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体关系心理治疗》章节试读

当前位置:首页 > > > 客体关系心理治疗章节试读

出版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年12月
ISBN:9787508440026
作者:[美]Sheldon Cashdan
页数:187页

《客体关系心理治疗》的笔记-第1页 - 简单的名词解释

简单的理解:客体=能够满足个体需要的重要他人
y=f(x): y是表象;x是客体;f 是内射操作和体验
q=r(y): y还是表象;q是自体;r是内化操作
所谓投射就是按照自己内心的表象去理解他人;

《客体关系心理治疗》的笔记-第59页 - 投射性认同

为什么人们允许自己成为投射性认同的目标?为什么接收者使自己服从那些只能导致愤怒和挫败的操纵?为什么他们就是不能在事情变得完全失去控制之前跳出来?有时候真的就是这样:很多破裂的关系都是投射性认同被推向极限的结果。但也常常不是这样:很多人不顾自己变得焦虑、抑郁和持久沮丧这一事实,继续呆在以投射性认同为特征的关系中,他们呆在关系中的理由通常是罪恶感、责任感或是对孤独的恐惧。
人们呆在以投射性认同为特征的关系中还有另外一个理由。每一个投射性认同都含有一个将接收者束缚在关系中的强有力的命令——一个承诺或一个威胁。对每一个投射性认同来说,都有一把刀刃上铭刻着“不然的话”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就是这种隐藏的威胁使人们即使意识到自己是被利用、被操纵的,也仍然留在关系中。
即使在正常的关系中,我们也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发现投射性诱导。在通常情况下,人们会诱导那些与自己关系密切的人以某种方式行为,这种方式会增强他们的异质性自体。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也允许自己“被利用”。健康的互动建立在互惠互利基础上,其中,关系的增强是一条双向的通道,在病态的互动中,通常只有一个人得到好处,因此另外一个人最终会感到自己被利用了。

《客体关系心理治疗》的笔记-第166页

童话故事是人类对世界本质的根深蒂固的信念的文字记录。

《客体关系心理治疗》的笔记-第11页 - 第一章之玛格丽特.马勒

客体关系理论中的四个关键问题:
1、从驱力模型渐变成关系模型
2、心理结构的性质和形成过程
3、心理发展的阶段(可以将此项看作时候第二项形成过程的详细解释)
4、对冲突与治疗的解读(应用层面)
再高妙的理论,也必须回答这四个方面的内容;
马勒观点:
对母亲的共生依恋状态————>稳定的自主认同
( 儿 童 成 熟 的 整 个 顺 序 )
三个阶段:
第一个: 自闭期
第二个: 共生期(看到母亲的面孔出现微笑反应)
第三个: 分离——个体化期 此过程有四个亚阶段
1,分化————出现陌生人焦虑(认生)主要围绕着知觉区分
2,实践————从开始爬到迈出第一步结束 ,身体上的分离 显示了心理诞生;
3,和解————语言出现,儿童的两趋冲突(探索外界与依恋母亲)和母亲 的母亲的趋避冲突(既给儿童以探索外界的情感支持又保持自己的坚定性)达成和解;
4,原欲客体恒定————形成对母亲稳定的内在表象(对母亲内射的积极面和消极面进行整合)

《客体关系心理治疗》的笔记-第76页

依赖的投射性认同起重要作用的另一个症状是恐怖症。有关这种困扰的一个有趣的人口统计特点是:遭受这种痛苦的人体大多是家庭主妇。但她们并不是普通的家庭主妇,她们是这样的女人:她们全部的自体感几乎都集中在她们的婚姻以及婚姻认同中。她们与她们的丈夫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她们的关系看上去很大程度上根植于依赖,并且她们花费大量的精力来确保身边会有一个人来照顾她们。当她们感觉受到任何威胁的时候,她们的反应都是将丈夫(或一个替代者)放在照顾着的角色中。这种行为的极端情况就是恐怖症。严格意义上说,她们是无法自己走出家门的。

《客体关系心理治疗》的笔记-第27页 - 客体关系心理治疗

客体关系心理治疗是否可能?对此问题的回答是:绝对可能!如果治疗围绕客体关系理论中那些本质上是关系占主导的内容进行的话,则就更有可能了。
客体关系心理治疗会采取什么形式呢?一种形式是,它可能将重点放在关系的病理上。个案不是遭受“症状”之苦,而是遭受凯瑟尔所指的“联系困扰”之苦。个案痛苦于没有能力与他人建立并维持令人满意的关系,而不是痛苦于无能力调和内在冲突。精神症状(焦虑、抑郁、身体主诉)的意义在于个案的关系正在恶化或正威胁着他的自体感。

