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登诗选:1927-1947

出版日期:2014-4
ISBN:9787532764192
作者:[英] W. H. 奥登
页数:560页

作者简介

自1927年初出茅庐到1973年魂归诗国,近半个世纪里,奥登不断给英语诗歌注入新的气象。他的作品从政治写到宗教,从城市写到乡村,华美词章俯拾皆是,街谈巷议亦可入诗。
本书是奥登自愿保留的诗歌全集的上卷,文本获得过他本人的首肯。此书连同尚未出版的诗选下卷包括了此前各版奥登诗集的全部内容,并且涵盖诗人后期的所有短诗集,可以说,奥登诗歌的精华已尽数裒辑于此。纵览书中篇什,令人不禁赞叹奥登诗艺之精巧,情怀之广博,而古老的西方文学传统,更是在他笔下,一次又一次重现往日的荣光。

书籍目录

奥登文学遗产受托人爱德华•门德尔松教授为中文版《奥登诗选》所写的前言
译者序
奥登于1944年和1965年为《诗选》所写的前言
献辞诗
第一部分1927年-1932年

更离奇的今天
迷失
间谍
分水岭
这地方没有变
让历史成为我的裁判
从未更坚定
这挚爱的一个
简便的知识
太亲热,太含糊了
身处险境
一个自由人
家族幽灵
发问者,如此诡秘地坐着
维纳斯此刻要说话
1929
篝火
星期天散步徜徉
短句集束
圆满结局
这月色之美
提问
谣曲五首
亨利舅舅
关注
流浪者
眺望者
青春期
流亡者
诱鸟
好时光
中途
颂歌
传奇
见证者
第二部分1936年
致拜伦爵士的信
第三部分1933年-1938年
夏夜
寓意之景
哦,那是什么声音
我们的猎人父亲
镜中奇遇
两个人爬山
减数分裂
误解
名人录
学童
五月
三十年代的新人
在这个岛屿上
夜邮
某晚当我外出散步
谣曲十二首
阁下
赌场
牛津
多佛港 冰岛之旅 侦探小说
死亡的回声
代价
死神之舞
摇篮曲
俄耳甫斯
吉小姐
詹姆斯•哈尼曼
维克多
如他这般
旅行记(组诗)
致E.M.福斯特 首都
冬天的布鲁塞尔
美术馆
火车南站
小说家
作曲家
兰波
A.E.豪斯曼
爱德华•李尔
暴君的墓志铭
战争时期(组诗)
西班牙
一九三九年九月一日
第四部分1940
《新年书简》
第五部分1939-1947
诗悼叶芝
纪念恩斯特•托勒
伏尔泰在费尔内
赫尔曼•梅尔维尔
无名的公民
他们
预言者
有如天命
谜语
重要约会
法律就像爱
隐秘的法律
谣曲十首
诗悼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下一次
我们的偏见
地狱
女士,饮泣在十字路口
圣塞西莉亚日赞歌
黑暗岁月
探索(组诗)
短句集束(二)
没有时间
离散者
路德
蒙田
会议
迷宫
新生儿降生
凯洛斯和逻各斯
在亨利•詹姆斯墓前
孤立
纵身一跳
若我能对你说出
亚特兰蒂斯
疾病与健康
生日贺辞
人世与孩童
少而简单
教训
健康场所
模特
雅歌
赞美诗
罗马的衰亡
童谣
在施拉夫饭店
何方竖琴下
论音乐的国际性
二重奏
欢乐岛
晚间漫步

内容概要

W. H. 奥登(1907—1973),英国著名诗人、评论家(由于出生于英国,后来成为美国公民,所以也有人将其列为美国作家),举世公认的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奥登的作品数量巨大,主题多样,技巧高超,身后亦备受推崇,其独特风格对后辈作家影响深远。


 奥登诗选:1927-1947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7条)

