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大周期的金融视角

出版社:厦门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3-1
ISBN:9787561540589
作者:巴曙松
页数:258页

作者简介

中国房地产行业真正意义上的一次大调整正在演进之中,产业外资本进入房地产业的趋势出现逆转;房地产金融会日趋活跃。房地产将从居民财富配置的“超配资产”变成“标配资产”,房地产行业将一改过去10多年高成长的趋势性增长格局,企业的成长将主要来自于行业内的分化与整合所产生的经营效率的提高,从依赖地价与房价的上涨获得高毛利转向依赖综合开发能力的提高,完成从地产到房产的转变,最终成为以房产开发为核心的加工制造业。本书以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的房地产市场泡沫及其崩溃为案例,试图分析其发生的机制与逻辑,探讨政府、企业应对泡沫崩溃的对策,从而总结教训,吸收经验,以便使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能趋利避害。

书籍目录

序言
第一章 无法回避的房地产周期
第一节 区分周期与趋势
无法左右的趋势
无法回避的周期
第二节 房地产周期缘何重要?
房地产周期的三个经验性特征
美国房地产是否正陷入“失落的十年”?
第二章 日本仍在“失落”
第一节 泡沫是如何炼成的?
土地不足——泡沫的种子
一个大致图景:日本房地产市场的“四个十年”
第二节 第一次泡沫
石油危机爆发前国内外经济环境
石油危机时期宏观经济环境的转变
第一次泡沫的形成和破灭
第三节 第一次泡沫之后,基本面失去支撑
支撑房价上涨的宏观基本面趋于消失
支持房价上涨的金融政策条件由松到紧
第二次泡沫的形成和破灭
第二次房地产泡沫的特征
两次泡沫,两个结果
第四节 从泡沫走向“失落的十年”
日本房地产泡沫膨胀期间的调控政策
日本房地产泡沫破灭的直接与间接原因
房地产泡沫破灭的代价及政府应对政策
政府应对政策的得失评估
日本“失落的十年”在多大程度上是泡沫造成的?
第三章 十年之痒:中国会重蹈日本覆辙吗?
第一节 十年之痒:从1998年到2008年 房地产的金融资产属性
房地产的顺周期波动
第二节 中国会重蹈日本覆辙吗?
中日房地产市场发展不同阶段对比
日本房地产市场不同阶段的突出特征
对比日本:中国房地产市场处在什么样的发展阶段
日本经验为中国的房地产市场预设了一定的风险
日本经验为中国应对泡沫提供了政策操作窗口
目前中国房地产是否存在全国性泡沫
第四章 调控进行时
第一节 当调控成为常态
弱化房地产的增长功能是一个渐进过程 房地产行业周期性回调:谁将承受最大的冲击?
房地产角色转移决定投资价值的变化
新一轮业绩驱动因素将逐步切换到消费层面
房地产行业角色转移将决定未来投资价值的变化
第二节 未来调控政策的备选项
稳定房价与地价预期
沪、渝房产税试点:一个宽松的开始
降低开发商杠杆率:预售制度正常化
扩大土地供给
第三节 中国房地产行业正进入第一次大调整
中国房地产行业正进入显著调整的起点阶段
中国房地产行业将迎来显著的行业洗牌 房地产调整的短期宏观冲击:是否导致投资增长显著回落
第五章 保障性住房大幕已拉开,剧本待完善
第一节 保障性住房:大幕已拉开
保障性住房政策的历史轨迹:从弱化到回归
保障性住房:大幕已开,缺少剧本
第二节 保障性住房:国际经验
国际经验:建设模式的选择
国际教训:问题总是难以避免
第三节 美国住房保障政策:试错与校正的经验
公房建设计划及其效果评估
低收入家庭住房建设税收抵免计划及其效果评估
租房券计划及其效果评估
低收入家庭住房建设税收抵免和租房券方案的比较
参考文献

