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库1403

出版日期:2014-6-6
ISBN:9787513314403
作者:张立宪主编
页数:317页

作者简介

本辑《读库》一共包含九篇文章,《托口遗梦》,《稻米歌》,《咱们学生》,《撂地卖艺》,《秋风秋雨》,《六朝遗石》,《“一扫米英之色!”》,《边裁囧境》以及《办你的学习班》。
托口水电站是湖南省在建水电站中规模最大、建期最长、移民最集中的一座。如今水电站已经建成蓄水,托口,这个因沅水流过而生的千年古镇,已永沉江底。从2009年起,旷惠民开始拍摄托口古镇的搬迁与消亡,用相机记录下古老生活方式的破碎、繁华河街集市的衰落、众多豪宅大院和宗祠庙宇的破败,以及那些即将消失的文化与习俗,追寻少年时代的记忆,留下了一批珍贵的影像。《托口遗梦》选登了其中六十幅图片。
《稻米歌》是绿妖继《果蔬吟》之后的第二篇台湾现代农业考察笔记。因为粮食的特殊性,为保持粮价稳定,粮食采取特许经营制,粮商需进行登记并取得牌照。因此,相比于台湾的蔬果有多种销售渠道,稻米的销售渠道相对单一;同时人们消费习惯的改变也加剧了稻农的困境。稻农在通往现代化的瓶颈中挣扎,在政策失灵之地,自行寻求新的出路。
艾苓是姜淑梅老太太的女儿,也是老太太的写作老师。她在绥化学院上学毕业,然后又回来工作,《咱们学生》里讲了一些她接触的年轻学生的事。
张永熙先生艺名张宝康,出生于民国十一年(1922年),师从赵少舫,跟随师父及诸多相声前辈行走全国各地鬻艺为生。《撂地卖艺》是由他口述,吕海云整理的。他说,拿笸箩收钱也有规矩,手心朝下,中指食指在内,三指在外,因为手心朝上就成了要饭了,我们凭本事吃饭,卖艺并不是乞讨。
时代的悲情、忧伤,个人生活的苦闷、彷徨,加上天性的刚猛、好强,共同锻造出独一无二的秋瑾。她好像横空出世,实则早有伏笔,其来有自。王鹤的《秋风秋雨》带我们再次回顾了这位鉴湖女侠。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古建筑最精华之遗存,可以扼要概括为北朝石窟与南朝陵墓,二者一北一南、遥相辉映。比之北方石窟遗存的浩浩荡荡,南方的六朝遗存却是稀若星凤。然而这些荒冢遗石,不论是神道石兽、石柱、石碑,或是地下墓室,皆有众多极富趣味的话题可供讨论,包括其在中国建筑史中的渊源与流变,乃至于同欧洲、西亚、印度古代建筑及雕刻之关联,不一而足,十分耐人寻味。王南在《六朝遗石》里详尽地做了这样的比较。
日本对于英语这种外来语的抵制运动,开始于中国抗日战争爆发以后的1940年左右,当时英美等国对中国政府的支持,引起了日本国内“爱国组织”的反弹和憎恶。从这一时期开始,日本国内开始涌现出一种对外来文化,尤其是英美文化的排斥风潮。章骞在《“一扫米英之色!”》中列举了一些例子,希望让大家了解到战时日本社会上的些许意味。
足球作为世界第一运动,不仅有无限的精彩,也有无休止的争议。足球裁判以同样的衣着和运动量毫无违和感地融入比赛,更有大把的机会可以上蹿一线成为故事的主人公。咏鹏在《边裁囧境》跟我们说了说裁判到底会面临怎样的窘境。

书籍目录

1-73     托口遗梦  旷惠民
74-131 稻米歌 绿 妖
132-157 咱们学生 艾 苓
158-176 撂地卖艺 张永熙 口述/吕海云 整理
177-205 秋风秋雨 王 鹤
206-286 六朝遗石 王 南
287-294 “一扫米英之色!” 章 骞
295-307 边裁囧境 咏 鹏
308-317 办你的学习班 余 斌


