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抗者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12
ISBN:9787532752058
作者:[法]加缪
页数:339页

作者简介

加缪在他的小说、戏剧、随笔和论著中深刻地揭示出人在异己的世界中的孤独、个人与自身的日益异化,以及罪恶和死亡的不可避免,但他在揭示出世界的荒诞的同时却并不绝望和颓丧,他主张要在荒诞中奋起反抗,在绝望中坚持真理和正义,他为世人指出了一条基督教和马克思主义以外的自由人道主义道路。他直面惨淡人生的勇气,他“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大无畏精神使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不仅在法国,而且在欧洲并最终在全世界成为他那一代人的代言人和下一代人的精神导师。
如果说加缪一生创作和思考的两大主题就是“荒诞”和“反抗”,如果说哲理随笔《西西弗神话》是加缪对于荒诞哲理最集中的阐释,那么《反抗者》就是全面阐释他反抗思想的理论力作。笛卡儿有一个举世闻名的命题:“我思故我在”,把思想提高到人之所以为人、人之所以存在的唯一标志、唯一条件。加缪在《反抗者》中,则提出这样一个命题:“我反抗故我在”,将反抗视为人之所以为人、人之所以存在的标志与条件。是的,既然世界本就是荒诞的,对人的理想、人的愿望、人的呼喊只有冷漠的沉默与恶意的敌对,那么,人如果没有反抗,又何以为人?又与蠕虫何异?既然人生而荒诞,为了不至于自杀,为了在荒诞和绝望中寻出人值得活下去的理由,就必然要进行反抗。也唯有通过反抗这一条出路,才能最终体现出人之为人的尊严和意义。《反抗者》体现出来的精神和勇气,足以与《西西弗神话》前后辉映,足以为加缪“在荒诞中奋起反抗”的一生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书籍目录

引言反抗者形而上的反抗  该隐的儿女们  绝对的否定  拒绝得救  绝对的肯定  反抗的诗歌  虚无主义与历史历史上的反抗  弑君者  消灭神明  个人的恐怖行动  国家恐怖主义与无理的恐怖  国家恐怖主义与合理的恐怖  反抗与革命反抗与艺术  小说与反抗  反抗和风格  创造与革命南方思想  反抗与杀人  节制和过度  超越虚无主义

编辑推荐

  加缪在他的小说、戏剧、随笔和论著中深刻地揭示出人在异己的世界中的孤独、个人与自身的日益异化,以及罪恶和死亡的不可避免,但他在揭示出世界的荒诞的同时却并不绝望和颓丧,他主张要在荒诞中奋起反抗,在绝望中坚持真理和正义,他为世人指出了一条基督教和马克思主义以外的自由人道主义道路。他直面惨淡人生的勇气,他“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大无畏精神使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不仅在法国,而且在欧洲并最终在全世界成为他那一代人的代言人和下一代人的精神导师。   本书收录他的随笔散文作品。

内容概要

阿尔贝·加缪(1913—1960)是法国声名卓著的小说家、散文家和剧作家,“存在主义”文学的大师。1957年因“热情而冷静地阐明了当代向人类良知提出的种种问题”而获诺贝尔文学奖,是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诺奖获奖作家之一。
