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癖心理学》章节试读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2-1
ISBN:9787540464387
作者:冈田尊司
页数:224页

《怪癖心理学》的笔记-第2页

每个人心中都会隐藏着另一面,这一面并非指内心丑恶异常的一面,而是扎根于心的本质,换个角度去看人性的异常于恶,就能察觉到自己内心的异常,帮助度过低潮期。

《怪癖心理学》的笔记-第118页

大多数异常心理的产生,都是创伤性再体验的同时,因患者将事态的因果倒置对待而导致的。

《怪癖心理学》的笔记-第4页

有些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学业和工作中都取得了成就,看似已完完全全客服了过去的伤痛,然而一旦遭受强大压力,曾经的创伤又会浮现,他们会再次陷入不稳定的心理状态中。

《怪癖心理学》的笔记-第148页 - 只爱玩偶

自恋 支配 依赖

《怪癖心理学》的笔记-第45页 - 潜藏在身上的罪恶快感

相比于技术化智能的进步,人类智力的进步更大程度上依赖于社会智能的发展,而社会智能中一个重要的能力就是伪装,也就是撒谎、表演的能力

《怪癖心理学》的笔记-第174页 - 第七章:罪恶感和自我否定的深渊

适用于《被抛弃的松子的一生》。
从根本上来说,心理问题来源于父母对子女的影响。
思想越怪异,越容易取得成就。

《怪癖心理学》的笔记-第6页

具有完美主义特质的人总是被束缚在真正善良的义务感中,无法将自己的本能释放,他们认为本能和欲望是污浊邪恶的。

《怪癖心理学》的笔记-第90页

马斯洛认为,当支配欲强的一方与支配欲弱的另一方形成肉体关系时,与其说是双方建立认真的恋爱关系,不如说是支配欲强的人追求的是对自身欲望的满足。

《怪癖心理学》的笔记-第80页 - 从内心走出来的敌人

人类是社会性生物,因此才会有想要被他人接受的强烈愿望。当这种愿望被破坏时,人便会感受到被社会伤害的痛苦。自己成了被他人排斥的人,人类对于这一点极度敏感。一旦成为被他人排斥的人,人类大脑中痛觉中枢便开始活跃,而这种痛苦程度完全不亚于肉体的痛苦。比起暴力最一般的形态,即直接肉体上的暴力,无视他人或排斥他人这种做法,更能将其特性转化为优势来攻击对方。因此排挤他人这种做法,无须通过将自己变成明显的加害者,就可以让人尝到无比痛苦的滋味。这种排斥在外的体验,不仅仅是让人承担一时的苦痛,而且会长期改变人的心理构造和大脑的运作。
被排斥在外的人,即使明白这是他人对自己的一种不正当做法,也依然容易贬低自己。他们很容易衍生出一种信念,认为大家讨厌自己,自己无法融入大家的氛围当中,而这种信念最终将支配这个人以后的人生。

《怪癖心理学》的笔记-第3页

异常心理有意思的地方,不是正常于异常两者意义上的差别,而是二者之间的关联性,即正常人也会有极其异常的状态,我们如果能认识到联结异常和正常之间的过渡的心理状态,就能理解很多极其异常的心理是如何产生的,也能帮助我们理解很多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很难理解的异常行为。

《怪癖心理学》的笔记-第130页

所谓潜意识的固执观念,就是指自己再不自觉中被一种无意识所强迫。让内认为,人们会从曾经的心灵创伤及受过的打击中萌生出潜意识的固执观念,然后在不知不觉中让自己的行为被这种观念支配,有时这种观念也会诱导自己作出令人无法理解的行为。
佛洛伊德则进一步提出“固着”的概念。固着是一种一旦人们在某一阶段受到某种心灵创伤,这部门心理力量就停留在着一阶段而得不到释放的现象。

《怪癖心理学》的笔记-第67页 - 潜藏在身上的罪恶快感

萨德身上的嗜虐性、巴塔身上混合的自虐性和嗜虐性,这些在那个年代来说都是无法直视的惨不忍睹的残酷幻想,而这些残酷幻想的萌芽都可以说是从幼儿时期开始的。
孩子被训斥后也会想回击一下父母,如果这个行为被禁止,孩子下次就会把玩偶丢到地上,使劲踩踏。乍一看,我们可能会觉得这只是孩子恶作剧而已,但其背后却潜藏着幼小时候的嗜虐心理。另一方面,还有一些孩子一旦被训斥,便会敲打自己的脑袋,或是往床上、墙壁上撞击自己。这种自虐行为在幼小的孩子当中也并不稀奇、
颇有意思的是,如果要问嗜虐性和自虐性哪一个会最先表现出来的话,自虐性的案例倒不在少数。在一些仅明显表现为嗜虐性的案例中,患者在自我任性的环境下成长的案例比较多;而真正在长期虐待的环境下成长的患者当中,自虐性心理会越来越被强化。如果我们把这种行为当作一种求救信号,给予对方更多的关心,那么这些行为便可以在早期阶段得到遏制。如果进一步强加训斥,就会助长这些行为,使其最终走向以这些行为本身为目的的异常行为。

