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火花

出版社:李毅民、 崔文川 科学普及出版社 (2013-01出版)
出版日期:2013-1
ISBN:9787110078648
页数:192页

后记

火花,即火柴商标,是一种小型广告宣传画、一种袖珍的艺术宣传品。它色彩鲜艳、格调明快,利用方寸之图生动地展现了大干世界,是增长知识、丰富文化生活的佳品,深受国内外广大收藏爱好者的青睐。    丰富多彩的火花文化,源于民间,秀于大众,描绘古今,气象万千。    火花的出现,与民生、广告文化密切相关。它记载着不同历史时期社会生活和文化的各种重要资讯,反映了丰富多彩的历史、地理、自然、人文、社会、艺术知识。收藏者从中能够感受到民风民俗、艺术文化的丰富内容和无穷乐趣,增长文化知识和社会阅历。火花上反映的文化内涵和人们生活经历十分贴近,可以带给人愉快回忆与无限向往。足不出户,思飞千里,博采万“花”,饱览古今。收藏火花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开阔视野,激发参与收藏、娱乐活动的热情,从而丰富自己的生活。    火花收藏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民间收藏门类,它所包涵的社会文化内容十分丰富。对火花收藏的研究包括以下一些主要内容:    1.图案研究,包括两部分:一是从艺术角度研究其美术、工艺特色;二是从文化角度研究其政治历史、地理民俗等知识。    2.分类研究,包括两部分:一是火花如何进行科学分类、定名;二是整理各种火花基础资料,进而编辑出版火花目录和图谱。    3.发展史研究,包括两部分:一是火花发展史;二是火花收藏发展史(涉及有关的组织、活动、人物、著述等重要内容)。    4.收藏技术研究,包括两部分:一是火花的收集与保存技术;二是火花版式、真伪鉴定等研究。    5.交流、交易活动研究,包括三部分:一是各种火花收藏刊物、图书的编辑发行;二是火花收藏研讨会、交流会的组织与提高问题;三是火花交易的价格原则、售让方式、拍卖活动等。    收集是积累,整理是学习,组集是创造。只收集不整理,只是一种简单的数量积累,可称之为火花收藏的初级阶段;只进行一般的分类整理,也只是停留在欣赏和求知范围,可称之为火花收藏的中级阶段;编组火花专题集,是火花收藏的高级阶段,因为它必须通过收藏者对火花本身及相关资料进行详尽的研究分析,并对专题内容和表现形式进行精心设计后才能完成。专题火花集能够体现收藏者的审美追求和创作个性,即使是一个相同的专题,不同的收藏者编组的火花集亦会有所不同。这是因为每个人对专题的理解和感觉不会相同,对藏品的选择和评价不会相同,对火花集的设计和编排不会相同,对资料的占有和研究也不会相同。再加上文化素养和艺术情趣的差异,制作出来的专题火花集,必然会有难易之别,雅俗之分,知识品味与艺术风格浑异。    在收集火花的多年里,崔文川要感谢这些像金子般的名字:国际城市文化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旅游文化学者邢晨声,西安市博物院副院长孔正一,陕西美术博物馆馆长罗宁,忻州市园林处处长宿辛禾,是他们的支持使崔文川能将自己的藏品在世人面前展示。同是火花收藏界的前辈同好季之光、夏富仁、韦清、李涌金、胡志伟、陈万堂、姜西海、夏志诚、翁仰刚、游开国、陈志均、樊踽、李树松、俞士芳、蔡博明、王安城、宋继先、赵汝永、李福昌,同辈好友李晖、李明、樊士杰、王晓岚、赵征宇、王建宏、钱辉、陈兴友等,以及苏联的莫洛托夫、英国的托梅、泰国的何荣川,以及美国、法国、荷兰、芬兰、捷克等国家的火花收藏家。几十年来飞鸿往来,交流藏品探讨心得,真诚地感谢你们。为此书作序的亚洲火花学会会长黄汉森前辈,十余年来对崔文川提携有加,他的帮助使崔文川在清代与民国火花方面的研究有了质的飞跃。    本书从火花展示的世界文化、中国火花源流、中国的传统文化、世界自然、科技、建筑奇观以及火花趣味品等方面,通过大量的文化信息和丰富多彩的火花,全面介绍了火花的发展历程及艺术特色。书中选用了1100多幅中外火花图案,所用的火花大部分选自崔文川藏品。本书具有知识性、观赏性、趣味性,可供收藏爱好者鉴赏,美术爱好者参考。    编撰此书的过程,也是我们学习和思考的过程。精美的中外火花,她的艺术魅力感染着我们,她的文化内涵吸引着我们。我们现在所做的只是在梳理,尽量弄清藏书票设计与发展的来龙去脉,盘点历史与传统为我们留下了什么。    本书的出版得到了科学普及出版社的大力支持,“趣味收藏”丛书主编林轩先生给予了热情指导。我们在此向各位专家和师友们表示衷心地感谢。书中存在的差错和不足,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李毅民崔文川    2011年7月28日

