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特伯雷故事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1983-2-1
ISBN:SH10188-328
作者:乔叟
页数:378页

作者简介

平装1.35元,精装2.05元


 坎特伯雷故事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关于三本书:Canterbury Tales, Decameron,Of human bondage.======================================《十日谈》早在初中就当淫书读过,借一本《坎德博雷故事》读读看——却是在“毕业之前穷尽借书卡”的念头下萌生。算一算之间,似有十年。这两本老气横秋的故事集,一直被文学史研究者拿来并列比较,除去其中一些共同的故事内容,更因两者强烈的时代特色——中世纪后期到文艺复兴之间,人们受制于基督的律例,但却开始蠢蠢欲动,不稍干些荒唐事说些荒唐话不罢休。两本都借用民间故事集的手法,假借事件之名行奇谈异论之实,但又无法全如《一千零一夜》的赤裸描写般无法无天;两本都嘲笑陈规旧俗,有教士的淫荡洋相,有悍妇的诡计魅惑,有老掉牙武士公主的费尽心机。对我而言,这两本书都是上海译文在我出生前一年所出“网格书”。十年前读故事书,震惊所谓意大利文坛三杰的Boccaccio所写,竟是如此欢场之事;十年后读坎德博雷,似曾相识,却开始对风流韵事如此轻描淡写大失所望了。曾经沾沾自喜,少女时代就读劳伦斯与老莎,比同辈要知文字之色。如今再惊世骇俗的故事都淡然,往来十年,竟不过是自己一直迷恋着老气横秋的生活与文字。Chaucer在1372~1373曾于意大利旅行,Decameron与Canterbury Tales两书间的相似性就引发了后人对他与Boccaccio之间交往的想象,不过,凡是故事集,不是写下异国奇闻,就是记录坊间插科打诨的段子罢。中世纪后期天主的恩威依旧,甚至因为摇摇欲坠而更生束缚之能事,但越在道德律例的轮下,世俗阶层更是要在语言上变本加厉,如脱缰野马(这本是福柯在《性史》中所讲的道理——权力对行为的压制,反而生产语言的感官刺激)。Chaucer随Boccaccio,用了类似的故事,大抵也是当时民间盛传的段子而已。细细比较两书,很快就会抛开由怀旧引发的熟悉感。如果将Decameron看成净化了《一千零一夜》那些是非不分的情节与露骨艳情描写的基督教世俗版,那么《坎德博雷故事》则像是毛姆《刀锋》的先驱。Boccaccio的用意还是在大肆讲故事,用不同形状的传奇宣扬新道德,嘲弄教士、妒夫与痴情汉;Chaucer却是个观察者,他隐藏在形形色色的人之中,通过每一个故事揭发讲故事者的性格、秘密与欲念。七女三男远离黑死病的魔爪,躲在佛罗伦萨的乡间撒欢,这一“与世隔绝”的境地标示着Decameron中世纪的宗教性文化传统,这当然是Boccaccio有意的摆布——“七女”代表女子世俗/精神的七种美德,“三男”代表人类思维中的理智、精神与欲望的三分;“十日”暗示着世俗/宗教生活的规则。故事随每日不同的命题展开的Decameron给人工整对称的美感,其格局不知是受经院经典的影响还是来自于意大利美学的思维方式。