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体关系心理治疗

出版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年12月
ISBN:9787508440026
作者:[美]Sheldon Cashdan
页数:187页

作者简介

《客体关系心理治疗:理论实务与案例》特色:系统梳理客体关系理论,全面呈现其历史起源和发展现状。作者基于其大量临床实践,归纳出客体关系心理治疗四阶段,对不同取向心理治疗师都具有实践指导价值。针对不同类型的个案,分别详述个案病理在人际关系中的表现、心理职师采取的不同干预手段。

书籍目录

译者序
序言
理论篇
第1章 客体关系理论:概论
梅兰妮·克莱因
费尔贝恩
玛格丽特·马勒
奥图·肯柏格
海因兹·寇哈特
捆绑的结
客体关系理论和心理治疗
客体关系心理治疗
第2章 客体关系的发展
分裂与个体的发展
第一阶段:母性分裂
第二阶段:想像分裂
第三阶段:自体分裂
第四阶段:认同分裂
第3章 客体关系病理学
投射性认同
投射性认同与客体关系病理
实务篇
第4章 第一阶段:允诺参与
治疗关系:改变的基础
如何使个案允诺参与
治疗联结与过早结束
情绪联结
建议和忠告
第5章 第二阶段:投射性认同
依赖
权力
情欲
迎合
结语
第6章 第三阶段:面质
治疗师的反应
个案的反应
关系的转变
第7章 第四阶段:结束
反馈
解释
解放
分离
成长篇
第8章 客体关系心理治疗师必须考虑的四个问题
如何处理治疗中的负面情绪
如何辨别反移情感受
如何渡过“面质”难关
客体关系心理治疗为治疗师带来什么
第9章 文艺作品中的客体关系心理治疗素材
儿童童话中的分裂
成人童话中的分裂
电影中的分裂
童话故事、双重自体与心理治疗

编辑推荐

  本书作者谢尔登·卡什丹博士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敏锐的观察力,并且是一位非常善于思考的人。基于对细微变化的洞察力以及坚决果断的应对风格,他向我们展现了大量真实而鲜活的临床案例,使我们通过案例不仅审视了个案,也审视了自己,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个案,了解自己,分析自己,从而更好地从事心理治疗的助人工作。

内容概要

  谢尔登·卡什丹(Sheldon Cashton)博士,美国麻萨诸塞州大学心理教授。著有《互动心理学》(Interact ional Psychotherapy)和《变态心理学》(Abnormal Psychology)等著作。

章节摘录

  如果用一个维度将所有不同的客体关系理论聚集起来的话,那么这个维度就是人际关系所承担的主要角色。对他人的需要有助于个体的其他需要的满足,因此它本身就是有动机性的。正如克莱因和崔碧屈(Tribich)所说:“客体关系理论是针对弗洛伊德本能驱力的动机概念做出的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反应。”格林柏格和米歇尔在他们的观点中也回应了这种思想:“关系模型将关系构象建构成存在的基础;所有人类的行为和体验都是关系的衍生物。”虽然一些客体关系学家在他们的理论中仍继续使用张力降低和原欲冲突的概念,但是大多数学者已经或明显地、或不明显地转向了关系的视角上。  这是人类研究道路上的一个重大转折,因为这不仅说明了人类行为是被与关系有关之物推动着,而且说明了人类精神本质上基本是关系的。心灵的构成“材料”多与关系的内化有关,而与原欲冲动和精神能量没什么关系。  要理解人类行为的动机以及他们对自己的看法,我们需要了解关系是如何被内化的,以及它们是如何被转变成自体感的。  在人类生活领域的各种不同关系中,最重要的或许便是与早期抚养者的关系了。客体关系理论家独特的、重要的且单一的论述是:基于适宜的早期人际关系,可以预测最佳发展和个体化。在多数情况下,这种早期抚养关系是与母亲建立的。因为这种关系占据了儿童早期生活的大部分时间,并且它与情感的满足(和剥夺)密切联系,因此客体关系学家认为它构成了所有后续关系的模板。  将重点放在作为儿童心理构成的重要发展力量的母亲身上,是与传统精神分析在强调点上的一个主要转变。在精神分析理论中,父亲占据了核心地位。通过使幼小男孩心理上产生阉割焦虑、使幼小女孩心理上产生阴茎嫉妒,父亲强有力地影响了儿童是否能成功地度过恋母期。而在客体关系理论中,儿童与母亲的关系则占据了主导地位。  将重点从父亲身上转到母亲身上,这意味着在重要概念上的重新定位。首先,它叙述了正常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重要体验和冲突类型。例如,亲密和抚养的问题逐渐使权力和控制的问题黯然失色。其次,在另一个层次上,它又提出了一些有关恋母冲突的重要性的颇具创新性的内容。对客体关系理论学家来说,前恋母期发生的事件对个性发展的影响比恋母期发生的事件更为重要。  这正击中了精神分析学说的核心。传统精神分析理论将促成最佳心理发展的关键点放在一个人在五岁或六岁时发生的事情上,但客体关系学家却将此关键点放在更早的时间点上。