作者简介

《趣味火花》从火花展示的世界文化、中国火花源流、中国的传统文化、世界自然、科技、建筑奇观以及火花趣味品等方面,通过大量的文化信息和丰富多彩的火花,《趣味火花》全面介绍了火花的发展历程及艺术特色。书中选用了1100多幅中外火花图案,所用的火花大部分选自崔文川藏品。《趣味火花》具有知识性、观赏性、趣味性,可供收藏爱好者鉴赏,美术爱好者参考。

书籍目录

第一章火柴与火花的种类 一、火柴生产与包装 二、火花的分类 第二章中国早期火花述沧桑 一、清代进口与国产火柴所用火花 二、民国时期火花 三、火花上的吉祥文化 四、火花上的龙与虎 第三章新中国火花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火花 二、“文革”时期的火花 三、新时期的火花 第四章火花展现的中国传统文化 一、戏剧艺术 二、十二生肖 三、中国书画 四、文物艺术品 五、古代钱币 第五章火花展示的欧洲社会文化 一、民族服饰 二、早期军服、枪械 三、芭蕾舞、民间传统艺术 四、文化名人、文艺明星 五、田原风光与城市建筑 六、城徽与雕塑 第六章日本火花的历史风貌 一、民俗文化火花 二、浮世绘火花 三、反映日本近代对外扩张的火花 四、日本侵华战争时期的火花 第七章火花的文化特色 一、神奇的印度火花 二、火花上的非洲风情 三、体育运动火花 第八章火花上的大自然 一、野生动物 二、鸟类、昆虫 三、宠物世界 四、千姿百态的花卉 五、自然环境保护 第九章交通工具发展历程火花 一、汽车、火车的发展 二、船舶、飞机的发展 第十章幽默画火花 一、漫画火花 二、漫画广告火花 三、儿童生活常识 四、家庭幽默画 第十一章火花趣味品 一、火花上的邮票图案 二、连环套、拼图套、子母套火花 三、有趣的火柴盒 第十二章著名火花收藏家 一、名人收藏火花轶闻 二、扬州第九怪——季之光 三、火花文化传播者黄汉森 后记

编辑推荐

《趣味火花》,立意高远、图文并茂,以丰富的史料和信息诠释了火花展示的世界文化、中国火花源流及中国传统文化、自然、科技、建筑奇观、火花趣味品等内容。通过大量丰富多彩的火花图案,全面介绍中外火花的发展历程及艺术特色。

