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者的面具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2-1
ISBN:9787301217948
作者:郑岩
页数:424页

作者简介

古人对于死后世界种种的假设,见于制度、宗教、仪式和书写,更直接呈现于墓葬之中。墓葬既是安置死者肉身的处所,又是建筑、绘画、雕塑和工艺品的集合体,还可以被理解为人们在生死这个最大的、最具有普遍意义的哲学命题下,以物质的材料、造型的手法、视觉的语言,所营造的具有终极价值的艺术作品。本书综合采用考古学与美术史的方法,从各个角度描述和阐释两汉至唐宋时期的墓葬材料,力图使这个幽暗的角落在中国艺术史上展现出特有的光芒。
中国自古就有一种观念——视死如生,即侍死如侍生。死亡并不意味着生命的彻底完结,而是在另一个世界得以延续,由此留下众多的墓葬艺术,构筑起纷繁的地下世界。它们在千百年的岁月里绵延至今,又不断变迁。本书以两汉至唐宋时期的墓葬艺术为研究对象,综合采用考古学与美术史的研究方法,深入探讨了众多墓葬所包含的丰富信息,试图揭开那些逝去的面具,向读者展示出不同地域的人们对“生”与“死”的哲学思考,以及不同历史时期的先民对自我灵魂的深刻认知。

书籍目录

古代墓葬与中国美术史写作(代前言) / 1
第一编 新艺术类型的兴起 / 17
风格背后--西汉霍去病墓石刻新探 / 18
关于墓葬壁画起源问题的思考--以河南永城柿园汉墓为中心 / 55
西汉石椁墓与墓葬美术的转型 / 76
第二编 画像主题与社会 / 97
山东临淄东汉王阿命刻石的形制及其他 / 98
汉代艺术中的胡人形象 /126
关于汉代丧葬画像观者问题的思考 / 147
第三编 墓主形象及其意义 / 167
墓主画像研究 / 168
墓主画像的传承与转变--以北齐徐显秀墓为中心 / 195
逝者的"面具"--论北周康业墓石棺床画像 / 219
青州北齐画像石与入华粟特人美术--虞弘墓等考古新发现的启示 / 266
第四编 制度、空间与形式 / 307
论"邺城规制"--汉唐之间墓葬壁画的一个接点 / 308
崔芬墓壁画初探 / 337
压在"画框"上的笔尖--试论墓葬壁画与传统绘画史的关联 / 352
论"半启门" / 378
后 记 / 420

编辑推荐

透视汉唐墓葬艺术,全景式展现古人的“死后世界”,还原逝者的真实面容,当时社会、文化、心态的幽暗角落。《艺术史丛书•逝者的面具:汉唐墓葬艺术研究》编辑推荐:透视汉唐墓葬艺术,全景式展现古人的“死后世界”,还原逝者的真实面容,当时社会、文化、心态的幽暗角落。《艺术史丛书•逝者的面具:汉唐墓葬艺术研究》综合采用考古学与美术史的方法,从各个角度描述和阐释两汉至唐宋时期的墓葬材料,力图使这个幽暗的角落在中国艺术史上展现出特有的光芒。

内容概要

郑岩,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著作有《魏晋南北朝壁画墓研究》、《庵上坊》(合著)。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安国祠堂的题记最后也提到“作治连月,工夫无极,价钱二万七千”。加藤直子比较了祠堂题记中所记的花费金钱数目和这些金钱实际的购买力,发现这些数字多属于虚夸。而祠堂漫长的制作过程,在乡里也有可能成为一种孝行的“表演”。 那么,作为观者的公众,又从祠堂中看到了什么?或者说,祠堂内的画像与观者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我们可否站在观者的角度去理解祠堂内的画像?