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概念与方法(修订版)

出版日期:2015-4
ISBN:9787510069009
作者:吴汝钧
页数:552页

作者简介

著名佛教学者、哲学家吴汝钧代表作
以现代学术方法研究佛教
【编辑推荐】
◎汉语学界著名佛教学者、佛学诠释学的倡导者、哲学家吴汝钧代表作。
◎作者细致地研究了儒家的义理之学、佛学的判教说和西方的哲学诠释学,博采三家之长,在继承传统研究方法和采用现代学术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从佛学哲学诠释和佛学文献诠释两个方面来解读佛学思想,史料与思想并重。
◎随文配有200余条佛教术语的名词解释,为读者提供准确理解佛学的方便途径,并为这些术语的逻辑关系和逻辑论证配上图示,直观而精准,兼顾学术性和可读性。
【内容简介】
《佛教的概念与方法》是著名佛教学者、哲学家吴汝钧的佛教研究专著,初版于1988年,2000年修订,兼用概念解释和逻辑论证两种方法来解读佛学思想,是运用西方哲学方法研究佛学的优秀范本。
本书根据不同主题,重新编排吴汝钧先生多年来撰写的佛学研究论文汇集而成。按内容分为印度佛教和中国佛教两部分,兼用概念诠释和逻辑论证的方法,比如借鉴主客二分法来诠释十二因缘,用直接、间接知识来对比解释现量、比量,阐释龙树的三谛论证、陈那的逻辑、法称的认识论则采用西方哲学的形式逻辑、符号逻辑、真值函蕴系统三个角度,既避免了只用佛教话语容易导致的狭隘观点,又澄清了许多西方佛学研究者的知识论框架容易造成的误解和曲解。阐释转识成智理论则分为原因、方法、理论根据、理论困难以及解决方法等明确的步骤,让读者熟悉问题背景、解决思路、论证过程和最终结论。对禅宗、华严宗、天台宗的研究则既用逻辑论证教义,又有禅诗譬喻佛理,兼有哲学研究和文学欣赏的双重优势。
本书析解名词,简练精准;论证观点,理据翔实。作者悉心研究儒家的义理之学、佛学的判教说和西方的哲学诠释学,博采三家之长,从佛学哲学诠释和佛学文献诠释两方面来解读佛学思想,200余条佛教术语的关系和逻辑论证过程配有文字说明和图解,学术性和可读性相得益彰。

书籍目录

修订版序
初版序
第一篇 印度佛教之部
一、论十二因缘
二、印度大乘佛教思想的特色
三、佛三身说
四、般若经的空义及其表现逻辑
五、从逻辑与辩证法看龙树的论证
六、龙树之论空假中
七、否定式与中观辩证法有关年代的话
八、唯识宗转识成智理论之研究绪论
九、陈那的逻辑
十、法称的认识论
十一、Pratyaksa 与知觉
十二、“爱”的讨论
十三、印度佛教哲学名相选释
第二篇 中国佛教之部
十四、龙树与天台哲学
十五、天台宗哲学名相选释
十六、龙树与华严哲学
十七、华严宗的相即逻辑
十八、达摩禅
十九、从哲学与宗教看寒山诗
二十、禅佛教哲学术语选释
二十一、佛教的真理观与体用问题
二十二、宗密的灵知与王阳明的良知的比较研究
附 录
出版后记

内容概要

吴汝钧(1946—),台湾著名佛教学者、哲学家,其研究专精于佛教,并旁及儒学、道家哲学、京都哲学、现象学、怀特海过程哲学。曾于加拿大、德国、日本等国留学,研究梵文、藏文、佛教逻辑、哲学方法论。历任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研究员、香港浸会大学哲学教授、香港能仁书院哲学教授、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宗哲系教授。长期从事佛经编译、佛教哲学方法论和东西方哲学融通等研究工作,在佛学研究上提出文献学与哲学分析双轨研究法,目前着力于纯粹力动现象学理论体系的建构,有学术专著40余部、译著4部、编著5部。
已出版作品:《佛学研究方法论》《西方哲学析论》《中国佛学的现代诠释》《儒家哲学》《老庄哲学的现代析论》《金刚经哲学的通俗诠释》《纯粹力动现象学》《佛教中观哲学》《佛教思想大辞典》等。