  •     文/顾真据说作家写作犹如演员演戏,心里总住着个“模范读者(观众)”,作者的每一处经营,都能得到他完美的回应。身为读者,能在情感上、智力上纤毫不漏地理解作者,想想都是快意的事,尤其当你读的又是诗,这一最接近文学本质的形式。不过若你面对的是W.H.奥登,这样一种作者/读者的关系就不见得理想了。“太亲热,太含糊”,简直可疑。这头格里格森(Geoffrey Grigson)笔下的“庞然怪物”,用他承续的辉煌传统和强悍的个人才能,一次次,与其说是打动,不如说是震撼我们。去年4月踏进上海译文出版社大门前,我就满心期待着要跟大作家们“喝上一杯”——当时正好在书店里看到一套“Coffee with”系列(有海明威、米开朗基罗、柏拉图等等),满脑子的小布尔乔亚想象。没想到担任责编的第一本书尚未问世,厚厚一沓《奥登诗选:1927-1947》打印稿就交到了我手上。第一反应,惊喜。因为说起来,跟这套五卷本“奥登文集”的缘分早在2011年就开始了。那个夏天我在黄昱宁老师手下当Pageboy,看的正是文集的第一本:《战地行纪》。同样的作者,同样的译者审校者,时隔两年,书梦依旧。不过等我看完译稿第一部分,才发现情势不妙,再续前缘并不如预料中那样轻松浪漫。奥登还是那个奥登,这点毋庸置疑。但写《战地行纪》的奥登和写诗的奥登,并不是同一副声音同一张面庞。更自我,更复杂,语调中的力量更强,投下的阴影更巨大。我就在奥登遮云蔽日的阴影下,看完了这部书稿。有些作家似乎生来痴迷工具书,在书房一角荡思八荒,游神万古。约翰·厄普代克说起《哥伦比亚百科全书》来,感叹“不可一日无此君”;金斯利·艾米斯是出了名的词典癖,终于久病成医写了本《国王英语》(The King’s English)。奥登迷上的是名声大到无以复加的《牛津大词典》(OED),当年尚在牛津求学的诗人连说话都要使用在词典里看到的冷僻字眼。他生生翻烂这部巨著的故事已被人讲述过多次。于是医学(“神游症”、“交替支配”,《关注》)、哲学(“消极摄入”,《生日贺词》)、科学史(“前技术时期”,《致拜伦勋爵的信》)、生物学(“中心体”,《新年书简》)乃至竞技比赛(“冰壶”,《流亡者》)的术语纷纷出现在他的诗中,更不用说英语之外的各种古今语言(有些词甚至很可能是生造的,比如《间谍》一诗中的“Greenhearth”)。这些都让奥登的很多诗在意象纷繁的同时意义含混,给阅读设置了不小的障碍。试图全凭自己以往的阅读经验去理解奥登,看来是件吃力不讨好的事。当然,阅读奥登,“吃力”或许是必然的。杨周翰先生早在1944年就写过一篇文章,名为《奥登——诗坛的顽童》,文中有一句话,告诉我们他读奥登的方法:“奥登的游戏态度是了解他的诗的一把钥匙。”这样一种“顽皮”,不仅没有滑入“儿戏”的危险,更坚定地立足于“儿戏”的对立面。尼采说:“所谓变得成熟就是恢复你儿童时代玩耍时的那种严肃感。”奥登这位最成熟的“顽童”,正是用游戏的态度,造就了一场知识的狂欢。在一首诗中嵌进太多意象是否会阻碍表达,甚至冲散意义?奥登在他为《便携希腊读本》(The Portable Greek Reader)撰写的导读中作了回答:“文明的理想状态是最大数量的不同活动融合为一个完整的整体,尽量消弭其中的‘紧张关系’(Strain)。”所以他的每首诗作,不论长短,仿佛都自成一个世界。且不说句子与句子间的遥相呼应,那些蛰居在作品各个角落里的人物、地点、书名和历史事件,一经点亮,便会此起彼伏地指向背后更庞大的系统。在诸如《致拜伦勋爵的信》、《新年书简》这些较长篇幅的诗作中,这一特点尤为明显。在看稿的过程中,我一边感到应接不暇、顾此失彼,一边不禁感叹译者马鸣谦先生、蔡海燕女士和审校者王家新先生所下的苦功。我几乎可以看见他们坐在书桌前孜孜矻矻攻克一个个难关的身影,那些看似繁琐却必不可少的注解,帮助我更好地接近了奥登——至少是看到了他身后扬起的尘土。奥登曾说过“靠诗句的耕耘奉献/将诅咒变成一座葡萄园”,奥登也说过“语言……崇拜时间”。他用他的诗歌语言,穿透时间、空间,以谦逊而大气的姿态叫我们心折骨惊。原本素不相识的几个人在奥登的诗句里浮沉,水流时急时缓,甚或有浪头拍过,我们抓紧同一块木板,把盏言欢。努力用英语写作,布罗茨基说,就是为了取悦奥登的影子。我很喜欢这种说法。在约半年的稿件处理过程中,我与两位译者多次就译文交换过意见。也许在具体的翻译细节上,有时会无法达成一致,但有一点是我们的共识:即便成书后,译文也需要不停地修订和完善。“做什么事,最靠得住的还是‘认真’二字”,这是上次碰头时鸣谦先生说的。他和海燕女士确实都是坐得住的人。踏实、自信,更乐意听取中肯的意见。诗集出版后,各界关心者众多,有些读者对误译和不妥之处提出了批评,两位译者整理后发来了好几条修改意见。这些意见会在诗集重印时体现出来。奥登说他写诗纯然是出于爱,写文章则不然,受人委托,为稻粱谋。我觉得这句话用到做书上也是对的。记得书刚出来时,黄昱宁老师感叹道:“一桩心愿了了一半。代价高昂,没可能挣钱。但这样的书不做,我还做什么?”我答不上来。