前言

火花曾经是世界上最风行、拥有爱好者最多的收藏品种。    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的百余年间,火柴是最普通的日常用品。在火柴工业盛行之初,精明的商家为了吸引购买,请来画师为火柴商标火花作画,题材涵盖了当时生活的方方面面:新闻时事、文化习俗、科学新知、市井琐闻,不一而足。由此,火花一度被称为“小市民的新闻报道”,其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可见一斑。    世界上颇具名望的火花社团有近40家,其中最著名的是成立于1945年的英国火花协会。该协会在世界各地拥有5000余名正式会员,经常在英国本土及国外组织火花展览、拍卖,该会出版的《火花手册》集全球火花之大成,内容丰富多彩。美国拉斯金火花(硬卡)协会是著称于世的另一个火花团体,这个协会比英国火花协会还早5年诞生,协会规定每年8月份的第三个星期为年会周。年会周期问,来自加拿大与美国各州的会员们相聚一堂,交换藏品,交流情感,尽情享受收藏之乐。美国的纽约火花总会在世界火花社团中也颇有声望。特别是最近的一次国际火花展览会上,该协会以其藏品珍奇,编排精美,文字优美、史料翔实而闻名于世。    我的青少年时代,正是火柴作为日用品被广泛使用的年代。我被火柴上的-火花图案深深吸引,因而爱上了火花收藏。我始终认为,火花是一个时代的商标产物,也是一个时代的广告产物,更是一个时代不可忽视的通俗文化产物。收藏火花就是收藏通俗文化史料,从而揭示各个历史时期社会、人文、风俗的特色和变迁。因为火花中包含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信息,也包含了生动鲜明的社会心态。    20余年里,我专注于中国早期火花珍品的收集,收藏的“吉祥古花专集”和“日本在华火花专集”在品种和藏量上都很可观。仅收藏的19世纪末期南洋一带华侨“货郎担”形象就达90余种之多。这90多种形象,都用一个母版印制,但因各地审美习惯不同、年代不同,“货郎担”的着装以及画面底色、字样有细微差别,而正是这些细微的差别,吸引我对火花图谱进行研究和解读。    我把19世纪末期流传于南洋一带的慈禧头像火花和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头像火花形成一个系列收藏,把日本“金太郎”、“桃太郎”的民间传说和“端午节”的传说形成另一个系列,又把“劝善文化”、“吉祥文化”的火花分别归类,把记录历史事件的火花,如记录郑和第五次下西洋的印度尼西亚的“三宝垄地方志”火花、记录“北洋舰队访日”的日本火花和流传于南洋一带的“劝戒烟”火花进行严格分类,以此理清历史,阐释内涵。    如果一位藏家搞不清一枚火花产生的历史背景、图谱的含义,就不能算是真正拥有这枚火花。火花收藏的妙趣就在于新发现、新收获。为了解读一枚火花图谱,常常要“逼迫”自己去研究更多的历史材料、走访各地火柴厂。收藏的乐趣因而超过了收藏本身。对每一类藏品进行研究、整理,最终以书籍形式流传是我所盼望的事。    火花收藏一直存在误区,很多收藏者一味贪多求全,不对图案进行解读。由于收藏者对火花图案的研究和理解不够深入,即使举办火花收藏展览,也不能将早期火花的来龙去脉和历史背景讲述清楚,更无法深刻认识其自身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这样,火花文化的内涵得不到很好的揭示和传播,而参观者只能走马观花地看一看,很难领略到其问的趣味。    一些收藏者收集的东西太多,来不及仔细研究,只是一片一片地放起来,杂乱无章。可以预见,后人面对这些杂乱的、含义不明的画片仍然不知其有何意义。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火柴被其他点火工具所取代。近20年来,人们使用火柴的概率越来越小,尤其是大中城市,过去在商店内作为供应必需品的火柴,已逐步从货架上消失,以至于不少“90后”的孩子已不知道如何使用火柴。这说明火柴正在从人们的视线中快速消失,而作为火柴商标的火花,也呈现出难得一见的景象。    随着21世纪以来世界各地火柴厂的纷纷关张,火花正逐渐淡出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记忆,它注定将成为一门“博物馆艺术”。有感于此,我认为火花收藏界应特别重视对火花历史背景、图案内容、文化价值的研究和宣传,这不仅有助于火花收藏者,也有助于向更多的人宣传火花收藏文化。因此,当我得知李毅民、崔文川先生合作编著《趣味火花》一书的消息时,既感到高兴,又感到亲切。两位先生是我多年交往的收藏朋友,他们在收藏研究方面卓有建树,现在又为火花收藏著书立说,值得祝贺。    回想起2000年参加西安国际收藏研讨会期间,我与两位先生初次相见。李毅民先生盛情相邀,让我将有关海外火花收藏的心得体会撰文。于是,我在当年《收藏》杂志的第6、7期连载发表了《从火花看日本的政局与满洲的关系》。2001年至2002年,我又与夏富仁先生合作撰写了《火花与吉祥文化》,在《收藏》杂志连载10期。崔文川先生既主编火花刊物,又举办大型火花展览,我应邀多次参与其中,受益匪浅。    《趣味火花》一书,立意高远、图文并茂,以丰富的史料和信息诠释了火花展示的世界文化、中国火花源流及中国传统文化、自然、科技、建筑奇观、火花趣味品等内容。通过大量丰富多彩的火花图案,全面介绍中外火花的发展历程及艺术特色。    书中的章节编排科学合理,读者从中可以领略中外火花各具特色的时代特征,全书给人以美的享受。书中的文字简洁生动,把世界火花发展的脉络梳理得十分清晰,其中有很多精辟的论述给人启迪。这是一本既有史料价值又有观赏价值的好书,值得我们关注。相信这本书的出版,对促进火花收藏的深入发展大有裨益,对扩大火花文化宣传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黄汉森    2011年6月28日于新加坡