是否祠堂内所装饰的画像都是要向他们展现赞助人的孝行? 要回答这些问题,一个最大的困难是,上述永元三年祠堂、芗他君祠堂、安国祠堂均已不完整,我们无法全面地考察其画像内容。但在安国祠堂的题记中,有一小部分对其画像进行了描述: 调(雕)文刻画,交龙委蛇,猛虎延视,玄媛登高,肺熊晖戏,众禽群聚,万狩(兽)云布,台阁参差,大兴舆驾,上有云气与仙人,下有孝及贤仁。遵者俨然,从者肃侍,煌煌濡濡,其色若僖。 如上所述,巫鸿认为这段文字的作者是祠堂的赞助人,我赞同此说。但是,赞助人与画像内容的关系是个复杂的问题,有的祠堂或墓葬内的画像可能要在他们严格的监督下,按照他们的意图进行设计;有的只是提出一个大致的要求,如祠堂规模的大小、雕刻的精致程度等,画像的具体内容则由工匠们按照惯常的做法来确定。安国祠堂显然属于后者,在这段题记中,我们不难发现,其华丽的辞藻主要是对画像艺术效果的渲染,并不涉及画像的象征意义,更难以反映出明确的思想。赞助人在撰写这些文字时,似乎只是大致浏览了一下画像的总体内容,并没有对其含义仔细推敲。我们对比一下东汉王延寿的《鲁灵光殿赋》中的一段文字: 飞禽走兽,因木生姿。奔虎攫挈以梁倚,仡奋璺而轩髫。虬龙腾骧以蜿蟺,颔若动而躨跜。朱鸟舒翼以峙衡,腾蛇缪虬而绕榱。白鹿孑蜕于樽栌,蟠螭宛转而承楣。狡兔跧伏于柎侧,猿狖攀椽而相追。玄熊聃舕以断断,却负载而蹲趺。齐首目以瞪眄,徒哌哌而狋狋。胡人遥集于上楹,俨雅跽而相对。仡欺据以雕瞎,状若悲愁于危处,僭呶蹙而含悴。神仙岳岳于栋间,玉女窥窗而下视。忽瞟眇以响像,若鬼神之仿佛。 我们不难发现二者的相似性,如安国祠堂出现的“众禽群聚,万狩(兽)云布”可以对应王赋中的“飞禽走兽”;前者的“交龙委蛇”对应后者“虬龙腾骧以蜿嬗”;前者的“玄媛登高”对应后者“猿狖攀椽”;前者的“阬熊”对应后者“玄熊”;前者的“仙人”对应后者“神仙”;此外,二者均使用了“上……下……”的视角和句式来描述画像。总之,安国祠堂题记骈丽对偶的句式,与东汉赋辞的风格十分一致。作者似乎更注重模仿当时流行的文风,而不是如实地描述祠堂内画像的内容。尽管这些题记错字连篇,孝子们还是试图借以展现他们在文学上的修养。


 逝者的面具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条)

  •     郑岩教授很早就和巫鸿有学术上的合作,《庵上坊》就是成果之一。在方法上,体现出将艺术史整合到文化史整体视域之中的旨趣。在这本书里,作者继续运用历史、考古、文化研究等多学科方法,探讨中国古代的“艺术品”,主要是墓葬艺术。和巫鸿有一个共同的研究诉求,就是通过对艺术品各个特征中令人疑惑的“谜团”的揭示,饶有趣味地呈现古人的精神世界;或简而言之,一件艺术品为什么做成这样,或为什么这样摆放、安置,艺术品主人到底是如何想的,他的担心、愿望是是什么?我记忆最深的是其中对 霍去病墓封土雕塑的研究,以及 关于 半启门这一墓葬微观结构的内含探讨。霍去病墓封土上的雕塑,大多极为简略,高度的写意,有的甚至没有细节刻画,而只是略修其形,以求略似。至于这种风格的原因,很多研究者以为那是汉代的艺术风气追求雄浑。但细查当时的艺术风尚,追求细腻精致也蔚然成风,例如当时的汉赋、漆器、铜器、金银器、服饰等,所以以时代艺术风格而论似难服人。作者追究了建墓者非不能为,而是不愿为之的动机。逐层剥笋,综合当时的多种文献,发现封土以及封土上的雕塑,总体结构上是一个象征,象征仙山以及现山上的各种灵异鸟兽。此中象征性建筑在当时汉代的宫廷和陵园建造上被经常采用。这种象征手法的运用,就要求对具体的雕塑不能特别追求写实,因为一写实,就成了“凡间”的东西,而不是仙界之物了。于是,我们就由此管窥到汉代人的内心世界,他们对死后世界的想象和期待。