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0到1

出版日期:2015-1-1
ISBN:9787508649710
作者:彼得·蒂尔,布莱克·马斯特斯
页数:260页

作者简介

图书简介:
http://v.youku.com/v_show/id_XOTA0NjcyMzE2.html?wm=3333_2001
硅谷创投教父、PayPal创始人作品,斯坦福大学改变未来的一堂课,为世界创造价值的商业哲学。
在科技剧烈改变世界的今天,想要成功,你必须在一切发生之前研究结局。
你必须找到创新的独特方式,让未来不仅仅与众不同,而且更加美好。
从0到1,为自己创造无限的机会与价值!
Paypal创始人、Facebook第一位外部投资者彼得•蒂尔在本书中详细阐述了自己的创业历程与心得,包括如何避免竞争、如何进行垄断、如何发现新的市场。《从0到1》还将带你穿越哲学、历史、经济等多元领域,解读世界运行的脉络,分享商业与未来发展的逻辑,帮助你思考从0到1的秘密,在意想不到之处发现价值与机会。
揭开创新的秘密,进入彼得•蒂尔颠覆式的商业世界:
创新不是从1到N,而是从0到1
全球化并不全是进步
竞争扼杀创新
“产品会说话”是谎言
失败者才去竞争,创业者应当选择垄断
创业开局十分重要,“频繁试错”是错误的
没有科技公司可以仅靠品牌吃饭
初创公司要打造帮派文化

书籍目录

前言
第1章 未来的挑战
第2章 像1999 年那样狂欢
第3章 所有成功的企业都是不同的
第4章 竞争意识
第5章 后发优势
第6章 成功不是中彩票
第7章 向钱看
第8章 秘密
第9章 基础决定命运
第10章 打造帮派文化
第11章 顾客不会自动上门
第12章 人类和机器
第13章 绿色能源与特斯拉
第14章 创始人的悖论
结语 停滞不前,还是临近奇点
致谢
插图版权声明

内容概要

彼得•蒂尔(Peter Thiel)
被誉为硅谷的天使,投资界的思想家。1998年创办PayPal并担任CEO,2002年将PayPal以15亿美元出售给eBay,把电子商务带向新纪元。2004年做了首笔在Facebook的外部投资,并担任董事。同年成立软件公司Palantir,服务于国防安全与全球金融领域的数据分析。蒂尔联合创办了Founders Fund基金,为LinkedIn、SpaceX、Yelp等十几家出色的科技新创公司提供早期资金,其中多家公司由PayPal的同事负责营运,这些人在硅谷有“PayPal黑帮”之称。他成立了蒂尔奖学金(Thiel Fellowship)鼓励年轻人在校园之外学习和创业。他还成立了蒂尔基金(Thiel Foundation),推动科技进步和对未来的长远思考。
布莱克•马斯特斯 (Blake Masters)
2012年在斯坦福大学法学院就读,期间选修彼得•蒂尔的“初创企业”课,将细心整理的课堂笔记发布到网络,引起240万次的点击率。随后,彼得•蒂尔参与将这份神奇的笔记精编成为本书。


 从0到1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48条)

  •     1,要想规避垄断处罚的方法之一就是尽可能夸大并不存在的市场竞争。或者把自己定义成一家非消费品公司,如文化公司,科技公司等。垄断利润会不会成为有力的创新动机值得考虑?2,关于引起争斗的不同见解,马克思认为差异引起斗争,如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而莎士比亚认为相似引起斗争。如罗密欧与朱丽叶的两大家族。3,宁愿先占取小市场的100%,也不要先占大市场的100%。选择一个利基市场很重要。4,机会偶然论的反驳:连续创业者。浅薄的人才会相信运气和境遇,强者只相信因果。没有人会假装运气不存在,但努力会换来好运气。5,对于ceo来说,经营权方面的回报更能激励他,因此他更关注企业的短期效益。过大的董事会规模有助于拜托董事会的控制,而小规模的董事会有利于其高效运作。可以用员工的股票持有意愿来判断他对公司的忠诚度。关于股票问题可以给创业合作者高薪小股权,给后继者低薪而大股权。