《客体关系心理治疗》的笔记-青条之兰 - 青条之兰

《客体关系心理治疗》的笔记-第85页 - 如何使个案允诺参与

事实是,治疗尤其是处理困扰的客体关系的治疗,可能是一段艰难的过程。
在治疗开始的时候,我们可以将所有这些解释给个案听。这通常对治疗师的好处要多于对个案的好处。甚至是那些明白治疗会让自己面临困难的选择和艰难的时光的个案也并不真正明白这在经历上意味着什么。明白治疗是什么是一回事,真正去体验治疗又完全是另一回事。
因此,很多个案在治疗开始不久就开始担心他们把自己陷入了某种可怕情境之中。他们对发生的一切都感到不舒服,并且怀疑他们接受治疗的决定是否正确。他们常常会发现自己比治疗刚开始时更加焦虑。客体关系心理治疗的允诺参与阶段便是要处理个案感受到的不舒适,确保个案继续接受治疗。
。。
治疗联结在治疗早期阶段如此重要的另一个原因是其与治疗过程的后续阶段发生的事情有关系。个案即使能够克服治疗早期的恐惧和忧虑,但他们或许无法忍受治疗后期遇到的压力。如果要使客体关系心理治疗成功的话,个案将必须面对对他的投射性认同的挑战。由于这可能会极具挑战性,因此个案有时候便会想要离开治疗。心理病理和心理治疗的本性是这样的,变好的痛苦经常会比呆在病痛中的痛苦更痛苦。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在治疗的允诺与阶段发生的事情便非常重要。

《客体关系心理治疗》的笔记-第16页 - 第一章之奥图.科恩伯格

儿童的人际间体验是由N多的两极心理内在表象(自我——他人体验的内部对应物)组合而成;
两极表象=自体映像+他人映像+情感色彩(由特定的驱力状态指挥,当儿童与某一重要他人互动时,驱力被激活)
人格基础=N个两极表象的内化加工操作(三种水平)
第一种内化加工水平(低级):内射,自体映像和客体他人映像在混沌的情感状态中合并,同时有了正向或负向的意义;
第二种内化加工水平(中级):认同,自体感和客体感出现,情感反应趋于稳定,但仍未整合;(类似于克莱因的偏执-分裂心位)
第三种内化加工水平(高级):自我认同,不同的两极表象被合成整合的自体感觉,出现自体一致性;

《客体关系心理治疗》的笔记-第186页

《绿野仙踪》桃乐丝感到一阵愤怒与失望,她大声喊道:“你是一个非常邪恶的人。”魔法师回答道:“不,桃乐丝,我虽然不是一个很好的魔法师,但我也不是一个坏人。”说到这里,个案突然哭了起来,开始谈到她是如何必须成为一个特殊的人——一个魔法师——以便能够为她母亲而活的。“如果我不是一个魔法师,那么我对她来说就什么也不是了。”个案啜泣着说。虽然个案正在回应的是故事中魔法师,但,她显然在某个层面上也在回应魔法师对于好与坏的区隔。

《客体关系心理治疗》的笔记-第135页 - 第7章 第四阶段:结束

使用迎合的投射性认同的个体很少会意识到他们的行为实际上是操控性的

《客体关系心理治疗》的笔记-第59页

《客体关系心理治疗》的笔记-第164页

从事客体关系心理治疗扩展了一个人作为治疗师和作为人的弹性。它迫使你去探索你自己(你的自体)那些在其他情况下是不会被探索到的部分。体验个案的投射性认同以及位于投射性认同之下的分裂,会迫使我们去审视我们自己的内在分裂。我们与我们的个案并无什么不同,处理他人内心中的好-坏分割,也给我们提供了机会去考虑我们自己心中的好-坏分割。我们的个案为我们举起了一面镜子。如果我们愿意仔细观察他们,有时候我们能获得一幅关于我们自己更为清晰的图片。