他们信仰仙山、仙界,也希望能通过陵墓的结构、陵墓组件的形制模仿仙界的样子,使死者能够进入仙界。这不禁让人想起巫鸿在分析马王堆帛画和漆棺时的方法,不禁揭示了当时人们的生死观念,而且还揭示了人们当时的生死观中的焦虑与矛盾,甚至是心灵的挣扎。从而使艺术史研究直接具有了文学作品一样的张力和感染力。郑岩教授相比于巫鸿,在此书中更多地运用文献,而相对较少运用人类文化学的方法。算是各有所专吧。毫无疑问,这种研究方法的完善,将使中国的艺术史研究的前景变得格外动人,艺术史突破了风格学和审美研究的藩篱,而是包容了时代精神和个体精神两个维度的内容,比思想史更微观,比叙事学更客观,更值得其他学科的学者投身其中。
  •     2004年,陕西西安北郊上林苑住宅小区基建工地,发掘出一座北周墓葬。根据墓志,墓主名叫康业,先祖为康居国王族,他于北周保定三年(563)继承父亲“大天主”职位,卒于北周天和六年(571)。“大天主”一职文献失载,程林泉等学者考证可能与隋唐时候的“祆主(祝)”有关,那么康业有可能是入华粟特人,信奉琐罗亚斯德教(国人俗称拜火教)。康业的遗骸安置在石棺床上,床上立四块石板,内面刻有10幅屏风画,尽管其中有一幅有一个火坛的形象,但这个祆教标识已经淹没在图像的密林中。10幅屏风画分属三个类型,林林总总的图像更是融汇了佛教与道教、儒学与玄学,似乎用尽了中原地区可以找得到的画稿,掩盖掉康业本来的胡人血统,将他打扮成一位朗朗轩轩、仆从如云的中原士大夫。那么,这个形象是逝者有意的安排、抑或子孙从俗的设计、又或者是工匠的自由发挥、甚至是以上三者的结合?真相缄默无语,唯有历史学家的种种阐释。学者郑岩认为,这些画像是康业的“面具”,它们不仅将这位来自外域的尊者转化为中原的士大夫,而且也使这位逝者得以永生,永生在宴乐、出行、谈玄论道、优渥从容的理想世界。《逝者的面具:汉唐墓葬艺术研究》是一个有些“误导”的书名,那些希望看到“玉覆面”、或者展开联想双翼一路想到“阿伽门农的金面具”、列维·施特劳斯的“印第安人面具”的读者,恐怕会略感失望。这里没有实体的死者面具,这里的“面具”展现的是古人建构的诗化的“死后世界”,它既涉及物质的材料、造型的手法、视觉的语言,也关联于社会的权力机制、大众的文化想象和小群体的身份认同。“死生亦大矣”,当古人将观念世界转化为一套墓葬艺术,这过程如同给逝者戴上面具,“仅仅是事实的折射,而不是事实本身”。而作者希望做到的,是如考古挖掘一样科学地、小心地摘下这面具,尽可能还原逝者真实的面容、以及环绕着逝者的那个社会的、文化的、心态的、技术的、多重复合的“幽暗角落”。此书是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郑岩的论文集,《逝者的‘面具’——论北周康业墓石棺床画像》只是15篇论文中的一篇,全书所讨论的范围集中在两汉到南北朝时期的墓葬图像,按研究对象的年代依次排列篇目,又分为四编,“新艺术类型的兴起”,“画像主题与社会”,“墓主形象及其意义”、“制度、空间与形式”。它不是一部循序渐进、四平八稳的“艺术发展史”,在某种意义上,惟其不是用“完成时”语态写成、并破除了对于历史连续性的过分迷恋,方才具有多维与多元的探索空间。与一般治美术史的学者不同,郑岩是考古学出身,又曾任山东省博物馆研究馆员和副馆长,正如同巫鸿的人类学博士学位颇为他的美术史研究加分一样,考古学与美术史的结合,使得郑岩的研究有了厚度和深度。作为巫鸿的长期合作者和译介者之一,他响应巫鸿的提议,希望将“墓葬美术”当作美术史的一个亚学科(sub-discipline),就像书画、青铜、陶瓷或佛教美术一样,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墓葬美术是传统中国历时最久、植根最深的一个礼仪美术传统,无论是时间的持续还是地域的伸延,都在世界美术史上无出其右。