图书封面


 客体关系心理治疗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7条)

  •     这本书第一部分介绍理论。在介绍理论的时候,它虽然也是按照重要人物分列的篇目,但是和那本“圣经”(http://www.douban.com/subject/1264923/)不一样,它没有把所有人的理论都钜细靡遗地列出来,而是按照工作时所需要的既定框架进行介绍。所以读起来非常有条理。先是比较主要的几个基本概念,然后投射性认同的类型。第二部分实务与案例,把客体关系治疗过程分为四阶段,配合个案简介,逐一介绍。关于理论的介绍,现在国内有不少文章散落各处,但像这种过程介绍还一直都没有出现过,所以这本书就有填补空白的作用,非常有意义。最后还有一部分,谈到一些零散的内容,比如艺术作品中的投射认同和分裂,客体关系治疗师的个人成长等等。在我看来这本书是非常有价值的,提供的结构非常成熟,值得留存一本作参考用。而且翻译的水平也比那本“圣经”好很多,句法流畅,可读性较强。节选自:http://www.studentstat.net/blog/?p=1606
  •     这篇写得很没有逻辑和条理的东西, 还是选择放上来, 可能是最近诉说的欲望有点强吧《客体关系心理治疗》这本书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阐述了客体关系的基本理念以及作为客体关系治疗师,在治疗过程中最常见的需要经历的几个阶段;能够真正做到为心理咨询一线工作者提供实践经验。客体关系理论的核心是分裂。在最早的时候,婴儿的世界是非黑即白的。婴儿无法接受一个人既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对于它最亲密的抚养者——母亲,尤其如此。婴儿会将母亲分裂成“好妈妈”与“坏妈妈”。“好妈妈”会及时回应婴儿的需求,在饿的时候提供乳房,在希望接触的时候给予拥抱,有求必应;“坏妈妈”不理会婴儿的哭喊,不回应婴儿的目光,十恶不赦。这是最初的“母性分裂”。除了将母亲这样分裂,另一方面,婴儿会渐渐地在母亲不在自己视野范围内的时候,对母亲进行想象,这是婴儿对外在母亲内化的开端。此时婴儿内化的母亲,同样是好坏分异的;此为“想象分裂”。当婴儿习惯于对母亲进行想象时,其内部对话逐渐增多,这意味着婴儿将外在母亲对其要求,内化到自己当中;婴儿想象母亲对自己的要求,开始出现“自律”。相应地,与“好妈妈”“坏妈妈”对应,婴儿内在出现“好我”与“坏我”,前者是母亲爱的,而后者是母亲不会给予爱的;此为“自体分裂”。进入儿童期后,随着社会化程度日益加深,个体开始在不同领域分化出了不同程度的“好我”与“坏我”,此为“认同分裂”。个体认同分裂的融合程度,与其此前各阶段的经历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并体现在之后的人际关系上。在了解到个体“好我”与“坏我”的分裂后,我想到了弗洛伊德人格理论的本我、自我与超我。对于一位“好我”与“坏我”的分异程度比较大的个体来说,其“坏我”可以说代表了个体认为的阴暗面,相应的特点可以是喜欢控制他人、依赖他人、自私自利等。个体之所以会有“好我”与“坏我”的分裂,可能是因为在他早年向重要他人表达了一些需求之后,并没有得到自己期待的回应,即使这些要求是合理的。个体无法和重要他人分离,因此只能对自身进行分裂,将“坏”的一部分独立开来。在我看来,这种“坏我”与弗洛伊德的本我有一定的相似性。本我代表了人的原始欲望,追求欲望的满足以及相应的快乐。然而人的社会化过程就是一个逐渐压抑本我的过程。虽然对于一个健康发展的人来讲,他在社会化当中学习的是怎样在社会允许的范围内表达自己的欲望;但对于很多人来讲,他们往往只是简单地把自己的合理需求压抑下去,使得本我无法表达自己。客体关系中的“坏我”与弗洛伊德的本我的相似之处,在于其需求导向,以及人对两者的态度往往都是压抑或者排斥的。另一方面,在“想象分裂”的阶段里,婴儿会对母亲进行内化,渐渐把外在现实母亲对自己的要求内化成内在想象母亲对自己的要求,可以称之为“内在的母亲”;这与弗洛伊德的超我有一定的类似之处。