内容概要

巴曙松博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还担任商务部经贸政策咨询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副秘书长、中国证监会基金评议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银监会考试委员会专家、招商银行和招商局博士后转交指导委员会委员,曾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先后担任中国银行杭州分行副行长、中银香港助理总经理、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展战略委员会主任、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联络办公室经济部副部长等职务,并曾担任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主讲专家。


 房地产大周期的金融视角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6条)

  •     翻了下,感觉这书平平无奇。没写出巴曙松应有的水平。行距也极疏松,有注水之嫌疑。没搞学术研究的朋友,就不看了吧,浪费时间。翻了下,感觉这书平平无奇。没写出巴曙松应有的水平。行距也极疏松,有注水之嫌疑。没搞学术研究的朋友,就不看了吧,浪费时间。翻了下,感觉这书平平无奇。没写出巴曙松应有的水平。行距也极疏松,有注水之嫌疑。没搞学术研究的朋友,就不看了吧,浪费时间。翻了下,感觉这书平平无奇。没写出巴曙松应有的水平。行距也极疏松,有注水之嫌疑。没搞学术研究的朋友,就不看了吧,浪费时间。
  •     1.日本周期部分有点偏题,而且前后文重复,本书对房地产市场的分析仅限于日本和美国,想必是最容易获取资料的两个地区,而真正有代表性的发展中国家参照完全没有涉及。猜测是某个学生的论文删减而成。但即便是作为关于日本经济衰退的论文,也属于内容肤浅缺乏真知灼见,数据支持单薄,车轱辘话反复说。2.对中国房地产状况分析浅薄,基本是常识性表达,类似浅尝辄止的报纸文章。3.对2012年的预测偏离实际太远。对中国处于日本70年代泡沫期的判断明显缺乏论述,结论荒谬。4.下结论的时候模棱两可,缺乏干货,不敢给hard conclusion,总是一句话似是而非,然后大篇幅再加disclaimer。5.最后的参考文献格式混乱,而且可猜测出本书基本上是靠翻译一些英文文献,七拼八凑的二手货,基于某篇论文拿出来骗钱的。6.价格远超过价值。一直觉得微博上巴曙松难负盛名,这本书更是证实了该人真实水平,至少这种作品反映了浮躁且功利的态度,该人响当当的铭牌一大堆,但急功近利,对待学术缺乏踏实务实之风。很遗憾任志强这种敢说真话的人都愿意为本书做推荐,可见中国学术界和企业界沆瀣一气,原则根本不存在。
  •     这本书半年前想看因为考研一直没看,考完研从图书馆借出来,最大的缺点就是,区区几万字编了200多页,行距,字距大得离谱,浮躁!!其次,翻了几十页,内容枯燥,都是数字,而且说服力不够,仅仅是一堆资料的堆砌,我很快就感觉这像是哪个研究生的论文。总体也就日本、美国两个市场,中国市场没有做过多的分析,基本是参考美日,根本不能反映中国的市场特点。最后,这本书写出来到现在一年了,回过头看来,预测差太远了。而且后市,房价我依然看涨,楼市依然是机会所在。综上,这本书不值得看,更不值得买,还那么贵。巴曙松真要认真做研究了,自己写的书这么烂,只有翻译的书还成。

精彩短评 (总计52条)