它也是考古信息最为丰富的一个综合性艺术系统,包涵了建筑、器物、绘画、雕塑、装饰、葬具、铭刻书法以及对身体的处理。”显然,“墓葬美术”比“礼仪美术”、“纪念碑性”、“美术考古”等提法更为审慎和精确,既可以将曾布川宽、杰西卡·罗森、邢义田、包华石等海外学人的研究纳入,又可以整合宿白、徐苹芳、俞伟超、孙机、杨泓等老一代学者的考古发现。事实上,在墓葬美术这个领域,近年来佳作迭出,郑岩的这部论文集,就可以视为他与以上诸家及巫鸿、李清泉、贺西林、张倩仪、杨爱国等当代学者不断“对话”的产物。如果说郑岩与汪悦进合著的《庵上坊——口述、文字和图像》,是“另一种形式的艺术史”(李军语),有史景迁式重视叙事的倾向,某些地方为了达成故事的圆融自洽,难免有所发挥。那么这一部《逝者的面具》则步步为营,深心明眼,时时体现出作者的自我警醒和边界意识。譬如郑岩擅长“细读”,穷尽一所墓葬的考古报告、文献资料和图像资料,常于细节处发他人之所未见。但是他又深知:“一座墓葬往往同时具有一些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特征,前者可以支持我们通过该墓葬来研究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历史现象,后者会引发我们新的思考维度,避免了面对大量材料进行归纳研究时的粗疏。同时,我们必须看到这种方法的局限性,即,有可能对细节做过度的解释,或者将一些局部的结论扩大化。”行文当中,这种自省在在处处,难能可贵。在有关“普遍性”和“特殊性”的思辨中,最能展现郑岩点石成金功力的,私以为,是《山东临淄东汉王阿命刻石的形制及其他》一篇。王阿命刻石是现藏于临淄石刻艺术博物馆廊下的一块不太大的石龛,线条粗率漫漶,刻石“主人”又只是一位四龄小童,非富贵人家出身,因此研究者寥寥。但是郑岩穷追不舍、抽丝剥茧,不仅指出这件石刻的“奇怪形制”乃是表现了一座祠堂半埋于封土中的形态,对正规石质祠堂进行了“缩微”和“简化”,还分析了正壁所刻的王阿命肖像,这肖像套用常见的规制,采取宾主对坐的形式,只不过在一个成年人的位置换上了脸庞浑圆、头上总角的“小大人”。在文章中,作为“普遍性”的是东汉晚期墓葬和祠堂画像的泛滥,“举孝廉”的需要使“孝子们”穷奢极侈,将先人墓葬当作展现自己孝行的舞台。作为“特殊性”的则是王阿命的墓葬建立在这种污秽的风气之外,与孝的观念毫不相干,它见证了一场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剧,回归到祠堂最朴素的形式和意义。作为“普遍性”与“特殊性”之关联点的,是王阿命刻石依然模仿了通行的墓葬形制和画像,作者说:“人们已经找不到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来表达他们内心无法复制的情感。”论文读到此处,似乎看到一千八百年前的那对父母——王汉特夫妇——在这简陋的石龛前哀哀欲绝,是的,墓葬美术不只是关于死亡的故事,好的研究千回百转,依然指向生者和生命。这一点,也是《逝者的面具》有可能跃出学者的书橱、被普罗大众所接受的重要原因吧。