“内在的母亲”会对个体提出一些要求,只有符合这些要求,母亲才会给予爱和关注;而超我则会对自我提出要求,自我需要符合这些要求,否则就会受到超我的责备,乃至于外在的社会规范对个体的惩罚。而自我则是个体本身,在客体关系理论当中,他需要处理“好我”与“坏我”的关系,或者把他们分开,或者让他们融合在一起;在弗洛伊德理论当中,他需要平衡本我和超我的需求,在一定的规范之内表达自己的欲望,满足自己的需求。虽然在理论体系上,客体关系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有一些类似的地方;然而在实践上,两者的差异要比相似更为明显;这种差异可能也是客体关系理论和其它更多治疗理论所不同的地方——利用来访者和咨询师关系的改变,带动来访者其它关系的改变。在传统的精神分析当中,咨询师着重通过对来访者自由联想、梦等潜意识层面表达的解释,以及对其个人史、家庭史的追溯,向来访者展现其目前困扰背后的实质内涵。通过这种揭示,来访者对自己有了更多的了解,重新回想起过去被自己压抑的想法或者欲望。咨询师在此基礎上对来访者进行引导,让来访者接受那些被压抑的想法或者欲望,以及用合适的方式进行表达;而后这些念头就不会通过心理疾患的方式来表达,来访者的困扰得以缓解。对客体关系理论进行实践的咨询师与精神分析师最大的不同在于,前者尝试影响的是当下正在发生的咨询师与来访者的关系,而后者更多地关注来访者过去的关系给来访者带来的影响。在客体关系治疗当中,咨询师在建立好与来访者的咨询关系之后,会通过与来访者在咨询过程中的互动发现其日常生活中的关系模式——因为来访者很容易会在咨询室当中重现其日常关系模式。咨询师通过重塑自己与来访者在咨询室当中的关系,让来访者意识到关系的维持并不一定要用自己以前的方式,而可以有其它的形式。当来访者在咨询室中学习到了新的关系模式后,来访者会更有信心在日常生活中尝试这种新的关系模式。客体关系治疗相对于精神分析,更注重此时此地、当下的关系,而且不仅让来访者意识到自己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困扰,同时为来访者摆脱困扰提供了参考对象。另一方面,客体关系治疗与认知行为治疗也有很明显的不同。在认知行为治疗当中,咨询师按照既定的流程,确定来访者的目标症状(如错误信念、社交焦虑),然后针对症状本身提出治疗方案。咨询师以症状的改善程度作为治疗成功程度的指标。除了来访者的主观感受,咨询师会用量表等量化工具评估来访者症状的改善程度。认知行为治疗师与来访者的关系,虽然是治疗成功的基礎,但咨询师并不会对关系本身有过多的关注。在客体关系治疗中,咨询师并非在一旁指导来访者怎么做可以缓解他的困扰,而是以自己的深度卷入,在自己和来访者的关系之中探寻如何协助来访者。在重现来访者日常关系模式的过程中,咨询师需要成为来访者“投射性认同”的目标,并且通过体验识别出来访者“投射性认同”的类型。之后咨询师以自己与来访者的互动,尝试改变来访者的关系模式。整个过程当中,咨询师与来访者的关系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因为这是咨询师能否成功缓解来访者困扰的重要前提及必经之路。在客体关系治疗中,来访者与咨询师的治疗关系是治疗的核心。前面提到,在客体关系治疗当中,咨询师在过程当中深度卷入,发现然后改变来访者与自己的关系模式,希望让来访者意识到关系模式的多元性,使得来访者有机会将其与咨询师关系的改变,扩展到自己的日常生活当中。这种深度卷入对咨询师的要求十分高。成为来访者“投射性认同”的对象并不难,难的是在这之后,咨询师能够理解自己的情绪体验,以及辨别出这些情绪体验是来源于来访者的“投射性认同”,还是来源于这段咨询关系之外的地方。当咨询师对来访者的“投射性认同”作出判断后,他才有可能不像来访者生活当中的其他重要他人一样,在察觉“投射性认同”之后往往脱离关系。这并不是说咨询师本身就和一般人很不同——咨询师也有可能在一开始的时候对咨询过程中的愤怒、无力、内疚等负性情绪感到莫名其妙——而是咨询师有机会在体验到这些情绪之后,利用督导或者和其他咨询师交流的机会,相对更有可能对这些情绪有更深入的了解;而咨询师之外的人或者因为没有受过心理咨询训练,或者因为没有类似的交流机会,只能依据自己的经验对这些情绪进行反馈;这种反馈往往同样是负性的。