《客体关系心理治疗》的笔记-第140页

《客体关系心理治疗》的笔记-第51页

《客体关系心理治疗》的笔记-第3页 - 第一章之克莱因

带着问题去学习无疑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
克莱因为什么会成为客体关系之母?
弗洛伊德研究成人,而克莱因治疗的是儿童。
问题:童年经历与成人人格之间到底有怎样的联系?弗洛伊德的儿童性心理发展是通过 成人案例推测出来的,那么直接研究儿童案例呢?
方法:游戏疗法。
结果:儿童使用大量的心理能量来建构他们的人际关系世界
结论:儿童的行为更多的受到他生活中的重要人物的情感的影响,这种影响更多的是以幻想而非真实的互动来生效的。与情欲冲动关系不大;母子关系是其他所有关系的原型;
偏执-分裂状态:所谓偏执,既是盲目执著的持续并且不能转换状态。对同一个人,爱的时候义无反顾,昏天黑地,丝毫感觉不到恨,等恨的时候是咬牙切齿,恨不能生啖其肉。
对于乳房(第一个真实的部分客体特点是时有时无),内射与体验的加工操作产生矛盾冲突的两极表象,儿童处理这种矛盾冲突的原始方法: 分裂;(一个乳房两种体验——>两个乳房两种体验)儿童不能想象一个东西怎会有两种感觉;
抑郁状态:一岁半以后,偏执-分裂状态出现逆转,整合过程出现:对同一个人完整叠加好坏两种情感,抑郁性焦虑出现。

《客体关系心理治疗》的笔记-第185页

我曾经说过客体关系心理治疗不是一种解释性的治疗,并不是因为解释本身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而是因为大多数重要的客体关系体验都是前语言期的。这就是比喻能够起作用的地方。由于比喻能够克服语言解释的局限性,因此它们能够提供给个案一种和分裂过程建立联系的方式,而这种分裂过程或许一直都是以非语言的方式编码的。就这样,它们成为接触那些“超越语言”的早期分裂体验的管道。

《客体关系心理治疗》的笔记-第61页 - 投射性认同:依赖

在成人客体关系中,依赖的投射性认同的显著特征是表达持续的无助感。通过这种模式与他人建立关系的人时常会说出诸如此类的话:
“你认为如何?”
“我应该怎么做?”
“你可以帮助我。。。吗?”
“我似乎无法靠我自己来做这件事。”
。。。
这类个体确信,要与他人建立成功的人际关系,尤其是与那些和自己有亲密关系的人相处融洽,关键要说服他们相信自己没有独自生存的能力。因此他们采用了儿童的情绪行为,并强迫(诱导)那些跟他们有关的人来照顾他们。
构成依赖的投射性认同的具体信息或沟通包括寻求建议,请求指明方向以及其他看上去是无关紧要的寻求帮助的表达。个案通常会锁定一个人,这个人可能是配偶、父母、朋友,有时也会是治疗师,并依赖这个人获得帮助和支持。这些做法从表面上看全都是无害的、温和的。但是在这些表面现象下面都是更为恶性的元信息传递。这些信息通常采取“我无法靠自己生存”这样的形式传递。使用依赖的投射性认同的人意图说服那些跟他们有关的人相信,如果他们觉得所需的帮助无法满足的话,那么可怕的结果就会随之发生。
这些结果是什么呢?元信息传递中的“不然的话”的本质又是什么呢?结果之一就是个体失去了控制。使用依赖的投射性认同的个体会乱发脾气,会歇斯底里的哭泣,情感会激烈地爆发,显示他们的生活就要从裂缝处分崩离析。另一个见常的反应就是抑郁。投射者感到他们被独自留下而从关系中退缩,并且变得沮丧。最后,投射者会出现自杀意图,甚至会出现实际的自杀尝试。

《客体关系心理治疗》的笔记-第36页 - 第二章 客体关系的发展

第一阶段:母性分裂
母性部分分裂:好乳房VS坏乳房
母性分裂:好母亲VS坏母亲
对应母亲的消失,儿童通过替代客体获得安慰和安全感
想象分裂:好母性映像VS坏母性映像(母性映像是外在客体母亲的衍生物)

自体分裂:好我VS坏我
(在自体分裂以前,婴儿对母亲的印象更多的是视觉上的,随着语言的发展,与母亲的外部对话渐被内部对话代替)
(儿童并不是以自体开始生活,而是在社交过程中在与他人的互动来构建自体,自体出现的显著标志是“我“的使用)
认同分裂:性 事业 婚姻 父母 其他
在自体感建立以前,儿童的心理公式: 母亲=我(母亲不见了,我就消失了——焦虑)
任何一种类型的分裂若没有得到有效的整合(对于一个孩子而言即没有得到“足够好的”父母),那么各种错乱即会产生。
各种未整合的情况:
母性部分分裂——只把人当作物体:恋物,恋身体的一部分,或对别人身体的某部分感到害怕。
从“母性部分分裂和母性分裂”到“想象分裂和自体分裂”实际是一个孩子利用客观世界的材料构建自己内心地图和表象系统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完成,意味着初级人生剧本的定稿,过去未显化的命运便开始呈现。

