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巨链

出版日期:2015-5
ISBN:9787100111196
作者:[美] 阿瑟·O.洛夫乔伊
页数:509页

作者简介

《存在巨链》是美国当代著名哲学家诺夫乔伊的一本重要著作。在这本书中,作者主要研究了“存在巨链”这一观念群的产生与发展过程,同时研究了这一观念群与它们赖以产生的充实性原则、连续性原则、充足理由原则等思维原则之间的联系。他认为其观念史比起哲学史来说,涉及的范围既特殊又宽泛。其特殊在于,观念史研究的是某些观念或观念群的发生与发展史,不涉及哲学家或哲学流派的发生与发展史,其宽泛在于,观念史的研究不限于哲学,而是涉及到文学、艺术、宗教、科学等各种领域。因此,诺夫乔伊在这本书中通过旁征博引,对存在之链观念群的产生和发展给予了清楚的梳理。他在书中,追溯了“完满”、“连续”和“渐变”的观念,从这些观念的柏拉图起源,到它们在17世纪的“存在巨链”观念中的体现,直到这一观念中启蒙运动和浪漫主义思想冲击下的衰落。关于所有生物在一个绝对结构中从最低级到最高级连接在一起的“链”的观念,由于进化论思想的兴起而被推翻。洛夫乔伊由此得出结论:任何关于绝对的、静止的宇宙的设想,都是不可理解的。

书籍目录

洛夫乔伊和他的观念史研究(译序)
前言
第一讲 导论 观念史的研究
第二讲 存在之链观念在希腊哲学中的起源:三个原则
第三讲 存在之链及在中世纪思想中的某些内在冲突
第四讲 充实性原则与新宇宙观
第五讲 莱布尼茨和斯宾诺莎的充实性和充足理由
第六讲 18世纪思想中的存在之链,及人在自然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七讲 充实性原则和18世纪的乐观主义
第八讲 存在之链和18使节的一些生物学观点
第九讲 存在之链的时间化
第十讲 浪漫主义和充实性原则
第十一讲 历史及其道德的后果
注释
索引
译后记
新版译者后记

内容概要

阿瑟·O.洛夫乔伊(Arthur Oncken Lovejoy,1873-1962)美国哲学家,批判实在主义代表之一。曾任霍普金斯大学教授,1916-1917年任美国哲学协会会长。1940年创办《思想史杂志》,并任编辑。与桑塔亚那、赛拉斯等合著的《批判实在主义论文集》为批判实在主义的代表作。主要著作还有《批判实在主义》、《对二元论的反叛》。


 存在巨链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观念史的研究可谓是博雅教育(Liberal Arts)的地基,Lovejoy在这部书中打破了学科界限,穿梭于哲学、神学、文学、宇宙学或天文学、物理学、生物学等各个学科,用the Great Chain of Being这样一条线索来贯穿。充实性原则、连续性原则成为神义论的辩护方式。柏拉图在《蒂迈欧篇》中的造世巨匠之神与其理念说中的自足性的神之间的紧张性,成为后世不断予以回应却一直也未能弥合的鸿沟,甚至在近代的浪漫主义思潮中都是这种“两个上帝”在人类思想观念上投射下的纷争,一个是自足的、无需这个世界的上帝(如唯名论、诺斯替),一个创生性的、需要这个世界来显现其自身的上帝。 【第一讲 导论 观念史的研究】 观念史与思想史、哲学学说: 虽然大多是运用同样的资料,但是观念史是以【特殊的方式划分】这些资料,“使这一资料的各部分参与到新的组合和关系中去,并且从不同的目的、立场出发去观察它”(p5),有点类似于分析化学,分解成可称为“单元——观念(unit-ideas)”的东西,这是按【组成成分】而非模式来划分的;而一般的哲学学说“甚至是相同的复合物,也可能由于它们的不同表达而成了不同的东西”(p6-7);那些通常加上-isms的东西(各种哲学的主义),通常不是观念史学家所关注的终极对象,而仅仅是一些【原始的材料】。 观念史的单元: (1)一些含蓄的或不完全清楚的设定(assumptions),或者在个体或一代人的思想中起作用的或多或少未意识到的思想习惯(unconscious mental habits)。其中一类就是那种“依据某些范畴或特殊类型的想象来思考的意向(disposition)”,“精神简单化者”(esprits simplistes)——启蒙运动中那些相信可以找到所处理的问题的【简单的解决办法】的人们,与那些对【宇宙复杂性】有某种意识、【对人类理解力必然蔑视】的人们(如Pope、Locke)结合在了一起。后者具有理智的谦虚,强调人类必须记住自己精神力量的有限性,但是这种说法常常伴随着一种【关于真理的简单性的极端假设】:“这些真理是人所必需的,而且在他【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p12),Pope就暗示“对于人类的思想而言,神学和思辨形而上学的问题太大,······而要探测人的本性,这恰恰是在他被赋予的明显有限和单纯的理智力量的范围之内”(p13)。由此这两种看似不同的倾向就有一个共同的根源:“人类兴趣活动的范围是有限的,就连他的想象力的范围也是有限的,这种有限性本身就是【偏爱思想的简单图式】的一种表现;这种理智上的谦虚的气质部分地说是讨厌不可理解的东西、烦琐的东西以及神秘的东西的表现”(p13)。 (2)这些某地特有的假设(endemic assumption)、理智的习惯,是如此的一般(general)、笼统(vague)的一类东西,“以致它们有可能在任何事情上影响人的反思进程”(p13),相同类型的一类观念可以称之为“辩证的动机”(dialectical motives)。 (3)对各种各样形而上学激情的感受性(susceptibilities to diverse kinds of metaphysical pathos)。