临的一个尴尬.二人同意神只能从人的祈祷中获得”得荣耀,敬畏和感恩”,并以此为基础得出结论虔诚是给予神所视为珍贵者,苏格拉底发现这和前面讨论的为神所喜是同一个问题,因神所喜而为虔敬或因其虔敬而为神所喜,在没有其他进路和讨论资源引入的情况下,像是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尴尬问题,因此这篇讨论没有结论.这篇和柏拉图的其他几篇最后讨论没有结论的对话录一样,都被归为柏拉图的早期作品.A.E泰勒认为,游叙弗伦对其原本的控告应该无话可辨,很快就会被教父驳回,而游叙弗伦则肯定对这一后果完全清楚,因此游叙弗伦并不是真的希望惩罚自己的父亲,而是要把自己从不虔诚的行为中洗刷清楚.将虔敬视为人与神之间的交易,将宗教视为人与神交往的艺术,尽管游叙弗伦自认为掌握更多对宗教的知识,泰勒认为,但这个观点确实使他不能真正理解苏格拉底的原因. ”人类的伟大事业是照料自己的灵魂,只要他能够,跟他相接触的所有的灵魂,他都要’使之尽可能的变好’.在<斐多篇>和别处,发现他把这一种人生道路,描述为’同化于上帝’.”泰勒的这一解读让柏拉图笔下的苏格拉底显得和毕达哥拉斯一样充满了奥尔弗斯教背景,这也是毕达哥拉斯-巴门尼德-柏拉图一系共通的思想渊源.而泰勒本人也有着强烈的基督教思想背景,当然不会接受将虔诚视作人神交易的这一观点,在对柏拉图笔下苏格拉底思想的诠释中引向了基督教的观念.笔记到此结束.2015年3月24日 任天行

精彩短评 (总计57条)

  •      人們殺死天鵝,將祂丟棄在阿刻戎荒蕪的水流中。然而天鵝並不悲歌。我是天鵝的同伴。
  •     我我我我体会不到阿
  •     严群先生的翻译称不上通俗易懂,但文笔亦佳
  •     继续看柏拉图的书
  •     很适合非哲学专业文科学生阅读的哲学书。2015年秋。
  •     虽然苏格拉底很自恋,但是我喜欢。
  •     申辩一篇尤其高贵,一种源于内心的高贵。所有论点的错误或者不周详之处都无法掩盖这种美好的生活态度。现代人是否太过看重生而为人的局限,而且过于确信人生最终必然归于空虚?怀念古希腊那个坚持人之高贵、信仰神和理性的年代。
  •     <理想国>的拓展读物,因为课内读完了申辩篇于是不妨把另两篇也看了。// 这个.译.本.有一个好处,每一篇对话除正文部分以外,前有导读后有译后语,遇有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前后翻翻帮助理解;当然这些也可以作为对话的内容提纲,有益于理清整体的脉络。特别是申辩篇,这个概括对阅读很有帮助。译文是有点文言的白话,可能需要一句话多读来理解。// 书的内容本身我是没资格评价的。再一次,苏格拉底的对话提供了一个极佳的思考问题之范本。
  •     比起进来手中的一本海德格尔,这个容易读得多,但是读出的东西多少就不一定了。克力同有涉及国家主权、契约的问题。
  •     商务版的,纸张一般。
  •     读完《游叙弗伦》的我:what?!
  •     书品全线
  •     理性会指引你走正确的路,理性与生死是无关的。
  •     只向真理低头,活明白了并践行的人。给4星是对于克力同篇苏格拉底对国家的描述有异议。其他部分可谓精彩绝伦。
  •     我唯一所知便是我一无所知。看完这本书好像离辩论的梦想更近了一步,加油吧,努力一下试一试。
  •     真正的智者有着洞穿岁月的眼界,苏格拉底慷慨赴刑,一转身,背后便是千古。
  •     首次拜读柏拉图著作,知之甚少,不敢妄言。除了对苏格拉底的思维方式和大义凛然的敬仰之外,读每一行文字的时候都隐约有着对译者的敬意。
  •     当一切可从经典中找到,何苦耽于流行?