加缪在他的小说、戏剧、随笔和论著中深刻地揭示出人在异己的世界中的孤独、个人与自身的日益异化,以及罪恶和死亡的不可避免,但他在揭示出世界的荒诞的同时却并不绝望和颓丧,他主张要在荒诞中奋起反抗,在绝望中坚持真理和正义,他为世人指出了一条基督教和马克思主义以外的自由人道主义道路。他直面惨淡人生的勇气,他“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大无畏精神使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不仅在法国,而且在欧洲并最终在全世界成为他那一代人的代言人和下一代人的精神导师。

章节摘录

  一个文学家  萨德是无神论者吗?他人狱以前在《一个神甫与临终者之间的谈话》中是这样说的,人们也这样认为。他作品中最为残忍的人物之一——圣奉,丝毫没有否定上帝,而仅限于发展诺斯替派关于邪恶的理论,从中得出适当的结论。人们会说圣奉并非萨德。他当然不是。小说中的人物永远不会是创造这个人物的小说家。然而有些时机,小说家可能同时是他创造的所有的人物。因而,萨德作品中所有的无神论者原则上都提出了上帝并不存在,理由是上帝若存在的话,怎么会是冷漠无情、邪恶残忍的呢?萨德最杰出的作品以展示神的愚蠢与仇恨而结束。无辜的茹丝汀在暴风雨中奔跑,而犯罪的诺瓦瑟耶竞发誓说,她若不被天上的雷电击死,他便改信异教。惊雷终于把茹丝汀击死,诺瓦瑟耶获胜了,人的罪恶继续回应着神的罪恶。这样,不信教者的打赌便成为对帕斯卡尔打赌的反驳。  萨德对上帝的看法就是上帝是摧残与否定人的有罪的神。萨德认为,神乃杀人者,这种情况在宗教历史上并不罕见。人为何要讲道德呢?这个囚徒的第一个行动就是追求极端的后果。既然上帝杀害与否定人,那么没有什么可以禁止人去杀害与否定同类。这种愤激的藐视与1782年的《谈话》中表露的那种平静的反抗已毫不相似。他此时大喊:“没有任何东西属于我,没有任何东西来自于我。”他声言:“不,不,不论是美德还是邪恶,一切在棺材中都混而为一。”他心境既不平静,生活也不幸福。他说“他所不能原谅人的”惟一事情就是关于上帝的思想。“原谅”一词在这位大谈折磨的作家的笔下实不寻常。然而他所不能原谅自己的,正是他对世界绝望的看法与囚犯的状况所绝对反驳的那种思想。双重的反抗此后指引着萨德的理智:反抗社会秩序与反抗他自己。由于这两种反抗在一个受迫害者的迷乱的心灵之外的其他地方都是矛盾的,他的理智始终是含糊不清或者合理的,这要视人们是从逻辑的角度还是以同样的态度研究他而定。  既然上帝否定人及其道德,他也会这样做。但他所否定的上帝直到此时一直作为他的担保人与同谋。以什么名义?以他身上最强烈的本能即性本能的名义。正是对人的憎恨使他在监牢的铁窗后活了下来。这种本能是何物?它一方面则是本性的呼喊;另一方面是要求完全占有一切生命的盲目冲动,甚至以毁灭他们为代价。萨德以本性的名义否定上帝——他那个时代的意识形态为他提供了机械论的观点,又使本性成为一种毁灭的力量。对他而言,本性就是性,他的逻辑引导他走向一个没有法律的世界,那里惟一的主人就是欲望的难以限制的力量。那里就是他陶醉的王国,他在那里听到了最美好的呼唤:“让大地上一切生命都面对我惟一的欲望!”萨德的英雄们指出人的本性需要罪恶,它必须毁灭才能创造,人们毁灭了自己就会帮助它创造。这冗长的推论的宗旨仅仅是为囚徒萨德建立绝对的自由。他极不公正地遭到压制,于是渴求毁灭一切的爆炸。在这方面,他与他的时代作对:他要求得到的自由不是原则的自由,而是本能的自由。  萨德无疑曾梦想一个全世界的共和国,让扎美这个有改革精神的智者为我们展示了这个共和国的’轮廓。他向我们指出,反抗运动在加速发展,越来越不受到限制,其目标之一就是解放全世界。然而他身上的一切都与这个炽热的梦想背道而驰。他不是人类的朋友,他憎恶博爱者。他有时谈到的平等是个数学概念:人皆为等价物,迫害者拥有可恶的平等。他决心满足自己的欲望,因而必须主宰一切。他真正所完成的功业就在仇恨之中。