如雪莱的形而上学激情与【一元论】或【泛神论】的激情结合在一起,“认识到那些在我们心中一直是不同的东西启示不知何故是相同的东西,这本身自然是一种令人类愉快的体验”(p17),在一元论中“意识的个体性本身,成了一种负担”(p18);与一元论相反的是【唯意志论】的激情。 (4)哲学语义学(philosophical semantics)的工作,清除词语的模糊性,列举它们各种各样的含义,如Nature一词就是最极端的例子。 (5)我们将要涉及的观念(单元—观念)比其他观念更确定更明白,这些命题是对人们【自然会问及】的哲学问题所作的回答,反思这一问题的思想【迟早是会提出来的】:第一,它穿越全部历史领域,相同的观念以程度不同的重要性出现在多种多样的领域之中;第二,它对传统划分提出抗议,传统或现存的划分图式不过是一种历史的偶然事件;第三,关注大量的人群的集体思想中的那些特殊单元—观念的明晰性,而不仅仅关注少数杰出的思想家或著作;第四,运用自己独特的分析方法试图理解新的信仰和理智风格是如何被引进和传播的。 本书要分辨的是三个观念,它们常常作为一个单元发挥作用,用一个词来表达就是“存在巨链”;三条忠告:不要堕入到一种仅仅是想象的历史概况之中;注意为外行埋伏的错误;论及的知识一个部分而非整体;观念史是一个试错(trial-and-error)的历史。 【第二讲 存在之链观念在希腊哲学中的起源:三个原则】 存在之链最先出现在柏拉图那里,但柏拉图和柏拉图传统中有两个相互冲突的主要倾向:【来世观】与【今世观】之间的分裂。 来世观对今世的贬低: 来世观是某种信仰,这种信仰认为:“不仅真正‘实在的’(real),而且确实善(good)的东西,它们在实质性的特征上与人在自然生活中、在人类经验的日常过程中发现的任何东西是【完全相反的】,无论这些东西多么正常,多么理智和多么吉祥”(p32)。对于相信来世观的人来说,出生便陷入【不存在】之中,因为感觉对象、经验对象都是【易变的】、【偶然的】,永恒不变的、真正的善以及那些稳定的、确定的对象在今世都不可能找到,“只有在一个不仅在等级和细节上,而且在其本质属件上,都不同于这个较低的存在王国的更高存在的王国中才可能找到它们”(p32);信奉来世观的哲学家、神秘主义者是生性是统治者;相信来世观有许多种动机(如今世的暂存性、不完美性、相对性等等),这些动机中的任何一个都可能产生一个真正【来世的本体论】,但“一个完整的来世观将把【所有这些动机】结合在一起,并将依所有的罪状去指控这个世界”(p37)。 今世的被承认: 问题在于如何面对我们在今世的【实际经验】,佛教的吠檀多求助于“物质世界幻觉说”的谋略,称实际经验的性质为“幻觉”,为空虚的非存在。但这是存在矛盾的:“一方面经验到它们在自身中的存在,以及设想它在别人之中的存在,另一方面又明确地指出它们是某些需要超越的不完满之物,以及是要克服的恶,这显然是同时否定和肯定了同一主张”(p38)。所以任何不采用“物质世界幻觉说”的来世学说,都承认了今世:“它似乎不应该存在,但不知什么缘故它却不可否认地确实存在”(p38)。 来世观与今世观的这种对立体现出了柏拉图的双重作用;Lovejoy认为把柏拉图说成不是柏拉图学说的作者的观点是难以令人信服的;柏拉图对西方本土血统的贡献是他的这种观点:“一个不可见的永恒世界的概念——可见的世界只不过是这永恒世界的一个苍白的副本······人的最高的善在于想办法把他自己迁移到这种世界中去”(p44);但是柏拉图也没有完全贬低今世,对柏拉图来说,“可感世界从来就不是一个单纯的幻觉或单纯的恶。而彼岸世界与此岸世界一样都是一种【复多】,而且还有众多的个体灵魂,永久地相互分离,并和理念相区别,甚至当它们转移到更高的境界时也是如此”(p47),在此方面柏拉图体系比较不受一元论形而上学激情的影响,“理念的世界与其说是对今世的纯粹的否定,不如说是对今世的一个值得赞美的、永久的模型”(p48),柏拉图一心想着从理念世界导出具体的道德的和政治的教训,来世对今世有道德效力。 善、神的自足存在: 对柏拉图来说“善”是最根本的,是所有实在中最无可置疑的、“一种不可描述的美”、“它和实在远非同一的”、“高于实在的东西”;善的实质是【自足存在】、摆脱了一切依赖,“它永远不需要任何别的东西”,“善的丰富性一劳永逸地包含在神之中,被造物不再为它增加什么东西”(p53);“神不需要一个世界,也不关心它以及它之中发生的一切”(p53)。 今世观的转向: 但柏拉图并未就此止步,没有完全局限在来世观内,他还给显然相反的倾向——一种特别有活力的今世观以特有的形式、表达方式和辩证法,它在“超验的和绝对的存在中找到了【此岸世界存在的必然的逻辑根据】”(p56),从善本身之中找到了不完满之物的存在理由:“那种并不那么好、也不能说坏的东西就必定被理解为派生于善的理念的东西,理解为包含在完满的本质之中的东西”(p56);在《蒂迈欧篇》中柏拉图明确地开始了从较高的“绝对存在”的领域向较低的世界【回转】的路程。 两个关键问题:1为什么在一个理念的永恒世界之外还要有一个变化的世界?2是什么原则决定了构成可见的和暂时的世界之存在物的物种数量? 对于第一个问题,柏拉图的解决办法是:返回到“善”的实质性意义上去,“善”不可能【“嫉妒”】任何不是它自身的东西,所以“除非它产生出它们,否则它会缺少完满性中的一个肯定的要素”(p60),“在他的彼岸的绝对中,在善的理念本身中,他发现了这种绝对【不能单独存在的理由】”(p60)。 对于第二个问题,这个世界必须包含多少种暂时的和不完满的存在——答案是包含了【一切可能的种类】;这就引出了【充实性原则】(the principle of plenitude)。 