  •     《从0到1》当下自己最认可的一种创新形式—开辟新的市场。寻找一个新的领域,建立垄断的企业来规避竞争。纵观市场经济下这些伟大的企业,总是由于它们在一个领域内做到了从0到1式的创新,比如Google的搜索引擎、微软的windows操作系统、苹果的智能手机。彼得蒂尔从多个方面论述了他的创新观念,从未来的挑战引入从0到1的垂直进步思想;通过1999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必须要挑战和冒险;紧接着就是从0到1的核心观念,以往对我们而言臭名昭著的“垄断”一词化身为我们应该去追逐的目标,告诉我们要避开竞争的红海。最让人记忆深刻的应该是,成功的企业各有各的成功,但失败的企业都是死于竞争。个人最喜欢的章节当属“成功靠的是运气还是技能?”这章,将中国描述为明确的悲观主义倾向让我困惑不解。作者认为由于中国的人口,人均资源的不足将会导致这个国家无论如何都不会全面达到欧美的水平。我个人可能有点偏执的持有不明确的乐观主义,主要原因在于中国不会一直沦为世界工厂,在高精尖行业我们可以逐步做到对外贸易顺差。信息时代的中国我们可以在智能手机上不落后于西方,有什么理由认为我们在以后不能做到这一点呢?人均资源更少,是人口大国的日本不也做到了么。其次,未来虚拟经济会不会产成为社会经济很重要部分呢,我非常认同会,这对我们也非常有利。彼得蒂尔告诉我们要重新找回明确的乐观主义道路,然而我们可见的未来却能沿着信息革命继续前行。向前看是从投资的角度而言,幂次法则的论述并没有什么新意;秘密其实就是前面所述的核心竞争力,也是缔造垄断的关键;下面几章关于人员、团队、销售、公司文化上因为自己还难以站在这样的角度上去看待公司,读起来有些力不从心,也记不住核心的内容,因为同类的书总给我千篇一律的感觉。可能是对未来的不明确性上彼得蒂尔觉得还不够充分,提到了目前最热点的机器是否会替代人的问题。这个问题确实非常可怕,从我个人的角度而言,正常的发展轨迹上其实人类应该是已经被基因生物来替代了的,而要替代基因生物的才会是人工智能,但是人类奇特的价值观禁止了克隆技术,导致生物技术没能迎来春天。之后终将有一天人类迎来了地球资源枯竭或其他灭亡的挑战,需要能够经受长时间宇宙航行的话,只有人工智能的发展到达了足够的水平,人类才能避免跳跃进化失败的命运。但是作者认为近期内无法超越但终将超越确实也是共识。接下来像是作为例证,特斯拉的成功被作为从0到1的典范,并详细介绍了各项因素的作用。结语也是很有意思的。全文读下来感觉非常顺畅,即使是没什么印象的章节也读得很过瘾,愿这个世界涌现更多美好的1。
  •     注:【】部分为笔者心得,非原文摘抄。正式排版:https://www.evernote.com/l/AC93aDiNncNB867jI7WvlgIvmT-EnmwxHaY成功人士总能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发现价值,他们遵循的是基本原则,而非秘籍。科技不仅仅限于计算机技术。任何新方法,任何可以使事情更易完成的方法都是科技,这才是对科技的正确理解。一个孤独的天才可能创造出经典的文学艺术作品,却不能创造出整个产业。初创公司遵守这样一个原则,你需要和其他人合作来完成工作,但也需要控制规模,使组织有效运转。