  •     柏拉图用诗一般的语言表现了苏格拉底的伟大人格,第一篇表现了所谓苏格拉底问答法,第二篇展现苏格拉底的伟大口才和更伟大的道德,第三篇是苏格拉底人生最后的思考。
  •     刚开始还在骂把宙斯译成楚士是什么鬼,看到后面的译名表和柏拉图生平感觉心里暖暖的
  •     喜欢《游叙弗伦》,这篇应该被演成戏剧。
  •     熠熠生辉的篇章,柏拉图对苏格拉底是真爱,就算是至美情书的奔放感情也不过如此。《申辩》和《克力同》的确是个辩证法的对子:《克力同》声称大众之言可不理会,《申辩》却最终接受了大众之言,理由是它已经成了法律。形式与质料孰轻孰重?不知道,那还是慷慨赴死显得德行一些。
  •     有的时候我盯着字句,有时我又想透过纸页,看看苏格拉底到底是谁。他真让我想到孔子。看申辩篇差不多真要相信有隐微写作这回事了。
  •     游氏被苏氏的智商碾压让我都看不下去了………苏格拉底这种以谦虚口吻问的你哑口无言的方式确实在世俗意义上被称作羞辱;申辩无缺,坚守原则,不为所动,以死证明法律,人若都如此,世界善矣,为人当作苏格拉底,若能与苏氏相谈,真乃人生大幸!一代圣贤殒命于暴民政治,甚憾。此乃天意!死真的不好吗? 对于哲学方面思辨不是很多,但能认识到柏拉图眼中的恩师何样,足矣。 翻译比较陈旧,不影响阅读,但还是对水平有点要求,要更通俗还是要更加白话方可。 译者大才,译后记不可谓不精,我无需献丑,致敬严先生。
  •     高山仰止
  •     绝技的烈士图,人类精神史上最为斑斓的一页。
  •     如果虔敬的行为是因它带有虔敬的特征就被神所喜。那神所喜的行为(非虔敬)必然是因该行为带有其自身非虔敬的特征才被神所喜。你做的某事是神所喜的,可不一定是虔敬的,所以神所喜的就不一定是虔敬的,你做的某事就有可能既是神所喜的同时它又是非虔敬的。进而可得出这种结论:神喜欢虔敬又不喜欢虔敬
  •     游绪弗伦一篇让人觉得苏格拉底似乎也同孔子一样倾向于“子为父隐”,但实际上不同,重点在提出道德于众神喜恶不同的宗教观念。克力同一篇能窥见程序正义和社会契约的影子。总而言之,这一本是西方思想的根源之作。
  •     法律应不应该违反,也许永远没有答案。
  •     柏拉图对话录几篇
  •     始终有人在讲克力同的平庸,至少是被塑造的平庸,但是我觉得他看着苏格拉底沉睡而不愿叫醒后者的那段跳过的时间,才充盈着沛不可当的精神力量。
  •     小册子,一晚看完,上个世纪的翻译在今天读来某些语句显得有些怪异。以及,把赫拉克勒斯按音译成海辣克类士,也是辣眼睛……
  •     评价此书
  •     初读便感动不能已的文字。“The parting hour has come. You, to live; I, to die. Which way is better God only knows.”