内容概要

李毅民,笔名尕丁,河北冀县人,1950年生,高级工程师。1992年9月参与创办《收藏》杂志,曾任主编。现任中华全国集邮联会士、理事、学术委员,陕西省集邮协会副会长,陕西省收藏家协会副秘书长,西安市收藏协会名誉会长,中国当代十大名窑产业联盟秘书长。已出版个人专著、参与写作专著30多部。其中包括:《中国集邮史话》、《邮票辨伪》、《中国当代十大名窑艺术》、《趣味门券》、《趣味连环画》、《趣味门券》、《趣味藏书票》、《中国集邮史》(分章主编)、《中国收藏年鉴》(副主编)、《中国收藏二十年》(副主编)、《中国白·陈仁海瓷雕艺术鉴藏》(主编)等。 崔文川,山西定襄县芳兰村人,1967年10月生于四川成都。自幼喜爱收藏,以中外火花,藏书票为主。现为《艺术画刊》杂志主编,古吴轩出版社特约编辑,历年主持编辑出版书刊多种。为中国美术家协会藏书票艺委会委员、陕西藏书票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亚洲火花学会永久会员、《亚洲火花》杂志美术编辑,陕西省收藏家协会常务理事。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也会积淀在火花这种特殊的艺术形式之中。俗人凡眼,简拙自成。由于火花产生自民间艺术,伴随着时代步伐,承载着民族情感,因而火花如同一个民族的文化符号一样,具有鲜明的文化象征意义。 一、清代进口与国产火柴所用火花 中国的火柴发展可分为三个时期,中国的火花发展与之相伴而生,相伴成长,也分为三个时期。1865年中国开始输入火柴,因此中国火花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865年。1879—1922年中国出现火柴工业,这段时期的火花称为“早期火花”,这一时期的火花现在存世很少。1923—1949年是中国民族火柴工业发展的时期。1950—1958年火柴厂的火花沿用传统牌号,冠以“国营”、“公私合营”等字样。1923—1958年的火花被称为“中期火花”。1958年以后的火花称为“近期火花”,火花的图案有了很大变化,出现了卡花、套花等。近期火花按时间可分为“文革”前火花(1959—1965年)、“文革”时期火花(1966—1977年)、“文革”后火花(1977年以后)三个阶段。 图2—1是清末民初日商出口中国火柴所用火花。 在旧中国,火柴是舶来品。自1864年开始有火柴进口,时称“自来火”、“洋火”。火柴输入中国始见于1865年天津海关报告,其后两三年又陆续见诸各地海关报告。初期进口的主要是欧洲火柴,后有日本仿造运人,至1891年从原来的每年二三千箱增至10万箱。《李文忠全集》卷二十《译署函稿》载:“近来英、德、美各国运载来华,行销内地日广,日本仿造运人通商各口尤多。”足见此舶来品日增月盛,占据中国主要的城乡市场。舶来品的出现,亦刺激了中国的有识之士,遂创办自己的火柴工业。