新公司最重要的力量是新思想,新思想甚至比灵活性更重要,而规模小才有思考的空间。每个初创公司都必须做这场思维运动:质疑现有观念,从零开始重新审视自己所从事的业务。个人发生精神错乱很少见,但对群体、政党、国家、时代而言,精神错乱却很普遍。——尼采自称可以成大事的人都不可信。事先规划通常既死板又不现实。相反,应该做些尝试,反复实践,把创业当成未知的实验。大胆尝试胜过平庸保守;坏计划也好过没有计划;竞争性市场很难赚钱;营销和产品同样重要。创造价值还不够,你还必须抓得住自己创造的部分价值。如果你想创造并获得持久的价值,不要只是跟风建立一个没有特色的企业。不管是垄断者还是竞争者,都乐于歪曲事实来维护自己的利益。要想将企业从每日的生存竞赛中解脱出来,唯一的方法就是:获取垄断利润。每个垄断企业都是靠解决一个独一无二的问题获得垄断地位;而企业失败的原因却相同:它们都无法逃脱竞争。创造性垄断就是新产品既让大众受益,又可以给创造者带来长期利润。在所有人类冲突的戏码中,人们往往忽视了真正重要的事情,只把精力放在竞争对手身上。把技能运用到实际中时,你就不会那么容易放弃自己的信念:这可以使你免于陷入追求虚名浮利的竞争当中。胜利肯定比失败好,但是如果这场战役不值得打,那每个参与者就都是输家。如果你不能把对手打败,那就和对手联合。如果你能看出竞争不能带来价值的提升,而是充满破坏力,那你就比大多数人要理智。企业成功与否要看它在未来生成现金流的能力。企业今天的价值是它以后创造利润的总和(正确估价一家企业,还要把未来现金流折算成今天的价值,因为相同额度的资金现值要比期值更有价值)。任何公司在于同等实力的竞争者竞争时都会造成利润流失。垄断企业都有以下几个特点:专利技术专利技术是一家公司最实质性的优势,它使你的产品很难或不能被别的公司复制;一般而言,专利技术在某些方面必须比它最接近的替代品好上10倍才能拥有真正的垄断优势;要做出10倍改进,最明确的方法就是创造全新的事物;网络效应除非产品在网络群组规模尚小时对初期用户已经具有价值,否则无法收到网络效应;规模经济好的初创企业在刚开始设计时就应该考虑到之后的大规模发展潜能;品牌优势一家公司最显而易见的垄断是对自己品牌的垄断,因此打造一个强势品牌是形成垄断的有力方式;没有科技公司可以只靠品牌发展。品牌、规模、网络效应和科技的科技的组合可以打造一家垄断公司,但是要想使公司运行起来,还需要仔细选择市场,谨慎扩大范围。一个初创公司完美的目标市场是特定的一小群人,而且几乎没有其他竞争者与你竞争。任何大的市场都是错误的选择,而且已经有其他竞争者存在的大市场更糟糕。残酷的竞争会吞噬掉你全部的利润。市场需要有纪律地逐步扩大。最成功的公司会先在一个特定的利基市场里占据主导,然后扩展到相近市场。如果你认为自己是对抗黑暗势力的起义者,就很容易过分专注于道路上的阻碍。但如果你真想创造新的事物,那就去创造,创新的行为远比旧产业不喜欢你的创新来得重要。如果你准备扩张到相邻市场,不要“破坏”,要尽可能地躲开竞争。先行一步只是个策略,不是目标。真正重要的是在未来产生现金流。要想赢,首要工作就是研究残局。——何塞·劳尔·卡帕布兰卡浅薄的人才会相信运气和境遇……强者只相信因果。——拉尔夫·瓦尔多明确的愿景可以坚定人的信念。与其努力成为一个各方面都一知半解的庸才,还美其名曰“全能人才”,一个目标明确的人往往会选择一件最该做的事,并专心去做好这一件事。乐观的人迎接未来,悲观的人害怕未来。每个伟大的企业家都首先是一位设计师。风险投资中最大的秘密是:成功基金的最佳投资所获的回报要等于或超过其它所有投资对象的总和。将全部注意力放在擅长的事情上,而且在这之前要先仔细想一想未来这件事情是否会变得很有价值。不探索是发现不了秘密的。成功的企业建立与开放却未知的秘密之上,这秘密关乎世界如何运作。