充实性原则: “没有可感的世界,理智的世界就会被看作是有缺陷的”(p64),在柏拉图那里感觉的世界的价值实际上得到了认可,“对于理智王国的太阳来说,这影子是【不可缺少】的,就像对于这影子来说那个太阳也是不可缺少的一样”(p65),影子的存在是太阳的完满性的最大完成;充实性原则要求每个位置尽可能地被充满;充实性原则隐藏着一种绝对的【宇宙论的决定论】,这在【斯宾诺莎】那里体现出来了。 连续性(continuity)原则: 亚里士多德虽然没有认同充实性原则,但他要对把连续性原则引进自然史负责,他观察到“某种类型的属性【以极其细微的差别逐渐改变】成下一种类型的属性,而不是在它们之间表现出十分明确的区别来”(p68),自然拒绝一个明确的分界线,如“植物形动物”;而“从柏拉图的充实性原则中可以直接推导出连续性原则”(p71),否则宇宙中就会有一些空隙。等级划分原则:亚里士多德把动物安排在一个单一的定好级次的自然等级序列之中;“在这个秩序中,除神之外的一切事物都有某种程度的‘欠缺’”(p72)。 存在巨链: 充实性原则和连续性原则结合在一起,人们就接受了“宇宙是一个‘巨大的存在之链’”的思想,从最贫乏的、几乎是非存在的那类存在者(existents)出发,一直上升到绝对存在(Absolute Being),“它们中的每一个都通过【‘最少可能’的差别程度】不同于紧挨着它的在上的和在下的存在”(p73)。 普罗提诺的流溢说: 普罗提诺认为“太一”是完满的,它什么也不追求,由于完满就流溢了出来,“正是从这种严格的来世的以及完全自足的性质即绝对者出发,今世存在的必然性及其全部多样性和不完满性才被推论出来”(p76),他认为这个世界是“充实的”,最好的世界必须包括【所有可能的恶】;整体的善主要在于“它的部分的多样性”;但普罗提诺对【无限】概念有一种审美的厌恶感。 【第三讲 存在之链及在中世纪思想中的某些内在冲突】 对中世纪观念的复合物起决定作用的是两个人:奥古斯丁与(伪)狄奥尼修斯(Dionysius),在这两人的神学中,充实原则的影响是明显的;爱、善被等同于无法计量和无穷尽的【生产活力】,“在中世纪的著作中,神的‘爱’,基本上在于创造和生育,而不在于赎罪或神的天职”(p85);但丁也认为“【可能物】的全部系列在逻辑上是【先于创世】的”,所以但丁接近于异教,“对中世纪的作者来说,充实原则的任何运用,不接近于异教是不可能的”(p88);只有那些极端的【反理性主义者】才不会发生这种观念的冲突,如司各脱主义者,他们主张【上帝选择的自由】,否定但丁的“创造性潜能的实际的实现会把必然性扩展到全部可能性的领域之中”(p89)的论断。 12世纪的阿伯拉尔(Abelard)坚定地贯彻充足理由原则和充实原则的结论,“在差不多5个世纪以前就从柏拉图的前提中得出最具特色的斯宾诺莎的结论”(p91),这是一个非常乐观主义的论证,把恶解释为必然性:“关于这种最好的可能世界的善,不是存在于恶的缺乏之中,相反是存在于它们的在场之中”(p92);托马斯·阿奎那则是比较随意运用这两个原则,服务于他自己的论证目的。冲突的双方是:一方是唯名论的司各脱,一方是斯宾诺莎与布鲁诺,还有经院哲学家们、还有阿威罗伊等(犹太教、穆斯林哲人)。 另一种冲突: 还有一种更有意义的冲突:“两种不可调和的善的观念之间的冲突”(p107);一种是【善的观念】(Idea of the Good),它是对统一、自足性以及不动心的某种神化;另一种是【善行的观念】(Idea of Goodness),它是对多样性、自我超越以及生殖力(fecundity)的神化,是《蒂迈欧篇》中流溢理论中的上帝。 对应的两个上帝:一个上帝是“远远在上”(way up)的目标,是有限灵魂通过它从所有被造物转向,返回到通向永远不变的完满性的【上升过程的目标】;另一个上帝是那种【下降过程】的源泉和赋予活力的能量,依靠这种下降的路程,【存在向下流动】,通过【所有可能性】的层级而下降到最底层。 奥古斯丁的审美倾向: 奥古斯丁“接近于从充实原则中派生出一种美学理论,他认为艺术的功能就是尽可能精确地模仿或符合这种被创世界的多样性”(p112)。 二元论: 在某些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家中发现了公开的二元论:一个是善,一个是恶,二者必然地内在于【神的本性】自身之中,因此也存在于【人的本性】之中;由此中世纪的偏好被【颠倒】过来了:“更高的价值不是给予不动的推动者,……更高的价值是给予【不停运动】着的‘活动的原则’”(p124),对于弗卢德(Robert Fludd)来说,“‘静止的天然位置’就是【黑暗和死亡的住所】,而‘和中心有关和围绕中心’的存在是对一切善的否定”(p127),中心是不善的。 关于彼岸世界的三种观点: 最极端的彼岸世界:把“此岸”世界当做是某种必须逃避的本质上是恶的东西(摩尼教、诺斯替),这是这样一种观点:“在并不否认此岸世界的【实在性】(确实存在)的同时,它【应该】永远不存在,除了永恒的和完满的太一而外的任何东西的发生都是一种完全的和莫名其妙的灾难”(p128)。 另外两种是:一是认为对任何这样的世界的存在的信念都是一种纯粹的幻觉(否认它的实在性);另一种是佛教的观点,拒绝讨论诸如世界的起源,而是尽力劝导人们,指出暂时的和感性的存在是一种【十足的恶】,向人们揭示【一条逃避它的道路】,不指明本原但指明道路。 摩尼教和诺斯替派把Demiurgus(德牧革、造物主)设想为与此岸之一切恶有关的原初和本质上的恶。而此岸世界保持活力的根基则来源于那种“存在是一种善”的假定(奥古斯丁、普罗提诺对摩尼教、诺斯替派的脱离、拒斥)。 【第四讲 充实性原则与新宇宙观】 一个澄清(当然是Lovejoy本人的看法):引起中世纪概念向近代新宇宙观转变的,是【柏拉图主义的形而上学先见】,而不是哥白尼的影响。 