 佛教的概念与方法(修订版)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对于这本《佛教的概念与方法》身为佛弟子的笔者是非常赞叹的,对于作者台湾的吴汝钧先生这位哲学家、佛教学者的学识也是由衷的钦佩,其对于佛教知识研究的深入程度令人惊叹,所涉及的佛教知识不论是横是纵都是非常可观的。《佛教的概念与方法》内容翔实,论点逻辑清晰、梳理精细;由此对于作者扎实的功底、严谨的学术态度可见一斑。书中既有吴汝钧先生对于佛教重要概念的理论研究,也有对日本佛学者论文翻译的作品,亦有文献读书的笔记;本书初版于1988年,于2000年修订,2015年由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发行第三版。在此书的初版序中,作者坦承的说:“现代的学术研究有一个共同的意向,即要尽量避免重复已有的论点,要有自己的创意。”这也就意味着作者这些论文的目的与佛教普度众生的愿景是不同的,所以这其中便少了宗教的人文关怀,以至本书内容只是纯理论、学术性的研究。学者的佛学与佛教出家人的佛法两者之间是有差异的,学术性的研究大多通过对佛教经典,思想概念,和名词名相上进行研究,而佛教徒相信佛法是阐明宇宙、生命真谛,同时又引导众生契入佛教之中所说的涅槃境界。以学者的角度而言,对于与佛教相关的论文,其旁征博引的目的只是要解开心中对于佛教相关知识的疑惑,而宗教的人文关怀是建立在对人格的尊重,生活质量的提高,生命的爱护为重点,令其觉悟与进步。就其内容而言,说这本书是吴先生较早期的佛教论文集;又正是这个原因,所以本书的内容是针对佛教之中一些较为高深的概念进行研究、解析,如般若空性的概念,理论逻辑性强的天台、唯识宗理论,作者翻译的关于两位瑜伽行派论师陈那、法称的论文,更有不拘常法的禅宗思想。由此可以看得出来,作者对于佛法的兴趣方向早期着重于般若宗,从其再版时加入的两个篇章得知,在中后期作者对于佛法的理解已由真空转向于妙有的研究阶段,故对于灵知和体用有了一番详细的论述。又因为本书具有较强的目的性和理论性的特点,与普通流通的基础读物在层次上有一定的差距,这对于佛教刚入门的初机而言就会有种晦涩难懂的感觉,而对于有一定佛学基础的佛子们,在道业的精进上却有非常大的帮助,对于学习研究佛学的学者也能起到很好的引导辅助作用。刚入佛门的人被称为初机,意为初学之人,在佛教中有一类人被称之为善知识,这类人的作用对于学佛初机是非常关键的,善知识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来引导初机以契入佛法,而普通的人如果没有前行者的引领,独自研习经典,很容易有种“一入佛门深似海”的感觉,扎入高深的理论之中无法理解其真实含意。通过这本书,可以看得出作者自身对佛学研究一定程度上受到日本佛教文化研究的影响,这在本书中能时常能看到这个问题的影子。作者所翻译的陈那与法称文章就是日本佛学者所著。日本佛教由原来理论实践并行,到近代侧重理论研究,这令其在佛学研究上闻名于世,由于日本佛学研究的高水准风格,也令作者本身表现得重研究而轻实践。在中国的佛教中,不论是汉传佛教,还是藏传佛教,对于佛法的修持上都是以务实的态度将佛法落实到生活的点滴之中,重实践轻理论,用各种方便去引导众生修习佛法,这也是佛教徒和佛教学者之间的区别,前者以证悟佛的知见为终极目标,其教化的方法带有非常浓厚的人文关怀,而后者仅是学术性的,从自身需求去研究,两者之间的差异在作者的这本书中就明显的体现出来了。