 读库1403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这一本看了更长的时间,中途考了一个试,作为日常复习的调剂,看了前两篇。水库移民那个,早先爸爸就念叨过三峡、黄河上游某水坝等等事件,从电视上看得。其实我在成都周边也看到过“静态”的过程中及水淹后。某次出游,路过一条烂路,周边是拆了一半的房屋和闹哄哄的工地。大致是大渡河的一段,在山间筑坝成湖。新路已经修好,在我们头顶忽隐忽现;老路要被淹了,遂不再维护,SUV走的还算顺利,我们的车则需要一路小心避让。一路上惶惶的感觉。离市区很近的湖,都是钓鱼的好地方。选的窝子往往是水边一块凸起,经常有大石堆砌的痕迹。枯水时仔细观察,是坟。碑文一般无法辨认,只有轮廓可知哪里是正面,哪里是堆起。我们站在坟上。。。钓鱼。考试完,积存了一堆想看的电子书,历史经济思维心理,一堆剧,纸牌屋真探doctor who。还要找工作。大家穿插着来吧!小时候在奶奶家“渡假”,穷极无聊,冯巩牛群的一盘相声反反复复。电视里,也还尚有传统相声的影子,对于撂地卖艺这样的讲述,饶有趣味,拉拉扯扯回到那些个穷极无聊的假期。六朝遗石里的照片儿,那些散落无主的石兽们,或立或躺在稻田荒野厂房操场,落日的时候蹲在旁边,能不能看到隐藏在石头记忆里的送葬画面?边裁哦~苦逼的小众们,难得会看到他们视角的叙述,苦中作乐,为这么一个野蛮游戏把守着莫名其妙的文明规则。
  •     ——观《稻米歌》 台湾现代农业考察笔记之二 绿妖 读库1403 P74——P131一、农业规模经营之条件分析1、经济效益之驱动1)当地稻米供过于求,稻米过剩,稻农经济陷入困境,促使新的经营方式诞生。粮食过剩的主要原因有:第一,以化肥农药为主导的”绿色革命“带来稻米丰产,带来的粮食过剩;第二,台湾当地人饮食结构调整,对稻米需求的大幅缩减,由1966年每人137.4公斤降为48公斤;第三,WTO之后进口大米入侵,加剧台湾当地稻农陷入困境。2)规模经营之效益:一公顷一期赚三万元,十公顷地30万元,除以6个月,月均5万元;若5公顷,则月均2.5万元,则与工厂上班打工相当,因而规模经营至少要5公顷以上,才有称成本效益。2、农业搭上机械化大潮,规模化经营,降低成本,竞争力增强1) 从整地、耕耘、插秧、收割、及后期稻米加工均有大型机械相应配置处理,提升了生产效率2)农机资金来源,台湾当局给予补助,以及农会提供的低息贷款,以及土地私有后,可以作为财产进行抵押贷款3、青年人口外流,农业人口老化,促使少量人拥有大量土地得以规模化经营4、政策的牵引与规范现有农耕的现状一部分可能是政策的牵引的结果,另一部分更多的可能是两者相互角逐制衡的结果,余下的只是政策的监督与规范作用了。以下是文中所涉及的部分政策,以时间顺序进行排列:* 1951年,颁布“耕地三七五减租条例”,该条例规定地主收入的上限,亦即耕地足额不得超过主要作物正产品全年收获总量的千分之三百七十五(2000年后的租赁政策不再受此政策影响)* 1978年,设立“粮食平准基金”,办理稻谷收购,至1983年8月亏损三百一十四亿;随之当局遂以经济诱因,鼓励农民改种饲料用玉米,高粱等杂粮。* 广义休耕政策,1984年的“稻田转作六年计划”,应对台稻米连年丰产,生产过剩* 1997年,“水旱田利用调整计划”,休耕近30年;* 1999年,土地政策由“农地农有、农地农用”改为"管地不管人“,任何自然人都可以购买农地。购买七百多坪农地,持有两年以上,可自行建造农舍。* 2007年推出“农地银行”,台湾参照日本经验,建立买卖、租赁农地的服务平台,以农会为中介,帮有心农者便捷取得农地,同时提供农业产销经营与金融贷款服务* 2008年,提出“小地主大佃农”政策。农委会针对台湾耕地规模小,人力老龄化等问题,鼓励无力耕作的老农出租农地,享受退休生活,辅导年轻农民承租农地,企业化经营。政策意在化零为整、整理碎片,在不改变产权的基础上,通过经营权的流动,提高土地的规模效应。* 2009年,农地银行设立“小地主大佃农”信息专区,促进休耕等闲置土地转移有意务农者,以扶植专业农民经营规模、实现小农结构变成大农结构的目标* 2013年元旦推出“休耕地活化”政策,将休耕补助由两期改为一期,鼓励复耕,无力耕种者建议代耕队代工。