  •     以苏格拉底被控慢神和蛊惑青年受审为中心,游叙弗伦说的是苏格拉底被控慢神,在王宫某处碰到游叙弗伦,两人就虔诚即敬神和慢神进行了一番辩论。苏格拉底的申辩就是苏格拉底的受审大会一是反驳慢神的指控,二是希冀减轻刑罚,三是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刑,最后说道“我去死,你们去活,谁的去路好,唯有神知道”。克力同本希望救苏格拉底,而苏格拉底却拒绝了,并告知为什么不的原因。这本百来页的书有近一半都是柏拉图生平著作讲解以及名词解释,正文只有90来页,是本小书。苏格拉底在常人看来是比较讨嫌的吧,不过这也衬托了他的与众不同的伟大之处。
  •     昨天下午在上图看的
  •     综合不错的书
  •     只是对申辩篇看完了,别的部分未看。然而,哲人先验的话语,仍有警醒。阅罢,不光有印证的喜悦,亦有同道的阔达,一扫苦闷。
  •     感动!对于以死捍卫城邦法律虽说很伟大,但是对于暴政来说,我觉得应该起身反抗而不是屈服!真正大智大慧的人才知道自己是一无所知的。总是以朋友谦卑的姿态,由简单的道理出发让人恍然大悟,绝无半点说教。虽说翻译半文半白有些地方读来绕口,但却也有了另一种美。
  •     读哲学还是有点吃力...
  •     游叙弗伦 苏格拉底的申辩 克力同
  •     克里同的译后记中 译者说 苏格拉底认为个人应该迁就国家 我怎么没读出来???
  •     有点老套了
  •     今天读完了柏拉图对话,听了某师对毛的评价,《红太阳》被拉下神坛,晚上上完了半本罗兰·巴特。还是伟大的哲学家让人心潮澎湃(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 康德 维特根斯坦 黑格尔)。不仅不能像他们一样,甚至研究不出来他们的东西,甚至不能像上课老师一样渊博深刻。想立马死去。
  •     申辩篇很难懂
  •     “分手的时候到了,我去死,你们去活,谁的去路好,唯有神知道。”
  •     苏格拉底是西方哲学的鼻祖,西方哲学的源头都能在他那儿找到原型。游叙弗伦中关于道德价值的判断“虔敬是否因其为虔敬而见喜于神,或者因其见喜于神而为虔敬?” 在苏格拉底的申辩中,看到思辨的力量。在苏格拉底被判死刑后,他所说的话让我印象深刻:“死的境界二者必居其一:或是全空,死者毫无知觉;或是,如世俗所云,灵魂由此界迁居彼界。……(第一种)死若是如此,我认为有所得,因为死后绵绵的岁月不过一夜而已。……另一方面,死若是由此界迁居他界,如果传说可靠,所有亡过者全在彼处,那么何处能胜于彼…… 分手的时候到了,我去死,你们去活,谁的去路好?唯有神知道。
  •     译文实雅,堪为经典。
  •     我想 應該把不會說的話勇敢的講出來 把所有的疑問都當做是每天該去想的事情 用無知去填滿空缺 追求一味的平庸只會停滯在某個起點 要知道哪一點 做哪一點 認識哪一點 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需要時刻的提醒著自己
  •     感觉是翻译制造的阅读障碍....说话方式已经不符合时代了 应该有新人来改进了 哲学束之高阁有害你我他
  •     柏拉图著作中,再添一部《斐多篇》,就是苏格拉底受审的全部细节。
  •     没太看明白,《克力同》似乎是对《申辩》的反驳?申中的苏格拉底似乎认为个人理智具有不参与政治活动的权力和法律的解释权;而克中的苏格拉底相反地说在契约中的社会似乎具备对个人的绝对统治力否则社会会立刻滑向无政府主义。柏到底是哪个观点啊?
  •     被审判的苏格拉底如何赴死。
  •     苏格拉底之死~
  •     “分手的时候到了,我去死,你们活,谁的去路好,唯有神知道。”
  •     苏格拉底的申辩与克里同篇应作为公民教育的读本。
  •     整本书相当短。没有斐多篇。讲述了苏格拉底受审前后的事情。理解了大家喜欢柏拉图的原因:文采太好了。但是快到结尾的时候又想到他不允许我们随心所欲地丧。。既浪漫又可怕的哲学家。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