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城通信〔上海/台北〕》书评

出版社:聯合文學
出版日期:2013-4
ISBN:9789863230410
作者:張惠菁
页数:432页

谁的上海?谁的台北?读张惠菁《双城通讯》

张惠菁回来了!睽违四年未有新书出版,当读者的印象还停留在壹周刊专栏《步行书》里,那些娓娓道来的阅读与深思,张惠菁已以更新、更短的副刊报纸专栏散文,活跃于纸面上,掳获市井小民,贩夫走卒。以卷土重来之姿,《联合文学》在五月份推出了张惠菁专号,大张旗鼓地宣传她台北、上海两地专栏集结而成的新书《双城通讯》。专号之中,不乏重量级书评,当我再次读到书评里提及与作品无涉的故宫南院一案,张惠菁获判无罪,心中大惊,不是讶异于尘埃落定,而是感慨街头巷尾的人云亦云,仍然冲击着我们的文坛,评书之余也评人,将作品与个人德性画上等号,这正是古典文学的传统。以罗兰.巴特的「作者已死」论点来看待作品,因之我读张惠菁的散文,其兴趣旨要倒不在作者与其散文之间的生活关连,或者透过作品所反映的作者心境,而是将这两本《双城通讯》看成当下时空的产物来加以分析。当我刚捧读上海、台北两册通讯,因为是两地报纸专栏集结而成,正符合了班纳迪克.安德森对于印刷资本主义做为国族认同的一种工具的分析,自然而然想到「想象的共同体」,以为张惠菁以繁体中文构作了桥梁,召唤了两地读者进入共同的语言圈:华人文化。细读之后,才发现我的主观错了。细读《双城通讯》,必须问,当时序进入二○○○年,台北→上海的跨国流动成为一种日常,这是谁的上海台北?我把张惠菁的《双城通讯》看做是一个台北—上海白领移工的生命故事文本,把叙事者所泄漏的日常生活轨迹,视为全球化下,另一批新的流离(diaspora)族裔的缩影,是一种精神上的流亡。流离又译作离散,原来是指犹太人被巴比伦人掳去后,散落异邦的身世命运。如今后殖民文学浪潮再起,流离指的不只是实质上的民族漂泊,更代表了个人精神无所皈依,倚附象征的文化资产。翻开《双城通讯—上海》里的叙事者地图,除了到观光景点田子坊喝咖啡,到汾阳路音乐学院附近买音乐会、演唱会光盘,其它上海城市面貌可说模糊。作为一个张惠菁的书迷,读到这里你可能急得跳脚,以为我正在质疑作者刻划功力不足,而提出全球化节点都市个个发展规模类似的理论,为偶像解套。别急别急,你可读到了《双城通讯—上海》出现了好多次法国国民作家普鲁斯特(〈战争与时尚〉、〈帮普鲁斯特找房子〉、〈某个夏天的似水年华〉、〈再拍照还是一种浮华的年代〉)?而搭着火车往杭州时,叙事者的车上读物是俄国裔犹太人依雷纳.内米洛夫斯基的《法兰西组曲》(〈世界如此之新〉、〈战争写生〉)。我们还可以在书中的这里那里,找到更多文本证据,上海滩没有以她的纸醉金迷、十里洋场震慑了张惠菁,亦不能收服她,这位脑袋里存着厚实文化资本的写作者,拖着她的文化行李,正在全球性地流离漂泊。如果你因此觉得台北便是《双城通讯》的归处,先入为主地以空间做为台北人张惠菁心中的家,阅毕只会更惊讶。以几乎三分之一的篇幅书写爱情的《双城通讯—台北》,读来宛如拍摄地点设在纽约的美国影集《欲望城市》,又一个全球化的节点都市。原专栏名称为「启禀娘娘」,颇有诙谐逗趣之感,叙事者化身凯莉.布兰萧般的爱情专家,再现白领上班族的疑难杂症,为读者指点迷津。在此,全球化下白领移工的另一面貌,虽不是劳力密集移工的辛苦悲歌,但是精神上的漂泊流亡与失根,却是文学的一大主题,令人反复吟唱不已。


 雙城通信〔上海/台北〕下载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