二、规模化经营之销售模式1、农会:最传统模式,农民只需专心管生产,不用管销售,销售由农会销售给粮商或分销2、分销—利用农会渠道销售:此种模式指陈燕卿大园乡产销班的“大贺”品牌的产品销售,良好产品质量和品牌的建立,销售只需依托于农会渠道即可3、直销—企业认领:不通过农会,直接与企业达成联系,直接生产需要的产品,王连华他们的“稻农公司”和“主妇联盟”即是此种形式4、网络销售(个人网络销售,目前仅有很少部分,只有运营能力较强的农民在此方面才可能更多效益)同理于果蔬市场,比较其运销模式,可以得出同样的结果:1-3的运销渠道来看,成本与风险是逐渐递增的,不过利润也相对递增的(注:2、3两种盈利模式的结果暂无定论,主要因3种盈利模式尚未成规模,目前盈利占比仍相对较低),不同产品运销方式,也能看得出不同农民的运营能力,运营能力越强的农民更愿意承担更多风险,以获取更高的利益三、农民耕作及经营方式之学习渠道此部分同样同理于《果蔬吟》中所提及,农业学习及推广方式是一致的:四、两位不同农业经营方式的新型农民或企业家1、王连华兄弟及他们所属的“稻农公司”1)农田经营方式:兄弟两家共同经营,农业生产共同经营,购买农机并成立公司进行代工业务,粮食收入及代工收入是他们的主要收入2)粮食销售情况:兄弟两家总共租种田地16~17公顷,目前销售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其中4~5公顷:通过产销班自建立的“台湾稻农公司”直接进行企业认购出去,此部分粮食不用再通过粮商进行销售* 一小部分或者极小部分靠自己的网络销售* 剩余大部分仍需依靠农会,卖给粮商3)农机的购买情况:靠抵押自己拥有的1.2公顷土地,目前购买有1000多万的农机设备,从整地、耕地、播种、收割、加工等等一系列设备均有配备;此部分农机的配备除了有利于自己的耕种以外,还可以代工,这部分收入也是两兄弟的重要收入,否则农机成本很难收回,资本负担也会过重。4)土地来源:兄弟两人所种的田地(16~17公顷),其中只有1.2公顷属于兄弟自己私有,其他均是租种其他农户2、陈燕卿及他们的大园乡良质米产销班,及他们的“大贺”品牌2002年,大园乡良质米产销班第一班成立,创立“大贺”品牌,班员23名,经营规模六十多公顷,年产稻谷约一千多吨。1)农田经营方式,见产销班班员分工:* 陈燕卿负责两头育苗场和稻谷加工及销售;* 其他班员各管农业生产各一个环节,每人购买一台农机,协作生产。2)60多公顷粮食销售情况:陈燕卿独自承担60多公顷的销售,稻米后期加工及检验确认,统一收购后,包装通过农会渠道销售出去。陈燕卿之所以可以后期独自承担销售,主要依托于前期的控制:* 第一步育苗培育,已确定基本要种植什么样品种的稻米,以及后期的收益如何,如此后期的收购只是确定量而已;* 另外陈燕卿夫妇多次获得“神农奖”冠军,该奖是当地较为有影响力的一奖项,体现他所培育产品的优异性,在市场竞争力更强,从而建立了“大贺”品牌的优质稻米,* 像书中所说他本人更像一个企业家,单从经营方式来看他已是一个企业家,可以根据顾客需求提供产品,更可贵的是他还可以创造出需求,因势造势打造出自己的品牌,这才是他敢于独自承销,可以依靠农会渠道销售的主要能力与优势(农会同样需要依托于这个优势品牌进行权威的建立与经营)。3)农机购买情况:陈燕卿负责收尾稻谷加工及销售,农机硬件投资3000多万,其他班员负责之前农业生产的农机,那么最低估算也至少需要王连华兄弟所投入的1000多万(此部分农机同样可以用于代耕)4)陈燕卿自种10公顷地(有关10公顷,陈有自己的说法:中稻,五公顷以上才有规模效应;而十公顷,是一个人管理的上限),它的土地来源主要有:* 利用休耕政策,租种老班员种不动的地,免费为其耕地休整,只耕种一期,地主领取当局补助的4.5万元的休耕费* 利用“小地主大佃农”政策,租种规模小、无力耕作的土地,此部分种两期,租金5万元,当局补贴4万元,承租者需出一万元* 还有部分外地人炒地皮,买了之后没办法耕种,同样租种于他<完>
  •     除了王鹤那篇,其它都好期待估计以第一篇会读绿妖的期待读库多多发掘一些”新面孔“今年的读库到目前为止做的不错除了王鹤那篇,其它都好期待估计以第一篇会读绿妖的期待读库多多发掘一些”新面孔“今年的读库到目前为止做的不错

精彩短评 (总计49条)

  •     《咱们学生》、《边裁囧境》、《办你的学习班》这几篇比较好读。对边裁有了新的理解。
  •     水准下降了
  •     稻米歌看得比较吃力,其他文章都很HIGH的看下来了,这一期不错!