时至今日,佛教文化已被商人大肆利用、推广,这让真正的佛教与佛学知识蒙上了不光彩的冤屈,尽管生活中已经可以很容易看到以佛学、智慧和禅意的文化推广,但实际上却并没有多少人是真正的走进了佛门,所以更谈不上对佛法的了解,这些情况让未树立起信心和想认识了解佛法的人对于佛教、佛法的理解,就会产生一定的距离和偏颇。对佛法有坚定信心不受外道影响改变的,佛教中将此称之为正信,而要达到这一正信的程度,是需要一个过程,对佛教知识足够的积累就是必要的条件。很多时候在自身基础还没有完善,思想还不具备独立的条件时,就会对佛教的教义产生非常大的误解,更甚至觉得有矛盾,而因此退失信心,产生邪见。佛教的经典,号称三藏十二部,其中以经、律、论为三藏,以佛陀说法的十二种方式为十二部,在佛教之中通达经、律、论的法师,被称誉为三藏法师;这些法师不仅精通佛法,而且对于佛法的实践也有丰富的经验,而这实践的方法,在师父与弟子的传承之中会直接影响到弟子在学佛道路上的走向。中国汉地影响力最广的两大宗派,分别是净土宗与禅宗,就净土而言,虽然在修行的法门上只是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但其背后一样有教义的传承;如现今修行净土的寺院道场以江西庐山东林寺,安徽宣城弘愿寺二者为例,虽然同是称念佛陀名号往生西方极乐,但前者为净土祖庭以祖师慧远大师思想为修行背景,后者则以二祖善导大师的思想为修行背景。虽然二者的目的和方法都是一样的,但是在思想上对佛法的理解却略有不同。东晋慧远师从道安法师,而道安法师则集禅法、般若之大成于一身,尤以般若性空为重,这就直接影响了慧远大师对于佛法的理解与修持方向;而慧远创立莲宗之时,印度净土思想初入中国尚未成形,至北魏昙鸾始提出称名念佛(六字“南无阿弥陀佛”),得到道绰的继承与发展,隋朝善导师法于道绰禅师,受净土法门、信念坚固。所以宗土思想以慧远大师为始,故称其为初祖,而在昙鸾、道绰的继承与发展下,善导将其光大,称其为二祖。虽然净土宗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为终极目标,初祖慧远大师侧重于自性佛力的救度,而二祖善导大师则完全以称名念佛仰仗佛力往生极乐为依止,这就体现出了二者对佛法概念与实践方法的不同之处。而以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的禅宗,在其发展与理论上和净土宗一样,由初始传入中国,被接受至发展,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思想概念提出,禅宗的思想其灵活性足以让人咋舌,其教学方法脱离传统概念,令人当下觉悟本源、见性成佛,又因为这种灵活性,禅宗始终给人一种捉摸不透、似是而非的感觉。当人们试图从经典或记载的文献之中去了解禅宗时,却只能找到“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以心印心”,这些话的意思对于禅者而言就是“分明只在眼前”,而对于没有契入禅之中的人而言,就如隔山千万重了。吴汝钧先生除了在本书中提到达摩禅外,尚有禅宗其它派别的论述未收入本书,在此不一一赘述。学术性的研究佛学是否能将佛教的概念彻底弄懂呢?这个答案是肯定的,但必须要对佛教的相关知识有一个系统全面的认识才能客观的将这些概念理清楚,尽管对概念清楚了,但如果缺少实践,那理论终归是理论,在于佛法中所提到的生命本源同样是难以契入其中,那佛法仅是一门知识、学问,这与佛陀所宣讲佛法的目的,令众生觉悟本源,脱离轮回的终极目标是相背离的。