十日过去,人物渐渐被忘却,故事在Boccaccio的手中成了哲学命题的旁征,剩下的只有隐喻。Chaucer的故事却是人物的注脚,不同阶层的人因为朝圣之旅聚在一起,用讲故事的方式吵架消遣。磨坊主嘲笑管家当了王八,管家气呼呼地用磨坊主被青年学生戏弄的故事还击;游乞僧指桑骂槐,在他的故事里,教堂杂役被魔鬼掠去了灵魂,而杂役则讽刺游乞僧到处骗财,最后反被老人捉弄。每个人讲故事的方式也是大相径庭,武士沉浸在中世纪传奇的浪漫熏香中,商人水手的荤段子多是活泼而下流,女修士道貌岸然以布道的方式讲索然无味的牺牲故事,Chaucer本人也在其中,他将自己描写为一个沉迷于对仗古诗的文学青年,押韵的故事刚讲不到一半便被人不客气地打断。每个人的说话当时与故事内容都成为那个阶层的另一番描绘。Canterbury更像是现代意义上小说的模样,它的本身就是一个故事,一个各阶层群像的大集合。到底是英国文学的传统,还是偶然?——毛姆的Razor’s Edge与Canterbury Tales之间有相似的手法,通过人物叙述的经历表现个性,对抗性的群戏,通过人物比较而非情节来为主角标定命运——这是手法的类似,或者不过是我醉心Maugham小说的牵强发现?于我而言当然不得而知。有趣的是,五百年后,同样一片岛屿,这个写故事的人将Canterbury看作其“人生的枷锁”。Of Human Bondage同样是关于“坎德博雷”的故事,只不过这次,是一个人,一生,历经的种种困惑而已。五百年前Chaucer让林林总总的人走向一场“朝圣之旅”,而他们途中所述种,却似在心灵之上划出一条与旅程方向相反的箭头,一首因叛逆而倒着跳的圆舞曲。五百年后,Maugham,用克制写下其长达三十年的朝圣之旅,从身体到心灵都挣扎着要从坎德博雷的原点中叛离。Canterbury不再单纯是基督教教义的束缚,在世俗化、个体化后的世界中我们见证了更多的枷锁——身体、欲望、从众、屈从于生活的脆弱。而更重要的是,Chaucer的故事在到达后曲终人散,Maugham却为自己编写了一个不属于他的结局,选择甜蜜的枷锁,而不再是漂泊与出走。Chaucer在晚年用最后一篇牧师的训导作为故事结尾,成为Canterbury Tales的反悔词,他祈求天主对其叛逆的宽恕。而Maugham在菲利普向莎莉求婚的最后一章前引用了Luke gospel的一句话——“赦免他们,因为他们所作的,他们不晓得。”这是菲利普选择宽恕他一生的所爱与所恨——米尔德丽尔——的所想,这也就是宽恕他自己的欲望本身,这可看作Maugham对菲利普走向婚姻(而非出走塞尔维亚)的一个交代吧。叛逆的圆舞曲,最终是和解,与天主规训的和解,与自己脆弱欲望之间的和解。在曾经的我看来,这也许应被成为“妥协”。那时,我与Decameron是投契的,喜欢用概念去挑战,喜欢“反抗”一词背后的青春激扬;而十年之后,我仿佛更欣赏残缺的Canterbuty Tales,故事未能讲完,不要紧;一本书到终点,改了初衷,也不要紧。因为后者更现实,而前者,只是学者们高调的想象。坎德博雷,是多少人与自己人性之缺的对抗与疏离,又是多少人对自己生来畸形的一条腿的释怀。曾经我欣赏叛逆,如今我欣赏叛逆后的妥协,仿佛认定这是我叛逆圆舞曲的最终章。