当明确来访者的“投射性认同”类型后,咨询师需要做的是直接性的“面质”。在来访者的生活当中,当其“投射性认同”的对象发现了自己的处境时,一般的反应是愤怒而后中断关系。而在咨询过程中,咨询师同样需要直接向来访者表达自己的感受,而不是说要迂回地、间接地指出来访者的“投射性认同”。如果咨询师选择了迂回,便相当于中了来访者的“圈套”,即使咨询师有可能更早地意识到这点。“投射性认同”本身就是一种间接地达成自己期望的方式,当咨询师用类似的方式指出来访者的这一行为,在我看来是没有说服力的,也不会有效。尽管咨询师直接地与来访者进行“面质”,但这里最大的不同在于,咨询师进行“面质”的目的并不是要以此为理由中断与来访者的关系,而是想在关系之中协助来访者发现自己的困境。此时的困难在于,对于咨询师的“面质”,来访者会给予激烈的反应;如果咨询师在一开始与来访者建立咨询关系时,彼此的关系不够坚实的话,来访者有可能会自行中止咨询,重现其过往的关系模式。这样一来,咨询非但没有改善来访者的关系模式,反而对其进行了强化。只有在足够安全的咨询关系基礎上,咨询师的“面质”才有可能为来访者对关系的看法带来改变。另一方面,咨询师此时同样需要面对自己的情绪体验;在对“投射性认同”的面质中,咨询师很容易感受到与此前类似的负性情绪,例如内疚;因为咨询师的面质相当于拒绝了来访者的“投射性认同”,这种拒绝对于咨询师来说也并不容易。以上是对《客体关系心理治疗》内容的体会,以及结合内容与其他一些治疗取向的对比。此前自己对客体关系有过模糊的了解,阅读此书后,算是对客体关系理论有了系统的基础了解。实际上,我觉得客体关系理论不仅可以在咨询室当中应用,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协助人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如果我们从客体关系的角度出发,发现了自己或者自己身边的人固有的不太适切的关系模式,我们就更有可能对无论是自己还是他人的“投射性认同”有更好的觉察,有更好的反应,而不是在第一步就直接选择关系的结束,又或者继续维持让双方都痛苦的关系。
  •     我喜欢这本书对这个理论的论述——“过渡客体”。“过渡客体”,按照书中之意,是母亲的替代品,在母亲离开儿童的视听范围外时,像给予婴儿温暖与安全。又执行分裂的功能,承受起婴儿内心对于“好妈妈”和“坏妈妈”的冲突,所谓“客体被深情的拥抱,也被兴奋的损害”。以上理论的通俗例子,就是幼儿在妈妈不在时,经常由心爱的毛绒玩具陪伴入眠。他们有时深情的拥抱毛绒玩具,寸步不离,一旦玩具被拿走即失控的嚎啕大哭;有时却残忍的损坏它们。比如,被拔掉头发的洋娃娃、被“肢解”的变形金刚、被丢弃的绒布小熊,在幼儿身边实属常见。对这个概念感兴趣,是因为我常感觉到,包括自己在内的很多人,并没有完成客体关系中的分裂与整合。多数人,还停留在对“过渡客体”的极度依恋上。甚至,连有时对“过渡客体”的依恋,也被残酷剥夺。想一想那些只有抱着抱枕才能睡着的大龄青年吧!还有哆啦A梦系列的畅销以及那些父母:强行夺走孩子怀里小熊玩具,并且威胁再弄坏洋娃娃,就再也不给买玩具了。很多时候,我们对儿童的世界缺乏理解和关怀。是因为,我们小时候也曾经被这样对待。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 R749.055/2227
  •     结构清晰,内容易懂,翻译水平也很棒,很不错。
  •     http://www.docin.com/p-101672506.html很明显我不具备这样的素质~读了一半
  •     客体关系入门。
  •     写得賊拉好!
  •     第一次接触这类书籍,相见恨晚啊。客体关系阐述比较明确,对于教育孩子很有帮助,果然,作为父母其实有必要学习一些心理学知识。
  •     清晰易懂,有理有据
