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宇宙

出版日期:2016-6-1
ISBN:978750977375X
作者:[美] 爱德华·多尼克 (Edward Dolnick)
页数:374页

作者简介

17世纪被历史学家称为“天才的时代”,但它同时也是一个骚动的年代。尽管自然与超自然仍然密不可分,疾病是被认为是上帝降下的惩罚,天文学和占星术也并未分家,但是人们也在这个莎士比亚世纪的尾声开始梦想秩序完美的世界。
伽利略、哈雷、开普勒、牛顿、莱布尼茨、笛卡尔……当17世纪晚期绝大多数人仅看到分崩离析的世界时,世界在这群早期科学家眼中却有着完美的秩序。这群人是当时世界上绝顶聪明的人,他们笃信宗教,他们试图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解读上帝的心意,并以此来认清楚这个世界。他们宣称,宇宙在表面的混乱下,其实像是结构复杂并运行完美的机械时钟。为此,他们大胆地进行科学实验验证事物的性质,透过望远镜向外观看探索广阔的宇宙,使用显微镜观察无尽向内探索微小的世界。他们处理了希腊人无法处理的运动问题,从伽利略一路到牛顿,他们启动按钮,让希腊人的静态的世界动了起来;研究了变化中的数学,发现运动定律。他们还探索无限的概念,研究无限大和无限小,发明微积分。尽管他们是带着宗教信仰,带着解读上帝旨意的目的去做着些事,并且他们的观念制造也充满了对立,但是他们的成果为现代科学奠定了基础,也促成现代世界的诞生。

书籍目录

年 表/001
前 言/001
第一部分 混乱的局势
1.伦敦,1660年/003
2.撒旦的魔爪/007
3.世界末日/014
4.死亡包围着街道/020
5.忧郁的街道/025
6.伦敦大火/029
7.上帝的创作/034
8.解放世界的想法/042
9.欧几里得和独角兽/050
10.少年俱乐部/057
11.突围!/065
12.狗和无赖/071
13.一剂毒药/076
14.螨虫和人/083
15.没有观众的一出戏/090
16.将一切拆解成碎片/097
第二部分 希望与怪兽
17.前所未见/105
18.像羊一样大的苍蝇/114
19.从蚯蚓到天使/120
20.畸形动物满街走/126
21.在美景前浑身发抖/130
22.由想法所创造出的模式/136
23.上帝的奇怪密码/141
24.秘密计划/146
25.喜悦的泪水/154
26.金鼻海象/159
27.打开宇宙的保险箱/163
28.桅杆瞭望台的景观/170
29.人造卫星轨道, 1687年/177
30.呼之欲出/181
31.两块石头和一根绳子/186
32.墙上的一只苍蝇/189
33.赤裸的美景/193
34.这里有怪物!/198
35.对抗野兽/204
36.从漩涡中脱身/208
第三部分 曙光乍现
37.人人生而平等/215
38.奇迹岁月/220
39.解开所有奥秘/228
40.会说话的狗和意料之外的权力/232
41.特写下的世界/238
42.当电梯的电缆断裂/246
43.最大的争议/252
44.争斗结局/258
45.苹果和月球/263
46.造访剑桥/269
47.牛顿胜出/272
48.与胡克先生之间的纷争/277
49.世界体系/282
50.只有三个人/285
51.恰到好处的疯狂/288
52.寻找上帝/293
53.结论/299
致谢/306
注释/308
参考文献/331
插图来源/339
索引/341

内容概要

爱德华·多尼克(EdwardDolnick),美国作家,曾任《波士顿环球报》科学专栏作家。文章散见《大西洋月刊》《纽约时报杂志》《华盛顿邮报》等,著有《救援艺术家》《伪画家的技能》等书,其中《救援艺术家》一书获得2006年爱伦·坡奖(佳犯罪实录类)。对于写作《机械宇宙》一书,具有麻省理工学院数学硕士学位的他形容自己“再次回到自己的根源”。
黄珮玲,比利时鲁汶大学社会与文化人类学硕士,专职译者,译有《伤心人类学》《别睡!这里有蛇》,后者获得2011年开卷好书奖(翻译类)。