中世纪的地球中心论及其附带观点: 人们常常以为世界的旧图像在空间方面特别地适合【使人类感受到他自身的重要性和尊严】,但是“对于中世纪的人而言,以地球为中心的体系的实际旨趣恰恰是相反的:因为【世界的中心不是一个光荣的位置】;它勿宁是一个【远离上帝住处的地方】,是被造物的底部,是它的残渣和较低级成分的堕落之处”(p134),中心实际上是【地狱】,中世纪的世界是【以魔鬼为中心的】。 “地球中心论的宇宙观与其说有助于人的提升,不如说有助于【使他出丑】,而且哥白尼的学说所以遭到反对,部分地是基于这种情况,即它分配给人的住所的位置太威严和太崇高了”(p134)。 地球在中世纪的有价值之处,不是由于这颗行星在空间中的位置,而是因为它被设想为是【唯一创生之地】,在这里“任何存在物都能有它们的住所”(p135),这样一来人的事务就被设想为神自身【无限关心】的对象。 哥白尼的学说不新颖: 把人类地位抬高、否定变化的地上世界和不朽的、永远不变的天堂之间的对立,这些看法在库萨的尼古拉那里就有了,而对传统观念最严重的打击来自于第谷在1572年对【仙后座新星】的发现。 开普勒——太阳中心说: 真正能够称之为太阳中心说的学说应该归于开普勒而不是哥白尼。在中世纪,形而上学中上帝居于中心位置,而宇宙论中天堂位于边缘位置,而开普勒的新体系消除了这种不协调;而这也主要是因为他对【充足理由原则】的运用。 新宇宙观的5个创新: 1. 太阳系中别的行星上居住着有生命的、有感觉的和有理性的被造物; 2. 中世纪宇宙围墙的毁坏; 3. 有诸多恒星的存在; 4. 在这些别的世界中的行星上也有有意识的居民居住; 5. 物理宇宙在空间上的无限性、太阳系在数量上的无限性。 第1、4“使人类生活和地球的历史失去了独一无二的价值和重要性”(p142);第2、3使得物理的宇宙不再具有任何中心,“它被打碎成(至少是)大量多样化的孤立体系,这些体系根据无法认识的理性计划分布开来”(p143)。所以,“从地球中心论体系到太阳中心论体系的变化,远不如由太阳中心论体系到【无中心体系】的变化那么重要”(p143),无限对于人的想象力和理性都是难以理解的。 何者造就了关于世界的新概念?: 关于世界的新概念,很少归之于所谓以科学观察为根据所得的新假设,而是更多的来自于“哲学的和神学的前提”,前者是从后者派生出来的;以上这些(5个)特征都是当充实性原则运用到星际的宇宙的大小等天文学问题时的推论。库萨的尼古拉的思想中对天文学的问题的关注少于对某种【神秘主义的神学】的关注,“他用来代替地球的中心位置的不是太阳,而是上帝”(p149);而布鲁诺作为一个近代宇宙观念的拥护者,也“几乎完全是柏拉图主义的形而上学和中世纪神学的某种血统的延续者”(p153)。 与充实原则、充足理由原则相关的乐观主义: “无论是多么渺小的、微不足道的或下贱卑劣的东西都完全服务于【整体】的光辉”(p156),在于整体的关系中畸形之物也变得无关紧要了。 新宇宙观与谦恭: 这些新宇宙观适应了传统宗教中宣扬的谦恭的品德,对界限的设想使人不能充分意识到造物主的伟大和权力;笛卡尔认为宇宙是无限的,对这一点的沉思教导我们谦虚,而且有助于“使我们的情感脱离此岸的东西”,有助于培植彼岸情绪;而在帕斯卡尔那里,无限的创造的景象是【令人压抑】的,“由于这种理论小视和羞辱人类,而且挫败人的理解力”(p166);对物理世界的无限性的反思形成了【人类本性的二律背反】,即人类既悲惨又伟大,而补偿性的考虑是“人类的一切尊严都在思想之中”(p168),但是由于宇宙无限性的假设一再提供了【贬低人类】的手段,因此这也无济于事;人类知道有一个无限,却不知道它的本性,“上帝有点像物理学的无限,一个‘可能不知道他是什么而知道他存在’的存在——除非上帝恩赐给我们获得关于他的某种实际知识的超自然的手段”(p169)。 充实原则的引起的各种迥异的结论: 为此岸辩护:这个原则一开始倾向于为【此岸型】的宗教感受和道德情绪辩护:它暗示了在此岸世界的每一个事物都实际上增加了神的完满性,进而渐渐地成为了【乐观主义论证】的主要根据。 为彼岸辩护:然而,由于它似乎使世界确实成了【无限的】,它就越来越易于转向为【彼岸世界】服务。 理性主义:它表达了“在现实的本性中有某种实质上的合理性,在可以理解的世界中,每个具体存在的事物都有一个存在的充足理由”(p171)。 反理性主义:当它被解释为暗指质量上和数量上的无限的真实存在时,又使得现实在实际上和人的理性相反。 为人类懒惰提供辩护:“它为无所事事提供了辩护,因为它使人类的一切成就看起来是一些不值一提的东西”(p175),“地球是如此可怕的小,以致我相信,从今以后,我再也不对任何事情关心了”(p175),为证明懒惰提供了正当性。 从“新体系”(无限)引申出的道德意义是反哥白尼、拥托勒密的: 这些论说是:“不要高估我们这个世界”、“如果我们的世界是我们体系中低下的部分中的一个,那么为什么我们还要过分地去研究它和对它抱有期望呢?”(p177)。 新宇宙观的悖论(有时候那些明显是适合于旧宇宙观的观念,却从新宇宙观众引申了出来): 1. 一般来说无限有助于培养彼岸世界的情绪,因为在此岸世界找不到安身立命的终极性,但在欧洲人的思想中,长期以来是形而上学和实践上的【彼岸世界】一直是与【宇宙论上的有限论】共存的;而当这种有限论被放弃时,宗教本身就变得【此岸化】了; 2. 在中世纪不管地球的地位何等低下,它还是有一个独一无二的意义、一个特权:没有别的星球上演同样的戏剧;然而当地球丧失了它的这种特权之后(宇宙无限,别的星球上存在这样或更高级的戏剧),人类开始“发现他们最大兴趣在于人间事务的一般活动,并且马上就来谈论他们所拥有的实际的和潜在的种族成就了”(p190),虽然这幕人类戏剧只是无限宇宙中的插曲、在一个微小的孤岛上上演,但是在19世纪,“人类在他的宇宙舞台的无限小的角落中忙于他的最大的妄自尊大和自我陶醉”(p191)。 