  •     为什么没有‘葬礼蓝调’ 这首诗呢??为什么没有‘葬礼蓝调’ 这首诗呢??为什么没有‘葬礼蓝调’ 这首诗呢??为什么没有‘葬礼蓝调’ 这首诗呢??为什么没有‘葬礼蓝调’ 这首诗呢??为什么没有‘葬礼蓝调’ 这首诗呢??
  •     奥登和斯蒂芬·斯彭德(StephenSpender)是牛津前后级同学,日后斯彭德成了奥登的心腹和权威注释家。斯彭德的文学回忆录《世界中的世界》(WorldWithin World)中有许多段落记录两人的交往以及奥登对诗歌的看法,堪称奥登诗歌的最佳注脚。斯彭德第一次见到克里斯托弗·衣修伍德是在奥登的牛津宿舍里,之前早已听奥登提过多次。衣修伍德对任何事情不做评价,他只对人本身感兴趣。他没有好恶,只是把人当成创作的素材。他是奥登最信任的评论人。如果衣修伍德不喜欢一首诗,奥登毫无二话立刻扔掉。如果衣修伍德赞赏一首诗中的一行而批评其余,奥登会很有技巧地把这一行诗插入一首新作品。所以奥登早年的一些诗歌成分复杂,其实是因为它们来自于衣修伍德赞许的不同诗篇片段,然后被诗人巧妙地编织在一起。在斯彭德眼里,奥登除了有极高的文学天分,他一早就对自己的人生无比明晰,丝毫没有一般年轻人患得患失不知要往哪里去的迷惘。他把牛津当成方便的旅店,可以住,可以读书,可以交朋友,并不理睬象牙塔里的繁文缛节,也不在乎除了自己圈子之外的权威的看法。斯彭德也写诗,他和奥登初次见面时交流了写诗的频率。斯彭德说,我一天能写四首。奥登说,你真有力气!我三周才能写一首。斯彭德觉得无比汗颜,当即决定以后也三周写一首。奥登教会斯彭德如何判断诗歌的好坏,他欣赏的诗人有WilfredOwen、GerardManley Hopkins、EdwardThomas、A. E.Houseman,当然还有艾略特。他告诉斯彭德,一首诗的主题只是挂住诗歌的钉子。一个诗人好像药剂师,要把词语炼成诗,同时避免带入自己的情感。情感和感觉只是构思诗歌时的刺激物而已,动笔时应该退场。这是尚不知情为何物的二十岁少年人的轻狂。在后来经历了种种爱情挫折,并忍受美国小男友偷情之苦后,奥登的内心经历了剧烈的变化,写下了不少深入骨髓的情诗,他也学会了与生活和解,不再将爱人视作理想,而是接受他的不忠和缺点。奥登的文学遗产受托人爱德华·门德尔松最近在《纽约书评》上撰文说,奥登一生帮助过无数陷入困境的人,有朋友,也有路人。他做善事从不声张,因为羞于被公开颂扬。二战爆发前夕托马斯·曼的女儿艾瑞卡即将被纳粹取消国籍,她先问衣修伍德是否愿意和她结婚,以便她获得英国护照逃离德国,衣修伍德拒绝了,不过他问了奥登,奥登回答:乐意之至。有人想劝阻这事,奥登回答:“同性恋不就派这用场么。”他甚至还说服另一位基友JohnHampson娶了艾瑞卡的反纳粹女演员朋友,并支付了婚礼的所有费用。战后奥登和艾瑞卡虽然很少联系,但从未离婚。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英文無感,中文無感,於是奧登很難有感了……但是裝幀確實很好,拿在手裡舒服
  •     留下印象的不多
  •     读不进去,翻译也不好。
  •     初中读蓝调葬礼尚不知是写同性,如今再读却早已抽离爱情。爱过布鲁斯。
  •     译得不好。
  •     又一位英文经典诗人得以出版诗歌全集,完美。
  •     放弃奢望,怀着宽恕, 要热爱我的生活,不去步他人后尘
  •     诗和远方。如品味,我爱喝水。
  •     焦虑的时候就爱翻诗集看
  •     大多数无感,挚爱葬礼蓝调;但不爱收录的翻译。
  •     這月色之美,沒有歷史。