  •     这期的插图过于多了,尤其第一篇的照片完全可以两张一页,搞成一张一页有拼凑页数之嫌。文章还是不错的,像托口镇这样的千年古镇人为因素消失的不在少数,令人痛心。经济要发展,不能竭泽而渔。文化积淀不易,毁之弹指间,子孙后代,何以传承?
  •     撂地卖艺和六朝遗石,是本期重点
  •     出一本,买一本,读一本。。
  •     《咱們學生》,這才是真實。
  •     稻米歌有点仰视,一共就两个主要的采访对象,写出来几万字。作家和记者果真是不一样。
  •     托口遗梦不错,绿妖的这篇也很好,咱们学生也很喜欢。对于秋风秋雨和摞地卖艺兴趣不高。
  •     托口镇的木屋 祠堂 木匠 铜匠 集市 …都被不知前程正确的发电前程所抛弃,人获得的不是新生 只是尽力把拔出的根往水里泡 烂了 死了 好了 活了 从此都再与水下的古城无关 与那些被踏过万千足迹 流淌过的万千时光的青石板无关。 南北朝考究细节 将就对称的陵墓制式 ,麒麟 天禄 辟邪傻傻分不清的神兽 石柱 正反写石碑构成的神道 以前真是傻傻没见过,尤其是墓室里砖嵌式壁画用作今天的电视背景墙也别有一番滋味吧。 魏晋南北朝就像今天的各国临立。只弄懂了个大概。 撂地卖艺 顺溜的文章 让我对相声这门手艺多了几分敬意和好奇 应该都是肚子里有东西的人才能说那么多说那么长时间吧
  •     《稻米歌》
  •     咱们学生,一个老师的观察。稻米歌,台湾现代农业考察。托口遗梦,水电站淹没的古老小镇。秋瑾和六朝遗石则读起来有些费劲。不喜欢太张扬的人和太考究的文字。
  •     还是王南的文章好看,《六朝遗石》
  •     《托口遗梦》,《撂地卖艺》和《秋风秋雨》都不错; 最喜欢《六朝遗石》,里面也提到了《竹林七贤与荣启期》—还记得若干年前第一次在南京博物院看到这些砖印壁画,那是一种特别惊艳的感觉。
  •     个人觉得蛮好,涉猎范围广,书里的内容都是自己较为喜欢的,有古有今,闲来无事时大可随意翻阅,推荐给想扩识的童鞋
  •     主要是支持他一下,还有收藏用
  •     又有我南神的文哇
  •     王南的《六朝遗石》真是一篇上上的佳作,整理,观察,总结,纵论古今,横述中外,夹叙带议,娓娓道来,侃侃而谈……找了好久,终于在读库1403中找到,能读到这样的文章,幸哉!