【第五讲 莱布尼茨和斯宾诺莎的充实性和充足理由】 17世纪中,莱布尼茨对存在之链的论述最为引人注目:“在他看来,宇宙的实质性特征是充实性、连续性以及线性等级性”(p192),存在巨链由单子构成,没有哪两个单子是完全一样的。 Lovejoy要探究关于莱布尼茨的三个问题:第一,充实原则与充足理由律原则的关系;第二,他给充实原则多大的发挥作用的范围;第三,他是否真的要逃避斯宾诺莎的那种逻辑上的【决定论】。 关键问题:除非存在的事实在某一点上能作为本质世界中的必然存在物被展示出来,人类追寻理由的理智才能得到休息,否则两个世界就永远是分离的。莱布尼茨就是在尝试回答这个问题。 莱布尼茨认为,“为什么某物存在而不是不存在,必定有一个【充足的理由】——也就是说,某处的存在物可以解释为具有由本质的逻辑体系中产生出来的【必然性】”(p199),所以追到最后必定在某处有一个存在物,“它是依靠原本在【该物自己的本性之内】的某种绝对必然性而存在的”(p199),这就是上帝。充足理由的原则既适用于存在的事物,也适用于不存在的事物。 避免斯宾诺莎那种必然性哲学的唯一办法是:“坚持主张上帝在其创世活动中是【没有理由的】,而且不可能期望从中得到任何满足”(p211),如伊壁鸠鲁所做的一样;费奈隆(Fenelon)的办法是上帝“拥有一种力量而不使用它”(而斯宾诺莎证明一个全能的存在必定具有创造万物的必然性)。这些强调神的绝对性、免除理性的强制性的做法会自然拒绝充实原则。 莱布尼茨与斯宾诺莎: 莱布尼茨想要逃避斯宾诺莎的宇宙论的决定论,他创造了【共可能性】(compossible)概念,也就是说存在不仅必须限制在可能物的范围内,而且也被限制在共可能的范围内,“实体除了与它们自身相一致外,也要彼此相容”(p228);莱布尼茨认为他自己主张的必然性不同于斯宾诺莎那种“粗暴的、形而上学的必然性”,而是一种“道德的必然性”,“意志选择它不是在必须选择它的意义下这样做的”(p231)。但是Lovejoy认为他的区分是不成功的,没有实质性的区分。 即使莱布尼茨的“这一世界必须是可以想到的最好的世界”这句在斯宾诺莎那里是找不到的,他强调【价值的实现化】,区别仍然是很小的,而且显然这里充足理由原则正在让位给充实原则。 【第六讲 18世纪思想中的存在之链,及人在自然中的地位和作用】 存在巨链中推导出的关于人的结论: 世界无限性、有生物居住的星球的众多性——这些思想并不会减少人类的自我尊严;但是还有几种隐藏的含意的确有可能【降低人对其自身在宇宙中的重要性和唯一性的评价】,这些是: 1.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反对:一种古老的设定是美化人的,并在17、18世纪继续存在,培根说“人可以被认为是世界的中心”、费奈隆“野兽也服务于人”等;而“存在之链观念的逻辑有效地从事着不仅反对认为其他所有被造物都是人类利益的工具的假说,而且——尽管不是很明显地——反对一般的【目的论】论辩的前提的工作”(p252),亨利·莫尔(Herry More)、笛卡尔、莱布尼茨、斯宾诺莎皆如此反对,如莱布尼茨“non Omnia hominum causa fieri”(万物并不是为人而产生;勃林布鲁克认为“作为一个【整体】的宇宙图景的【完满性】,是宇宙存在的理由”(p254)。 2.人在存在之链中的相对位置的观点。人比最低的天使还低,“人之上的连续等级系列是如此庞大以致当人仔细思考这些连续系列时,一种极度的【种族自卑感】油然而生”(p255),“上帝之下可能存在着数以百万计的优越于人的被造物”(William Petty);康德、Pope都有如此的观点。 3.人并没有什么独特性、否认人与地球上其他被造物之间存在巨大裂缝。进而得出:人与其存在等级序列之下的动物有【亲缘关系】。这种常常归因于【生物进化论】的东西其实在这里(进化论确立之前)就已经出现了。 4.人处于“中间环节”,这是一种二元论。当然这不是存在之链的单独影响,柏拉图主义、基督教中激进的保罗式(Pauline)“灵”与“肉”的对峙都促进了二元论。“同时作为两种存在序列中的一员,人在两者之间摇摆不定,将其归属于任何一方都不合适”(p267)。Pope“被置于这种中间状态的夹缝中……出了生却要死,推理却出错”(p268)、哈勒“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野兽的不幸的中间物”(p269)。 一些相关的伦理和政治结论: 1.“人的职责就是【安于天命】,而不是试图去超越它”(p270);“觊觎或模仿宇宙序列中高一级存在的属性和特有活动就如同降到存在序列的低一个等级一样是【不道德的】”(p271),人要牢记自己的有限性;卢梭也认为“满足于自然在存在之链中安排给你的位置”(p271);这是“痛骂傲慢”,但也导致了一种【理性主义的反理智主义】,在伦理方面导致了对斯多葛那样的自负和严格的道德理想的轻蔑。而一直以来是基督教和柏拉图传统特征的【来世观】在反对这些存在之链观点所反对的东西,只是在这里,柏拉图主义的两种倾向(善的观念与善行的观念)完全分裂了,“上升之路”(way up)的观念被抛弃了,因为“任何试图提高其在存在的等级序列中的地位的努力都一定是【对抗神意】的行为”(p273)。 2.为现实辩护:充实性和等级性原则宣扬了“恶的无法消除”,这“有助于悲观地和间接地为某种status quo【政治现状】和现行宗教辩护的目的”(p275),从而抑制了改革者的热情。 3.抑制平等主义运动。存在之链的宇宙论概念能够被用来反对“对社会不满”的情绪,“无限智慧所形成的目标就是通过【不平等】的方式获得【最大的多样性】”(p277),对平等的要求是违背自然的。 