萨德的共和国并非把自由作为原则,而是把不信教作为原则。这位奇特的民主主义者写道:“正义并不真正存在,它是一切情欲的崇拜对象。”  在这方面,没有什么比多芒塞在《小客厅中的哲学》中读到的那段著名的诽谤性文字更能说明问题。这部作品有个奇怪的标题:“法国人,你们若想成为共和派,便再努把力吧。”彼埃尔·克洛索夫斯基正确地指出,那段诽谤性文字向革命者表明,他们的共和国是建立在对享有神权的国王的屠杀之上,他们在1793年1月21日处死了上帝,便永远禁止自己放逐罪恶与批评有害的本能。君主制度在维护自己的同时,维护了建立法律的上帝思想。共和国完全依靠自己,品行在那里是不受约束的。可疑的是,萨德如克洛索夫斯基所希望的那样,怀有深深的亵渎宗教的感情,而这种几乎是对宗教的恐惧把他引导到他所陈述的后果。情况更可能是,他首先承受其后果,然后找到了适当的论据证明他向当时的政府所要求准许的品行是合理的。情欲的逻辑推翻了传统的理性,把结论置于前提之上。萨德在这篇文章中用一系列令人称绝的诡辩来证明诽谤、盗窃与谋杀是合理的,并要求在新城邦中容忍这些行为。他极其欣赏这些诡辩,从而心安理得。  然而,正是在此时他的思想是最深刻的。他以当时无与伦比的敏锐拒绝将自由与美德结合在一起。当自由是这个囚徒的梦想时,它尤其不能忍受任何限制。它是罪恶,否则便不再是自由。萨德对此基本论点从未改变过。此公宣扬的理论矛盾百出,只有在涉及死刑时观点是一致的,而且是绝对的一致。他这个巧立名目的执行死刑的爱好者,性犯罪的理论家,从来不能容忍法律所判定的罪行。“国家对我的监禁,在眼皮下执行的断头刑,这些给我带来的痛苦百倍地超过可以想像的一切监狱。”这种恐怖使他丧失了在恐怖时期公开表示出克制的勇气,那时他还勇敢地为岳母求情;虽然她曾使他人狱。几年以后,诺蒂耶清楚地概括了萨德所顽固捍卫的立场而不自知:“由于极度狂热的感情而杀死一人,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以一个可尊敬的政府的部门为借口,在经过认真思考后,冷静地让别人去杀人,这可是令人难以理解的。”这里所流露的一种想法为萨德加以发挥:杀人者应当以其人身偿命。可以看出,萨德比我们同时代的人更讲道德。  他对死刑的憎恨,开始是憎恨那些相当相信自己的品德或他们美好事业的人们,他们因此才敢于惩罚,虽然他们是有罪的。人不能同时为自己选择犯罪而为他人选择惩罚。应当打开牢狱,否则便证明自己的美德,但这是不可能的。人们一旦认可杀人,哪怕仅仅一次,就会普遍地认可杀人。按本性行动的罪犯不能置身于法律一方而不判罪。“若想成为共和派,便再努把力吧!”这句话的含义是:“接受犯罪的自由,这种自由是惟一合理的,并且要永远进行反抗,如同想得到圣宠一样。”完全屈从于恶会走向一种可怕的禁欲状态,这会使充满智慧与善良的共和国感到惊恐。这个共和国第一次的骚乱就焚烧了《索多姆的一百二十天》的手稿,可谓意味深长的巧合。它必然会揭露这种异端的自由,重新禁锢受到牵连的拥护者。这样一来,便使他有可怕的机会把反抗的逻辑推得更远。  全球共和国对萨德可能是个梦,而从来不是一种愿望。在政治方面,他真正的立场是犬儒主义,在他的《犯罪的朋友们的社会》一书中,他公然声称自己拥护政府及其法律,然而却打算违犯法律。这样,追随者们便投票支持保守派议员。萨德所思考的方案要求一种温和中立的政权。罪恶的共和国不可能是全球的,至少暂时是如此。它必须装出服从法律的姿态。然而,在一个只有杀人规则的世界,在罪恶的天空下,萨德以犯罪的本性的名义,实际只服从无穷尽的欲望的法律。然而,无限制地渴求他物,意味着被他人无限制地渴求。允许毁灭意味着自己可以被毁灭。因而必须斗争与统治。这个世界的法律不是别的东西,而只是力量的法律,其动力就是权力意志。  与罪恶为友,仅仅真正地尊重两种权力,一种是在社会中可以见到的基于出生偶然性的权力,另一种是被压迫者往上爬而捞到的权力,他们玩弄卑鄙的手段,终于和达官显贵平起平坐。萨德以这类人物来塑造其出身寒贱的英雄。这一小撮有权势者,这些被接纳入权力阶层的人,知道自己拥有一切权力。有谁若怀疑这令人生畏的特权,即使是须臾间,也会立即被贬斥,重新成为受害者。人们于是在道德上信奉布朗基主义,一小撮男人和女人由于掌握一种离奇的知识而坚定地自居于奴隶阶层之上。对他们说来,惟一的问题就是自己组织起来,完全地行使权力,以满足其惊人的欲望。  ……