只有相信并探索秘密才能发现常规之外的,近在眼前却不为常人所见的商机。除非你的理念完全符合习俗,否则将你所知道的一切告诉每个人绝不是什么好主意。基础没有打好的初创企业是无法挽救的。——“蒂尔定律”创始人在共同创业前应有深厚的交情,否则就是在碰运气。要对创始人和投资人在公司的权力上进行正式界定。要找到公司内部不团结的原因,分清以下三个概念很有用:所有权:谁在法律上拥有公司的资产?经营权:谁实际上在管理着公司的日常事务?控制权:谁在形式上管理公司的事务?初创公司的矛盾大多出现在所有权和控制权之间,即董事会的创始人和投资人之间。董事会,人越少越好。董事会越小,董事们越容易沟通,达成一致,并进行有效监督。然而,这种有效意味着在任何冲突中,小型董事会都可以赶管理层下台。这就是慎重选择董事至关重要的原因:董事会里的每个成员都是举足轻重的。三人董事会最为理想。除非你的公司已经上市,否则,董事会不要超过5个人。【对于低层员工应实行(相对行业平均水平的)高工资、低股权;对高层员工则应反之。】高额的现金报酬会让员工取走公司已有的价值,而不是投入时间为未来创造新的价值。任何用现金支付的薪资都关乎现在,而非着眼未来。由于分配所有权时很难达到绝对的公平,创始人需做好细节保密工作。股票虽然不是激励员工的最佳方法,却是创始人使公司保持团结一致的最好方法。只要公司创新,创业就还没结束,一旦创新停止,创业也就结束了。初创公司是肩负同一使命的一个团体,企业文化的好坏取决于内涵。时间是最宝贵的资产,将时间浪费在不能长久合作的人身上得不偿失。雇佣真正喜欢团队合作的人。他们必须有才华,但更为重要的是,他们要由衷地喜欢与我们共事。招聘是每家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不应该外包出去。如果你能解释为什么公司使命激动人心,那么你就能吸引你需要的员工。不是解释工作的重要性,而是解释为什么你在做别人从未想过要做的重要事情。这是唯一能让你的理由变得独特的方法。让初创公司员工与外人不同的就是T恤和卫衣上印着的公司标志。内部和谐是初创公司存活的关键。每个公司本身就是一个生态系统,派别冲突会使其无力应付外部威胁。成功的初创公司对其它公司不理解的事有非常正确的看法。你不必担心公司得不到传统专业人士的认可,被外人称为邪教,甚至是黑帮也不是件坏事。人们高估了科技与工程工作的难度,实在是因为这些领域的挑战显而易见。而销售人员在背后要付出很多才能使销售工作看起来容易进行,而这些往往被技术精英忽视。销售人员的第一要务是说服,而不是真诚。你发明了新产品却没有有效的方式推销,那么你的生意将很难做下去——无论你的产品质量有多好。即使产品没有差异,高超的销售和推销自身也可以形成垄断,反之则不行。有效推广的界定是在与客户保持联系期间,从每个客户那里赚取的平均总净利(客户生命期价值,CLV)必须超过赢得新客户的平均成本(客户获取成本,CAC)。广告对初创公司只有在客户获取成本和客户生命期价值在任何其它推广渠道都不经济的情况下才奏效。初创公司应该抵制住和大公司进行广告竞争的诱惑。如果产品的核心功能可以鼓励用户邀请其他朋友成为用户,那么这个产品才能进行病毒式营销。谁最先占领有病毒式营销前景的细分市场,谁就能成为整个市场的定局者。公司需要推销的不只是产品,你还必须向员工和投资者推销你的公司。把公司推销给媒体是推销给其他人的必要前提。相对优势差异巨大时,贸易利益最大。科技是在全球化的世界中逃避竞争的唯一方式。对遥远未来的不确定的恐惧不应阻止我们现在制定明确的计划。这些问题是每个公司必须回答的:工程问题你的技术具有突破性,而不仅仅是稍有改进吗?时机问题现在开创事业,时机合适吗?垄断问题开创之初,是在一个小市场抢占大份额吗?