 机械宇宙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科技的大航海时代~《机械宇宙 艾萨克.牛顿、皇家学会与现代世界的诞生》书评 一、洪水滔天 1453年,君士坦丁堡陷落,东罗马像罗马拖曳着的长长的彗尾,在夜空中消失,穆斯林终于夺取了世界上最伟大的基督教王国,在西欧人看来,穆斯林的复兴意味着世界濒临末日,在东正教一直有一个预言,说耶稣会在第八个千年降临,亲自主持末日审判。1492年8月2日,就在俄罗斯人预计的世界末日到来前一个月,三艘大船从西班牙巴罗斯港起航,当船队朝着未知的领域进发时,船上一个叫科隆的人,心里满怀着对发现新世界的渴望、对传播基督教福音的虔诚,意识到他可能在做一件了不起的事情,他的名字更为熟知的是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大航海时代来临了。 二、漫漫暗夜 然而,科技的大航海时代还要更晚,整个科技的夜空黑蒙蒙一片,人们踽踽而行,抹黑前进。在1664年的伦敦,黑死病在肆虐了两百年后卷土重来,城里人们接连倒毙,在1665年6月,瘟疫袭击剑桥,大学关闭,牛顿回老家避难。(猪脚总是最后出场的!) 那个时代的科学家,他们飘摇在两种世界之间,一个是他们土生土长的中世纪,一个则是只能窥视一角的新世界。一方面,他们相信魔鬼、炼金术和魔鬼,另一方面相信宇宙遵循着精确的数学法则。 三、打破铁幕 《机械宇宙》的作者爱德华-多尼克在牛顿出场前,交代了当时的时代背景,黑死病肆虐,伦敦大伙,17世纪60年代仿佛是世界末日,然而却是现代的开始,现代科学的开始。同时代的人普遍认为上帝不仅是创造者,而且是数学家。他们为自己的设定的首要任务便是找到上帝的法则。 在科技的大航海时代开始之前,需要打破铁幕(经院哲学的基石:托勒密天体论),同样这个人是个意大利人伽利略。然而给予常识(即时代的偏见))最初一击的是个波兰神职人员,哥白尼,临死前发表《天体运行论》,支持日心说的布鲁诺在罗马被执行火刑。 打破铁幕的伽利略需要一种材料:玻璃(中国人独缺的发明-玻璃-由于缺乏玻璃技术,也就未能发明望远镜和显微镜,少了这两项关键的光学仪器,也几乎和科技说再见了。没有了化学,天文学,和生命科学以及工程技术) 四、上帝荣耀 科学首先是一种信仰,那个时代的科学家无一例外的坚信“上帝始终遵循最容易最单纯的法则”,伽利略也曾这么断言。古希腊有名言:万物皆数。那个时代的科学家继承了希腊人的观点,在加上自己的基本信念,认定谜团一定能够解开。科学的使命是为了荣耀上帝,而敬拜他的最好方式就是发现和宣告他的计划的完善性。 虎克: 发明显微镜的列文虎克从发明之初就陷入狂热,他通过仪器观察载玻片中的虱子、臭虫、苍蝇、头发、唾液、甚至自己的sperm。这些观察也强化了信念:宇宙万物无不完美、和谐、功能复杂,上帝有双最精湛的工匠都在自愧不如的巧手。 研究天体的开普勒:在金鼻子土豪在犹豫是否把自己二十年的观察结果给这位年轻人之前,这位年轻人已经尝试用过各种几何图案和模型去解释行星的轨道,但无奈错了有错,而第谷也像守财奴一般珍视自己的成果,直到第谷去世,开普勒才能窃取,又经过二十年紧盯这些资料,发现了以他命名的三大定律,懂得行星轨道长度三次方与一年时间长度平方比值是个常数。