  •     巴导的书一向有深度,赞~
  •     匆匆读过一遍,当时为了给某人做论文提出点专业化点建议急行军读了此书,也推荐过,不知不觉过去这么长时间,什么时间有兴趣再读读。
  •     巴曙松出大部头书速度之快堪称世界之最了,挂名卖书到如此地步真是吾国特色啊
  •     非常客观得从大角度进行房地产业的分析,有理有据
  •     我们的城市化相当于日本70年代的进程? 以后房地产业是个整合的过程,大鱼吃小鱼。 目前千夫所指的房价也不可能崩盘,最多15%的跌幅,这到了开发商的底线了----的确很对嘛。100w亿的M2,幻想房价暴跌不过是痴人说梦。
  •     最后一部分讲的是保障房,因为用了思维导图梳理,所以看起来清晰一些。前面讲历史、讲周期,图表、数据较多,语言不算优美,有经济类教科书即视感。
  •     巴博的文章数据翔实 逻辑清晰 虽然最后的预测观点不甚赞同 但是其对日本的房地产的分析 值得回味
  •     无语中...
  •     写得思路就不好,14年看得,勉强看完。说服力太差了,基础知识普及都没有
  •       这本书半年前想看因为考研一直没看,考完研从图书馆借出来,最大的缺点就是,区区几万字编了200多页,行距,字距大得离谱,浮躁!!
      其次,翻了几十页,内容枯燥,都是数字,而且说服力不够,仅仅是一堆资料的堆砌,我很快就感觉这像是哪个研究生的论文。总体也就日本、美国两个市场,中国市场没有做过多的分析,基本是参考美日,根本不能反映中国的市场特点。最后,这本书写出来到现在一年了,回过头看来,预测差太远了。而且后市,房价我依然看涨,楼市依然是机会所在。
      综上,这本书不值得看,更不值得买,还那么贵。巴曙松真要认真做研究了,自己写的书这么烂,只有翻译的书还成。
  •     对日本的分析比较清晰,根据其观点房市似乎整体无泡沫,泡沫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对房地产未来趋势的认识有一定帮助,但我国政策影响市场的力量远大于其他国家,未来如何还很难彻底说清楚,,,
  •     数据对比很多,比较客观
  •     研究行业的周期性,一看历史,二看国外。这本书光讲国外,几乎没有提到历史。对当前状况的指导性也非常非常有限。
  •     巴曙松为数不多的能读的书,这哥们整天荐书,却写不出什么干货来,这本书还可以,写的时候认为房价还要涨,后来证明的确还在涨。
  •     读了两遍,中间时隔两月。上次可以给四星,这次最多给三星。不被他的数字和历史忽悠之后,就看到了他逻辑上的问题
  •     2012.11.21. 1.读者群体是非金融专业的大众的话,算是一本很不错的科普读物。内容翔实,数据、法律文件,对于一些制度的说明比较全面,为了便于理解关键名词还作了相关的名词解释。 2.纸质还算不错。行间距有点大,有灌水嫌疑,好处是读起来不累。 3.巴博写书不错,值得读。
  •     作为业内人士,只能说写得一般般,金融视角解读日本经济泡沫那段可以仔细想想,调控和保障住房两章基本老生常谈。
  •     说到底就是一个类比而已,写写美日曾经一度的房地产繁荣历史来推测中国,这种比较其实非常不精确,毕竟国情和体制以及文化习俗完全不一样的国家,变量不是一个简单的人口和发展阶段那么简单。巴曙松一年写好多书,感觉都是圈钱的。
  •     巴博的团队所著。内容面面俱到,但是观点不鲜明,与书名给人的预期有差距。全书的整体性不那么强,这根巴博团队的运行模式有关系。
  •     调控的目标是为了抑制投机性需求,使房价与收入同比增长。紧缩的信贷投放、限购、房产税等措施出台,房价增长有了一定程度的缓和;但是在经济下滑趋势下,土地供应不足,地方政府收入与民生问题,房地产投资与GDP增长之间的矛盾无法轻易解决。各地取消限购急于救市,效果也不是非常明显。房地产行业已经从粗放的土地增值、房产开发获取利润的方式,转向通过高附加值来获取利润。
  •     解释了很多我困惑已久的问题
  •     论点基本正确,但是比较官方,语言还不够通俗。
  •     也就第四章有点意义。每页稀稀疏疏几粒字,完全可以省一半的纸。厦门大学出版社坑爹。
  •     数字堆砌,没有观点。跟中美比较房价周期,但是中美跟中国国情有着太大的区别。总之,看这书还不如去听任志强。
  •     简单翻了下,主要是分析与日本的对比。
  •     大学同学写的书,给一个五星
  •     骗钱之作!
  •       作为房地产从业人员来说,这本书写的还是挺客观的,基本讲解了中国房地产涉及到的问题(房价过高,房价调控不下去)以及解决房价过高的基本思路,且这个思路理论上是成立的。
      