  •     相比精神分析关注原欲,客体关系理论更关注“人类客体”以及客体间的关系。个体发展过程中会经历母性、想象、自体、认同分裂。客体关系病理学专注于处理“投射性认同”,包括依赖、权力、情欲、讨好四种情况。治疗中,应先建立积极的参与,然后诱发投射性认同,并通过面质正式该问题,从而走向“好”与“坏”的统一。投射与移情的传接球游戏每天都在上演,值得好好玩味。
  •     一个合格的治疗师是不会允许自己的感觉凌驾于自己之上
  •     A
  •     心理咨询师并没有答案,他只有他自己。
  •     相对其他流派来说理论是简单的,但看得出来关键在于实践,实践的要求与难度是非常高的。
  •     2016-11-21
  •     客体关系的入门书籍比较好懂
  •     理论部分有点绕,后面写的非常深入。不错。系统地介绍了客体关系疗法
  •     0
  •     已购
  •     读过的介绍客体关系最明晰流畅的一本了。
  •     神书 把片段的认知串成体系了
  •     若与实践结合起来更易理解
  •     了解自己,认识他人。
  •     客体关系心理咨询师的功能,大约就是成为一个稳如磐石的存在,进入一段深入的关系之中,体验种种投射性认同,“不含敌意的坚决,不含诱惑的深情”,直至来访者能够将咨询师内化为一个“足够好”的客体,开启一段新的、健康的关系模式。
  •     跟《不要用爱控制我》一样极具启示性!第二部分是给治疗师的专业建议,没找到我期望的治病操作指南,看来这一切都要靠自己~哦,对了,我得的病是“依赖投射性认同”
  •     武志红推荐的,关于投射性认同的一切,同时适合略读和精读!
  •     在关系中认清自我。文字浅显易懂,适合所有的人。
  •     原来客体关系治疗也是那么“激烈”的
  •     爱你,只因你是你
  •     很好的一本书。全面的讲解了客体关系的理论体系。并且说明了实际操作时的应该注意的一些地方。 看了本书后你可以对客体关系心理治疗从理论到实际都有全面的认识。
  •     1519 读完投射性认同后发觉了很多自己的模式,背后一阵阵的冷汗,似乎我理性分析的部分还是太多了,用心去感受吧
  •     梳理了客体关系的理论和实践,入门比较容易明白,对自己也可以有所反思。
  •     翻译得好,比佛洛依德那套靠谱些
  •     前八章算是开启了一个新视野,最后一章对文艺作品中分裂元素的论述虽然不算新鲜,但视角略有不同读起来也挺有趣。
  •     好好读完对我来说有点费劲,努力中
  •     入门吧
  •     理论部分看得一知半解,实务部分写得挺好的,结合案例看的也更明白。可是越看越生出了一些关于这种疗法本身的疑问,在心理障碍的分类,面质的强度等方面感到不信服,可能是我不适合这种疗法的方式吧。于是明白了,选治疗观和选择世界观一样,找到最切合自己的才最信服,以使这种观念发挥出最大作用。
  •     不是很喜欢最后一部分
  •     一本一直很想买却在网上买不到了的书,还好后来看了影印本。
  •     不错!清晰明了的一本书!
  •     入门易懂,清晰明了。
  •     “自我系统“与“自体关系结构“区分了精神分析和客体关系理论,不过造成投射性认同四种形式的根源,还是安全感的缺失,这跟精神分析还是相通的吧。
  •     聚焦在二元关系的精神分析理论,实务性需要其他的书来加强
  •     作为专业丛书真的很棒
  •     思路很清晰。稍稍缺少温度
  •     当把心理学各派系都了解了一圈后,会发现其实心理学成为一门学科后,本身就有它绕不出去的矛盾。与此书无关,这本书通俗好读。
  •     难得的一本翻译这么好的专业书 有案例理论讲解不晦涩 有轻微扰动 学精分推荐看
  •     这类书容易陷入一种心法大于方法的困境,不过话又说过来心理咨询很大一部分都是不可言传的东西感悟全在个人。推荐读第一二章,后面就无所谓了。当然这是对如我般类似的业余者。
  •     看的电子版
  •     四种投射性认同:依赖、权力、情欲、迎合。
  •     再细读,再实践会更好吧
  •     我愿意点亮九十九颗星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