  •     王阿命刻石的名字,早在很多关于汉画像石的书里就曾看到过,知道它是和武氏祠、孝堂山祠堂以及东阿芗它君石柱齐名的山东汉代画像石刻。王阿命三字,富有汉代风韵。无奈未曾眼见此石的照片或者石刻拓片,只能如望海山之仙山一样自行脑补。8月份出院后,购得郑岩老师的《汉唐墓葬艺术研究》一书,是他这十几年来的论文集。里面正有一篇专门讨论王阿命刻石的论文,不禁喜出望外。看着前面的几篇论文,却时不时地翻到《山东临淄东汉王阿命刻石的形制及其他》一章先饱一饱眼福。这是一块很有意思的汉代画像石刻。先来看看王阿命刻石的外观和诸项尺寸:刻石前低而后高,前方而后圆。总长142厘米,高78厘米(指后面高的圆包的高度),圆包前面是一个长方形的矮平台,面阔92.5厘米,进深46.5厘米,高21厘米。圆包并不是完全的半圆形,而是以立面为轴面的四分之一圆体。立面方向开小龛,小龛正壁有简单的线刻画像。王阿命刻石虽然之前多见于著录,但是完整的照片和线刻画鲜有人见。作者经多方努力,得到并绘制了正壁图像的线图。我们从两方面来研究一下王阿命刻石,通过对内容和形制的分析对其性质进行解读。首先从内容方面入手。王阿命刻石的龛门右侧有两行隶书题记:“齐郎王汉特之男阿命四岁,光和六年三月廿四日物故,痛哉!”死者是一个四岁的小男孩,可知此物必与丧葬有关。正壁的画像内容是主人王阿命,正在接受来客的拜谒,旁边有车、有马。王阿命端坐于几前,背后是一张两曲的屏风,作者认为本应该是三曲屏风,画者为了表达主要人物而省去了遮挡观者视线的第三曲屏风,我赞同这一看法。辽宁辽阳东汉墓壁画中也有对屏风做如此处理。宾、主、马、车,这四个元素是汉画像石拜谒图的必备元素。而我们早已知道,拜谒图是祠堂正壁的不二题材。汉画像石发展到东汉末年,画家们已经开始对构图和角度进行改进。画家们改以往的二维构图为三维构图,使画面不再显得程式化和呆板,而三维构图必然会产生透视的前后关系,但是东汉的画家并没有因此而墨守成规,而是巧妙把遮挡主人的屏风去掉,使得整个画面显得自然而不突兀;画中人物的脸也不再是之前单纯的“正面像”或者“侧面像”,开始出现介于其中的三分之二侧脸,这对于连接观者和画面并引起观者的内心互动很有效果。最能直摄观者思想的角度当然是正面像,但是在早期的壁画创作中,这种正面像只属于神怪、历史人物和少数场合中的人物。神怪人物有西王母、东王公,历史人物如周成王,少数场合中的人物如楼阁上的妇女、双阙间的骑士。而且这些人物往往并不是整个刻石的主要人物,祠堂刻石最常见的正壁拜谒图,墓主人往往以二维侧面的形象出现。东汉末年画像石中,墓主人的脸的这微微一侧,却是中国人物绘画史上的一大革命,加强了观者在看画时的代入感和纵深感。由于王阿命是一个四岁的小孩子,他并没有像东汉其他画像石中的男子那样装扮,而是总角垂髫,身穿袍。按东汉并没有常服和便服之别,服饰的形制也比较简单,从一些已经失去色彩的刻画简单的画像石上看,众人的着装差别其实不多,差别主要集中在冠和绶上。有关于汉画像石中的服饰,将来另撰文叙述,此不赘述。从外形即形制上分析这块刻石。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汉代石刻艺术品,无非是石质祠堂及其附属建筑和汉画像石两种,而汉画像石其本也是建筑的一部分,或来自于地上的祠堂,或来自于地下的墓室。汉画像石祠堂以山东地区最多。著名的有嘉祥的武氏祠、宋山祠堂,长清的孝堂山祠堂,其中论建筑保存的完好程度,以孝堂山祠堂为最。单檐悬山顶,双开间,脊瓦、圆瓦当、棱柱刻画真实入微。祠堂是连接两个世界的过渡建筑,它既和冥界(即坟墓)有联系,又和人间(即祭祀者、观瞻者)有联系。祠堂处在墓冢前方。虽然随着时间流逝,很多汉画像石的分布区域无法看到这一联系,但是还有少部分保存完好的祠堂墓室为我们呈现了这一关系。比如长清孝堂山祠堂和金乡朱鲔祠堂。我曾亲自两次去孝堂山祠堂参观,祠堂现在被后世所建造的保护建筑所包围,而建筑的后方,便是一座汉代大冢。朱鲔祠堂现今虽然整体已经拆分至山东石刻艺术博物馆和山东博物馆,但1934年美国汉学家费慰梅在充分考察下已经绘制出了祠堂和墓室的关系,亦是前祠堂后墓室的陈列关系。前祠后墓是祠堂和墓葬的基本布局。而在位置的处理上,祠堂大致上又可以分为三种:一、祠堂和墓冢有一定距离;二、祠堂一部分镶嵌在墓冢的封土里;三、祠堂与墓室连接在一起,同在地下。