  •     原来不是只有我有这种感觉。奥登原著也许写的很好,翻译真是差劲啊,意向读起来特别散,不能朗读,默读就行了。哎,诗歌之神读来还有最近读的一个韩国诗人高银的诗有味道。
  •     一直想写关于奥登的毕业论文,硬着头皮把译文和找到的英文原版书读了一遍。读译文很难产生惊艳之感,但是对照读英文就能读出一些意思来了。不是向译者发难,是奥登的诗其母语就够难读了,翻译出来还能保持其诗歌特点的难度可想而知。作为一个不得不读奥登的人,心里存着几分对奥登的敬意和译本的理解。
  •     奥登很鄙视音乐,呵呵
  •     呃还没读完(……[034]
  •     我最后一次见他是1973年7月份,在斯蒂芬·斯彭德位于伦敦的家中的晚宴上。威斯坦坐在桌前,右手夹着一根香烟,左手拿着酒杯,大谈冷熏三文鱼。
  •     评论区都说翻译比查良铮略差,我看到是查版,我觉得不好,所以他们究竟是觉得查良铮好还是查良铮翻译得好???
  •     三星半。看得出译者对于诠释奥登很用心,但奥登的可贵处正是在于其抗模仿性。译好奥登,需要译者零界于一种古典与现代的冰点。
  •     “说话的橡树,墙上的眼睛,灾难,罪恶,诗篇 带着可恶的乐趣,崇拜着‘不’,‘从不’和‘夜’。”
  •     冬日时光的溜冰者和捕鸟器,美术馆一诗中涉及的四幅画之一。
  •     20世纪的诗坛,21世纪的我们
  •     翻译得很用心,还有很多批注解释,就是我个人倾向还是直译,交由读者去想象,这个翻译有的地方自作主张得比较厉害,不过这就是所谓译者的风格吧
  •     翻译诗歌绝对是创作
  •     翻译略略无感。。。
  •     一个怒气冲冲的世界和他年轻的旅行者
  •     个人感觉有些翻译比较生硬。
  •     「我永遠要受苦?」是的,從始至終。
  •     战战兢兢,缩手缩脚的翻译~~~~~
  •     迷人的奥登
  •     某些个时刻非常迷人,以一种其他诗句没有的方式。(想到胡桑)。但是——但是,并不能一口气看太多。
  •     “有能力的庞然怪物”
  •     购于2104年6月的样子,一起下单的还有《弗兰科斯坦》!
  •     第一个系统读的诗人,对喜爱的诗人有着不可教药的热爱
  •     翻译得好差,看不下去。押韵太刻意了。
  •     明明很烂,分却那么高,是慑于奥登的威名麽
  •     翻译很好,没有翻译体那种感觉,虽然有时为了凑韵有些字略显不搭调,整体还是很不错。
  •     翻譯不大好。
  •     奧登的詩好有張力啊,每句都飽含著深情,詩歌意象選取的也很美,來!再配上抖森的聲音,漆黑寧靜的夜與小路,能讓我欣喜若狂
  •     已经读了一半,但说实话,确实没有感到有多好。特别像读狄金森的诗歌,许多人都觉得好,于是,我也买来读读,可怎么也品不出味道。大概,我与作者没有共通之处,才如此毫无感觉。
  •     三星半吧。太过晦涩难懂了。
  •     比起穆旦译的,这个译本简直是佶屈聱牙、不忍卒读。
  •     偶然知道他是同性恋,顿时明白了很多他的经历。让我惊讶的是,即时在诗作中,他也从未隐藏,一如他的思想与品格,也许正是这个独特的身份,将他隔离,却也分外清醒
  •     有一种说话是“诗不可译”,读完感受更深啦。译者不是译得不好,相反非常译者认真负责,只是两张差异太大的语言之间真的有许多屏障难以攻破。
  •     这是奥登20到40岁之间写的诗,可以算是他早期的作品,诗歌的主题有探索,有战争,有爱情。这三大主题让奥登有一种非常真切的存在感,正因为此,使诗人保持着灵魂的思辨性,也写作了许多实验性诗体,对格律有特殊的追求,写一些神话和宗教题材,他早期的诗歌总体来说还是较为突出的,确实是“有能力的庞然大物”,诗歌有着多变的诗律和高度的智性,就这样折磨着读者的智力和神经。正如他所说,诗歌是种魔术,只因人皆生于原罪,你们或可读它来驱除心中的异教徒。2016/8/2
  •     我觉得他写的很好,两位翻译人员也翻译的很好。
  •     知道译者和出版社很努力 但只能给两星
  •     我觉得这个翻译还可以吧,为啥大家都在喷……
  •     还是得看英文..
  •     智与美
  •     芒种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