人员问题你有合适的团队吗?销售问题除了创造产品,你有没有办法销售产品?持久问题未来10年或20年,你能保住自己的市场地位吗?秘密问题你有没有找到一个其他人没有发现的独特机会?优秀的技术公司,其拥有的专有技术应该比最相近的技术高一个数量级。公司必须力争做到10倍的改进,稍有改进对终端用户来说就是毫无改进。如果你不能就垄断小市场拿出独特的解决方案,就无法摆脱恶性竞争。夸大独特性并不能解决垄断问题。绝不给首席执行官西装革履的技术公司投资。每个企业家都应该计划做自己特定市场的坚守者。一开始就要先自问:10年、20年后世界会是什么样的?我的公司如何才能与之相适应?每个失败者都运用被普遍认可的观念来描述自己的璀璨未来。但是为大企业是构筑在秘密之上,这是它们取得成功的独特原因,而别人对此却一无所知。企业家只有从微观入手提出自己的计划,才能从宏观的见解中获益。由特立独行的人领导公司比普通的经理领导公司更为有力,同时也更为危险。特立独行的个性是驱动公司进步的引擎。每个名人都在建立并培养自己的个人品牌。被高度关注的成功可以带来高度集中的攻击。独树一帜的创始人能做出权威决策,激发员工强烈的忠诚度,提前做出未来几十年的规划。自相矛盾的是,由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士组成的毫无人情味的官僚机构虽能够长久持续下去,却鼠目寸光。创始人应该汲取的教训是不要沉醉于自己的声望和他人对自己的追捧,否则,会使自己臭名远播,或是被妖魔化——因此,要小心行事。不要高估自己的能力。创始人的重要性并非源于自身工作带来的价值,事实上,优秀的创始人能使公司的每个人发挥所长。创始人最大的危险是对自己的神话过于肯定,因而迷失了方向。同样,对于公司,最大的危险是不再相信创始人的神话,错把不信神话当作一种智慧。【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创始人,首先要吃的苦就是保持强劲的学习动力,即使不能在所有领域成为顶尖的专家,但至少不能在任何一个领域被人忽悠。作为程序员,我一直最讨厌听到的回答是“编译器会去优化。”作为创始人,我想我最讨厌听到的应该是“下面的人会去做。”】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虽然实质内容可以一节课讲完,但是读起来非常舒服。后发优势:专利技术,网络效应,规模经济,品牌优势。
  •     目前看了1/3,先说下印刷吧,行间距深得我心,但是字体印刷太淡,有点累眼睛。最近也在看how Google works,比起前者,从0到1实在太空太泛,而且之前的噱头也太大,失望。看完全书,后半部分有些想法还有借鉴之处,或许自己没到作者的境界,暂时无法有太多同感吧。
  •     樊登速读。在什么问题上你与其他人有不同的看法?如何建立一家独一无二具有垄断特性的公司?
  •     典型的消费文华营造出的一本科级鸡汤合集。“最怕的就是把不信神话当作一种智慧”,从0-1连2/8法则都用不上,因为从0-1都是改变世界,而改变世界是个少数人做的事情。最重要的,还是想想如何在绝对小的领域成为相对强的占有吧。愿所有创新只是为了有所变化,愿所有创业只是为了实现梦想。
  •     创业人生 互联网+社会化营销:用匠心创意点燃交互
  •     感觉像还原了一场大型TED演讲。
  •     前半部分不错,竞争Vs垄断;幂次法则;后半部分乏善可陈。
  •     创新独具一格从0到1
  •     创造永远高于模仿!
  •     三口气读完的,值得多读几次的书!奇点临近还是没看,抓紧看吧
  •     废话太多了
  •     所以后半部分讲了啥?属于凑成一本书的吧??