不知道这种祭祀用的祠堂的用法,是否只是在入葬时做一时之用?这个问题可以做一个大课题进行研究。江苏徐州茅村汉墓便是这样的一种带有地下祠堂的墓葬。我在山东博物馆志愿者程老师的博客里曾得见墓室平面图,很开眼界。第三类祠堂不在本文讨论之内。我们着重研究的是前两种祠堂。以孝堂山祠堂为代表的一种祠堂,都属于建筑上下左右后方都加工得很精致的一种,三面墙壁(两山墙、后墙)打磨光滑,屋顶屋脊瓦垄瓦当刻画精细。而有另外一种,以嘉祥宋山祠堂为代表的,则是前面磨制精细,瓦当、椽子都雕琢的很细致,但两山墙和后壁都很粗糙,很显然是没有经过任何加工的原石表面。依祠堂内壁精美的壁画和屋顶前坡的精致程度来看,赞助者应该不会放弃对山墙和后坡的简单打磨和雕琢。那么这些地方粗糙未加任何修饰的原因何在呢?作者在文中大胆的提出,这一类祠堂的大部很可能都埋在墓冢的封土当中。因为埋在封土中,所以没有必要加以修饰。而我们今天脱离了当时的环境来看这种祠堂的三墙,就会觉得很奇怪。文章一开始所提到的王阿命刻石的后方圆包,上方仅仅在前边刻了三个瓦当,三条瓦垄和瓦垄后部的圆形平台,但是其余部分完全是原石风貌,究其原因所在,则正是这一座微缩祠堂,嵌在一座小小的坟冢封土外。祠堂建筑,除了本身之外,还有很多附属物件。撇开双阙、石兽、石碑不谈,另外一样很有趣的东西就是石刻的供案。在武氏祠以及济宁地区都有发现。很多供案上刻上左右的耳杯(羽觞)、盘,有的还刻有盘里盛的鱼、鸡肉。这些图像表达了生者对死者在另一个世界的生活的关心和祝福,这些图像所反映的也正是当时祭祀时所摆放的那些真实祭品。所以王阿命刻石虽然整体上采取了微缩的手法,但是供案由于现实功能的需要,反而和祠堂大小失调。郑岩老师在文中还阐述了其他几个问题,如王阿命刻石题字的辨正、汉代儿童墓葬的题刻与社会思想、以儿童为题材的汉画像石创作等,可以再在以后的文中讨论。

精彩短评 (总计58条)

  •     哼
  •     不管怎么说,最起码对我很有用
  •     震撼!关于两汉到南北朝时期墓葬的书,这本是读过最好的。
  •     郑老师的经典之作,很喜欢
  •     杂,不系统,巫鸿的扩展性阅读
  •     很精彩,特别是意境动人,可惜不是彩图
  •     看小说看厌了看看郑岩老师写的论文吧[可爱脸]这本书中洋溢着他活跃的思维与求实精神,你值得拥有
  •     “侍死如侍生”,反之亦无不可。看看古人对地下世界的想象,还是很过瘾的。现实所限,墓葬艺术不会再辉煌了,吧。
  •     抽丝剥茧,死亡的方式到逝去的生命,生不可见的壁画接地通神的博局微妙难言的石龛···汲汲营营的世界每一寸都在延伸向彼岸。
  •     拿到手。。挺厚的。。。书质也不错。。。就是亚马逊的包装太不给力了。。。拿到手时书都出来了。。。包装烂了。。。桑心。。。。
  •     最动人的,是对理论与方法的不断探寻。从最初的邺城规制到今天,大概至少经历了两次大的学术方向的转向了吧。如果以二十年来看,十年一个台阶,对于一个学者而言,非常难得了。期待更多的作品。
  •     只是翻看了一下 还没有细看~但是很喜欢
  •     春节期间,断断续续读完
  •     于我而言,比较有用的是第三编和第四编的前两篇。第一编第一篇以及第四编的后两篇能看见极明显的巫鸿的影子。其他文章则还是有郑岩以前那种虎头蛇尾的毛病。不过总体上好过《魏晋南北朝壁画墓研究》。
  •     外行看热闹。。
  •     这类书本就枯燥无味 除了当中的故事 如果你是想研究这个 当然很有意思 不然就只能看懂故事 技术不懂 郑岩个人画画功底还是不错的~
  •     Too much influenced by Wu.