图书封面


 反抗者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9条)

  •     像西绪福斯那样对一个毫无意义的人生仍不畏惧和空虚地活着可以说是一种毫不带贬义的浪漫态度。aber存在主义的伦理学,加缪的山,海德格尔的诗意世界都让人清楚分明的意识到,活着,不过是basic belief中的一种,仿佛你信天主而我修佛。故而,面对世界,在世界之中存在着,我活着,为何我不死呢?当人跌跌撞撞地不再没想到死,过一会发展到贪生的力量也无能为力时,这样一个为无意义设计的basic belief如何救人呢?其实存在主义的理论本身就被设定不解决他们吧,既然你没有虚幻的eros,befindlich又如此之弱。
  •     世界是荒诞的,人的存在是荒诞的,但加缪又说:“现在,重要的是生活”。这就是存在哲学;反抗存在的荒诞境况,反抗是人类的唯一出路,是人证实自身存在的印证。加缪说:“我反抗故我在。”这是一部揭示人类反抗自身生存境况的历史。《西西弗神话》和《反抗者》总而言之,是要人类获得自身的尊严、自信以及存在、存活下去的意义。伟大的作品处处充满创造,创造性的语言、创造性的思想,加缪乃展示出一个创造者的热情与忧郁。作为加缪思想最完整而集中的体现,《西西弗神话》和《反抗者》不易阅读,如果可以,应尽可能地多读几遍。但他在书中所揭示的人类的境况,足以令人震惊。正如其诺贝尔获奖辞“热情而冷静地阐明了当代向人类良知提出的种种问题”所表达的那样,当你发现自己就赤裸裸地站在作者所揭示的荒诞存在的境况之中,对周遭的精神奴役麻木不仁的时候,你的震惊可想而知。如果想摘抄书中的经典字句,那就摘抄整本书好了。对于存在。西西弗这个反抗天神的罪犯被认为是存在主义最典型的形象。永无止境的推石头,人们通常认为,西西弗的生活无望,充满烦闷的苦痛,就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下的生灵,永恒地担忧。然而,这正是存在主义思想最能概括的核心之处:西西弗正是在无止境地推石头期间,发现自己,发现自己的存在的意义。摒弃无用的希望和祈盼,但亦没有什么失望。生活是存在本身,人事,在人间解决,时间是永恒,可生命不是。总而言之,对个体而言,时间也不永恒。行动和体验构成自身的命运而非对未来的希望。认定眼前的一切,回想过去的经历,因为经历是确证发生的事件和实践。确切的,罗列的,清醒的,感受体验的。但存在本身却是荒诞的,如西西弗。所以,反抗。荒诞无处不在,唯有反抗以确证人类存在。反抗与虚无主义决然分裂,因为虚无指向不确定的未来。如果把《反抗者》当做一部人类反抗自身境况的历史,那么,它揭示了人类反抗上帝的神性,要求建立人的统治。尼采宣布上帝死了。但当凯撒建立了人的统治,又将人神化。要求绝对大统一的帝国,纳粹和希特勒忠于虚无主义的梦想,毁灭的是人类自身。于是开始反抗人的统治,要求人的合理性。这个反抗一直持续至今。可是,当历史的反抗走向了极端,从消灭神灵到纯粹的无神论,马克思及其主义出现了。这个被称为预言家的骗子,如今被人利用为欺骗和谎言的庇护伞。他总是指向未来,而什么样的未来,何时达到那样的未来却含糊其辞。当我们用几代,十几代人的努力也不能确定未来的出现时,对于这已经耗去的几代、十几代人是不公平的。