  •     思维很重要
  •     精华就是标题,从1到N是只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求生,从0到1就有丰厚的利润。没有底气的公司总是夸大自己的垄断性,称自己是某个细分市场的big player;有底气的公司相反不想引人注目,称自己只是一个更大市场的普通参与者。
  •     前半本书比较精彩。看了之后比较能理解彼得蒂尔为啥站边川普,估计是小时候是个对flying car、space exploration等科幻痴迷的小男孩,里根总统的忠粉呵呵~
  •     整本书 就围绕了俩个字 创新
  •     可怕的一件事,看完这本书我想不起来一个印象深刻的观点。哎畅销书啊
  •     感觉没有想象的那么牛逼
  •     #谁最先占领有病毒式营销前景的细分市场,谁就能成为整个市场定局者#从1到n(复制、量变、水平、红海、竞争、第一、零和、薄利)和从0到1(创新、质变、垂直、蓝海、垄断、唯一、非零和、厚利),文中所谓企业未来特指独角兽,即通过拼速度拼执行,拼更快更好复制翻版新潮产品或商业模式,从0到1开辟蓝海,在垄断中赢取厚利eg苹果特斯拉等。而从0到1起源于认知改变(看到未被开发的服务和未被解决的需求,发现常规之外和近在眼前却不为常人所见商机),创造全新事物或对已有事物做出10倍改进(这种破坏性创新,本质就是替代eg笔记本之于PC,移动设备之于笔记本),最终赢取指数级收益,所以独角兽未来不在于精益(产品迭代),而在于最初顶层设计(赢在起点),另还简谈了些初创公司团队、帮派文化、销售及人机互补、全球化和奇点临近
  •     一般吧,用kindle看的,以为书很厚,结果很快就看完了,还是有点干活的,不然我怎么会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     最反主流的行动不是抵制潮流,而是在潮流中不丢弃自己的独立思考。《从0到1》
  •     感觉说了很多却又什么都没说
  •     增量才是现代区别于传统的关键!2017-12
  •     登高望远
  •     你这么成功,当然说什么都对~
  •     观点蛮新颖的。写的真好,思想上很突破
  •     作者能扯
  •     从0到1,书如其名,很有意思的一本书
  •     入门读物(洗脑读物
  •     主要是一本针对于互联网创业的书籍,讲一些思维方法,个别还是很有启发的,还是能增加自己看问题的角度。
  •     是有很多不错的想法,但说服力不足,很难判定作者到底是不是站在一个成功的制高点的指点江山不接地气。所以,读的过程总不可压抑的冒出各种质疑的念头。
  •     对于我这样对金融一窍不通的人来说是挺有意思的一本书。
  •     好的初创公司诞生于健康有序良性的商业环境。书中的那个问题:在什么重要事情上,你与别人有不同看法?至今未想到答案…
  •     我要吐槽!我要吐槽!
  •     多是不必要的话
  •     从0到1很困难也很简单 看你敢不敢迈出这一步
  •     不算读得很细,还是要注重创新、营销和团队
  •     名副其实的畅销书,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     书,有点虎头蛇尾的感觉。从0到1到N,感觉很新鲜,很特别。从第6章开始烂尾,写的全是科技鸡汤。不像是书,更像是一堂课的PPT,丰富了一下,然后变成了一本书。没有干货,有的只是故事。
  •     其实,挺失望的。也许是因为我不是创业者,也暂时没有创业的念头。虽然我是学互联网的,但是对书里提到的互联网和初创公司并没有很大的感触,个人觉得还不如去看央视爸爸拍的纪录片《互联网时代》。
  •     书-2017-2 似乎没有想象中那样神奇,讲思维和理念。讲创新,重在科技创新。4、9、10、11章有所感触,其他的莫可名状,序言比内容清晰,因为国人所做。
  •     名字不错 纸也挺好
  •     听读
  •     看了和没看一个感觉。
  •     有些观点不能令我信服,比如垄断和竞争的区别,但总的来说,确实是个聪明人。
  •     非常棒
  •     虽然可能并不会去创业,但可以培养思维方式,从更宏观更长远的角度看事情
  •     完全不值得花时间看
  •     读完的下午...比较丧...脑中频频回荡着多少度水杯的贾伟那句“世界那么大,老子不干了”。所以首先,作者的大忽悠很有感染力。再次,感谢为我提供了完成硬性习作的素材,“资本主义与竞争本质上相悖”“爱因斯坦的幂次法则”等观点还挺有趣(虽然最终写出来好像也并没什么用)。有些论证并不完全令人信服,但对于创业者是本优秀的指导书,对于我,那就是半场还算享受的头脑风暴吧。
  •     确实有一些新的思维启发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