他总算迈出了一大步。 研究物体运动的伽利略:首先他发现了钟摆原理,认识到时间是支配世界的重要变量,意义几乎等同于鱼找到到新的方式来感觉水。接着他用斜坡小球实验搞清楚了球滚动距离与时间平方成正比,还有著名的比萨斜塔自由落体实验。伽利略打败了亚里士多德。 伽利略去世那年,牛顿诞生在圣诞节。这是巧合,但是17世纪的英国欢迎科学,因为科学支持宗教,所以科学蓬勃发展;而17世纪的意大利畏惧科学,理由是科学削弱宗教,科学因而衰败,这就不是巧合了。 五、孤星和双星 古希腊还有个怪人的理论一直困扰着中世纪的数学家,即芝诺悖论。解决这个无限问题需要用到微积分。 牛顿是个孤星,他总是在两种愤怒的情绪中徘徊,看到他人因他而首先做出成就得到盛赞而发怒,或是想到公开他的结果会引来批评而愤慨,这造成了科技史上最激烈的争斗之一。 再说争斗前还是需要重温牛顿那段奇迹岁月。1663年牛顿在博览会买了一本占星学的书(这个很重要,提示他天上的问题)和一个三棱镜,拿到书促使他熟读了三角函数,掌握了笛卡尔的几何学。奇迹时刻开启(帅到没朋友):在1665年初拿到那本书后的18个月里,先发现了二项式定理,五月发现切线方法,11月计算微分,来年1月提出色彩理论,接着5月计算积分,同时思考月球引力。这些都发生在瘟疫盛行的时候。23岁的他已经达到事业的顶峰,当他再次这般热情的时候,便是发表《数学原理》三卷。 谁最先发现微积分的争执也决定了两个人的命运,他和莱布尼茨。后世公认他们分别独自发现微积分,牛顿发现更早,莱布尼茨发表更早,且我们现在沿用的是莱布尼茨的标识符。然而,那个时代,1705年牛顿封爵士,然后在铸币局工作,与此同时接任皇家学会主席(前任胡克,直到胡克死,他才迅速继任。)。争斗数年,1771年犯下策略失误,竟然让英国皇家学会组织调查委员会来裁判争论,结果显而易见,牛顿私下写匿名信告莱布尼茨抄袭牛顿。牛顿后续写出《数学原理》标志彻底胜出,一个成了众星拱月的科学王者,遗体埋葬在威斯敏斯特教堂的大理石雕像下面;一个在忽视、孤独中黯然去世,安葬的墓碑没有任何记号。 六、巨人与驼背 耳熟能详的一句牛顿的名言:我能看的更远是因为站在巨人的肩上。这个巨人一定包括胡克,他是个背锅。胡克在牛顿发表《数学原理》之前四年,给牛顿去信问:如果行星遵循反比定律,它的形状该是什么。无疑,胡克对于原理是有巨大贡献的,但牛顿勾掉了书里所有胡克的名字。 七、启迪和感慨 1、科学和宗教到底是怎么样的关系?抑制或辅助,爱因斯坦说过:没有科学的宗教是瞎子,没有宗教的科学是瘸子。 2、也许国与国战争存在偶然因素,就像英格兰打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然而,有一些人(科学家)在他们背后,他们无疑更可能胜利,就像(量子力学的大牛们,爱因斯坦)武装起来的同盟军必然战胜日本帝国一样。 3、为什么中国没有发展起来西方科学,至少因为没有玻璃! 4、科学是深奥的,唯有天才在得到祝福后才可以窥一般,就如同1665年牛顿拿着三棱镜发现光的色散,然而想搞清楚光为什么能穿透玻璃,至少需要再等250年。(量子力学才能解释) 结语:当1492年的哥伦布和1665年的牛顿前行时,他们已经揭开了新世界的帷幕,迎来个自领域的大时代!