唯物主义将人看成一个完全可以接受改造的机器,唯独没有考虑人性。我们可以得知,为何生活的周遭如此没有人性。反抗与绝对的自由要求决裂,与杀人和暴力决裂,因为反抗不以牺牲他人的权利为前提,不幸灾乐祸。革命和暴力、集体屠杀与反抗无缘。因为此种作为本身就否定了人的存在和价值。给反抗限定条件,是我们可以将《反抗者》当做一种思想命题的根据。我以震惊的姿态检讨了自己的生活,因为尤其在中国,我们被蒙昧教化了太久太久,这一代人、两代人,我们该如何清晰地认识到自身存在的荒谬,更不人道的是对现今的抛弃,转而追求虚无缥缈的未来。存在的荒诞的,荒诞永远存在,与人的合理境况相对立;所以奋起反抗,在有限制的反抗规范中反抗,反抗是要建立人的价值。不论怎样,我们不能因为在追求人的价值的同时去杀人,正如同,我们不能因为对一个所谓政权正义的理想而纵然屠杀持另一种政权政见中的生命。警惕,虚无主义和把人物质化、工具化的蒙昧教化与泯灭人性的悲剧,有时候它温和地发生,但唯独清醒它的荒诞性,才能激发奋起反抗的缘由和意志。投向未来是个错误,“现在,重要的是生活“。
  •     1.这本书的风格是特殊的,似是施宾格勒与阿多诺的混合,但抽掉了他们的黑格尔骨架,敷之以批判理论的血肉,或可名之“批判历史哲学”。2.反抗者的伦理也就是回溯革命的伦理,他是以“荒诞”概念从个人推及群体,从心理推及社会开始的。尼采预告时代的虚无主义之时,试图以绝望地自我肯定超越价值虚无,当它被接受为一种群体性学说时,却酝酿出种种将现世价值等同于绝对价值的机械论(“当他要求个人尊崇种群的永恒性并投入于循环的时代时,人们把人类作为种群的一个特殊情况,让个人屈从于这个卑劣的神明。他带着畏惧的声音颤抖地所谈论的生命,已堕落为适用于家庭的生物学。”P86)。黑格尔的历史哲学在此基础上,附加了一层混杂着宿命论与进化论色彩的”历史精神“说,从而把人及其种群巧妙地钉在“未来”的十字架上。(“他在世界的变化中恢复了精神的内在性,但这种内在性并非固定的……价值于是被推到历史的终结,在那时之前没有适当的标准来建立价值判断。一切道德均成为暂时的。”P152)马克思理论无疑是各种机械论中的翘楚,逞着十八世纪资产阶级乐观主义的余续,把经济决定论推向了极致(“《资本论》重新推出统治与奴役的辩证法,但以经济的自治代替了自我意识,以共产主义的来临代替绝对精神的最后统治”P222);此外,他还顺带指出了革命伦理与唯物主义的必然结合,无可避免地会导向历史投机主义的倾向。(P164-165)3.在轻松地指出这一系列历史的误会之后,加缪在引述大革命时期的圣鞠斯特、1848年巴黎公社和1905年俄罗斯革命恐怖份子的时候所流露的同情,都隐含着他对一种真正“正当”统治的形而上假设:它须是在假众人之手行必要之恶时,能把这种“恶”的道德公之于众的。“道德若仅仅是表面的,会吞食群众P141"(我们或许可以想象,尽管加缪是反对死刑的,但如若参与美国禁枪政策的意见,他会是站在反对的一方。)如果从历史学的角度看,加缪在找出极权社会的致命病因时,其时间分界并不在战前纳粹政权与战后苏俄政权的兴起,他的视野更为宽广,并试图以足够的逻辑整合力来串联“法奸”时期与“恶”妥协。(那种粗陋的求存自保的解释显然是难以搪塞过去的。)4.概言之,加缪发现自十九世纪明确地道出”上帝已死“后,”人“与”未来“的概念都可以用来反对人,他审慎地未予说出的,则是这个世纪被说到烂俗的”后现代“状态,“民主”“自由”“价值多元”等概念的堕落是很自然的。就此而言,这部作品迄今仍未得到充分领会,即在于托尼-朱特充满善意地对它重新发现,仍基于一种历史正确:它是阿伦特批判极权主义理论的先声,并且标志着那一代法国知识份子中被湮没了的向社民主义、自由主义转向的一个微弱信号。(实则在加缪的日记里,对于是否倾心倒向“自由”的价值,仍存疑虑。)