1878年前后,便有了民族火柴工业的萌芽,上海、广东、四川、天津、福建、浙江、山西、江苏、湖南等省市多有办厂生产。“盖因这项工业,不仅制造简单,不需复杂的机器和熟练的工人,而且所需资本不多,个人亦足以举办。加以政府的保护,不遗余力,故能获得发展。但这类工厂,当时一切原料皆仰仗外国……”(见祝慈寿编《中国近代工业史》第432页)。 图2—2是清末民初外商出口中国火柴所用火花、封标。 鸦片战争结束,约19世纪50年代前后,英帝国在中国开设的怡和、宝顺、旗昌、广隆、琼记等大牌洋行,都是靠贩卖鸦片在华发迹起家的。其中怡和等洋行也大量从事对华出口火柴的贸易活动。为了在华促销进口火柴,外国洋行纷纷出品具有中国民俗文化特色的火花品牌,借以博得中国消费者的好感,以利促销。 图2—3是清末民初外国洋行在华销售火柴所用火花。 1830年,法国的索利亚和德国的坎默洛对火柴进行了革新,用黄磷、硫黄和氯酸钾混合原料制成现代的火柴。1865年,火柴开始输入中国,当时称之为“洋火”、“自来火”、“番火”,台湾话至今仍称“番仔火”。中国第一家火柴厂建立于1879年,由华侨商人卫省轩投资创办广东佛山县巧明火柴厂。该厂虽然资金短缺,生产规模有限,每天仅生产数箱(每箱7200盒)火柴,但它毕竟是中国第一家火柴厂。1880年,有外资介人,上海苏州河南岸建立起规模略大的火柴厂,名日燧昌自来火局。接着福州耀明火柴厂、长春广仁津火柴厂以及吉林、重庆等地的火柴厂纷纷建立。截至1900年,中国共开设了19家火柴厂。 图2—4是外国火柴厂商出品的为慈禧太后祝寿等图案的火花。 慈禧太后又称西太后。1861年,其子载淳(同治皇帝)6岁即位,母凭子贵,她与皇后慈安太后并尊为皇太后,开始历史上著名的“垂帘听政”。1895年,慈禧六十大寿之际,正值农历甲午国难当头,她却广兴土木,大庆诞辰,极尽奢侈。1894年11月,日商为向慈禧大寿献媚,特出品“慈禧玉照”、“蟠桃祝寿”等图案火花。直至民国16年(1927年),日商东洋磷寸株式会社还在华以“中国火柴·南泰公司”注册出品“蟠桃祝寿”火花。 图2—5是清末民初以大清龙旗、—唤醒睡狮为图案的火花。1868年8月8日(清同治七年七月初一),在美国纽约州首府奥尔巴尼开往波士顿的一列客车上,迎风飘扬着一面美国人从来没有见过的旗帜——正黄的底色,镶蓝边,3米多宽的旗帜上飞腾着一条五爪大龙。这是在西方国家第一次升起的中国国旗——大清国的大龙旗。升起这面龙旗的,是清王朝向西方国家派出的第一个外交使团。这面旗帜引起了好奇的西方人的广泛关注。慈禧太后决定选用“金龙旗”作为国旗,通称“黄龙旗”。龙象征古老的中国。作为国家的身份和尊严,“黄龙”国旗正式展现在世人眼前,直到1911年10月辛亥革命后方才作废。


 趣味火花下载



发布书评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