  •     《佛教的概念与方法》是著名佛教学者、哲学家吴汝钧的佛教研究专著,由台湾商务印书馆初版于1988年,2000年修订,在佛教界和佛学思想界都产生了比较广泛和深刻的影响。全书分成两个部分:印度佛教和中国佛教。从内容来看,本书是作者一系列佛教学术研究的论文集,包括自己写就的论文和翻译的外文论文。文章编排按照问题的不同来分类,每一章都集中讨论一类问题。在这本书中,作者运用概念解析和逻辑论证相结合的方法,厘清了佛教的主要概念的准确意涵,再现了诸多学说和理论观点的论证过程,不再局限于单纯地普及佛教知识,而是引导读者对一些著名的佛教学说获得清晰、准确的印象。比如龙树的中观论,对空假中三观三谛的辨析和诠释注重理出逻辑线索,再引导读者作准确的理解;再如对现量、比量等佛教认识论概念的梳理,通过宗密的“灵知”和阳明的“良知”之间的对比阐释来呈现儒释思想的差异和融通,另外还讨论了佛教的体用、真理观等问题,都有颇多的真知灼见。本书的一大优点在于概念诠释与逻辑论证的两种方法相结合的解说方式。首先是提取最关键的一些佛教术语,分门别类,细致地给以诠释,以这些佛教术语为点逐步展开佛教的一些重要学说,用词义辨析、逻辑论证把概念、术语联结起来,形成词义清楚、关系分明的概念群,让读者条分缕析、循序渐进地理解并把握佛教主要教义,避免许多因为条理不清而导致的误解,因此本书既可当作工具书查阅术语的解释,也可作为进一步学习研究的必读书。为满足读者的不同需要,依据台湾商务印书馆2000年的繁体竖排修订版,重新编辑校订出版简体横排版。书中保留作者的佛教术语译名,仅对容易造成误解的汉语常用字词、句子稍作改动,如“精采”改为“精彩”,“视……作”改为“把……视作”。同时,对原书中的一些版式问题,也做了调整:重新编排了目录;正文中的经文、禅诗改成引文格式以便区分不同的内容;中英文注释重新做了规范处理尤其是英文注释的书名、期刊名;对文中注、章末注也做了区分;附录部分的页码与正文页码连续,以方便读者阅读和检索。最后,书中的佛教术语专业性很强,背景知识量也比较大,我们在编辑过程中,参考查阅了诸多的文献资料,力所不逮,难免疏漏,祈请方家指正。
  •     当时在深圳书城买的,当时看了一下目录,感觉很扎实,然后匆匆翻了一下最后一章王阳明的良知与宗密的灵知的比较,感觉可以,就买了。花了几个小时把这本书大部份内容看了一下,除去龙树那一部份的哲学逻辑没有细看,其它的篇幅基本上都读了读,实在让人很失望,整本书看似每一部份都有所涉及,但写得太浅了,了无新意,比如像对达摩禅的介绍与寒山诗的介绍。书中篇幅最大的唯知的部分,写得也是枯燥无比,要看唯积方面的书,有太多书比这本好了。最让人无法接受的是第一篇的十二节是一篇“爱”的讨论,居然是一篇文人之间相互扯皮的破事,个中文风与酸啊,认真受不了。书中最后一部分,对于王阳明的良知与宗密的灵知的对比,也是非常不深入,我只看过王阳明的传习录,以我对王阳明的良知这一概念的理解,都觉得作者对比得有失偏颇,缺乏深入的理解。这一主题本是我很有兴趣的,良知与佛性到底是指同一物什还是无始无明,这一课题作者的深度与功课是远完不够的。有时看这方面的书,我真觉得这些人佛学家真的不太扎实,这些人为学几十年,就留下这点东西?,让人失望。如果这书,你想读,是真对佛学有兴趣,建议别买了,空有这厚度,空有这目录,内容没有什么真东西。

精彩短评 (总计7条)

  •     标题取得大了吧
  •     花心思做了研究,但言语表达晦涩。
  •     后浪【佛学基础丛书】003
  •     反正我看了的感觉就是很差,文章都很虚,作者的硕士论文更是惨不忍睹。。。
  •     台湾 佛学大师级人物
  •     十年前寺中读过台版,遍寻笔记不得。恍如隔世
  •     吴先生的书有一本收一本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