他的发现在智力卓然的同代人当中没有引起适时的注意,究其原因,一在他的审慎,导致他没有推导出一个足镇视听的词汇;二在他的推理几乎都是在日常语言范畴内进行,进而也就不可避免地只能以”善“”恶““经验”“超验”等大词、陈词去趋近一种更富张力的平衡感。5.加缪哲学朝外的一面是苦的:在他坚决要杀灭的日常的希望里,是相信人的原初无辜的偏见;因而在背阴处它又是甘美的:他否认这是一种理应拒绝的诱惑。因而萨德、唐璜也在他的反叛者之列,他们是劝诱放荡的守德者。扩大到一种关照群体的哲学:仅仅对于人而言,一个自洽的世界是充分的。但我们并不适于据此把他同等于在自我道德的完满性中成圣的“反叛者”的添头,那与我们以现时历史价值的限度去追认他为自由世界的“皈依者”一样是一种过度简化。在那个他试图以艺术实践照亮其内部的世界里,也许仍存的是伊万-卡拉马佐夫式的秩序:那是一个只应以个性价值去廓清的群体,他们在数量上的损失标示着外部世界“公义”(在现代世界常化身成意识形态)的恒久欠缺,但不应想象这种乌托邦统治(内外伦理的调和)的一朝降临,能够豁免这个“少数群体”对于“公义”的责任。6.加缪对于马克思主义的批判因其克制,不追求停留于分析话语的表面,至今听来威力比起当代最时髦的西马学者也不逞多让(不妨和齐泽克并置):“资本家与无产阶级的对抗时特殊性与普遍性之间斗争的最后阶段,这场斗争引起了主人与奴隶的历史悲剧”(P227)“黑格尔与马克思所开创的反对形式道德的斗争再现于列宁身上,这就是批判无功效的革命态度。这场运动的最后结果就是帝国……伪革命的骗局现在有了它的公式:为了征服一个帝国,必须扼杀一切自由,而那个帝国有一天会成为自由的国土。走向和谐一致性的道路于是要通过全体性。”(249-256)"帝国的存在以一种否定及一种确信为条件:否定人的本性,确信人有无限的可塑性。宣传的技巧可以用来发挥这种可塑性,让思索成为条件反射……政治现实主义到了这种程度,不过是无节制的浪漫主义,追求功效的浪漫主义。“(260)”审判的世界是个圆形的世界,成功与无罪在那里彼此证明对方是真实的,所有的镜子都反映出相同的欺骗。”(265)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孤独即权力。
  •     看了一下午加缪。
  •     未读完
  •     花花公子是苦行的一种堕落的姿态&社会主义不过是基督教的变质版本
  •     抱歉,没读懂。
  •     我以为我看了一本革命前的动员红宝书。
  •     : I565.65/4021-3
  •     很多章还没读 艺术与反抗 反抗与小说 那两章很有共鸣
  •     加缪那是相当精妙啊
  •     太多的地方看不懂。。。。
  •     我反抗,故我们存在。“道德哲学”。
  •     如果说西西弗神话只是提出了一个想法,那么反抗者则是摇起了大旗!
  •     反抗和坚守一样不可或缺。
  •     学识思考如此鄙陋的我。
  •     文笔有些苦涩,读起来挺费劲的,但是写的还算是不错的。
  •     我反抗,所以我存在
  •     上次消沈就靠這的中英法三版挺過來的。
  •     我反抗!故我存在!——看过加缪的西西弗斯的神话对于他荒诞理论的阐述,这本是关于他的反抗理论,其实真不怎么理解他的存在主义相比于萨特那类。不过我是真的很喜欢他的那本局外人的小说。
  •     很喜欢加缪,但这版真是让人怀疑是翻译出了问题还是我的脑子出了问题
  •     很明显,受克尔凯郭尔影响很大。节制的放抗,有点甘地的味道,不想成为神,却要成为圣人的节奏吗?都是很理想的状态,美的像诗一样,却不痛不痒
  •     读不懂大概是我的问题。这翻译的用的都是什么心理扭曲的词句啊还有错别字?!