【第七讲 充实性原则和18世纪的乐观主义】 恶确实存在但必然: 18世纪哲学的乐观主义宣称“我们的世界是可能世界中最好的世界”,但是这并不是无视人类的痛苦、挫折和世间的恶,不是断言“恶的非实在性”,而是致力于表明【恶的必然性】,“仅仅意味着其它在形而上学意义上可能存在的世界或许会更糟”(p281)。 乐观主义的转轨: 而从本质上讲,乐观主义与其对头的(如摩尼教)【二元论】有相似性,因为其有自相矛盾的“两个原则”:【恶的原则】被加在了神的意志的【善良意图】上。 而且有时候还与【悲观主义】的论调相似: “乐观主义者发现他偶尔切中要害地详述了大量进入生活中的恶及其深度和广度”(p282),这种悲观主义与乐观主义的媾和来自于:“把恶解释得越多和越可怕,神正论(神义论)思想家解释它们时所取得的胜利就越大”(p283)。 伏尔泰抱怨他们太抑郁了,让恶的原因升级了:“他们通过把恶表现为【内在于宇宙的永恒结构之中的】、不可避免的和本质的东西,而将我们所经验到的实际的恶显得更糟”(p284);“斯宾诺莎相信一旦我们看清某个事物永远不能成为其他样子时,此物就对我们成为可以忍受的东西”(p284),这是一种“理智的安慰”。 乐观主义者的善与恶: 他们认为善产生于恶,但是他们的论据是【善不可能以其他方式产生】;他们并没有认为整体的完满性意味着有限部分的幸福和优越,而是相反:“整体的完善性依赖于,当然也存在于其部分中存在着的各种可能程度的非完善性”(p285)。 威廉·金(William King)的《论恶的起源》(1702): 金要表明“从【神自身的本性】考虑恶是有必然性的”(p287)。传统上把恶划分为三种:1.有限的和不完善的恶;2.“自然”的恶;3.道德的恶。 对于第一种恶,恶主要是【缺乏】,而第二种恶是从第一种中推导出来的;但是关键问题在于:要证明上帝创造恶(即缺陷之物)这一行为本身是善的。而金的论点是(似乎是改变了善本来的含义):在神的本质中,上帝的完满性中存在着一种“善”的特殊属性,这使得所有他者和非常低贱的不够优秀的本质“都将按照其种属必然地获得【现实存在】”(p290);上帝“不能拒绝把存在赐福给任何东西”(p290)、根本不存在间隙和空虚,这种乐观主义论证的基础是【充实性原则】。 充实性原则: “为了神正论的目的,充实性原则最直接和最明显地应用于对‘缺乏的恶’的‘解释’上”(p291),宇宙的充实性在于对事物的【无限划分】,这种划分对最高的善的实现也是不可或缺的。 那问题在于“为什么人不被安置在存在物的另一个级别中”? 金的回答是:真正“充实”的宇宙中一定存在着【对立的】思想,“被造物必然相互拥挤、限制,并因此产生相互对抗”(p293),这有点像达尔文或马尔萨斯的自然界图景(或许也像霍布斯?):“这个自然界的图景为【求生欲望】所充斥,并必然沉溺于无处不在的生存斗争之中。金使我们确信,即使在天国里也存在类似【住房问题】的事情”(p294)。作为一个基督教牧师,“上帝的爱”对于金来说有些独特:“《论恶的起源》中的上帝热爱生活的丰富性和多样性,甚于热爱他所创造的被造物之间的和平与和谐,也甚于他希望解脱它们的痛苦”(p298),“‘善’主要意味着在有限存在物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中的愉快,而不是在和谐和幸福中的愉快”(p298);金暗示我们伊甸园中始祖的幸福可能被夸大了。 充实性原则作为一种【价值理论】: 为了论证这些恶是善,或者说把这些恶看做是使善成为可能的东西,善的概念就被改变了,这种改变是必然的或自然的结果;这体现了充实性原则之本质的假设:“一个事物存在的合意性(desirability)与其卓越性(excellence)无关”(p300);上帝的善主要是“丰富性”而非道德律的含义;这影响了新古典主义的美学理论家,他们认为“两本维吉尔的书比一本维吉尔的书架上一本最糟的史诗的价值要小”(p302)。 美德与幸福不是至善: 莱布尼茨的重要的伦理学结论是:“无论一般被称作道德善,还是称作愉快的东西,都不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东西”(p303),享乐主义和抽象的道德主义(如康德、费希特)都与充实性原则的价值理论相对立;莱布尼茨认为“存在着无限多的吸引上帝去喜爱的别的东西”(p304)。 乐观主义哲学家的理性: 他们不是浪漫性情,他们要证明现实是彻头彻尾的理性的,“存在中的每一个事实,无论多么不宜人,都是基于某些如同数学公理一样清楚明白的理性”(p305),他们把那种与公众关于善的观点相反的善的概念归于神的理性。 【第八讲 存在之链和18世纪的一些生物学观点】 存在之链概念在18世纪继续成为构架生物科学假说的实质性前提;生物学既接受也对连续性原则和充实原则做出新的解释;“连续性原则使得博物学家们寻求那些能填充存在之链中的明显‘缺环’(missing links)的物种形式”(p312),鼓励了人们用显微镜从事工作,以最大程度地缩短、填补间隙(这是人类认知程度上无限逼近那一“没有间隙”的过程)。 “两种无限性”: 无限大指向“世界的无限性”和在这些世界之中有可居住的星球的假说;无限小就是微生物学方面的探究;这是同一个前提的两个结论。对此有人称颂也有人担惊受怕(无限令帕斯卡尔惊恐)。而显微镜工作所得出的数量极多的微生物的存在,“为那种【永不停息的繁殖力】提供了令人愉快的新证据”(p323),而在柏拉图哲学传统中,“上帝的善”就存在于这种永不停息的生殖力中。 康德与充实性原则、连续性原则: 康德对知识可能性的探究中认为,充实性原则、连续性原则是一种调节性的“理性的理想”(ideal of reason),科学在其渐进的进展中展现出越来越多的接近真理的【经验证据】,但是实际上是永远也达不到真理的(与其物自体学说类似)。 