《客体关系心理治疗》的笔记-第8页 - 第一章之费尔贝恩

与克莱因不同的是:第一,他关注依赖在真实关系中的作用,而不是幻想;第二,坏客体是挫败拒绝儿童的父母内化的结果(由外而内),而不是死亡本能向外在投射的产物(由内而外);儿童发展三阶段:
婴儿期依赖阶段(共生,无自体感)
过渡期阶段 (中间阶段)
成熟期依赖阶段 (人我不同,承认差异) 费尔贝恩的论述中心在于依赖被体验的方式,以及儿童与母亲之间的依赖关系如何被结构化的并入儿童的自我之中
关键客体(母亲)表象三重区间 ——————平行的自我分裂产生的三种自我状态
1,令人兴奋的坏客体(通过挑逗引诱互动产生)—— 原欲自我(一直饥渴从未满足)
2,拒绝性的坏客体(敌意退缩的互动产生)—— 反原欲自我(憎恨和报复心)
3,完美客体(唯一与母亲良性互动产生)—— 中心自我(顺应环境的行为)

《客体关系心理治疗》的笔记-第121页 - 第三阶段:面质

治疗师如何回应个案元信息传递中的信息?简单地说,正确的治疗回应就是说“不”。通过面质个案建构关系的惯用方式,治疗师可以挑战个案投射性认同的真实本质。事实上,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要拒绝一个脆弱的人是很难的。。。。
。。
为了避免这一点,有些治疗师便退回到“解释”操作层面上去。。。
或许有人会不解,进行解释性活动有何不对呢?。。
反对在客体关系心理治疗的面质阶段做“解释”的一个更为有效的理由是,“解释”是依靠认知的、语言的方式来处理本质上主要是前语言期的问题的一种行为。奥格登认为:
“语言解释”存在的一个问题是,个案依赖投射性认同作为交流、防御和与客体建立关系的主要方式。这种依赖常常反映了个案当前无论是在心灵内部(作为内部对话的一部分)还是在人际交往中,都无法使用语言工具这一事实。结果,个案既不能理解也不能利用以语言的方式所提供的解释。
在客体关系心理治疗中,个案的大部分病理是以感受的形式存在的,因此就需要在感受的水平上被面质。个案是从自身所处于的关系中认识有关关系的一些东西的,而不是从对关系的分析中认识的。这并不是说不需要“解释”,只是说它不属于治疗的这一阶段而忆。
要认识客体关系心理治疗的真正优势,治疗师需要向个案传达一个明确的信号,即治疗师不愿参与到个案的病理中。治疗师既不能质疑个案的要求是否适当,也不能质疑个案是否有权利提出这个要求。治疗师不应该要求个案解释他的要求“意味”什么,也不应该试图获得个案提出要求的潜在基础。治疗师应该做的,也是必须要做的,是拒绝接受个案的要求。

《客体关系心理治疗》的笔记-第19页 - 第一章之海因兹.科胡特

自体感的建立:
起初萌芽状态————仅相当一套反射和与生俱来的潜能;
儿童很自然的关心一种积极的,有回报的自体结构的建立————自恋
两种自恋需求:
1, 如果他人认为我是好的,那我一定时候好的————炫耀自己的能力而受到赞赏,健康的全能感(外在的客体关系) ————>我是完美的,你必须欣赏我(自体映像,是于与镜像自体客体互换的结果);
2,母亲是好的,我要与她融为一体————对联系的健康的需求(外在的客体关系)————>你是完美的,我是你的一部分(自体映像,是与完美自体客体互换的结果)

《客体关系心理治疗》的笔记-第53页

《客体关系心理治疗》的笔记-第173页

《瓦西莉莎姑娘》相对于其他童话故事呈现出来的单一的“坏”来说,这在发展上是一个进步。它象征着儿童内心日益增长的意识,即好和坏能够在同一个人身上存在。在儿童开始意识到这一点之前,他们对于自体的感觉一直根植于一个原始的观念,即“好”如果要存在,则“坏”必须要被摧毁。如果儿童以及成人希望最终忍受存在于他们内心的“坏”的话,则他们必须超越这一观念。


 客体关系心理治疗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