  •     真心不容易读懂,和《瓦尔登湖》一样难啃。
  •     我们每人要拉开弓接受考验,在历史中与反对历史中征服他已经拥有的一切,收获他的土地中贫瘠的庄稼与这片大地上短暂的爱,在这个时刻,在一个人终于诞生的时刻,应当舍弃幼年时代的疯狂。弓张开了,木头吱吱地响,在弓张开得最满的时候,一支箭急射而出,一支最刚劲的自由之箭。
  •     我都忘掉读完了 其实应该是读不完 - 我们不会为了生产不属于我们的存在而杀人与死亡,相反要为了创造我们现在的存在而活着,并让他人活着。
  •     这本书需要阅读量足够的时候再看,才能够理解。
  •     可以否认,却不能否定;可以否定,却不能避免。活着的人无法免于经受。
  •     也许作者最大的反抗就是把这么一本书给写出来了,真正的哲学思考总是散发着隽永,迷人,深邃,智慧的火光。书中有太多闪光的语句,精辟又新颖的观点。形散神不散,只有在有思想自由的传统的国家中才能诞生这样有原创性的思想家,我想他在写作的时候一定是经受过恐怖的沉默,嚣张的分裂,刺骨的剥削,纯粹的坚定。才能熔铸成这么一本“反抗”的书。
  •     生活在这样的“世界”,非常需要这本书
  •     一些篇章读起来似懂非懂,有待重新咀嚼,只能说自己粗粗野野
  •     加缪的哲学比大部头要好懂,但加缪实在太积极了,我就一直想不通西西弗到底哪里幸福。这本书主要围绕他这股劲头,写了虚无主义、自杀、艺术等,学到了不少东西。目前没感觉到这本书装订以及翻译的重大失误。
  •     我一直觉得加缪的书中有一种特有的气质,那种敢于在生命的荒芜中选择坚持自己的风范,就算所有人顺着风漂流,我也要逆流而上的感觉太让人感动了,不愧于是法国的良心
  •     2014.3.5
  •     翻译差的无法阅读
  •     六经注我的坚强和脆弱
  •     有这样一个圆形世界,成功与无罪在那里彼此证明对方的真实性,所有的镜子都反映出相同的欺诈,惩罚两个字在历史上从未抵达到如此崇高,这个圆形世界叫做审判
  •     其实 用了这么长时间跟着本书耗着 最后还是 不明觉厉吧
  •     冷静的加缪
  •     这个封面很可怕。贴纸什么的。
  •     太完美了
  •     故弄玄虚,长篇大论. 反反复复说的就是反抗. 大概我看得不是时候
  •     中二之王。
  •     对痛苦说 YES, 接受一切,同时接受极度的矛盾和痛苦,这就是主宰一切。屈服于荒诞绝非一个人的理由,加缪让人ORZ啊,总之,虽说一切宗教的,非宗教的信仰都会被其所否定的犬儒主义奴役。可是,我反抗,故我们存在。鼠疫潜伏在某个角落,然而我相信,我们可以反抗,并战胜它。
  •     略读……一开始很无聊,什么罗马奴隶1789,后来谈到马克思主义和宗教的相似《真理报》审不过的马克思文稿后半段,才算让我感觉有收获吧
  •     想起高晓松还远方和诗呢,这些只想逃避的文艺青年们,沉沦在你们的远方和诗里面去吧,只有纵情没有克制
  •     在我理解范围外!
  •     他是个温柔的人。
  •     “当我们重整旗鼓,投入战斗,在历史之中而又对历史置之不理,战胜我们自己已经拥有的那些东西,战胜我们自己领地里那微薄的收获,战胜那对大地的短暂的爱;此刻,当一个人终于诞生……将会飞出一支笔直的箭,一支不屈不挠的,自由的箭”
  •     加缪的作品在豆瓣上评分真高啊,又是一类我无法完全欣赏的作品。其实与文学类作品(如小说、诗歌之类的)相比,一直认为,我读论述、评论类作品,还是我一定的鉴赏力的,现在看来还是不行。只能说,作品不错,但印象不深。
  •     期末论文写到此处只想大哭 陷入"形而上"的虚无很危险 "荒诞的人只会耗尽一切 包括耗尽自己“ 革命与自杀可能是最有效的两种极端 but.........
  •     看了十分之一后终于可以下定论了:这本书的翻译和屎一样烂。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