      1、人口的结构和城市化的进程是在无法回避的房地产周期中,判断房地产是否会低落的关键因素。
      2、中国的房地产存在着局部泡沫,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上海,北京,深圳等地存在着明显的泡沫。
      3、 当房地产的金融属性被过多强调和利用时,房价的涨幅过快是不好的现象,很容易造成房产泡沫,也即是说,房产投资过热会产生较大的泡沫;
      4、国家房地产调控的政策要从本质入手,不能指标不治本,调控的基本方向:
      a、调控好土地的供应量,目前的土地供应量不足;
      b、房产销售制度的完善,预收款的监管,房产开发资质的审核,房产预售的审批,政府部门的监管;
      c、保障性住房的建设
      d、房产税的试点。
      
      个人觉得这本书还是有一些地方没有考虑到,比如说房产企业和客户购房时政府所收的税收,郎咸平说房产企业70%的利润都是交给政府部门的,虽然有点夸张,但是房产企业每个项目向政府所缴纳的税收,费用,以及和政府部门沟通的费用,往往都是一个房产企业很大的支出,而这部分支出基本是都是由客户来承担,导致了房价的升高。这一块也需要逐步来完善。
      
       总的来说,这本书还是值得一读的。
  •     平淡
  •     2012年5月18-19日读。2012-109。
  •     内容很详实,论证的很有逻辑
  •     还想来找点资料支持中国房地产泡沫要破,看了反而觉得难言破,都是因为人口多
  •     其实还好吧,毕竟用数据分析起来更有说服力
  •     没有切入我想读到的内容
  •     好长一篇论文,半小时看完
  •     看看这本书,能对中国的房地产有个大概了解,还推荐一本《中国房地产之厄》,不过还大陆好像是禁书
  •     头三章有一些基础性知识和观点可以参考。现在回看,第四章是完全的误判啊。
  •     研究生给东拼西凑。章节间基本无连接。日本房地产泡沫部分写的不错,保障性住房国际比较也还不错。可以翻翻。
  •     写的虽然非常专业,但可读性很强。
  •     半官方的房地产市场认识论,其分析框架与理论蛮适合写报告参考,有些数据不错。对日本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历程有比较详细的探讨,对美国保障房体系的介绍也相对清楚。
  •     数字图表的论证都比较让人信服,只是站在2011年的预测依旧猜不透今日我国房地产迷局。我喜欢他对周期和趋势的看法,以及房地产主要还是应该建立在健康的基本面,可是主要由房地产驱动的经济真的健康吗?我们会不会重蹈失落的日本的覆辙?
  •     内容详实,@巴曙松 从金融的角度揭示了房地产作为资产的价值
  •     很多观点在童大焕的书里都读过了,这次是从半官方的口径里再一次证实了。美国租房券蛮有借鉴意义的。
  •     以为是研究型书籍,仔细看倒像是科普类。分析有理有据,思想也有深度,但整本书的框架不够清晰。
  •     术语和数据堆砌。
  •     等有空了,我会写一篇读书笔记,题目都想好了《以日为鉴,可以知房事》。岛国爱情动作片迷,请勿联想。
  •     基本意思是:不会硬着陆,但会软着陆。
  •     对业内人士比较有参考价值。尤其是每日眼光局限于一城一地甚至一个项目的从业者而言,了解所在行业的大趋势与内在规律大有裨益。
  •     该更新了。市场变化如此之快,资本贪婪,监管跟不上,一切理论都是纸上谈兵。
  •     数据较多,有些思考。但是较验粗糙,很多低级错误,如时间不对,数据不对等。
  •     增进了对房地产行业的了解。深度一般。
  •     研究日本看中国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