  •     喜欢托口遗梦金和撂地卖艺
  •     三星半,这期有点无聊
  •     读库这书的口味越来越窄了,基本成了60一代的怀旧故纸堆。。。。
  •     最讨厌王南系列。。。也是因为我对建筑历史什么的不感兴趣。。。每次都超长篇幅根本读不下去。。真醉。。。
  •     这一期就看了三四篇。其他不是很对胃口。
  •     还蛮喜欢王南的《六朝遗石》。在当时是文化和艺术的相对发轫期,建筑和绘画形似都古拙飘逸浪漫,想起陈丹青说的“元气淋漓”,畅快尽致。
  •     托口遗梦和稻米歌比较赞
  •     湖南 水库 托口遗梦
  •     六朝遗石
  •     艾苓的咱们学生,感触最大。其余六朝遗石、稻米哥、撂地卖艺很好,长见识。秋风秋雨,看到了不一样的秋瑾,也是有血有肉的秋瑾。
  •     除了《稻米歌》一篇,对我来讲,一无是处啊。大大失望。
  •     就是安静的时候,拿一本读库,证明自己的存在。不管现实怎么快,拿一本读库,让自己慢下来。
  •     托口这篇让人想起去过的众多古村古镇,唉。。。
  •     这本好难看
  •     王南的《六朝遗石》最佳,剩下的几篇中规中矩,边裁那篇没看,对足球不感兴趣。
  •     熬了一下午终于把王南的文章跟最后三篇小短文给看完了。把之前存手机里的摘抄完了,至少想起来了之前看过的文章的梗概,还是有点儿作用的。
  •     依旧读库。第一篇托口遗梦中,讲到因为‘响应政府号召’后消失的那些历史时真的会流泪,有些东西消失了就没有了,那些照片和故事多么美;看完稻米歌一篇时,正好浏览了一下党的一号文件,所谓农业现代化进程,想想看,我们这些年走的路真是迂回又缓慢,台湾的农业进程对我们或许有可参照之处;此外几篇,也有给了丰富的知识存储量,有建筑、历史、人物、足球,读库依然持有着它的可扩张性,读起来很有趣味。
  •     两篇文章印象较深。“咱们学生”让我重回大学,而我却是那个不易被人记起的沉默边缘人,根本无缘成为别人笔下的主角,从这个角度看此文中的学生是幸运的,因为有人在为他们的大学生涯立传。“秋风秋雨”让我比较全面了解了秋瑾的生平,真是让人又爱又恨。秋瑾一女子在那个年代,以天下兴亡为任,以民族大义为重,敢爱敢恨,冲破几千年来对女性的束缚和压榨,最后杀身成仁,真是巾帼不让须眉。如此奇女子,怎么不让我等庸庸碌碌之辈心生恨意?!
  •     喜欢《托口遗梦》和《“一扫米英之色!”》~
  •     就看了第一篇觉得不错,后面几片翻得就没什么兴趣了
  •     最喜欢《咱们学生》那篇
  •     没仔细读。感觉没以前好。
  •     《六朝遗石》中把南京的南朝陵墓按年代列表,附上现在的位置,可以照着一一看过来。讲到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画像砖时,作者说,王戎舞如意,就像现在的年轻人会转笔,O(∩_∩)O哈哈哈~
  •     报告文学 大爱
  •     可读性不高。咱们学生、边裁囧境可读
  •     这期的文章都不错。下次去江苏的时候去那几个南朝陵墓转转。
  •     高级的科普读物
  •     毫无亮点
  •     1、《托口遗梦》:2009年至2014年,镜头下一个因水电站建设而渐渐消失的古镇。 2、《稻米哥》:台湾农业考察之二,与上一期一起读,更能深入了解台湾农民、台湾农业的各种。 3、《咱们学生》:关于一个北方普通学院(绥化学院)中个体学生的鲜活生命。 4、《撂地卖艺》:现在德云社郭德纲小岳岳很火,民国时相声等卖艺人士的艰辛。 5、《秋风秋雨》:关于秋瑾的诗情、才情、人情、性情。 5、《六朝艺石》:王南发表在《读库》上关于建筑的第三篇文章,非常喜欢的建筑史。 6、《“一扫米英之色”》:关于1943年日本清洗文字中的英文说辞,不准叫萨克斯管,叫“金属制弯曲型尺八”! 7、《边裁窘境》:关于足球边裁的尴尬、无奈及自我辩护。 9、《办你的学习班》:那个特殊年月的学生特殊管理法。
  •     “每当空虚寂寞时我就看着这些老照片,脑海中就会涌现出很多往日的故事,这样一天孤独的时光就不再漫长。”
  •     托口、稻米、遗石,三篇值!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