  •     非常好的书!也很好读,很久没有在书店一站到底一读到底了。。。近四个小时啊,读完还买了回来。书的定价很公道。
  •     javascript:;
  •     超赞。掩埋在地下永恒的瞬间。献陵陪葬墓画工的假设和半掩门以及窥窗的部分都很有意思。
  •     郑岩巫鸿这几本书让人一窥三代汉唐的图像世界,好书~
  •     松松散散,可读性一般。
  •     浅薄的我并没有从中读出许多好来。可能需要重读。
  •     大概浏览
  •     kindle阅读的,四分给这本书,扣成三分因为kindle排版太差
  •     其实不是一本专著是一本论文集……略坑的是……和《从考古学到美术史》郑岩自选集》有几篇重复…排版比那个好,只是时间范围圈定了汉唐——如副标题所说。
  •     试读。论文式
  •     不失文采的学术。
  •     虽然如郑老师所言呈现的都是进行时,难免会有受材料限制讨论不充分之处,但每一篇都值得反复读、非常有启发
  •     听说这周不上我的稿子后一鼓作气终于看完了……有很多主题在邓菲老师的课上都有涉及,不过郑提供了更多的材料和前人研究。越来越觉得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方向!
  •     作者对历史的脉络把握很准,有深厚艺术史研究功底。
  •     一个个索然无味的具体论题。
  •     两汉到唐宋时期的墓葬艺术,主要写的是两汉至唐前。康业、王阿命刻石、邺城规制、半启门几篇比较感兴趣。因为是论文集所以系统性不是很强,不过前后颇多照应处一路读下来还挺顺畅的。
  •     她指明要这本书,我自己没看过……不过既然她想要肯定就有这本书好的地方
  •     谈霍去病墓石刻那边简直太好了!
  •     回到了那些老师把自己的研究抽丝剥茧的课上,真真的对我,影响深远。还有那一行引用,对我莫大莫大的鼓励
  •     角度很好
  •     郑岩先生去年以来出了好几本书,特别是自选集,可见他的研究历程。而这书集中于汉到唐八百年来的墓葬艺术,以其丰富的考古发掘经验见到的一手材料为出发点,读来相当真实可感。
  •     太学术了看不太懂啊。。。桑心了。。。
  •     古代艺术史研究还说难啊,要从偶然的考古发现中串出线索找出脉络,观察力,记忆力和推理能力什么的要求都挺高啊。书的可读性很强,读起来不吃力
  •     霍去病墓前石刻那篇还比较有新意~关于墓主图像其实还可以梳理长一点~邺城规制那篇太扯了
  •     送人的生日礼物!!翻了看看好像很深奥!!
  •     比巫鸿更接地气
  •     着重于史。。。。
  •     汉唐墓葬的现世关怀,厚葬对身后的关怀同样是现世的追求!“滇河”与“天河”的音转,颇为讨巧。
  •     我也被王阿命那篇吸引了------
  •     大部分都很好看,方法和视角很有启发。关注的核心不仅在于“表达了什么”,更在于“为何如此表达”。
  •     有意思。墓葬爱好者必读。向死而生。观看视角。汉唐太少。
  •     一本學術專著居然寫的如此引人入勝,文采斐然,讓我愛不釋手,對學術重燃希望!
  •     曾因桌上放有此书而被同事笑话~
  •     从不知道艺术史的论文如此好看。第一篇就惊艳,像是在看侦探小说,发现问题再尝试解释问题,海量信息处理再推理,慢慢靠近真相,也许还是离真相还远,谁知道呢。可以确定的是,那些石头承载的是历史长河里来了又去的普通人的情感,承载的是人类社会。
  •     很棒
  •     足足讀了半個月的書。準確來說是第一次接觸純粹講墓葬藝術的書籍,因此初讀的體會很微妙。整體來說全書并不十分系統,視角與研究方法均呈現一種階段性。但越讀下去明白這是一種探索。全書研究墓葬藝術并沒有停留於圖像、文字等表層比較,而是側重從現實與理想的深層思想層面分析漢唐墓葬中封閉與敞開的空間設計的根源。去切入作為“視死如生”觀念存在的理想的另一個世界,從這個角度去分析墓葬藝術是怎樣調和這兩者間的矛盾。研究方法與許多小點很值得重視。而窺窗與半啟門的段落更是非常有趣。
  •     今天終於看完了,很受啓發的
  •     中国艺术考古学的教材。。。
  •     墓葬-社会史,历史,以及艺术史。。
  •     总觉得观点太发散。
  •     关于墓葬研究的论文合集,虽然大方向分了四部分但还是内在联系还是略弱。关于邺城规制和半启门的论述非常有趣,王阿命那篇确实煽情了。以多种个例为主要切入点,康业墓那篇写的十分详细,配图和线稿都清晰明了,真是不禁赞叹于古人对死后世界的安排和想法。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