【第九讲 存在之链的时间化】 存在之链的原本样貌: 与进步信仰、宇宙中发生有意义的变化的信仰这些“动态观”不相协调;存在之链是一种彻底固定不变的和静态的事物图式;“合理性与时间无关”(p327),在过去、将来也将如此;并且对【每一种存在】也是如此;“上帝不能在此后创造出任何新的种类的存在物”(p328);由此反对“物种灭绝”的论调,因为灭绝意味着宇宙变得不完满,“在一个管理良好的宇宙中,每一物种一定会永恒不断地重复出现”(p329);与所罗门的格言“太阳底下无新事”相一致,“时间的进展不会给世界带来更丰富的多样性”(p330)。 存在之链的时间化: 18世纪思想中主要的事件之一就是【存在之链的时间化】。充实性构造逐渐被认为不是【自然的存货清单】而是【自然的程序】;“造物主并不匆忙;或早或迟,一旦每一理念都在可感觉的秩序中得以体现的话,造物主的善就会充分地表现出来”(p331)。 变化的原因(主要是静态存在之链观点自身的困境导致的): 宗教与道德困境: 它没有给【希望】留有余地,逻辑上彻底的乐观主义相当于形而上学的、道德的和物理的【恶的守恒】学说,“对那些他们对【现实中的具体恶的存在感受】太深而不能通过某种思辨推理来缓解的人来说,这种乐观主义的悖论是一种可笑的嘲讽”(p331);承认世界目前不是完全合理的至少保有了希望。 在存在之链中上升到更高的位置是不可能的,除非那些优越于他的人中的一个降级而空出一个位置来,由此上升的唯一可能性是以别的东西的下降为代价的,这在道德上是可恶的。所以存在之链必须被重新解释,以便适应【不以其他东西的退步】来获得的进步这种观点。 这种重新解释还暗示了一种新的末世论,升级是渐次的,人的命运就是一个无限进展的概念,人死后也不会马上调到天国极乐世界;“因此存在的等级序列完全成为一个阶梯,这个阶梯上有无数的台阶,个体的灵魂在这个阶梯上【永远向上攀登】”(p335);这导致了这种观点:“人被认为只有通过【不断地自我更新】才能获得幸福”(p337),这要求对现状不断否定、无止境地上升。 伏尔泰和约翰逊博士(Dr. Johnson)都批驳充实性原则、连续性原则和乐观主义传统论点,但是都没起到什么重大影响;整个18世纪,充实性、连续性、等级性的假定继续对人们的思想(尤其是生物科学中)产生重大影响。 调和: 但是,为了使“可能性都必然完全实现”这一存在之链的原则适合于【具体世界是暂时性的】这一事实,就必须这样做:“设定的必然性是一种永恒的必然性,但其【现实的实施】,可谓显然不是永恒的”(p345);在序列中出现了裂缝怎么办?莱布尼茨的办法是把缺环的填补物分散到空间上分散的行星和太阳系上去,这样就没法在地球上找了。 对充实性和连续性原则的修补: 一种更令人满意、更少一些任意性的假说是(逐步趋向完满性的进路):“存在之链,尽管现在不能观察到它的完满性,但是将来会看到这一点,或许正在趋向于越来越近地接近于完满性,如果我们认识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时间中的全部形式序列的话”(p346)。 莱布尼茨究竟是持静态宇宙观还是动态宇宙观?: 他的单子论和预成论的胚胎学都断言“每一在自然中曾经存在过的存在物都在自然中一直存在”(p348),这就趋向了【静态】的观点;但他引进了普遍进化论,从而又趋向了【动态】的观点。所以其体系分裂了,“其体系向进化论的转换破坏了充实性原则自身的逻辑,也破坏了单子论”(p351)。 因而,存在两个彼此之间大相异趣的莱布尼茨的哲学体系: 第一种是把世界视为彻底【理性】的观点,世界模仿了神圣理性中理念的永恒秩序,从而是一个【不变的世界】,这与斯宾诺莎的观点接近——都对【时间问题】未予以认真考虑;另一种看法是,时间进程被认为是一个实现了的【价值的持续增加】,变化是优越性最必要的标志;随后康德也提出了一个【宇宙进化论】的观点,这也不过是给充实性原则一个时间化的形式而已;Robinet(罗比内)、Bonnet(邦尼特)都对充实性、连续性原则进化论转向后的发展有所阐释。 【第十讲 浪漫主义和充实性原则】 充实性原则与连续性原则内部存在着其自身要维护的东西的摧毁者;这两个原则在17世纪和18世纪早期主要是作为一种对【世界在本质上是合逻辑性】的学说的支持而提出来的,他们在深层次上与【启蒙的理性主义】格格不入,在18世纪末,【浪漫主义】的名称通常被应用到它们身上。 启蒙主义的理性: 强调真理的简要、自明,共通的理性是生活的指南;自然神论者反对天启宗教的原因是:天启宗教是历史的(没有纵向上的普遍性)、神秘的(没有横向上的普遍性,不是对所有人而言都能理解、察觉为真);“自然”实际上就是【显而易见的东西】,这是一个“致力于使思想和生活【简单化】和【标准化】的时代,如斯宾诺莎的评语:“自然的目的就是使人一致化,就像同一个母亲的孩子一样”(p395)。 激变论(diversitarianism): 新古典主义美学理论家宣扬“自然到处都是【一样的】”的论调,但是存在之链的思想家们(他们和新古典主义美学理论家几乎是同一批人)却不断地重申这个前提的对立面:“自然以尽可能多的方式使艺术【多样化】”(p397),在莱布尼茨那里,每一个单子从其【独特的观点】出发,以其【独特的方式】反映世界。艺术家强调“创造力”与宇宙秩序的观点变化有关:18世纪末宇宙的秩序不再被想像为静态的,存在之链已经被时间化,“个体的命运是在一种持续的自我超越之中,经过所有形式的螺旋线而攀升”(p399),“人的崇高使命就是给这种创造增加一些属于他自己的东西,丰富事物的总数,以其有限的方式,自觉地为宇宙计划的完成而齐心协力”(p400)。Lovejoy提示,浪漫主义的特征在柏拉图传统中就一直存在,新柏拉图主义者普罗提诺鼓舞了诺瓦利斯和谢林,“从柏拉图式的和莱布尼茨式的前提中产生出一种对【狂飙突进】气质的合理性的辩护”(p403),因为“在普遍的幸福中任何种类的愉快都是必要的”(p403),“幻觉的世界会更丰富,在想象中造物主的目的会更充分地得以实现”(p404);席勒使人想起了柏拉图《蒂迈欧篇》中和其他文献中体现出的两种神。 