《怪癖心理学》的笔记-第4页

大多数异常心理的萌芽都在孩童时代,大多数人在孩童时期都会存在异常心理的倾向,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会在成长中慢慢克服它。

《怪癖心理学》的笔记-第209页 - 结语

我们可以了解到人类最根本的欲望又是什么呢?
人类最根本的欲望就是本能地将自己保护起来的欲望以及谋求他人认可和爱的欲望。当这两种欲望被破坏时,人们就会陷入病态的自我目的化心理或者自我绝对主义的观念当中,就会进入没有出口的追求自我的封闭电路中,又或是只能通过矛盾性或解离的方式引起自身人格分裂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如果这两种基本欲望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得到满足,人们就不会陷入异样心理。可能没有谁会一直处于这样的顺境当中,那么当这两种欲望得不到很好的满足时,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重要的是,不要陷入自我目的化或自我绝对主义的封闭电路中。我们需要时常审视自己的行为,切记不要拘泥于某种狭隘的价值观或者一种观念当中。所谓拘泥就是固执、死心眼。如果觉得自己没有这种固执就无法生存下去的话,那你就错了,相反,这种固执只会使你人生的可能性变得越来越少。
另一点就是与他们之间的沟通。即使我们一时陷入封闭电路中,也可以借助他人的帮助从中脱离出来。哪怕身边只有一个可以谈心的对象,只有一个人让我们有安全感,只要借助这个人的帮助,我们被逼到绝境的概率也会降到半成以下。从这层意义上来说,平时一定要看重与身边朋友的关系。
随着全球化的加剧及社会差距的不断扩大,人们越来越只顾追求自身利益及生活的舒适,反复进行着弱肉强食的残酷竞争,不达到目的誓不罢休,每个人都被卷入这场竞争当中,人们开始对他人的痛苦无动于衷,只知道躲进自我目的化及自我绝对主义的堡垒中。
2011年三月十一日,一场袭击东京日本的巨大地震和强烈海啸吞噬了很多无辜的生命,这也成为日本历史上一大惨事。那些一代一代传递下来的生命,以及人们花了那么长时间才创建起来的家园、街道都在一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我们也从这股强大的灾难力量中认识到了大自然的恐怖和人类的无能为力。
惊悚的核电站事故以及无以计量的重大损失在某种意义上也告诉了我们,当人类贪婪追求享乐的欲望达到极限时,势必会走向绝望的深渊。
然而,即便在如此绝望的状况下,我们在挽救自我的同时也汲取了教训。即便面临一切都被夺走的惨状,灾区的人们依然冷静地保持者秩序以及自己的同情心,这一点也让海外的人们惊叹与赞赏。这并不只是因为日本东北地区的人们那种坚韧不拔的精神,还因为他们一直都特别看重人与人之间的纽带。
在强烈的危机意识中,我们开始重新审视社会应有的状态及生活方式,也再次重新认识到人与人之间的纽带和沟通的重要性。
如今我们再次面临应该如何生存、应该如何与人联系的问题,每个人都不想失去内心的依靠,都在追求一种全新的社会体系及平衡的生存方式。
为了能在混乱的时代中坚强地生存下去,我们首先能做的难道不是在珍惜与身边人之间的纽带的同时,有一颗能对任何细微的事物都深感幸运的丰富内心吗?

《怪癖心理学》的笔记-第43页

这两种行为,是因为小时候心灵深处缺失某种东西,使自身对所缺失的东西产生一种饥饿感,结果被某种想弥补这一缺失甚至使过剩程度的冲动所驱使造成的。对物品的贪欲、对食物的贪欲,其实都是爱的替代品而已。

《怪癖心理学》的笔记-第87页

部分客体关系到完整客体关系。
主客体之间的关系是发展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自我认知和对客体认知的发展真是一个神奇的过程。


 怪癖心理学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