精彩短评 (总计31条)

  •     一本二次科技革命前的理科简史,作者写得不算系统,但细节描写很不错,牛顿作为一个性格怪异的天才的形象跃然纸上,与莱布尼茨的争执也是各种心机婊作战。
  •     牛顿和莱布尼兹同时发现微积分,但二者的命运迥异,一个光芒四射,一个黯然无光。
  •     作者很重点地指出了牛顿对自己理论的“轻描淡写”所具有的划时代意义,爵士提出的关于行星运动的数理逻辑连同笛卡尔以及其他的西方优秀人士共同开启了现代社会的大门,其实也可以看出牛顿真的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人,如果没有几个世纪的对天文现象的持续观察以及因此而生出的疑惑就无法形成一个问题域供牛顿来思考,当然了如果缺少了牛顿的天才式的头脑,那么人类面对这些问题可能还要迷惑很久。
  •     虽然介绍的科学知识都是人所共知的,但是开头的氛围烘托,中段由古典数学向微积分的推进,末尾牛顿与众人的你争我斗让我看的还是饶有兴致。
  •     逻辑混乱,讲述科学时突然开始讲时代背景,讲时代背景时又突然开始讲其他的科学家。意识流到不行,你说这是科普文章吧,这又像是17世纪科学家们的传记,你说这是科学家们的传记吧,这又像是理科科普文章。 习惯性4星
  •     本来是想作为2016最后一本书读的 结果31号当天被耽搁了 不过当成2017的第一本书也是足够精彩啦 ( ´▽`)
  •     真是科普界的一股乱流一朵奇葩啊
  •     前半比后半更吸引我,大概我真的是个很浅薄的人吧= =
  •     看完理解了谢尔顿的焦虑感
  •     一个物理白痴 喝数学白痴 终于了解了之前很多莫名其妙的公式的由来 书中的例子很贴切但是很日常 牛顿和莱布尼茨的相爱相杀简直难忘 对于西方科学史有了颠覆性的认识…喜欢看绞刑 砍头什么的 什么民族劣根性…中西方明明就都差不多
  •     三部分53个章节的联系不够紧密,但也交织出一幅比较完整的早期科学世界的图景。相比于人们津津乐道后半部分的巨人争论,我更喜欢前半部分对社会文化背景的铺陈。
  •     无论是这本书还是之前读的《人类简史》,我发现西方作家总是能将历史写的很有科技含量。更加不容易的是他们能将历史与科学知识相结合展开,并且还能写得通俗易懂。
  •     不仅仅是一部科学史,还是一部欧洲近现代史。让我们能够更加贴近牛顿及其他物理学家所处的时代,更加理解他们之所以成为他们的原因,也更加惊叹于他们所做出的伟大成就。
  •     修行25th,我们今日熟视无睹习以为常的简单定理,从无到有的过程实则是一段壮阔的史诗。现代世界在从布鲁诺被烧死到牛顿提出三定律之间的某个时间点静悄悄的到来。波义耳胡克牛顿莱布尼茨哈雷等一众如雷贯耳的名字与那治白内障用干粪,治病使用各种成分古怪包含大量分泌物代谢终产物的药膏人们基本不洗澡的肮脏污秽时代如同硬币两面,格格不入又浑然一体。像污黑恶臭的粪肥上开出国色天香的牡丹一样。牛顿解读了整个宇宙来证明上帝的伟大,但他的体系布局中却没有上帝的位置。那孤高绝傲的头脑推理到后期自己已经控制不了前方是什么在等待,他只能战栗的写完自己的发现,然后给上帝一个用文字修饰而非缜密推理得到的评价。最后一个问题“真的,为什么有引力呢?”
  •     那个大师辈出的年代,那个从神学走向科学的年代。伽利略,开普勒,牛顿,莱布尼茨……最有趣的就是他们一生都致力于揭开宇宙的奥秘,从始至终都在试图找出上帝操纵着整个宇宙的“事实”,然而他们最后的成果却证明了宇宙间,至少在机械宇宙这个范畴,没有上帝立足的地方。
  •     科学史科普。
  •     补了一节物理课
  •     科学故事也能做得那么高大上
  •     17世纪 让人惊叹的时代
  •     从宗教统治到科学现代的一段历史。展示物理课本上大人物们的真实一面,牛顿和莱布尼兹的世纪撕逼大战;开普勒因为赞助人第谷被尿憋死(一说汞中毒)而终于取得突破进展;初期曾研究独角兽和炼金术的皇家学会...
  •     泪目
  •     解决了我一直对牛顿的行为和做法怀有的一些困惑。
  •     还不错,还原了那个时代的背景,从古希腊研究静止的科学到17世纪研究运动的科学隔了千年啊,牛顿虽然认为自己在证明上帝的完美实际上确是宣告上帝的缺席。
  •     上帝缺席于牛顿的理论。
  •     每一个天才都可能是疯子或骗子,从今天的后见之明来看,天才和疯子常常都是同一个人。-17世纪的知识界。我常常好奇各种东西都是什么时候怎么产生的,比如微积分、电,而各种史书正是我所需要的,这本17世纪科学史也是。史书给我一种宏观的、发展的视野,使我感到清晰、整洁。
  •     17世纪60年代是人心惶惶的世界末日,也是现代的开始。开普勒、伽里略、笛卡尔、莱布尼茨、牛顿等一大批开创性的科学家,用独创的观察、实践、曲线、方程式代替音符讴歌上帝的荣耀,反而确使得上帝显得无关紧要。clockwork universe
  •     以牛顿为中心分析牛顿时代的思想风俗以及现代科学兴趣对这些的影响,必不可少的是牛顿与当时科学家的交流以及与莱布尼兹和胡克之间的八卦,比较适合文科生看,对理科生来说很多事内容很熟悉
  •     三星半,一部科学断代史,前半部很有趣,后半部结构散乱。
  •     牛頓所處的時代以及他的成就的科普
  •     买的时候以为是一本讲牛顿和皇家学会之间的“八卦”,结果发现是一本科学史。把标题里皇家学会改成皇家学会的人,其实更贴合内容。我想高中的时候看这本书,想必比时间简史更合适。
  •     4.5 在2016年的最后一天读完开启于1660年的恢弘征程自觉不能更美满;当时人们以为彗星瘟疫大火预示着上帝的惩罚与末日,不曾料想却是凤凰涅槃般的自然科学的开端,天体物理微观世界科学定理,在失败、争论、芥蒂里终成燎原之势,宇宙如精密的钟表机械装置,恪守其特定运行法则,探寻不可思议的洞见,追求永恒的真理,现代世界的奠基之路曾经如此举步维艰;公式定理抽象概念其实本身来源于简单的观察或是司空见惯的现象,作者追根溯源式的思维脉络,让诸如微积分等当年极其头疼的知识显露出了它最初的相貌,遗憾学生时代未能早一点遇见本书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