形式与质料(内容): 形式要求普遍性,而质料、内容体现多样性、丰富性;在席勒那里,时间化了的充实性原则(多样性)与根据形式上完善的不变法则来限制内容、质料的做法同时存在,他在两方摇摆,并认为可以用第三种倾向“游戏冲动”来和谐地结合;但在各方面来说,仍然会存在无休止的对立面的更替:“那种对更长的寿命、更大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内容】的渴求,将会打破强加在艺术或人的自我表述的其它方式之上的【形式】;那种对【形式】的要求,对固定的‘原则’和恒定的秩序的要求,将会阻止生命的发展进程”(p409);浪漫主义艺术既是普遍的又是进取的,“因为它所指向的理解的普遍性被假定为永远不能为任何个体或任何一代人完全获得”(p413);危险在于“对生活标准化的反叛很容易成为对【整个标准化观念】的反叛”(p422,这话说得多好啊,大概也适用于对后现代的某种批判)。 【第十一讲 历史及其道德的后果】 两个上帝: 柏拉图主义的最持久的影响就是它的两个上帝:一个是【来世观的上帝】——他自足、不在时间之中、超出普通人类思维和经验范围之外、不需要一个由较小的存在物构成的世界来补充或增加其自身永恒自我包含的完善性(不需要此世);另一个是【需要现世的上帝】——他不是自足的、不是绝对的、他的本性要求其他所有种类的存在物的存在、是【创生力】的上帝、要求被造物的多样性、要求时间秩序以及自然进程中的多样性来发现这个上帝的【显现】。 柏拉图的调和方式:流溢说,即更完善的东西必然要产生出不大完善的东西,它不可能“停留在其自身之内”,但Lovejoy认为这事实上并没有克服这两种观念之间的矛盾;神学二元论带来的是【价值的二元论】,一种是来世的——要求使灵魂从“世俗”中退出来,一种是现世的——要求对万物中的感性世界的多样性有一种崇拜的愉悦。 充实性原则自身的逻辑留下的结论是:对一个来世的上帝的效仿是无益的,因为上帝的理性和善“要求不完善的存在的每个等级都按照其独特的种类而存在”(p426),由此上帝的观念变成主要是【今世的】了。 关键问题在于:如果整个被创造的宇宙——不是被想象为一劳永逸地完成的——而是被想象为【逐渐进化】的,就有一个问题:“一个【永恒完善的和不朽的】上帝能否被设想为【显现】在这样一个宇宙中的问题”(p427),永恒的东西能否显现? 18世纪对此的无数努力随着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的“上帝本身被时间化”的进程而灰飞烟灭了;甚至——“如果上帝这个名称被保留在序列的最高处的话,那么上帝就被想象为这个进程的【尚未实现的终极项】”(p428),一种激进的进化论(如柏格森)取代了流溢说和创世论,在谢林那里体现了这种进化论在神学上的发展:上帝是生命,从属于痛苦和生成,存在只有在生成中才能被知觉;奥肯(Oken)也认为“除非作为在时间中的自我发展,否则上帝等于零,或等于纯粹的虚无”(p432),时间就是绝对本身,时间是上帝的现实化;一劳永逸的上帝也是僵死的上帝;谢林的历史意义就是“在于将一种激进的进化论引用到形而上学和神学中,在于努力修正逻辑的规则而使之于一种【现实的进化论】观点相协调之中”(p438),谢林的“创造中的上帝”也是和对立面抗争的上帝,这体现了上帝的逐渐显现。 这样,柏拉图的宇宙图式被翻转过来了: 不变的存在之链变成了【生成】,要一级一级地实现,悠久、缓慢;上帝被置于生存之中或与生成同一;产生世界的过程不是从顶端而是【从底层开始】,不再有“下降之路”,但仍然存在一条“上升之路”;而那永无止境的创生力也是与浪漫主义哲学家的世界属性一致的。 自然秩序的崩塌: 充实性原则与连续性原则所基于的信念是:宇宙是一个【理性的秩序】,在自然中没有突然的“飞跃”,对于每一个特殊存在——都有一个自明的和充足的【终极理由】,这是一个【没有偶然】的世界,一个【可以依靠】的世界。然而,这种完全合理性的世界论调的观念史是一个“失败的历史”,当其被充分展示出来时,其矛盾也凸显了,宇宙之绝对合理性的假说也越来越不可信。 唯名论(唯意志论)对存在巨链的飞跃: 而不断生成的世界必定不是完全合乎理性的世界,自然的“飞跃”必然是非理性的,是无根据的“飞跃”;而充实性原则与连续性原则之间甚至也存在冲突:充实的宇宙必定首先是充满了“飞跃”的,间隙是存在的。这是一个偶然的世界,“意志是先于理智的”,在这个问题上中世纪晚期那些反对神学中严格理性主义的人们(司各脱),确实占据了上风。

精彩短评 (总计8条)

  •     书是好书,就是翻译有点儿硬…
  •     果然是冷得掉冰渣。不过至少对于我来说,满足了好奇与智力的自我鄙视。一个自足无挂碍螺旋上升的上帝,一个需要尘世显现奔流而下万物生长的上帝,链条的两端,极限的大与致命的微。感觉眼界被拓展和拉伸。要记住昨天坐在黑暗里深沉静谧的感觉。
  •     洛夫乔伊的形而上学式激情 名字好听 Lovejoy
  •     这本书在史学界的影响力要比哲学界大。有谁像我这样只读了第一讲导论部分、第二讲和第九、第十、第十一讲么。。。中间的部分实在木有耐力读下去啊。。。
  •     很复杂晦涩,但三个原则却真的几乎充斥了西方的思考
  •     三分绝对是给商务的!白字随处可见,随便翻翻就要散架。现在买商务如买雷
  •     方法论方面的内容仔细看了下,对史学研究很有启发性。
  •     充实性(柏拉图),连续性(亚里士多德),线性等级性(新柏拉图主义),必然性(斯宾诺莎、莱布尼茨)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