精彩短评 (总计31条)

  •     有教育意义,由神学到人学.巴斯妇的故事(女人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屁股上会长毛吗?是译者没有生理知识吗?时代使然.
  •     书很有趣~~ 乔叟所作诗中的形容词的运用很值得学习
  •     原作是由韵诗和散文写成,奠定了英语言的基础。方重乃正经乔叟学者,其译文全部采用散文(炼金术细节和最后一篇教诲辞,译者认为琐碎未译),译作时间从三四十年代起,用词略“生疏”。乔叟故事取材广泛(有的直接抄袭《十日谈》或伊索寓言等作,但也有没有完成的故事),但取舍不精,水平不一。鉴于乔叟到意大利直接与薄伽丘、彼特拉克交往过,用当时并不十分流行的英语以故事集的方式写成此书,大有尝试之意。在叙述中,每每插入教导或相关小故事,偶又从故事中跑题,故事宗教味较《十日谈》浓得多,总体上算不上一次很好的阅读体验。
  •     泼辣
  •     三观不正
  •     文艺复兴时代,那是一个奔放的时代……
  •     根本找不到阅读的乐趣,文辞太啰嗦了,就像《堂吉诃德》
  •     不列颠岛的十日谈,少了好多"床上的玩耍",多了些布道寓言和道德说教。
  •     干嘛这么多说教?不过好像乔叟的贡献更重要的不在故事
  •     黄色故事集
  •     比The Decameron深沉的多
  •     代表社会万象的朝圣者的传教
  •     又名:幸福婚姻指南
  •     从英雄山淘到的旧书。
  •     宗教神话+民间故事+寓言典故,正经人讲的故事都很无聊,有聊的故事讲的人都不正经,除了乔叟本人讲的梅利比和夫人慎子的故事。故事中关于如何纳谏和处理矛盾的大量建议,如今读来仍让人受益匪浅,值得反复研读啊。
  •     有的故事真的是...funny...
  •     英格兰十日谈。此版译名十分离奇,如希西厄斯、易宝丽塔、黑勾利斯、西比渥云云,几为平行宇宙。
  •     读过英文原版了,故事集跟那个时期的英国,欧洲, 一样,总是那么多宗教色彩。去掉宗教,他们的文化,都少的好可怜。
  •     伍尔芙说作家有两种,一种是牧师,拉着你的手把你领到神秘殿堂,一种是普通人,把教义包藏在血肉之中,描绘整个世界,既不强调好的也不剔除坏的。华兹华斯、柯勒律治是前者,乔叟是后者。
  •     让人神往的中世纪。
  •     读完后唯一的收获是——一定要去读原著。
  •     我觉得历史意义大于文学价值。
  •     书中讲故事的个人比他们讲的故事更个性鲜明更吸引人。或许原著押韵的古诗体读起来才可以感受那种韵律和乐趣。
  •     方重老师超随便,译得烦了,性子发将起来,说省就省,“此处不赘述”。注释还是很有水平啊。以前读过,这次写论文重看,发现真是有很多受彼得拉克和薄伽丘影响的故事,内容相近乃至相似。觉得原文应该在结构上做了很多诗体变化,看不出来还挺可惜的。
  •     中世紀故事會。鮮活的生活,多姿的中世紀 傻瓜才認為中世紀教會約束如清教徒自律一般,寫下中世紀後期解脫束縛的豬頭話語
  •     高中读过,忘记谁翻译的了
  •     1983年2月新1版
  •     不知道为什么没有我想象那么长。神作。大概乔叟讲故事不如薄伽丘,故事有点虎头蛇尾,但是有一种很可信的感觉。
  •     我能违背自己内心坚持读这本书,但是不能违背自己的内心去喜欢这本书。
  •     很多圣经希罗典故。
  •     被昆德拉误导导致我以为坎特伯雷是奇幻和荒诞的先驱,结果竟然是十日谈型,可惜英国人写书没有意大利人放得开呀,看看人家薄伽丘,小时候欲求小淫书而不能天天在左拉和十日谈里猎奇。说回正题,整个故事的双层结构,虽然明显故事中的故事更重要,但是较于十日谈,坎特伯雷优秀的地方便在于在“第一层”故事中寥寥数笔所体现出来的人心和由每个人所讲的故事体现出来的人物的气质和形象,所以即使读到枯燥乏味的修道院故事也要耐心,因为这不是短篇小说集,而读到很不爽的地方比如“格里库尔”那个故事时也要忍住,因为不是乔叟本人在说话。他很完美地做到不漏声色,也很完美地做到了在一个叙述中用语言和故事本身展现叙述者。顺带,翻译里很多比喻句都让我觉得很俗气很奇妙,原文似乎是五步抑扬格,想来肯定是很古板很陌生的词汇。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